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H4Cl+NaOH NaCl+NH3↑+H2O

B.Mg(OH)2+2HCl=MgCl2+2H2O

C.NaOH+NaHCO3=Na2CO3+H2O

D.NaOH+HNO3=NaNO3+H2O

2.(3分)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C4H10(g)+O2(g)=4CO2(g)+5H2O(l)△H=﹣2878kJ/mol

②C4H10(g)+O2(g)=4CO2(g)+5H2O(g)△H=﹣2658kJ/mol

③C4H10(g)+O2(g)=4CO(g)+5H2O(l)△H=﹣1746kJ/mol

④C4H10(g)+O2(g)=4CO(g)+5H2O(g)△H=﹣1526kJ/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878kJ/mol B.﹣2658kJ/mol C.﹣1746kJ/mol D.﹣1526kJ/mol 3.(3分)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C.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2的利用率

4.(3分)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

C.D.

5.(3分)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A.1:4B.1:2C.2:1D.4:1

6.(3分)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向100mL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O2,点燃使其完全燃烧,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B.1:3C.1:2D.1:1

7.(3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

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

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

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8.(3分)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图: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A.B.

C.D.

二、非选题

9.(15分)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 气体A和b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

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 C=;反应2min 时,A的浓度减少了,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 mol D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min内,v A=,v B;

(2)化学方程式中,x=、y=、p=、q=;

(3)反应平衡时,D为2amol,则B的转化率为;

(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 1.5a mol,则该反应的△H0;(填“>”、“<”或“=”))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

①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②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10.(15分)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

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

②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

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

黑色颗粒;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

⑧将B和H 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

(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C的化学式是,D的化学式是;

(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H的化学式是.

11.(15分)如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色﹣红色,碱色﹣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填编号);

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

③A管溶液不变色;④B管溶液不变色;

(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

(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

(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12.(15分)如图中A~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1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0%.B 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

(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

(3)由A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4)G的分子式为C6H10O4,0.146gG需用20mL0.100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J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由G转化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5)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之间有一个碳碳单键的烯烃与单烯烃可发生如图2反应则由E和A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6)H中含有的官能团是,I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H4Cl+NaOH NaCl+NH3↑+H2O

B.Mg(OH)2+2HCl=MgCl2+2H2O

C.NaOH+NaHCO3=Na2CO3+H2O

D.NaOH+HNO3=NaNO3+H2O

【考点】49: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516: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该反应为固体与固体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故A不选;

B.Mg(OH)2为不溶性弱碱,不能用H++OH﹣=H2O表示,故B不选;C.NaOH+NaHCO3=Na2CO3+H2O的离子反应为OH﹣+HCO3﹣=CO32﹣+H2O,故C 不选;

D.NaOH+HNO3=NaNO3+H2O为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故选D;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电解质的强弱及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2.(3分)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C4H10(g)+O2(g)=4CO2(g)+5H2O(l)△H=﹣2878kJ/mol

②C4H10(g)+O2(g)=4CO2(g)+5H2O(g)△H=﹣2658kJ/mol

③C4H10(g)+O2(g)=4CO(g)+5H2O(l)△H=﹣1746kJ/mol

④C4H10(g)+O2(g)=4CO(g)+5H2O(g)△H=﹣1526kJ/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878kJ/mol B.﹣2658kJ/mol C.﹣1746kJ/mol D.﹣1526kJ/mol

【考点】BC:燃烧热.

【专题】51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如:C→CO2(气),H→H2O(液),S→SO2(气)等.

【解答】解:正丁烷的燃烧热是指1mol正丁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CO2,液态H2O 放出的热量,所以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4H10(g)+O2(g)═4CO2(g)+5H2O(l)△H=﹣2878kJ/mol,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 kJ/mol。

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对燃烧热理解以及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难度不大,注意燃烧热概念中的注意点.

