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讲解

合集下载

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考

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考

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考短 论 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考姜含春 姜苏含 赵红鹰 桂燕玲内容提要 茶叶国际贸易中技术性壁垒(TB T)的兴起有其客观必然性,我国茶叶产业无法回避。

WTO条件下,面对当今愈演愈烈的TBT,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我国茶叶出口遭遇TB T,既有外在原因,又有内在原因。

积极应对茶叶国际贸易中的TB T,构建我国茶叶TB T体系可产生积极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使茶叶出口持续发展。

可提升我国茶叶产业水平,使茶叶产业加快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型,有利于规范我国茶叶行业和茶叶市场,可有效地抵制国外茶叶进口,保护我国茶叶市场,使我国茶业持续发展。

应对TB T是一个复杂而系统性的工程,形势紧迫。

需要政府和茶叶企业双管齐下,统一协调性地采取对策。

关键词 中国茶叶 持续发展 TBT 应对意义 政府与企业对策我国茶园面积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三。

目前,有19个产茶省、区、市(不含台湾省),茶叶是1000多个产茶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和8,000万茶农收入的主要来源。

全国有近亿人从事茶业工作,吃茶叶饭。

茶叶年产值98亿元,加上相关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

茶叶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出口占总产量约30%,在我国茶叶经济中起龙头带动作用。

在W TO条件下,面对当今愈演愈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持续发展我国茶业,是一个新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茶叶贸易中TBT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简称TB T 技术壁垒),是一种非关税壁垒。

通常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及健康、阻止欺诈、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为目的所采用的种种苛刻的、难以实施或难以达到的技术性限制措施和规定。

这种技术性规定因难以达到或难以实施,导致最终阻碍它国产品的进口成为自由贸易的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中国茶业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中国茶业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中国茶业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回归分析,最终得出欧盟和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确实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一、模型建立的背景茶叶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茶叶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不仅事关中国茶业的发展,也关系到茶农收入的提高和茶区新农村建设。

在中国茶叶的出口市场中,欧盟和日本是我国茶叶主要出口地。

但近年来,我国出口到欧盟和日本市场的茶叶遇到了以农药残限量标准(MRL)为代表的绿色贸易壁垒的严峻挑战。

据海关统计数据表明,自2000年7月欧盟实施新的茶叶农残检验标准以来,我国对欧盟茶叶出口以及对欧盟市场占有率双重下降。

同时,日本作为中国茶叶出口的第二大市场,自2001年以来,日本亦不断提高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同样导致中国对日本茶叶出口量以及日本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因此研究欧盟及日本农药检验标准对于中国茶出口行业的影响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国际贸易的典型案例。

二、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择我们此次研究中运用的引力模型包含了传统引力模型中关于经济规模因素(一般指国内生产总值),将传统模型中的贸易成本因素具体两国之间的相对距离;而特定解释变量我们选择茶叶出口的农药检验种类以及我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用以观察贸易双方经济总量、相对距离、贸易国外进口产品的标准设定以及我国农产品无公害标准的建立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此次计量模型研究中,我们选择贸易进口国分别为:英国、德国、荷兰和日本。

我们选择的数据为1998年到2008年的年度数据,时间跨度为为11年。

我们应用的引力模型如下:引力模型中具体变量的含义如下所示:ln(Tradei,j):贸易出口国i对于贸易进口国j茶叶出口量,其中i表示中国;j表示茶叶进口国;ln(CDGPi):(贸易出口国)i的国民生产总量的对数,反映了潜在的供给能力。

假设:出口国的经济总量越大,贸易出口额越大;ln(LDGPj):(贸易进口国)j的国民生产总量的对数,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

茶叶出口贸易分析

茶叶出口贸易分析

摘要:茶叶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挂机传统的优质出口创汇农产品,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我国的优质绿茶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收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本文主要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国外技术壁垒对于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壁垒;茶叶出口贸易;实证分析;对策一、技术壁垒(1)技术壁垒涵义的阐述技术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类,它以技术为支撑条件,即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

