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食品营养学_练习题_第六章蛋白质和氨基酸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学蛋白质与氨基酸

食品营养学蛋白质与氨基酸

PER(%) =
动物体重增加(g) 摄入食物Pro(g)
八、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主要来源
粮谷类食品(米、面)
良好来源
优质Pro (动物、大豆)
八、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1)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每天0.8g/kg体重 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RNI在1.0-1.2g/kg·bw Pro摄入占膳食总热能10-15%
六、体内蛋白质功能
1.组织 构成成分
瘦体组织*
lean tissue
2.构成各种 重要生理物质
酶 抗体 激素等
3.供能
约16.7 kJ (4.0 kcal)/g
七、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一)食物蛋白质的含量(content)
Pro数量≠质量,但如没有一定数量,再好的Pro其营养价值 也有限 含量*是营养价值的基础 *一般以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
1.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BV) Pro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可以储留利用的部分。 BV 越高,表明其利用率也越高。
储留氮
BV =
×100 =
吸收氮- ( 尿氮-尿代谢氮 )
×100
吸收氮
食物氮- ( 粪氮-粪代谢氮 )
蛋白质 全鸡蛋 鸡蛋黄 鸡蛋白 牛奶 鱼 牛肉 猪肉
常用食物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一、概述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 含有碳、氢、氧、氮,及少量硫、磷、铁、铜、 碘、钴元素等。与其他供能营养素相较,含有 氮元素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因而蛋白质是人体 氮元素的唯一供源。这也是其他营养素无法替 代的。一般蛋白质中氮的平均含量为16%,以 测出的含氮量乘以6.25即可换算成蛋白质量。

《食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

1.第1题下列植物性食物中( )富含优质蛋白质。

A.豆类B.蔬菜类C.水果类D.谷类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2题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元素为()。

A.硒B.钙C.铁D.碘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3题供给机体能量最迅速经济的来源是( )。

A.碳水化合物B.脂肪C.蛋白质D.膳食纤维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4题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矿物质是()。

A.钙B.钾C.硫D.氯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5题()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A.维生素CB.维生素AC.维生素B1D.维生素E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6题多数食物蛋白质含氮量为( )。

A.12%B.16%C.18%D.26%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7题()在谷类加工中损失最多。

A.碳水化合物B.脂类C.蛋白质D.B族维生素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对于举重、投掷等项目要求较大的力量,含氮物质代谢强,所以食物中()供给量应提高。

A.脂肪B.蛋白质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E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9题下列哪种不是人工合成色素()A.苋菜红B.胡萝卜素C.靛蓝D.胭脂红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10题婴儿膳食中合理的钙磷比例为( )。

A.1∶1B.1∶1.2C.1∶1.4D.2∶1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11.第11题UL是()的水平。

A.日常摄取高限B.建议摄入C.低于RNI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12.第19题下列属于双糖的是( )。