3.(3分)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C.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2的利用率

【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D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DH: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51E: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氯气溶于水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抑制氯气的溶解;

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存在平衡I2+I﹣⇌I3﹣,碘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

C、醋酸存在电离平衡HAc⇌H++Ac﹣,Ac﹣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

D、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可以提高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解答】解:A、氯气溶于水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饱和氯化钠溶液含有电离氯离子,氯离子浓度增大,使平衡向左移动,抑制氯气的溶解,故A正确;

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存在平衡I2+I﹣⇌I3﹣,KI溶液中,含有电离碘离子,碘离

子浓度增大,使平衡向右移动,碘的溶解度增大,故B正确;

C、醋酸存在电离平衡HAc⇌H++Ac﹣,醋酸钠溶液中有大量的Ac﹣,Ac﹣浓度增

大抑制醋酸的电离,故C错误;

D、工业生成硫酸存在平衡:2SO2+O2⇌2SO3,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

移动,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难度中等,C选项为易错点,容易利用盐类水解分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中和氢离子,促进电离,这是次要因素,醋酸根浓度远远高于氢氧根离子浓度,醋酸根的影响是主要因素.

4.(3分)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

C.D.

【考点】D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51G: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一元强酸和一元中强酸溶液,初始时C(H+)相同,一元中强酸溶液中存在酸的电离平衡,则一元中强酸的浓度大于一元强酸的浓度,与足量的锌粉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大,反应过程中一元中强酸溶液②继续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产生氢气速率快.

【解答】解:因为强酸完全电离,一元中强酸部分电离,因此相同的PH值,即C(H+)相同时,一元中强酸的浓度比强酸浓度大,由于体积相等,因此一元中强酸的物质的量大于强酸,因此产生的H2也比强酸多。反应过程由于H+不断被消耗掉,促使一元中强酸继续电离出H+,由于其他条件都相同,反应速率取决于H+浓度,由于开始时H+浓度相等,因此反应速率也相等(在图中反应速率就是斜率),后面强酸的反应速率下降得快,斜率也就更小,曲线更平坦。最终生成H2的体积也比一元中强酸少,因此曲线在一元中强酸下面,故C符合;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移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一元中强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5.(3分)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A.1:4B.1:2C.2:1D.4:1

【考点】BQ: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515: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先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配平方程式,再根据化合价变化的和化合价不变的氮原子判断.

【解答】解:该反应中,NH4+→N2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0价,生成一个氮气分子需要铵根离子失去6个电子,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需要硫酸根离子

得到2个电子,所以其最小公倍数是6,然后其它元素根据原子守恒进行配平方程式,所以该方程式为3(NH4)2SO43SO2↑+N2↑+4NH3↑+6H2O,该方程式中铵根离子和氨气分子中氮原子的化合价都是﹣3价,化合价不变,所以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1×2:4×1=1: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该方程式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但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不同,所以从生成物进行配平较简便.

6.(3分)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向100mL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O2,点燃使其完全燃烧,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B.1:3C.1:2D.1:1

【考点】5A: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IA:甲烷的化学性质;M3: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1A:计算题.

【分析】反应的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Ar为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根据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的变化用差量法计算.

【解答】解:设原混合气体中含有xmlCH4,反应的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利用差量法计算:

CH4+2O2→CO2+2H2O△V

1 2 1 2

x 2x x 2x

则2x=(100ml+400ml)﹣460ml=40ml,

解得x=20ml,

所以:Ar的体积为V(Ar)=100ml﹣20ml=80ml,

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所以:n(CH4):n(Ar)=V(CH4):v(Ar)=20ml:80ml=1: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气体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利用体积变化,用差量法计算.

7.(3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

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

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

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考点】8G: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专题】16:压轴题;51C: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若W的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4,所以W为C,若W的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W为S;X的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X为O,即W只能为C;Y+的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Y的质子数为2+8+1=11,所以Y为Na;Z的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Z为S,然后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解: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若W的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4,所以W为C,若W的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W为S;X的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X为O,即W 只能为C;Y+的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Y的质子数为2+8+1=11,所以Y为Na;Z的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Z为S,

A.O和C形成CO、CO2,O和Na形成Na2O、Na2O2,O和S形成SO2、SO3,

故A正确;

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CO2、CS2,均为直线型分子,故B正确;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故C正确;D.S与Na可形成二元化合物Na2S,其水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推断是解答本题的关系,注意短周期,不考虑稀有气体时电子层为2或3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8.(3分)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图: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A.B.