而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断发展,绿色壁垒已经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在国际文献中并没有“绿色壁垒”一词,绿色壁垒也称为环境壁垒。

“绿色壁垒”可以说是我国自己创造的一个新词。

在国际上并没有权威的定义。

根据我国学者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提出的定义: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

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讨论绿色壁垒对于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2)国外对我国茶叶所实施的技术壁垒国外对于我国茶叶所实施的技术壁垒主要是发达国家所实施的,主要影响包括一下三方面:一、对于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越来越高,如对于农药成分之一的乙酰甲胺磷含量的规定日本的肯定列表的MRL为10mg/kg,而欧盟的标准是0.05mg/kg;对于氯菊酯含量的规定,日本的肯定列表的MRL标准为20mg/kg,而欧盟的标准为0.1mg/kg,整整严格了200倍。

二、发达国家的茶叶检验项目越来越多。

技术壁垒对茶叶出口的作用

技术壁垒对茶叶出口的作用

技术壁垒对茶叶出口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强。

而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名特产,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市场需求。

在茶叶出口的领域中,技术壁垒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技术壁垒对茶叶出口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技术壁垒提高了茶叶品质茶叶的品质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控制茶叶的生长环境,如土壤、气候等,以及采茶、制茶和保存等环节的控制。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减少茶叶的质量缺陷,提高茶叶的销售竞争力。

同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茶叶的品牌效应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感。

技术壁垒也可以让出口的茶叶品牌在国际茶叶市场上获得更高的知名度。

二、技术壁垒保障了茶叶的安全性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其安全性很重要。

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种植、加工和运输等环节中确保茶叶的安全性,减少因茶叶质量不佳而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科技手段的应用也可以对茶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识别和检测,保障茶叶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技术壁垒的存在可以确保茶叶的安全性,为茶叶的出口打下坚实的保障。

三、技术壁垒提高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家企业的竞争力。

高技术手段的应用,如无人机、四轴自动采茶机、智能抗菌保鲜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并简化茶叶生产过程中的重复性劳动。

高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茶叶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增加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认可和品牌信赖度,从而使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市场份额。

四、技术壁垒加速了茶叶国际化的进程茶叶出口的大环境不断发展,茶叶国际化对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中国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使其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技术壁垒的存在也会促进企业技术不断升级,产品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推进茶叶国际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技术壁垒对茶叶出口具有重要的作用。

茶叶产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手段已经成为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茶叶的国际标准与贸易壁垒

茶叶的国际标准与贸易壁垒

茶叶的国际标准与贸易壁垒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饮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消费市场和贸易流通。

而国际贸易中茶叶的标准化问题和贸易壁垒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茶叶的国际标准以及贸易壁垒对茶叶贸易的影响。

第一部分:茶叶的国际标准茶叶的国际标准制定是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国际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相关行业组织制定和颁布。

茶叶的国际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茶叶的品质标准:茶叶的品质标准涉及到茶叶的外观、色泽、香气、口感等方面,以及茶叶的制作工艺和保存条件。

不同类型的茶叶有不同的品质标准,有利于消费者正确选择和辨别茶叶的品质。

2. 茶叶的安全标准:茶叶的安全标准主要是指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致敏物质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国际标准要求茶叶生产过程中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3. 茶叶的包装标准:茶叶的包装标准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容量、标签标识等要求。

合理的包装标准能够保护茶叶的品质,便于贸易流通和消费者使用。

茶叶的国际标准对茶叶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茶叶的国际标准有助于提高茶叶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茶叶的国际标准也有助于加强国际茶叶贸易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第二部分:茶叶贸易的壁垒在茶叶贸易中,各国之间存在着一些贸易壁垒,制约了茶叶贸易的自由流通。

主要的贸易壁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各国对进口茶叶征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是茶叶贸易中最常见的壁垒之一。

关税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出口量和价格竞争力,而非关税壁垒如配额限制、技术标准等则进一步限制了茶叶的贸易自由。

