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题论文

合集下载

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及进展趋势论文

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及进展趋势论文

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及进展趋势论文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及进展趋势论文随着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商品国际化革命、信息产业化革命的推进,许多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必将产生一次生物技术革命,而这一革命的主战场就是农业。

现代生物技术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的营养品质。

因此,现代生物技术必然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1.1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即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技术,设计好不同来源的基因顺序,在体外成功构建杂交DNA分子后导入受体细胞,使受体细胞表现出人们需要的表现型,产生出人们需要的物质。

在农业领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农作物优质、高产、抗性强,还可获得畜、禽新品种及具有特殊作用的动、植物。

例如,经过7年的努力攻关,2011年胜利突破了大面积示范(即6.67hm2示范)平均产量为13500kg/hm2的超级杂交稻第3期目标,达到了13899kg/hm2[1];运用转基因技术将相应的基因导入油菜中有望培育出转基因抗病油菜新品种[2];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农作物中,使农作物能够不受除草剂的影响,目前已生产出多种抗除草剂作物品种,应用广泛[3]。

1.2细胞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细胞工程是指在体外培养细胞,以改变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为目的将不同作物或动物进行细胞杂交,使植物或动物个体繁殖速度加快,以获得优良品种或新品种及某些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的一门技术[4]。

细胞工程技术在植物快速繁殖、植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应用较多,如可以将马铃薯细胞和番茄细胞进行杂交,可获得上结番茄下结马铃薯的“番茄马铃薯”;将豆科植物与向日葵进行细胞杂交,可培育出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向日豆”[5]。

1.3发酵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发酵工程即利用微生物具有的特殊作用生产出对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将微生物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的一门新的技术。

生物技术及应用论文关于生物技术的论文

生物技术及应用论文关于生物技术的论文

生物技术及应用论文关于生物技术的论文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对近年来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从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细胞培养的研究概况、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等内容出发,指明了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草药;生物技术;组织培养;基因工程我国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已发现11 000多种药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首位,为我国研制新的天然药物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但传统的中草药获取方法是以采集和消耗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为代价的,当采集和消耗量超过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时,必然会导致物种濒危甚至灭绝。

为了解决药用植物的供需矛盾,人们多采用人工栽培的方法扩大药源,但在人工栽培药用植物时又面临着花费时间长、繁殖系数小、耗种量大、种子带病与农药残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兴起,为我国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良机和手段。

1 植物组织培养1.1历史与现状近40年来,植物组织培养已成为生物学科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并在农业、林业、医药业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我国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1964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罗士韦教授等首先报道了人参组织培养获得成功的研究成果。

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种药用植物通过离体培养获得试管植株,其中大多数为珍贵的药用植物。

其中有的还利用试管繁殖技术用于生产栽培种植药材,如苦丁茶、芦荟、怀地黄、枸杞、金钱莲等。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利用试管繁殖与嫩枝扦插相结合的方法繁殖新品种宁杞1号和宁杞2号苗木100多万株,加速了该品种的推广。

1.2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1.2.1 药用植物种苗的快速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药用植株无性繁殖来解决药用植物天然资源不足这一棘手问题,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生产周期短、无性遗传特性一致的优点。

食品生物技术论文2100字_食品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食品生物技术论文2100字_食品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食品生物技术论文2100字_食品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食品生物技术论文2100字(一):生物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摘要:作为一种社会服务产品技术,生物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价值极高。

本文在阐述生物技术内涵的同时,就其在食品科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

期望能进一步提升生物技术应用水平,继而在促进食品科学发展的同时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

关键词:生物技术;食品科学;应用食品安全是关系人们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事项。

近年来,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食品工业的规范化生产。

然不可否认的是,当今食品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基于此,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进行检测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管理的关键。

1生物技术的基本内涵生物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服务社会的产品技术,其以工程学技术为基础,在分析自然科学原理的同时,通过自然科学理论指导产品生产,不仅实现了对动物、植物要素的综合管理,而且實现了微生物的有效协调,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现阶段,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当中,其中生物芯片技术、生物酶技术、PCR技术等是较为常见的技术应用形态。