C.D.

【考点】IE:烯烃.

【专题】16:压轴题;534: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根据题所给信息烯烃在合适催化剂作用下可双键断裂,两端基团重新组合为新的烯烃,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解答】解:A、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生成物中新形成的环为六元环,且新环中所形成的碳碳双键位置符合要求,故A正确;

B、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合成的是五元环,故B错误;

C、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合成了六元环,但是碳碳双键的位置不

正确,故C错误;

D、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得到的是五元环,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信息的接受能力,难度不大,烯烃的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两种烯烃中的碳碳双键分别断裂,相互交换成分形成另外两种烯烃.

二、非选题

9.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 气体A和b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

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 C=;反应2min 时,A的浓度减少了,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 mol D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min内,v A=mol•L﹣1•min﹣1,v B mol•L﹣1•min﹣1;(2)化学方程式中,x=2、y=3、p=1、q=6;

(3)反应平衡时,D为2amol,则B的转化率为100a/b%;

(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 1.5a mol,则该反应的△H<0;(填“>”、“<”或“=”))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

①反应速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体积减小,反应

物的浓度增大,因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②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体

积减小,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少的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因而使反应物转化率减小.

【考点】CP: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51E: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1)列出三段式计算,依据依据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计算得到;

(2)依据三段式结合变化量之比=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计算判断;

(3)依据计算得到的系数和(1)三段式列式数据,计算转化率;

(4)依据平衡移动原理结合D物质的量变化,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体积变小压强增大速率增大,平衡逆向进行;

【解答】解:(1)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平衡三段式列式,A减少量和生成C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平均反应速率v C=v A/2,

xA(g)+yB(g)⇌pC(g)+qD(g)

起始量(mol) a b 0 0

变化量(mol) a a

平衡量(mol) a b﹣a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v A==mol•L﹣1•min﹣1

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v B==mol•L﹣1•min﹣1;

故答案为:mol•L﹣1•min﹣1;mol•L﹣1•min﹣1;

(2)依据(1)的列式计算x:y:p:q=:::a=2:3:1:6

x=2,y=3,p=1,q=6;

故答案为:2 3 1 6;

(3)反应平衡时,D为2amol,则a=2amol,则B的转化率为=×100%=×100%=

故答案为:;

(4)依据(3)的平衡物质的量,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 1.5a mol,说明升温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H<0;

故答案为:<;

(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是体积缩小的变化;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反应是:2A(g)+3B(g)⇌C(g)+6D(g)

①体积减小,压强增大,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反应向气体体积减小

的反应方向进行;故答案为:增大体积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因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②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反

应方向进行,即向逆向进行,反应物转化率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体积减小,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少的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因而使反应物转化率减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判断,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理解,三段式计算的应用,物质转化率的计算,掌握化学平衡的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0.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

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

②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

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

黑色颗粒;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

⑧将B和H 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HCl,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NH4Cl;

(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Cl2CuCl2;

(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g+CO22MgO+C;

(4)C的化学式是NO,D的化学式是O2;

(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H2O+2SO2;

(6)H的化学式是CH4.

【考点】GS:无机物的推断;PF:常见气体的检验.

【专题】11:推断题.

【分析】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为酸性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为碱性气体,故A为HCl,B为NH3,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不表现酸碱性;

②A和I相遇产生白烟,为NH3与HCl;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为Cl2和SO2;

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故B为Cl2,E为SO2;

⑤Mg条能在F中剧烈燃烧,有黑色和白色两种产物,F为CO2;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为NO和O2;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E为SO2,故D为O2,故C为NO,G含

有H、S两种元素,G为H2S;

⑧B为Cl2,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

(HCl),故H为CH4等.

