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对称平移与旋转(秋)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对称平移与旋转(秋)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对称平移与旋转(秋)

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升旗场面图,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场面?

师述:升旗是一个很庄严的活动,无论在哪里遇到升旗仪式,就要停下手头的事情,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军人行军礼。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并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讲授】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图片:出示信息窗1的部旗帜,这是哪个地方的旗帜?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小组中交流问题

(2)小组汇报

(3)小结: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2、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1)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读课本83页最下面的部分。

(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作它的对称轴。)

用自己话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并标出它的对称轴。

展示,交流。对称轴是一条直线,用“点画线”来表示。

【设计意图: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对称轴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所以这里安排了,先读概念,再动手操作剪,最后画一画对称轴。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合作探究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小组合作,交流

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几条对称轴?

折一折的方法,画出对称轴。

小练习。完成自主练习1题、2题和5题。

小游戏:猜一猜,这是什么?

(盖住了一半,能不能猜出它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了引出下一个知识点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4、动手操作,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说一说你怎么画。

读课本84页下面两个同学说的话

分几步。

先从图形找到几个重要的点;

再根据每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找到这些点的对称点;

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5、尝试做85页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试做。

评析展示作品。【理解对称轴两侧完全相同。】

自然对称图片欣赏

1、大自然景物欣赏。

身边哪些数字是轴对称图形。

汉子哪些是对称图形。

常见汽车图标对称图形。

说一说生活还有哪些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欣赏大自然的魅力过程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创造更多的美丽。)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讲授】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

图形对折对称轴

完全重合(直线,点画线)

(完整版)对称、平移和旋转测试题

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每题3分) 二、画出下面每个图形所有的对称轴(每题5分)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1.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等腰梯形③平行四边形④等边三角形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⑤无数 3.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 ① 30°② 60°③ 90°④ 180° 四、看图填一填(每空2分) (1)小帆船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2)三角形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注意:图在格内所画的竖线、横线都是与格子竖线、横线重合的!!!) 2、指针从B开始,顺时针旋转90°到()。指针从B开始,逆时针旋转90°到() 五、按要求画一画 1.将六边形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10分) 2.将小旗图围绕A点顺时针旋转90°。(9分)

倍数和因数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 级 一、填空(每空2分) 1.在18÷3=6中,()和()是()的因数。在3×9=27中,()是()和()的倍数。 2.24的所有因数有(),从小到大15的5个倍数有()。 3.7是7的()数,也是7的()数。 4.在15、18、25、30、19中,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既是2、5又是3的倍数有()。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 6.在20以内的自然数中,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 1.1是奇数也是素数。………………………………………… ()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3.18的因数有6个,18的倍数有无数个。…………………() 4.一个数是6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2和3的倍数。……… () 5.两个奇数的和是偶数,两个奇数的积是合数。…………… () 6.一个自然数个位上是0,这个自然数一定是2和5的倍数。()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1.13的倍数是() ①合数②素数③可能是合数,也可能是素数 2.11和2都是()。

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

对称、平移和旋转(2) 主备人:居述明审查人:徐宏臻复备人 学习内容:四年级下册第64~65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平移90 度。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 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使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美,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 运用。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生活中哪些物体在运动时属于平移? 2、预习 (1)怎样将方格中的线段向右平移4格? (2)怎样才能将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2格? (3)画出平移后的平行四边形 (4)思考:我们怎么知道平移了几格的? 3、你的疑问是 二、合作交流 讨论例题 1、学生先观察 然后独立思考观察,并尝试平移。 小组内交流平移过程。 2、得出:既可以把小亭子先向()平移()格,再向()平移()格; 又可以把小亭子先向()平移()格,再向()平移()格…… 3、学生讨论并交流(以某一点为例:先向右平移6格与虚线图相同点在同一竖线上,再向下平移4格重合……) 4、同桌互相另找一点进行平移练习。 5、小组讨论后交流:把一个图形平移到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或竖直线上时,可以通过对图形某一点(或几点)来确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再改换方向平移几格。

提示: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表示,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表示。 三、巩固提升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小船平移图与电灯平移图) 提问: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 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电灯呢?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你是怎么数的? 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2题的操作要求。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提问作图步骤。 3、“想想做做”第3题 你明白题目的意思吗?要我们怎么做? 观察画出的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画出距离不等的一组平行线吗? 你能用这种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吗?(同桌合作) 四、回顾反思 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 五、课后作业 将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2格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 汝城县土桥镇中心小学祝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62、6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与旋转。 2、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并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4、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1、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并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并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1、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师:听说我们三(1)班的同学观察能力非常好,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在做什么?(师拿起黑板擦沿水平方向擦黑板) 生众:擦黑板。 师:谁来说一说老师是怎样擦黑板的?

