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前言

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它是化工类企业中最经常使用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而塔填料塔内件及工艺流程又是填料塔技术进展的关键。从塔填料、塔内件和工艺流程,专门是塔填料三方面对填料塔技术。填料塔洗涤吸收净化工艺不单应用在化工领域,在低浓度工业废气净化方面也能专门好地发挥作用。工程实践说明,合理的系统工艺和塔体设计,是保证净化成效的前提。本文简述聚丙烯阶梯填料应用于水吸收氨进程的工艺设计和工程问题。

在化工、炼油、医药、食物及环境爱惜等工业部门,塔设备是一种重要的单元操作设备。其作用实现气—液相或液—液相之间的充分接触,从而达到相际间进行传质及传热的进程。它普遍用于蒸馏、吸收、萃取、等单元操作,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进展,塔设备的合理造型设计将愈来愈受到关注和重视。塔设备有板式塔和填料塔两种形式,下面咱们就填料塔展开表达。

填料塔的大体特点是结构简单,压力降小,传质效率高,便于采纳耐侵蚀材料制造等,关于热敏性及容易发泡的物料,更显出其优越性。过去,填料塔多推荐用于至0.7m以下的塔径。最近几年来,随着高效新型填料和其他高性能塔内件的开发,和人们对填料流体力学、放大效应及传质机理的深切研究,使填料塔技术取得了迅速进展。

气体吸收进程是化工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其大体原理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特定的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板式塔和填料塔都可用于吸收进程,这次设计用填料塔作为吸收

的主设备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氨吸收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2)

概述 (2)

设备的选用 (2)

流程方案的确信 (3)

流程方案 (3)

流程选择及流程说明 (3)

流程布置 (5)

吸收剂的选择 (5)

填料的选择 (6)

塔填料选择 (6)

填料选取的要求 (6)

填料的选取 (6)

第二章工艺计算 (8)

概述 (8)

气液平稳关系 (8)

平稳关系的确信 (10)

吸收剂用量及操作线的确信 (12)

物料衡算 (12)

吸收剂用量的确信 (12)

操作线方程的确信 (14)

塔径的计算 (16)

空塔气速的确信 (16)

塔径 (21)

校核 (23)

单位高度填料层压降

⎛∆

Z

p

的校核 (23)

喷淋密度的校核 (25)

泛点率的核算 (26)

填料层高度 (26)

填料层高度 (30)

第三章设备 (33)

填料的确信 (33)

填料吸收塔附属装置的选型 (33)

液体散布器 (33)

填料支承板 (34)

填料压板和床层限制板 (34)

气体的入口装置与排液装置 (34)

塔高的确信 (35)

辅助设备的选型 (35)

管径的计算 (35)

泵的选型 (37)

风机的选型 (39)

终止语 (43)

参考文献 (44)

摘要

填料塔洗涤吸收净化工艺不单应用在化工领域,在低浓度工业废气净化方面也能专门好地发挥作用。工程实践说明,合理的系统工艺和塔体设计,是保证净化成效的前提。

此设计是在各种版本教材和资料的基础上、在吸收原理的支持下,由本人编辑设计而成的,其中的各种物性数据全部来自于其他各种版本、各类于吸收有关的图书、教材之上,它们仍保持着客观物质的特性。在选材和计算理论上,也有着与其它吸收设计相同的基本原理。

首先,在此设计中讲述了吸收技术的概况、发展以及应用,当今吸收技术的发展状况;再讲述怎样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来确定吸收方案,如吸收剂的选择、吸收流程的选择、解吸方法选择、设备类型选择、操作参数的选择等内容;在计算环节,先要集众家之所有---查出所有相关的物性数据,由此计算出相应的理论结果,确定出理论上吸收的工程图。

关键词:水填料塔吸收氨气低浓度

第一章氨吸收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概述

在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物、医药及环保等部门,塔设备属于利用量大应用面广的重要单元设备。塔设备普遍用于蒸馏、吸收、萃取、洗涤、传热等单元操作中。因此塔设备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化学工业中,常常需要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要紧目的是回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有效物质,以制取产品,或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份,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置,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成份,以避免污染空气。吸收操作是气体混合物分离方式之一,它是依照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设备的选用

塔体

喷淋装置

填料塔填料

液体再散布器

填料支撑装置等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要求用稀氨水吸收氨气,由于填料塔具有结构简单、压力降小、传质效率高、便于采纳耐侵蚀材料制造,和生产能力大、吸生成效好、操作弹性大等优势,因此选用填料塔吸收氨气。塔的底部有效来支撑填料的栅板,并许诺气液通过,支撑板上的填料有乱堆方式。填料层的上方有液体散布装置,从而使液体均匀喷洒于填料的表面上,使整个塔截面的填料表面润湿。但因填料层中的液体有向塔壁流动的趋势,即“趋壁效应”,因此填料层较高时往往将其分为几段,每一

段填料层上方设有再散布器,将沿塔壁流动的液体导向填料层内。近些年来,由于性能优良的新型填料不断开发,改善了填料层内气液两相的散布与接触情形。在某些场合乃至正慢慢取代传统板式塔。

流程方案的确信

流程方案

用稀氨水作为吸收剂,水来自水槽,由于是逆流操作,需要泵将水抽到塔顶;由于氨水具有轻度侵蚀性,故需要防腐泵,气体那么需选用风机。泵一个型号需配置两台,供替换利用,风机需一台。详细流程参见流程图。实际操作中的流量计和压力表等也需要考虑显现问题以后不阻碍正常工作。

流程选择及流程说明

吸收装置的流程要紧有以下几种:

(1)逆流操作气相自塔底进入由塔顶排出,液相自塔顶进入由塔底排出,此即逆流操作。逆流操作的特点是传质平均推动力大,传质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工业生产中多用逆流操作。