【解答】解: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为酸性气体,I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为碱性气体,故A为HCl,B为NH3,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不表现酸碱性;

②A和I相遇产生白烟,为NH3与HCl;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为Cl2和SO2;

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故B为Cl2,E为SO2;

⑤Mg条能在F中剧烈燃烧,有黑色和白色两种产物,F为CO2;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为NO和O2;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E为SO2,故D为O2,故C为NO,G含

有H、S两种元素,G为H2S;

⑧B为Cl2,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

(HCl),故H为CH4等,

(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是HCl,①中生成的白烟是氯化铵,由铵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化学式为NH4Cl,故答案为:HCl,;NH4Cl;

(2)④中发生的反应是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u+Cl2CuCl2,故答案为:Cu+Cl2CuCl2;

(3)⑤中发生的反应是Mg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越氧化镁,反应方程式为:2Mg+CO22MgO+C,故答案为:2Mg+CO22MgO+C;

(4)由上述分子可知,C的化学式是NO,D的化学式是O2,故答案为:NO;

O2;

(5)⑦中发生的反应是硫化氢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故答案为:2H2S+3O22SO2+2H2O;

(6)由上述分析可知,H的化学式是CH4等,故答案为:CH4.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性质的应用,以文字描述形式考查中学常见气体的性质、处于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Mg可以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

11.如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色﹣红色,碱色﹣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④(填编号);

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

③A管溶液不变色;④B管溶液不变色;

(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2H++2e﹣=H2↑、Mg2++2OH﹣=Mg(OH)2↓;(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4OH﹣﹣4e﹣=2H2O+O2↑;

(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蓝色火焰;

(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会复燃;

(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

【考点】DI:电解原理.

【专题】16:压轴题;51I:电化学专题.

【分析】(1)电解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同时电极附近有氢离子生成,溶液呈酸性;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电极附近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溶液呈碱性,根据指示剂和酸碱的反应确定溶液颜色;

(2)A中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电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生成白色沉淀;

(3)B管中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

(4)氢气能燃烧,接近火焰会产生爆鸣声,且氢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5)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镁能溶于酸.

【解答】解:(1)电解时,B管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同时电极附近有氢原子生成,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呈红色;A管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电极附近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溶液呈碱性,溶液呈黄色,

故选①④;

(2)A管中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同时电极附近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故答案为:2H++2e﹣=H2↑、Mg2++2OH﹣=Mg(OH)2↓;

(3)B管中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故答案为:4OH﹣﹣4e﹣=2H2O+O2↑;

(4)a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其检验方法为: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蓝色火焰,

故答案为: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蓝色火焰;

(5)b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检验方法为: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会复燃,

故答案为: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会复燃;

(6)将电解液倒入烧杯中,溶液中含有硫酸,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为红色,A管生成的氢氧化镁能溶于稀硫酸,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或大部分溶解),

故答案为: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或大部分溶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根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及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解答,注意A管中不仅有氢气生成,还产生白色沉淀,为易错点.

12.如图中A~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1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0%.B 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

(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

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

(3)由A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4)G的分子式为C6H10O4,0.146gG需用20mL0.100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J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由G转化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

(5)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之间有一个碳碳单键的烯烃与单烯烃可发生如图2反应则由E和A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6)H中含有的官能团是﹣Br,I中含有的官能团是﹣OH.

【考点】HB:有机物的推断.

【专题】16:压轴题;534: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根据A中碳氢含量知A是烃,A中碳原子个数==6,氢原子个数=,所以A的分子式为C6H10,A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说明A中含有碳碳双键,B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说明环烷烃B 没有支链,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全解全析 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B 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下列有 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 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 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 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根据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C3植物: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C4植C4植物的光合作用:C3+14CO2→C4(只有一个14C)→C3+14CO2,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呼吸作用的过程[C6H12O6+6O2+6H2O→6H2O+12CO2]可知,A、B和D三项均正确;C4途径中的C4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 【答案】C 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汇总(10套,含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文综-地理汇总 (10套)

