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车财务报表分析

福特汽车财务报表分析
福特汽车财务报表分析

福特汽车财务报表分析

————————————————————————————————作者:————————————————————————————————日期:

福特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一、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一) 流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项目2008

2009

2010

流动资产6,292,112,544.1910,227,299,085.0412,653,406,558.35流动负债3,458,397,104.38

6,624,863,408.20

8,431,693,515.82

流动比率 1.82 1.54 1.50

流动比率

0.00

0.501.001.502.002008

20092010

流动比率

由表可知,汽车轿车公司三年的流动比率都小于2,但是比较接近于2,2009年的流动比率较2008年下降0.28,表明短期偿债能力下降,原因在于2009年的流动资产的增长速度低于流动负债的增长速度,2010年的流动比率家上年同期下降0..04,原因与2009年相同 (二) 速动比率分析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项目2008

2009

2010

流动资产6,292,112,544.1910,227,299,085.0412,653,406,558.35流动负债

3,458,397,104.386,624,863,408.208,431,693,515.82存货1,294,610,130.18

1,499,605,386.04

1,939,338,954.76

速动比率 1.45 1.32 1.27

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2009年的速动比率为1.45,较上年同期下降0.13,主要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存货的增加,这表明每一元的流动负债提供的速动资产保障较少了0.13元,负债的增加也是速动比率下降的重要原因,2010年的速动比率为1.32,较上年同期下降0.05,连续三年的速动比率都在下降,应该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企业应该考虑是否是公司的资产结构不合理。 (三)营运资本分析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项目2008

2009

2010

流动资产6,292,112,544.1910,227,299,085.0412,653,406,558.35流动负债3,458,397,104.386,624,863,408.208,431,693,515.82营运资本2,833,715,439.813,602,435,676.844,221,713,042.53

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2008年、2009年、2010年的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都有一定的剩余,即营运资本。2008年为2,833,715,439.81 元,2009年为3,602,435,676.84 元,

2010年为4,221,713,042.53 元,从营运资本的角度看,说明公司的短期营运能力有一定的

保证,而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表示短期偿债能力的增强。

(四)现金比率分析

现金比率=(货币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项目200820092010现金类资金1,926,013,156.992,794,075,240.833,628,225,928.68流动负债3,458,397,104.386,624,863,408.208,431,693,515.82

现金比率0.560.420.43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2009年现金比率为0.42,较上年同期下降0.14,说明公司为

每一元的流动负债提供的现金资产保障降低了0.14元,2010年的现金比率为0.43,较上年

同期上升0.01,说明企业的直接偿付能力有所提高,每一元的流动负债提供的现金保障增加

了0.01元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一)资本结构分析

1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项目200820092010资产总额10,129,863,306.8314,419,117,556.7317,674,536,728.98

负债总额3,511,594,011.766,674,740,141.198,898,373,025.33资产负债率34.67%46.29%50.35%

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2009年的资产负债率为46.29%,较上年同期上升11.62%,

表明公司的债务负担加重,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增加,2010年的资产负债率为50.35%,较上

年同期上升4.06%,连续两年的资产负债率上升,说明企业负债增加的幅度远远高于资产增

加的幅度,企业的债务负担在逐年增加,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债权人应该慎重投资,查明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的原因

2 股东权益比率和权益乘数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1/(1-资产负债率)

项目200820092010资产总额10,129,863,306.8314,419,117,556.7317,674,536,728.98

股东权益总数6,618,269,295.077,744,377,415.548,776,163,703.65

股东权益比率65.33%53.71%49.65%权益乘数 1.53 1.86 2.01

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2008年资产的近35%是通过各种负债资金融通的,2009年资产的近46%是通过各种负债资金融通的,2010年资产的近50%是通过各种负债资金融通的,三年来公司的股东权益比率是逐年下降的,说明公司的债务负担有所减轻,另外权益乘数是逐年上升的,说明公司对负债的依赖程度降低,承担的风险略有减弱。

3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项目200820092010负债总额3,511,594,011.766,674,740,141.198,898,373,025.33股东权益总数6,618,269,295.077,744,377,415.548,776,163,703.65产权比率53.06%86.19%101.39%

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三年的产权比率是逐年上升的,2009年较上年同期增长

33.13%。2010年较上年同期增长15,2%,表明公司财务结构的风险增加,股东权益对偿债风险的承担能力减弱,对债务的保障程度减小,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下降,2010年产权比率高达101.39%,说明该公司采纳了一种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4长期资本负债率

长期资本负债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权益)

项目200820092010长期负债53,196,907.3849,876,732.99466,679,509.51股东权益总数6,618,269,295.077,744,377,415.548,776,163,703.65长期资本负债率0.80%0.64% 5.05%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2009年的长期资本负债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16%,说明企业长期债务负担有所减轻,长期债权人的保障程度提高,但是在2010年长期资本负债率较上年同期上升4.41%,上升幅度大的原因是企业长期负债的大量增加,每一元的长期资本中长期负债占约0.05元,长期债权人的保障程度降低。

(二)盈利对债务支出保障程度分析

1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项目200820092010税前利润1,276,138,324.471,895,489,119.382,247,861,974.93利息费用-74,534,904.20-26,234,278.88-14,158,246.69息税前利润1,201,603,420.271,869,254,840.52,233,703,728.24利息保障倍数-16.12-71.25-157.77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利息保障倍数没有意义

三、营运能力分析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项目200820092010营业收入20,245,456,624.1127,744,501,058.6437,295,901,634.25应收账款期初余额70,699,805.81198,486,931.5773,648,830.41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98,486,931.5773,648,830.4186,430,798.49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34,593,368.69136,067,880.9980,039,814.45应收账款周转率150.42203.90465.97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39 1.770.77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2009年应收账款一年周转203.9次,周转一次只需1.77天与2008年相比,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更快,公司被外单位占用的时间很短,2010年的周转次数更是高达465.97次,周转天数只需0.77天,说明该公司管理效率在逐年提高,公司营运能力增强。