(2)并流操作气、液两相均从塔顶流向,此即并流操作。并流操作的特点是,系统不受液流限制,可提高操作气速,以提高生产能力。并流操作通经常使用于以下情形:当吸收进程的平稳曲线较平坦时,流向对推动力阻碍不大;易溶气体的吸收或处置的气体不需吸收很完全;吸收剂用量专门大,逆流操作易引发液泛。

(3)吸收剂部份再循环操作在逆流操作系统中,用泵将吸收塔排除液体的一部份冷却后与补充的新鲜吸收剂一同送回塔内,即为部份再循环操作。通经常使用于以下操作:当吸收剂用量较小,为提高塔的液体喷淋密度;关于非等温吸收进程,为操纵塔内的温升,需掏出一部份热量。该流程专门适宜于相平稳常数m值很小的情形,通过吸收液的部份再循环,提高吸收剂的利用效率。应当指出,吸收剂部份再循环操作较逆流

操作的平均推动力要低,且需设置循环泵,操作费用增加。

(4)多塔串联操作假设设计的填料层高度过大,或由于所处置物料等缘故需常常清理填料,为便于维修,可把填料层分装在几个串联的塔内,每一个吸收塔通过的吸收剂和气体量都相等,即为多塔串联操作。此种操作因塔内需留较大空间,输液、喷淋、支撑板等辅助装置增加,使设备投资加大。

(5)串联-并联混合操作假设吸收进程处置的液量专门大,若是用通常的流程,那么液体在塔内的喷淋密度过大,操作气速必将很小(不然易引发塔的液泛),塔的生产能力很低。实际生产中可采纳气相作串联、液相作并联的混合流程;假设吸收进程处置的液量不大而气相流量专门大时,可采纳液相作串联、气相作并联的混合流程。

列出几种常见的吸收进程如图。

(a)并流(b)逆流

图吸收流程

用水吸收NH3属高溶解度的吸收进程,为提高传质效率和分离效率,因此,本设计

选用逆流吸收流程。

该填料塔中,氨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经由填料塔的下侧进入填料塔中,与从填料塔顶流下的水逆流接触,在填料的作用下进行吸收。经吸收后的混合气体由塔顶排除,吸收了氨气的水由填料塔的下端流出。

流程布置

由于逆流操作时平均推动力大,吸收剂利用率高,完成必然分离任务所需传质面积小,因此选定流程为逆流。关于无相变传热,当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按时,逆流操作的平均推动力大于并流,因此传递一样的热流量,所需传热面积较小。就增加传热推动力而言,逆流操作老是优于并流。现在吸收剂用量未知,咱们能够依照逆流进行物料衡算得出吸收剂用量后,以此作为一个评判标准,判定是不是该用逆流。

吸收剂的选择

吸收进程是依托气体溶质在吸收剂中的溶解来实现的,因此,吸收剂性能的好坏,是决定吸收操作成效的关键之一,选择吸收剂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溶解度吸收剂对溶质组分的溶解度要大,以提高吸收速度并减少吸收剂的用量。

(2)选择性吸收剂对溶质组分要有良好的吸收能力,而对混合气体中其他组分不吸收或吸收甚微,不然不能直接实现有效分离。

(3)挥发度要低操作温度下吸收剂的蒸气压要低,以减少吸收和再生进程中吸收剂的挥发损失。

(4)黏度吸收剂在操作温度下的黏度越低,其在塔内的流动性越好,有助于传质速度和传热速度的提高。

(5)其他所选用的吸收剂应尽可能知足无毒性、无侵蚀性,不易燃易爆、不发泡、冰点低、价廉易患和化学性质稳固等要求。

吸收剂对溶质的组分要有良好地吸收能力,而对混合气体中的其他组分不吸收,且挥发度要低。因此本设计选择用清水作吸收剂,氨气为吸收质。水廉价易患,物理化学性能稳固,选择性好,符合吸收进程对吸收剂的大体要求。且氨气不作为产品,故采纳纯溶剂。

本次课设的题目中,已给出吸收剂为稀氨水。

填料的选择

塔填料选择

塔填料(简称为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构件,它提供了气、液两相相接触传质与传热的表面,其性能好坏是决定填料塔操作性能的要紧因素。填料的比表面积越大,气液散布也就越均匀,传质效率也越高,它与塔内件一路决定了填料塔的性质。因此,填料的选择是填料塔设计的重要环节。

塔填料的选择包括确信填料的种类、规格及材料。填料的种类要紧从传质效率、通量、填料层的压降来考虑,填料规格的选择常要符合填料的塔径与填料公称直径比值D/d。

填料选取的要求

在本次课设中,选用两种填料进行计算,最终依照计算结果择优。

填料塔对填料的要求表此刻以下几方面:

1.比表面积

a要大;

t

2.能提供大的流体通量;

3.液体的再散布性能要好;

4.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5.价钱低廉。

填料的选取

第一选择散装填料,这是由于规整填料在装卸、清理时相对困难,且同种类型的规整填料,其表面积越大,传质效率越高,但阻力增加,通量减少,填料费用造价也明显增高。

第二,要进行两种填料间的比较,那么应选用相同的外径,如此才

具有可比性。陶瓷材质的材料尽管质脆、易碎,但其耐侵蚀性较好,一样能耐除氢氟酸之外的常见的无机酸、有机酸及各类有机溶剂的侵蚀。且表面润湿性强,价钱廉价,可在低温、高温下工作,具有必然的抗冲击性,故应用较为普遍。塑料材质的虽耐侵蚀性能好,价钱适中,但耐温性及湿润性较差。金属材质有碳钢、铝铝和铝合金等,多用于操作温度较高而无显著侵蚀性的操作。

本次设计任务是高浓氨混合气体吸收,其具有强侵蚀性,故最正确填料选择应为陶瓷质地。

一样用于直径小于900的小塔,选用外径为25mm 的填料;而直径大于

900的塔,一样采纳50mm 以上的大填料。 综上所述,选取的两种填料见表1-1

综合比较,合理范围内填料塔径D 均大于900mm,据此采纳50mm 以上的大填料。故d=25mm 的

Z

P

∆等数值无需再继续计算比较。

第二章工艺计算

概述

整个工艺计算进程包括以下几点:

