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成果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学习成果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学习成果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

劳动经济

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32期108一一

基金项目:2017年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生中心二产出导向二持续改进 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机制研究与实践(2017C X C Y 117);河北金融学院2017年校级教改项目重点课题

以学生为中心 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测评体系构建与实践(2017J G 01

).基于学习成果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

评价方法研究

梅一丽一高一凡一陈镜宇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摘一要:从学生中心二成果导向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出发,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流程二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基于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建立起了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匹配矩阵以及教学过程中各项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匹配矩阵,并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提出了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提升机制.

关键词:培养目标达成度;成果导向;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F 24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一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8.32.0521一引言

培养目标达成度 二 社会需求适应度 二 师资和

条件支撑度 二 教学和质量保障有效度 二 学生和社会

满意度 这 五个度 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重点考察的五项内容,也是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重点考察的关键.

成果导向二以学生为中心二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项基本理念.成果导向(O B E ,O u t c o m e

B a s e dE d u c a t i o n

)教育遵循反向设计原则,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学生的

毕业要求,根据学生的毕业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是O B E 教育理念中的关键环节,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 五个度 中重点考察的项目之一.然而,在高校进行专业建设和审核评估时,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方法.本研究基于反向设计理念,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二以产出为导向二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2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教育规律二学校办学定位二行业与用人单位需求二国家与社会需求等因素.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从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出发,与国家二社会二行业与用人单位的当前需求与长远需求相结合,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确定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3一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过程

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可以通过学校外部对

毕业生情况的反馈获得,也可以通过对学校内部人才

培养的全过程进行评价获得.

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二毕业生家长反馈二用人单位满意度反馈二社会反馈等途径,我们可以获得国家二社会二行业二用人单位二学生家长等外部环境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

通过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首先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对应的毕业要求,即学生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二能力和素质,然后对学生毕业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评价,需要通过对支撑学生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进行评价,确定每门课程都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符合度后,如果课程教学目标不能支持,或者无

法覆盖所有的毕业要求,则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如果课程教学目标可以支撑并完全覆盖毕业要求的全

部内容,则对课程体系中每一门课程的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通过对每一门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整合出其对应的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然后综合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

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一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过程

4一基于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校内评价过程中的最终环节,其测评过程包括以下

环节.4.1一构建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匹配矩阵

根据毕业要求建立起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知识/能力/素质)匹配矩阵,将每个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达

到 导入 二 巩固 二 精通 效果的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

中相对应的部分进行匹配,明确每门课程支撑培养学生的哪项知识/能力/素质,对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进行分析,将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相匹配对应,以保证课程体系中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能够覆盖毕业要求.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知识/能力/素质)匹配矩阵如图2所示.

图2一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匹配矩阵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32期

109

一4.2一建立教学过程中各项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匹配矩阵

通过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包括过程考

核(作业二课堂测验二个人专项报告二小组报告等)二期末

考核以及其他学生活动,与对应的专业能力二毕业要求(包括知识要求二能力要求二素质要求)二培养目标一一对应,并根据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效果,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测评,获得基于过程的课程目标达成度情况.

建立教学过程中各项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匹配矩阵如图3所示.

图3一教学过程各项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匹配矩阵

4.3一根据教学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匹配矩阵计算培养目标达成度

将教学过程中的各教学环节,如课后作业二课堂测验二实验报告二个人专题报告二小组项目报告二期中考试二期末考试二课程论文等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按照支撑某项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情况赋以不同的权重,根据学生在该教学环节获得的分数计算出与之对应的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值.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培养目标i 达成度评价值=

ei

教学环节i 的权

重?与i

相关的教学环节的平均得分与i 相关的教学环节的总分对培养目标i 的达成度进行评价,需要结合图3教学过程中各项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匹配矩阵,将与培养目标i 分解为与i 相关的毕业要求,再将与该毕业要求分解为支撑该要求的教学环节,对教学环节进行量化评分,再根据分数结合公式得出培养目标i 的达成度情况.

因此,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关键在于:

(1)将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为毕业要求.(2)将毕业要求分解为相对应的课程体系.(3)对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符合度进行分析验证,以保证课程体系覆盖了毕业要求的全部内容.

(4

)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教学环节与其对应的课程培养目标相对应,并对每个教学环节赋以不同的权重.

(5

)根据教学环节的得分情况与权重计算出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

因此,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成果进行科学二合理二有效的评价,并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质量监控,以保证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5一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校外评价机制

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外部评价,关键在于建立持续二稳定的外部评价机制,包括对毕业生二校友的职业发展与专业成就的跟踪调查和访问二持续的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二毕业生家长调查二长期关注社会舆论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情况等.将多种途径的外部评价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6一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提升机制

通过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可以有组织的二系统化地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定位出需要改进的相关环节,进而提出教学质量改进措施,以保障教育的有效性,形成良性循环,建立起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在学校外部,主要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二毕业生家长调查二用人单位调查以及社会舆论等途径,结合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持续有效的论证二分析,并根据调查情况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形成持续改进的外部循环.