(二)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项目200820092010营业成本15,747,067,537.8721,612,679,229.1529,577,424,700.39存货期初余额1,859,515,748.581,294,610,130.181,499,605,386.04存货期末余额1,294,610,130.181,499,605,386.041,939,338,954.76存货平均余额1,577,062,939.381,397,107,758.111,719,472,170.40存货周转率9.9915.4717.20存货周转天数36.0523.2720.93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2009年的存货一年周转15.47次,周转一次需要23.27天,较

上年同期增加,2010年周转17.20次。周转一次需要20.93天,存货变现速度加快,存货的

运用效率上升,公司营运能力增强。、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账转率

项目200820092010营业收入20,245,456,624.1127,744,501,058.6437,295,901,634.25流动资产期初余额6,808,474,173.556,292,112,544.1910,227,299,085.04流动资产期末余额6,292,112,544.1910,227,299,085.0412,653,406,558.35流动资产平均余额6,550,293,358.878,259,705,814.6211,440,352,821.70流动资产周转率 3.09 3.36 3.26流动资产周转天数116.48107.17110.43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2009年的流动资产一年周转3.36次,周转一次需要116.48天,较上年同期周转速度加快,周转天数缩短,说明流动资产的经营利用效果较好,2010

年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3.26次,周转天数为110.43天,较上年同期下降,周转天数延长,

说明流动资产的经营利用效果有所下降,应注意应收账款、存货等主要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

分析。

(四)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

项目200820092010营业收入20,245,456,624.1127,744,501,058.6437,295,901,634.25固定资产期初余额1,704,396,466.131,737,327,257.282,089,323,889.01固定资产期末余额1,737,327,257.282,089,323,889.012,864,309,285.20固定资产平均余额1,720,861,861.711,913,325,573.152,476,816,587.11固定资产周转率11.7614.5015.06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0.6024.8323.91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2009年的固定资产一年周转14.50次,周转一次需要24.83天,较上年同期周转速度加快,2010年的周转率和周转天数都较上年同期上涨,连续两年

上升的变动趋势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利用相对充分,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越来

越多,能够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运用效率,公司的营运能力得到增强。,

(五)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项目200820092010营业收入20,245,456,624.1127,744,501,058.6437,295,901,634.25总资产期初余额9,653,075,749.6310,129,863,306.8314,419,117,556.73总资产期末余额10,129,863,306.8314,419,117,556.7317,674,536,728.98总资产平均余额9,891,469,528.2312,274,490,431.7816,046,827,142.86总资产周转率 2.05 2.26 2.32总资产周转天数175.89159.27154.89

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2009年总资产一年周转2.26次,周转一次需要159.27天,周转速度较上年同期加快,2010年的总资产一年周转2.32次,周转一次需要154.89天,连续三年的总资产周转率加快,说明公司的资产利用率提高,公司营运能力增强

四、 盈利能力分析

(一) 以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费用为基础的盈利能力分析 1 销售利润率分析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项目200820092010营业收入20,245,456,624.1127,744,501,058.6437,295,901,634.25营业成本15,747,067,537.8721,612,679,229.1529,577,424,700.39营业利润1,291,195,078.611,905,703,469.122,256,223,290.68利润总额1,276,138,324.471,895,489,119.382,247,861,974.93净利润1,098,963,922.761,655,809,131.561,925,826,596.36销售毛利率22.22%22.10%20.70%营业利润率 6.38% 6.87% 6.05%销售净利润率 5.43% 5.97% 5.16%

0.00%

5.00%10.00%15.00%20.00%25.00%2008

2009

2010

年份

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

由表可知,福特轿车公司连续三年的销售毛利率下降,2009年的营业利润率较上年同期上升,但是2010年的营业利润率和销售净利率较上年下降, 2 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营业成本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成本 营业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费用

全部支出总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 全部支出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

第七章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案例 福特汽车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此章案例展示了福特汽车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包括竞争分析和环境的监测与预测。首先从总体上说明汽车工业的竞争状况,然后说明汽车工业中六家 主要公司对竞争的反应。在作出对环境监测和预测的估计后,最后在这些外部条件的基础,得出了福特公司的优势(strengths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 )和威胁(threats )(SWOT)的分析。福特公司的其它优势和劣势将会在以后的章节案例中通过内部组织分析得出。 一、行业竞争主要力量 在竞争对手、新加入者的威胁、供应商和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及替代品的威胁之中,这些影响行业竞争的主要力量在于争取有利位置。 1. 在竞争对手中争取有利位置 下列几家公司构成了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三家主要的美国大公司——福特(Ford )、通用汽车公司(GM )、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 )和三家主要的日本公司——本田(Honda )、丰田(Toyota )、日产(Nissan )。 (1)在20世纪80 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汽车工业增长较为缓慢,人们采用折扣和其它的优惠政策以刺激消费增长。 (2)日本公司更加质优价廉的产品吸引了许多美国顾客。 表2-1 几大汽车公司的销售额 (3)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相比较而言,日本的汽车公司使用了 高技术从而控制了成本。然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却在生产系统的现代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并与外国公司合作以使公司变得更有效率。例如,福特与马自达合资生产Probe ;克莱斯勒与法国雷诺公司合资生产微型车;克莱斯勒与现代公司将生产一种新型的中型车。 (4)美国公司正采取措施收购以国外为基地的小公司,以使产品线更加多样化,并且利用小公司的独立精神和创造力。 (5)日本公司正在大量投资美国工厂以避开进口限制;欧洲的公司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来避开在1992年欧共体形成一个真正的共同市场后那些新的严厉的贸易制度。 2. 新加入者的威胁 (1)此时,规模经济限制了任何主要竞争者加入汽车工业。 公司/财政年度末 汽车销售额(百万) 通用/1988.12 110228.5 福特/1988.12 82193 克莱斯勒/1988.12 30650 丰田/1988.6 39080 日产/1989.3 29717 本田/1989.3 18527