1.确信气液平稳关系。

2.确信吸收剂用量及操作线方程。

3.填料的选择。

4.确信塔径及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5.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6.管路及辅助设备的计算。

气液平稳关系

由于原料气组成中,氨气占45%,含量较高,用地下水吸收时会产生专门大的热效应,使塔内温度显著升高,对气液平稳关系和吸收速度产生明显阻碍,属于非等温吸收。在逆流吸收塔中气液平稳关系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升高,平稳关系便要改变,因此,在这种情形下不能再利用咱们熟悉的亨利定律,应从头依照非等温吸收的热衡算,依照液相浓度和温度的转变情形,定出实际的平稳关系。

非等温吸收的热效应要紧包括:

1.吸收质与吸收剂混合时产生的混合热,即溶解热。

2.气体溶解时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时放出的潜热。

3.化学反映热。

物理吸收计算中只考虑溶解热,溶解热分为积分溶解热和微分溶解热。在吸收进程中所用的吸收剂量专门大,液相浓度一样转变较小,于是混合热可考虑为微分溶解热。

在假定非等温吸收的平稳关系时,为简化计算,通常做如下三点假设:

1.不考虑热损失。

2.吸收剂带走的潜热不计。

3.气相带走的热量不计。

以上假设,即是假定吸收进程中所释放出的热量全数用来加热液体。 在给定的设计条件中得知,要设计的是高浓度气体的非等温吸收。由塔顶到塔底的浓度及温度转变较大,平稳关系的确信常采纳近似法。将吸收塔按液相浓度x 的转变分成假设干段,每段浓度转变为x ∆,如图2-1所示,对第i 段作热量衡算:

依照课设要求,此处咱们能够假设浓度转变范围为x=(0~),分为20段,即每段浓度转变为x ∆=。

溶质被吸收时放出的热量:)(11--=i i d x x LH Q

液相温度由1-i t 升至i t 时吸收的热量:)(12--=i i L t t LC Q

依照前面的假设,吸收进程中放出热量全数用于液相升温,1Q =2Q

即()()11---=-i i L i i d t t LC x x LH

那么有:x C H t x x C H t t L

d

i i i L d i i ∆+=-+

=---111)( (2-1) 式中:1-i t ,i t — 第i 段两头的液相温度,℃;

x ∆— 第i 段两头的液相浓度差;

L — 溶液流率,Kmol/h(由于x ∆很小,L 可视为常数) L C — 溶液的平均比热,(KJ/Kmol ·℃)

d H — 溶质的微分溶解热,KJ/Kmol(取1-i x 和i x 间的平均值)

在塔顶液相浓度2x =0,温度2t =25℃的情形下,由式2-1逐段计算出每一个i x 下的液相温度i t ,成立吸收塔中液相浓度x 与温度t 的对应关系。

平稳关系的确信

在非等温吸收操作中,吸收塔内液相的浓度和温度别离由塔顶处的

2x ,2t 增加到塔底处的1x ,1t 。在此液相浓度和温度范围内,随着x 和t

的转变,气液两相的平稳关系也在改变,即不同温度对应着不同的平稳曲线。

实际平稳关系可由温度与浓度的关系取得,可由体会公式来确信。关于氨气和水溶液的平稳物系,假设选用体会公式,可作如下计算:

92.81750

lg 1.1lg +-

=T

x p e 式中: x — 氨在水溶液中的摩尔分率

T — 溶液的温度, K

e p — 溶液上方氨的平稳分压 ,㎜Hg

由于是常压下吸收,气相可是为理想气体,按道尔顿分压定律,计算与i x 相平稳的ei y : P

p y e

ei =

式中:P — 操作压强,㎜Hg

计算进程如下:(以第二组数据为例) 。

92.8313

.2715.2731750

005.0lg 1.1lg ++-

⨯=e p

479.32=e p ㎜Hg

2e y =0.0055760

59.89325.101479.3=⨯⨯

依照计算结果,以x 为横坐标,e y 为纵坐标,在座标纸上绘出非等温吸收的平稳关系曲线,如以下图2-2所示。(见附图一)

吸收剂用量及操作线的确信

物料衡算

如图2-3,关于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在任意截面M-N 与塔顶或塔底

作物料衡算:

LX VY LX VY +=+11 或 LX VY LX VY +=+22

吸收剂用量的确信

1.最小吸收剂用量

2

121min

X X Y Y V L e ---=⎪⎭⎫

⎝⎛

2

12

1min X X Y Y V

L e --=

式中: V — 惰性气体流率,Kmol/h

min L — 最小吸收剂用量

Y,X — 气相和液相组成

摩尔比: y

y

Y -=

1 x

x

X -=

1 下标: 1—塔底 ; 2—塔顶

1e X — 与1Y 平稳的液相组成 2.吸收剂用量

min min

L )0.2~1.1(L )0.2~1.1(=⎪⎭⎫

⎝⎛=或V L V L 3.吸收剂计算

2

121min X X Y Y V L e --=⎪

⎭⎫

⎝⎛ 其中:0794.01=e x (1e x 为汽液平稳线纵坐标y=时的横坐标),

,45.0,012==y x 。依照试2-5,2-6可算出:

95.012

1=-Y Y Y 0862.00794

.010794

.01111=-=-=e e e x x X 8182.045

.0145

.01111=-=-=

y y Y 04091

.08182.005.005.012=⨯==Y Y 0393.012

2

2=+=

Y Y y 005025.012

2

2=-=

x x X 因此5756.9005025.00862.004091.08182.02121min =--=--=⎪

⎭⎫ ⎝⎛X X Y Y V L e

由式2-9得min

0.21.1⎪

⎭⎫

⎝⎛-=⎪⎭

⎫ ⎝⎛V L V L ,范围取倍,

因此4907.115756.92.12.1min

=⨯=⎪

⎭⎫ ⎝⎛=⎪⎭

⎫ ⎝⎛V L V L

操作线方程的确信

由以上计算得操作可得操作线方程为:

