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首件总结

墩柱首件总结
墩柱首件总结

墩柱首件总结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

第一合同段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第一合同段中交一公局湖北仙洪项目经理部

2014年3月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

为对墩柱施工的工艺工法、质量检测标准、检测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预防后续施工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为将来建立样板工程,指导后续墩柱工程大规模施工,我标段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确保我标段内的墩柱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选定仙桃枢纽互通A匝道桥0#-2墩柱为我标段墩柱首件工程。

一、工程概况

仙桃枢纽互通A匝道桥跨径组合为(12*20+3*+3*20+3*40+8*20)m,桥长641.95m 。20m跨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40m跨径一联为钢箱梁。现浇箱梁下部桥墩形式为柱式墩。

本首件工程为:0#-2墩柱,桩号:AK0+;柱中心间距:4.85m;原地面标高23.0m,墩柱顶标高29.416m;墩柱断面尺寸为φ1.6m*6.7m;混凝土标号为C30,混凝土用量为13.46m3;设计钢筋用量为:1969.31kg。

二、施工人员情况

墩柱首件工程主要人员一览表

三、施工机械设备

主要机械及仪器设备表

四、首件工程实施过程

仙桃枢纽互通A匝道桥0#-2墩柱于7月2日对系梁顶进行凿毛、放样,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7月3日进行墩柱钢筋绑扎焊接,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于7月10日进行模板拼装,7月10日,经监理工程师及指挥部质量管理部验收合格后,进行首件墩柱浇筑。

混凝土由2#拌和站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采用吊车吊料斗进行浇筑,三车混凝土塌落度分别为150mm、160mm、120mm。墩柱浇筑开始时间为20:32,结束时间为21:52,用时1小时20分,浇筑过程正常。

五、首件工程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

5.1.1、作业条件

1 、清理系梁顶面,放出墩柱中心位置,并做好标记,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验收。

2 、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物,尤其将吊车就位处整平夯实。

3、接入施工用电,做到了“一机一闸,一漏一保”,保证用电安全。

5.1.2、材料

1、水泥:采用京兰水泥。

2、砂、石子:砂石料采用京山砂石料场材料。

3、水:采用自来水。

4、钢筋:采用莱钢一级、二级钢筋。

所有材料进场后均经项目部及驻地办试验室检验合格。

5.1.3、施工机具、设备

1、混凝土:混凝土拌和站、插入式振捣器、料斗、串筒等。

2、钢筋:调直机、切断机、电焊机等。

3、模板:定型钢模、钢卷尺、双面胶带、垂球、缆风绳、地锚等。

4、机械:汽车吊、装载机、混凝土运输车。

施工前由机械部门检查各类机械设备安全装置是否齐全,限位开关是否可靠有效,设备接地线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项目部安全检查设备钢丝绳、吊索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钢筋加工及安装

5.2.1、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前先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锈斑等清除干净,保证钢筋表面洁净。对局部曲折、弯曲或成盘的钢筋加以调直,钢筋调直使用调直机。钢筋弯曲成型前,根据配料表要求长度使用钢筋切割机截断。钢筋的弯曲成型采用弯曲机根据设计尺寸进行加工。

墩柱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加工制作,主筋连接采用双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d。

5.2.2、钢筋安装

墩柱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分节加工制作,待全部加工完成后,项目质检工程师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钢筋笼存放场地需平整,夯实,钢筋笼运至现场后,必须上盖下垫,吊装前若钢筋出现锈斑,采用钢丝刷等工具清理干净。

钢筋笼采用25t吊车分节进行吊装、焊接,并绑扎接头处螺旋筋。

、模板安装

墩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面板厚度6mm。墩柱模板进场后进行试拼装,检查模板的刚度、平整度、接缝密合性及结构尺寸等,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1、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高标号圆形穿心砂浆垫块,垫块间距0.5m,每平米设置4个,采取梅花形布置,以保证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

2、模板在吊装前涂刷脱模剂,脱模剂涂刷均匀,使用前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污染。

3、模板采用25t吊车吊装,在吊装过程中安排专人指挥,保证吊装安全。

4、模板吊装完毕后,沿模板四周均匀设置三道缆风绳,保证模板稳定,上下层、同层的缆绳不得固定于同一地锚上。

5、模板安装完成后,经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混凝土浇筑

墩柱混凝土设计为C30,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砼运输车运送,吊车提料斗吊送、串筒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施工方法。砼分层振捣,每层厚度30cm。浇筑混凝土前再次检查模板、钢筋、和保护层厚度,确保其位置准确、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现场技术员全程旁站,要求振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振捣过程中不碰撞钢筋及模板。

1、模板支立完毕,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检查无误后,即申请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到场后,试验人员进行坍落度检测,合格后进行浇筑。

2、由于混凝土施工高度大于2m,为使混凝土的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通过串筒滑落,串筒长度为5米。

3、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10cm的距离。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质量。

4、每斗混凝土下落后随即进行振捣,现场技术员全程旁站,根据下列情况判断混凝土已振捣密实:

①、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明显;

②、振捣时不再出现显着气泡或振动器周围无气泡冒出;

③、混凝土表面平坦、无气体排出;

④、混凝土已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充实。

5、混凝土浇筑时,安排了专人检查模板系统的变形和漏浆情况。

、墩身养护

对已浇筑完成墩身混凝土,指派专人对混凝土进行滴灌养生,用厚薄膜将整个墩柱套住并在柱顶放置塑料水桶滴水以保持必要的温度和湿度,防止产生干缩裂缝。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不小于7d。

六、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墩柱的最终质量,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对墩柱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把关。

、在施工前,对各工序施工负责人进行了交底,使其掌握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可控状态。

、明确墩柱施工各工序质量检查责任人,并层层落实质量责任。

在开工前我们根据墩柱工程的特点,设置了各工序质量检查责任人规定了要检查的内容,对各道工序严格检查。

各工序质量负责人表

、对墩柱工程施工的每一工序都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查合格后,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对原材料,水泥、黄砂、石子、钢筋等进行了严格的试验,并请监理复查。浇筑前测定集料的含水量,调整了配合比,以控制砼的质量。