吉利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

吉利公司简介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是一间于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集团主席为李书福,主要业务为制造及分销汽车及汽车零部件。2004年被评选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内50家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更先后被各国机构,至各级政府评为“亚洲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500强”、“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等等荣誉称号。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始建于1986年,经过十八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汽车零部件、高等教育、装潢材料制造、旅游和房地产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业绩,资产总额已经超过50亿元;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不断的观念创新,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主力品牌,2003年企业经营规模列全国500强第331位,列“浙江省百强企业”第25位,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之一。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在临海、宁波、台州、上海建有四个专门从事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制造基地,现已拥有年产35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和20万台变速箱的生产能力;随着宁波、台州、上海等新建项目陆续竣工投产,集团的整车生产能力将提升到年产50万辆,发动机生产能力将提升到年产30万台。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着“沟通、合作、敬业、创新”的精神,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细微的服务,全心全意地圆中国老百姓的汽车梦,实践着“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的”诺言! 吉利将继续贯彻“人才与创新”的成功关键因素,秉承“快乐人生,吉利相伴”的核心价值理念,持续开展“元动力”工程,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细微的服务,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崛起,为实现“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美好理想而奋斗! 选择吉利的原因 吉利做为一个民族企业,刚刚起步10年,在这十年间吉利发展非常迅速,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吉利集团不但没别打垮,反而发展壮大。收购沃尔沃,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有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福特比吉利何如?连福特这样的超级跨国汽车企业巨头都扶不起来的沃尔沃,吉利想要扭转乾坤,谈何容易啊!汽车企业收购以后不成功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但也有人为,吉利并购沃尔沃,一是可以帮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尽快走向国际市场。二是可以嫁接国际知名品牌为我所用。三是可以彰显中国汽车产业的实力。针对此问题,社会各界众说纷纭,我们也做了讨论,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出分析。 吉利汽车集团的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是法律、政府机构、影响或制约社会上各种组织与个人的压力集团的集合。下面主要讨论几种主要政治法律环境对吉利汽车营销的影响。 1.约束企业营销活动的立法日益增多。综观世界各国,调节企业营销活动的法令、法规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商业立法目的主要包括: ⑴保护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防止不正当竞争的法规。例如欧盟各国已在积极建立包括竞争行为、产品标准、产品责任和处理商业事务的新的法律框架。独联体及东欧各国已迅速通过了各项促进和管理市场经济的法律。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迄今,已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竞争、产品安全和责任、公平竞争和信用行为、正当包装和标签等等方面的法案,达数十项之多。 ⑵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消费者免受不正当商业行为的侵害的法规。例如,挪威法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宏观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宏观环境的正确把握不仅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更是影响着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问题. 一.政治环境分析 1.小排量汽车解禁.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行驶路线和出租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这直接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销售,在2006年一季度,使得奇瑞等厂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其中二月份奇瑞的销量达到了两万多辆,在乘用车市场上首次超过一汽大众.对本土汽车企业而言,有生产小型车的经验,可以充分利用包括政府等各种资源,在成本的控制上有一定的优势. 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汽车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强大的拉动作用,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一批国有和民营汽车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经验,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做为国家战略提出,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合资和引进使中国汽车产业大开眼界.通过消化和吸收,在产品档次,生产管理水平,设备改进,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积累和掌握了一些与世界汽车制造水平同步或者接近的经验,为国内各大汽车集团自主创新奠定了很好的墓础;同时,中国汽车企业可以纵观全球整车,零部件制造巨头来选择合作伙伴,站在巨人的臂膀上高水平起步.我国汽车产业正面临着第二次重大的转型,让更节能,更环保的车型进人中国的家庭是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围绕这一目标,各种与汽车消费相关的政策正在调整,这也正是国内汽车企业搞自主创新需要利用的后发优势. 4.公路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国家投入重点.十一五规划国家提出投入1000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东中部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并且重点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继续完善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网

福特汽车公司案例分析(2)

案例分析 1.本案例中,福特公司违背了计划的如下原则: (1)限制因素原理(木桶原理) 福特公司在制定新产品“爱迪塞尔”市场营销推广计划时,没有 充分识别并解决妨碍既定市场目标(每天销售600~700辆)的限定性因素和关键性因素,如经济衰退带来的消费萎缩,作为中价格车的爱迪塞尔自然不受消费者青睐;作为主要特征大马力、高速度的特性与当时汽车业的主流发展趋势不符,当时美国汽车制造行业协会对反对高速度、大马力持积极支持态度,这直接导致了福特公司在产品宣传推广中无法突出产品特点、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导致销售量低迷的后果。 (2)许诺原理 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因而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福特公司在 制定产品“爱迪塞尔”计划时,没有理性地分析汽车生产线的产能, 年产量20万辆,且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在全美展销,这种计划导致生 产线匆忙慌乱,产品质量无法保障。显然福特公司未能结合经济评价来综合考虑计划的期限。 (3)灵活性原则 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原则越大,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危 险性就越小,在本案例中,福特公司制定计划时的灵活性原则显然利用的不够好,在大环境(经济衰退、业内反对高速大马力)情况下,