⎪⎭

⎝⎛-+=⎪⎭⎫ ⎝⎛-+=

2211X V L Y X V L Y X V L Y X V L Y 或 由于是清水吸收,由公式可取得

0727.014907.1111112222+-⨯=⎪⎪⎭⎫ ⎝

⎛---+-=-x x

X X V L y y x x V L y y 即操作线方程为

y

y

-1 =0172.014907.11+-⨯x x 依照x ~y 在图上画出操作线,如图2-2所示。(见附图一)

附表一

塔径的计算

空塔气速的确信

填料塔塔径的大小是依照生产能力与空塔气速来计算的。空塔气速由下面体会公式确信:

8.0~6.0u u

F

= 式中:F u — 泛点气速,m/s u — 空塔气速,m/s

泛点气速与气液流量、物系性质及填料的类型、尺寸等因素有关。其计算方式很多。目前工程上常采纳Eckert 通用关联图或Bian & Hougen 关联式计算F u 。

选用Eckert 通用关联图求解。

如图2-4所示,依照气液相流量及密度计算出横标值21

L v

v

L

W W

⎪⎪⎭

⎫ ⎝⎛ρρ,作垂直线与乱堆填料的泛点线相交,读取纵坐标2.0L L

v

2F

g u μρρφ⎪⎪⎭

⎫ ⎝⎛ψ,由已知参数纵坐标中解出气速即为泛点气速F u 。

演算进程如下:

如前所述,非等温吸收时,各物性参数随组成转变而转变,故求取时应取其平均值。计算进程中还应注意单位的统一。

1.横坐标21

L

v v

L

W W

⎪⎪⎭

⎫ ⎝⎛ρρ 要求2

1

L v v L W W ⎪⎪⎭

⎫ ⎝⎛ρρ,第一对全塔作平均处置,求出L W ,v W L ρ,v ρ , (1)定性温度T

此刻已知进液温度=1T 25℃,需求出出塔温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12月11 日

设计任务书 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 (一)设计题目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____3200____m3/h,其中含氨为____8%____(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要求: ①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____0.04%____(体积分数); (二)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20℃ (3)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数自己确定 (三)填料类型 聚丙烯阶梯环吸收填料塔 (四)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和说明 (2)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3)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4)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5)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6)绘制液体分布器施工图 (7)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8)设计参数一览表; (9)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3号图纸); (10)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A3号图纸); (11)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填料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装置流程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吸收剂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课程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填料种类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填料规格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 填料材质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基础物性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 液相物性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 气相物性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 气液相平衡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4 物料横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塔径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填料层压降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填料塔内件的类型及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一、背景介绍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制品,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化学产品,也可用作氨加热系统的燃料,但它作为强氧化剂挥发到大气中,有害环境,因此必须采取对策进行处理,以保护我 们的环境。 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是一种典型的操作过程,通过在塔内部放入一定量的吸收填料, 使得氨气更有效地与液体相混合,从而降低氨的挥发率,防止它的溢出。 二、设计目的 本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氨气挥发率的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系统。 三、塔结构设计 1.水吸收塔的形式:此水吸收塔采用真空反应塔的形式,包括加热装置、塔体及其重 要部件。 2.水吸收塔的尺寸:该水吸收塔直径为3m,高度为12m,采用真空式反应塔设计。 3.吸收填料:此设计采用纤维吸收填料,其密度为180 kg/m3,吸附能力0.5%,并 选择优质的、耐磨的材料,保证耐久性。 4.液相:选择介质为硝酸钠溶液,介质比重1.1,温度在25℃以下,以确保氨吸收剂 的低温稳定性。 5.混合器:采用有效搅拌,减少氨气挥发,氨气完全溶于液体,增加氨气的反应机会,增加吸 6.塔内设备:除了加热器,还设有安全阀等设备,以防出现意外。 四、设计步骤 1.根据氨吸收水填料吸收塔的工艺特点,研究氨挥发的特性,确定反应条件,估算反 应速率和塔的大小及包装密度。 2.确定吸收填料的类型,以保证其对氨气的特性挥发特性。 3.细化设计,考虑塔内混合器及其优势,同时留意水塔设计具体内容,计算安全阀等 设备的大小,以及确定塔内设备的位置。 4.确认成本,包括:原材料、安装和实际操作。 五、最终结论

