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湖南城市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湖南城市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湖南城市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一、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说明

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3.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评估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评估占30%。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二、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说明:

1、[1]根据课程类型,在理论课程内容设计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中选择相应部分进行评价。

2、[2]实践教学含调研、实验、实习及其他实践教学活动。

3、1-3指标中,论文(含科研、教研)折算分数:

①一级刊物(国家级)发表论文4分,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分,普通CN级刊物发表论文1分。

②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国家级5分,省、部级4分,校级2分。

③公开出版的专著、译著、教材、习题集、辅导材料3分。

4、1-3指标中成果指:国家级,省、部级和院级优秀科研、教学成果,且在校科研处、教务处立项,并已获得鉴定或奖励。

5、综合评审设计为五个一级指标,十四个二级指标,按照十四个二级指标评价得分(K1,K2,…,K14)。综合评审得分计算公式为:M=∑Ki,其中Ki为二级指标评价得分。

6、遴选与验收参照同一评价体系。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2009 年度)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说明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 河北省教育厅

二OO九年三月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说明 1. 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 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 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精神制定。 2.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标准重点针对专业领域课程,同时兼顾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公共、基础课程。 3. 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估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 ,特色及政策支持占20% 。 4. 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本年度河北省本科或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高职)、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5. 总分计算:M= E 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 1.0、0.8、0.6、0.4、0.2,Mi 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6.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表中“评审标准”栏内,注明本科和高职的,分别是对本科课程和高职课程的标准要求。未注明的同时适用于本科和高职课程。 7. 本评审指标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8)》、《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08 )》和《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2007 年)》制订。

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

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 1.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②在教学条件方面,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③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

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④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占20%。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 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湖南大学大学物理2期末试卷答案

大学物理试卷(二)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2(D )3(B )4(B )5(B )6(D )7(D )8(C )9(D )10(C ) 二 填空题(共 30分) 1. λ / (2ε0) 3分 2. W e 0 / εr 4分 3. aIB 3分 4. E D r εε0= 3分 5. t E R d /d 2 0πε 3分 6. 不变 1分 变长 1分 波长变长 1分 7. 123ννν+= 2分 123 1 1 1 λλλ+ = 2分 8. 电子自旋的角动量的空间取向量子化 3分 9. 泡利不相容原理 2分 能量最低原理 2分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解:在任意角φ 处取微小电量d q =λd l ,它在O 点产生的场强为: R R l E 002 04d s co 4d d εφ φλελπ=π= 3分 它沿x 、y 轴上的二个分量为: d E x =-d E cos φ 1分 d E y =-d E sin φ 1分 对各分量分别求和 ?ππ=20 2 00d s co 4φ φελR E x = R 004ελ 2分

)d(sin sin 420 00 =π=?πφφελR E y 2分 故O 点的场强为: i R i E E x 004ελ-== 1分 2.解:(1) 在球内取半径为r 、厚为d r 的薄球壳,该壳内所包含的电荷为 d q = ρd V = qr 4πr 2d r /(πR 4) = 4qr 3d r/R 4 则球体所带的总电荷为 ( )q r r R q V Q r V ===??0 3 4 d /4d ρ 2分 (2) 在球内作一半径为r 1的高斯球面,按高斯定理有 4041 24 121 1 d 41 4R qr r r R qr E r r εε=π?π= π? 得 4 02 1 14R qr E επ= (r 1≤R), 1E 方向沿半径向外. 2分 在球体外作半径为r 2的高斯球面,按高斯定理有 022 2/4εq E r =π 得 22024r q E επ= (r 2 >R ), 2E 方向沿半径向 外. 2分 (3) 球内电势 ?? ∞?+?=R R r r E r E U d d 2111 ??∞π+π=R R r r r q r R qr d 4d 420 402 1εε 4 03 10123R qr R q εεπ-π=???? ??-π=3310412R r R q ε ()R r ≤1 2分 球外电势 202 0224d 4d 2 2 r q r r q r E U r R r εεπ= π=?=? ?∞ ()R r >2 2分 3.解: 321B B B B ++= B 1、B 2分别为带电的大半圆线圈和小半圆线圈转动产生的磁感强度,B 3为沿直径的带电线段转动产生的磁感强度. ππ= 21b I λω, 422200101λωμλωμμ= π?π==b b b I B 3分 ππ= 22a I λω, 422200202λωμλωμμ=π?π==a a a I B 3分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本科,2007) 目录 一、评审指标说明 二、评审指标内涵 二○○七年三月