2. 品质标准和认证要求:一些国家对进口茶叶的品质标准和认证要求要求相当严格,使得茶叶出口商需要符合高标准才能进入该市场。

这给茶叶生产和出口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3. 包装和标签要求:不同国家对茶叶的包装和标签要求也存在差异,这增加了茶叶出口商的成本和贸易壁垒。

中日绿茶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度量

中日绿茶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度量

中日绿茶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度量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尤为突出,发达国家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1-2]。

以中日绿茶贸易为例,作为中国第二大绿茶出口国的日本,自2002年以来多次修订食品安全法,不断强化进口农产品的农残标准,其中多项修订条款已对中日绿茶贸易造成严重影响[3]。

因此,如何应对日本不断提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绿茶出口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学术界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度量和评估专题研究中已进行了颇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诸如引力模型、楔子模型、频率比率等评估方法。

上述评估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和度量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但也存在诸如产品同质性假设、产品分类不精确等缺陷。

为此探究一种有效度量方法来评估绿茶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该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

技术性贸易壁垒度量的相关文献依据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运用均衡分析方法,主要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两种。

另一类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如引力模型、覆盖率指数或频率比率等。

在局部均衡分析框架下有许多具体的模型,如价格楔子模型、关税等价方法、成本收益法等。

Calvin 等[4]采用价格楔子方法研究了美日苹果贸易中的SPS 措施对贸易的影响。

但是Beghin等[5]认为该方法适用于单一案例情形,不适用于多种贸易商品。

张海东[6]认为价格楔子法假设进口商品与本国商品完全同质并不符现实情况。

关税等价法是由价格楔子模型衍生而来的。

目前有两种具体方法:一种是遵循价格楔子模型,在假定商品的完全替代性上直接计算价格差。

Calvin 等[4]采用这种方法来测算技术性贸易壁垒。

另一种方法是考虑商品之间的差异和不完全替代性,进而对本国和进口产品的贸易数量和供给、需求弹性做出调整,然后估计出无壁垒时的价格。

Yue 等[7]和周华等[8]基于第2 种方法分别估算美日苹果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价及标准对贸易及福利的影响。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福建省是我国最大的产茶大省,茶叶产业是福建省重要产业之一。

但近几年由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断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影响福建茶叶出口主要的障碍。

文章分析了福建省茶叶生产、出口现状,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并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福利效应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茶叶卫生质量;福利效应;WTO争端解决机制;品牌战略一、福建茶叶生产和出口现状福建是茶叶的生产和贸易大省,1996年以来茶叶产量就稳居全国第一,茶叶的出口也位居前列。

入世以来,茶叶生产和贸易总量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趋势又有所不同。

福建茶叶产量一直在增加,年均增长率为10.6%左右。

据统计,XX年产量达24.73万吨,占全国的19.2%,稳居全国第1位。

其中XX年福建乌龙茶产量达12.6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5.7%。

而茶叶的贸易总量和总额呈U字形趋势,XX年茶叶出口总数为2.04万吨,出口金额为5.71千万美元,XX-XX年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XX年出口数比上年下降了21.2%。

XX年和XX年茶叶出口的到了恢复,且XX年的出口总量为2.3万吨超过XX年,比上年增长了29%。

但出口金额却仍然没有突破XX年的5.71千万美元。

从表1的分析不难看出,入世以来,福建省茶叶产量以每年10.6%的增长速度增长,但出口量、出口金额方面却不如人意,出口量、出口金额的增长率较低,呈U字形缓慢增长。

福建茶叶生产和贸易仍然存在这许多问题如:茶叶的科技水平低,出口以散装和低附加值为主,茶叶出口的无序竞争,国际知名品牌少,茶叶农药残留率高等。

二、福建茶叶出口面临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状况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关税逐渐降低,农产品的进出口进入后配额时代。

相反,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突显出来。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作者:马章良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第03期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影响两国(地区)间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农药残留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其中尤以我国传统特色出口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加高,已经成为浙江省茶茶叶受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最为典型。