从使用过程来看,这些技术虽然在作用、功能、原理及特点上有所差异,然其最终的服务目标具有相似性,即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保证食品科学技术规范,质量高效。

2基于生物技术的食品科学检测管理2.1检验食品安全性能随着现代食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销售的食品的数量和类型逐渐丰富,在对这些食品进行管理时,应注重对食品质量、成分、微生物与农药残余的检验,以此保证食品的安全性[1]。

2.2食品质量成分检验质量及成分检验是食品安全检验的基本内容,当食品质量与成分和国家食品安全规范标准不一时,容易引起食品安全事故。

譬如,双汇瘦肉精事件,就是因为在养殖猪时添加了瘦肉精,这使得食品中有毒成分较高,给人们的身体带来较大损耗。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灵活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对食品的成分进行快速精准的检测,同时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可有效评估并判断食品的质量。

生物技术毕业论文

生物技术毕业论文

目录生物技术制药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3)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 (3)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 (3)引言 (3)一、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现状 (4)1.我国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现状 (4)2.国外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现状 (5)二、生物技术制药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6)1.生物技术制药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6)2.生物技术制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6)3.生物技术制药在神经退化疾病中的应用 (6)4.生物技术制药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6)三、未来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方向 (7)1.大力开发新型治疗疫苗 (7)2.开发活性蛋白与多肽药物 (7)3.发展氨基酸工业 (7)4.单克隆抗体的研发 (7)5.血液替代品的研发 (8)6.人体基因组的研究 (8)四、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的策略 (8)1、加快医药企业的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重组策略: (8)2、引进风险资金,加快生物制药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9)3、完善生物制药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策略 (9)五、生物技术制药依赖相关领域的发展 (9)六、研究生物技术制药的意义 (10)七、总结 (10)八、参考文献 (11)生物技术制药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中文摘要:生物技术制药是以基因工程为基础、运用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技术]2[以及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细胞组织培养等手段研究基因片段,研发药物用来基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生]2[ 。

生物技术制药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技术之一,也是未来最有前景对人类生命意义贡献最大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基因工程;基因诊断;酶工程技术;疾病预防Biotech drugs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English Abstract: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is based on the genetic engineering,using cell engineering,microbial engineering,enzyme engineering,protein engineering,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 recombin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techn ology,gene mutation and cell tissue cultur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gene frag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rug used for gene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eventio n of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Biotech drugs are one of the major technologies of the world.is the most promising future to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human life a disci pline。

生物信息技术论文

生物信息技术论文

生物信息技术论文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生物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之大将不可预料。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物信息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生物信息技术论文篇一信息技术改变生物教学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

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新教材教学难度增加了,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

生物教学课本中涉及的图、文、形、像很多,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看、去听、去想。

信息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吸引学生注意,降低理解难度。

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增大课堂容量、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本质、方法和意义等做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教学课程改革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生命科学对人类的影响之大将不可预料。

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生物老师在这次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信息,从努力实践到积极创新,开发制作适用于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获取更多的生物学信息。

今天的教师,不能满足于一支粉笔、一张利口,博闻强记、引经据典的传统教学,而应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将生物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有效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功能,使计算机溶入学科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学生。

整合并非是计算机与生物学科的简单结合,也并不能够解决生物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而是从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探索规律,启发思维,从而提高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但是现在的一些老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认识存在着很多误区:有的认为直接照搬网络上下载的课件上课就是整合课了;有的认为课堂上只要用了多种电教媒体就是整合课;有的认为在机房上课,网络环境下上课,就是整合课。

生物技术本科毕业论文pcr方法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本科毕业论文pcr方法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中的应用

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PCR方法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中的应用姓名:学号:专业:生物技术年级:2008级实习单位: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指导老师:完成日期:2012 年5 月1 日PCR方法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中的应用作者肖明瑶指导者张艳摘要目的为ApoE基因敲除鼠探索快速、简单的基因型PCR检测方法。