目录 1.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含答案解析)········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2.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含答案解析)·······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西藏)3.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含答案解析)······· (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4.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含答案解析)·········· 5.2017年高考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含答案解析)··············· 6.2017年4月浙江省高考选考地理单科试卷(含答案解析)····· 7.2017年10月浙江省高考选考地理单科试卷(含答案解析)····· 8.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9.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省地理单科试题(含答案解析)··················· 10.2017年高考真题海南省地理单科试题(含答案解析)···················

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新课标Ⅰ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 用地类型差异 B. 居民爱好差异 C. 景观规划不同 D. 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光照 D. 土壤 【解析】1.拍摄当日为3月25日,根据我国东部该城市绿化隔离带中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以判定该地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数年前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为统一标准栽种,而如今,一侧修剪齐整,一侧杂树丛生、灌木零乱,说明一侧绿化管理得当,而另一侧可能缺乏绿化部门的专门管理,因此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道路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A、B、C三个选项在图文材料中均未能体现。 3.城市景观植物大多适应性强, 由于常绿灌木叶片较小,对寒冷气候适应能力强,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H4Cl+NaOH NaCl+NH3↑+H2O B.Mg(OH)2+2HCl=MgCl2+2H2O C.NaOH+NaHCO3=Na2CO3+H2O D.NaOH+HNO3=NaNO3+H2O 2.(3分)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C4H10(g)+O2(g)=4CO2(g)+5H2O(l)△H=﹣2878kJ/mol ②C4H10(g)+O2(g)=4CO2(g)+5H2O(g)△H=﹣2658kJ/mol ③C4H10(g)+O2(g)=4CO(g)+5H2O(l)△H=﹣1746kJ/mol ④C4H10(g)+O2(g)=4CO(g)+5H2O(g)△H=﹣1526kJ/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878kJ/mol B.﹣2658kJ/mol C.﹣1746kJ/mol D.﹣1526kJ/mol 3.(3分)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C.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2的利用率 4.(3分)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

C.D. 5.(3分)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A.1:4B.1:2C.2:1D.4:1 6.(3分)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向100mL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O2,点燃使其完全燃烧,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B.1:3C.1:2D.1:1 7.(3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 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 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 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8.(3分)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图: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A.B.

2010年全国I卷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全国1卷 (2010全国1)6.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 .沸点:333NH PH AsH >> B .熔点:344Si N NaCl SiI >> C .酸性:42434HClO H SO H PO >> C .碱性:()()3NaOH Mg OH Al OH 2>> 【解析】B 考查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2008年高考全国卷I 第8题已经考过,一般认为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所以B 正 确; C 项正确,一般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 正确,一般元素金属性越 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A 项错误, 2009年高考全国卷I 第29题已经考过,NH 3分子间存 在氢键,故最高,AsH 3、PH 3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只有 范德华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应该为:NH 3>AsH 3 >PH 3; 【答案】A 【命题意图】考查基本概念:如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氢键与范德华力对物质的物性的影响,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具体应用,这些都是平时反复训练的,这道题目实属原题,属于送分题! 【点评】其实还可以拓展:考同种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判断里面的如同为原子晶体或同为离子晶体等,不应该老局限于分子晶体,这样显得2010年高考题与08和09没有太大区别 (2010全国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 B .将SO 2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SO 沉淀 C .将C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 .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 【解析】A 错误,因为Li 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 2O, 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

