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结合心电图STT改变在确诊冠心病方面价值评估袁天浩
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了解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选70例本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将其当作实验组,同时选同时健康体检者70例,将其当作参照组,对2组均予以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对2组诊断结果作对比。
结果:实验组有48例心电图ST-T动态改变呈阳性,阳性率68.57%;参照组有23例呈阳性,阳性率32.86%,(P<0.05);实验组心电图ST-T动态阳性患者Gensini评分(38.36±6.58)分,阴性评分(3.39±0.85)分;与参照组(45.12±7.52)分、(3.16±1.10)分相比,有差异性(P<0.05)。
结论:临床对冠心病展开诊断时,心电图ST-T动态改变可提高确诊率,但心电图ST-T动态改变的假阴性率、假阳性率相对高,为此,需尽早对患者做冠脉造影确诊。
【关键词】心电图ST-T;冠心病;应用价值冠心病作为临床心内科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病率逐年上升,且高血压是伴发该病的一个危险因素[1]。
临床以往对冠心病主要以冠脉造影诊断方法为首选,但该方法应用较少。
由于冠心病心电图经常会出现ST-T段动态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呈向下斜型(或是水平型),也有可能会伴发T波倒置,上述指证均表现为冠心病标志性改变,临床需重点关注[2]。
为评估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次选70例冠心病患者、70例健康体检者作研究对象,均予以其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现将结果作如下分析。
1.对象和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抽选70例本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将其当作实验组,男女例数比:40例/30例,年龄:43岁-75岁,年龄均值(53.50±2.65)岁;同时选同时健康体检者70例,男女例数比:38例/32例,年龄:42岁-78岁,年龄均值(54.65±4.68)岁。
心电图ST-T段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心电图ST-T段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ST-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便利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住我院治疗的1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80例患者均实施18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检测结果;同时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等因素对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
结果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51.85%,特异度为88.89%,确诊率为66.67%;108例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有50例患者存在单支病变,有14例(28.00%)患者出现心电图ST-T段改变,有58例患者存在多支病变,有32例(55.17%)患者出现心电图ST-T段改变,单支病变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多支病变的阳性率,P<0.05;在心电图ST-T段改变情况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之间的性别、高血压、血糖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心电图ST-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确诊率较高,且对冠心病严重程度的诊断(尤其是多支病变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电图;ST-T段改变;冠心病Clinical value of ECG ST-T segment change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T-T segment changes of electrocardiogram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 Extraction to our hospital treatment of 1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May 2013 to December 2015) as the target, of 1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lectrocardiogram (ECG)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examination results, also on the patient's age, body mass index (BMI) were further analysis,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sex, smoking, history of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so on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on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Results ECG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ensitivity was 51.85%, specificity was 88.89%, the positive rate was 66.67%; foun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54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re are single lesion in 50 patients,14 cases (28%) patients with ECG ST-T segment changes, 5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ulti vessel disease. 32 cases (55.17%) patients with ECG ST-T segment changes, single lesion posi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ositive rate of multivessel disease, P < 0.05; in the change of ECG ST-T segment cas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gender, hypertension, blood glucose between CHD group and non CHD group, P< 0.05. Conclusion ECG ST-T segment change has a certain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diagnosis rate is high, and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specially the diagnosis of multiple lesions)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 electrocardiogram; ST-T segment chang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的该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冠心病若不及时加以诊断和治疗,易使患者出现其他的疾病,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常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1-2]。
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价值

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35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按照是否发生ST-T段改变分为两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分析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ST-T段存在动态变化的患者确诊率为69.59%,ST-T段无变化的患者确诊率为3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ST-T检查无动态改变的患者,可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关键词】心电图;ST-T改变;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ST-T段改变指的是ST下斜形或水平型压低超过0.05mV、T波低平和倒置,这种心电图表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引发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特征[1]。