方法设计两对引物扩增野生型ApoE基因和ApoE缺陷突变基因的DNA片段,用PCR仪梯度方案测试最佳退火温度,然后用PCR鉴定方案检测小鼠基因型并将所得基因型结果与已经过经典的Southern blot方法检测得到的基因型结果比较。

结果野生型仅在155 bp处有一条条带,突变纯舍子仅在245 bp处有一条条带,杂合子则在155和245bp处出现两条条带。

用PCR方法获得的ApoE基因分析结果与经典的Southern blot方法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

结论用PCR方法分析ApoE基因敲除鼠的基因型具有快速、简单、廉价和适用的特点。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型基因打靶载脂蛋白EGenotype identification of ApoE Gene Knockout Mice with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a simple and quick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method for genotyping of ApoE knockout mice.Method Two pairs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to amplify genomic DNA fragment of wild-type ApoE gene and the same region on ApoE targeting veceor respectively.A gradient PCR strategy was used to test the best annealing temperature. Results A 155bp band was found in wild-type ApoE mice,a 245 bp band in homozygous mutated ApoE mice and both bands in hetemzygous mice.The genotyping results were completely coincided with those from typical Southern blot. Conclusion PCR is a simple,fast and practical method for the genotyping of ApoE gene knockout mice.Key words Poiymerase Chain Reaction genotype gene targeting ApoE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E)是清除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的配体,因此,缺乏ApoE则会导致血液循环中富含胆同醇的物质积累而更加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tl-rosclerosis,AS)病灶形成。

初高中生命题作文《生物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示范作文

初高中生命题作文《生物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示范作文

生物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生物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科学技术,它已经深刻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但是,随着生物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一些伦理问题也开始浮现。

本文将探讨生物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生物技术在医学、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进步。

例如,在医学领域中,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治疗遗传性疾病,提高个体健康水平。

而在农业领域中,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性,满足人类对食品的需求。

生物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导致人类遗传信息的改变,从而引发更多的伦理争议。

而转基因技术也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损害环境和生态。

此外,生物技术的应用还涉及到隐私权、公正性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个人基因信息可能被泄露,引发个人隐私权的争议。

而农业领域中,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可能会带来市场和公正性问题。

如何更好地应对生物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呢?需要建立健全的伦理框架和法规体系。

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应该加强对于生物技术的监管和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道德准则等规范,保障公众利益和权益。

要注重生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在推动生物技术应用的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避免出现风险和负面影响。

例如,在农业领域中,需要注重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参与和信息透明度。

公众应该有权知晓生物技术的运用和影响,可以通过意见反馈、公众听证等方式参与到生物技术的讨论和决策过程中。

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应该加强信息公开,提高信息透明度,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和谣言传播等问题。

综上所述,生物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

只有建立健全的伦理框架和法规体系、注重生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公众参与和信息透明度等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地解决生物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推动生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未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生物科技小论文范例

生物科技小论文范例

生物科技小论文范例关于生物科技小论文范文篇一如何学好高中生物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学科的特点不仅具有理论的严密性,同时更具有应用的广泛性。

高中生物更侧重于生物科学理论的学习和其应用方面,它研究的内容包括生物的结构,生理,分布,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及稳态等。

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大到发明创造,小到衣食住行,人类片刻也离不开生物科学。

所以学好高中生物非常重要,如何学好高中生物,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的措施。

一、学会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生正式听课学习之前所做的知识准备,是一种初步的自我学习行为。

通过预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质量,这己是许多优秀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必由之路。

那么,预习有哪些步骤,如何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呢?(1)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对即将学习的基本内容先作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记下要点。

如在预习阅读过程中可对一些生物学概念、规律等结论性内容用笔勾勾划划。

(2)加强新旧知识联系。

预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前面所学的知识若掌握不牢,就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

因此,预习时可以及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联系起来。

(3)生物教材中的图表较多,预习应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看书与看图表相结合,看书与解题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然后带着问题听课,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