本文研究了一套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了其安全阀及其它设备,以及填料的特性,确定了反应条件,估算反应速率,详细设计了塔的形式,尺寸,位置等,通过认真的工作,可以提出设计方案,完成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任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氨气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氨气填料吸收塔设计)1000字 氨气填料吸收塔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工艺设备,用于从氨气等气体中 去除二氧化碳等有害成分。在这篇课程设计中,我们将重点讨论氨 气填料吸收塔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设计原理 氨气填料吸收塔的设计原理基于物理吸收法,它通过填充物(如泡 沫塑料、陶瓷、金属等)将气相物质传递到液相解吸剂中,以达到 去除气体中有害成分的目的。其中,填充物的种类、形状和大小会 影响到吸收效率和压力损失。塔顶设置进口气流分布器,塔底设置 液体分布器,使操作稳定,保证吸收效果。 二、实现方法 1. 确定设计参数 氨气填料吸收塔的设计需要涉及到多项因素,包括: (1)吸收剂的化学性质:吸收剂的化学性质会影响到塔内化学反应 的速率和吸收效率。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吸收剂,并对其进行物 性参数测定。 (2)气体流量:气体流量会影响到塔内的混合程度和扩散速率。因此,需要确定气体流量范围和变化规律。 (3)操作温度和压力:操作温度和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化学反应的速 率和吸收效率。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操作温度和压力,并对其进 行测定。 (4)塔体高度和直径:塔体高度和直径会影响到填充物的分布、气 液流动情况和压降。因此,需要按照实际需要确定塔的高度和直径。 (5)填充物种类和数量:填充物的种类和数量对吸收效率和压力损 失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填充物,并确定填充层数和 填充物粒径。 2. 填充物选型 填充物的种类是影响氨气填料吸收塔吸收效率和压力损失的一个关 键因素。选用填充物时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1)物理性能:填充物的物理性能直接影响其在吸收塔内的分布、 气液流动情况和压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物理性能(如比表面积、孔隙率、容重等)的填充物。 (2)化学特性:填充物的化学特性对气液反应速率和吸收效率有较 大影响。因此,需要选择符合需要的化学特性的填充物。 (3)成本和耐久性:填充物的成本和耐久性也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 因素,以确保经济可行和长期稳定运行。 3. 填充物堆积方式 填充物的堆积方式对于塔内气液流动和弥散程度有较大影响。常见 的填充物堆积方式有堆积和固定聚束。其中,堆积的填充物表面较 为平整,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达到较好的气液弥散效果;固定 聚束的填充物会产生较大的空隙,有利于气液流动。 4. 填充物排列方式 填充物的排列方式也对气液流动和吸收效果有影响。常见的填充物 排列方式有交错式、层级式和蜂窝式。其中,交错式排列具有较大 的干散角度和气流弹性,能使气相沿着填充物表面流动并扩散,因 此适用于化学反应较快的情况;层级式排列可以节省填充物的空间 和重量,较为适用于氨气填料吸收塔等化学反应较慢的情况。 5. 气液分布 气液分布在氨气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中很重要。为了达到最好的吸收 效果,需要保证气液分布的均匀性。气液分布器可以用来装置在塔 的顶部和底部,以确保气液分布均匀,使操作稳定,保证吸收效果。 6. 防腐措施 氨气等化工设备中几乎都含有腐蚀性成分,对设备的耐腐蚀性要求 非常高。在塔内安装不锈钢条,组成一个网状结构,为吸收剂和气 体的运动提供空间,同时防止填充物和液体直接接触使填充物变形 和污染,也可增强吸收强度,提高填充容量,ような硫酸、硫酸铵、硝酸,易被吸收剂与传质驱动剂化学反应罗盘控制的泵循环至吸收塔。同时,对于腐蚀性较大的液体或气体,还需要在设备表面做出 相应的防腐措施。 三、总结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目录 第1节前言3 1.1填料塔的主体结构与特点 3 1.2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3 1.3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4 第2节精馏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4 2.1装置流程的确定 4 2.2吸收剂的选择 5 2.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5 2.3.1填料种类的选择 5 2.3.2填料规格的选择 5 2.3.3填料材质的选择 6 2.4基础物性数据 6 2.4.1液相物性数据 6 2.4.2气相物性数据 7 2.4.3气液相平衡数据 7 2.4.4物料横算

8 第3节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9 3.1塔径的计算 9 3.2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11 3.2.1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11 3.2.2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11 3.2.3填料层的分段 14 3.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4 第4节填料塔内件的类型及设计15 4.1塔内件类型 15 4.2塔内件的设计 16 4.2.1液体分布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16 4.2.2液体分布器布液能力的计算 16 注:17 1.填料塔设计结果一览表 (17) 2.填料塔设计数据一览 (18) 3.参考文献 (19) 4.后记及其他 (19) 附件一:塔设备流程图20 附件二:塔设备设计图20

表索引 表 21工业常用吸收剂 (5) 表 22 常用填料的塔径与填料公称直径比值D/d的推荐值 (6) 图索引 图 11 填料塔结构图 (3) 图 31 Eckert图 (15)

第1节前言 1.1填料塔的主体结构与特点 结构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所示: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填料塔结构图填料塔不但结构简单,且流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较小,易于用耐腐蚀材料制造,所以她特别适用于处理量小,有腐蚀性的物料及要求压降小的场合。液体自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洒于填料顶部,并在填料的表面呈膜状流下,气体从塔底的气体口送入,流过填料的空隙,在填料层中与液体逆流接触进行传质。因气液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所以填料塔属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 1.2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设计任务:用水吸收空气中混有的氨气。 设计步骤:

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吸收塔设计 (2)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1000 m3/h,其中含氨气为8%(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2%(体积分数),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20℃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l/(m3.kPa) (二)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为常压,操作温度20℃. 2.填料类型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填料规格自选。 3.工作日取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进行。 (三)设计内容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5.吸收塔设计条件图; 6.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二、设计方案 (一)流程图及流程说明 该填料塔中,氨气和空气混合后,经由填料塔的下侧进入填料塔中,与从填料塔顶流下的清水逆流接触,在填料的作用下进行吸收。经吸收后的混合气体由塔顶排除,吸收了氨气的水由填料塔的下端流出。 (二)填料及吸收剂的选择 该过程处理量不大,所用的塔直径不会太大,可选用25×12.5×1.4聚丙烯阶梯环塔填料,其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比表面积a t :2233 2/m m空隙率ε:0.90 湿填料因子Φ:1 172m-填料常数 A:0.204 K:1.75

见下图: 根据所要处理的混合气体,可采用水为吸收剂,其廉价易得,物理化学性能稳定,选择性好,符合吸收过程对吸收剂的基本要求。 三、工艺计算 (一)基础物性数据 1.液相物性数据 3998.2(/) L kg m ρ= 6100410() 3.6(/)L Pa s kg m h μ-=??= 272.6(d y n /c )940896( /)L m k g h σ== 931.7610(/) L D m s -=? 2. 气相物性数据 混合气体平均密度:31.166(/)v kg m ρ= c σ=427680(2/kg h ) 空气黏度:51.8110()0.065(/)v Pa s kg m h μ-=??= 273K ,101.3Kpa.氨气在空气中扩散系数:200.17(/)D m s = (二)物料衡算,确定塔顶、塔底的气液流量和组成 20℃,101.3Kpa 下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 30.725/H kmol m kpa = 998.2 0.7540.72518101.3 s S E m P HM P ρ= ===?? 进塔气相摩尔比: 10.080.087010.08Y ==- 出塔气相摩尔比:20.00020.00020010.0002Y ==- 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相组成:20X =

