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设计与开发习题集

单片机设计与开发习题集
单片机设计与开发习题集

单片机理论考试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A T89系列单片机提供了两种省电方式:分别是掉电方式和空闲方式。

2. 远距离传输通常应采用串行通信。

3. MCS-51单片机有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上电复位时,外部中断0中断源优先级级别最高。

4. MCS—5l单片机的堆栈区只可设置在片内数据存储区(器) ,堆栈寄存器SP是8位寄存器。

5. MCS—51单片机外部中断请求信号有电平方式和脉冲方式,在电平方式下,当采集到INT0、INT1的有效信号为低电平时,激活外部中断。

6. 访问89S52片外数据存储器采用的是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7. 进行BCD码运算时,只需在ADD和ADDC后面紧跟一条DA A指令即可。

8.键盘工作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编程扫描方式,定时扫描方式和中断扫描方式。

9. A/D转换的基本功能是把模拟量变成数字量。

10. 溢出标志OV只有在进行符号数加法运算时才有意义,OV=0表示加法运算结果正确,OV=l表示加法运算结果超出了A所能表达的符号数有效范围。

11. MCS—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请求信号若设定为电平方式,只有在中断请求引脚上采样到有效的低电平信号时,才能激活外中断。而在脉冲方式时,只有在中断请求引脚上采样到脉冲的后沿负跳有效信号时,才能激活外中断。

12. MCS-51单片机的一个机器周期包含了6个状态周期,每个状态周期又可划分为2拍节,一个机器周期实际又包含了12个振荡器周期。

13. 外围扩展芯片的选择方法有两种,它们分别是线选法和译码法。

14. 定时器的计数方式是对来自T0、Tl引脚的脉冲计数,输入的外部脉冲在负跳变时有效,计数器加1。定时功能也是通过计数器计数来实现的,定时功能下的计数脉冲来自单片机内部的时钟电路。

15. C语言中输入和输出操作是由库函数scanf 和printf 等函数来完成。

16. MCS-51内部提供3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计数器,定时器有4种工作方式。

17. MCS—51单片机的P0~P3口均是并行 I/O口,其中的P0口和P2口除了可以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外,通常还用来构建系统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P0~P3口中,P0为真正的双向口, P1~P3 为准双向口。

18.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3是指的将定时器/计数器0拆成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而另一个定时器/计数器此时通常只可作为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使用。

19. MCS-51与AT 89 S52的主要区别是Flash存储器。

20. 通常单片机上电复位时PC=0000 H,SP=07H,通用寄存器采用第0组,这一组寄存器的地址范围是从00H ~07H。

21. 设X=5AH,Y=36H,则X与Y“或”运算结果为7EH,X与Y的“异或”运算结果为6CH。

22. 若机器的字长为8位,X=17,Y=35,则X+Y=110100B,X-Y=11101110B。

23. 单片机复位后,堆栈指针SP的值是07H 。

24. 89S52单片机的存储器的最大特点是内部RAM 与外部RAM 分开编址。

25. 利用8155H可以扩展 3 个并行口,256 个RAM单元。

26. MCS-51系列单片机字长是8 位,96系列字长是16位。

27. ALE信号的作用是低8位地址锁存。

28. 89S52复位后,PC= 0 H。若希望从片内存储器开始执行,EA脚应接高电平,PC值超过0FFF H时,8051会自动转向片外存储器继续取指令执行。

29. MOV A,40H 指令对于源超作数的寻址方式是直接寻址。

30. 单片机程序的入口地址是0000H ,外部中断1的入口地址是0013H 。

31. 指令JB 0A7H,ABC的作用是:若P2口的第7位为1 则跳转到ABC。

32. 串行口方式2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送SCON 寄存器的位中保存。

33. 一个函数由两部分组成,即说明部分和语句部分。

34.计算机的系统总线有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

35.89S51含4KB掩膜ROM。

36.89S51在物理有4个独立的存储空间。

37.一个机器周期等于6个状态周期,振荡脉冲2分频后产生的时钏信号的周期定义为状态周期。

38.设计8031系统时,_P0、P2口不能用作一般I\O口.

39.MCS-51串行接口有4种工作方式,这可在初始化程序中用软件填写特殊功能寄存器__SCON_加以选择.

40.当使用慢速外设时,最佳的传输方式是中断.

41.当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3 时,要占定时器T1的TR1和TF1_两个控制位.

42.89S52有6个中断源,有2 个中断优先级,优先级由软件填写特殊功能寄存器IP加以选择..

43. 中断处理的全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服务和中断返回。

二、选择题

1. 在MCS-51单片机中,当采用4MHZ晶振频率时,一个机器周期等于( C )微秒。

A、1

B、2

C、3

D、4

2.MCS-51单片机外扩存储器芯片时,4个I/O口中用作地址总线的是(A)。

A、P0口和P2

B、P0口

C、P1口和P3口

D、P2口

3. 已知X的补码为10000010B,则X的真值是十进制(D)。

A、127

B、-127

C、126

D、-126

4. 在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由9位组成,串行口每分钟传25000个字符,则对应的波特率为(D)b/s。

A、2500

B、2750

C、3000

D、3750

5. 利用串行方式( A ),外接移位寄存器,能将串行接口扩展为并行输入、输出接口。

A、0

B、1

C、2

D、3

6.以下选项中合法的字符常量是( B )

A、"B"

B、’\010’

C、68

D、D

7. 若PSW.4=0,PSW.3=1,要想把寄存器R0的内容入栈,应使用( D)指令。

A、PUSH R0

B、PUSH @R0

C、PUSH 00H

D、PUSH 08H

8. 有一位共阴极LED显示器,要使它显示“5”,它的字段码为( A )。

A、6DH

B、92H

C、FFH

D、00H

9. 下面哪一个器件是同相OC门电路。( C )

A、74LS04

B、74LS14

C、74LS07

D、74LS06

10 14根地址的寻址范围可达(B)KB。

A、8 B、16 C、32 D、64

12. 以下哪一条是位操作指令(B)。

A、MOV P0,#0FFH

B、SETB TR0

C、CPL R0

D、PUSH PSW

13. C语言中最简单的数据类型包括(B)。

A、整型、实型、逻辑型

B、整型、实型、字符型

C、整型、字符型、逻辑型

D、整型、实型、逻辑型、字符型

14. 当MCS-51单片机接有外部存储器,P2口可作为( C)。

A、数据输入口

B、数据的输出口

C、准双向输入/输出口

D、输出高8位地址

15. 下列计算机语言中,CPU能直接识别的是(D)。

A、自然语言

B、高级语言

C、汇编语言

D、机器语言

16. 以下哪一条指令的写法是错误的( C )。

A、MOV DPTR,#3F98H

B、MOV R0,#0FEH

C、MOV 50H,#0FC3DH

D、INC R0

17. MCS-5l单片机的堆栈区是设置在( C)中。

A、片内ROM区

B、片外ROM区

C、片内RAM区

D、片外RAM区

18.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C)。

A、用C语言实现的算法必须要有输入和输出操作

B、用C语言实现的算法可以没有输出但必须要有输入

C、用C程序实现的算法可以没有输入但必须要有输出

D、用C程序实现的算法可以既没有输入也没有输出

19. 以下能正确定义一维数组的选项是(B)。

A、int a[5]={0,1,2,3,4,5};

B、char a[ ]={0,1,2,3,4,5};

C、char a={'A','B','C'};

D、int a[5]="0123";

20.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D)。

A、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B、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量