在学校内部,主要通过以下流程形成持续改进的内部循环.

(1)验证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符合度,根据符合程度对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的教学目标覆盖了毕业要求的全部内容.

(2

)根据学生在各教学环节的得分情况以及该教学环节的权重,对毕业要求的差距进行分析,对每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3

)在对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根据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质量改进措施,对培养目标二毕业要求二课程体系等进行调整,形成持续改进的内部循环,以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具体流程见图4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过程.

图4一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过程

7一结束语

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 五个度 之一,也是成果导向教育的关键.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遵循反向设计的原则,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再将培养目标层层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反复验证,最终将人才培养目标分解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将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关键要素,并建立起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与提升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机制,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

同时,本研究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监测聚焦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将课程与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知识/能力/素质)匹配,并将课程按照导入二巩固二精通等不同程度的学习效果分类,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经历导入二巩固二精通的课程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同样的培养目标,对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的高校对培养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价提供了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1]马亮,李亚兵,胡广阔.O B E 导向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探索与

实践[J ].邢台学院学报,2018,(02).

[2

]杨兆,付百学,李涵武,朱荣福,石现明,赵雨旸.课程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评价研究[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01).

[3]张义,唐友名,孙贵斌,王平,张炳荣.

基于学习成果的课程达成度评价实践与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7,(39).

[4

]王文荣,王姣,张洪娟.基于反向设计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解析 以金融学专业为例[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05).

[5]杨燕,马永强,唐慧佳,杨慧.

提高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J ].计算机教育,2017,(06).

2014年度传帮带培养目标和计划书

2013年度传帮带培养目标书、计划书、总结书 单位:测量公司 师傅:蒋铁军 徒弟:黄时恒 2015年1月4日

为了加强和提高黄时恒同志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促进黄时恒同志尽快成长,按照院《关于开展青年职工“传帮带”的实施办法》,本人与黄时恒同志继续接为师徒关系。为使本人“传帮带”培养工作取得成效,经测量公司领导、本人和黄时恒同志同意,制定2014年度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1.继续通过言传身教培养黄时恒同志在测量工作中吃苦耐劳,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2.继续通过言传身教培养黄时恒同志在测量工作中精确进行测量数据的采集,正确进行测量数据的传输,格式转换,投影变换和误差校正,在CASS7.0环境下测量数据的编辑处理及工程图的精准制作。 3.继续通过言传身教培养黄时恒同志进行测绘工作的技术设计、项目实施、质量控制、技术报告的编写以及测量成果的整理、归档、入库、保密。 4.通过言传身教培养黄时恒同志学习测绘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并应用于测量工作当中去,研读和学习测绘领域的优秀论文开阔展开测量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二.培养计划 根据测量公司2014年度的测量工作情况,以及我院地质项目和外方测量顾户对测量公司工作的要求,制定培养计划如下: 1.工作作风方面 ①言传身教培养黄时恒同志在测量工作中吃苦耐劳,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②培养黄时恒同志在进行每一项测量工作之前,认真学习测量规范和仪器操作要点,明确测量作业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工作流程、质量控制要点的测量工作习惯。 ③培养黄时恒同志在测量作业中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作业,精确进行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测量数据处理。对于他本人自己完成的测量任务,培养他工作完成后及时进行100﹪的质量检查,在他本人确认他所进行的测量工作质量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测量环节的测量工作的质量意识。 ④培养黄时恒同志在每一项测量工作完成后,及时进行测量工作总结,总结在测量工作中的所得和失误以及对以后类似测量工作的注意事项的不断进步的工作经验积累。 ⑤培养黄时恒同志对于他本人自己所完成进行的测绘数据,严格按照《保

基于学习成果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38532285.html, 基于学习成果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梅丽高凡陈镜宇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32期 摘要:从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出发,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 价流程、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基于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建立起了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匹配矩阵以及教学过程中各项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匹配矩阵,并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提出了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提升机制。 关键词:培养目标达成度;成果导向;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a38532285.html,ki.1672.3198.2018.32.052 1 引言 “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师资和条件支撑度”、“教学和质量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社会满意度”这“五个度”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重点考察的五项内容,也是开展本 科教学审核评估重点考察的关键。 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项基本理念。成果导向(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遵循反向设计原则,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学生的毕业要求,根据学生的毕业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是OBE教育理念中的关键环节,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五个度”中重点考察的项目之一。然而,在高校进行专业建设和审核评估时,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方法。本研究基于反向设计理念,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 2 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教育规律、学校办学定位、行业与用人单位需求、国家与社会需求等因素。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从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出发,与国家、社会、行业与用人单位的当前需求与长远需求相结合,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确定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3 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过程