水吸收氨填料塔课程设计.doc

目录 1、概述 (2) 1、1吸收技术概况 (2) 1、2填料塔概况 (3) 1、3设计方案简介 (3) 2、工艺计算 (5) 2、1基础物性数据 (5) 2.1.1液相数据 (5) 2.1.2气相数据 (5) 2.1.3气液相平衡数据 (6) 2.1.4物料衡算 (6) 2.2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1) 2.2.1塔径的计算 (11) 2.2.2填料层高度计算 (13) 2.2.3填料层压降计算 (15) 2.2.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16) 3.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16) 3.1吸收塔的主要接管尺寸的计算 (16) 3.2气体进出口压降 (17) 3.3离心泵的选择与计算 (17) 4.设计一览表 (17) 5.总结 (18)

1、概述 1、1吸收技术概况 在化学工业中,经常需要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主要目的是回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或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以免污染空气。吸收操作是气体混合物分离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氨是化工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生产原料,但是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于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都会造成破坏和污染,因此,为了避免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的含有氨气的工业尾气直接排入大气而造成空气污染,需要采用一定方法对于工业尾气中的氨气进行吸收,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填料吸收塔吸收的方法来净化含有氨气的工业尾气,使其达到排放标准。设计采用填料塔进行吸收操作是因为填料可以提供巨大的气液传质面积而且填料表面具有良好的湍流状况,从而使吸收过程易于进行,而且,填料塔还具有结构简单、压降低、填料易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优点,从而可以使吸收操作过程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吸收操作广泛地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其在工业上的具体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 (1)原料气的净化。为出去原料气中所含的杂质,吸收可说是最常见的方法。就杂质的浓度来说,多数很底,但因为危害大而仍要求高的净化率。例如用水或碱液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丙酮脱除裂解气中的乙炔等。 (2)有用组分的回收。如从合成氨厂的放空气中用水回收氨;从焦炉煤气中以洗油回收粗苯(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蒸气和从某写干燥废气中回收有机溶剂蒸气等。 (3)某些产品的制取。将气体中需用的成分以指定的溶剂吸收出来,成为溶液态的产或半成品。如制酸工业中从含盐酸、氮氧化物、三氧化硫的气体制取盐酸、硝酸、硫酸;在甲醇|(乙醇)蒸气经氧化后,用水吸收以制成甲醛(乙醛)半成品等。 (4)废气的治理。很多工业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汞蒸气等有害成分虽然浓度一般很底,但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甚大而必须进行治理。这类环境保护问题在我国已愈来愈受重视。选择适当的工艺和溶剂进行吸收,是废气治理中应用教广的方法。 当然,以上目的有时也难于截然分开,如干燥废气中的有机溶剂,能回收下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氨气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前言 (3) 二设计任务 (4) 三设计条件 (4)

四设计方案 (5) 1.吸收剂的选择 (5) 2.流程图及流程说明 (5) 3.塔填料的选择 (7) 五工艺计算 (11) 1.物料衡算,确定塔顶、塔底的气液流量和组成 (11) 2.塔径的计算 (12) 3. 填料层高度计算 (14) 4. 填料层压降计算 (16) 5. 液体分布装置 (17) 6. 液体再分布装置 (19) 7. 填料支撑装置 (20) 8. 流体进出口装置 (21) 9. 水泵及风机的选型 (22) 六设计一览表 (23) 七对本设计的评述 (23) 八参考文献 (24) 九主要符号说明 (24) 十致谢 (25) 一前言 在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塔设备属于使用量大应用面广的重要单元设备。塔设备广泛用于蒸馏、吸收、萃取、洗涤、传热等单元操作中。所以塔设备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化学工业中,经常需要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主要目的是回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或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以免污染空气。吸收操作是气体混合物分离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塔设备按其结构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类:板式塔和填料塔。以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用板式塔,处理量小时采用填料塔。近年来由于填料塔结构的改进,新型的、高负荷填料的开发,既提高了塔的通过能力和分离效能又保持了压降小、性能稳定等特点。因此,填料塔已经被推广到大型气、液操作中,在某些场合还代替了传统的板式塔。如今,直径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大型填料塔在工业上已非罕见。随着对填料塔的研究和开发,性能优良的填料塔必将大量用于工业生产中。 氨是化工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生产原料,但是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于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都会造成破坏和污染,氨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液或呼吸排出体外。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呕吐、乏力等。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V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V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生产中,氨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气体,亦是一种毒性气体。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常常需要使用填料吸收塔对氨气进行处理。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主题是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下面将从设计的流程、填料选择、设备选型及操作控制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计流程 1.确定设计要求:包括氨气的进入浓度、出口浓度、进入流量、处理效率要求等。 2.确定填料种类:选择适合水吸收氨的填料种类。 3.塔体设计:根据进入流量和处理效率要求计算出塔体高度,以及塔体的内径和壁厚。 4.设备选型:根据填料种类和塔体设计的要求选型。 5.操作控制:确定运行参数和控制策略等。 二、填料选择 1.氨气水解和物理吸收的填料:骨炭、石英、聚丙烯、陶瓷、活性炭等。

2.氨气化学吸收的填料:硫酸铵、硝酸铵、硫酸钙、硝酸钙、硫酸钠等。 综合考虑吸附容积、吸附速度、吸附效率、化学稳定性等因素,本设计选择硝酸铵作为填料。 三、设备选型 1.填料吸收塔:根据设计要求和填料种类选择适合的填料吸收塔。 2.进气风机:根据进气流量和风阻要求选型。 3.冷却器:为了防止氨气过热,常常需要在进入填料吸收塔前,在氨气进风口处安装冷却器。 四、操作控制 1.进气速度:进气速度过快会导致氨气不能充分吸收,进气速度过慢则会影响处理效率。一般控制在0.5-1.5m/s。 2.水位控制:为了保证填料的湿润度,需要控制水的流量和水位。 3.塔体温度控制:为了保证填料吸收效率,需要控制塔体温度,一般保持在20-35℃。 4.出口浓度控制:通过调节水的流量和塔体内填料的密度,控制出口浓度。 结语: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通过设计流程、填料选择、设备选型及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 (9)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填料塔的设计