、墩柱模板拼装前在系梁顶面放出中心点,模板拼装时严格对中,并采用垂球校正模板倾斜度,拼装完成后由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再次校核墩柱偏位及垂直度,满足要求后进入下道工序。

、对工程用机械设备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维修,特别是拌和机、输送泵等重要设备,同时设有备用拌和机,和另一套砼浇筑设备,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

、在砼浇筑过程中,技术人员、试验人员及现场监理人员进行了全过程旁站,检查到场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控制砼浇筑质量。

、混凝土表面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⑴根据气泡的特征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发现拌合物表面有大量气泡出现时,应减小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向模板外面洒水使之降温,也能抑制气泡的产生。

⑵适当减小浇筑分层厚度,以减少排气阻力。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的分层厚度宜控制在30cm左右。

七、文明施工措施

为了给施工创造一个整洁、文明的环境,首件墩柱施工采取了若干措施,确保了文明施工形象:

1、施工现场设置了醒目标志、标语,挂牌施工。在主要施工作业点、危险区、都设置有安全宣传标语或安全警告牌,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宣传工作。

2、现场安排了主管技术员和施工班组长作为现场施工责任人,实行统一布置、统一指挥,做到了道路畅通,环境整洁,文明卫生。

3、现场管理做到了工完场清,材料堆放、设备停置整齐划一,电力线路、电器元件规范布置、安装。

4、施工现场“五有”措施全部落实,有专人管理,做到了文明、整洁、卫生。

5、施工现场各种机械挂牌,施工人员持证操作。

6、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和劳务协作单位专职安全员进行了全过程巡视。

八、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

、存在不足

⑴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混凝土有撒漏现象,不但浪费材料,而且污染模板和施工现场;

⑵混凝土塌落度变化较大;

⑶模板底部个别部位有漏浆情况。

、改进措施

⑴、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规范操作,并制定奖罚措施,增强质量意识。

⑵、通过施工过程总结,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增强现场各工种的施工人员默契,协同施工,防止因为配合不当而导致发生施工安全和质量事故。

⑶、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出机到浇筑的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⑷、加强施工前检查力度,尤其注重模板拼装质量,防止错台、漏浆情况发生。

九、结论

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施工人员加深了对墩柱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首件墩柱工程经项目质检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后,认定首件工程施工工艺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验证了墩柱工程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合理性,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墩柱施工。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认真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尊重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墩柱施工。

墩柱首件总结报告

墩柱首件总结 一、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津宁高速公路工程第十合同,本标段路线起点为K43+850,终点为K48+566.683,我部拟定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为首件墩柱工程。 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长8.813m,采用1.5m×1.8m矩形钢模板。设计强度为C30。Φ32钢筋1014.3kg,Φ14钢筋1561.9kg,Φ16钢筋110kg,Φ8钢筋290kg,C30混凝土设计方量为23.8m3。 2009年9月29日,我项目部对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开始进行正式施工。2009年10月5日完成了首件墩柱施工。 施工完成后,我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了各项评定,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各项评定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通过墩柱首件施工验证了墩柱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确定了施工工艺。 二、施工组织 (一)人员配置 主要管理人员5人。其中施工员1人,质量员1人,技术员1人,实验员1人,安全员1人。 施工工人15人。其中钢筋工5人,木工3人,混凝土工5人,电工2人,机械操作工3人。 (二)机械配置 投入25t吊车1台,电焊机2台,调直机1台,弯曲机2台,切断机2台,50型振捣棒2个。 (三)材料使用情况 C30混凝土:24m3; HRB335钢筋:2976.2kg; 墩柱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并能及时足量地为施工现场提供混凝土。 (四)测量放样 我项目部测量人员已于2009年9月14日对兰台互通D匝道20-1墩柱进行放样报验,并已得到测量监理工程师的审批。

三、工艺流程 墩柱施工工艺框图 四、施工方法 1、脚手架搭设 首先沿墩柱四周用钢管搭设绑扎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形式为双排构造,搭设时在其中一侧设于施工人员上下的楼梯一处,按天津市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站下发的《脚手架安装技术规范》搭设脚手架。 2、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进场后,按不同规格、等级、牌号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批存放,且设置标志牌加以标识。钢筋堆放在仓棚内,露天堆放的钢筋,采用方木垫高并用彩条布遮盖。 钢筋在加工区加工成型。钢筋在加工前进行调直、除锈,保证钢筋顺直无局部弯折,表面洁净无污染。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对钢筋进行加工,钢筋结构尺寸偏差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钢筋加工成型后,对半成品进行分类、分批存放。 钢筋加工完成后采用运输车运至现场进行绑扎施工,在运输过程中应加以保护,避免受到损坏和污染。 墩柱钢筋的间距满足规范要求,主筋钢筋接头采用双面焊长度不小于5d,箍筋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不小于25d,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为了保

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上传]

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预防为主、先导试点,为此确定后续分项工程最佳人员组织、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 为工程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建设项目工程质量交工验收评定为合格,竣工验收评定为优良提供必要的保证条件。我标段选定了K22+726.818桐溪中桥1#-8墩柱为我标 段桥梁工程墩柱的首件工程。该墩柱为圆柱墩,直径 1.3m,墩身高2.609m,墩身C35 砼方量为3.46m3,钢筋552.1kg。 二、首件工程施工人员、机械 立柱首件工程人员、机械、材料情况详见下表 劳动力配置16人,劳动力分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配 劳动力计划配置表

主要设备计划配备表 三、首件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1、施工流程 墩柱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如下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图