小学培养目标

小学培养目标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我们学校的主要做法具体地说就是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机制保障,全员参与;学科对接,深层研究;活动展示,追求实效。 一、科学规划为引领,整体推进字培养目标。 “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新的人才标准,它充分体现了与时代发展、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相协调的价值取向。为了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将它慎重地写进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规划中,“了解并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同时兼具现代文明修养的‘基础扎实、全面发展、敢于创造’的健康人” 的育人目标是一个生成性的、发展性的思想体系。其中,我们对“全面发展”的界定就是: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 而学校教学、教育、后勤等方面的三年规划都围绕学校三年规划发展目标来制定。也就是说,在三年规划的引领下,“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就这样“浸”在学校的每份计划里,“浸”在学校的每份制度里,“润”在每个学科里,“润”在每一节课当中,渗透在我们学校的方方面面。 二、完善机制为保障,全员参与培养目标。 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要求,对大多数教师都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简单,因此学校主要在机制方面给与了充分的保障。 首先是理论上给指导。借着学科德育基地这股东风,我们学校成立、“学科德育”教师团队。这个教师团队由学校德育领导、校青年骨干教师组成。这些老师通过参加学科德

文献综述模板(超强整合)

综述 *****文献综述(标题) 姓名指导老师:*** 摘要:可以使读者初步了解文章的轮廓(300) 回答清楚三个问题: 1、为什么做 2、怎么做 3、做后可以取得的效果如何 关键词:;;;(关键词要顶格写,有3-5个,词与词间用分号隔开) 1引言(前言)300 (为什么研究) 说明写作意义;阐述研究现状、焦点问题与趋势;交待文献的写作思路。 第一步:引出课题; 第二步:评述与总结各研究成果的争论热点,进而阐述自己观点;第三步:引出文章结构。 2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背景及其意义)700 注意:说明写作目的意义 介绍有关的概念 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 描述课题的研究现状 有关主题争论的焦点及发展趋势(核心主题) 交待综述讨论的范围(引用文献起止年份学科范围) 提出使用到的相关技术 3科技学院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1600-1800) 3.1设计思路 3.2 理论发展阶段性成果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成熟可靠新近的权威可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历史发展:采用纵向对比的方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某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说明目前达到的水平。 (二)现状分析:介绍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对比研究差距,来阐述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还有哪些空白点没有涉及,找到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注意:首先将整理和归纳出来的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其次讲解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并引出论据; 第三介绍有争议的相关专家观点或学说,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种的发展趋势和问题焦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四,简要的介绍陈旧、过时的或被否定的观点,这样使文章更系统全面,而且这些资料也可以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 (三)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意见、提出展望性意见。这一部分主要是给读者以启示,使从事这一课题的工作者能看到未来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这部分的内容要客观,不仅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指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三、总结(200) 高度概括主题内容 提出观点意见主张展望发展前景 简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在写作中应注意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阶段性结论。一篇好的综述总结,可以发人深思,具有导向意义。 四、参考文献 [1]作者,作者.文献名称[J].期刊名称,年份,卷号(期),起止页码. (附录: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

文献综述范文

xxx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标题) xx(作者) 摘要:XXXX (摘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简短概括你本文的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一般1,2句话即可。第二部分写:“国内学者对xx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及“本文从xxx 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之类的总结性套话,最好能稍作总结。 其中第一部分,如果你不会写又或者懒得写,个人建议可以拷贝他人相关论文的摘要部分,然后做适当修改和调整即可。毕竟你研究的主题和你网上下载的相关论文的主题是基本一致的,故可以借鉴网上论文的摘要。但是请注意别一字不动的全拷贝,适当整合,修改。别让我发现你一个字都没改动过! 第二部分,如同我上面所说的写。若能简短总结下你接下来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综述,那是最好了;如果不能,我也不勉强了,写两句套话也行。 以下给出个摘要的例子,仅供参考。其中绿色代表我所说的第一部分;黄色代表第二部分。 例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低, 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 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 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例二: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学者对大