设计任务书 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 (一)设计题目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2000 m3/h,其中含氨为8% (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要求塔顶排放气体回收率为98% (二)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20℃ (3)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数自己确定 (三)填料类型 聚丙烯阶梯环吸收填料塔 (四)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和说明 (2)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3)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4)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5)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6)设计参数一览表; (7)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 (8)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A3号图纸); (9)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录 概述 (1) 一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 二设计方案 (2) 1设计方案简介 (2) 1.1设计方案的确定 (2) 1.1.1设计工艺流程的确定 (2) 1.1.1.1逆流操作 (2) 1.1.1.2并流操作 (2) 1.1.1.3吸收剂部分再循环 (2) 1.1.1.4多塔串联操作 (2) 1.1.2吸收剂的选择 (3) 1.2填料的选择 (3) 2工艺计算 (6) 2.1 基础物性数据 (6) 2.1.1液相物性的数据 (6) 2.1.2气相物性的数据 (6) 2.1.3气液相平衡数据 (6) 2.1.4 物料衡算 (7) 2.2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8) 2.2.1 塔径的计算 (8) 2.2.2 填料层高度计算 (10) 2.2.3 填料层压降计算 (1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 (1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

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任务 (一)设计题目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__5000__m3/h,其中含氨为_5%_(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要求:氨气的回收率达到_95%_。 (二)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20℃ (3)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数自己确定 (三)填料类型 填料类型与规格自选。 (四)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和说明 (2)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3)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4)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5)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6)绘制液体分布器施工图 (7)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8)设计参数一览表; (9)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3号图纸); (10)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A3号图纸); (11)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录 前言 (1) 1. 水吸收氨气填料塔工艺设计方案简介 (4) 1.1任务及操作条件 (4) 1.2设计案的确定 (4) 1.3填料的选择 (4) 2. 工艺计算 (5) 2.1 基础物性数据 (5) 2.1.1液相物性的数据 (6) 2.1.2气相物性的数据 (6) 2.1.3气液相平衡数据 (6) 2.1.4 物料衡算 (6) 2.2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7) 2.2.1 塔径的计算 (7) 2.2.2 填料层高度计算 (9) 2.2.3 填料层压降计算 (11) 2.2.4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12) 3. 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13) 3.1 填料支承设备 (13) 3.2填料压紧装置 (14) 3.3液体再分布装置 (14) 4. 设计一览表 (16) 5. 后记 (17) 6. 参考文献 (18) 7. 主要符号说明 (19) 8. 附图(工艺流程简图、主体设备设计条件图) (20)

氨气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氨气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氨气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2000m3/h,其中含氨为8%(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要求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5%(体积分数)。 2.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20℃ 3)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8倍。

3.填料类型 选择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4.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并进行说明。2)进行物料衡算。 3)计算吸收塔的工艺尺寸。4)计算填料层压降。 5)简要设计液体分布器。 6)绘制液体分布器施工图。7)计算吸收塔接管尺寸。

8)列出设计参数一览表。 9)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3号图纸)。 10)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A3号图纸)。 11)对设计过程进行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录 前言 1.水吸收氨气填料塔工艺设计方案简介 1.1 任务及操作条件 本设计任务为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2000m3/h,其中含氨为8%

(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要求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5%(体积分数)。 2.工艺计算 2.1 基础物性数据 2.1.1 液相物性的数据 2.1.2 气相物性的数据 2.1.3 气液相平衡数据 2.1.4 物料衡算 2.2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2.2.1 塔径的计算 2.2.2 填料层高度计算

2.2.3 填料层压降计算 前言 塔设备是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医药及环保等部门中使用量大应用面广的重要单元设备。它广泛用于蒸馏、吸收、萃取、洗涤、传热等单元操作中,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吸收操作是气体混合物分离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在化学工业中,经常需要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主要目的是回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或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以免污染空气。 塔设备按其结构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类:板式塔和填料塔。以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用板式塔,处理量小时采用填料塔。近年来由于填料塔结构的改进,新型的、高负荷填料的开发,既提高了塔的通过能力和分离效能又保持了压降小、性能稳定等特点。因此,填料塔已经被推广到大型气、液操作

(完整版)氨气吸收塔毕业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设计题目:水吸收氨气填料塔 设计者:陈玉姣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老师:王要令

课程设计任务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要求 本课程的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做设计说明书一份、图纸两张。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 说明书必须书写工整、图文清晰。说明书中所有公式必须写明编号,所有符号必须注明意义和单位。 2设计图纸要求: (1) 流程图(A3) 本设计要求画“生产装置工艺流程图”一张,图纸大小为210×297(或148×210)mm2。本图应表示出装置或单元设备中所有的设备和机器,以线条和箭头表示物料流向,并以引线表示物料的流量、温度和组成等。 设备以细实线画出外形并简略表示内部结构特征,大致表明各设备的相对位置。设备的位号、名称注在相应设备图形的上方或下方,或以引线引出设备编号,在专栏中注明个设备的位号、名称等。