C、数据在计算机中的顺序存储方式

D、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1. 以下哪一条是位操作指令( B )。

A、MOV P0,#0FFH

B、CLR P1.0

C、CPL A

D、POP PSW

22. 以下哪一条是位操作指令(B)。

A、MOV P1,#0FFH

B、MOV C,ACC.1

C、CPL A

D、POP PSW

23. 以下哪种方式的接口总线最少?(C)

A、SPI

B、I2C

C、单总线

D、并行通信

24.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C)

A、对于double类型数组,不可以直接用数组名对数组进行整体输入或输出。

B、数组名代表的是数组所占存储区的首地址,其值不可改变。

C、当程序执行中,数组元素的下标超出所定义的下标范围时,系统将给出“下标越界”的出错信息。

D、可以通过赋初值的方式确定数组元素的个数。

25. 下列关于栈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栈是先进后出的先性表

B、栈只能顺序存储

C、栈具有记忆作用

D、对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中,不需要改变栈底指针。

26. 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间址寄存器中存放的数据是( B)。

A、参与操作的数据

B、操作数的地址值

C、程序的转换地址

D、指令的操作码

27. 若MCS-51单片机使用晶振频率为6MHz时,其复位持续时间应该超过( B)。

A、2μs

B、4μs

C、8μs

D、1ms

28. 以下选项中可作为C语言合法常量的是(A )

A、-80

B、-080

C、-8e1.0

D、-80.0e

29. 能够用紫外光擦除ROM中程序的只读存储器称为( C )。

A、掩膜ROM

B、PROM

C、EPROM

D、EEPROM

30. 以下不能定义为用户标识符是(D)。

A、Main

B、_0

C、_int

D、sizeof

31. 存储16×16点阵的一个汉字信息,需要的字节数为(A )

A、32

B、64

C、128

D、256

32. 已知一只共阴极LED显示器,其中a笔段为字形代码的最低位,若需显示数字1,则它的字形代码应为( B )。

A、06H

B、F9H

C、30H

D、CFH

33. 在C语言中,合法的长整型常数是( A )

A、OL

B、4962710

C、324562&

D、216D

34. 设MCS-51单片机晶振频率为12MHz,定时器作计数器使用时,其最高的输入计数频率应为( C)

A、2MHz

B、1MHz

C、500kHz

D、250kHz

35. 下列数据字定义的数表中,( A )是错误的。

A、DW “AA”

B、DW “A”

C、DW “OABC”

D、DW OABCH

36. 下选项中,不能作为合法常量的是(B)。

A、1.234e04

B、1.234e0.4

C、1.234e+4

D、1.234e0

37. 以下与函数fseek(fp,0L,SEEK_SET)有相同作用的是(D)

A、feof(fp)

B、ftell(fp)

C、fgetc(fp)

D、rewind(fp)

38. 以下哪一条指令的写法是错误的(D)。

A、INC DPTR

B、MOV R0,#0FEH

C、DEC A

D、PUSH A

39. 以下哪一条指令的写法是错误的(B)。

A、MOVC A,@A+DPTR

B、MOV R0,#FEH

C、CPL A

D、PUSH ACC

40. 以下哪个是属于单片机系统前向通道的器件?(A)

A、A/D转换

B、D/A转换

C、LED数码管

D、继电器

41. 89S52是以下哪个公司的产品?( C )

A、INTEL

B、AMD

C、ATMEL

D、PHILIPS

42. MCS-51系列单片机是属于(B)体系结构。

A、冯诺依曼

B、普林斯顿

C、哈佛

D、图灵

43.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1是( D )。

A、8位计数器结构

B、2个8位计数器结构

C、13位计数结构

D、16位计数结构

44.计算机中最常用的字符信息编码是( A )

A ASCII

B BCD码

C 余3码

D 循环码

45.要MCS-51系统中,若晶振频率屡8MHz,一个机器周期等于(A) μs

A 1.5

B 3

C 1

D 0.5

46.MCS-51的时钟最高频率是( A ).

A 12MHz

B 6 MHz

C 8 MHz

D 10 MHz

47.以下不是构成的控制器部件(D ):

A 程序计数器、B指令寄存器、C指令译码器、D存储器

48.以下不是构成单片机的部件(D)

A 微处理器(CPU)、B存储器C接口适配器(I\O接口电路) D 打印机

6.下列不是单片机总线是(D)

A 地址总线

B 控制总线

C 数据总线

D 输出总线

49.-49D的二进制补码为.( B)

A 11101111

B 11101101

C 0001000

D 11101100

50.十进制29的二进制表示为原码(C)

A 11100010

B 10101111

C 00011101

D 00001111

51. 十进制0.625转换成二进制数是(A)

A 0.101

B 0.111

C 0.110

D 0.100

52 选出不是计算机中常作的码制是(D)

A 原码

B 反码C补码 D ASCII

53.要想测理INT0引脚上的一个正脉冲宽度,那么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的内容应为( B ).

(A)09H (B)87 H (C)00H (D)80H

54.PSW=18H时,则当前工作寄存器是(D)

(A)0组(B)1组(C)2组(D)3组

55.控制串行口工作方式的寄存器是(C)

(A)TCON (B)PCON (C)SCON (D)TMOD

56.P1口的每一位能驱动(B)

(A)2个TTL低电平负载有(B)4个TTL低电平负载

(C)8个TTL低电平负载有(D)10个TTL低电平负载

57.MCS-51的中断允许触发器内容为83H,CPU将响应的中断请求是( B)

(A) T1, (B)T0,T1 (C)T1,串行接口(D) ,T0

58、下面条指令将MCS-51的工作寄存器置成3区(B)

(A)MOV PSW,#13H (B)MOV PSW,#18H

(A)SETB PSW.4 CLR PSW.3 (d) SETB PSW.3 CLR PSW.4

59、执行MOVX A,DPTR指令时,MCS-51产生的控制信号是(C)

(A)/PSEN (B)ALE (C)/RD (D)/WR

60.MCS-51有中断源(A)

(A)5个(B)2个(C)3个(D)6个

61.MCS-51响应中断时,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必须的(D)

(A)当前指令执行完毕(B)中断是开放的

(C)没有同级或高级中断服务(D)必须有RETI 指令

62.使用定时器T1时,有几种工作模式(D)

(A)1种(B)2种(C)3种(D)4种

63.计算机在使用中断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时,保护现场的工作方式应该是( B )

(A)由CPU自动完成(B)在中断响应中完成功之路

(C)应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D)在主程序中完成

64.下面哪一种传送方式适用于处理外部事件( C)

(A)DMA (B)无条件传递进(C)中断(D)条件传递

65.某种存储器芯片是8KB*4/片,那么它的地址线根线是(C)

(A)11根(B)12根(C)13根(D)14根

66、MCS-51外扩ROM,RAM和I/O口时,它的数据总线是(A)

(A)P0 (B)P1 (C)P2 (D)P3

67、当使用快速外部设备时,最好使用的输入/输出方式是(C)

(A)中断(B)条件传送(C)DMA (D)无条件传送

68、MCS-51的中断源全部编程为同级时,优先级最高的是(D)

(A)INT1 (B)TI (C)串行接口(D)INT0

三判断题

1.我们所说的计算机实质上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总称。(√)

2.MCS-51上电复位时,SBUF=00H。(×)。SBUF不定。

3.使用可编程接口必须处始化。(√)。

4.8155的复位引脚可与89C51的复位引脚直接相连。(√)

5.MCS-51是微处理器。(×)不是。

6.MCS-51系统可以没有复位电路。(×)不可以。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7.要MCS-51系统中,一个机器周期等于1.5μs。(×)若晶振频率屡8MHz,才可能为1.5μs

8.计算机中常作的码制有原码、反码和补码(√)

9.若不使用MCS-51片内存器引脚EA必须接地. (√)