福特公司完全处于被动局面,未能对计划进行有效合理调整。 (4)导向变化原则 导向计划原则要求计划工作者定期检查计划、调整计划和重新制定计划,也即实现目标的过程可以因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本案例中,福特公司在新的经销系统和推销策略未能如期实现销售目标的情况 下毫无作为,无疑会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做计划时应注意: 在做计划时应注意遵循限制因素原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理、 导向变化原理,使之合理的发挥其作用,以使得计划合理有效的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 2. 艾迪塞尔在进入中档汽车市场中出现的问题 计划失误:○1在制定计划过程中,福特公司没有正确认识机会 及拟定前提条件。艾迪雪推出时全美市场不景气,中价格车开始衰退,经济节能的小型车销售势头看好。○2同时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时出现失误。艾迪雪设计成为年轻的高级职员或专家适用的座车并强调车主 的社会地位在产品定位时就与当时的社会现象相悖,对产品计划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限制。 组织失误:○1没有做好集权与分权和分工与合作。福特公司设立独立部门与原经销网脱钩。○2人员配备上出现失误选用了水平不够的 推销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艾迪雪的销售。 决策失误:○1决策过程中对外部环境和分析、评价方案的不足。 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推出中档车不能迎合市场环境。○2运用风险型

长城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讲课教案

长城汽车市场营销环 境分析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课程考查论文 学生姓名:寇高岭 学号:1316F01201219 专业班级:人力1302 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

长城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4) 第一篇长城汽车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4) 一.长城汽车概况 (4) 二. 长城汽车供应商 (6) 三竞争者 (7) 四.顾客分析: (8) 五、公众 (8) 第二篇长城汽车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9) 一.经济环境: (9) 二、社会文化环境 (10) 三、人口环境 (10) 四、政治法律环境 (11) 五、自然环境: (12) 结后语:综上所述目前长城汽车的营销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能不能在国内这个竞争激烈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让长城品牌成为自主品牌的骄傲,就要看长城汽车怎么去运营和管理! (12)

长城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第一篇长城汽车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一.长城汽车概况 风化百代,雨润万物,水不争而莫之能胜,这是自然的力量。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这是文化的力量。之于企业,文化是根,是灵魂,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头,是基业长青的原动力,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思维模式以及共同信念和员工行为规范的总和。 长城汽车以制造“全球经济型SUV第一、全球经济型皮卡第一。中国SUV、中国皮卡全国销量第一,打造中国轿车品质第一。到2020年产能达到180万辆,销量150万辆,实现营业额过千亿,利润过百亿。长城汽车的定位是:保持中国SUV、中国皮卡销量第一,经

吉利并购福特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福特沃尔沃案例分析 一.企业背景 1.吉利控股: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从生产电冰箱零件起步,发展到生产电冰箱、电冰柜、建筑装潢材料和摩托车,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打基础练内功,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资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7万多人,连续六年进入世界500强。 2.福特沃尔沃:沃尔沃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商业运输及建筑设备制造商,主要提供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和工业应用驱动系统以及航空发动机元器件;以及金融和售后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1999年,沃尔沃集团将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业务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010年,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拥有权。 二.并购原因 1.大企业创新理论(最为重要的原因):吉利在国内市场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始终无法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走出国门的技术资本,于是便关注了国外沃尔沃,希望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来了解沃尔沃的知识产权,从而获取操控的核心技术和中高端车型的技术体系能力。 2.全球经济一体化:由于国内市场的领先地方使得吉利的目光放到了国外的市场,同时中国汽车的海外需求不断增长,他们想通过收购国外汽车品牌,来获得研发到制造再到国际市场渠道等价值链,以此来打开吉利在国外的市场。而收购之前的沃尔沃在2007年曾实现45.83万辆的全球销量纪录,并且有着2000多个全球经销商、供应商体系在国际渠道方面绝对是吉利所需要的。 3.国际品牌效应:收购沃尔沃有利于提升吉利的国际品牌地位,利用沃尔沃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来,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 4.福特汽车亏损:随着金融危机的全面侵袭,福特的汽车销量下降了21.8%,

吉利汽车宏观环境分析1概要

https://www.360docs.net/doc/a43761332.html,/forum-viewthread-tid-419006-highligh t-connectify.html吉利汽车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是法律、政府机构、影响或制约社会上各种组织与个人的压力集团的集合。 1、.约束企业营销活动的立法日益增多。综观世界各国,调节企业营销活动的法令、法规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商业立法目的主要包括: (1保护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防止不正当竞争的法规。例如欧盟各国已在积极建立包括竞争行为、产品标准、产品责任和处理商业事务的新的法律框架。独联体及东欧各国已迅速 通过了各项促进和管理市场经济的法律。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迄今,已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竞争、产品安全和责任、公平竞争和信用行为、正当包装和标签等等方面的法案,达数十项之多。 (2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消费者免受不正当商业行为的侵害的法规。例如,挪威法律认为购物印花、竞赛、赠奖等是不适当或不公平的促销手段而禁止采用。泰国规定食品加工业主必须用全国性品牌销售低价品牌的食品,以保证低收入者能从市场上买到经济实惠的产品。印度规定食品公司在推出与市场上已有品牌类似的新品牌时,如推出另一种可乐饮料或大米品牌时,需要经过特别的批准。 (3保护社会利益,以防不受限制的商业行为损害的法规。一些新立法及其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向企业收取其产品或其生产所带来的社会成本。 2、.政府执法机构力量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特别是“入世”前后,为保证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中国政府已经建立、清理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同时,政府机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中,其结果必