生1:轻轻的擦。 生2:直直的擦。 生3:平平的、直直的擦。 …… 师:请你们模仿一下刚才老师擦黑板的动作。(学生模仿做动作) 师:在生活中,像老师擦黑板这样平平的、直直的运动现象还有很多,你们看(课件出示升旗、推动推拉窗、缆车的运动等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让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观察) 师:你们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运动方式吗? 生众:能! 师:请你们用手势表示推动推拉窗时推拉窗是怎样运动的? 师:升国旗时国旗是怎样运动的? 师:缆车开动时又是怎样运动的呢?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像刚才老师擦黑板,还有推动推拉窗、升国旗、缆车的开动这样平平的、直直的沿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2、初步感知旋转现象 师:请同学们抬起头看看这个电风扇的转动,它还是平移现象吗? 生众:不是。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不是平平的、直直的运动,它是转圆圈的。 师:对了,在数学上除了平移现象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运动现象,就是像电风扇这样转动的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平移、轴对称、旋转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 平移、轴对称、旋转练习题 一、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 ()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4、移一移,说一说。 (1)向()平移了()格。 (2)向()平移了()格。 (3)向()平移了()格。 5、右图中: 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3”。 指针从“3”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 指针从“5”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到()。

二、动手操作。 1、 ① ② ③ 图形①是以点( )为中心( )时针旋转的,在图①标出各点的对应点。 图形②是以点( )为中心( )时针旋转的,在图②标出各点的对应点。 图形③是以点( )为中心( )时针旋转的,在图③标出各点的对应点。 2、 (1)图形1绕A 点( )旋转90。到图形2。 (2)图形2绕A 点( )旋转 90。到图形3。 (3)图形4绕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2。 (4)图形3绕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1。 四、 请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4 32

五、按给出的对称轴画出第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第二个图形请向上移动4格,第三个 图形以0点为中点顺针旋转90度。 六、按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 七、把下列图形向左平移8格。

八、画出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A B O 九、在下图中进行: 1、把图形在水平方向向右平移5格; 2、以O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旋转90度; 3、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对称、平移与旋转》教案

《对称、平移与旋转》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知道怎样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认识了解旋转,知道什么是顺时针旋转,什么事逆时针旋转。 4、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找出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2、在讨论旋转的过程中,角度和方向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课件相关图片。 师:大家看看这些国旗,是不是很漂亮啊,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征呢? 生:从中间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授 1、教学例题。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1:它们都是对称图形。 生2:如果从中间对折,两边会完全重合。 师: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3: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 师: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作它的对称轴。 2、课件展示例2。 出示课件相关图片。 师:左边的图形是怎么得到的? 生1:可以用第一个小图形一个一个的平移得到。 师:找同学说说具体的平移过程。 师:在平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方向以及需要平移的格数。 3、教学例题(旋转)。

师:右边的图形是怎么得到的? 生:是通过旋转得到的。 生:怎样旋转的?我们借助钟面来研究。 生:从12走到3,分针绕中心点旋转了90°。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生:从12走到3,分针绕中心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师:想一想,旋转图形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第85页的第1题。 找同学起来说说他找出的轴对称图形,全班一起订正。 (2)完成书本第85页的第3题。 学生自己在书本画出答案,同桌互相订正。 (3)完成书本第89页的第1题。 三、课后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年级下册图形变换平移,对称,旋转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变换》小测题 1. A B C D E 上图中轴对称图形有()。通过旋转图形()得到图形()。 2.填一填。 (1)指针从A开始,()旋转()°会 转到B;指针从C开始,()旋转()°, 会转到D。指针从B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指针从D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2)从10:00到10:15,分针旋转了()°;从1:30到1:50,分针旋转了()3.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4.画出下列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5.利用平移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6.利用旋转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 7.画出三角形ABC绕点B顺时针8.如图,这个图案是由一个什么 旋转90°后的图形。样的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旋转了多少度?几次?