管道以粗实线表示,物料流向以箭头表示(流向习惯为从左向右)。辅助物料(如冷却水、加热蒸汽等)的管线以较细的线条表示。 (2)设备图(A2) 本设计要求画主要设备详图一张,表示其结构形式、尺寸(表示设备特性的尺寸,如圆筒形设备的直径等)、技术特性等。 设备图基本内容有: ①视图:一般用主(正)视图、剖面图或俯视图表示主要设 备结构形状; ②尺寸:图上应注明设备直径、高度以及表示设备总体大小 和规格的尺寸; ③技术特性表:列出设备操作压力、温度、物料名称、设备 特性等; ④标题栏:说明设备名称、图号、比例、设计单位、设计人、 审校人等。 图纸要求: 投影正确、布置合理、线型规范、字迹工整。 ●课程设计任务书(7~8人一题,改变操作条件,一人一任务) (1) 设计题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水吸收氨气填料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课程设计 题目水吸收氨过程的 填料吸收塔设计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教务处制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2 第1章设计方案简介.。。。.。。。.。。...。。.。.。.....。.。..4 第2章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选型.。。。。.。。。。..。。.。。 (4) 2。1 基础物性数据.。..。。.。.。..。。.。.。..。。。.。。.。.。.。.。.4 2.1.1液相物性数据。....。...。.。.。。.。..。。。。。。。.。....。..4 2。1。2气相物性数据。...。..。。.。。。..。。。。..。。..。。。。.。.。..4 2.1。3气液相平衡数据。。。。.。..。.。。。。....。。。....。..。。。。。5 2.1.4物料衡算...。。。..。.。。..。。..。。...。..。。。。....。.。。。5 2.2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6 2.2.1塔径的计算。。.。。..。.。.。。。.。.。。。。。..。..。。.。。。.。。。6 2。2.2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8) 2.2。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0 第3章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11

(完整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正式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汲取氨气过程填料塔的设计 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 1月15日

目录 任⋯⋯⋯⋯⋯⋯⋯⋯⋯⋯⋯⋯⋯⋯⋯⋯⋯⋯⋯⋯⋯⋯⋯⋯⋯⋯⋯⋯⋯ 4 第一序言 (3) 填料塔的相关介 (4) 塔内填料的相关介 ............................................................................................................................................... ! 不决。 第二填料塔主体方案确实定 (5) 装置流程确实定 (5) 汲取的 (5) 填料的型与 (7) 液相物性数据 (6) 气相物性数据 (8) 气液相均衡数据 (7) 物料横算 (7) 第三填料塔工尺寸的算 (8) 3.1 塔径的算 (8) 3.2 填料高度的算及分段 (9) 元数的算 (10) 元高度的算 (10) 填料的分段 (11) 第四填料降的算 (12) 第五填料塔内件的型及 (13) 第六填料塔液体散布器的要 (13) 参照文件 (15) 本的述及心得 (15) 附表: 附表 1 填料塔果一表 (15) 附表 2 填料塔数据一 (15) 附件一:塔流程 (17)

设计任务书 ( 一) 、设计题目:水汲取氨气过程填料汲取塔的设计 试设计一座填料汲取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淆气体的办理量为7500 m3/h,此中含氨气为 5%(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体积分数)。 采纳清水进行汲取,汲取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 1.5 倍。 ( 二) 、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 20 ℃. ( 三) 填料种类 采纳聚丙烯阶梯环填料,填料规格自选。 ( 四) 工作日 每年 300 天,每日 24 小时连续进行。 ( 五) 厂址 厂址为衡阳地域 ( 六) 设计内容 1.汲取塔的物料衡算; 2.汲取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液体散布器简要设计 5.汲取塔接收尺寸计算; 6.绘制汲取塔设计条件图; 7.对设计过程的谈论和相关问题的谈论。 ( 七) 操作条件 20℃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 m3?kPa)。

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课程设计

合肥学院 Hefei University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 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系别: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任务书 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一)设计任务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出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置为(自己肯定),其中含氨5%,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量的倍。 (二)操作条件 一、操作压力常压 二、操作温度 20℃ (三)填料类型 陶瓷拉西环、金属鲍尔环、陶瓷矩鞍,填料规格自选 (四)工作日 每一年300天,天天24小时持续运行 (五)厂址安徽地域 (六)设计内容 一、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二、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液体散布器简要设计 五、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 六、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 7、对设计进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七)设计基础数据 20℃下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m3*Kpa).

目录 一、文献综述 (4) (一)填料塔技术 (4) (二)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5) 1.填料层的持液量 (5) 2.填料层的压降 (5) 3.液泛 (5) 4.液体喷淋密度和填料表面的润湿 (5) 5.返混 (5) (三)填料塔的内件 (5) 1.填料支承装置 (5) 2.填料压紧装置 (5) 3.液体散布装置 (6) 4.液体搜集及再散布装置 (6) 二、流程的肯定与说明 (6) (一)吸收装置的流程肯定 (6) (二)填料的选择 (6) 三、工艺计算 (7) (一)基础物性数据 (6) 1.液相物性数 (6) 2.气相物性数据 (7) 3.气相平衡数据 (7) 4.混合气体的处置量 (7) (二)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7) 1.物料衡算 (7) 2. 塔径计算 (8) 3.填料层高度计算 (9) 4.填料层压降计算 (11) 5.液体散布器简要设计 (11) 四、设计结果概要 (12) 五、主要符号说明 (12) 六、参考文献 (1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正式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过程填料塔的设计 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 1 月 15 日 目录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设计任务书 (4) 第一节前言 (2) 1.1 填料塔的有关介绍 (3) 1.2 塔内填料的有关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填料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4) 2.1 装置流程的确定 (4) 2.2 吸收剂的选择 (4) 2.3 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7) 2.4 液相物性数据 (5) 2.5 气相物性数据 (8) 2.6 气液相平衡数据 (6) 2.7 物料横算 (6) 第三节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7) 3.1 塔径的计算 (7) 3.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8) 3.2.1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9) 3.2.2 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9) 3.2.3 填料层的分段 (10) 第四节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1) 第五节填料塔内件的类型及设计 (12) 第六节填料塔液体分布器的简要设计 (12) 参考文献 (15) 对本设计的评述及心得 (15) 附表: 附表1填料塔设计结果一览表 (14) 附表2 填料塔设计数据一览 (14) 附件一:塔设备流程图 (16)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水吸收氨气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7500 m3/h,其中含氨气为5%(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2%(体积分数)。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二)、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 20℃. (三)填料类型 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填料规格自选。 (四)工作日 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进行。 (五)厂址 厂址为衡阳地区 (六)设计内容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5.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6.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 7.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七)操作条件 20℃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l/(m3•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