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工艺方法及施工工艺 (1)、墩柱测量放样

根据已批复的水准点和导线点以及经复核无误的设计坐标和高程,采用全站仪进行 平面测量放样,采用水准仪器进行高程测量。各种测量成果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合格。墩柱放样采用放出墩柱中心线,再通过拉线定出墩柱轮廓线的方法。 (2)、钢筋制作及安装 本首件桐溪中桥1-8墩柱设计为桩基接系梁再接墩柱的型式,其墩柱钢筋制作与安装是在系梁砼浇筑前完成。 桐溪中桥1-8墩柱设计高2.609m。钢筋在2#钢筋加工棚根据图纸尺寸和规格进行下料,钢筋骨架高度5.209m (1号①22主筋下料长度为5.245m, 2号①22钢筋下料长度为3.653m),将下料好的钢筋按图纸所示尺寸主筋进行焊接、螺旋筋进行绑扎制作成型。主筋间距的控制是采用在加强筋上用粉笔标间距线,箍筋间距的控制是采用在竖向主筋上用粉笔标间距线,箍筋要与主筋接触紧密。钢筋笼成型后采用平板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采用25吨的汽车吊配合人工进行钢筋笼安装。钢筋笼吊装采用扁担法起吊,防止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变形。 焊接安装成型的钢筋笼经检验牢固、稳定,钢筋数量、尺寸和规格符合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从下料、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安装,每道工序经自检合格,并报请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合格。 墩柱钢筋笼保护层控制,采用在钢筋笼上绑扎高强砂浆垫块,垫块采用厚5cm直径D10.8Cm的圆形混凝土垫块,沿钢筋笼每隔2m放置一组,每组设4个,按90°均匀安放, 垫块中间有①10的孔,用①8钢筋横向将垫块固定在钢筋骨架两个主筋之间。经检验保护层合格率在100%。 (3)、模板安装 墩柱采用定型钢模板,由模板加工厂根据墩柱尺寸加工,模板厚度6mm拼接采用M20的螺栓连接。模板安装前进行了打磨除锈,模板与砼接触面涂脱模剂。模板的安装采用25吨的汽车

盖梁首件总结报告

盖梁首件总结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国家高速公路网连霍高速(G30)西安至宝鸡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盖梁 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西宝改扩建工程B-C1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 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为消除由于施工技术、工艺、工法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树立分项工程示范样板工程,将西宝改扩建工程打造成品质工程,确定符合本工程特点的施工方法、工艺参数以及最优的施工组织管理方法,从而指导后续工程施工,预防和纠正后续批量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为确保我标段内的盖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我标段选定凉泉立交EK0+373匝道桥1#墩盖梁做为我标段盖梁首件工程,于2016年12月1日进行施工。 一、首件工程概况 凉泉立交EK0+373匝道桥,上部结构为4×20m+4×20m+4×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为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梁全长246米。共有盖梁11片,桥台2个。所选的首件工程为1#盖梁,该盖梁长,高,宽,盖梁顶面双向2%横坡。设计混凝土强度为C30,混凝土方量:。 二、施工目标 1、质量目标 单点合格率94%及以上、关健指标合格率98%及以上、弱项指标合格率90%及以上,竣工验收达到优良。 2、安全目标 杜绝因工亡人事故,避免重伤,轻伤及一般事故率控制在‰以下。 3、环保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控制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4、首件目的 通过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我标段盖梁施工的特点,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三、首件工程施工准备

墩柱首件施工总结报告(终)

.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 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 (K106+500~K111+900) 墩柱首件总结报告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PPP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 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6年12月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K106+500~K111+900) 墩柱首件总结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 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6年12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墩柱首件概况 (1) 2.1墩柱首件概况 (1) 2.2墩柱首件工程量 (2) 三、资源准备 (2) 3.1技术准备 (2) 3.2人员组织 (3) 3.3物资及设备组织 (4) 四、墩柱首件目的 (4) 4.1墩柱首件的目的 (4) 4.2首件墩柱质量目标 (5) 五、墩柱首件施工 (5) 5.1墩柱首件施工工艺流程 (6) 5.2准备工作 (6) 5.3钢筋加工及安装 (7) 5.4模板加工及安装 (7) 5.5混凝土的浇筑 (8) 5.6混凝土的养护 (10) 5.7墩柱首件施工过程 (10) 5.8墩柱钢筋保护层检测 (10) 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10) 七、质量保证措施 (11) 7.1原材料进场验收 (11) 7.2施工质量检查和控制 (12) 八、安全保证措施 (12) 8.1风险源分析 (12) 8.2防范措施 (14) 九、墩柱首件施工总结 (15)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 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 (K106+500~K111+900) 墩柱首件总结报告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标准》JTGF190-2015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8.《浙江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实施细则》 9.《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1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0.《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11.其它相关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 二、墩柱首件概况 2.1墩柱首件概况 依据业主相关要求,桥梁墩柱实行首件制,本标段共计桥梁墩柱132根,根据实际施工进度,项目部决定岙口塘2#桥1-1#、1-2#、1-3#墩柱作为本标段墩柱首件,相关数据如下表:

桥梁墩柱首件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目的 (1) 三、编制依据 (1) 四、首件确定参数要求 (2) 五、首件工程的选择 (2) 5.1选择原则 (2) 六、首件工程工期安排 (2) 七、施工组织与安排 (3) 7.1组织机构 (3) 7.2准备情况 (4) 7.3目标 (5) 八、墩柱施工方案 (5) 8.1施工准备 (6) 8.2施工工艺 (7) 九、质量控制 (9) 9.1钢筋加工及安装 (9) 9.2墩柱实测项目 (10) 9.3墩柱施工要求 (11) 十、安全保证措施 (11) 十一、文明施工、环保措施 (13)