9.作图题。 (1)将图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 (2)将图形B再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C。 (3)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图形C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D。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 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4、移一移,说一说。 (1)向()平移了()格。 (2)向()平移了()格。 (3)向()平移了()格。二、动手操作。

① ② ③ 图形①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②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③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 2、 (1)图形1绕A 点( )旋转90。到图形2。 (2)图形2绕A 点( )旋转90。到图形3。 (3)图形4绕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2。 (4)图形3绕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1。 三、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四、 请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 4 3 2

《对称平移和旋转》教学要点及易错点

(封面) 《对称平移和旋转》教学要点及易错点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对称、平移和旋转》教学要点及易错点 在这一单元中,包括三个章节的内容:对称、平移和旋转。 (一)对称这一章节中教学目的有三:1、认识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能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 的意义和特征。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 一半。 易错点:1、对称轴的画法。有学生把虚线画成了实线,有学生把 对称轴画成了线段,即虚线的两端不出图形两头,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 在的这条直线,所以应该画成虚的直线。2、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引 导学生掌握画法:(1)先确定对称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2)然后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3)按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画出所给图形的另一半。但是往往有学生不用直尺画,因此画出的图形严格意义讲并不 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的知识教学目的:1、感知平移现象,认识图形的平移,理解平移的特点。2、掌握图形连续平移的方法,能利用平移设计简单 的图案。重点:图形连续平移的方法。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平移的方向:上下左右移动。 平移的特点: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方法是:(1)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关键线段);(2)以关键点(或关键线段)为参照点(或参照线段),数出平移的格数。(3)按指定方向和格数,把参照点(或参照线段)平移到新位置,描出各点或画出线段。(4)把各点按原图顺次连接,就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学生的易错点:学生在数出图形平移了几格时,部分会数错,原因 是搞不清以哪里为平移的起点到哪里为止。 (三)旋转的教学目的:1、理解旋转的含义和旋转三要素,探索图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并能运 用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3、了解由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 形的过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重点:图形旋转 的特征和性质。难点:能画出一个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 知识点:什么是旋转,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顺时针 或逆时针)、旋转角度。 易错点:1、旋转的叙述。需要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度数 三个方面入手。学生不容易说全面。2、画出旋转90°后的图形。方法:(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线段或关键点,借助三角板做关键段的垂线段,或者作关键点与旋转点所在线段的垂线段。(2)从旋转点开始,在所作的垂线上量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标好端点,既原图所找关键点的对应点。3、顺次连接所画的对应点。通过演示、动手画等让学生掌握方法。但是学生对方法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仍有学生不知所措。

对称、平移、旋转教学设计说明

对称、平移和旋转 教学容: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0页的第一个红点的容。 教学目标 1.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2.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 在观察、操作、想象、设计图案等活动中,体会生活的美,数学的美,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的特征。 难点:综合运用平移、旋转与对称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教具、学具:课件、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导入:课前同学们制作了一些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展示学生作品),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藏着哪些数学秘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轴对称、平移、旋转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我们常见的图形的变换方式,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知识回顾,形成网络。 谈话导入:昨天布置同学们回家整理3-6年级学过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下面咱们先在小组相互欣赏、交流一下。 (一)分组交流 师出示活动提示,学生根据提示的容进行交流。 (1)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2)把你整理的知识说给小组成员听一听。 (3)选出代表你们小组水平最棒的一幅作品。 预设: 学生用知识树、列举、表格等不同形式对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整理。 (二)小组选代表班展示、交流 以一个小组的作品为例,全班展示讲解,如有讲解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小组

给予补充,如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小组给予纠正。如果学生有说的不完整的地方,师给予引导点拨。 根据学生整理出来的容,教师关注学生是否讲解出以下知识点: 1.对称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2)怎样画轴对称图形?在画对称图形时应注意什么? (3)学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将图形沿着一条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画轴对称图形时先要找准对称轴,然后找准对应的点画出相对称的图形。 2.平移 (1)什么是平移? (2)怎样把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平移后的图形,用语言描述平移现象时应注意什么? 物体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 描述平移时要注意:一定要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也就是说清楚哪个图形朝哪个方向平移了多少格。(板书:方向与距离) 3.旋转 (1)什么是旋转? (2)怎样把一个图形进行旋转,描述旋转现象时应注意什么? 物体绕一个点转动,这种运动方式称为旋转。 我们在描述旋转现象时应注意:指出旋转的中心,方向和旋转的角度。