一、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20%。 5.总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河北省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9)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2009年) 一、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说明 二、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 河北省教育厅

二○○九年三月

一、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标准重点针对专业领域课程,同时兼顾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公共、基础课程。 3.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估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占20%。 4.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本年度河北省本科或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高职)、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6.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表中“评审标准”栏内,注明本科和高职的,分别是对本科课程和高职课程的标准要求。未注明的同时适用于本科和高职课程。 7.本评审指标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8)》、《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08)》和《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2007年)》制订。

湖南大学物理(2)第14,1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湖南大学物理(2)第 14,15章课后习题参 考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14章 稳恒电流的磁场 一、选择题 1(B),2(D),3(D),4(B),5(B),6(D),7(B),8(C),9(D),10(A) 二、填空题 (1). 最大磁力矩,磁矩 ; (2). R 2c ; (3). )4/(0a I μ; (4). R I π40μ ; (5). 0i ,沿轴线方向朝右. ; (6). )2/(210R rI πμ, 0 ; (7). 4 ; (8). )/(lB mg ; (9). aIB ; (10). 正,负. 三 计算题 1.一无限长圆柱形铜导体(磁导率μ0),半径为R ,通有均匀分布的电流I .今取一矩形平面S (长为1 m ,宽为2 R ),位置如右图中画斜线部分所示,求通过该矩形平面的磁通量. 解:在圆柱体内部与导体中心轴线相距为r 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由安培环路定 律可得: )(220R r r R I B ≤π=μ 因而,穿过导体内画斜线部分平面的磁通Φ1为 ???==S B S B d d 1 Φr r R I R d 2020?π=μπ=40I μ 在圆形导体外,与导体中心轴线相距r 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为 )(20 R r r I B >π=μ 因而,穿过导体外画斜线部分平面的磁通Φ2为 ??=S B d 2Φr r I R R d 220?π=μ2ln 20π=I μ 穿过整个矩形平面的磁通量 21ΦΦΦ+=π=40I μ2ln 20π +I μ I S 2R 1 m

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

附件六: 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2006) 目录 一、精品课程评估方案说明 二、评估指标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六年四月

一、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说明 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 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二、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1] 根据课程类型,在理论课程内容设计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中选择相应部分 进行评价。 [2] 实践教学含社会调查、实验、实习及其他实践教学活动。

(完整版)湖南大学生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湖南省第 3 届大学生物理竞赛试卷 (2010 年 4 月 24 日) 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2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1、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 n 的透明介质中从 A 沿某路径传播到 B ,若A ,B 两点相位差为3,则此路径 AB 的光程为 [ ] (A) 1.5 (B) 1.5n (C) 1.5n (D) 3 2、氢原子中处于 2p 状态的电子,描述其量子态的四个量子数(n , l , m l , m s ) 可能取的值为 [ ] (A) (2, 2,1, - 1 ) 2 (B) 1 (2, 0, 0, ) 2 (C) (2,1, -1, - 1 ) 2 1 (D) (2, 0,1, ) 2 3、某元素的特征光谱中含有波长分别为 = 450nm 和 = 750nm (1nm = 10-9 m )的 1 2 光谱线。在光栅光谱中,这两种波长的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 2 的谱线的级数将是 [ ] (A) 2,3,4,5…… (B) 2,5,8,11…… (C) 2,4,6,8…… (D) 3,6,9,12…… 4、长为 2L 、质量为 m 的均匀直棒的两端用绳自天花板竖直吊住,若一端突然剪断,剪断 绳的瞬间另一端绳中的张力为: [ ] (A) 1 mg 2 (B) mg (C) 3 mg 4 (D) 1 mg 4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电子枪的加速电压U = 5?104V ,则电子的速度(考虑相对论效应) ,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 2、弦上一驻波,其相邻两节点的距离为65cm ,弦的振动频率为230Hz ,则波长为 ,形成驻波的行波的波速为 。 3、长为 L 的铜棒 ab 在垂直于匀强磁场 B 的平面内以角速度作逆时 针转动, B 垂直于转动平面向里,如图所示。则棒中的动生电动势为 a ,a 、b 两端何端电势高 (填 a 或 b )。 4、一均匀带正电的无限长直导线,电荷线密度为,其单位长度上总共发出的电场线(E 线)的条数是 。 5、用白光垂直照射在厚度为4 ?10-5 cm ,折射率为 1.5 的薄膜表面上,在可见光范围内, b B