一、工程概况: 本桥中心桩号K6+088,跨越大西沟河。桥孔布置3×20m,上部结构采用先简支后连续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下部为柱式墩,柱式台,桩基础,桥梁全长66米,设计角度75度。本桥从起点至K6+093.357为于直线段,从K6+093.357至终点为于R=1000m右偏圆曲线内,双向横坡1.5%,全桥无超高。桥全宽12m,桥面净宽11m。本桥桩基础有直径1.4m和1.2m两种,其中桩径1.4m为墩桩基础有4根,单根长22m,总长88m ;桩径1.2m为台桩基础共4根通天桩,单根长15m,总长60m。本桥桩基数量共8根,总长148米。 本次选择首件工程为1-1号墩柱,墩径为 1.2m,墩高为3.048m。 二、编制目的 为保证我合同段内墩柱工程能优质、高效完成,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特制定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以指导后续施工,同时使每道施工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保证工程施工的优质性和安全性。 三、编制依据 1.清水河镇-大西沟景区公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纸;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50-2011)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墩柱首件总结》

《墩柱首件总结》 一、工程概况1.施工简介 河北冀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京石改扩建工程js13标始于k215+500止于k230+800。全长15.3km,定州段5.7km,新乐段9.6km。其中有特大桥1座、中桥2座、小桥2座、分离式通道2座、盖板涵5座、通道38道、服务区1处。对于桥梁采用上部构造连接,下部构造不连接的原则。 我标段将沙河特大桥41#-1墩柱和41#-2墩柱作为墩柱首件工程,墩柱直径为1.2m,高度分别为3.932m和3.829m,保护层厚度为4cm。 2.试验时间 试验工作于xx年月日点分开始,至点分全部完成沙河特大桥41#-1墩柱和41#-2墩柱试验施工。 二、实验目的 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及实际施工安排,我标段将沙河特大桥41-1#墩柱和41-2#墩柱作为墩柱首件工程,试验墩直径1.2m,墩柱高分别为3.932m和3.829m。 进行试验墩柱施工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检测墩柱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2、检测合同段墩柱施工各部门协作能力; 3、检测施工队是否具备墩柱施工能力,包括施工人员及设备材料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4、试验施工成功后可指导其他墩柱施工,从而全面展开墩柱施

工工作。 三、施工部署 1、人员安排 为保证首桩施工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安排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技术及劳务人员进场到位,且施工以前有安全技术负责人对涉及到工序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标准化施工着重强调文明施工,人员安排的具体任务安排如下表所示。 2、材料及机械设备 首件桩基施工机械选用hzs75型拌合楼1座,三一重工200c型钻机1台,数控钢筋加工设备1套,吊车1台,装载机2台,洗石机1台等。所有进场原材料报监理单位抽测检验合格。 3、施工用水、用电安排 拌合站生产用水采用施工生产分部自打水井提供,拌合站用电采用从地方电网临时架设解决。 四、首件施工工艺及过程 1、施工准备 1.1、正式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对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1.2、桩基按要求破除桩头。完成桩基验收工作。将桩顶部分凿毛、冲净,使桩顶与立柱接触面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桩顶与立柱中的钢筋采用单面搭接焊,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才可以支立模板。

墩柱首件施工总结报告(终)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K106+500~K111+900) 墩柱首件总结报告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PPP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 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6年12月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 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 (K106+500~K111+900) 墩柱首件总结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PPP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 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6年12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墩柱首件概况 (1) 2.1墩柱首件概况 (1) 2.2墩柱首件工程量 (3) 三、资源准备 (3) 3.1技术准备 (3)

3.3物资及设备组织 (5) 四、墩柱首件目的 (6) 4.1墩柱首件的目的 (6) 4.2首件墩柱质量目标 (6) 五、墩柱首件施工 (6) 5.1墩柱首件施工工艺流程 (7) 5.2准备工作 (7) 5.3钢筋加工及安装 (8) 5.4模板加工及安装 (9) 5.5混凝土的浇筑 (10) 5.6混凝土的养护 (12) 5.7墩柱首件施工过程 (12) 5.8墩柱钢筋保护层检测 (13) 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13) 七、质量保证措施 (13) 7.1原材料进场验收 (13) 7.2施工质量检查和控制 (14) 八、安全保证措施 (15) 8.1风险源分析 (15)

九、墩柱首件施工总结 (18)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 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 (K106+500~K111+900) 墩柱首件总结报告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标准》JTGF190-2015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8.《浙江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实施细则》 9.《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1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0.《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11.其它相关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 二、墩柱首件概况 2.1墩柱首件概况 依据业主相关要求,桥梁墩柱实行首件制,本标段共计桥梁墩柱132根,根据实际施工进度,项目部决定岙口塘2#桥1-1#、1-2#、1-3#墩柱作为本标段墩

(完整版)首件墩柱施工总结报告

沙河特大桥墩柱首件 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1.施工简介 河北冀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京石改扩建工程JS13标始于K215+500止于K230+800。全长15.3Km,定州段5.7Km,新乐段9.6Km。其中有特大桥1座、中桥2座、小桥2座、分离式通道2座、盖板涵5座、通道38道、服务区1处。对于桥梁采用上部构造连接,下部构造不连接的原则。 我标段将沙河特大桥41#-1墩柱和41#-2墩柱作为墩柱首件工程,墩柱直径为1.2m,高度分别为3.932m和3.829m,保护层厚度为4cm。 2.试验时间 试验工作于2013年月日点分开始,至点分全部完成沙河特大桥41#-1墩柱和41#-2墩柱试验施工。 二、实验目的 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及实际施工安排,我标段将沙河特大桥41-1#墩柱和41-2#墩柱作为墩柱首件工程,试验墩直径1.2m,墩柱高分别为3.932m和3.829m。 进行试验墩柱施工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检测墩柱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2、检测合同段墩柱施工各部门协作能力; 3、检测施工队是否具备墩柱施工能力,包括施工人员及设备材料是否满足施工 要求; 4、试验施工成功后可指导其他墩柱施工,从而全面展开墩柱施工工作。 三、施工部署 1、人员安排 为保证首桩施工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安排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技术及劳务人员进场到位,且施工以前有安全技术负责人对涉及到工序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标准化施工着重强调文明施工,人员安排的具体任务安排如下表所示。