学生自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主要对2003-2007 五年间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内容涉及自杀态度、自杀原因、自杀意念、自杀量表、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研究。 例三: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 摘要:自比较优势理论创立以来,该理论一直都是指导国际贸易活动的准则、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然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时,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经受着其反对者理论和经验验证上的挑战。在其追随者们不懈地努力下,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使得即使在贸易理论辈出的今天它依然在国际贸易中保持着其毫无争议的主流地位。本文就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简单的梳理,勾勒了比较优势理论演进的大概脉络,最后简要讨论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实践意义。 ) 关键词:xxx (找几个关键词;3,4个差不多了。彼此之间用分号“;”隔开。) 前言(或称为导言) ( 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争论焦点,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前言分两部分写。 第一部分是介绍研究的主题,目的,以及相关概念,定义等。这部分我建议你们完全拷贝黏贴别人的论文的前言部分。比如你想写电力系统改革方面的文献综述,那么就在网上论文数据库中输入电力系统改革这几个关键字样后,会弹出许多的与此主题相关的论文。随便找其中的一篇,它的前言部分都会介绍电力系统改革方面的相关情况。这部分你们选择一

小学培养目标

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我们学校的主要做法具体地说就是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机制保障,全员参与;学科对接,深层研究;活动展示,追求实效。 一、科学规划为引领,整体推进字培养目标。 “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新的人才标准,它充分体现了与时代发展、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相协调的价值取向。为了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将它慎重地写进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规划中,“了解并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同时兼具现代文明修养的‘基础扎实、全面发展、敢于创造’的健康人” 的育人目标是一个生成性的、发展性的思想体系。其中,我们对“全面发展”的界定就是: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 而学校教学、教育、后勤等方面的三年规划都围绕学校三年规划发展目标来制定。也就是说,在三年规划的引领下,“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就这样“浸”在学校的每份计划里,“浸”在学校的每份制度里,“润”在每个学科里,“润”在每一节课当中,渗透在我们学校的方方面面。 二、完善机制为保障,全员参与培养目标。 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要求,对大多数教师都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简单,因此学校主要在机制方面给与了充分的保障。 首先是理论上给指导。借着学科德育基地这股东风,我们学校成立、“学科德育”教师团队。这个教师团队由学校德育领导、校青年骨干教师组成。这些老师通过参加学科德育中心组学习,把先进的理念带回来。同时我们请教育界的大家,来学校做报告,开阔老师们的眼界;聘请教育界的名家担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导师,言传身教,迅速提高教师的教艺水平和个人修养;成立学习共同体,保证每月开展一次集体读书活动,组织老师们就教育热点问题和学校发展问题展开讨论,思想交锋,激情碰撞,互相启迪。 其次是制度上给引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是重新修订了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评价标准,把“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的落实和达成放进了评价体系;二是完善了教师考核制度,比如说班主任考核细则、课堂教学评价表、优秀教研组、文明组室的评选等,都把是否落实培养目标作为一项考核内容;三是加大监督力度,比如说:体育锻炼课,老师的到岗问题,活动过程的组织和开展情况,学校有专人检查。学校还通过听推门课、随堂课、研究课等方式检查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第三是研究上给方向。本学期开学至今,在《实施分层作业,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这一个总课题的引领下,各个年段则以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进一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现状、关注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有效预习、课堂练习分层、学会听说”等小课题研究,老师们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点、面、度”都有了较好地把握。 第四是评价上给激励。学校每年会进行德育论文或案例的评选交流活动,通过表彰优秀论文获得者,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每学期末,学校还会评选表彰一批在贯彻落实“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有特色的特色班级和特色教师,并通过经验交流的方式起到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 三、学科对接为抓手,深层研究培养目标。 一是培养目标细化、量化,并与学科接轨。 在推进“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通过认真学习,做到了三个明确:明确了“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工作;明确课堂是实施“十五字”培养目标的主阵地,在各门学科中拥有大量的资源,要充分发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因素。比如说:我们把学习习惯的培养按照5个年级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目标要求,如下表:

培养目标和专业规划

■有关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确定毕业要求的依据,毕业要求是达成培养目标的支撑。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它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是构建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完成学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尽管毕业要求包含知识、能力、境界三个层面,即知、能、信,但掌握知识的目的是应用和创造知识,而应用和创造知识需要技能和创造力,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能力。毕业要求也称毕业生能力。培养目标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能做什么”,而毕业要求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能有什么”,能做什么主要取决于能有什么。毕业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前提,培养目标是毕业要求的结果。 注意:培养目标后面请慎用以往的诸如“高级专门人才”、“复合型创新人才”等用语,建议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我校以及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进行合理恰当的定位。