10.十进制数-29的8位补码表示为.11100010(×)

11.我们所说的计算机实质上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总称。(√)

12.MCS-51的相对转移指令最大负跳距是127B。(×)

13.MCS-51的程序存储器只是用来存放程序的。(×)存放程序和表格常数。

14.MCS-51的时钟最高频率是18MHz. (×). 12MHz。

15.使用可编程接口必须处始化。(√)。

16.当MCS-51上电复位时,堆栈指针SP=00H。(×)。SP=07H

17.MCS-51外扩I/O口与外RAM是统一编址的。(√)。

18.使用8751且=1时,仍可外扩64KB的程序存储器。(×)60KB。

19.8155的复位引脚可与89C51的复位引脚直接相连。(√)

20.MCS-51是微处理器。(×)不是。

21.MCS-51的5个中断源优先级相同。(×)

22.要进行多机通信,MCS-51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应为方式1。(×)

23.MCS-51上电复位时,SBUF=00H。(×)。

24.MCS-51有3个中断源,优先级由软件填写特殊功能寄存器IP加以选择.. (×)

25.用串口扩并口时,串行接口工作方式应选为方式1. (×)

26.外部中断INTO 入口地址为_0013H(×)

27.MCS-51外部中断0的入口地址是0003H。(√).

28.TMOD中的GATE=1时,表示由两个信号控制定时器的启停。(√)。

29.使用8751且=1时,仍可外扩64KB的程序存储器。(×)

30.PC存放的是当前执行的指令。(×)

31.MCS-51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分布在60H~80H地址范围内。(×)

32.MCS-51有4个并行I\O口,其中P0~P3是准双向口,所以由输出转输入时必须先写入"0"(×)

简单题

1.何谓单片机?单片机与一般微型计算机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答:单片机是在一块集成电路上把CPU、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及多种形式的I/O接口集成在一起而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它与通用微型计算机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分工的,前者为ROM,后者为RAM;(2)采用面向控制的指令系统,控制功能强;

(3)多样化的I/O接口,多功能的I/O引脚;

(4)产品系列齐全,功能扩展性强;

(5)功能是通用的,像一般微处理机那样可广泛地应用在各个方面。

2、单片机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答:单片机的应用范围很广泛,诸如智能化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计算机外部设备、智能机器人、电信及导航等方面

3、控制器的组成和作用

答: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发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组成。用来协调指挥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4、89S52单片机内部包含哪些主要逻辑功能部件?

答:89S52单片机是个完整的单片微型计算机。芯片内部包括下列硬件资源:

(1)8位CPU;

(2)8KB的片内程序存储器ROM。可寻址64KB程序存储器和64KB外部数据存储器;(3)256B内部 RAM;

(4)32个 SFR;

(5)4个8位并行I/O口(共32位I/O线);

(6)一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口;

(7)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8)6个中断源,两个中断优先级;

(9)内部时钟发生器。

5、简述MCS-51汇编语言指令格式。

答:MCS-51汇编语言格式如下:

[标号:]操作码助记符[操作数1] [操作数2] [操作数3][注释]标号是用户定义的符号,其值代表这条指令的地址。操作码助记符是指令系统规定的代表特定指令功能的英文缩写符。每条指令都有操作码记符。指令的操作数最多有3个,也有无操作数的指令。注释字段是用户对程序的说明,便于对程序的阅读和理解。

6、MCS-51指令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寻址方式?试举例说明。

答:MCS-51指令操作数主要有以下7种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举例

立即寻址MOV A,#16

直接寻址MOV 20H,P1

寄存器寻址MOV A,R0

寄存器间接寻址MOVX A, @DPTR

变址寻址MOVC A, @A+DPRT

相对寻址SJMP LOOP

位寻址ANL C,70H

7、在51系列单片机扩展系统中,外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共用16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为什么两个存储空间不会发生冲突?

答:这是因为外部程序存储器和外部数据存储器所使用的控制信号不同。对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读通是用PSEN控制线,而对外部数据存储器的读/写控制是用RD和WR读、写控制线,所以不会发生地址冲突。

8、已知单片机系统晶振频率为6MHz,若要求定时值为10ms时,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1时,定时器T0对应的初值是多少?TMOD的值是多少?TH0=?TL0=?(写出步骤)

答:定时值为10ms时,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1时,定时器T0对应的初值是1388H TMOD的值是00000001B,TH0=13H;TL0=88H。

编程题

1、试编程对8155进行初始化,设A口为选通输出,B口为选通输入,C口作为控制联络口,并启动定时器/记数器按方式1工作,工作时间为10ms,定时器计数脉冲频率为单片机的时钟频率24分频,fosc=12MHz。

解:算得初值=5000 =1388H

MOV DPTR,#7F04 ;定时器低八位寄存器地址DPTR

MOV A,#88H ;低8位初值 A

MOVX @DPTR,A ; 低8位初值低8位寄存器

INC DPTR ;DPTR指向定时器高8位

MOV A,#13H ;高8位初值 A

MOVX @DPTR,A ;高8位初值高8位寄存器

MOV DPTR,#7F00H ;8155命令寄存器地址DPTR

MOV A,0C5H ;命令字 A

MOVX @DPTR,A ;命令字命令寄存器

2、片内RAM30H开始的单元中有10B的二进制数,请编程求它们之和(和<256 ).

解ADDIO:MOV R0,30H

MOV R7,#9

MOV A,@R0

LOOP:INC R0

ADD A,@R0

DJNZ R7,LOOP

MOV 30H,A

RET

3、编一个程序,将累加器中的一个字符从串行接口发送出去.

解SOUT:MOV SCON,#40H ;设置串行接口为工作方式

MOV TMOD,#20H ;定时器T1工作于模式2

MOV TL1,#0E8H; ;设置波特率为1200b/s

MOV TH1,#0E8H

SETB TR1

MOV SBUF,A

JNB T1,$

CLB T1

RET

4、用查表法编一子程序,将R3中的BCD码转换成ASCII码.

解MAIN: MOV A,R3 ;待转换的数送A

MOV DPTR,#TAR ;表首地址送DPTR

MOVC A,@A+DPTR ;查ASCII码表

MOV R3,A ;查表结果送R3

RET

TAR DB 30H,31H,32H,33H,34H

DB 35H,36H,37H,38H,39H

5、片内RAM40H开始的单元内有10B二进制数,编程找出其中最大值并存于50H单元中.

解START: MOV R0,#40H ;数据块首地址送R0

MOV R7,#09H ;比较次数送R7

MOV A,@R0 ;取数送A

LOOP: INC R0

MOV 30H,@R0 ;取数送30H

CJNE A,30H,NEHT ;(A)与(30H)相比

NEXT: JNC BIE1 (A)≥(30H)转BIR1

MOV A,30H ;(A)<(30H),大数送A

BIE1: DJNZ R7,LOOP ;比较次数减1,不为0,继续比较

MOV 50H,A ;比较结束,大数送50H

RET

设计题

1、利用89S52控制系统实现单只数码管循环显示0-9,要求有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

ORG

L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MOV A,#01H

LP: MOV P2,A

LCALL DELAY

RL A

LJMP LP

DELAY:MOV R0,#0FFH

LP1: MOV R1,#0AFH

LP2: DJNZ R0,LP1

RET

END

2、应用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继电器控制照明设备,要求按下开关K1时灯点亮,再次按下时灯熄灭。

3、利用89S52的P0口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LED ,实现流水灯的控制。设计出硬件电路图,编写程序。