具体人员安排表 2、材料及机械设备 首件桩基施工机械选用HZS75型拌合楼1座,三一重工200C型钻机1台,数控钢筋加工设备1套,吊车1台,装载机2台,洗石机1台等。所有进场原材料报监理单位抽测检验合格。 3、施工用水、用电安排 拌合站生产用水采用施工生产分部自打水井提供,拌合站用电采用从地方电网临时架设解决。 四、首件施工工艺及过程

桩基首件总结报告

二秦高速公路康保至沽源段 (K27+800-K62+200) 钻孔灌注桩(冲击钻)首件总结 编制: 复核: 审批: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二秦高速公路张家口段第L3标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 为保证工程质量优质,质量目标明确,减少盲目施工,施工

前确定标准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通过首件施工确定。 100%为确保我合同段内的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成功率达到. 的目标,我标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定哈咇嘎现浇桥3#-1桩基为我标段钻孔灌注桩首件开工工程。 一、工程概况 哈咇嘎现浇桥位于二连浩特-秦皇岛公路康保(冀蒙界)至 沽源(张承高速)段哈咇嘎互通式立交,桥梁中心桩号AK1+,右交角90°,桥梁起点桩号AK1+,终点桩号AK1+,桥梁全长91米,上部结构为25+35+25米预应力现浇箱梁,全桥共一联,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敦,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桥平面位于缓和曲线接圆曲线段,LS=, R=300m,桥梁纵断面位于R=2500m竖曲线上,纵坡为%和%,变坡点桩号AK1+,桥面横坡为单向2%-3%,由墩柱不等高调整。 二、施工目标 1、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是创优质工程,工程优良率达到 100%。交验项目主要指标合格率要求达到 100%。 2、安全目标 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案次。无人身重伤事故及其以上事故;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年度轻伤控制在 3‰以下。 3、环保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控制水资源污染, 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4、首件目的 通过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作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冲击钻机施工的特点,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三、施工准备 1、进场机械准备 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型号或规格备注 CAT324D台挖掘机1型龙工装载机1台50 搅拌输送车台混凝土运输5 10m325T 台吊车中联重科1 CZ-6台2冲击钻机3PNL台泥浆泵2250KW1发电机台 GT2-40B电焊机台3 2、进场人员准备 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表 与标书符备注工作任务姓名性别任职合程度负责项目全面管理符合

墩柱首件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 第一合同段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 页脚内容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 为对墩柱施工的工艺工法、质量检测标准、检测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预防后续施工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为将来建立样板工程,指导后续墩柱工程大规模施工,我标段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确保我标段内的墩柱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 长 ,

仙桃枢纽互通A匝道桥0#-2墩柱于7月2日对系梁顶进行凿毛、放样,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7月3日进行墩柱钢筋绑扎焊接,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于7月10日进行模板拼装,7月10日,经监理工程师及指挥部质量管理部验收合格后,进行首件墩柱浇筑。 混凝土由2#拌和站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采用吊车吊料斗进行浇筑,三车混凝土塌落度分别为150mm、160mm、120mm。墩柱浇筑开始时间为20:32,结束时间为21:52,用时1小时20分,浇筑过程正常。 五、首件工程施工方法

5.1、施工准备 5.1.1、作业条件 1、清理系梁顶面,放出墩柱中心位置,并做好标记,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验收。 2、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物,尤其将吊车就位处整平夯实。 3、接入施工用电,做到了“一机一闸,一漏一保”,保证用电安全。 设备接地线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项目部安全检查设备钢丝绳、吊索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2、钢筋加工及安装 5.2.1、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前先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锈斑等清除干净,保证钢筋表面洁净。对局部曲折、弯曲或成盘的钢筋加以调直,钢筋调直使用调直机。钢筋弯曲成型前,根据配料

2018年度墩柱首件工程总结(K31+185中桥1#-2)4.28

沿海公路昌黄路至团林段改建工程 (K31+000~K37+578.405) 墩柱首件工程 资料汇编 施工单位: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沿海公路昌黄路至团林段改建工程C合同段 监理单位:河北保神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秦皇岛市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 日期:2018年4月24日

沿海公路昌黄路至团林段改建工程 墩柱首件施工总结申请批复单 施工单位: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合同号:C

沿海公路昌黄路至团林段改建工程(K31+000~K37+578.405) K31+185赵家港沟中桥 1#-2墩柱工程首件工程 总结报告 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 沿海公路昌黄路至团林段改建工程C合同项目经理部 2018年4月24日

K31+185赵家港沟中桥 1#-2墩身工程首件工程总结 一、工程概况 沿海公路昌黄路至团林段改建工程全路段位于北戴河新区及昌黎县境内,路线呈东北-西南走向,我项目承建的C合同段起点位于潮河西侧,跨越赵家港沟,经聂庄西、团林北,在小韩庄西与昌黎南连接线(SL18)交叉,继续向南约1Km,终点与现有沿海公路(S364)相接。施工桩号K31+000—K37+578.405,长度6.578km,标准为一级公路,包括路基、桥梁涵洞工程等。 K31+185中桥(5-16m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全桥工程量,桥梁长度85m;墩柱16根,C30混凝土69.5m3,全桥墩身钢筋:Ф12光圆钢筋2568.4kg,Ф22带肋钢筋9242kg。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合同段选择K31+185中桥(北戴河侧)1#-2墩身作为首件工程,墩身高度为3.567m,墩身直径1.2m,C30高性能混凝土4.19m3,墩身Ф12光圆钢筋157.7kg,Ф22带肋钢筋567kg。 二、总结目的 为保证桥梁墩身工程施工质量,确定墩身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施工现场人工、机械的配置及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及质量检测控制指标,现场施工安全要求及保证措施等内容,经过指挥部、监理单位批准,我合同段于2018年4月21日进行K31+185赵家港沟中桥1#-2墩身首件施工。 现结合1#-2墩身首件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数据,对首件工程的各项工艺、技术和质量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佳工艺,以指导后续工程批量生产,预防和纠正后续批量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三、首件工程总结