小学三年级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新教案课程

2、实践与操作 1、(1)将先向下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13格。 (2)将平行四边形沿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 三、轴对称图形 1、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注意:对称轴是直线,既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画时不用实线,用虚线(虚线、尺子、露头) 2、轴对称图形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对称点: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4、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关键: 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的对称点,要按照顺序将对称点连接起来。 5、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也不同,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典型例题】 1、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 【习题分析】 一、填空。

1、时针从9:00到12:00,旋转了( )°。从3时到3时15分,分针旋转了( )°。 2、体育课上,老师口令是“立正,向左转” 时,你的身体()旋转了( )°, 口令是“立正,向后转” 时,你的身体( )旋转了( )°。 3、我们戴的红领巾是一个( )形,它又是一个( )图形。 4、 (1)图形1绕点0 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 )所在的位置。 (2)图形4绕点0( )时针旋转90°到图形3所在的位置。 (3)图形3绕点0逆时针旋转( )度到图形1所在的位置。 5、 图①先向( )移动 ( )格到图②的位 置,再向( )移动 ( )格可以与图③ 重合,或者先向( ) 移动( )格,再向 ( )移动( ) 格也可以与图③重合。 6、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 )旋转,相反的是( )旋转。对折后两边能( ) 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 )。 7、△ABC 是△FDE 平移得到(如图) 点B 的对应点是点 ; ① ② ③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对称平移与旋转青岛版

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升旗场面图,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场面? 师述:升旗是一个很庄严的活动,无论在哪里遇到升旗仪式,就要停下手头的事情,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军人行军礼。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并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讲授】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图片:出示信息窗1的部旗帜,这是哪个地方的旗帜?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小组中交流问题 (2)小组汇报

(3)小结: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2、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1)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读课本83页最下面的部分。 (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作它的对称轴。) 用自己话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并标出它的对称轴。 展示,交流。对称轴是一条直线,用“点画线”来表示。 【设计意图: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对称轴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所以这里安排了,先读概念,再动手操作剪,最后画一画对称轴。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合作探究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小组合作,交流 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几条对称轴? 折一折的方法,画出对称轴。 小练习。完成自主练习1题、2题和5题。 小游戏:猜一猜,这是什么? (盖住了一半,能不能猜出它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了引出下一个知识点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4、动手操作,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说一说你怎么画。 读课本84页下面两个同学说的话 分几步。 先从图形找到几个重要的点; 再根据每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找到这些点的对称点; 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5、尝试做85页自主练习第3题。

五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归纳

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归纳:平移就是物体沿(上下左右或东南西北)方向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沿(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多少)度。 二、仔细观察,填一填。 三、先画出向右平移8格的图形,再画出原图向上平 四、画一画。房子向右平移 5格,小船向下平移4格移4格的图形。 五、分别画出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5格和小鱼向下六、在方格里画出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平移4格后得到 后的图形 五、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1)画出三角形AOB 绕O点(2)绕O点顺时针旋转 90°(3)绕O点逆时针旋转90°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小鱼先向()平移了()格,再 向()平移了()格,又向()平 移了()格,最后向()平移了() 格。

第二单元知识点姓名_____________ 1.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图形上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点到对称轴的垂线段)相等。 3.轴对称图形的画:1.标拐点 2.找对应点 3.连实线 4.旋转四要素:(1)谁在转(2)旋转中心(3)方向(4)角度 5.旋转、平移、对称的特征:平移:位置改变,方向、大小、形状没有变化。给实则虚,给虚则实。对称:位置、方向变化,大小、形状不变化。实线,对称轴为虚线。旋转:位置、方向变化,大小、形状不变化。给实则虚,给虚则实。 6.画旋转的方法: (1)找到旋转图形的关键线段(2)画出旋转后的线段(3)旋转图形确定关键点(4)连接关键点成图,虚线图。 过关练习: 1、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3)剪窗花是利用了()现象。 2、右图指针从A开始,绕中心o点()旋转()°会转到B; 指针从C开始,绕中心o点()旋转()°会转到D。 指针从B开始,绕中心o点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指针从D开始, 绕中心点0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3、画出下面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4、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5、将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每次旋转90度,旋转3次。画出第二个图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6、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2.12×2.7+7.18×2.7 1.25×0.25× 3.2 24×10.2 5.7+5.7×99

