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大附中外语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合肥工大附中外语特色学校创建方案.txt会计说:“你晚点来领工资吧,我这没零钱。”你看得出我擦了粉吗?虽然你身上喷了古龙水,但我还是能隐约闻到一股人渣味儿。既宅又腐,前途未卜。既宅又腐,前途未卜。你被打胎后是怎么从垃圾桶里逃出来的?史上最神秘的部门:有关部门。不可否认,马赛克是这个世纪阻碍人类裸体艺术进步最大的障碍! 本文由oowahgi贡献
doc
合肥工大附中外语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一、特色学校创建指导思想: 培育学校特色是学校整体改革的需要。 培育学校特色是创办特色学校和学校改革 培育学校特色是学校整体改革的需要。 的突破口。教育要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需要有“专业+专长”的教师,才可以 创办“规范+特色”的学校,这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创办特色学校的基本经验和思路。 培育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名牌学校”是学校办学的最高境界,它是建 培育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立在“特色学校”的基础之上,需要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使“学校特色”成为学校 的传统,以优质的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提升学校的品味,使学校得到家长 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培育学校特色是学校稳定的需要。 特色学校把学校特色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 培育学校特色是学校稳定的需要。 面,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全体师生员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时,学 校特色就可以理性化、惯性化地推进学校工作。 特色学校肯定有自己的学校特色,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就是特色学校。培育学校 特色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初级阶段。而特色学校则是学校特色成熟的标志,是学校特色 建设的高级阶段。 外语特色学校的创建是在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总结学校多年来学校在 外语教学方面所做的基础工作,考虑学校现有的社会声誉和学校发展,以现代教育理 论为指导,侧重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体现信息化、全 球化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 二、外语特色学校创建目标: 立足附中,放眼全国。依托大学的师资优势,强化外语教学和培训,探索具有中 国特色的外语教育规律、模式和教师队伍培训的方式。成立由校内外外语教学专家参 加的外语教改指导中心,把工大附中建成国内知名的外语教改实验基地,外语特色鲜 明、教育质量优异,在合肥市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在全省有一定声誉和人民群众 信得过的优质学校。 开发以多元文化教育为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锻炼培养一支具有跨文化教育能力 的教师队伍。校本课程以德育

、外语特色教育、双语教学课程和外国文化教育、艺术、 体育教育为主。通过系列校本课程达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使学生既具有国际视野 又有爱国情操,能适应未来国际竞争需要,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努 力把合工大附中建成外语教学改革的实验、示范基地。把学校建成能适应国际竞争需 要,具有扎实外语基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 三、外语特色学校创建领导机构和职责 1、领导小组 组 长:王荣梓 副 组 长:鲁建平 窦本银 陈乐东 陈明友 组 员:李 陶 胡恒春 曾广华 胡一品 商 红 蒋自民 邹杨枝 金小乔 盛大文 戴裕庆 中小学各教研组组长 2、领导小组职责:
(1) 组长负责全校特色创建工作的领导、 规划等, 副组长负责监督检查规划方案的实施情况, 协调、总结以及考核具体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 (2)组员负责规划方案的实施,各实施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四、外语特色学校创建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在师生中强化外语特色工作意识 通过校内的会议、标语、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等渠道,在师生中广泛宣传附 中的外语特色;通过创立双语教研组和外语教研组,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 动,使外语特色工作深入人心,使特色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下去。 2、强化外语教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在“缩短周期、强化训练、学科渗透、专业提高”的改革思路指导下,实施“小学、 初中听说基本过关,高中读写全面提高”的教学目标体系。 1)英语课程 在“教育部基础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设英语课。其中 4 节为基 础课,2 节为拓展课,2 节为能力训练课。教材根据课程标准选用统编教材及引进教 材。部分课程聘请外籍教师任教。 2)多语种/双语课程 ——体现外国语 外国语学校特色,在英语课程外积极开设双语课程。同时积极筹备设置 外国语 德语、法语日语等多语种初阶入门 课程 。 3)整合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 ——充分发挥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开发英语资源方 面的巨大潜力,引导和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将信息技术课程和英语语言学习整合起来,指导学生检索英语教学资料以及 与国际友好学校的学生以及国外的朋友用英语通信交流。 ——充分利用英语多媒体资料,开设英语报刊选读、歌曲欣赏、电影欣赏等选修 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 ——加强外语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举办英语周、每年有一个主题,集中展示英语国家的文化。例如每年轮流举 办英国文化日、美国文化日、

欧洲国家文化日文化宣传活动,请专家、留学人员、外 籍教师甚至有关国家的驻华领事、文化参赞及夫人参加,使这些活动成为展示学生学 习成果的窗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外事接待的实践机会。 ——鼓励学生参加运用外语的社会服务活动。 ——举办外语网页制作大赛、外语演讲、外语辩论、外语歌曲大赛、外语作文竞 赛等学生文化活动。 ——进一步抓好英语角活动,一周活动一次,分年级组织,由本校教师、外教、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和研究生负责指导。 ——组织外语沙龙、外语剧社、外语校报编辑部等学生活动团体。 5)重视隐性课程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使学生在住校期 间有广阔的接触外国语言的空间。 ——完善外语标识、张贴外文海报,不仅包括外国的名人名言,还要包括本国优 秀文化的宣传,将之体现在外文标识中。 ——办好校外语广播台/电视台,建立各班外语小记者站。 ——完善已有的英文校刊,由学生自己编辑,适时向校外推广。 ——充实图书馆的英语报刊读物、英语书籍、视听资料。 6)加强国际交流 ——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创办附中国际部,利用假期实施国际交换生计划,加强不 同文化学生之间的交流。
——加强与国外学校的联系,定期组织双方教师和学生的互访交流活动。学校应 与英语国家对等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并组织若干学生/教师出访。进一步增加与英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联系,争取在五年内能拥有至少一所国外 的友好学校。 2.多元文化教育 为培养能够适应国际化竞争环境的人才,适当开设英美概况、英美文学、中西方 文化史、中西方文化比较、西方礼仪等选修课。让学生接触多元文化的观点,培养他 们在跨文化环境中取得成功的能力。获得在未来全球一体化经济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沟 通能力和知识。 3.改革教学评价方式,结合外语学校的特点,完善口试、综合能力测试、学习档 案评价、多媒体作品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4.加强外语教研,努力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组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明确各年级听说读写能力的具体要求。用新课程标 准的要求来指导教学,使毕业生达到或超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九级要求。 ——开展“任务型驱动法”外语课堂教学研究,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实际的任务和 活动,在这些时间活动过程中掌握和应用语言,提高语言教学的实效性。 ——探索以课堂教学为轴心,课外自主学习为突破口的外语教学方法,通过大量 的课外听说和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小学/初中阶段通过学外语歌曲、 看