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甲卷)选择题

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甲卷)选择题 6.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NH4Cl+NaOH△NaCl+NH3↑+H2O B.Mg(OH)2+2HCl=MgCl2+2H2O C.NaOH+NaHCO3=Na2CO3+H2O D.NaOH+HNO3=NaNO3+H2O 【解析】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强酸和强碱中和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A 项中NH4Cl不是强碱而是盐,B项中Mg(OH)2是难溶于水的中强碱,C项中NaHCO3是酸式盐,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命题意图】主要考察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7.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 a): ①C4H10(g)+13/2O2(g)=4CO2(g)+5H2O(l)△H=—2878 kJ/mol ②C4H10(g)+13/2O2(g)=4CO2(g)+5H2O(g) △H=—2658 kJ/mol ③C4H10(g)+9/2O2(g)=4CO2(g)+5H2O(l)△H=—1746 kJ/mol ④C4H10(g)+9/2O2(g)=4CO2(g)+5H2O(g)△H=—1536 kJ/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878 kJ/mol B.—2658 kJ/mol C.—1746 kJ/mol D.—1526 kJ/mol 【解析】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 a时,1m01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此正丁烷完全燃烧产物应为CO2(g)和H2O(1),所以正丁烷的燃烧热为△H=一2878 kJ/mol 。 【答案】A 【命题意图】主要考察了燃烧热的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8.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C.醋酸在醋酸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2的利用率 【解析】氯气在水中可发生反应:Cl2+H2O H++Cl¯+HClO,而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 Cl¯,使该可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使氯气的溶解度减小,A正确;碘在碘化钾溶液中发生反应:I2+I¯ I3¯,从而使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大,B正确; 醋酸可发生电离:CH3COOH CH3COO¯+H+,而醋酸钠提供大量的CH3COO¯,从而导致上 述可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醋酸电离程度减弱,C错;工业上生产硫酸涉及反应2SO2(g)+O2(g) 2SO3(g),使用过量空气,相当于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则另一种反应物的利用率必然提高。 【答案】C

2010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Mg 24S 32Cu 64 一、选择题 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沸点:NH3>PH3>AsH3 B.熔点:Si3N4>NaCl>SiI4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碱性:NaOH>Mg(OH)2>Al(OH)3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 3沉淀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Fe3++2H2O+NO↑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C.1.0×10-3mol·L-1盐酸的pH=3.0,1.0×10-8mol·L-1盐酸的pH=8.0 D.若1 mL pH=1的盐酸与100 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10.如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TiO2/S TiO2/S*(激发态) TiO2/S*―→TiO2/S++e- I+2e-―→3I- 2TiO2/S++3I-―→2TiO2/S+I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I-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化学试卷(新课标)(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宁夏、吉林、黑龙江)理综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A.Na2O2的电子式为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 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2.(2010新课标)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 B.4种 C.5种 D.6种 3.(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4.(2010全国新课标)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mol/L B.10( 2a-b)mol/L C.10(b-a)mol/L D.10(b-2a)mol/L 5.(2010全国新课标)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 kJ/mol B.-43.5 kJ/mol C.+43.5 kJ/mol D.+67.7kJ/mol 6.(2010全国新课标)根据下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2Ag(s)+Cd2+(aq)==2Ag+(aq)+Cd(s)

2010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0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0•江苏)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2.(2分)(2010•江苏)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H2O的电子式为 B.4℃时,纯水的pH=7 C.D216O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D.273K、101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d(气态)>d(液态)>d(固态) 3.(2分)(2010•江苏)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2H2O Cl2↑+H2↑+2OH﹣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H2O 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OH﹣+2NO2═NO3﹣+NO↑+H2O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 4.(2分)(2010•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B.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C.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5.(2分)(2010•江苏)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1L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 A 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 A 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N A 6.(2分)(2010•江苏)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D.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

1871精品解析: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乙卷)(解析版)

1871精品解析: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乙卷) (解析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化学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B. 碳酸氢钠 可做食品膨松剂C. 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D. 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答案】B【解析】【详解】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 ,不含二氧化铅,A错误;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能使面团松软,可做食品膨松剂,B正确;C.青铜是在纯铜(紫铜 )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黄铜为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两者均属于混合物,不是铜单质,C错误;D.钠元素灼烧显黄色,D错误;故选B。2 . 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B. 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C. 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D. 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化合物1分子中还有亚甲基结构,其中心 碳原子采用sp3杂化方式,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B.结构相似,分子上相差n个CH2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上述化合物1为环 氧乙烷,属于醚类,乙醇属于醇类,与乙醇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B错误;C.根据上述化合物2的分子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酯基,不含羟基, C错误;D.化合物2分子可发生开环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D 正确;答案选D。3. 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和。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 实验: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