相对较接近要求的专业培养目标(仅供借鉴):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跟踪掌握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从事光电领域设计、检测、研发、管理等工作的人才。 测控技术与仪器(卓)专业:培养具有计量特色,能从事系统设计与应用、产品技术开发和工程实施的测控与仪器仪表类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及建议 问题(注:分别存在于不同专业): 1、将专业建设目标写成了人才培养目标; 2、部分专业现状部分笔墨过多,占到篇幅的近乎2/3; 3、没有很好地考虑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结合; 4、建设目标过于空泛、虚浮; 5、没有建设措施或者措施过于空洞; 6、括号中提示的内容没有删掉,有的“模板”两个字还在; 7、应有的层级标号没有或者不够规范,有的前后不一致; 8、建设任务或内容中对于诸如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和打造、 专业特色的进一步凝练或保持等内涵建设着笔相对较少; 9、预期建设成效呈现出对建设目标的简单重复,而不是应有 的提炼、概括和未来建设状态的整体描述。 建议: 1、集体讨论、充分论证,不能仅由专业负责人个人承担,专 业其他教师游离其外; 2、科学处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关系; 3、注意建设目标和年度任务的可落实性、可评估性,既要体 现在现有基础上的层次提升,又要兼顾未来五年建设的资源和能力保证; 4、在前次初稿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实际能够涵盖指导思想、 建设目标(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建设现状(已有成绩和存在问

综述类文章摘要的写法

[12] T UR LE J ,RUSCETTI F ,KI M S J ,et al.Vitamin E succinate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BT 220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increased binding of cyclic am p negatively regulates E2F transactivation activity [J ].Cancer Res ,1997,57:266822675. [13] ISRAE L K,Y U W ,S ANDERS B G,et al.Vitamin E succinate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s :role for fas in vitamin E succinate 2triggered apoptosis [J ].Nutr Cancer ,2000,36:902100. [14] SCHW ARTZ J L.M olecular and biochemical control of tum or growth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carotenoids or tocopherols[J ].Nutr Cancer Prev T reat ,1995,8:2872316. [15] ZH ANGL X ,C OONEY R V ,BERTRAM J S.Carotenoids up 2regulate connexin 243gene expression independent of their provitamin A or antioxidant properties[J ].Cancer Res ,1992,52:570725712. [16] FORME LLI F ,C LERIS L.Synthetic retinoid fenretinide is effective against a human ovarian carcinoma xenograft and potentiates cisplatin activity [J ].Cancer Res ,1993,53:537425376. [17] M A LAFA M P ,NEITZE L L T.Vitamin E Succinate prom otes breast cancer dormancy and inhibits VEG F gene expression [J ].Front Pharmacol Ther in 21st Century ,1999,12:15219. [18] PRAS AD K N ,PRAS AD E J.Vitamin E and cancer prevention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otentials[J ].J Am C oll Nutr ,1992,11:4872500. [19] BLUME NTH A L R D ,LEW W ,REISI NG A ,et al.Anti 2 oxidant vitamins reduce normal tissue toxicity induced by radio 2immune therapy [J ].Int J Cancer ,2000,86:276280. [20] JAAKK O LA K,LAHTEE NM AKI P ,LAAK S O J ,et al. T reatment with antioxidant and other nutri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 otherapy and irradiation in patients with small 2cell lung cancer[J ].Alticancer Res ,1992,12:5992606. [21] LAMS ON D V T ,BRIG NA LL M S.Antioxidants in cancer therapy;their actions and interactions with oncologic therapies[J ].Atern Med Bev ,1999,4:30423291 [22] W A LKER E M ,ROSS D ,PEGG J ,et al.Nutritional and high 2dose antioxidant interventions during radiation therapy for cancer of the breast[J ].Int C on f Nit Cancer ,2002,27.[23] J E ANNE A ,et al.The use antioxidants with first 2line chem otherapy in tw o cases of ovarian cancer[J ].J Am C oll Nutr ,2003,22(2):1182123. [24] BAIRATI I ,MEYER F .A randomized trial of antioxidant vitamins to prevent second primary cancers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J ].J Natl Cancer Inst ,2005,97(7):129. 读者?作者?编者 综述类文章摘要的 写法 综述(包括述评)型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在广泛占有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介绍、分析、总结、评论某一专业或学科领域国内外一个时期以来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和总体趋势,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未来发展做出预测或提出富有创见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的一种论文形式。其摘要内容不同于原创研究类论文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的3段式摘要,也没有硬性规定,但要求摘要应简单扼要,应是综述内容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综述文摘写作中常见的问题有:(1)摘要过于简单,不能反应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没有任何意义;2)将常识性内容写进摘要;(3)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4)有些摘要只写该专题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的重要性(意义),对文章的具体内容却只字不提,将摘要写成了前言。 那么,综述的摘要该如何写呢?一般其表达形式可以为:以“介绍了……”、“简述了……”、“回顾了……”、“分析了……”等句式指示论文主题所涉及的各分论题及其内容范围,以“指出……”、“得出……”、“提出……”、“分析表明……”等句式表述作者的创新性见解的具体内容,包括学术观点、发展方向预测以及建设性意见或建议等。 这样,摘要的自含性就体现出来了,也能够将综述型论文摘要的作用发挥出来。 ? 211?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9年 第36卷 第2期