二、学会课堂学习的方法(1)学会记笔记学习生物时还要学会记笔记,笔记是一项技巧性的活动。

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

刚一开始学生可能跟不上,可每节课后找适量时间整理补充笔记。

但要避免将笔记记为教师上课的流水账,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也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教师板书的翻版。

上课是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

生物课是理科课程,理解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教学生处理好听课、思考和记笔记的关系。

如果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对于笔记可采用写标题留空白课后补充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专题讲座课程论文 题 目: 我国医疗工业的现状与未来 学 号: 20100412310044 姓 名: 何颜 年 级: 2010级 专 业: 生物工程 指导教师: 刘平怀 完成日期: 2013 年 11 月 27 日

成 绩: 1

我国医药工业的现状和未来 何颜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摘要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医疗器械、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制药设备等。同时,医药工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本文介绍当代医药工业的生产特点,对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对策。 关键词:医药工业;特点;现状;问题;未来发展

医药工业的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索、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化学药和生化药品在医药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医药工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了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医药企业应留意政府在医疗卫生结构调整和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新动向,尤其要把握好医药工业发展的六大趋势—— 中成药市场竞争将加剧;处方药生命周期将会缩短;第三终端市场将更活跃;医药市场进一步集中,医药两极分化进一步凸现;政策性降价仍将持续;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企业市场品种结构都将发生更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医药工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发展前景进行科学预测,以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一、医药工业的特点

1.技术密集 近几十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医药工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克隆技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技术等的研究开发以及以这 2

些技术为基础研制出来昀新产品给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契机。现代医药工业包括化学合成、生物化学制药、植物提取以及成药的加工生产,这既有原料工业,又有加工工业。医药工业生产技术复杂,工艺流程长,产品种类繁多,质量要求严格,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工业。 2.创制成本高 新药开发涉及化学、化工、生物学、实验动物学、药理学、毒理学、组织学、药剂学、临床医学以及法规、销售学等,并要按照先后次序接力式或交叉进行,工作量大,周期长,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3.发展迅速 医药工业是一个具有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业。药品生产的发展速度,往往高于其他许多产品的增长速度。医药工业历来是发达国家和著名企业竞争的热点。 4.企业并购频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医药工业的结构调整频繁,产生了一系列的并购案。大型跨国公司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大规模的联合与兼并和国际资本市场动作,建立全球性的生产与销售网络,增强垄断效应,扩大市场份额。 二、我国医药工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医药消费观念的更新,我国医药市场增长将快于世界医药市场增长。“十一五”是我国医药工业取得显着成绩的五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加大医疗保障和医药创新投入,医药工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回顾我国医药工业近五年的发展情况,全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 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研发投入低,高素质人才不足,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产品结构亟待升级,一些重大、多发性疾病药物和高端诊疗设备依赖进口,生物技术药物规模小,药物制剂发展水平低,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不足;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多、小、散的问题依然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 3

重,造成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企业质量责任意识亟待加强。其突出表现为: 1.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突出,缺乏大型龙头企业 全国医药工业企业3613 家,其中大型企业423 家,只占总数的11.7%。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种。大多数企业不仅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装备陈旧、管理水平低,而且布局分散,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远远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 2.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新药创新基础薄弱,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医药科技投入不足,缺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产品更新慢,重复严重。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低档次与低附加值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少;重复生产品种多、独家品牌少。有些产品如庆大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B1、甲硝唑等制剂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生产。 3.医药流通体系尚不健全 《2012-2016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调研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显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级批发格局基本打破以后,有效的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非法药品集贸市场屡禁不止。加上生产领域多年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多数品种严重供大于求,流通秩序混乱,治理任务艰巨。 4.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性能较差 我国自己能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大多数是附加值较低的常规中低档产品,而临床上所需的高、精、尖医疗器械与新型实用医疗设备多数需进口。常规医疗器械产品的更新换代慢、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医疗卫生高质量的要求,产品返修率与停机率高于国外同类产品,产品的可靠性不稳定。 5.制剂品种与原料药品种不相匹配 我国已是国际上原料药生产大国,但对药物制剂技术开发研究不够,制剂水平低,大多数制剂产品质量不高,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我国平均一种原料药只能做成三种制剂,而国外一种原料药能做成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制剂;制剂技术落后, 4