简单51单片机开发板的电路设计

一、摘要 本文给出了一个简单51单片机开发板的电路设计,完成了其原理图的绘制和PCB图的制作。着重介绍使用protel99SE画出的电路设计原理图,接着是对电路各个模块功能的分析,然后是电路所用主要芯片和其他重要元件的功能介绍以及内部封装和引脚分布,最后介绍用protel99SE画出的PCB板。此开发板具有串口通信、液晶显示、流水灯、扩展、RTC 时钟、复位、外部中断、外部存储、A/D D/A转换、报警、继电器控制等开发功能。 关键字:51单片机开发板 protel99 PCB 二、实验所用元器件及其介绍 、清单

SW-SPDT1自制封装1KΩ电阻150805 2KΩ电阻50805 三极管90152TO-18 HRS4-S-DC5V继电器1自制封装跳线6 LED110805 9针串口1DB9/M 极性电容10uF1.6 104电容40805 30pF电容50805 电池Battery1自制封装响铃1 n口排针4SIP n 晶振12MHZ1XTAL1 外接晶振1XTAL1 主要芯片引脚图和实物图 STC89C52

图(1) STC89C52引脚图 图(2) STC89C52实物图 8255

图 8255引脚图 DS1302 图(1) DS1302引脚图 表 DS1302引脚描述 引脚号符号描述引脚号符号描述 1VCC2备用电源5复位 2X1晶振引脚6 I/O数据输入/输

24C08 图(1) 24C08引脚图 表 24C08功能表

图(2) 24C08 实物图 MAX232 图(1)MAX232引脚图 表各引脚功能及推荐工作条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设计(胡辉主编)

第 第第 第6 66 6章 章章 章 单片机的定时器 单片机的定时器单片机的定时器 单片机的定时器/ // /计数器 计数器计数器 计数器 习题 习题习题 习题 1.MCS-51系列的8051单片机内有几个定时/计数器?每个定时/计数器有几种 工作方式?如何选择? 答:MCS-51系列的8051单片机内有2个定时/计数器,即T0和T1,每个都可以编程为定时器或计数器,T0有四种工作方式(方式0—13位、方式1—16位、方 式2-可自动装入初值的8位、方式3-两个8位),T1有三种工作方式(与T0相 同的前三种),通过对TMOD的设置选择,其高四位选择T1,低四位选择T0。2.如果采用的晶振频率为3MHz,定时/计数器TO分别工作在方式0、1和2下,其最大的定时时间各为多少? 答:如果采用的晶振频率为3MHz,机器周期为12×1/(3*106)=4us,由于定时/ 计数器TO工作在方式0、1和2时,其最大的计数次数为8192、65536和256 所以,其最大定时时间分别是:方式0为8192×4us=32.768ms、方式1为65536 ×4us=262.144ms、方式2为256×4us=1024us。 3.定时/计数器TO作为计数器使用时,其计数频率不能超过晶振频率的多少?答:由于定时/计数器TO作为计数器使用时,是对外部引脚输入的脉冲进行计数,CPU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引脚,当前一次采样为高电平,后一次采样为低电平,则为一次有效计数脉冲,所以如果晶振频率为fosc,则其采样频率fosc/12,两次采样才能决定一次计数有效,所以计数频率不能超过fosc/24。 4.简单说明定时/计数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特点。 答:方式0为13位的定时/计数器,由THx的8位和TLx的低5位构成、方式1 为16位的定时/计数器,由THx的8位和TLx的8位构成,方式2为8位的定时/ 计数器,TLx为加1计数器,THx为计数初值寄存器。方式3只能用于T0,是将 T0的低8位用作一个独立的定时/计数器,而高8位的TH0用作一个独立的定时

单片机开发板使用手册

目录 第一章:开发板简介 (3) 1-1.SY_07011开发板的特性简介 (3) 1-2.SY_07011开发板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4) 第二章:开发板使用说明 (5) 2-1.系统操作软件安装 (5) 2-2.开发板键盘设置 (9) 2-3.开发板连接安装 (9) 2-4.运行调试软件 (10) 第三章:开发板用器件资料及说明 (15) 3—1.TIMSP430F1121 (15) 3-2.DTLED-6 (16) 第四章:开发板器件表附件清单 (19) 4—1.调试用源程序 (19) 4-2.原理图....................................................附录插页4-2.包装清单. (30) 第五章:其它51类实验板简介 (32) 5-1.51DEMO I/O板简介 (32) 5-2.A/D89C51数模转换实验板简介 (23) 5-3.流水灯控制器(12路) (34) 5-4.SY0606开发板 (35) 5-5.Atmel_ISP下载线(选配自购件) (37)

5-6.Altera_ISP下载线(选配自购件) (37) 5-7.SY03091开发板 (38) 5-8.MSP430Flash Emulation Tool工具 (39) *********公司其它产品简介见软件盘中电子版文件*********

第一章:MSP430开发板简介 1-1.SY_07011开发板的特性简介 标准的TI的JTAG和BOOTST接口,适用与TI的MSP430 Flash Enulation Tool工具配合使用。 1. 电源适应性强,可随意使用无极性8~15V电源或DC+5V电源 供电。 2. 可用MSP430 Flash Enulation Tool工具一连串的完成编程,调 试,程序的在线烧录(自下载),和设计功能的演示等。 3. 自带3*4标准键盘输入,便于学习者掌握键盘输入和程序编 写。 4. 用串行驱动方式,驱动6位数码管显示,大大节省了单片机 的接口资源(祥见后面“DTLED-6”芯片介绍)。提供数码管字符显示驱动模块的接口,只用三根线就可以驱动6个数码

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设计

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 一、方案设计 1.1 方案论证 在科技广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他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二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是其中的重要一方面。单片机在工业生产(机电、化工、轻纺、自控等)和民用家电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单片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尤其广泛。 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处理能力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目前,单片机在工业控制系统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C51系列的单片机稳定性好,运算精度高,推动了工业生产,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而本次设计就是要通过对C52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进行开发板的设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及涉及单片机领域的工作者们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单片机的开发机应用。 1.2 设计思路 (1)本设计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主控制核心。 (2)选择PCF8951实现A/D、D/A转换装置,与单片机接口为P2.1口和P2.0口。 (3)此外,还选择了NRF905无线通信模块及4*4矩阵键盘等模块进行开发与学习设计。 二、硬件设计 本设计由8部分组成: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PCF8951A/D转换电路、报警器模块、NRF905无线模块、矩阵键盘模块、温度传感器电路、红外接收模块、LED流水灯模块。电路原理图见附录。 2.1 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 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512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内置4KB EEPROM,MAX810复位电路,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另外STC89X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最高运作频率35Mhz,6T/12T可选。

单片机结构及开发设计流程精修订

单片机结构及开发设计 流程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模块一单片机结构及开发设计流程 课题一单片机结构 1、画出89C51单片机的引脚排列图。 2、画出89C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图。 3、画出89C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框图。 4、叙述89C51单片机各部分的具体组成情况。 课题二单片机工作条件 1、画出51系列单片机内部时钟和外部时钟电路接线图。 2、画出51系列单片机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电路接线图。 3、画出51系列单片机工作条件接线图。 课题三单片机输入/输出端口结构 1、画出51系列单片机P0、P1、P 2、P3口位结构图。 2、叙述51系列单片机P0~P3口使用注意事项。 课题四单片机开发设计流程 1、用Protel软件画出按键左移亮灯电路原理图。 2、用Protel软件设计出按键左移亮灯电路印制电路板图。 3、制作按键左移亮灯电路板。 4、连接仿真器。 5、运行仿真软件,输入按键左移亮灯程序,编译、调试及仿真运行程序。 6、连接编程器。 7、运行编程器软件,将调试通过的按键左移亮灯程序目标代码写入89C51单片机。 8、将经过编程的89C51单片机插入电路板上的单片机IC插座中,脱机运行,观察电路 运行情况。 模块二单片机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课题一程序设计基础 1、简述单片机存储器总体分配情况。 2、简述单片机片内数据存储器结构。