食品营养学题库

食品营养学题库

食品营养学题库1. 在以下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的油脂是 ( )A. 鱼油B. 猪油C. 牛油D. 羊油2. 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公式N储留量/N吸收量× 100 表示的是 ( )A. 蛋白质的消化率B. 蛋白质的功效比值C. 蛋白质的净利用率D. 蛋白质的生物价3.C 18 0 是 ( )A. 单不饱和脂肪酸B. 多不饱和脂肪酸C. 饱和脂肪酸D. 类脂4. 限制氨基酸是指 ( )A. 氨基酸分较高的氨基酸B. 氨基酸分较低的氨基酸C. 氨基酸分较高的必需氨基酸D. 氨基酸分较低的必需氨基酸5. 一般食物的含氮量转换为蛋白质含量的系数为: ( )A. 5.85B. 6.05C. 6.25D. 6.456. 成人摄入混合膳食时,因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约相当于基础代谢的 ( )A. 5%B. 10%C. 15%D. 20%7. 我国成年人膳食中碳水化物提供能量占全日摄入总能量的适宜百分比为 ( )A. 40% 以下B. 40 ~ 54%C. 55 ~ 70%D. 70% 以上8. 下列食物含果胶较多的是 ( )A. 面粉B. 黄豆C. 香蕉D. 黄瓜9. 下列物质中属于多糖的是 ( )A. 糖元B. 蔗糖C. 麦芽糖D. 葡萄糖10. 组成低聚糖的单糖分子数为 ( )A. 1 ~ 2 个B. 3 ~ 8 个C. 11 ~ 15 个D. 16 ~ 20 个11. 水溶性维生素摄入过多时 ( )A. 可在体内大量贮存B. 可经尿液排出体外C. 极易引起中毒D. 通过胆汁缓慢排出体外12. 人体维生素 B 1 缺乏时,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及 TPP 效应的变化应是 ( )A. 转酮醇酶活力及 TPP 效应均降低B. 转酮醇酶活力及 TPP 效应均增高C. 转酮醇酶活力降低, TPP 效应增高D. 转酮醇酶活力增高, TPP 效应降低13. 夜盲症可能是由于缺乏 ( )A. 维生素 AB. 维生素 DC. 维生素 B 1D. 维生素 B 214. 味觉减退或有异食癖可能是由于缺乏 ( )A. 锌B. 铬C. 硒D. 钙15.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包括 ( )A. 硫、铁、氯B. 碘、镁、氟C. 铁、铬、钴D. 钙、锌、碘16. 有利于非血红素铁吸收的是 ( )A. 维生素 CB. 钙C. 草酸D. 膳食纤维17. 孕妇摄入的营养素中与新生儿先天畸形有关的是 ( )A. 叶酸、维生素 B 6 、铁B. 维生素 A 、碘、钙C. 维生素 C 、锌、碘D. 锌、叶酸、维生素 A18. 下列牛乳和母乳比较中正确的陈述是 ( )A. 牛乳的乳糖含量低于母乳B. 牛乳的钙含量低于母乳C. 牛乳的酪蛋白含量低于母乳D. 牛乳的脂肪含量低于母乳19. 为适合婴儿消化系统的特点,避免食品过敏,婴儿首先添加的辅食种类应为 ( )A. 蛋类B. 谷类C. 豆类D. 肉类20. 为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10 ~ 13 岁儿童 ( )A. 铜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B. 碘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C. 铁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D. 钙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20. 为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10 ~ 13 岁儿童 ( )A. 铜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B. 碘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C. 铁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D. 钙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21. 蛋白质缺乏时下列哪个血清氨基酸含量下降 ?( )A. 丝氨酸B. 酪氨酸C. 天冬氨酸D. 亮氨酸22 、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己糖衍生物是 ( ) 。

食品营养学测试题(含答案)

食品营养学测试题(含答案)

食品营养学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96题,每题1分,共96分)1.蛋白质缺乏时下列哪个血清氨基酸含量下降?()A、亮氨酸B、丝氨酸C、天冬氨酸D、酪氨酸正确答案:D2.孕妇在孕早期叶酸摄入不足或缺乏,以生出()。

A、无脑儿B、兔唇儿C、神经管畸形儿D、脊柱裂儿第十二章营养与疾病正确答案:C3.孕妇缺乏叶酸会导致胎儿的()。

A、体重低B、智力低下C、神经管畸形D、骨骼畸形正确答案:C4.下列不属于引起肥胖的原因的是()。

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因素C、糖尿病D、膳食因素正确答案:C5.人体的正氮平衡是指()A、摄入氮等于排出氮B、摄入氮大于排出氮C、摄入氮小于排出氮D、没有氮排出正确答案:A6.被称作核黄素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6D、维生素B12正确答案:B7.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是指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低于推荐供给量的()A、70%B、60%C、90%D、80%正确答案:C8.煮菜过程中最容易损失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维生素C、脂肪D、糖类正确答案:B9.C180是()A、单不饱和脂肪酸B、多不饱和脂肪酸C、饱和脂肪酸D、类脂正确答案:C10.肉类是属于()。

A、酸性食品B、碱性食品C、中性D、以上皆非正确答案:A1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鱼、肉等)经烧烤、油炸后,可能产生()致癌物。

A、亚硝酸盐类B、杂环胺类C、黄曲霉毒素D、多环芳烃类正确答案:B12.下列部位不具有消化功能的是()。

A、大肠B、胃C、肝D、小肠正确答案:A13.夜盲症可能是由于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B1D、维生素B2正确答案:A14.维生素B1最主要的营养作用是()。