平移旋转与对称

平移旋转与对称 一、选择题 1. (2014?四川巴中,第7题3分)下列汽车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 C.D. 考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够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解答: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2. (2014?山东枣庄,第8题3分)将一次函数y=x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平移后,若y A.x>4 B.x>﹣4 C.x>2 D.x>﹣2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平移规律得出平移后解析式,进而得出图象与坐标 轴交点坐标,进而利用图象判断y>0时,x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将一次函数y=x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 ∴平移后解析式为:y=x+2, 当y=0,则x=﹣4,x=0时,y=2,如图: ∴y>0,则x的取值范围是:x>﹣4,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以及图象画法,得出函 数图象进而判断x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 3. (2014?山东潍坊,第2题3分)下列标志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是不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4. (2014?山东烟台,第2题3分)下列手机软件图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考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出. 解答:A、∵此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此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 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练习题

平移和旋转练习 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归纳: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二、仔细观察,填一填。 小鱼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又向()平移了()格,最后向()平移了()格。 三、先画出向右平移8格的图形,再画出原图向上平移4格的图形。 四、画一画。房子向右平移5格,小船向下平移4格 五、分别画出向右平移5格和向下平移4格后得到 六、在方格里画出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五、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1)画出三角形AOB 绕O点(2)绕O点顺时针旋转90°(3)绕O点逆时针旋转90°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七、判断。 1、拉抽屉是旋转现象。 ( ) 2、所有的锐角都比直角小。 ( ) 3、开着的电风扇叶片属于旋转现象。( ) 4、放大镜下的直角比三角尺上的直角大。( )倍数和因数知识点归纳: 1、2、3、5的倍数特征。 2、100百以内的质数:2、 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共25个。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4、质数×质数=合数合数×合数=合数质数×合数=合数 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 一、填空1、同时是2,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2、一个数既是9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3、有一个两位数5□,如果它是5的倍数,□里填()。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如果它同时是2、5的倍数,□里可以填()。 4、三个连续的偶数和是96,这三个数分别是()、()、()。 5、226至少增加()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就是5的倍数。 6、两个连续的质数是()和();两个连续的合数是()和() 7、用质数填一填。22=()+()=()+() 8、100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差是()。 9、一个四位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 二、应用题 1、一个小于30的自然数,既是8的倍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多少? 2、当a分别是1、2、 3、 4、5时,6a+1是质数,还是合数? 3、幼儿园里有一些小朋友,王老师拿了32颗糖平均分给他们,正好分完。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多少? 4、小红到文具店买日记本,日记本的单价已看不清楚,他买了3本日记本,售货员阿姨说应付134元,小红认为不对。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5、501班上体育课,有34人参加跳绳活动,要分成5人一组,至少还要再来几个人?可以分成几组? 6、502班有48名同学,参加学校体操表演,要求排成长方形队形。每行或每列不得少于3分,可能是怎样的队列?(把所有的情况都写出来) 格式:502班可能每行排()人,排这样的()列; 7、李叔叔的果园每行树的棵树都是相等的,下面是几位小朋友各自数出的总棵树,其中只有一个小朋友数对的,你知道他是谁吗?为什么?(直接答) 李刚:73棵程鸣:77棵王冰:79棵赵强:71棵 8、小明将黑板上的一个两位数乘以一个最小的合数,把这个最小的合数看成了最小的质数,结果得188,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列式计算)