制剂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 6.医药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我国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出口附加值较低、污染较重的化学原料药及常规手术器械、卫生材料、中药材,而进口价格昂贵的制剂及大型、高档医疗设备的进出口模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较低。 三、我国医药工业未来发展的分析 目前,中国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从战术竞争,转为战略竞争,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低成本竞争常态化、长期化;二是“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现象更加明显;三是产业并购重组浪潮此起彼伏,高潮不断。2008年医药商业销售增幅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低于工业增幅:两极分化加剧;出口盈利能力下降,但依然实现顺差;受降价政策影响,药品价格进入下降通道;两个终端销售依然活 跃:农村药品市场成为新的发展亮点。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大型医药企业正在整合内外部资源,力图进一步加强核心竞争力,确定市场领导地位;中型企业正在努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争取滞后的管理水平能追赶发展速度,既不放弃机会做大,又要通过“做强”之后,解决企业的消化能力,进一步做大;而小企业则正在全力寻找出路,方式灵活,不拘一格,生存是主要目标,销售是主要手段。 具体来说,我们应抓住医药工业将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支柱产业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具有科技含量、高回报低能耗的高新医药产业。即利用政策优势或日政策机遇来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同时应利用农村“新农合”计划及人口老化、环境污染加剧、经济增加引起的生活节奏加快等市场因素对健康需要的增加,即市场机遇来发展医药工业。应突出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大力发展生物医学行业,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生物制药是近二十年兴起的,以基因重组、单克隆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制药技术。与传统化学药产业由大型药企所垄断不同,生物制药领域内的创业型企业借助技术优势异军突起,形成了以企业间联盟为主的独特产业格局。目前,国内的生物制药行业虽然规模仍然较小,集中度较低,但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上游的研发环节聚集了一批中小型企业,主要为其他大型药企提供研发服务。在生 5

产环节,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十一五”期间取得 长足发展,但结构不均衡,出现低端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自主研发药较少,产能过剩。下游流通销售是产业链相对薄弱的环节,就目前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这突出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第二,增加监管制度力度;第三,增加金融投资的力度。

2.推进中药现代化 中药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加入世贸组织和天然药物需求的日益扩大,将为中药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机遇。由于中药产业基础较差,现代化水平比较低:中药材质量不稳定,部分中药材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超标:中药工艺技术落后,不能对中药进行有效的提取、纯化;中成药制剂水平较落后,影响名优传统中成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药的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控制方法和手段较落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因此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是发展之本。具体来说,应做好以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保持中医药的特色。基因组合的研究证明,每个人之间都有个体差异,中医药的特点是个性化的、动态的,特别是复方中药,倡导对人体机能的整体平衡、综合调理等,不是简单的抄袭。二是制订中医药的标准和规范,包括中药材的生产、质量控制、流通规范,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标准化和翻译规范化,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规范、国家药典和中药审评标准等,把中医药科学的内涵客观地表达出来。因为只有在规范和标准条件下研究、开发出来的产品才具有稳定性、可靠性。三是要积极改进中医药能够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行医方法。尽管中医采用独具特色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但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只靠感官。作为一门科学,如果需要被人广泛认识和掌握,能够在使用的基础上总结其规律,把经验转化为知识,进而上升为理论指导十分必要。 3.发展优势原料药 我国化学原料药有相当基础,是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出口大国,发展优势原料药,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分层次发展化学原料药,在满足基本医疗用药需求的同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短缺的产品及新的出口优势产品。克服主要依靠维生素C、扑热息痛等少数品种出口的状况,发展更多的高附加值出口品种。二是克服过分依靠北美、西欧两大市场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