湖南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复习习题 (1)

复习习题 1. 某理想气体反应过程的)g (B ∑ν=1,反应过程的m ,r V C ?=5.6 J ?mol -1?k -1 , m ,r p C ?=( 13.914 ) J ?mol -1?k -1 2.( 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无限接近平衡的 )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3. 状态函数E 的微小变量应记为( d E )。 4.一定量理想气体节流膨胀过程中:μJ -T =( 0 );△H =( 0 ); △U =( 0 )。 5.任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温商的总和,可表示为;?(δQ /T )不可逆( > ) 0。 6.△A 与△G 分别代表(等温、等容、可逆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最大非体积等于系统亥姆霍兹函数的减少值;等温、等压、可逆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最大非体积等于系统吉布斯函数的减少值)。 7.在恒温恒压下,一切化学变化必然是朝着化学势(降低)的方向自动的进行。 8. 在80℃下,将过量的NH 4HCO 3(s )放人真空密闭容器内,NH 4HCO 3(s)按下式进行分 解: NH 4HCO 3(s )= NH 3(g )+CO 2(g )+H 2O (g ) 达平衡后,系统的C =(1);F =(0)。 9.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理想气体所进行的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体积功的大小相比较 可知: 可逆过程系统对环境作(a ); 环境对系统做(b)功。 选择填入:(a )最大;(b )最小;(c )大小无法确定。 10.在25℃的标准状态下,反应 C 2H 6(g )+3 .5O 2 → 2CO 2(g )+3H 2O (l ) 此反应过程的△H m (b ); △U m (b ); W (a )。 选择填入:(a )>0;(b )<0;(c )=0;(d )无法确定。 11.在恒压、绝热、W ’=0的条件下发生某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上升、体积变大,则此 过程的△H (b );△U (c );W (c )。 选择填入:(a )>0;(b )=0;(c )<0;(d )无法确定。 12.在同一温度下,W ′=0,同一个化学反应的Q p ,m (d )Q V ,m 。 选择填入:(a )>;(b )<;(c )=;(d )无法确定。 13. 在隔离系统内自动发生某过程,则此过程系统总的熵变△iso S (a )。

大学物理上册(湖南大学陈曙光)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大学物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1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运动方程为x (t ) = 6t 2 - 2t 3.试求: (1)第2s 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2)1s 末及2s 末的瞬时速度,第2s 内的路程; (3)1s 末的瞬时加速度和第2s 内的平均加速度. [解答](1)质点在第1s 末的位置为:x (1) = 6×12 - 2×13 = 4(m). 在第2s 末的位置为:x (2) = 6×22 - 2×23 = 8(m). 在第2s 内的位移大小为:Δx = x (2) – x (1) = 4(m), 经过的时间为Δt = 1s ,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v =Δx /Δt = 4(m·s -1). (2)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t ) = d x /d t = 12t - 6t 2, 因此v (1) = 12×1 - 6×12 = 6(m·s -1), v (2) = 12×2 - 6×22 = 0 质点在第2s 内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即Δs = Δx = 4m . (3)质点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a (t ) = d v /d t = 12 - 12t , 因此1s 末的瞬时加速度为:a (1) = 12 - 12×1 = 0, 第2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a = [v (2) - v (1)]/Δt = [0 – 6]/1 = -6(m·s -2). [注意] 第几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的时间间隔都是1秒. 1.2 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 10s 内走过路程s = 30m ,而其速度增为n = 5倍.试证加速度为2 2(1)(1)n s a n t -= +,并由上述资料求出量值. [证明]依题意得v t = nv o ,根据速度公式v t = v o + at ,得 a = (n – 1)v o /t , (1) 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t 2 = v o 2 + 2as ,得 a = (n 2 – 1)v o 2/2s ,(2) (1)平方之后除以(2)式证得:2 2(1)(1)n s a n t -= +. 计算得加速度为:2 2(51)30(51)10 a -= += 0.4(m·s -2 ). 1.3 一人乘摩托车跳越一个大矿坑,他以与水平成22.5°的夹角的初速度65m·s -1从西边起跳,准确地落在坑的东边.已知东边比西边低70m ,忽略空气阻力,且取g = 10m·s -2.问: (1)矿坑有多宽?他飞越的时间多长? (2)他在东边落地时的速度?速度与水平面的夹角? [解答]方法一:分步法. (1)夹角用θ表示,人和车(人)在竖直方向首先做竖直上抛运动, 初速度的大小为 v y 0 = v 0sin θ = 24.87(m·s -1). 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t - v 0 = at , 这里的v 0就是v y 0,a = -g ;当人达到最高点时,v t = 0,所以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t 1 = v y 0/g = 2.49(s). 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式:v t 2 - v 02 = 2a s , 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1 = v y 02/2g = 30.94(m). 人从最高点开始再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为;h 2 = h 1 + h = 100.94(m).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s = gt 2/2,得下落的时间为:2 22h t g == 4.49(s). 因此人飞越的时间为:t = t 1 + t 2 = 6.98(s). 70m 22.5o 图1.3