A、调节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B、促进生长发育C、影响DNA的合成D、有利于胃肠道正常蠕动正确答案:A15.奶酪中的蛋白质大部分为()A、乳清蛋白B、乳铁蛋白C、乳球蛋白D、酪蛋白正确答案:D16.以下属于贫铁食品的是()A、黑木耳B、牛奶C、猪肝D、猪血正确答案:B17.鸡蛋清中的营养素主要为()。

食品营养学第三版题库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第三版题库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第三版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当某种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出ERA,从而无法推算RNI时,可通过设定代替RNI的是() [单选题] *A、RDAB、PIC、AI(正确答案)D、SPLE、AMDR2、膳食蛋白质中具有节约蛋氨酸的作用的氨基酸是() [单选题] *A、半胱氨酸(正确答案)B、酪氨酸C、精氨酸D、丝氨酸E、谷氨酸3、氨基酸评分可以确定蛋白质的() [单选题] *A、生物利用率B、真实消化率C、蛋白质含量D、必需氨基酸E、限制氨基酸(正确答案)4、3岁男童,发育迟缓、消瘦、体重过轻,诊断为干瘦型营养不良症,其原因是() [单选题] *A、蛋白质严重缺乏B、必需脂肪酸严重缺乏C、能量严重缺乏D、蛋白质与必需脂肪酸同时严重缺乏E、蛋白质和能量同时严重缺乏(正确答案)5、含必需脂肪酸较多的食用油是() [单选题] *A、牛油B、芝麻油(正确答案)C、猪油D、椰子油E、黄油6、中国居民膳食中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 [单选题] *A、肉类B、蛋类C、奶制品D、精制米面E、水果蔬菜(正确答案)7、对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寒冷、大量摄食以及体力过度消耗可降低基础代谢水平B、年龄和体表面积相同,女性基础代谢能量消耗比男性高5%~10%C、同等体重情况下,瘦高者且肌肉发达者的基础代谢能量消耗高于矮胖者(正确答案)D、婴幼儿和青少年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相对较低E、禁食、饥饿或少食时,基础代谢能量消耗增加8、可促进钙吸收的方法是() [单选题] *A、多吃绿叶蔬菜B、多吃谷类食物C、多喝咖啡D、多摄食脂肪E、经常接受充足的户外阳光照射(正确答案)9、在儿童铁缺乏的铁减少期,血生化改变是() [单选题] *A、血清铁下降B、血红蛋白下降C、血清铁蛋白下降(正确答案)D、血细胞比容下降E、总铁结合力上升10、关于水溶性维生素与脂溶性维生素的正确描述是() [单选题] *A、前者比后者易储存于体内B、大量摄入后,前者有毒性,后者没有C、前者易被氧化,后者不会D、前者存在于植物性食物,后者存在于动物性食物E、前者缺乏时出现症状快,后者慢(正确答案)11、维生素A的特点是() [单选题] *A、对碱稳定(正确答案)B、不易氧化C、溶于水D、一般烹调加热时,食物维生素A极易破坏E、在空气中、阳光下较为稳定12、与维生素D中毒无直接关系的表现是() [单选题] *A、钙在心脏、血管等软组织内沉积B、口渴、烦躁C、恶心、呕吐D、胆囊炎(正确答案)E、血清钙磷增高13、评价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首选指标是() [单选题] *A、骨骼X线检查B、血浆甲状旁腺素C、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D、血清钙磷乘积E、血浆25-(OH)-D3(正确答案)14、以下对维生素E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具有抗氧化作用B、预防衰老作用C、构成机体组织的成分(正确答案)D、与动物的生殖功能有关E、调节血小板的粘附力的作用15、评价人体核黄素营养状况可以测定() [单选题] *A、红细胞转氨酶活性B、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C、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正确答案)D、血清黄素单核苷酸E、血清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16、烟酸的主要营养作用() [单选题] *A、参与生物氧化过程B、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C、参与氨基酸与DNA的代谢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是17、某患者来自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其四肢伸侧皮肤有对称性红斑,并轻度糜烂,舌红如杨梅伴水肿。

食品营养学习题(附答案)

食品营养学习题(附答案)