20200310人-新员工月度培养目标及计划表(模版)V1.1

深圳东方锅炉控制有限公司 EASTERN BOILER CONTROL CO., LTD. 《新员工月度培养目标及计划表》 月度序号:DSONA-HR-TR-008新员工姓名工号 导师姓名到部门时间 新员工所在部门/职位填表时间 培训内容 新员工月度培养目标及每周工作计划(由导师填写): 1、月度培养目标 2、每周工作计划 导师与新员工就工作目标进行沟通并签字 导师: 新员工: 注:①新员工月培养目标及周工作计划要明确、具体(SMART化); ②本表每月填一次,从新员工到部门之日算起。 存档部门:人力资源部起止日期:2020年月日至2020年月日 编制:人力资源部版本:V2.0

深圳东方锅炉控制有限公司 EASTERN BOILER CONTROL CO., LTD. 《新员工月度总结及考核表》 月度序号:DSONA-HR-TR-009 新员工姓名导师姓名工号 新员工总结(结合月度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分别就劳动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 等方面,以具体数据或实例总结自己的长处与改进点): 员工自评:□A(杰出)□B(良好)□C(合格)□D(不合格) 签名: 月度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由导师填写) 评定等级:□A(杰出)□B(良好)□C(合格)□D(不合格) 签名:

深圳东方锅炉控制有限公司 EASTERN BOILER CONTROL CO., LTD. 主管意见(从月度培养目标和计划制订的合理性、沟通次数与效果、新员工进步的 程度等方面考虑) 主管签名: 沟通记录: 主管签名: 员工签名: 存档部门:人力资源部起止日期:2020年月日至2020年月日 编制:人力资源部版本:V2.0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综述

权重确定方法论述 班级:环境工程1101 姓名:杜江涯 学号:11090501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综述 摘要:对于一个多方案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由于其问题的复杂性,往往表现为多属性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决策的前提,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各方案的科学的综合评价.本文主要讨论了多属性综合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确定问题.一般来说,构成多属性综合评价的要素有:评价者或决策者;被评价对象或方案;指标集;权重系数和综合评价模型等.其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是核心问题.关于权重的确定,一般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这两类方法各有利弊.为了消除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的不足,人们又提出了集成主、客观权重的组合赋权方法.目前,集成权重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热点,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节简要介绍了多属性决策的模式和评价指标的建立、筛选以及评价指标的规范化方法.第二节介绍了主、客观赋权法的含义和特征,以及一些常用的主、客观赋权法的方法和特点.第三节介绍了运用一种主观权重和一种客观权重集成指标最终权重的研究成果.第四节将第三节中的运用一种主观权重和一种客观权重集成最终权重的模型推广到已知p(p≥1)种主观权重和q(q≥1)种客观权重集成最终权重的情形;并对已有的一些集成指标最终权重的模型做了改进,改进后的模型使得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方便、简洁;同时,建立了新的基于最优化理论和Jaynes最大熵原理的集成指标最终权重的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作者所提出的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 in many practical problems, the training data is different, usually some training data may be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 data. Each group of training data depict different function is usually through each training data gives an incredible weights, based on the fuzzy data, this paper has deduced the classic again in the regression method, and the relative cases of fuzzy regression method, and analyzed their statistical properties. In fuzzy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re incredibly weight by setting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s, such as to determine the time sequence function etc. Considering the DEA metho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decision unit has not underestim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DEA method, then we introduce fuzzy statistic analysis, and usually use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s of the incredible weight determined comparing method,

团队目标管理能力培养与训练提高目标管理四阶段

目标管理四阶段 (一)目标制定阶段 制定团队目标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目标制定阶段除了需要明确团队目标本身之外,还需要规定达成目标的标准、实现目标的方法以及分析完成目标所需的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制定团队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1.团队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原则 团队目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组织目标,团队目标实现的目的也是为了组织总体目标的实现。 2. SMART原则 SMART原则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S-Specific,指团队目标要明确、具体。 ②M-Measurable,指团队目标要可度量。 ③A-Attainable,指团队目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要能够实现。 ④R-Realistic,指团队目标应该是实实在存的,可以证明和观察到的,并非假设的。 ⑤T-Time-based,指用队目标必须规定实现的期限。 3.灵活性原则 团队目标要具有一定的可调性。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及条件等变化,以及来自其他方面的随机性干扰,目标本身要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不仅使目标具有可调性,而且要对主要目标值和应对措施留有余地,准备多种实施方案,以便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既有适