墩柱首件施工总结

首件工程(墩柱)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的起讫桩号为K10+480~K15+350,全长4.87km,主要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26.0米,桥面净宽2×11.5m,设计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汽车荷载公路-Ⅰ级;设计行车速度山岭微丘区100Km/h。全线共有桥梁四座,分别为K11+062.5(5×25m)预应力砼小箱梁,Ф1.3m墩柱16根;K11+404.5(4×25m)预应力砼小箱梁,Ф1.3m 墩柱12根;K12+976.5 (10×25m)预应力砼小箱梁,Ф1.5m墩柱36根;K14+047 (11×25m)预应力砼小箱梁,Ф1.5m墩柱40根。 二、墩柱首件工程施工质量 我项目部于2008年11月18日10:30在K14+047大桥处组织施工力量,按照批复的首件工程(墩柱)施工方案的要求,在监理组结构工程师全过程的指导下,进行了Ф1.5m墩柱首件的砼浇筑,首件墩柱浇筑高度为2.3m, 砼浇筑于12:00结束。于2008年11月17日17:30拆除墩柱模板。外观鉴定:砼表面平整,施工缝平顺、无错台,砼表面色泽、纹理一致、光洁度较好,砼表面无蜂窝、麻面现象,有少量气泡。为更好的指导墩柱的规模施工,现将首件工程(墩柱)进行施工总结如下。 三、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一)、现场人员和机械配置 1、现场人员配置 生产负责人:王秋华 技术负责人:孟为宗 现场技术员:盛果兴 测量工程师:董林 质检工程师:周波 现场试验:张波 专职安全员:吴忠良 施工队伍负责人:阮淮部 施工人员:20人

2、机械设备配置(见主要进场机械设备表) 绩溪至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建设项目 主要进场机械设备表 报-03

墩柱首件总结

西上庄1#大桥右幅7#墩1#墩柱 成果总结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三局集团霍永高速公路(西段)四总队

目录 一、首件墩柱的意义 (3) 二、工程概况 (3) 三、施工人员情况 (3) 四、施工机械设备 (4) 五、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5) 5.1施工准备 (5) 5.2施工过程 (5) 5.2.1 测量放样 (5) 5.2.2 模板的设计及加工 (5) 5.2.3钢筋施工 (6) 5.2.5砼浇筑 (7) 六、质量保证措施 (7) 6.1质量管理 (7) 6.3技术管理 (9) 七、安全控制措施 (9) 八、结论 (10)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一、首件墩柱的意义 根据《山西隰延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首件产品”制度实施办法》(隰延公司安【2011】36号文)要求,按照“预防为主,先导试点”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及准备情况,我总队选择西上庄1#大桥右幅7号墩1号柱作为墩柱首件工程。 对墩柱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工法、质量检测标准检测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佳的工艺工法,为将来建立样板工程,以指导后续挖孔桩工程大规模施工,预防后续施工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二、工程概况 霍永高速西段西上庄1#大桥全长387.3米,起点桩号K108+170.2,终点桩号K108+557.5,桥跨共三联,为4×40+4×40米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混凝土T梁+2×30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 右幅7-1#墩柱间未设置系梁,墩身计划一次浇筑到位。墩柱直径1.8m,墩高10.646m。 该墩柱于2011年9月20日开始对已浇筑完毕的7#右幅系梁墩柱位置进行凿毛处理,2011年9月25日墩柱混凝土浇筑完成。 三、施工人员情况 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表

墩柱首件工程监理总结

QL-1标墩柱首件工程监理总结 一、首件工程概况 239省道高淳东段工程QL-1标项目经理部申请将漆桥河桥11#右幅墩柱作为本标段墩柱的首件工程,经驻地监理部审查该墩柱具备施工条件,上报指挥部后批准实施。该墩柱长8m,高4.678m.整体呈“Ⅱ”形。C30砼,设计方量65.4m3。 该墩柱砼浇筑2010年4月4日下午13点开始,至16点结束,浇注过程顺利。 该墩柱施工前,驻地监理部对现场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施工机械、施工组织、现场人员、供电情况、施工人员及文明施工进行了严格细致的检查,砼浇注由结构、试验监理工程师、结构监理员在现场进行了全过程旁站。 二、施工机具设备及人员 在首件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人员机械配置如下:管理技术人员3人、模板工4人、砼工10人;砼泵车1台、砼运输车4辆、发电机1台、振动棒4套;试模3组、坍落度筒1套。 三、施工过程 1.测量:为保证墩柱的中心点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测量工作进行复核,并要求墩柱中心以钉为准,确保墩柱

中心点的准确位置。 2.钢筋笼制作及安装:墩柱钢筋笼的制作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加工成形。进入现场的钢筋笼存放必须场地平整,下垫枕木,外观顺直无锈。吊车吊装时,笼必须同墩柱中心点重合,用垂线控制钢筋笼的垂直度,与桩基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焊接长度:双面焊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焊缝饱满,无焊渣。 3.模板的处理和拼装:模板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拼接紧密,模板接缝处用海绵条夹上防止漏浆,模板内无锈,光滑,圆顺,保证垂直。然后涂上适量的脱模剂,并用布擦均匀。模板吊装时模板的中心与墩柱的中心重合。为防止模移,模内用四根钢筋焊在钢筋笼骨架上,外用四根揽风绳将模板垂直固定。用塑料垫块固定钢筋笼的防护层,模板底用沙浆封密实。 4.砼浇筑:浇筑前必须用钢筋管在墩柱模板四周打好支架,防止模板中心变动。该过程监理全过程旁站。砼C30。为防止砼离析,要求砼下落用串筒进行下料。为防止过振和漏振,每次下料的厚度要求30cm 左右,两次振捣接头10cm 左右,振捣至砼表面平坦、泛浆、不再有气泡为止。连续浇筑以达到设计墩柱顶标高为结束。 该墩柱砼浇筑2010年4月4日下午13点开始,至16点结束,设计方量65.4m3,实浇方量66m3砼坍落度165mm。 5.养生:达到强度拆模后,将墩柱套上塑料布,两头用胶带粘紧,并从柱顶浇水以保证墩柱表面通体湿润,连续养护保证达到7d。 在该墩柱的施工中,监理严密关注现场情况,对墩柱的位置、柱高、垂直度等指标认真测量,对砼浇筑实行全过程旁站,并进行各项抽检记录。浇筑的首件墩柱,表面光滑、平整、颜色一致。经检测各项指