听外语影视声响资料、读简易读物、学日记等方法集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高中阶段通过读世界名著和科普读物、写读书报告等方式集中训练学生的外语读写能 力。 ——开展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即开展网络环境中的英语研究性 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检索英文资料,完成以英语为载体的研究项目。 ——试行小班化、全外语授课的教学。 5.深入开展双语教学实验。 继续在部分年级部分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实验研究。 目前已经在初中地理、 历史、 高中生物等学科开展了双语教学选修课的实验研究,进一步组织编写与已有的中文教 材相配套的英文讲义资料,今后还将增设诸如外国文学、世界历史、地理、世界经济 等双语选修课程;力争编写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双语教育教材。 6.探索研究型课程组织、实施和评价。 研究型课程,采用由教师指导推荐和学生自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研究课题,在此 基础上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邀请校内外教师、专家指导、研究,学校创设图书、资 料、仪器、设备网络等条件给予支持。每年对研究型课程的组织实施进行总结、研究, 以实现创新。 7.试行外语小班化教学,进一步强调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 的发展。 ——增加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建立民主和谐的师 生关系。 ——积极开展多层次教学组织模式的探索,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分别采用集体教
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的方式,在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增加 学生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合作精神。 8.提高全体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促进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教学的整合。 提高全体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先进技术的学习,更重 要的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技术为现代教育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先进的设备条件支 持,一些过去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无法实现的教育理想现在可以变为现实了,例如利用 教学资源库,学生可以实现自定步调的个别化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利用网络对知 识进行无限延伸的探究、可以把真实世界生动形象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 兴趣,等等。因此,要求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驾驭信息技术的 应用,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 应用。 9.借鉴并完善学分制,允许学生灵活地选择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允许学生校内 跳级、提前修完学业,加速优秀人才的培养。 五、教育科研工作 (一)指导思想 学校教研工作的指导

思想是:教研工作要以提高教职工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目 标,着眼于教职工队伍的培养;教研工作要以服务于教育教学管理为己任,着眼于办 学质量的提高。 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培养教师的重要途径。 抓好教育科研工作,不但能及时总结办学、改革的成败得失,而且还将发挥其深入探 索、学校发展中所遇到的实践问题、解决问题的功能,并且提高教育的理论水平和综 合素质。为此,学校需要采用科研兴校的策略,通过教育科研来整合学校多项改革, 形成依靠教育科研保障学校持续自我发展的机制。 (二)工作目标 从学校的改革的实际来看,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目标集中在两个方面: 1.以《构建外语特色学校育人模式的实验与研究》为主课题,集中全校力量, 切实解决学校改革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2.完善健全学校教育科研机制,以科研来推动整合学校的改革和工作。 (三)措施 1.确定主课题的研究方略为:以中国进入 WTO 以后,合肥加速对外开放为背 景,未来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将对学校教育起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依托世界优秀文 化,联络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校的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外语人才培养的规律性问 题;外语教师发展问题。争取课题在区、市/省/国家立项。 2.主课题的分解。 主课题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 理论研究为: 1)国际视野中外语特色学校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的研究。 2)世界优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的影响。 3)外语专长学生培养的规律研究。
实践研究为: 1)东西方文化中的学校德育操作方式和有效性研究。 2)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3)网络文化研究。 4)英语教材的整合及使用效益研究(重点放在教材比较、使
用效果和教学方 法探索上)。 5)双语教学研究(重点放在拓展课的双语教学上)。 6)多语种教学研究(重点放在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的配比)、教学效果,以 及思维切割转换上)。 7)外语特色学校高雅艺术教育研究。 8)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教师的文化修养提高研究。 3.保障机制 1)校长主管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任课题组组长。学校教科室统率、协调、管 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2)由专家为主成立学校教育科研顾问团,指导学校科研改革。 3)通过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规定》,明确学校课题研究责任人,并形成学校 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机制,完善各级课题的申报、立项、过程检查、成果验收、 表彰推广和科学管理办法。 4)学校每年投入一定比例资金作为教育科研基金。 六.外语特色学校发展阶段目标 1.1

999.22002.8 计划探索阶段。 .2--.22002.8 计划探索阶段。 规划形成并转化为个部门的具体规划,确定重点,并开展试点研究,为全面实施 规划作准备。申报全国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外语实验学校。 2.2002.92006.9 实施调控阶段。 2002.9--2002.92006.9 实施调控阶段。 办学思路和规划进入全面实施、运作并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实践反馈调整 实践,使规划更符合实际。申报安徽省外语特色示范学校。 3.2006.92010.9 总结、示范阶段。 2006.9--2006.92010.9 总结、示范阶段。 继续实施规划,全面取得成果。着手总结和展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并为学校 开创新的腾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