食品营养学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特点是( )。

A、粮谷类食物为主B、蔬菜类食物为主C、植物性食物为主D、薯类食物为主正确答案:C2、以下不属于膳食纤维的是( )。

A、纤维素B、果胶C、半纤维素D、果糖正确答案:D3、畜肉中含胆固醇最高的部分是( )。

A、脑B、瘦肉C、肥肉D、肝脏正确答案:D4、以下有利于营养素保留的做法是()A、大米反复搓洗B、蔬菜先切后洗C、蔬菜现洗现切现煮D、水果削皮食用正确答案:C5、糖尿病治疗的最基本的措施是( )A、药物治疗B、运动治疗C、血糖监测D、饮食治疗正确答案:D6、下列哪种维生素缺乏可引起牙龈出血、伤口愈合慢?( )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KD、维生素B正确答案:B7、含类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是()A、黄瓜B、菠菜C、马铃薯D、白菜正确答案:B8、239千卡相当于()A、4.18kJB、18MJC、1MJD、1kJ正确答案:C9、在膳食营养评价中,动物性和豆类蛋白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 ),可判定蛋白质质量为良好。

A、70%B、60%C、90%D、50%正确答案:D10、以下哪种食物富含碘?( )A、蔬菜类B、海产品C、粮谷类D、大豆制品正确答案:B11、锌在人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参与甲状腺激素的代谢B、参与多种酶的组成C、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组成D、参与血红蛋白的组成正确答案:B12、蔬菜中不含有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6D、维生素B12正确答案:D13、计算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时,以其含量为1的氨基酸是( )。

A、组氨酸B、色氨酸C、牛磺酸D、赖氨酸正确答案:B14、我国居民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A、肉类B、蛋类C、谷类D、豆类正确答案:C15、食物蛋白质含量与其含氮量的转换系数为( )A、2.25B、16C、20D、6.25正确答案:D16、鲜蛋加工成皮蛋后,哪类物质被严重破坏了?( )A、钙B、蛋白质C、B.族维生素D、脂肪正确答案:C17、正常情况下,胆固醇每天的摄入量应少于( )mg。

食品营养学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食品营养学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食品营养学一、名词解释1. 平衡膳食2. 基础代谢3. 限制氨基酸4. 营养密度5. 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6. 必然丢失氮7. 膳食营养素标准8. 蛋白质功效比值二、简答题1. 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2. 吸收方式3. 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体内铁的贮存特点4. 响人体热能需要的因素5. 必需脂肪酸的功能6. 维生素的营养学特异性7. 胆固醇作用8.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容9. VC的生理功能10. 影响Ga吸收的因素11. 影响骨密度的因素三、计算题1. 计算小麦粉中赖氨酸的强化小麦粉的氨基酸含量如下表食品营养学答案一、名词解释1. 平衡膳食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不仅种类齐全、数量充分,而且配比适宜,岂能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可避免因膳食结构中营养素比例不当,甚至某种营养素缺乏或过剩所引起的营养失调。

2. 基础代谢是维持生命最基本活动所必需的能量需要。

具体的说,它是机体处于清醒、空腹(进餐后12~16小时)、静卧状态,环境温度18℃~25℃时所需能量的消耗。

3. 限制氨基酸:某种食物的氨基酸构成与人体需要量对比,其中最感不足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4. 营养密度是指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基础所含重要营养素的浓度5. 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正常情况下,在机体蛋白质代谢中,每种氨基酸的需要和利用处在一定的比例范围之内,故必需氨基酸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的比值,以适应蛋白质合成的要求,这种比例模式称为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6. 必然丢失氮在无氮膳食时所丢失的氮量7. 膳食营养素标准: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估计足以满足几乎所有健康人生理需要的平均每日必需营养素的摄入量8. 蛋白质功效比值PER=动物增加的体重/摄入的食物蛋白9. 营养素的恢复向食品中添加某种营养素,时期恢复到加工前的含量二、简答题1. 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1)明确的针对性(2)易被机体吸收利用(3)符合营养学原理,注意营养素之间的平衡(4)稳定性高(5)保证安全、卫生(6)不影响食品原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7)经济合理、易于推广2. 吸收方式:•(1)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吸收是主动转运,它需要载体蛋白质,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并且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吸收的速度很快。

食品营养学习题

食品营养学习题

《食品营养学》习题【蛋白质】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为非必需氨基酸的是( C )。