应变化的预备方案,又有临时应急的有效措施。 (二)目标分解阶段 在目标分解阶段要把大的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尽量把目标量化到各个部门乃至各个成员,这样才有利于目标的实施与达成。 (三)目标实施阶段 在目标的实施阶段,一方面团队管理者应授予下属一定的权限,并明确其责任,给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团队管理者要检查和控制目标的执行情况及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并纠正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四)目标评估与调整阶段 目标评估是指对目标实施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即把实现的成果同原来制定的目标相比较以检查目标实施的进度、质量、均衡与最终落实情况;目标调整是指就目标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综述

权重确定法论述 班级:环境工程1101

姓名:杜江涯 学号:11090501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法综述 摘要:对于一个多案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由于其问题的复杂性,往往表现为多属性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决策的前提,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各案的科学的综合评价.本文主要讨论了多属性综合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确定问题.一般来说,构成多属性综合评价的要素有:评价者或决策者;被评价对象或案;指标集;权重系数和综合评价模型等.其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是核心问题.关于权重的确定,一般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这两类法各有利弊.为了消除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的不足,人们又提出了集成主、客观权重的组合赋权法.目前,集成权重法的研究已成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热点,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节简要介绍了多属性决策的模式和评价指标的建立、筛选以及评价指标的规化法.第二节介绍了主、客观赋权法的含义和特征,以及一些常用的主、客观赋权法的法和特点.第三节介绍了运用一种主观权重和一种客观权重集成指标最终权重的研究成果.第四节将第三节中的运用一种主观权重和一种客观权重集成最终权重的模型推广到已知p(p≥1)种主观权重和q(q≥1)种客观权重集成最终权重的情形;并对已有的一些集成指标最终权重的模型做了改进,改进后的模型使得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便、简洁;同时,建立了新的基于最优化

理论和Jaynes最大熵原理的集成指标最终权重的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作者所提出的这些法的有效性. Abstract: in many practical problems, the training data is different, usually some training data may be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 data. Each group of training data depict different function is usually through each training data gives an incredible weights, based on the fuzzy data, this paper has deduced the classic again in the regression method, and the relative cases of fuzzy regression method, and analyzed their statistical properties. In fuzzy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re incredibly weight by setting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s, such as to determine the time sequence function etc. Considering the DEA metho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decision unit has not underestim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DEA method, then we introduce fuzzy statistic analysis, and usually use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s of the incredible weight determined comparing method, fuzzy statistic analysis method in DEA model is superior. Keywords: DEA analysis method, Least-squares regression analysis, Fuzzy statistic, 1.引言 权重的确定是多目标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多目标决策的基本思想是将多目标决策结果值纯量化,也就是应用一定的法、技术、规则(常用的有加法规则、距离规则等)将各目标的实际价值或效用值转换为一个综合值;或按一定的法、技术将多目标决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决策问题。然后,按单目标决策原理进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模板】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三号黑体不加黑) 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级标题:小四黑体不加黑,下同) (正文:小四仿宋-GB2312,1.5倍行距)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 课程学分: 开课时间: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对象:2017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 选课人数: 参评人数: 任课教师: 评价责任人: 课程目标达成度期望值: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头小四楷体-GB2312加黑;表内小五楷体-GB2312,单倍行距,下同。) 注:与相应课程教学大纲保持一致。

三、课程目标评价方式 表2 课程目标评价方式 注:评价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和期末考试等,在课程目标对应的评价方式空格中画“√”。 四、课程目标对应期末考试试题分布 表3 课程目标对应期末考试试题分布 注:本表试题号根据实际试题数量制作,每道题下方填写该题分值,并在相应的课程目标空格中填写所占分值。 五、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果 (一)教师、学生评价结果(二级标题:小四仿宋-GB2312加黑,下同)表4 教师、学生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注:1.根据课程目标制作调查问卷,分为完全达成、较好达成和未达成三档,对应分值可分别设定为1.0、0.7、0.4。 2.教师评价指任课教师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主观评价,如有多名任课教师,取平均值。 3.学生评价指学生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主观评价,取参与评价学生的平均值。 4.整体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值取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的最小值。 (二)课程考核成绩评价结果 表5 课程考核成绩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注:1.权重为对应评价方式在相应课程目标中的权重, A1%+A2%+An%=100%。 2.目标分值为课程目标对应评价方式的满分,同一评价方式目标分值之和为100。