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 溶液有沉淀生成。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A. B. C. D. 【答案】A 【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固体溶于水且相互之间能共存,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存在Na2S2O3,发生 反应S2O+2H+=S↓+H2O+SO2↑,离心分离,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则沉淀为BaSO4,说明固体中存在Na2SO4,不能确定是否有Na2SO3和Na2CO3,Na2SO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Na2CO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这些现象可以被Na2S2O3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现象覆盖掉,综上分析,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Na2SO4、Na2 S2O3,答案选A。4. 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氧化性: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悬浊液无砖红色沉淀蔗糖未发生水解C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 气体通入的溶液溶液红棕色变无色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D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氯乙烯加聚可逆反应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但氯水过量,再加入淀粉KI溶液,过量的氯水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无法证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错误;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应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体系呈碱性,若不加氢氧化钠,未反应的稀硫酸会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则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蔗糖没有发生水解,

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2022年使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统一高考试卷(简称“全国卷”)的新高考省份增加到10个,以下是关于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2022年新高考Ⅰ卷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其中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6个省是3+1+2模式的高考省份,山东省是综合改革3+3省份。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材料二: 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新课标全国卷附答案)

201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016 Na23 Mg24 S32 K39 Ca40 Ni59 Cu64 Bal37 Lal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O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C.无氧呼吸不需要 2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 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 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 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全国乙卷)(含详细解析)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全国乙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毎小题6分,共78分.(共7题;共42分) 1.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 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 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 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 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 2.在实验室釆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3.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CO32− +Ca SO4=Ca CO3+ SO42− B. 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Fe + 4H++ NO3−= Fe3++NO ↑+2 H2O

C. 硫酸铝溶液中滴如少量氢氧化钾溶液:Al3++4 OH− =Al O2− + 2 H2O D. 氯化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Cu2++ S2−=CuS ↓ 4.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 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 C.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 1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得44 g CO2 5.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 kg的月球土壤,经分析发现其构成与地球土壤类似,土壤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増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X>Y>Z B. 化合物XW中的化学健为离子键 C. Y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单质的 D. 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 6.沿海电厂采用海水为冷却水,但在排水管中生物的附着和滋生会阻碍冷却水排故并降低冷却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管道口设置一对情性电极(如图所示),通入一定的电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阳极发生将海水中的Cl−氧化生成Cl2的反应 B. 管道中可以生成氧化灭杀附着生物的NaClO C. 阴极生成的H2应及时通风稀释安全地排入大气 D. 阳极表面形成的Mg (OH)2等积垢需要定期清理 7.HA是一元弱酸,难溶盐MA的饱和溶液中c(M+)随着c(H+)而变化,M+不发生水解。实验发现,298K时c2(M+)−c2(H+)为线性关系,如下图中实线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溶液pH = 4 时. c(M+)<3.0×10−4mol⋅L−1 B. MA 的溶度积K(MA)=5.0×10−8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物理试卷(全国卷ⅱ)(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 1.(6分)原子核Z A X与氘核12H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 A.A=2,Z=1B.A=2,Z=2C.A=3,Z=3D.A=3,Z=2 2.(6分)一简谐横波以4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A.波的周期为1s B.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 C.x=0处的质点在t=s时速度为0 D.x=0处的质点在t=s时速度值最大 3.(6分)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 隔开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4.(6分)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104V/m,已知一半径为1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水的密度为103kg/m3.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 A.2×10﹣9C B.4×10﹣9C C.6×10﹣9C D.8×10﹣9C