协一两本赖色苏蛋组氨酸A.色氨酸B.赖氨酸C.精氨酸D.苏氨酸2.非必需氨基酸是指( )。

A.蛋白质合成不需要B.体内不能合成C.非机体必需D.不一定必须由食物供给3.多数食物蛋白质含氮量为( )。

A.12%B.16%C.18%D.26%4.为维持蛋白质代谢正常进行,60kg体重的成年男子每日至少应从膳食中补充优质蛋白质( )A.10g B.20gC.40g D.50g5.为安全可靠,摄入氮量应较排出氮量多( )。

A.30%B.5%C.10%D.8%6.在氮平衡三种状态中,不需维持正氦平衡的人群是( )。

A.婴幼儿B.青少年C.孕妇D.成年男子7.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 )。

A.各种氨基酸的含量B.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C.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D.各种非必需氨基酸构成比8.限制氨基酸的存在,使机体( )。

A.蛋白质的吸收受到限制B.蛋白质提供热能受到限制C.合成组织蛋白质受到限制D.蛋白质分解代谢受到限制9.通常作为参考蛋白质使用的食物蛋白质是( )。

A.大豆蛋白质B.鸡蛋蛋白质C.牛乳蛋白质D.酪蛋白10.大米、面粉蛋白质的限制氨基酸是( )。

A.蛋氨酸B.精氨酸C.色氮酸D.异亮氨酸11.缬氨酸属于( )。

A.必需氨基酸B.非必需氨基酸C.条件性氨基酸D.非限制性氨基酸12.大豆含蛋白质( )。

A.10%~20%.B.15%~20%C.20%~30%D.30%~50%13.进行蛋白质功效比值实验,所用动物饲料应含多少蛋白质( )。

A.5%B.8%C.10%D.15%14.运铁蛋白在体内同类代谢中起到何作用( )。

A.转运铁B.储存铁C.构成原卟啉D.构成血红蛋白15.氮平衡的意义是( )。

A.摄入氮与排出氮的差值B.摄入氮与排除氮相等C.体内氮与其他元素平衡D.在食物中均应包含一定量的氮16.下列关于蛋白质食物描述正确的是( )A.蔬菜所含的蛋白质极多B.肉类不能提供充分的蛋白质C.植物性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低D.大豆不是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17.人体每天大约有()蛋白质进行更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蛋白质和氨基酸一、填空1、除8种必需氨基酸外,还有组氨酸是婴幼儿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2、营养学上,主要从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来全面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4、最好的植物性优质蛋白质是大豆蛋白。

6、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

7、人奶中的蛋白质主要为乳清蛋白。

8、蛋白质和能量同时严重缺乏的后果可产生干瘦性营养不良。

9、蛋白质与糖类的反应是蛋白质或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与还原糖的羰基之间的反应,称为羰氨反应,该反应主要损害的氨基酸是赖氨酸,蛋白质消化性和营养价值也因此下降。

11、蛋白质净利用率表达为消化率*生物价。

12、氮平衡是指摄入氮和排出氮的差值。

二、选择1、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A具有节约蛋氨酸的作用。

A.半胱氨酸B.酪氨酸C.精氨酸D.丝氨酸2、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D。

A.氮平衡B. 负氮平衡C.排出足够的尿素氮D.正氮平衡3、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B具有节约苯丙氨酸的作用。

A.半胱氨酸B.酪氨酸C.丙氨酸D.丝氨酸4、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是D。

A.15%-20%B.50%-60%C.10%-15%D.35%-40%5、谷类食物中哪种氨基酸含量比较低? BA.色氨酸B.赖氨酸C.组氨酸D.蛋氨酸6、合理膳食中蛋白质供给量占膳食总能量的适宜比例是B。

A. 8%B. 12%C.20%D.30%7、在膳食质量评价内容中,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百分比应为D。

A. 15%B. 20%C.25%D.30%8、以下含蛋白质相对较丰富的蔬菜是B。

A. 木耳菜B. 香菇C. 菠菜D. 萝卜9、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公式×100表示的是D。

A.蛋白质的消化率B.蛋白质的功效比值C.蛋白质的净利用率D.蛋白质的生物价10、限制氨基酸是指D。

A. 氨基酸分较高的氨基酸B. 氨基酸分较低的氨基酸C. 氨基酸分较高的必需氨基酸D. 氨基酸分较低的必需氨基酸三、名词解释1、氮平衡2、必然丢失氮3、必需氨基酸4、非必需氨基酸5、限制氨基酸6、蛋白质的消化率7、粪代谢蛋8、蛋白质的利用率9、尿内源氮10、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四、简答(一)简述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并举例。