案例例子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跟路

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 福特汽车公司是北美三大汽车制造公司之一,其工厂遍及北美。它的生产重点在于汽车组装,依赖北美许多供应商供应零配件。20世纪最初20年间,福特公司首先把泰勒科学管理原则应用于生产的组织过程,创立了流水线作业体系,从而奠定了现代大工业管理组织方式的基础。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大规模批量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种最早应用于汽车工业的组织方式很快扩散到其他产业。在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现代工业的“黄金时代”。进入70年代后,“福特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欧美企业陷入困境,其原因并非简单的生产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们无法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做出更快、更适宜的反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及其他国家开始学习和应用日本首创的JIT管理方法。福特公司也于1987年开始实施JIT,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厂内系统。福特公司的生产线进料储存量设计为保持全天所需的原材料外 加半天的保险存货,除需要作安全库存的关键物品外,其余物料消除非生产线进料库存。大部分原料直接传递到生产线进料地点,取消了额外的物资管理,同时使用可退换容器来改进搬运效率。 (2)包装系统。福特公司所用包装是专门设计的,采用可折叠式以便于回收和 减少可消耗包装的成本,提高包装的保护性。另外,标签及文字记录的位置标准化,使得搬运快捷、准确。与此同时,福特公司还优化了模型设计,方便运输工具及铲车作业,提高搬运效率,尤其是提高了生产线进料处的搬运效率。 (3)输运系统。物流工作需要可靠的运输供应商。汽车和铁路运输定时到达福 特工厂,采用时间窗口进行递送,使用转动式拖车卸货,而不采用倾倒和转换式卸货,这样可消除拖车连成一串的情况,使接货的人力安排更有效,同时,为了减少卸货车辆的等待时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宏观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宏观环境的正确把握不仅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更是影响着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问题. 一.政治环境分析1.小排量汽车解禁.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行驶路线和出租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这直接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销售,在2006年一季度,使得奇瑞等厂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其中二月份奇瑞的销量达到了两万多辆,在乘用车市场上首次超过一汽大众.对本土汽车企业而言,有生产小型车的经验,可以充分利用包括政府等各种资源,在成本的控制上有一定的优势.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汽车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强大的拉动作用,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一批国有和民营汽车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经验,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做为国家战略提出,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合资和引进使中国汽车产业大开眼界.通过消化和吸收,在产品档次,生产管理水平,设备改进,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积累和掌握了一些与世界汽车制造水平同步或者接近的经验,为国内各大汽车集团自主创新奠定了很好的墓础;同

时,中国汽车企业可以纵观全球整车,零部件制造巨头来选择合作伙伴,站在巨人的臂膀上高水平起步.我国汽车产业正面临着第二次重大的转型,让更节能,更环保的车型进人中国的家庭是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围绕这一目标,各种与汽车消费相关的政策正在调整,这也正是国内汽车企业搞自主创新需要利用的后发优势.4.公路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国家投入重点.十一五规划国家提出投入1000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东中部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并且重点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继续完善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网络,打通省际间通道,发挥路网整体效率.公路总里程达到23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各等级公路网发展和完善必将促进汽车市场的扩大.5.国家的其他政策.鼓励轿车的国产化率,新的消费税的实施,促进汽车消费的健康发展.相关政策文件有《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等.这些政策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上汽集团的国内市场,有利于其国际化战略的推进. 二.经济环境分析1.GDP及其增长速度改革开放后我国的GDP一直保持着平稳高速的增长.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我国的GDP 跌落到了个位数,社科院对09年的GDP预期也降至8%左右.具体会

福特汽车外部环境分析

福特汽车外部环境分析 ——09076001 ——丁玉洁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由亨利·福特先生创立于1903年,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今天福特汽车仍然是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仍然坚守着亨利.福特先生开创的企业理念:“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八大汽车品牌,包括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福特(Ford)、捷豹(Jaguar)、路虎(Land Rover)、林肯(Lincoln)、马自达(Mazda)、水星(Mercury)和V olvo。此外,福特汽车公司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信贷企业——福特信贷(Ford Motor Credit)、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Hertz)以及著名汽车服务品牌Quality Care。这些驰名世界的品牌对于福特、对于全球的消费者来说都蕴含着非凡的价值。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第四大工业企业和第二大小汽车和卡车生产商,大约在全世界有36万名职工服务于汽车、农业、金融和通信领域。福特公司的多薪化经营范围分别包括电子、玻璃、塑料、汽车零部件、空间技术、卫星通信、国防工程、地基开发、设备租赁和汽车出租。它有三个战略经营单位——汽车集团、多样化产品集团和金融服务(财务公司)。 福特集团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单位,有两大组成部分——北美汽车公司(NAAO)和国际汽车公司(IAO)。NAAO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有50多套组装和生产设施。IAO在22个国家有经营单位,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欧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此外,公司还和9个国家的汽车生产商有国际商业联系,福特的汽车销售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福特公司不只是生产小汽车和卡车,汽车生产之外的多数生产领域包括在多样化产品集团(DPO)的业务分布在34个国家和地区,在多个高技术领域中拥有85000多名职工。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企业,它将进入美国最大工业企业排名前30名之内。它包含以下各经营业务,包括与汽车有关的和与汽车无关的,候控制事业部、塑料产品事业部、Rouge钢铁公司、造事业部、福特玻璃事业部、电子事业部、电工和燃料处理事业部、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福特太空公司、福特微电子公司、福特汽车地基开发公司、赫兹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包括竞争分析和环境的监测与预测。首先从总体上说明汽车工业的竞争状况,然后说明汽车工业中六家主要公司对竞争的反应。在作出对环境监测和预测的估计后,最后在这些外部条件的基础,得出了福特公司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的分析。福特公司的其它优势和劣势将会在以后的章节案例中通过内部组织分析得出。 一、行业竞争主要力量 在竞争对手、新加入者的威胁、供应商和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及替代品的威胁之中,这些控制行业竞争的主要力量在于争取有利位置。 1.在竞争对手中争取有利位置 下列几家公司构成了福特的主要竞争对手:三家主要的美国大公司——通用汽车公司(GM)、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和三家主要的日本公司——本田(Honda)、丰田(Toyota)、尼桑(Nissan)。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汽车工业增长较为缓慢,人们采用折扣和其他的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分析) 宏观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宏观环境的正确把握不仅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更是影响着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问题. 一. 政治环境分析 1. 小排量汽车解禁. 2006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 要求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行驶路线和出租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这直接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销售,在 2006 年一季度,使得奇瑞等厂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其中二月份奇瑞的销量达到了两万多辆,在乘用车市场上首次超过一汽大众.对本土汽车企业而言,有生产小型车的经验,可以充分利用包括政府等各种资源,在成本的控制上有一定的优势. 2. 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汽车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强大的拉动作用,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一批国有和民营汽车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经验,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 在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做为国家战略提出,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合资和引进使中国汽车产业大开眼界.通过消化和吸收, 在产品档次,生产管理水平,设备改进,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积累和掌握了一些与世界汽车制造水平同步或者接近的经验,为国内各大汽