墩柱工程首件总结

目录 一、首件工程概况 (1) 二、首件目的 (1) 三、首件实施性施工方案 (1) 1、人员准备 (1) 2、机械设备准备 (2) 3、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3) 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2) 四、首件工程施工情况 (14) 五、各工序检测实验数据及相关报告 (17) 六、资源配置、施工工艺工法与质量安全控制评价 (18) 1、资源配置一览表 (18) 2、施工工艺工法 (18) 3、安全控制 (18) 4、质量控制 (18) 七、本墩柱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9) 1、安全防护存在问题及整改 (19) 2、外观质量问题 (19) 3、漏浆 (19) 八、推广意见及建议 (19)

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一、首件工程概况 本标段选定首件墩柱工程为清水沟2#桥右幅14-1#墩柱,该墩柱尺寸为1.4*1.4m,墩柱高15m;墩柱采用C30混凝土浇筑。 墩柱首件工程结构表 右幅14-1#墩柱柱身尺寸墩柱高度砼方量(m)(m)(m3)1.4×1.4 15 29.4 二、首件目的 首件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考虑到位置因素,清水沟2号大桥右幅14-1#墩地处半山腰陡坡,施工现场条件相对困难,施工条件较为典型,所以选定清水沟2号大桥右幅14-1#墩柱首件。 以首件为编制对象,对所有的墩柱进行了实施全盘规划,是指导全局、指导施工工艺的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综合性技术文件,为组织施工力量和技术、保证物资资源的供应提供依据。 (1)确定钢模板组合配置拼装,钢模板的固定是否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2)钢筋制作、安装、焊接以及钢筋笼的固定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3)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与理论配合比的差异,以确定最终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配合比。 (4)确定保护层厚度的最佳控制方法和使用何种保护层垫块最为合适。 (5)确定使用何种脱模剂,既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又无大的色差反映。 (6)确定混凝土的养护方式,防止砼表面产生裂纹。 (7)确定预埋件位置是否合理准确。 (8)确定墩柱顶部施工平台形式。 (8)通过首件施工判断施工工艺是否合理。操作人员、钢筋工、电焊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处理问题应变的能力,操作程序是否恰当,所选设备、机具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三、首件实施性施工方案 1、人员准备

墩柱施工总结

海南省万宁至洋浦高速公路 WYTJ12标 首件墩柱施工总结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海南省万宁至洋浦高速公路WYTJ12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四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现场管理人员配置 (2) 3、现场劳力配置 (3) 4、机械设备配置 (3) 5、首件墩柱施工过程及工艺 (4) 5.1 施工过程 (4) 5.2 工艺流程 (4) 5.3墩柱施工主要施工步骤及工艺 (5) 5.3.1凿毛处理 (5) 5.3.2钢筋工程 (5) 5.3.3模板安装 (7) 5.3.4混凝土浇筑 (7) 5.3.5模板拆除及养护 (8) 6、首件工程验收数据 (8) 7、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 (8) 8、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9) 9、综合评价及总结 (9) 10、现场施工照片 (10)

1、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WYTJ12标起点桩号K145+540,路线经西华农场二队后跨越老马江,经世荣村西南侧,峨塔村北侧后跨越春江,终点与环岛高速(西线)相交,接洋浦海湾通道南连接线,终点桩号K163+635.127,全长约18.1Km。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基(长约15058m,不含互通、立交)、互通(2处,长2155m)、分离立交(1座,长75m)、主线桥梁(6座,20m、25m、30m预制小箱梁),跨线桥(1座,预制小箱梁),立交桥(1座,预制小箱梁),天桥(8座,其中现浇箱梁7座,砼板拱桥1座),通道桥7座(1-10m空心板),涵洞通道(共97座,其中盖板涵71座、箱涵2座、圆管涵24座)、改路(51条)和改沟(8条)等。 项目部选择老马江大桥右幅3#墩作为墩柱首件制工程的施工项目,以此建立更加完善的墩柱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后续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老马江大桥右幅3#墩采取φ1.2m圆柱墩结构形式,外侧墩柱高3.416m、墩顶标高为+50.807m;内侧墩柱高3.562m、墩顶标高为+50.953m。其主要工程量如下表所示: 表1-1 老马江大桥右幅3#墩主要工程数量表 2、现场管理人员配置 墩柱首件工程管理人员配备如下: 表2-1 施工管理人员计划表

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评审

福建省莆永高速永春至永定泉州段 A1合同段 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莆永高速永春至永定泉州段A1合同段项目部 2012年1月7日

目录 1、工程简况 (1) 2、首件工程施工目的 (1) 3、施工组织 (2) 3.1、施工准备 (2) 3.2、人员、施工机械配臵 (3) 4、施工工序及工艺 (3) 4.1、技术参数 (3) 4.2、施工工艺图 (4) 4.3、施工方法 (4) 5、施工质量控制 (14) 6、施工安全控制 (15) 7、施工总结 (17)