一直以来,心电图以其无创、简便性及重复性高的优点,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广泛应用。
通过定位导联ST-T的动态改变,利用动态心电图发现ST-T段的动态改变,结合临床症状可以做出诊断。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3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心电图ST-T段改变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析,旨在评价心电图ST-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治的拟诊为冠心病患者35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6.2±5.9)岁,合并高血压者32例。
1.2 研究方法1.2.1 心电图检查于患者入院当日、第2d、第3d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取平卧位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标准: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mV、胸导联V1~V3 ST段抬高≥0.3mV或V4~V5导联ST段抬高≥0.1mV、各导联ST段下移≥0.05mV,符合任何一项则认为ST-T改变阳性;常规心电图导联T波振幅均低于R波振幅的10%。
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作者:陈刚郭洁周少坤王炳银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07期[摘要]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728例因胸闷、胸痛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记录静息时12导联心电图。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心电图慢性ST-T改变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冠状动脉不同严重程度时心电图检测的阳性率。
结果心电图慢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59.90%,特异度为63.32%。
心电图阳性率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而升高,而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关。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心电图阳性者约半数与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心肌桥和心肌微血管病变有关。
结论静息心电图可作为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方法,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关键词] 心电图;ST-T改变;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中图分类号] R54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3(a)-0038-0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resting electrocardiogram ST-T change in diagnos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728 patients were conducted coronary angiogram patients,due to choking sensation in chest and chest pain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and resting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were recorded.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electrocardiogram chronic ST -T change in detection coronary artery lesion was evaluated by the standard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results.The positive rate of electrocardiogram detection in different coronary severity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electrocardiogram chronic ST-T change in detectio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as 59.90% and specificity was 63.32%.The positive rate of electrocardiogram increased with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but had any relation with coronary artery lesion branches.Patients with normal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positive electrocardiogram had relationship with hypertension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myocardial bridge and myocardial microvascular lesions. Conclusion Resting electrocardiogram can be an assistant diagnoses method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s helpful to judge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Key words] Electrocardiogram;ST-T change;Coronary angiogram;Coronary heart disease冠心病发病率高,后果严重,是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
社区医院病人心电图ST-T改变对早期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社区医院病人心电图ST-T改变对早期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2-04-27T11:37:50.685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2期作者:徐新诒[导读] 心脏彩超技术是诊断早期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其诊断准确率较高。
徐新诒江苏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24000一、摘要心脏彩超技术是诊断早期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其诊断准确率较高。
并且用过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其心电图ST-T段会发生改变。
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社区医院病人心电图ST-T改变对早期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二、前言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为自身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产生的血管变窄或血流受阻,进而会导致患者出现缺氧[1]。
冠心病患者若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对自身的身体会带来较大危害,因此冠心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关键。
三、现状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诊断已经逐渐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在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中,心脏彩超诊断及冠脉造影诊断的准确率非常高[2]。