5.(6分)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 和下边界d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a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b之间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c(位于磁场中)和d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 b、F c和F d,则() A.F d>F c>F b B.F c<F d<F b C.F c>F b>F d D.F c<F b<F d 6.(6分)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P为滑动头.现令P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匀速上滑,直至白炽灯L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用I1表示流过原线圈的电流,I2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U2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N2表示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电功率指平均值).下列4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A.B. C.D. 7.(6分)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大纲版全国卷)WORD含答案真题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版全国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word精校高清重绘版解析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答案】A 【解析】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但在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A正确;B、室温下,铁(或Al)遇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工业上常用铁罐车(铝罐车)运输浓硫酸(或浓硝酸),B错误;C、容量瓶的瓶体上只有刻度线而没有具体的刻度,C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酸性降低pH值偏大,碱性溶液的PH偏小,中性溶液的PH不变),测定结果不准确,D错误。 7.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2 L0.5 mol • 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 N A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应用。A、足量的氯气发生的离子反应有 2I—+Cl2=I2+2Cl—和2Fe2++Cl2=2Fe3++2Cl—,所以lmol FeI2(1mol Fe2+和2mol I—)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A错误;B、2 L0.5 mol • L-1硫酸钾溶液中含溶质(K2SO4)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阴

(Word版)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全国乙卷) (乙卷考区: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黑龙江陕西吉林内蒙甘肃临夏青海新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Asking the way. B.Giving directions. C. Correcting a mistake. 2.What dress size does the woman want? A.8. B.10. C.12. 3. What is the woman likely to do? A. Make a phone call. B. Handle the problem. C. Have a rest. 4. Which tour does the man seem to be interested in? A. The evening tour. B. The half-day tour. C.The full-day tour. 5.Where are the speakers? A.At a canteen. B.At a clinic. C.At a ban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atch?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乙卷)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乙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 B.碳酸氢钠可用作食品膨松剂 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 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2.(6分)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1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 D.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 3.(6分)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a2SO4、Na2SO3、Na2S2O3和Na2CO3。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

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 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 A.Na2SO4、Na2S2O3B.Na2SO3、Na2S2O3 C.Na2SO4、Na2CO3D.Na2SO3、Na2CO3 4.(6分)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NaBr溶液中 滴加过量氯水, 再加入淀粉KI 溶液先变橙色,后变 蓝色 氧化性:Cl2> Br2>I2 B向蔗糖溶液中 滴加稀H2SO4, 水浴加热,加入 少量新制的氢 氧化铜悬浊液无砖红色沉淀蔗糖未发生水 解 C石蜡油加强热, 将产生的气体 通入Br2/CCl4 溶液溶液红棕色变 无色 气体中含有不 饱和烃 D加热试管中的 聚氯乙烯薄膜试管口润湿的 蓝色石蕊试纸 氯乙烯加聚是 可逆反应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含答案及解析)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设集合A={x|x2﹣4x+3<0},B={x|2x﹣3>0},则A∩B=()A.(﹣3,﹣)B.(﹣3,)C.(1,)D.(,3)2.(5分)设(1+i)x=1+yi,其中x,y是实数,则|x+yi|=()A.1B.C.D.2 3.(5分)已知等差数列{a n}前9项的和为27,a10=8,则a100=()A.100B.99C.98D.97 4.(5分)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A.B.C.D. 5.(5分)已知方程﹣=1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 为4,则n的取值范围是() A.(﹣1,3)B.(﹣1,)C.(0,3)D.(0,)6.(5分)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则它的表面积是() A.17πB.18πC.20πD.28π 7.(5分)函数y=2x2﹣e|x|在[﹣2,2]的图象大致为()

A.B. C.D. 8.(5分)若a>b>1,0<c<1,则() A.a c<b c B.ab c<ba c C.alog b c<blog a c D.log a c<log b c 9.(5分)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0,y=1,n=1,则输出x,y的值满足() A.y=2x B.y=3x C.y=4x D.y=5x 10.(5分)以抛物线C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D、E两点.已知|AB|=4,|DE|=2,则C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A.2B.4C.6D.8

【高考化学真题】全国高考近十年化学考试卷试题第9套(10份)

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1(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2.(6分)《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3.(6分)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它们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它们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4.(6分)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5.(6分)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6.(6分)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 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Y与X的简单离子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7.(6分)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