温州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温州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一、评估指标说明 为使专业评估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更具导向性,根据温州大学专业建设规划的有关精神,在参考《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重点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评估指标。 (1)专业评估的目的 加大本科专业建设力度,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层次和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服务转型,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2)专业评估的原则 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坚持条件、过程、效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 (3)专业评估的对象 评估对象为学校所有本科专业,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在学校指导下自行组织专业评估。 (4)评估指标与标准 评估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33项,其中标“*”者为核心指标,共19项,一般指标14项。评估标准共分为A、B、C、D四级,A、C在评价指标内涵及其标准中给出,介于A、C级之间者为B级,低于C级者为D级。 (5)评估结论与等级 评估结论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整改。其具体标准

(6)评估结论的利用 ①在校重点(建设)专业的评估验收中,总分值低于85分者或规定的核心指标中有一项未达到A级要求者,不能评为校重点专业。 ②省市重点建设专业原则上在校重点专业中产生。 ③评估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一般专业,作为校重点建设专业评选的候选专业。 ④评估不合格的专业须限期整改。 ⑤本科专业评估的结论在半年内,如发现有评估依据严重失实,将直接定为整改级别。如在有效期内,教学方面发生重大事故等严重问题,视情节轻重给予降级处理。

大学物理习题册答案(湖南大学版)光的干涉

第6章 光的干涉 一、选择题 1(C),2(A),3(A),4(B),5(A),6(B),7(B),8(C),9(D),10(D) 二、填空题 (1). 使两缝间距变小;使屏与双缝之间的距离变大. (2). N D (3). 0.75 (4). λ3,33.1 (5). )2(L λ (6). 113 (7). 1.2(k=0,中央是暗斑,k=1后是环;本题取k=4) (8). 2d / λ (9). 2(n – 1)h (10). )(212N N L +λ 三、计算题 1.一双缝,缝距4.0=d mm ,两缝宽度都是080.0=a mm ,用波长为 A 4800=λ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双缝后放一焦距0.2=f m 的透镜。求: (1)在透镜焦平面处的屏上,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x ?; (2)在单缝衍射中央亮纹范围内的双缝干涉亮纹数目N 。 解:双缝干涉条纹: (1) 第k 级亮纹条件: d sin θ =k λ 第k 级亮条纹位置:x k = f tg θ ≈f sin θ ≈kf λ / d 相邻两亮纹的间距:?x = x k +1-x k =(k +1)f λ / d -kf λ / d =f λ / d =2.4×10-3 m=2.4 mm (2) 单缝衍射第一暗纹: a sin θ1 = λ 单缝衍射中央亮纹半宽度: ?x 0 = f tg θ1≈f sin θ1≈f λ / a =12 mm ?x 0 / ?x =5 ∴ 双缝干涉第±5极主级大缺级. ∴ 在单缝衍射中央亮纹范围内,双缝干涉亮纹数目N = 9 分别为 k = 0,±1,±2,±3,±4级亮纹 或根据d / a = 5指出双缝干涉缺第±5级主大,同样得该结论. 2. 在折射率n =1.50的玻璃上,镀上n '=1.35的透明介质薄膜.入射光波垂直于介质膜表面照射,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发现对λ1=600 nm 的光波干涉相消,对λ2=700 nm 的光波干涉相长.且在600 nm 到700 nm 之间没有别的波长是最大限度相消或相长的情形.求所镀 介质膜的厚度.(1 nm = 10-9 m) 解:设介质薄膜的厚度为e ,上、下表面反射均为由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故不计附加程差。当光垂直入射i = 0时,依公式有: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指标 1.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二轮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冀教高〔2007〕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以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在教学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②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重视网络教学资源(BB教学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③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审。指标体系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教学队伍(20分)、教学内容(23分)、教学方法与手段(24分)、教学条件(15分)、教学效果(18分),创新与政策支持(100分) (5)总分计算。 ①评估指标按五级评定,即A级、B级、C级、D级、E级,本指标体系只给出A、C两级标准,介于A、C之间为B级,达不到C级为D级或E级。对二级指标评判,有2个评估要素的必须2个达到A方可评为A;3个评估要素的必须2A、1B方可评为A。 ②评估指标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占20%。 ③每个评估要素得分为状态分值乘以权重系数。A、B、C、D、E的权重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各评估要素得分之和即为评估总分。