“‘叶出口的主要障碍。

”研究浙江省茶叶出口及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一)茶叶是浙江具有明显优势的大宗传统农业主导产业年,我省72个产茶的县(市、区)共拥有茶叶面积238万亩,总产量15.2万吨,总 2006产值56.1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5万吨,产值47.5亿元。

近年来,我省茶叶不论是感官品质、理化品质还是安全指标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至去年底,我省已认定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292个,认定面积 176.4万亩,155种茶叶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称号;52家企业63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49家企业获国内外有机茶认证,认证面积16.6万亩。

(二)浙江茶叶出口现状茶叶出口量稳步增加1.据海关统计,2006年浙江省茶叶出口16.75万吨,出口创汇2.9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58.42%、出口总额的53.2%,同比分别增长3.47%和12.5%。

2007年1~8月,我国茶叶出口16.63万吨,出口金额3.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33%和12.3%,出口平均单价比2006年增长8.75%。

其中我省出口量为9.92万吨,占全国59.65%,出口金额1.8亿美元,占全国52.94%,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7%和8.21%,在全国仍居首位。

茶叶出口结构有所调整2.近5年来增幅最大是花茶,2005年比2000年增长近10倍。

其次是特种茶,主要是名优茶、保健茶、袋泡茶等,2005年比2000年增加13697吨,增幅为26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出口遭遇TBT外因二:进口国保护本国茶叶产业的利益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一添些加发文达本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茶叶产 业的经济利益,假借安全、环保等 名义.指定各种标准限制茶叶进口, 在受到其他国家严重的贸易冲击时,
点击政添府加和文非本政府机构以安全为由,给 予一些不平等的规定条例甚至立法, 来达到阻止外国产品的冲击,确保 本国国内市场
以福建茶叶为例,为什么出口会面临技术壁垒??
品牌意 识淡薄
生产技术
贸易对 象集中
原因
多边贸 易缺失
消费水 平提高
地方 保护 主义
外部原因
茶叶出口遭遇TBT外因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安全健康意识增 加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 大的改善.人们更加关 注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绿色、健康成为人们消 费的热点。近些年来国 际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食 品污染事件,使得人们 的食品安全意思不断提 高。因此发达国家以保 护消费者的键康为依 据.设立一系列的技术 性贸易壁垒,阻碍了茶 叶的出口。
茶叶出口遭遇TBT内因三:茶叶出口贸易对象过于集中
茶叶出口贸易对象过于集中。 点击添加文本我国既是产茶大国也是出口
大国,虽然由于发达国家的 贸易壁垒限制,出口也面向 非洲等国家,但出口贸易的 点击添加文本集中度还是过高.主要出口 到日本、欧盟、等发达围家。 茶叶出口越集中.对该围或 地区的依赖性越大,也越容 易引起贸易纠纷。 点击添加文本
茶叶出口遭遇TBT内因一:我国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系之外
我国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点体击系添之加外文,本使 得我们难以应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 壁垒的限制。一方向缺乏充分、稳定、 确切的信息来源,另一方我国还不能拿 以WTO的贸易争端机制来点有击效添的加解文决本歧 视性的、非合理的技术限制,不能享受 发展中国家的特珠和差别待遇
添加文本
中国十大 茶叶品牌 之黄山毛 点击添加文本 峰,清朝 名茶,属 绿茶烘青 类。长期
NO.4
安溪铁 茶
观音
叶 品


点击添加文以用本来“人名们山 产名茶”
点击添加文本 行 榜
的观点,
推断黄山
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
毛峰系明
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
朝黄山云
种名称。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
茶茶的烦恼
------遭遇出口TBT
目录
中国茶叶及行业介绍
茶叶TBT案例及分析
对策与思考
一 茶叶和茶行介绍