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把一张矩形纸片对折,折痕为AB,再把以AB的中点O为顶点的平角 三等分,沿平角的三等分线折叠,将折叠后的图形剪出一个以O为顶点的等腰三AOB 角形,那么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全部展开平铺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只要亲自动手操作,答案就会很直观地呈现. 【详解】 由第二个图形可知:∠AOB被平分成了三个角,每个角为60°,它将成为展开得到图形的中心角,那么所剪出的平面图形是360°÷60°=6边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剪纸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此类问题动手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四个交通标志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 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合. 3.如图,在边长为15 2 2 的正方形ABCD中,点E,F是对角线AC的三等分点,点P在正 方形的边上,则满足PE+PF=55的点P的个数是() A.0 B.4 C.8 D.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作点F关于BC的对称点M,连接EM交BC于点P,则PE+PF的最小值为EM,由对称性可得CM=5,∠BCM=45°,根据勾股定理得EM=55 【详解】 作点F关于BC的对称点M,连接EM交BC于点P,则PE+PF的最小值为EM. ∵正方形ABCD 15 2 2 , ∴15 2 2 2=15, ∵点E,F是对角线AC的三等分点, ∴EC=10,FC=AE=5, ∵点M与点F关于BC对称, ∴CF=CM=5,∠ACB=∠BCM=45°, ∴∠ACM=90°, ∴2222 10555 EC CM +=+= ∴在BC边上,只有一个点P满足PE+PF=55, 同理:在AB,AD,CD边上都存在一个点P,满足PE+PF=55,∴满足PE+PF=55的点P的个数是4个. 故选B.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八册P1—9: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 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画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使学生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使学生在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的与变换的兴趣,进 一步感受对称美、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1、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学会平移简单图形的方法; 2、体验旋转和学会把方格纸上图形旋转90°; 3、用折纸的方法认识和确定对称轴,学习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 1、把一个图形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法旋转90°; 2、怎样画出一个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3、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认识对称轴………………………………1课时 图形的平移………………………1课时 图形的旋转………………………………1课时 练习一………………………………1课时

第一课时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八册P1-2:例题1、“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 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1、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 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位置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方法以及平移后图形的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用手势和箭头表示。 二、新授 1、出示例题1 提问: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先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1: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 9 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 9 格。 生2: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 9 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 9 格。 3、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先数一数,再与同学交流。 (金鱼图向右平移了7格,看对应点之间平移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 4、讨论:把金鱼图再向右平移4格,你会画吗?试一试看。怎么画才不会画错?

最新版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和平移》教案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教学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一)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剪纸、平面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 二、自主探究。 1、看过这么漂亮的图形,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2、折一折,剪一剪。 3、明确什么是对称图形?了解“对称轴。” 4、画一画 三、生活中的图形。 四、动手做。书上22页第3题。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二)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二、自主探究 1、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的对吗?

2、讨论并说明理由。 3、请你画完整,在小组内说说你画图的依据或方法。 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平移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看书中的三幅图,了解什么是平移。 二、说一说,丰富对平移与旋转的认识。

五年级数学平移与旋转

小学五年级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一、填空题 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2)推拉窗的移动。()(3)钟面上的分针。() (4)飞机的螺旋桨。()(5)工作中的电风扇。()(6)拉动抽屉。() 2、看下图填空。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 )”;(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3”;(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6”;(4)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5)指针从“7”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12”。 3、先观察右图,再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0)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0)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二画一画。 (1)画出下图绕点A顺时针旋转90°、180°、270°后的图形。(2)画出下图绕点O逆时针旋转3次图形,每次旋转90°。(3)按照图中的变化规律画出图中的阴影部分。 三、(1)画出三角形AOB 绕O点 (2)绕O点顺时针旋转90°

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4)如下图,点M 是线段AB 上 一点,如果线段 AB 绕点M 逆时针旋转90°,画出AB 所在的位置。 奥数提高 1、有一个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25,差是7,这个真分数是( ) 2、一个最简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1,如果分子再加上1,化简得12,原来的最简分数是( )。 3、把3个完全相等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50平方厘米。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把一个正方体木块平均锯成3个长方体.已知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50平方厘米,求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5.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偶数,体积是960立方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3)绕O 点逆时针旋转90°

青岛版数学对称、平移与旋转教案完美版

对称、平移与旋转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一提到2012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师述: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出示图片:信息窗1的部分图片和一些不属于轴对称特点的图片 提问: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成两类吗?(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 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 对于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意见可能不一致。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对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前面我们已确认的对称的旗帜图片,都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 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 交流剪的方法。(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 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组探究:先判断一组交通图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自己前面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小组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解对折、完全重合;在交流中指认对称轴。) 3、总结概念: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明确: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教师板演对称轴的画法,强调画对称轴要用点画线。 在信息窗所呈现的轴对称旗帜中任选一行,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前面同学们在判断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大家的意见不一致,现在你们的意见是什么?(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4、研究平面图形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回答,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比较容易。说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