大学物理学湖南大学出版社陈曙光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习题解答 ----------By:答案家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P26. 1.1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运动方程为x(t) = 6t2 - 2t3.试求: (1)第2s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2)1s末及2s末的瞬时速度,第2s 内的路程; (3)1s末的瞬时加速度和第2s内的平均加速度. [解答](1)质点在第1s末的位移大小为 x(1) = 6×12 - 2×13 = 4(m). 在第2s末的位移大小为 x(2) = 6×22 - 2×23 = 8(m). 在第2s内的位移大小为 Δx = x(2)– x(1) = 4(m), 经过的时间为Δt= 1s,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 v=Δx/Δt = 4(m·s-1). (2)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v(t) = d x/d t = 12t - 6t2, 因此v(1) = 12×1 - 6×12 = 6(m·s-1), v(2) = 12×2 - 6×22 = 0, 质点在第2s内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即Δs = Δx = 4m. (3)质点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 a(t) = d v/d t = 12 - 12t, 因此1s末的瞬时加速度为 a(1) = 12 - 12×1 = 0, 第2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a= [v(2) -v(1)]/Δt = [0 –6]/1 = -6(m·s-2). [注意]第几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的时间间隔都是1秒. 1.2 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 10s内走过路程s = 30m,而其速度增为n = 5倍.试证加速度为 2 2(1) (1) n s a n t - = + . 并由上述数据求出量值. [证明]依题意得v t = nv o, 根据速度公式v t = v o + at,得 a = (n– 1)v o/t,(1) 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t2 = v o2 + 2as,得 a = (n2– 1)v o2/2s,(2) (1)平方之后除以(2)式证得 2 2(1) (1) n s a n t - = + . 计算得加速度为 2 2(51)30 (51)10 a - = + = 0.4(m·s-2). 1.3 一人乘摩托车跳越一个大矿坑,他以与水平成22.5°的夹角的初速度65m·s-1从西边起跳,准确地落在坑的东边.已知东边比西边低70m,忽略空气阻力,且取g= 10m·s-2.问: (1)矿 坑有多宽? 他飞越的时 间多长? (2)他 在东边落地 时的速度?速度与水平面的夹角? [解答]方法一:分步法.(1)夹角用θ表示,人和车(他)在竖直方向首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 v y0 = v0sinθ = 24.87(m·s-1). 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t - v0 = at, 这里的v0就是v y0,a = -g;当他达到最高点时,v t = 0,所以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图1.3