小学培养目标定稿版

小学培养目标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我们学校的主要做法具体地说就是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机制保障,全员参与;学科对接,深层研究;活动展示,追求实效。 一、科学规划为引领,整体推进字培养目标。 “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新的人才标准,它充分体现了与时代发展、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相协调的价值取向。为了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将它慎重地写进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规划中,“了解并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同时兼具现代文明修养的‘基础扎实、全面发展、敢于创造’的健康人” 的育人目标是一个生成性的、发展性的思想体系。其中,我们对“全面发展”的界定就是: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 而学校教学、教育、后勤等方面的三年规划都围绕学校三年规划发展目标来制定。也就是说,在三年规划的引领下,“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就这样“浸”在学校的每份计划里,“浸”在学校的每份制度里,“润”在每个学科里,“润”在每一节课当中,渗透在我们学校的方方面面。 二、完善机制为保障,全员参与培养目标。 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要求,对大多数教师都

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简单,因此学校主要在机制方面给与了充分的保障。 首先是理论上给指导。借着学科德育基地这股东风,我们学校成立、“学科德育”教师团队。这个教师团队由学校德育领导、校青年骨干教师组成。这些老师通过参加学科德育中心组学习,把先进的理念带回来。同时我们请教育界的大家,来学校做报告,开阔老师们的眼界;聘请教育界的名家担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导师,言传身教,迅速提高教师的教艺水平和个人修养;成立学习共同体,保证每月开展一次集体读书活动,组织老师们就教育热点问题和学校发展问题展开讨论,思想交锋,激情碰撞,互相启迪。 其次是制度上给引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是重新修订了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评价标准,把“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的落实和达成放进了评价体系;二是完善了教师考核制度,比如说班主任考核细则、课堂教学评价表、优秀教研组、文明组室的评选等,都把是否落实培养目标作为一项考核内容;三是加大监督力度,比如说:体育锻炼课,老师的到岗问题,活动过程的组织和开展情况,学校有专人检查。学校还通过听推门课、随堂课、研究课等方式检查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第三是研究上给方向。本学期开学至今,在《实施分层作业,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这一个总课题的引领下,各个年段则以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进一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现状、关注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有效预习、课堂练习分层、学会听说”等小课题研究,老师们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点、面、度”都有了较好地把握。

基于学习成果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

劳动经济 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32期108一一 基金项目:2017年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生中心二产出导向二持续改进 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机制研究与实践(2017C X C Y 117);河北金融学院2017年校级教改项目重点课题 以学生为中心 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测评体系构建与实践(2017J G 01 ).基于学习成果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 评价方法研究 梅一丽一高一凡一陈镜宇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摘一要:从学生中心二成果导向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出发,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流程二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基于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建立起了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匹配矩阵以及教学过程中各项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匹配矩阵,并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提出了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提升机制. 关键词:培养目标达成度;成果导向;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F 24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一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8.32.0521一引言 培养目标达成度 二 社会需求适应度 二 师资和 条件支撑度 二 教学和质量保障有效度 二 学生和社会 满意度 这 五个度 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重点考察的五项内容,也是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重点考察的关键. 成果导向二以学生为中心二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项基本理念.成果导向(O B E ,O u t c o m e B a s e dE d u c a t i o n )教育遵循反向设计原则,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学生的 毕业要求,根据学生的毕业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是O B E 教育理念中的关键环节,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 五个度 中重点考察的项目之一.然而,在高校进行专业建设和审核评估时,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方法.本研究基于反向设计理念,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二以产出为导向二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2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教育规律二学校办学定位二行业与用人单位需求二国家与社会需求等因素.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从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出发,与国家二社会二行业与用人单位的当前需求与长远需求相结合,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确定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3一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过程 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可以通过学校外部对 毕业生情况的反馈获得,也可以通过对学校内部人才 培养的全过程进行评价获得. 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二毕业生家长反馈二用人单位满意度反馈二社会反馈等途径,我们可以获得国家二社会二行业二用人单位二学生家长等外部环境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 通过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首先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对应的毕业要求,即学生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二能力和素质,然后对学生毕业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评价,需要通过对支撑学生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进行评价,确定每门课程都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符合度后,如果课程教学目标不能支持,或者无 法覆盖所有的毕业要求,则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如果课程教学目标可以支撑并完全覆盖毕业要求的全 部内容,则对课程体系中每一门课程的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通过对每一门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整合出其对应的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然后综合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 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一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过程 4一基于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校内评价过程中的最终环节,其测评过程包括以下 环节.4.1一构建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匹配矩阵 根据毕业要求建立起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知识/能力/素质)匹配矩阵,将每个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达 到 导入 二 巩固 二 精通 效果的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 中相对应的部分进行匹配,明确每门课程支撑培养学生的哪项知识/能力/素质,对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进行分析,将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相匹配对应,以保证课程体系中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能够覆盖毕业要求.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知识/能力/素质)匹配矩阵如图2所示. 图2一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匹配矩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