3、简述单片机七种寻址方式。 4、简述单片机不同存储器空间的寻址方式。 5、回答下列指令的寻址方式: (1)MOV A, #6AH (2)MOV A, #0E#H (3)MOV A, 3FH (4)MOV A, 7BH (5)MOV A, R1 (6)MOV A, R3 (7)MOV A, @R0 (8)MOV A, @R1 (9)MOVX A, @DPTR (10)MOVC A, @A+DPTR (11)MOV A, @A+PC (12)JZ 50H (13)SETB 01H 课题二延时程序 1、将本课题任务二中的R3的值改为01H、02H和08H,观察亮灯的间隔时间有何变化? 2、将本课题任务二中的RL A指令改为RR A指令,观察亮灯的顺序有何变化? 3、将本课题任务二中的亮灯数据初值改为03H、07H和55H,观察亮灯规律有何变化? 4、设计一延时5S的延时程序,并替代任务二中的延时程序,观察亮灯间隔时间。 5、设单片机振荡频率为6MHz,试精确计算下列延时子程序的延时时间。 DEL: MOV R7, #0FAH DEL1: MOV R6, #0F8H NOP DEL2: DJNZ R6, DEL2 DJNZ R7, DEL1 6、设单片机振荡频率为12MHz,试估算下列延时子程序的延时时间。 MOV R5, #20 K1: MOV R6, #250 K2: DJNZ R6, K2 DJNZ R5, K1 课题三算术运算程序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简介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简介 传感器是获取自然科学领域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现代测控系统中,作为关键环节的传感器处于连接被测控对象和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该课程涉及机械、动力、物理、化学、光学、材料、电子、生物、半导体、信息处理等众多学科领域,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与当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相一致,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从本课程开始奠定工程设计与应用思想、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基础,在现代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测量的基本知识。 (2)各种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特性及应用。 (3)工程检测中常用的测量电路及工作原理。 (4)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及其标定方法。 《单片机实用系统设计》课程简介 《单片机实用系统设计》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现代电子工程领域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其在教学及产业界的技术推广仍然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热点。学习单片机并掌握其设计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电子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也是现代工科学生就业的一个基本条件。它的后续课程是各专业课如:计算机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一般都要应用到单片机系统的应用。它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单片机知识在电子类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资源的设计、单片机C语言编程方法和调试方法,了解单片机在测量、控制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应用。利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电路、布局印刷电路板、设计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亲自焊接元器件、亲自调试系统。培养学生实

单片机开发板的制作步骤

单片机开发板的制作步骤 单片机技术自发展以来已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路程。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MPU)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以广泛的应用领域拉动,表现出较微处理器更具个性的发展趋势。小到遥控电子玩具,大到航空航天技术等电子行业都有单片机应用的影子。针对单片机技术在电子行业自动化方面的重要应用,为满足广大学生、爱好者、产品开发者迅速学会掌握单片机这门技术,于是产生单片机实验板普遍称为单片机开发板、也有单片机学习板的称呼。比较有名的例如电子人DZR-01A单片机开发板。 单片机开发板是用于学习51、STC、AVR型号的单片机实验设备。根据单片机使用的型号又有51单片机开发板、STC单片机开发板、AVR单片机开发板。常见配套有硬件、实验程序源码、电路原理图、电路PCB图等学习资料。例如电子人单片机开发板,针对部分学者需要特别配套有VB上位机软件开发,游戏开发等教程学习资料。开发此类单片机开发板的公司一般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早期的SCM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 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高端的32位Soc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常见配套资源如下:

STC89C52单片机学习开发板介绍

STC89C52单片机学习开发板介绍 全套配置: 1 .全新增强STC89C5 2 1个【RAM512字节比AT89S52多256个字节FLASH8K】 2 .优质USB数据线 1条【只需此线就能完成供电、通信、烧录程序、仿真等功能,简洁方便实验,不需要USB 转串口和串口线,所有电脑都适用】 3 .八位排线 4条【最多可带4个8*8 LED点阵,从而组合玩16*16的LED点阵】 4 .单P杜邦线 8条【方便接LED点阵等】 5 .红色短路帽 19个【已装在开发箱板上面,短路帽都是各功能的接口,方便取用】 6 .实验时钟电池座及电池 1PCS 7 .DVD光盘 1张【光盘具体内容请看页面下方,光盘资料截图】 8 .全新多功能折叠箱抗压抗摔经久耐磨 1个【市场没有卖,专用保护您爱板的折叠式箱子,所有配件都可以放入】 9 .8*8(红+绿)双色点阵模块 1片【可以玩各种各样的图片和文字,两种颜色变换显示】 10.全新真彩屏SD卡集成模块 1个【请注意:不包含SD卡,需要自己另外配】 晶振【1个方便您做实验用】 12.全新高速高矩进口步进电机 1个【价格元/个】 13.全新直流电机 1个【价值元/ 个】 14.全新红外接收头 1个【价格元/ 个】 15.全新红外遥控器(送纽扣电池) 1个【价格元/个】 16.全新18B20温度检测 1个【价格元/只】 17.光敏热敏模块 1个(已经集成在板子上)【新增功能】 液晶屏 1个 配件参照图:

温馨提示:四点关键介绍,这对您今后学习51是很有帮助的) 1.板子上各模块是否独立市场上现在很多实验板,绝大部分都没有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的元器件密 密麻麻的挤在一块小板上,各个模块之间PCB布线连接,看上去不用接排线,方便了使用者,事实上是为了降低硬件成本,难以解决各个模块之间的互相干扰,除了自带的例程之外,几乎无法再做任何扩展,更谈不上自由组合发挥了,这样对于后继的学习非常不利。几年前的实验板,基本上都是这种结构的。可见这种设计是非常过时和陈旧的,有很多弊端,即便价格再便宜也不值得选购。 HC6800是采用最新设计理念,实验板各功能模块完全独立,互不干扰,功能模块之间用排线快速连接。 一方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同时可加强初学者对实验板硬件的认识,熟悉电路,快速入门;另一方面,因为各功能模块均独立设计,将来大家学习到更高级的AVR,PIC,甚至ARM的时候,都只

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设计

东 北 石 油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2012年 7 月 8日 课 程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 目 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设计 院 系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测控系 专业班级 测控09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学号 一、任务 设计一款基于仿真软件实现的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 二、设计要求 [1] 该实验开发板力求单片机IO口分配合理,实验板硬件资源丰富。 [2] 外围电路设计合理,程序例程正确。 [3] 基本电路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8位流水灯电路、LED显示电路、蜂鸣 器电路、键盘电路、1602及12864液晶显示电路。 [4] 提交设计报告、电路图及程序源码。 三、参考资料 [1] 潘永雄.新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丁元杰.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朱定华.单片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M].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4] 付家才.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 杨丽凤,王艳秋,张军.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 出版社,2004. 完成期限至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曹广华 2012年6月29 日

目录 第1章绪论 (2) 单片机现状与发展 (2) 单片机的性能特点 (2) 本设计任务 (3) 第2 章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4) 电源 (4) 显示功能方案 (4) 电位指示选择 (4) 总体硬件组成框图 (4)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6) 单片机最小系统 (6) 键盘模块设计 (7) LED显示模块设计 (7) 流水灯显示模块设计 (8) 发声模块设计 (9)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9) 第4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10) LED模块的程序设计 (10) 键盘模块的软件设计 (11) 第5章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12) 使用的仪器仪表 (12) 系统调试 (12) 测试结果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 程序 (16)