湖南大学大学物理2期末试卷

一、 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一点电荷,放在球形高斯面的中心处.下列哪一种情况,通过高斯面 的电场强度通量发生变化: (A) 将另一点电荷放在高斯面外. (B) 将另一点电荷放进高斯面内. (C) 将球心处的点电荷移开,但仍在高斯面内. (D) 将高斯面半径缩小. [ ] 2. 充了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看作很大的平板)间的静电作用力F 与两极板间的电压U 的关系是: (A) F ∝U . (B) F ∝1/U . (C) F ∝1/U 2. (D) F ∝U 2. [ ] 3. 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电介质,若测得导体表面 附近场强为E ,则导体球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σ为 (A) ε 0 E . (B) ε 0 ε r E . (C) ε r E . (D) (ε 0 ε r - ε 0)E . [ ] 4. 如图,在一圆形电流I 所在的平面内,选取一个同心圆形闭合回路L ,则由安培环路定里 (A) B = 0. (B) B ≠0. (C) B ≠0. (D) B =常量. [ ]

5. 一载有电流I 的细导线分别均匀密绕在半径为R 和r 的长直圆筒上 形成两个螺线管,两螺线管单位长度上的匝数相等.设R = 2r ,则两螺线管中 的磁感强度大小B R 和B r 应满足: (A) B R = 2 B r . (B) B R = B r . (C) 2B R = B r . (D) B R = 4 B r . [ ] 6. 在圆柱形空间内有一磁感强度为 B 的均匀磁场,如图所示. B 的大小以速率d B /d t 变化.在 磁场中有A 、B 两点,其间可放直导线AB 和弯曲的导线AB ,则 (A) 电动势只在AB 导线中产生. (B) 电动势只在AB 导线中产生 (C) 电动势在AB 和AB 中都产生,且两者大小相等. (D) AB 导线中的电动势小于AB 导线中的电动势. [ ] 7. 用频率为ν1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测得饱和电流为I 1,以频率 为ν2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测得饱和电流为I 2,若I 1> I 2,则 (A) ν1 >ν2. (B) ν1 <ν2. (C) ν1 =ν2. (D) ν1与ν2的关系还不能确定. [ ] 8. 关于不确定关系 ≥??x p x ( )2/(π=h ,有以下几种理解: (1) 粒子的动量不可能确定. (2) 粒子的坐标不可能确定. (3) 粒子的动量和坐标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确定. (4) 不确定关系不仅适用于电子和光子,也适用于其它粒子. 其中正确的是: (A) (1),(2). (B) (2),(4). (C) (3),(4). (D) (4),(1). [ ] 9. 直接证实了电子自旋存在的最早的实验之一是 (A) 康普顿实验. (B) 卢瑟福实验. (C) 戴维孙-革末实验. (D) 斯特恩-革拉赫实验. [ ] 10. 有下列四组量子数: (1) n = 3,l = 2,m l = 0, (2) n = 3,l = 3,m l = 1, (3) n = 3,l = 1,m l = -1 (4) n = 3,l = 0,m l = 0, 其中可以描述原子中电子状态的 (A) 只有(1)和(3). (B) 只有(2)和(4). (C) 只有(1)、(3)和(4). (D) 只有(2)、(3)和(4). [ ] 二、 填空题(共30分) 1.(本题3分) 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圆环,电荷线密度为λ. 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圆环中心O 点