墩柱首件施工总结 1、工程简况 达埔互通A匝道1号桥位于永春县达埔镇境内,本桥平面位于半径R-3209m左偏圆曲线、R-1550m的右偏圆曲线,A-160m的右偏缓和曲线,R-230m的右偏圆曲线上,本桥起讫桩号为:AK0+000-AK0+343,桥长343.5米。全桥上部构造采用4×40m+3×40m+3×20m预应力混凝土T梁、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共3联;T梁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或刚构,下部结构桥墩为柱式墩、桩基础。我部选择在达埔互通A匝道1号桥8#桥墩8-4#墩柱(第一节)(桩号AK0+300)进行墩柱首件工程施工,获取了全路段最优化的施工工艺,为后续桥梁墩柱施工提供了施工提供较为可靠的施工依据。8-4#墩柱工程量见表1,施工时间为2012年1月3日~2012年1月6日。 表1 A匝道1#号桥8-4#墩柱工程量 2、首件工程施工目的 通过墩柱首件工程施工,确定劳动力、机械设备等的最佳组合,以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全施工段桥梁墩柱施工,

墩柱首件总结

福建省莆田至永定(闽粤界)高速公路莆田境内段工程A3合同段墩柱首件分析总结报告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莆永高速A3标项目经理部 2010年10月

目录 一、施工说明 (1) 二、施工人员情况 (1) 三、施工机械设备 (2) 四、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2) (一)施工准备 (2) (二)施工过程 (3) 1、测量放样 (3) 2、钢筋制作 (3) 3、脚手架搭设 (3) 4、模板安装 (4) 5、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4) 6、混凝土浇筑 (4) 7、拆模、养生 (5) 五、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 (5) 六、自评意见 (7) 七、结束语 (7)

一、施工说明 我标段首件墩柱选定下塘大桥左幅8#-2墩柱,桩中心里程桩号为 K52+744.000,直径1.6m,墩柱高17.529m,墩顶设计高程62.129m,墩底设计高程44.600m,设计C30混凝土用量35.226m3。 我标段经过细致的施工准备,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墩柱施工方案进行了首件墩柱的施工,具体如下: 2010年10月1日:对已浇筑完毕的8#左幅系梁墩柱位臵进行凿毛处理。 2010年10月2日:测量放样,放出墩柱中心位臵并用红油漆标记; 2010年10月3日:对墩柱模板进行安装定位; 2010年10月4日:搭设脚手架及上下斜道,挂安全防护网; 2010年10月5日:浇筑墩身砼。 墩身砼设计坍落度为13cm~17cm,实测坍落度为15cm;砼从导管式串筒自由倾落,砼的自由倾落高度保持在2m内距离,分层振捣高度不超过0.3m,灌注连续进行,最后浇筑完成混凝土面比设计高出2cm。 经过现场监理的监督,在我项目部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0年10月5日13:10-16:40分完成了首件墩柱的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过程现场值班,做好了相关记录,作为总结报告的编制依据。在经过整理分析后,可作为以后墩柱施工的参考依据,基本达到进行首件墩柱施工的重要意义。 二、施工人员情况 施工现场负责人:祝哲金 施工技术负责人:刘顺良 安全负责人:李新堂 质量负责人:刘光唯 试验负责人:张经雷 测量负责人:宋自丛 测量:邵国武 现场技术员:李大磊 领工员:刘帮军

圆墩柱首件施工情况总结

保靖县城至清水坪公路A3标段 圆墩柱首件制施工总 结 编制单位:保靖县城至清水坪公路A3标项目部 技术负责人: 复核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施工工艺流程图 (2) 三、施工具体实施情况 (4) 3.1 施工准备 (4) 3.2 技术准备 (6) 3.3 圆墩柱施工 (6) 3.4 圆墩柱施工人员配置 (5) 四、质量保证措施 (5) 五、安全保证措施 (7) 5.1 危险源及预控措施 (7) 5.2 对风险控制和保证技术措施 (9) 5.3 应急预案 (9) 5.4 高空防护 (12) 六、环境保护措施 (13) 七、总结 (13)

亚渔大桥5#墩左幅圆墩柱 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亚渔大桥起讫里程桩号为K37+085.5~K37+282.5,长度197m。上部构造采用5×40m+4×10现浇装配式预应力砼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全桥九联;桥台设置D40型伸缩缝,过渡墩设置D80型伸缩缝;下部构造选用实心圆柱墩、双柱式墩、钻孔桩基础,桥台采用U型台、明挖扩大基础。 亚渔大桥共有16m圆墩柱,直径均为1.5m、1.8m。考虑到现场施工情况,首先对亚渔大桥5#墩左幅内、外侧圆墩柱进行施工。5#墩左幅地系梁于2014年5月29日完成浇筑并对墩顶位置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2014年6月8日完成1#墩左幅内、外侧钢筋笼制作并通过验收,2014年6月10日完成钢筋笼安装、绑扎并通过验收,2014年6月11日完成模板安装并通过验收,2014年6月12日14:30开始浇筑砼,2014年6月12日20:00完成浇筑。 二、施工工艺流程图

桩基首件总结报告

钻孔灌注桩首件总结报告为保证工程质量优质,质量目标明确,减少盲目施工,施工前确定标准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通过首件施工确定。 为确保我合同段内的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成功率达到100%的目标,我标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定哈咇嘎现浇桥3#-1桩基为我标段钻孔灌注桩首件开工工程。 一、工程概况 哈咇嘎现浇桥位于二连浩特-秦皇岛公路康保(冀蒙界)至沽源(张承高速)段哈咇嘎互通式立交,桥梁中心桩号AK1+806.45,右交角90°,桥梁起点桩号AK1+760.41,终点桩号AK1+852.49,桥梁全长91米,上部结构为25+35+25米预应力现浇箱梁,全桥共一联,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敦,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桥平面位于缓和曲线接圆曲线段,LS=80.083m,R=300m,桥梁纵断面位于R=2500m竖曲线上,纵坡为3.33%和-3.40%,变坡点桩号AK1+806.45,桥面横坡为单向2%-3%,由墩柱不等高调整。 二、施工目标 1、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是创优质工程,工程优良率达到 100%。交验项目主要指标合格率要求达到 100%。 2、安全目标 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案次。无人身重伤事故及其以上事

故;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年度轻伤控制在 3‰以下。 3、环保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控制水资源污染,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4、首件目的 通过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作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冲击钻机施工的特点,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三、施工准备 1、进场机械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