《单片机应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433M无线通信系统》廖永斌

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433M无线通信系统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8年 1月 13日

《单片机应用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433M无线通信系统 课程设计目的: 1、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 2、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理论课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应用系统中; 3、训练单片机应用技术,锻炼实际动手能力 4、提高正确地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1、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其中包括单片机和CC1101模块的设计; 2、完成无线通信模块的程序设计与实现,上机运行调试程序,记录实验结果(如图表等),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课程设计报告书按学校统一规范来撰写,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目录、摘要、关键 词、基本原理、方案论证、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带流程图、程序清单)、仿真结果、实物运行结果照片、结论献等; 4、查阅不少于6篇参考文献。 初始条件: 1、STC89C52和CC1100H模块; 2、先修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时间安排: 第19周,安排设计任务,完成硬件设计; 第20周,完成软件设计、撰写报告,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基本原理 (1) 1.1无线通信系统 (1) 1.2芯片简介 (1) 1.2.1单片机STC89C52 (1) 1.2.2 无线通信CC1101芯片 (3) 2方案论证与设计 (5) 2.1无线通信模块选择 (5)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选择 (5) 2.3整体方案设计 (6) 3 硬件电路设计 (6) 4软件程序设计 (8) 4.1发送端编程 (8) 4.2接收端编程 (9) 4.3程序调试与下载 (10) 5硬件仿真 (12) 6实物制作与调试 (12) 6.1 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 (12) 6.2无线通信模块CC1101 (13) 6.3稳压电路模块 (13) 7心得体会 (15) 8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全国电子专业人才大赛●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大赛规则(2014版)

附件2 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 2009年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大赛规则 一、比赛内容及形式 选手须在规定时间内,根据配发的材料套件包、元器件清单、主要元器件说明、产品功能介绍等资料,完成以下操作: 1.硬件电路设计。根据比赛题目要求,用给定的材料用PROTEL软件设计出电路原理图。 2.电路板焊接与装配。依据原理图在赛场提供的电路板上焊上电子元器件及功能部件,装配成实际的单片机产品。 3.产品硬件电路调试。按比赛题目规定的产品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对装配完的单片机产品进行调试,并按要求记录调试结果。 4.编写程序及软、硬统调。根据赛场题目要求和单片机产品功能说明书编写程序,并将调试完成的完整程序在线下载到芯片上。 备注:(1)比赛单片机芯片采用AT89S52,软件调试环境为Keil C,在线下载软件为IspPgm。 (2)编写程序的语言可采用汇编语言,也可采用C语言。 二、比赛用时 6小时 三、赛场提供的设备和器材 1.主要设备 ① 20MHz双踪示波器

② 电子计数器(频率计) ③ 通用直流稳压电源 ④ 装有Keil C、IspPgm的计算机 ⑤ 焊台(电烙铁)、尖嘴钳、斜口钳、螺丝刀、万用表等 ② 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简易专用替代设备。 2.器材 根据比赛需要,赛场提供下列器材: ①备用元件 ②连接导线、焊锡、助焊剂等 四、选手自带工具 签字笔、计算器。 五、比赛涉及知识准备 ① 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传感器原理、AT89S52单片机等相关 知识及其应用; ② 51系列汇编语言或C语言的编程方法及应用; ③ Keil C软件及IspPgm 软件的使用; ④ 常用仪器的使用方面的知识。 六、评分 1.评分标准及分值 根据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的情况,参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电子专业人才考试(高级)标准进行评分。“单片机设计与开发比赛”的满分为100分,评分标准如下: ①硬件电路设计(20分)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主要步骤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主要步骤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步骤,大致分为几个部分: 1.策划阶段: 策划阶段决定研发方向,是整个研发流程中的重中之重,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必须“运筹帷幄,谋定而动”。策划有两大内涵:做什么?怎么做? 1)项目需求分析。解决“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问题。 对项目进行功能描述,要能够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对项目设定性能指标,要能够满足可测性要求。所有的需求分析结果应该落实到文字记录上。 2)总体设计,又叫概要设计、模块设计、层次设计,都是一个意思。解决“怎么做?”“如何克服关键难题?”问题。 以对项目需求分析为依据,提出解决方案的设想,摸清关键技术及其难度, 明确技术主攻问题。 针对主攻问题开展调研工作, 查找中外有关资料, 确定初步方案,包括模块功能、信息流向、输入输出的描述说明。在这一步,仿真是进行方案选择时有力的决策支持工具。 3)在总体设计中还要划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内容。单片机应用开发技术是软硬件结合的技术, 方案设计要权衡任务的软硬件分工。硬件设计会影响到软件程序结构。如果系统中增加某个硬件接口芯片, 而给系统程序的模块化带来了可能和方便, 那么这个硬件开销是值得的。在无碍大局的情况下, 以软件代替硬件正是计算机技术的长处。 4)进行总体设计时要注意,尽量采纳可借鉴的成熟技术, 减少重复性劳动,同时还能增加可靠性,对设计进度也更具可预测性。 2. 实施阶段之硬件设计 策划好了之后就该落实阶段,有硬件也有软件。随着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的飞速发展,元器件集成功能越来越强大,设计工作重心也越来越向软件设计方面转移。硬件设计的特点是设计任务前重后轻。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可划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与单片机直接接口的电路芯片相关数字电路的设计,如存储器和并行接口的扩展, 定时系统、中断系统扩展, 一般的外部设备的接口, 甚至于A/D、 D/A芯片的接口。另一部分是与模拟电路相关的电路设计, 包括信号整形、变换、隔离和选用传感器,输出通道中的隔离和驱动以及执行元件的选用。 工作内容: 1)模块分解。策划阶段给出的方案只是个概念方案,在这一步要把它转化为电子产品设计的概念描述的模块,并且要一层层分解下去,直到熟悉的典型电路。尽可能选用符合单片机用法的典型电路。当系统扩展的各类接口芯片较多时, 要充分考虑到总线驱动能力。当负载超过允许范围时, 为了保证系统可靠工作, 必须加总线驱动器。 2)选择元器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 选用新的元件及芯片。 3)设计电原理图及说明。 4)设计PCB及说明。 5)设计分级调试、测试方法。 设计中要注意: 1)抗干扰设计是硬件设计的重要内容, 如看门狗电路、去耦滤波、通道隔离、合理的印制板布线等。 2)所有设计工作都要落实到文字记录上。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设计报告

单片机设计报告 编写:HUBU2015级通信工程xmx 2017年5月23日 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利用8*8LED点阵动态显示汉字的字样。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整个控制搭电路的核心,并编制软件程序,实现汉字的显示。通过此设计来巩固单片机硬件系统的设计及软件系统的编程,通过设计将平时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1、设计一个8*8点阵LED电子显示屏。 2、要求在目测条件下LED显示屏各点亮度均匀、充足,可显示一个“大” 字。 二、总体方案设计 2.1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 1、设计总体框图 硬件电路的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硬件电路结构由8个部分组成: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按键接口电路、电源电路、点阵显示阳极电路、点阵显示阴极电路和 8*8点阵显示电路。 2、工作原理 由于是8*8点阵屏设计,需要端口16个,可采用静态显示模式,用P0 口控制行,P1 口控制列,通过软件编程,即可实现汉字的显示

3、兀器件清单 元件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STC89C52单片机一块附底座 晶振12MHZ一块 8*8点阵LED显示器一块SZ411288k 按钮开关一个四脚 极性电容10uF一支 瓷片电容51pF两个 电阻5k Q八个 电阻10k Q一个 2.2系统软件的设计 软件程序主要由开始、初始化、主程序、字库和延时子程序组成 三、系统硬件电路的具体设计 3.1时钟电路 STC89C52单片机内部的振荡电路是一个高增益反向放大器,引线X1和X2分别是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单片机内部虽然有振荡电路,但要形成时钟,外部还需附加电路。STC89C52的时钟产生方式有两种:内部时钟电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由于外部时钟方式用于多片单片机组成的系统中,所以此处选用内部时钟方式。