在临床上也通常是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明确诊断,并且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应用范围非常广泛[3]。
而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均有密切联系,多样化的检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的检出效果。
四、资料与方法4.1一般资料在我社区医院中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疑似心脏病患者中随机抽30例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中共有18例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
患者年龄区间为51-76岁,平均年龄为(63.84±2.70)岁。
学历层次:大专及以下25例,大专以上5例。
所有患者均为资源加入本研究,并已逐一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其他重大疾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基本资料经过统计学比较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对比。
4.2方法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脏彩超检查。
心电图检查:患者在检查时的体位为仰卧,检查人员应保持检测室内环境的安静。
比较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比较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因典型胸痛和非典型胸痛疑诊冠心病收治的患者387例进行本次实验,分为典型胸痛组、非典型胸痛组、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ST段压低或抬高组、心肌缺血T波倒置低平或U波组、心肌缺血合并胸痛组、心肌缺血不合并胸痛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
比较患者的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冠脉造影结果。
结果387例患者使用静息心电图检查,典型胸痛组确诊冠心病特异度63.6%、阳性预测值81.1%,心肌缺血组心电图灵敏度63.5%、特异度35.6%、阴性预测值53.6%。
ST段压低或抬高组阳性预测值65.0%、T波倒置或U波组阳性预测值30.2%、心肌缺血心电图合并典型胸痛组灵敏度69.2%、心肌缺血心电图合并非典型胸痛组诊断冠心病的的特异度33.4%。
结论胸痛诊断为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大,几乎无误诊;心肌缺血心电图的敏感性高、特异性低,阴性预测价值更大,单凭心肌缺血心电图确诊冠心病具有片面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合并典型胸痛灵敏度高、漏诊率低,心肌缺血心电图合并非典型胸痛特异度低、误诊率高。
【关键词】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174-02冠心病是现今常见的慢性心脏疾病。
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影响心脏的功能,从而产生的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主要症状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患者控制血压、血脂、体重、戒烟、戒酒能够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以及发展[1]。
本文通过对387例胸痛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与患者胸痛和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回顾性分析,评价胸痛和缺血心电图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心电图ST-T变化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心电图 ST-T变化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分析ST-T改变对于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5例具有胸痛、胸闷,并且病情不定期复发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为使用心电图ST-T改变参与首次诊断,共49例;B 组为未使用心电图ST-T改变参与首次诊断,共36例,AB两组进行检测结果比对。
结果:A组诊断平均准确率为85.95%,B组诊断平均准确率59.36%,P<0.005,差异显著、结论:区分冠心病具体病理并最终确诊,在采用心电图ST-T改变分析以外,也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动态心电图检测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测进行临床检验,以有效的提高冠心病确诊的准确性。
【关键词】心电图ST-T改变;冠心病;临床诊断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患者多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并发症,严重损害者患者的身体健康。
冠心病需要及早接受诊断和治疗,以有效降低疾病的治疗风险,提高其治疗效果。
心电图是一种便捷的诊断方法,但是心电图检查的假阳性率较高,普遍认为该诊断方法不如冠状动脉造影技术[1]。
因此,心电图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有待于深入探讨。
本研究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5例具有胸痛、胸闷,并且病情不定期复发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分析ST-T改变对于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5例患者作为回顾分析,对本院85名病例进行实验,均征得患者本人同意,85名病例要求无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症状,无任何精神疾病,实验患者在检测当天无心绞痛症状、无合并脑血管意在、无昏迷。
患者病程区间为5—24年,年龄范围在36—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68)岁,男性患者为53例,女性患者为32例,85名患者健康状况差异在区间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8No.12Dec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2期(下)2012年12月
目前,多种疾病临床上表现胸痛,同时伴有心电图ST-T改变,此时常误诊为冠心病,最终给患者带来了不可逆的损失.随着这种情况的日渐增大,疾病的确诊成为临床难点.本文探讨一下我院收治的心电图ST-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心电图ST-T改变患者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均有心电图ST-T改变,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胸痛.根据患者有无胸痛将其平均分为对照A组和对照B组,对照A组患者伴有胸痛及典型心电图ST-T改变,对照B组患者没有典型胸痛症状.对照A组男48例,女38例;年龄33 ̄81岁,平均年龄58.3岁;病程0.5年 ̄19年,平均病程6.3年;高血压51例,糖尿病35例.对照B组男39例,女47例;年龄37 ̄77岁,平均年龄54.8岁;病程0.5年 ̄22年,平均病程6.7年;高血压56例,糖尿病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家族遗传史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86例患者进行血常规、心电图、凝血以及肝肾功能检查,排除患者有血性疾病和没有冠脉造影禁忌症,准备做冠脉造影.两组患者进入导管室,使用C型臂X光机,采用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术行冠脉造影.若至少一支冠脉狭窄并且大于50%呈现阳性则确诊为冠心病,反之,小于50%为阴性,此时可以排除患者冠心病[3].1.3统计学分析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对照A组患者的冠脉造影阳性率83%,对照B组患者的冠脉造影阳性率为21%,两者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如表1.
3讨论
胸痛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来说,肿瘤、炎症、外伤以及一些理化因素会造成组织损伤,从而会刺激到膈神经、肋间神经、脊神经后根或者迷走神经分布在支气管、食管、胸膜、肺脏、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这写病理在一定程度上都可引起胸痛.正是因为胸痛不一定和患者身体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相一致,因此,临床出现胸痛时,医生不能立马准确地做出判断[1]
.