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

收稿日期:2012-06- 29基金项目:2011年上海市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作者简介:鲁 娟,女,现为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医学教育教研室讲师,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与管理。通讯作者:郭玉峰 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鲁 娟,谢长勇,王 悦,郭玉峰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 200433) 摘要:应用已经建立的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专业评估,验证其科学性。对照指标体系中三级指标( 观测点),由科研部、教务处、教保处、校团委、人事处、招生及就业部门等提供数据,对某高校所有现有专业和拟新增的专业进行评估。目前开设的10个专业以及4个拟新开设的专业评估结果均为优秀, 另外3个拟新开设的专业评估结果为良好。某高校现有专业特色鲜明;专业评估结果与上级部门审批意见一致,说明已经建立的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关键词:高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应用 中图分类号:G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769(2012)06-1128- 03An Applied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SpecialtiesLU Juan,XIE Chang-yong,WANG Yue,GUO Yu-feng(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Abstract:To apply the establish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specialties for specialty  e-valuation to test its scientificity.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ird-level indicators,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Teaching &Research,Dean’s Office,Division of Teaching  Guarantee,the University’s Youth League Office,Personnel Division,Admission Office and Employment Officeto evaluate all the specialties in one university.The existing  10specialties and 4specialties intended tobe added were both evaluated“excellent”;the other 3specialties to be added were evaluated“fine”.The existing 10specialties of the university  are good in quality.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valuation remarks of the higher department,which shows that the establish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scientific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pecialty;evaluation;index system;application 高校内部专业评估, 是高校自身为全面了解各专业办学水平现状,加强学校宏观管理,按照专业办学要求,全面收集专业办学信息和资料,对其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办学条件和资质、课程实施过程、人才培养质 量等进行的综合评价活动[1] 。目前,国内有关高校专 业评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职业教育,并进行了专业的 核心要素探析以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等[ 1-3 ]。有关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少见报道。本文以某高 校为例, 应用已经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其目前正在开设的专业和拟新增的专业进行评估,以验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关指标体系的建立已另文报道。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某高校现有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 海军临床医学五年制、麻醉学五年制、海军临床医学(海军全科军医方向)五年制、中医学五年制、生物技术四年制、 药学四年制、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四年制、护理学四年制10个专业,以及拟增设的中医学八年制、海军临床医学八年制、中药学四年制、医学心理学五年制、本硕连读六年制药学、六年制生物技术、陆军全科军医7个专业,共17个专业进行评估。 · 8211·西北医学教育(http://xbyx.cbp t.cnki.net)2012年12月第20卷第6期NORTHWEST MED.EDU.Dec.2012Vol.20No.6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湖南大学出版社)

大学物理习题集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1一质点沿直线运动,运动方程为x (t ) = 6t 2 - 2t 3.试求: (1)第2s 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2)1s 末及2s 末的瞬时速度,第2s 内的路程; (3)1s 末的瞬时加速度和第2s 内的平均加速度. [解答](1)质点在第1s 末的位置为:x (1) = 6×12 - 2×13 = 4(m). 在第2s 末的位置为:x (2) = 6×22 - 2×23 = 8(m). 在第2s 内的位移大小为:Δx = x (2) – x (1) = 4(m), 经过的时间为Δt = 1s ,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Δx /Δt = 4(m·s -1). (2)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t ) = d x /d t = 12t - 6t 2, 因此v (1) = 12×1 - 6×12 = 6(m·s -1), v (2) = 12×2 - 6×22 = 0 质点在第2s 内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即Δs = Δx = 4m . (3)质点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a (t ) = d v /d t = 12 - 12t , 因此1s 末的瞬时加速度为:a (1) = 12 - 12×1 = 0, 第2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v (2) - v (1)]/Δt = [0 – 6]/1 = -6(m·s -2). [注意] 第几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的时间间隔都是1秒. 1.2 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 10s 内走过路程s = 30m ,而其速度增为n = 5倍.试证加速度为,并由上述资料求出量值. [证明]依题意得v t = nv o ,根据速度公式v t = v o + at ,得 a = (n – 1)v o /t , (1) 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t 2 = v o 2 + 2as ,得 a = (n 2 – 1)v o 2/2s ,(2) (1)平方之后除以(2)式证得:. 计算得加速度为:= 0.4(m· s -2). 1.3一人乘摩托车跳越一个大矿坑,他以与水平成22.5°的夹角的初速度65m·s -1从西边起跳,准确地落在坑的东边.已知东边比西边低70m ,忽略空气阻力,且取g = 10m·s -2.问: (1)矿坑有多宽?他飞越的时间多长? (2)他在东边落地时的速度?速度与水平面的夹角? [解答]方法一:分步法. (1)夹角用θ表示,人和车(人)在竖直方向首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 v y 0 = v 0sin θ = 24.87(m·s -1). 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t - v 0 = at , 这里的v 0就是v y 0,a = -g ;当人达到最高点时,v t = 0,所以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t 1 = v y 0/g = 2.49(s). 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式:v t 2 - v 02 = 2a s , 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1 = v y 02/2g = 30.94(m). 人从最高点开始再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为;h 2= h 1 + h = 100.94(m).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s = gt 2/2,得下落的时间为:= 4.49(s). 因此人飞越的时间为:t= t 1 + t 2 = 6.98(s). v a 2 2(1)(1)n s a n t -= +2 2(1)(1)n s a n t -= +22(51)30 (51)10 a -= +2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