蓝桥杯单片机设计与开发笔记(来源于网络)

蓝桥杯编程笔记 (亚洲一条龙整理) 近期和我们实验室的小伙伴一起参加了第七届蓝桥杯单片机开发与设计组省赛,在这里将备赛期间的一些资料和经验总结一下,并分享给大家。 蓝桥杯单片机开发板是国信长天的CT107D单片机综合训练平台,个人感觉这块开发板的设计还是很不错的。之前一直用的普中的板子,自己也做过一些最小系统板,练习了蓝桥杯的板子后根本不想再用普中的板子了。普中的板子将单片机的学习划分成很多个模块,操作各个模块时需要手动接线,因此很适合初学者,而蓝桥杯的板子则不需要自己手动接线,开发板也没有模块划的划分,能够让我们对单片机编程有更深入的理解,适合进阶练习。 虽然CT107D中使用了很多的锁存器,电路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熟悉之后会发现自己对之前毫不在意的锁存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模块化编程与代码复用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这次比赛我对单片机编程也有了不同的认识,学到一个很重要的单片机编程套路就是通过定时器来实现前后台的编程思想,虽然以前也这么用过中断来处理一些事务,但是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同时,学会看芯片文档对于你以后做开发会有很大的帮助。总之,比赛过后有很多想要分享的东西,我会慢慢的写好每一篇博客。 在这一系列的笔记中,我会将自己蓝桥杯备赛期间写的一些代码以及做过的一些模拟题与大家进行分享,欢迎大家与我交流心得。 一、流水灯 图1 LED部分电路原理图分析 根据上图分析,要控制LED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74HC573锁存器,然后控制P0口的输出。根据74HC573的真值表,当LE为高时,锁存器左边输入什么右边就输出什么,当LE为低时,锁存器输出的是上一次的值,即实现了锁存。如下图:

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介绍

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 一、51精简开发板简介 它是一款以80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精简开发板。8051系列单片机是一款应用非常广泛的8位微处理芯片,由于其功能齐全,产品技术成熟,资料广泛,又是学习其他很多单片机的基础,所以它是初学者学习单片机的不二之选,是大学生进行电子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必备的单片机。 本款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较市面上所出售的一般开发板的方便之处在于:1.支持STC及ATMEL AT全系列51/52单片机芯片,具有两种方便的下载方式,并且能够通过串口方便地和电脑进行通信。 2.省去了一般开发板高成本的外围扩展器件,但仍可以进行单片机I/O口输入输出、定时/计数器、中断、串口通信等常用实验项目。方便的扩展功能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配备实用的外围器件。 3.具有市面上一般单片机所不具有的超强扩展性能。每组I/O口两侧都与单片机供电电源相连,免去了以往单片机接扩展板时还需另行供电的麻烦。 4.开发板总体布局美观、大方,所有元件均采用直插式封装,便于焊接。 学习51板单片机应由浅入深,逐步掌握,先是模仿实验,再是自己动手。51板单片机的开发环境是Keil uVision3,简单易懂,详细用法本书后面也做了说明。另外书后还附有几个有趣的实验,方便学生测试51板,也作为学生学习、修改之用。 二、产品简介 本产品是一套完整的8位单片机开发系统,若将程序下到51板上,它将成为一个极其有趣的智能玩具。 1.主要性能指标 输入电压:DC ~5V;典型值:5V 2.功能分区与模块简介

图51板框图 [1] 单片机 单片机也称单片微控制器(Single Chip Microcontroller),它集成度高、运算快、体积小、运行可靠、价格低廉,在过程控制、数据采集、机电一体化、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MCS-51单片机结构框图如图所示。 图MCS-51结构框图

单片机设计与开发项目模拟试题

第八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模拟试题-单片机设计与开发项目 第一部分:客观题 1.IAP15F2K61S2单片机具有_________KByte RAM空间,_________Kbyte Flash 空间,IO具备_________种工作模式,_________路ADC通道。 2.8051单片机堆栈指针的作用是() A.指明栈底的位置 B.指明栈顶的位置 C.操作数的地址 D.指令的地址 3.模拟信号采集设备,ADC参考电压为5V,要求分辨率达到5mV,ADC至少 应选择() A. 8位 B.10位 C. 12位 D. 16位 4.关于51单片机的串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单片机和PC机的通讯使用MAX232芯片是为了电平转换 B.异步通讯中,波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字节数 C.空闲状态下,Tx引脚上的电平为高 D.一般情况下,使用非整数晶振,是为了获得精准的波特率 5.通讯距离为800米时,可以优先考虑以下那些通讯方式() A.串口TTL B. RS-232 C.RS485 D. CAN BUS 6.I2C总线在读或写操作前,开始的信号为() A. SCL为高电平期间,SDA从低变高 B. SCL为高电平期间,SDA从高变低 C. SCL为低电平期间,SDA从低变高 D. SCL为低电平期间,SDA从高变低

7.运算放大器的电源接入±12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6V,正向导通电压为 0.6V,当输入电压U i = -2V时,输出电压U O应该为() A. -6V B. -2V C. +6V D. 0.6V 8.以下哪些程序片段可以将竞赛板上的蜂鸣器关闭() A. P2 = (P2&0x1F |0xA0); B. P2 = (P2&0x1F | 0xE0); P0 = 0x00; P0 = 0xFF; P2 &= 0x1F; P2 &= 0x1F; C. XBYTE[0xA000] = 0x00; D. P2 = (P2&0x1F | 0xE0); P0 = 0x00; P2 &= 0x1F;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总体设计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总体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编码:051071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学时数:84其中:理论教学学时:54课内实训学时:30制定人:审核人: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设计 (一)学习基础分析 (二)学习目标 (三)教学内容(含作业设计) (四)教学方法 三、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二)学习效果评价 四、其他 (一)参考教材、讲义、设备、网络等教学 资源 (二)其它需要说明事项 机电工程系 2008年8月18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3.课程编码:051071 4.学时:84学时(理论教学54学时,课内实训30学时) 5.适应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电力系统设备及自动化方向专业 二、教学设计 (一)学习基础分析 高等数学、物理基础知识; 已经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低压电气设备、电机拖动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相关内容与技能。 (二)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学会使用MCS-51单片机。 2.理解并掌握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原理。 3.熟练使用MCS-51单片机的指令。 4.掌握MCS-51单片机的中断和定时系统。 5. 熟悉MCS-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原理及方法。 6. 能熟练的应用MCS-51单片机指令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 7. 能跟据控制要求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系统软硬件调试。 8.熟悉MCS-51单片机的开发环境。 (三)教学内容(含作业设计) 模块一:公共基础模块 教学内容实训与作业设计 ●微型计算机基础; ●单片机概述; ●计算机的数制与编码;●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单片机的主要特点; ●数制及其转换; ●作业1:通过搜集各种资料简述你所了解的微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作业2:与同学们讨论:同一般的微型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应用在哪里?