一直以来,心电图常作为确诊冠心病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说,冠心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ST抬高或者压低、T波倒置等,但是,经验表明出现ST-T改变的患者不一定患有高血压.因此如何正确诊断患者冠心病是医学上的重难点.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因为患者脂质代谢失常,造成血液中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从而导致动脉内膜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成白色斑块,这种现象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堆积在动脉内膜上的白色斑块不断增多,最终造成动脉腔狭窄,阻碍血液流动,致使心脏缺血,从而产生冠心病[2]
.如果对动脉壁上形成的斑块
胸痛结合心电图ST-T改变在确诊冠心病方面价值评估袁天浩(赤峰学院医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目的:评估胸痛结合心电图ST-T改变在确认冠心病方面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心电图ST-T改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胸痛将其随即分为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两组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对比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A组患者的冠脉造影阳性率83%,对照B组患者的冠脉造影阳性率为21%,两者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结合心电图ST-T改变在确认冠心病临床价值较高,仅凭心电图ST-T改变不能确诊患者冠心病.关键词:胸痛;心电图ST-T改变;冠心病;冠脉造影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2-0093-02
组别例数冠脉造影阳性冠脉造影阴性对照A组4336(83%)7(17%)对照B组439(21%)34(79%)
表1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n/%)
93--置之不理,长时间会破裂或者形成溃疡,进而形成血栓,完全中断整个血管的血流,最终引发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患者猝死.临床上冠状动脉痉挛是比较少见的冠心病发病机制,冠状动脉痉挛会让患者感到异性心绞痛,痉挛超过30分钟时,会引起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7,8].临床上,胸痛是冠心病典型表现,但因为不仅仅冠心病,另外还有肺疾病、胸膜疾病以及心包疾病等都可引起胸痛,因此单纯地依靠胸痛是不能确诊患者患有冠心病.为了能有效地确诊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1958年引入了冠脉介入性诊疗技术,至1967年Judking和Amplatzh[6]使用经皮穿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一直到1973年我国才开始运用冠脉造影进行冠心病的诊断,目前,冠脉造影是唯一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因此,其被成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指标”,但因为冠脉造影术的经济费用过高,并且其包括一项有创检查,因此冠脉造影术并未在基层医院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冠脉造影作为世界医学界公认的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其具有诊断和治疗两方面的作用.冠脉造影将特殊导管经患者大腿处上肢桡动脉或股动脉处穿刺,之后将导管插至冠状动脉开口,然后选择性地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并记录显影全过程,最后根据记录结果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发生病变[4].通常在行冠脉造影术前要对患者施行局麻,因为心脏内部和血管没有感觉神经,因此患者只会在局部麻醉的瞬间感到疼痛,其余全过程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觉或反应.患者冠脉造影术后需要平卧18至24小时,平卧期间,一些患者可能会有腰背酸痛的感觉,待患者可起床活动后,腰酸背痛症状即可消失.冠脉造影术和其他手术一样,都存在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据有关资料表明,冠脉造影术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2% ̄0.9%,常见的冠脉造影术并发症有:心律失常;穿刺局部出血或血肿、动静脉瘘或假性动脉瘤等;急性心肌梗死;造影剂过敏等.上述这些并发症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并且手术熟练操作者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总的来说,冠脉造影术是一项几乎无痛、相对安全且风险较小的手术.现在绝大多数的医院都可以进行经桡动脉造影,并且经过该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手术完成后可立即拔除动脉鞘管,压迫桡动脉4-10分钟,同时加压固定3-6小时.患者在行冠脉造影手术前,应做常规检查,包括肝功能、血常规、肾功能、尿常规、胸片、血电解质以及心脏超声,通过上述常规剑客可以发现患者是否患有潜在疾病,比如肾功能不全或肝功能不全等,从而提高冠脉造影术的安全性.临床上,很多患者因为冠脉造影检查自身特点(有创性),常常对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存在恐惧心理,患者都认为冠脉造影检查需要插管、注射造影剂,同时还需要X线,这些有创伤性的检查与CT和无创心电图比起来会极大地增加患者的痛苦.尽管如此,但是一些临床表现为不典型心绞痛症状、临床不能确诊且已实施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心脏扩大的中老年患者,以及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电图异常,或者被怀疑冠状动脉畸形或者病变,但经过无创检查后,检查结果不能确诊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唯以的诊断手段[5]
.另外,一些药物治疗效
果不理想的冠心病患者在考虑采用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之前,务必给予左心室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该种检查手段明确患者左心室能、出现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等情况,从而便于制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伴有典型胸痛且心电图ST-T改变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呈现阳性,且患者诊断符合率高达83%,但是仅有心电图ST-T改变不伴有典型胸痛患者的符合率仅为21%,两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胸痛结合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较高,明显优于单纯心电图ST-T改变的患者,因此,心电图ST-T改变不能单纯作为诊断患者冠心病依据,如果患者仅仅心电图ST-T改变但不伴有典型胸痛,医生在做冠心病确诊的时候要谨慎,这种情况下对患者行冠脉造影意义重大.———————————————————参考文献:〔1〕Braunwald.心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3-226.〔2〕谭维羚.高血压伴胸痛和ST-T改变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2010,41(03):116.〔3〕韩慧媛,董秀云.心电图ST-T异常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8(02):240-241.〔4〕寻芳霞,雷慧玲.胸痛结合心电图ST-T改变在确诊冠心病方面价值评估[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33.〔5〕李彬.非冠心病胸痛伴心电图ST-T改变21例误诊分析[J].中国医药,2009,04(01):77.〔6〕HurstJW.Historyofcardiaccatheterization.KINGSB,DORGLASJS.Coronaryangiographyandangioplasty[j].NewYork:McGraw-Hill,1985,06(11):1240-1244.〔7〕VanderheydenM,VrintsC,Verstrekens,etal.B-typena-triureticpeptideasamarkerofheartfailure:newinsightsfrombiochemistryandclinicalimplications.BiomarkMed,2010,04(09):315-320.〔8〕Teic.Newnon-invasiveindexforcombinedsystolicanddiastolicventricularfunction.JCardiol,1995,26(12):135-136.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