车集团自主创新奠定了很好的墓础;同时,中国汽车企业可以纵观全球整车,零部件制造巨头来选择合作伙伴,站在巨人的臂膀上高水平起步.我国汽车产业正面临着第二次重大的转型,让更节能,更环保的车型进人中国的家庭是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围绕这一目标,各种与汽车消费相关的政策正在调整,这也正是国内汽车企业搞自主创新需要利用的后发优势. 4. 公路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国家投入重点. 十一五规划国家提出投入 1000 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东中部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并且重点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继续完善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网络,打通省际间通道,发挥路网整体效率.公路总里程达到 230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6.5 万公里.各等级公路网发展和完善必将促进汽车市场的扩大. 5. 国家的其他政策. 鼓励轿车的国产化率,新的消费税的实施,促进汽车消费的健康发展.相关政策文件有《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等. 这些政策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上汽集团的国内市场,有利于其国际化战略的推进. 二.经济环境分析 1. GDP 及其增长速度改革开放后我国的 GDP 一直保持着平稳

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分析(一)

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分析(一)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 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 一、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历程 在1994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

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 在1984、1985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场繁荣”;与此相反,“汽车市场营销”的萌芽被遏制。 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销售与价格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1996年开始,汽车市场基本放开,汽车价格开始下跌,红旗、桑塔纳大幅降价,给整个车坛带来强烈震荡,第一次价格战开始。 汽车市场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

福特汽车营销策略

福特汽车营销策略 目录 一、概述 (1) 二、市场环境分析 (1) (一) 自身分析 (1) (二) 消费者分析 (1) (三) 竞争对手分析 (1) (四) SWOT分析 (2) 优势分析 (2) 劣势分析 (2) 机会分析 (2) 威胁分析 (2) 三、营销目标 (2) 四、营销策略 (3) (一) 产品策略 (3) (二) 价格策略 (3) (三) 促销策略 (3) (四) 渠道策略 (3) 五、组织与计划实施 (4) 六、风险与控制 (5) (一) 、市场风险 (5) (二) 竞争风险 (5)

一、概述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成立于1903年,旗下拥有福特(Ford)和林肯(Lincoln)等汽车品牌,总部位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Dearborn)。继1948年推出汽车史上是最成功的汽车系列F系列皮卡之后,又在1954年推出Thunderbird车型。这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小型运动车。近年来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红雀"牌汽车销售情况时发现,"红雀"太小,没有行李箱,虽然省油,但外形不漂亮,如不尽快推出一部新型车,公司将被竞争对手击败。随着欧洲经济的复兴已经美国本土经济的大繁荣,汽车市场正急剧扩大。鉴于此,公司打算推出一款新车,该车具有款式新,性能好,能载4人,轻便,价格便宜的特点。 二、市场环境分析 (一) 自身分析 目前的主打车型“红雀”因为太小,没有行李箱,外形也不漂亮,如果不尽快推出新的车型,很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打败。公司依靠之前的业绩,在业界和消费者眼中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公司也需要一个新的车型打入市场以巩固自己在世界汽车业的地位。 (二) 消费者分析 (1)、20-24岁的人增至50%以上,而16-35岁的年轻人占增幅的一半。因此预见在今后的十年,整个汽车的销售量将会大幅度增加,而对象主要就是年轻人。他们喜欢外观漂亮的车型。 (2)、对许多年纪较大的顾客来说,他们也正在从购买满足经济实惠的车,转向追求样式新颖独具特点的豪华车。 (3)、欧洲和美国本土经济呈现大繁荣景象,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汽车有了巨大的需求。 (4)、除美国本土外,主要市场欧洲各国普遍存在国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现象。 (三) 竞争对手分析 伴随着欧洲各国经济的复兴,欧洲汽车业迅速崛起,他们的生产能力较强,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也很快,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大多只限于欧洲甚至只在国内

长城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课程考查论文 学生姓名:寇高岭

学号:1316F01201219 专业班级:人力1302 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 长城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篇长城汽车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长城汽车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长城汽车供应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竞争者.............................................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顾客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公众..............................................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篇长城汽车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经济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社会文化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人口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政治法律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自然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后语:综上所述目前长城汽车的营销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能不能在国内这个竞争激烈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让长城品牌成为自主品牌的骄傲,就要看长城汽车怎么去运营和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长城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第一篇长城汽车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一.长城汽车概况 风化百代,雨润万物,水不争而莫之能胜,这是自然的力量。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这是文化的力量。之于企业,