51单片机开发板

课程名称电路CAD作业项目51单片机开发板作业日期2016-5-12成绩班级14物联网工程XX李延晖学号9 上课地点启智楼4122一.开发板电路原理图 图1 开发板电路原理图 二.电路模块划分及功能简介 1.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

图1-1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图 简单功能介绍: 单片机最小系统,也叫做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原件组成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的三要素就是电源、晶振、复位电路。 型号名称:AT89S52 主要使用方法: 客房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输入、输出开关量多,主控制器单片机已有的I/O口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需要进行扩展。为降低成本,采用简单的TTL电路扩展I/O口,即单片机的P2.0、P2.1口地址信号作为译码器74LS139的输入信号,74LS139的输出信号作为总线驱动器 74LS244的片选信号,74LS244的8个输出脚分别接单片机P0口的8位,通过片选74LS244单片机即可把74LS244输入脚上的数据读入,其I/O输入接口电路如图2所示。IG01~IG08是一组弱电端子输入信号线,它们分别和8个弱电开关相连。由于系统有24个开关输入量,因此,电路共用了3个74LS244,当片选信号CS1~CS3中有一个有效时,其对应74LS244上的数据就被读入到单片机中。

典型应用电路: 图1-2 典型应用电路 在本系统中的功能: 作为控制核心原件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运算,协调各个管口及原件形成完整的控制系统。

图1-3 AT89S52的实物图 图1-4 AT89S52的外形尺寸图

图1-5 AT89S52元件符号图1-6 PCB电路符号2.A/D、D/A模块 3.显示、指示模块 (1)液晶显示模块: 图3-1-1 液晶显示模块图 简单功能介绍: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 1.【大题】控制引脚 (1)RST —9号引脚 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结合P27周期),再次引脚加上持续时间大于2个机器周期(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时,就可以对单片机完成复位操作。 (2)EA /Vpp (31引脚) EA 为外部程序存储器访问允许控制端。 【访问内ROM/RAM 用MOV 外ROM/RAM 用MOVX CPU 先访问片内】 2.程序状态寄存器PSW Cy P — OV RS0 RS1F0 Ac D7D6D5D4 D3 D2D1D0D0H PSW 图2-3 PSW 的格式 Cy (PSW.7)进位标志位 P (PSW.0)奇偶标志位 表2.2 RS1、RS0与所选的四组工作寄存器区的对应关系 RS1 RS0 所选的四组寄存器 0 0 0区(内部RAM 地址00H~07H ) 0 1 1区(内部RAM 地址08H~0FH ) 1 0 2区(内部RAM 地址10H~17H ) 1 1 3区(内部RAM 地址18H~1FH ) 3.程序存储器,ROM 4KB; 内部数据存储器,RAM 256B 4.表2-3 5个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 中断源 入口地址 外部中断0(0INT ) 0003H 定时器0(T0) 000BH 外部中断1(1INT ) 0013H 定时器1(T1) 001BH 串行口 0023H

5.内部数据存储器 地址为00H~1FH 的32个单元是4组通用工作寄存器区。用户可以通过指令改变PSW 中的RS1、RS0这两位来切换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 用户RAM 区 (堆栈、数据缓冲区) 第0组工作寄存器区 第1组工作寄存器区第2组工作寄存器区第3组工作寄存器区可位寻址区7FH 30H 2FH 20H 1FH 18H 17H 10H 0FH 08H 07H 00H 图2-4 89C51片内RAM 的结构 6.【大题】堆栈指针SP (先入先出) 堆栈指针SP 的内容指示出堆栈顶部在内部RAM 块中的位置。它可以指向内部RAM 00H~7FH 的任何单元。单片机复位后,SP 中的内容为07H 。 7.89C51单片机共有4个双向的8位并行I/O 端口,分别记为P0、P1、P2和P3。 当P0口用作通用I/O 口时,由于需要在片外接上拉电阻,端口不存在高阻抗(悬浮)状态,因此为一个准双向口。(高8位,P2口,只有P0接上拉电阻)。 P1口“读引脚”输入时,必须先向锁存器写1.。(所有P1口均适用,暂时断开外设与内部连接) 8.内部时钟方式(适用于整个系统,只有一块单片机) 电路中的电容C1和C2的典型值通常选择为30pF 左右。【图2-10 内部时钟方式的电路 P26】 9.时钟周期(振荡周期),一个状态周期由两个时钟周期构成。 10.机器周期:89C51的一个机器周期包括12个时钟周期,分为6个状态:S1~S6。每个状态又分为两拍:P1和P2。 11.以累加器为目的的操作数的指令 MOV A,Rn ;A Rn →)(,n=0~7 MOV A,@Ri ;A Ri →))((,i=0,1 MOV A,Direct ;A Direct →)( MOV A,#data ;A data →#

2013年蓝桥杯单片机设计与开发模拟试卷

准考证号 工位号 注意:只填写准考证号和工位号,否则试卷作废 密 封 线 ----------------------------------------------------------------------------- 2013年“蓝桥杯”第五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单片机设计与开发项目模拟试题 竞赛时间:5小时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配 分 10分 30分 60分 100分 得 分 “模拟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任务书 功能简述 要求“模拟智能灌溉系统”能够实现土壤湿度测量、土壤湿度和时间显示、湿度阈值设 定及存储等基本功能。通过电位器Rb2输出电压信号,模拟湿度传感器输出信号,再通过AD 采集完成湿度测量功能;通过DS1302芯片提供时间信息;通过按键完成灌溉系统控制和湿度阈值调整功能,通过LED 完成系统工作状态指示功能。系统硬件电路主要由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单元、ADC 采集单元、RTC 单元、EEPROM 存储单元、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报警输出电路组成,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框图 MCS-51单片机资料、I2C 总线驱动程序和DS1302时钟芯片驱动程序、CT107D 单片机综合训练平台电路原理图以及本题所涉及到的芯片数据手册,可参考计算机上的电子文档。程序流程图及相关工程文件请以考生准考证号命名,并保存在计算机上的考生文件夹中,文件夹位于Windows 桌面上。

设计任务及要求 1.系统工作及初始化状态说明 1.1 自动工作状态,根据湿度数据自动控制打开或关闭灌溉设备,以L1点亮指示; 1.2 手动工作状态,通过按键控制打开或关闭灌溉设备,以L2点亮指示; 1.3 系统上电后处于自动工作状态,系统初始湿度阈值为50%,此时若湿度低于 50%,灌溉设备自动打开,达到50%后,灌溉设备自动关闭; 1.4 灌溉设备打开或关闭通过继电器工作状态模拟。 2.数码管单元 时间及湿度数据显示格式如图2所示: 08- 30805 时(8时)分隔符分(30分)熄灭湿度(5%) 数码管DS1 数码管DS2 图2. 显示格式(8点30分,土壤湿度5%) 3.报警输出单元 系统工作于手动工作状态下时,若当前湿度低于湿度阈值,蜂鸣器发出提示音,并 可通过按键S6关闭提醒功能。 4.功能按键 2.1 按键S7设定为系统工作状态切换按键; 2.2 手动工作状态下按键S6、S5、S4功能设定如下: 按下S6关闭蜂鸣器提醒功能,再次按下S6打开蜂鸣器提醒功能,如此循环; S5功能设定为打开灌溉系统; S4功能设定为关闭灌溉系统。 2.3 自动工作状态下按键S6、S5、S4功能设定如下: S6功能设定为湿度阈值调整按键,按下S6后,进入湿度阈值调整界面(如图3所示),此时按下S5为湿度阈值加1,按下S4湿度阈值减1,再次按下S6后,系 统将新的湿度阈值保存到EEPROM中,并退出湿度阈值设定界面。 - - 888852 湿度阈值设置提示符熄灭湿度阈值(52%) 数码管DS1 数码管DS2 图3. 湿度阈值设定界面 5.实时时钟 “模拟智能灌溉系统”通过读取DS1302时钟芯片相关寄存器获得时间,DS1302 芯片时、分、秒寄存器在程序中设定为系统进行初始化设定,时间为08时3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