(二)简述蛋白质的质与量。

(三)简述食物蛋白质进行营养评价时应注意问题。

(四)简述为充分发挥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的3个原则。

五、论述(一)试论述蛋白质的功能。

(二)试论是蛋白质的利用率。

(三)试论述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变化。

(四)试论食品加工对蛋白质营养价值有哪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五)试论述焦糖化反应与糖氨反应有何不同?试述它们在营养学和食品加工中的特点。

第六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答案)一、填空1、组氨酸2、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程度3、赖氨酸4、大豆蛋白5、7.5-15%6、酪蛋白。

7、乳清蛋白。

8、干瘦性营养不良9、氨基羰氨反应赖氨酸10、优质蛋白质11、消化率*生物价12、摄入氮排出氮二、选择ADBDB BDBDD三、名词解释1、氮平衡:是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情况的一种表示方法,实际上是指蛋白质摄取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2、必然丢失氮:在无蛋白膳食时所丢失的氮量。

3、必需氨基酸:人体需要,但自己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氨基酸。

4、非必需氨基酸:并非机体不需要,只是因为体内能自行合成,或可由其他氨基酸转变而来,不必由食物供给。

5、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按人体的需要及其比例关系,相对不足的氨基酸。

缺乏最多的称第一限制氨基酸。

6、蛋白质的消化率:指食物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酶分解、吸收的程度。

越高被机体利用的可能性越大。

7、粪代谢蛋:受试者在完全不吃含蛋白质食物时粪便中的含氮量。

8、蛋白质的利用率:指蛋白质(氨基酸)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利用的程度。

9、尿内源氮:指机体在无氮膳食条件下尿中所含有的氮。

来自体内组织蛋白质的分解。

10、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不同食物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关系不同,其营养价值不一,若将不同的食物适当混合食用,使它们之间相对不足的氨基酸互相补偿,从而接近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模式,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四、简答(一)简述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并举例。

1、必需氨基酸:人体需要,但自己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氨基酸。

9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婴儿)。

2、半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

蛋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3、非必需氨基酸:并非机体不需要,只是因为体内能自行合成,或可由其他氨基酸转变而来,不必由食物供给。

13种: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胱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

(二)简述蛋白质的质与量。

1、完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之间比例适当。

动物可以正常生长。

酪蛋白人们常将一些动物蛋白质如肉、禽、鱼、蛋、乳等成为完全蛋白质或优质蛋白质。

2、部分不完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相互之间比例不适当。

动物生长缓慢。

麦醇溶蛋白3、不完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种类不齐全。

动物不能维持生命。

玉米醇溶蛋白,白明胶(少色氨酸)(三)简述食物蛋白质进行营养评价时应注意问题。

1、首先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和氨基酸模式,计算蛋白质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分。

2、注意食品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

这通常是测定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利用率,因为它们在食品加工时最易破坏。

而这也可能是生物学评价低于化学评价的原因。

3、最好对样品中的氮、氨基酸和包括微生物毒素在内的各种毒素进行适当分析检验,以除去非蛋白质物质的作用。

4、应对受试蛋白质进行满足人体需要量方面的检验。

此工作应十分慎重和仔细。

(四)简述为充分发挥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的3个原则。

1、食物的生物学种属越远越好,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的混合。

2、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

3、食用时间越近越好。

合成组织器官蛋白质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到达组织器官才能发挥互补作用。

五、论述(一)试论述蛋白质的功能。

1、构成机体和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机体中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参与。

①催化作用--酶②调节生理机能--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肽类激素)③氧的运输--血红蛋白④肌肉收缩--肌动蛋白⑤支架作用--胶原蛋白⑥免疫作用--免疫球蛋白⑦遗传调控--核蛋白⑧调节体液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当人摄入蛋白质不足时,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水无法全部返回血液循环系统而积蓄在细胞间隙内,出现水肿。

同时,蛋白质是两性物质,能与酸或碱进行化学反应,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2、建造新组织和修补更新组织:食物蛋白质的最重要作用是供给人体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