我国汽车的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我国汽车的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是指那些给企业造成市场营销机会和形成环境威 胁的外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科技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社会和文化环境。这些主要社会力量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变量。而我国汽车的市场营销同样到这些宏观环境的影响。宏观环境分析自2001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销量水平比2003年翻了一番,中国汽车工业已连续九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888.25万辆,比2006年净增160.27万辆,同比增长22.02%。从乘用车看,2007年乘用车产量为638.11万辆,同比增长21.94%;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量479.77万辆,同比增长23.99%;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22.47万辆,同比增长15.42%;两驱SUV 产量17.49万辆,同比增长49.25%;四驱SUV产量18.51万辆,同比增长53.12%;交叉型乘用车产量99.86万辆,同比增长 7.29%。2007年我国商用车产量为250.13万辆,同比增长 22.21%。其中最大的功臣应该归功于重卡。2007年重卡累计生产48.99万辆,同比增长61.36%。2007年中国汽车销量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2006年净增157.6万辆。2007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大致为2003年的一倍,短短的4年间翻了一番。乘用车2007年销量达到629.75万辆,同比增长21.68%,增幅较2006年有所减缓,但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态势。截至2007

年底,商用车销量达到249.40万辆,同比增长22.25%;与2006年相比增幅提高8.02个百分点,且高于全行业增幅0.41个百分点。2008年1-7月中国汽车产量593.2万辆,同比增长16%;2008年1-7月中国汽车销量584.9万辆,增长16.7%。2008年1-7 月中国汽车产销率为98.6%,产销平衡趋差。但相对于2007年同期的产销率98%,2008上半年总体产销处于更好的状态。2008 年1-7月,乘用车产销419.69万辆和409.93万辆,同比增长15.71%和15.79%;商用车产销173.52万辆和174.97万辆,同比增长16.69%和18.76%。“十一五”以来,随着“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明确提出,国家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预算为11亿元,结合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预计“十一五”期间国内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将超30亿元。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的挑战比发达国家会更加严重,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中国汽车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09年汽车产量将达到1,273.7万辆,2010、2011年将持续保持增长,预计增长率在19%至20%之间。200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同时中国汽车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比例已达12%,在2015年左右国内汽车销售也有望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到2020年,中国本土汽车产量将达到2000万辆左右,其中两成产品将进入国际市场。 1.一、人口环境

#福特汽车公司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福特汽车公司战略分析及设计 目录 1,福特公司的战略------------------------------------------------------------------------------------------- --------3 2,福特公司任务陈述和近期目标-----------------------------------------------------------------------------------3 3,福特公司外部环境分析(使用波特无力竞争模型分析)--------------------------------------------------4 4,分析内部资源存量变化趋势,(使用SWOT矩阵分析)-------------------------------------------------5 5,配置全球资源的策略-----------------------------------------------------------------------------------------------7 6,构造一个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8 7,构造一个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8 8,给出可持续发展战略---------------------------------------------------------------------------------------------9 9,福特公司生命周期和战略特点----------------------------------------------------------------------------------10 10,有效的战略评价和控制------------------------------------------------------------------------------------------11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1903年由亨利·福特创立创办于美国底特律市。福特不仅在创新方面不断探索新产品,还在大市场营销中谋求多层次多元化的战略前景。 同心多样化战略:在1917年,福特公司通过生产拖拉机开始了同心多样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福特汽车公司的多样化生产集团是后向一体化战略的杰出实例。 1.塑料生产部门——供应福特公司百分之三十的塑料需求量和百分之五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分析) 宏观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宏观环境的正确把握不仅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更是影响着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问题. 一. 政治环境分析 1. 小排量汽车解禁. 2006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 要求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行驶路线和出租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这直接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销售,在 2006 年一季度,使得奇瑞等厂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其中二月份奇瑞的销量达到了两万多辆,在乘用车市场上首次超过一汽大众.对本土汽车企业而言,有生产小型车的经验,可以充分利用包括政府等各种资源,在成本的控制上有一定的优势. 2. 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汽车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强大的拉动作用,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一批国有和民营汽车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经验,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 在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做为国家战略提出,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合资和引进使中国汽车产业大开眼界.通过消化和吸收, 在产品档次,生产管理