西湖龙井茶,因产于中国杭州 品
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中国 牌
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 年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 治列为贡品
排 行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 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 “洞庭碧螺春”。
茶叶出口遭遇TBT内因四: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意识淡薄
哪个品牌的 点击添加文本 铁观音最
好???
我国名优茶品多,如武夷的岩茶、 安溪的铁观音.虽是中国十大点名击茶添。加文本 但国际名牌少,我国茶叶处于“有 姓无名”的不利阶段。一流原料、 二流技术、三流包装、四流价格的 尴尬境地。茶叶厂商的品牌意点思击淡添加文本 薄,市场上假冒伪劣的产品多。茶 叶出口大多以散装,低附加值为 主.缺乏国际知名的茶叶品牌食业。
中茶 点击添加文本
业 名牌产
十大茶

品,福建 省高新
行 技术企
业品牌 (企业), 中粮集

业,八点马击添加文团本旗下
茶业有
中国茶
限公司
叶股份
君山
专业致 力于茶 产品的 企业,湖
有限公
南省茶

业(集团)
有限公
点击添加司文) 本
吴裕泰
中华老字
号,茶业
浙茶
十大品牌
(企业),吴
中国最大
裕泰茶叶
的茶叶经
股份有限
雾之后称点。击添加是文天本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
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
添加文本
武夷大红 袍,因早

点击添加文本
春茶芽萌 发时,远 望通树艳 红似火,
叶 品 牌
若红袍披

点击添加文本
树得,名点因。击此大添加文本 红袍素有
行 榜
“茶中状
元”之美
誉,仍岩
茶之王。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叶 八马
企 福建省
点击添加文本
茶叶出口遭遇TBT内因二:茶叶生产质量水平低,农药残留率较高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茶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是非常电视茶叶的卫 生、安全,我国的法制不够健全.关于茶叶生产、 检测的标准不统一,茶叶农药残留的最低限制高 于国际水平,加上农药常常使点用击不添规加范文,本使得茶 叶的农药残留率较高不符合国外标准。符合国际 要求的质量认证机构少.茶叶的质量低,国际认 可度差。
我国茶叶面临的主要TBT 日2表与留残到检准0本制茶限留测入2076:度叶量检,门6年项”有标测大槛日,,关准项幅。本并该的,目度实采“将由提2施5用制进高71“1种“度口了项肯农干”茶市增定药茶中叶场加列残法点”点点击击击添添添加加加文文欧2量于2m2了仪无文000本g本盟提1器法000本我/7208k:高,达0g年::国种变到很到新新:农为的0多的标的氰.药000是。准农..5戊0,1m我5中药m菊而mg国g将 残/酯g/k且k目/g乐留kg最采,g。前果标远。新用技由准欧远的术新0盟检.高水2增限测平
2积极开拓新 市场,实现 出口市场的 多元化
3培育和壮大 龙头企业,创 造国际品牌
积极应对:应对美国茶叶贸易壁垒 浙江打赢漂亮一仗
011年11月,美国环境保护局决定取 消硫丹在茶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24mg/kg),理由是美国国内在茶叶 中没有使用硫丹,没有必要为点进击口添加文本 的茶叶设置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营企业浙
公司)
江省茶叶
点集击团添股加份文本
有限公司)
案例导入
福建省是我国最大的产茶大省,茶叶产业是福建省重要产业之一。 但近几年由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不断提高,技术 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影响福建茶叶出口主要的障碍。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福建茶叶出口图
点击添加文本 从表1的分析不难看出入世以来福建省茶叶产量以每年10.6%的增 长速度增长,但出口量、出口金额方面却不人意,出口量、出口 金额的增长率较低,呈U字形缓慢增长。
茶叶出口遭遇TBT对我国茶叶出口有什么企业做出改革。
点击添加文本
※制约了我国茶叶出口的增长
点击添加文本

※削弱了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出口还的继续,我们怎样应对TBT?
1合理利用WTO 的规则,加强政府 对茶叶出口的支 持力度
4加快茶叶产业 的发展,提高茶 叶卫生质量和国 际认可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