蛋白质是人体中唯一的氮源。

体内蛋白质存在着动态平衡。

通常一般认为成人体内全部蛋白质每天约有3%更新。

3、供能:①是次要作用,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供能约17kJ(4kcal),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②由体内旧的或已经破损的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分解,以及由食物中一些不符合机体需要或者摄入量过多的蛋白质燃烧时所放出的。

③人体每天所需的能量约有10-15%来自蛋白质。

4、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①肉的持水性与肌肉蛋白质的变化密切相关,肉的嫩度与肌原纤维蛋白质尤其是肌动球蛋白的变化有关。

②起泡性:鸡蛋清蛋白,应用于糕点和冰淇淋得生产,使之松软可口。

③不同蛋白质的乳化性不同,由乳酪蛋白制成的酪蛋白酸钠具有良好的乳化、增稠性能且热稳定性强。

将酪蛋白酸钠制成乳化液或应用于午餐肉罐头等食品,效果很好。

④小麦的面筋性蛋白质(包括麦胶蛋白和谷蛋白)胀润后在面团中形成坚实的面筋网,并具有特殊的粘性和延伸性,在食品加工时使面包、饼干具有各种重要、独特的性质。

⑤明胶具有凝胶性。

(二)试论是蛋白质的利用率。

蛋白质的利用率指蛋白质(氨基酸)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利用的程度。

1、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V,简称生物价。

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

BV值越高,表明其利用率也越高。

BV =氮贮留量/氮吸收量=[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尿氮-尿内源氮) ] / [ 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2、净蛋白质利用率NPU,表明蛋白质实际被利用的程度,较BV更为全面。

NPU =氮贮留量/氮食入量=生物价×消化率NPU=(受试动物尸体增加氮量+无蛋白饲料组动物尸体减少氮量)/摄取食物氮量3、蛋白质净比值NPR与蛋白质存留率PRE,大鼠分成两组,分别饲以受试食物蛋白质和等热量的无蛋白质膳食。

NPR=[ 平均增加体重(g)+平均降低体重(g)] / 摄入的食物蛋白质(g)PRE=NPR×100/6.254、相对蛋白质价值RPV =受试蛋白质的斜率/ 标准乳清蛋白质的斜率5、蛋白质功效比值PER,所测蛋白质主要被用于生长之需,PER常用作婴幼儿食品中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PER=动物体重增加(g)/ 摄入的食物蛋白质Pro(g)6、氨基酸分AAS,通常是指受试蛋白质中第一限制氨基酸的得分,即该食物蛋白质的最终氨基酸评分。

AAS=1g受试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毫克数/ 需要量模式中氨基酸的毫克数× 1007、蛋白质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分PDCAAS = 氨基酸分×蛋白质真消化率8、可利用赖氨酸:ε-氨基非常活泼,很容易发生反应。

①游离ε-氨基与乳糖反应;②分子中形成了许多交联键,包括赖氨酸与其它氨基酸的交联键。

(三)试论述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变化。

1、食品加工的目的①杀灭微生物或钝化酶以保护和保存食品。

②破坏某些营养抑制剂和毒性物质。

③提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④增加方便性。

⑤维持或改善感官性状。

2、热加工的有益作用①杀菌和灭酶②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③破坏某些嫌忌成分:毒性物质、酶抑制剂和抗维生素。

④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3、氨基酸的破坏(1)加热:胱氨酸不耐热;蛋氨酸形成挥发性含硫化合物。

热变性。

(2)氧化:①当蛋白质与脂类过氧化物在一起时,蛋白质的氨基酸由重大损失,其中蛋氨酸、胱氨酸等最易破坏。

②在有敏化色素如核黄素存在时,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以及含硫氨酸残基可能发生光氧化作用。

③食物在大气中进行辐射,通过水的射解作用可产生过氧化氢,从而对蛋白质、氨基酸产生破坏作用。

(3)脱硫:含低糖的湿润食物剧烈加热时常引起胱氨酸-半胱氨酸显著破坏,形成不稳定的脱氢丙胺酰残基,然后与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形成赖丙氨酸等蛋白质-蛋白质交联键(亚胺键、酯键、硫酯键),掩蔽了蛋白酶的作用位置,从而降低了酶水解的程度,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性。

(4)异构化:用碱处理蛋白质时可使许多氨基酸残基(蛋氨酸、赖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发生异构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