水平,设备改进,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积累和掌握了一些与世界汽车制造水平同步或者接近的经验,为国内各大汽车集团自主创新奠定了很好的墓础;同时,中国汽车企业可以纵观全球整车,零部件制造巨头来选择合作伙伴,站在巨人的臂膀上高水平起步.我国汽车产业正面临着第二次重大的转型,让更节能,更环保的车型进人中国的家庭是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围绕这一目标,各种与汽车消费相关的政策正在调整,这也正是国内汽车企业搞自主创新需要利用的后发优势. 4. 公路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国家投入重点. 十一五规划国家提出投入 1000 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东中部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并且重点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继续完善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网络,打通省际间通道,发挥路网整体效率.公路总里程达到 230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6.5 万公里.各等级公路网发展和完善必将促进汽车市场的扩大. 5. 国家的其他政策. 鼓励轿车的国产化率,新的消费税的实施,促进汽车消费的健康发展.相关政策文件有《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等. 这些政策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上汽集团的国内市场,有利于其国际化战略的推进.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问题: 1.福特公司采取的是什么观念,适应什么特点? 2.通用公司采取的是什么观念,适应什么特点? 3.分析通用汽车超越福特汽车的原因及体会 4.思考:试从“T 型车”最初的成功到后来其在市场上的失利,以及通用公司后来居上,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方针获得成功,从而在市场上远远超过福特公司,谈谈企业经营思想应如何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从而引导企业走向成功 答:1.福特公司最初应用生产观念(这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经营思想),只扩大市场需求和降低成本,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是因为市场上竞争对手少,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通用公司应用了市场营销观念,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方针,一切以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经营哲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它能后来居上并获得成功。 3.原因及体会:企业应不断研究环境、研究消费者需求,适应环境变化,满足消费者需求,转变观念。 4.20世纪初,福特公司的“T 型车”经营成功,是因为其一系列经营决策顺应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上,“T 型车”靠着低成本、低价格、广分销的优势,使福特公司迅速成为美国汽车行业的领先者。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变化,通用汽车公司迅速成长起来与福特公司相抗衡。其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的经营方针,击败了只有一种“T 型车”的福特公司,后来居上,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市场总是在不断变化,竞争无处不在、残酷无情。任何一个企业,不论其在市场上处于何种位置,风险是相伴始终的。因此,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观念,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1、 李晶为什么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2、 通过这个故事谈谈你对“市场机会”这一概念的理解。为什么识别和选择市场机 会是企业营销管理过程的首要任务? 答:1、李晶之所以获得了经营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她找准了市场,抓住了市场机会。 3、 寻找市场机会是各类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找准了市场机 会,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成功了一半。“企业市场机会=顾客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企业营销人员要积极寻找,善于发现,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确定自己的市场机会。 1、 面对“苏丹红一号”事件给肯德基带来的环境威胁,百姓集团都采取了哪些对策? 试用市场营销学的有关原理评价这些措施。 2、通过这起事件,你认为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与其营销环境的适应与协调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本案例中,肯德基公司面对威胁,采取了减轻策略,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环境包含机会和威胁两方面的影响作用,分析环境的目的在于发现机会,避免和减轻威胁。 2、 企业对于环境不是无能为力的,企业在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增加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威胁,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变环境。 1、 同仁堂公司是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企业发展的方向? 2、 同仁堂公司历经百年不衰的原因何在? 答:1、现代企业常常处于要素复杂多变、决策信息不充分的经营环境中,随时面临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为此,现代社会对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应变力是指企业对环境变化、社会变化和威胁的反应能力。SAP 全球执行董事Claus Heinrich 博士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传统企业的成功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最好的用户服务、创新性的产品、高效的生产。但现在看来,它应该还有第四个要素,那就是对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 2、国内许多老字号走下坡路,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而同仁堂公司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就在于其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始终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并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 应变能力,所以同仁堂能够在新的时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1、 日清公司为什么能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2、 请根据以上事例,谈谈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性。 答:发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中心。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取胜,必须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对于生产食品的日清公司,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至关重要。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适应目标市场的需求,适应当地的特色。但是这种适应不是消极被动的,而应该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去积极地适应。企业的营销活动要建立在对消费者的理解上,而要真正理解消费者,企业就必须真正地把握市场需求特征。有了这个前提,企业营销的成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日清公司在美国市 场上获得成功的关键。 1、 假设你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一名营销人员,在新可乐遭受失败之际,你会给公司提 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2、 从新可乐决策失误的教训中你可得到哪些启示? 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企业对待营销调研的结果应慎之又慎。可口可乐公司的营销调研工夫已经做得很足,可依然会出现错误,至于其他一般的公司就更不用说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消费者心理的复杂多变性,从而可以加深对市场不可预测性的理解。想要做一个成功的营销人,你就必须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 地掌握营销信息系统这个绝佳工具。 请你对英特尔公司的竞争策略进行概要评价,并谈谈你从中所受到的启发。 答:作为行业的领先者,英特尔公司居安思危,始终坚持顾客为中心的营销导向,面对竞争对手的进攻,详细分析市场,进行产品的重新定位,精心打造全方位的营销组合策略,特别是独具特色的促销策略,快速行动,最终收复了失地。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答: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根据消费需求的“异质性”,选用特定的“细分变数”,把商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由需求相似的消费者群所组成的子市场,从而结合自身条件确定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过程,即用“个性化的商品”去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卖菜的小贩自然不会懂得市场细分这个概念,但是经营千人一面的大众菜品时,他们却懂事“同质化”商品的“异质性”服务可以赢得顾客的道理。当下,很多农产品销售困难很大程度上是许多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并没有真正对市场进行细分所致。企业要找准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点”,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同中求异,在市场上赢得一定的位置。 1、 分析动感地带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2、 动感地带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中国移动在众多的消费群体中进行细分,更有效的锁住目标客户,以新的服务方式提升客户品牌忠诚度、以新的业务形式吸引客户,这是“动感地带”成功的关键。 1、 从市场状况来看,15-25岁年龄段的目标人群是预付费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预付费用户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移动新增用户的主流,中国移动每月新增的预付卡用户都是当月新增签约用户的10倍左右,抓住这部分年轻客户,也就抓住了目前移动通信市场大多数的新增用户。 2、 从长期的市场战略来看,以大学生和公司白领为主的年轻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 的潜在需求大,且购买力会不断增长,有效锁住此部分消费群体。三五年以后将从低端客户慢慢变成高端客户。 3、 从移动的品牌策略来看,动感地带的推出,实现了市场的全面覆盖。“动感地带” 有效锁住大学生和公司白领为主的时尚用户,推出语音与数据套餐服务,全面出击移动通信市场,牵制住了竞争对手,形成预置性威胁。 “动感地带”作为中国移动长期品牌战略中的一环,抓住了市场明日的高端用户,但关键在于要用更好的网络质量去支撑,应在营销推广中注意软性文章的诉求,更加突出品牌力,提供更加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提升消费群体的品牌忠诚度, 路才能走远,走精彩! 1、 鸡蛋这种过去在消费者心中的同质商品如今也进入了品牌时代,这说明了什么? 2、 企业应如何为其品牌赋予内涵,从而使消费者给予足够的信任?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消费者在丰富的商品面前,认牌购物的意识越来越强,范围越来越大。 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努力创造产品差异化,树立自己的品牌,并为其品牌赋予丰厚的内涵,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取胜的关键。 近年来,鸡蛋这类产品的污染日益严重,这使得消费者不得不在吃鸡蛋时也追求绿色、健康和安全,这种情况给生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咯咯哒“靠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生产出无药物和激素、抗生素、重金属残留的绿色鸡蛋,再经过相应的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