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养殖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名称:烟台开发区三泽水产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
SZ-QS-01-03-2008A
扇贝养殖工艺
发布:2008年5月01日实施:2008年5月01日
编写:审核:批准:
目录
一、活扇贝产品描述
二、扇贝养殖工艺流程图
三、扇贝养殖工艺概述
一、活扇贝产品描述
1.1、栉孔扇贝
1.2、虾夷扇贝
一、活扇贝产品描述
1.3、贻贝
二、扇贝养殖工艺流程图
✋✋
✋
✋
✋✋
✋
✋
三、扇贝养殖工艺概述
3.1、从场外引进种苗
A、栉孔扇贝、虾夷贝、贻贝幼苗的采集
在烟台开发区栉孔扇贝、虾夷贝、贻贝繁殖盛期,选择海水温度为15-18℃,海水pH7.9-8.2;海区有回湾流或旋涡流,风浪较小,流速每秒为20—40厘米,海水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一类标准的海域,用人工方法向自然海区投放适宜的附着基,使其幼虫附着变态,发育生长以获得养殖所需的栉孔扇贝苗种。
扇贝幼虫多分布于水深2米以下,一般3—5米处最多。
适宜的采苗水层因海区而不同。
投挂深层的采苗器要防止触底磨破,若浅则杂藻丛生,浮泥河贻贝等附着多。
常用的采苗器有采苗袋和采苗笼:
(1)采苗袋,是用网目1.2-1.5毫米聚乙烯窗纱制成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袋,袋内装50-150克废旧的尼龙网片或聚乙烯或挤塑网片。
(2)采苗笼:长60-100厘米,直径25-30厘米,采苗笼分成多层,层与层之间间隔20厘米。
网笼网目同采苗袋,每层内放15克网片或挤塑网片。
聚乙烯或尼龙网衣单丝直径在1毫米左右,挤塑网衣单股直径在1.5~2毫米左右,废18网片要搓洗干净方可使用。
(3)不同附着基质采苗效果是不同的,聚乙烯网片采苗优于塑料板和泥瓦片。
(4)采苗袋采苗技术的优越性:栉孔扇贝自然海区采苹使用网目约为1.2-1.5毫米制成的采苗袋,内放适量的尼龙网衣、塑料网衣或挤塑网衣,可以减缓水流,利于幼虫从浮游进入匍匐生活,并为其附着和变态提供良好的附着基,同时还可以防止敌害侵袭和稚贝脱落逃逸。
因此这种采苗器是较理想的采苗与保苗工具。
也适用于采集多种海产贝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的苗种。
(5)影响采苗袋(笼)采苗量的因素主要有:海水透明度的大小、海水中浮泥的多少;海区亲贝和幼虫出现的数量多少;能否准确掌握采苗期、利用适宜的水层及时投放采苗器;使用网目的大小是否合适;附着基的面积大小或空隙多少等。
采苗时间:
升至16‘C和小麦将发黄时,要特别注意扇贝排放精卵。
或者与有关的预测预报部门联系,听从采苗预报的统一指挥。
(2)成熟性腺的鉴别:性腺肥满,雌性腺呈鲜艳的桔红色,雄性腺呈乳白色,是性腺成熟的标志。
如果肥满鲜艳的性腺突然变瘦,色泽变浅,则证明已产卵。
充分成熟的亲贝常因为降雨、大风浪、大潮、降温或升温等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大批排放。
一般情况下,排放后8—9天投入采苗器为宜。
(3)试采:在预测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不同时间试采的方式,摸索本海区适宜的采苗时间,从而指导生产。
进行扇贝半人工采苗时应注意的问题
(1)浮泥较多的海区不宜投挂采苗器。
(2)采苗袋或采苗笼网目不宜过大,一般为1.2—1.5毫米左右,袋内或笼内附着基要支撑开,袋口或笼口用尼龙线扎好。
(3)不要将采苗器投挂在海带架子上,应在专门的架子上投挂或在扇贝养殖区投挂,筏身要牢固。
(4)采苗器投放要适时,不宜过早或过晚。
(5)采苗器投放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提离水面或搅动采苗袋和采苗笼。
收苗时间:
9月下旬取样,检查生长状况和数量,10月上、中旬全面收获。
利用网目1厘米的网筛,将1厘米以上大贝苗和1厘米以下较小贝苗分笼或分筒进行中间筏式育成。
B、从育苗场引进虾夷扇贝幼苗
我公司养殖虾夷扇贝所使用的种苗,在人工采集种苗不足的情况下从育苗
实施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引进。
虾夷扇贝幼苗引进标准:①、扇贝幼苗重金属等检测合格;②、扇贝幼苗均匀,且平均壳高在3厘米以上;③、无不完整、畸形贝壳的扇贝幼苗;④、价格合理。
3.2 幼苗的运输与下海
运输种苗时,要防止风干、日晒、雨淋,防止脱落,防止机械损伤,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
运输
因海区受风浪、气象影响较大,贝苗下海前应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在大汛潮后的3—4天无大风影响的天气下海较好,否则一旦受大风浪影响,贝苗会大批脱落,堆集,互相咬合死亡,或因风浪造成海水浑浊使稚贝的鳃被泥砂复盖粘连,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和水流交换而致死。
在贝苗下海的最初一周内有无风浪的影响及风浪大小对苗种中间暂养保苗率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
下海缓苗后,应及时筛选进人培育笼。
培育笼直径为30厘米或34厘米聚乙烯圆盘,盘上有孔径5毫米的孔眼,外包孔径为3毫米的机织网,每个网笼10—15层,层与层之间的间距为15厘米,每层放苗密度:30厘米的圆盘为80~100个;34厘米的圆盘为100 - 150个。
3.3、幼苗的暂养
种苗引进入场后,及时投放在幼苗暂养笼中暂养。
我公司稚贝暂养海区选择在浪小,水流平缓,流速一般在20—30cm/秒,海水透明度在 1.5—2m 以上,无淡水注入,海水理化因子稳定,附近无工农业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一类标准,生物饵料丰富,水温回升快的烟台开发区河套湾。
3.4 A、分苗
贝苗在笼中暂养1~2个月,壳高达5厘米以上,应筛选分苗,入养成笼养成。
早分苗是缩短养殖周期非常重要的措施。
分苗时应尽量在搭篷操作,防风吹、日晒。
筛(网目可大于养成笼网目)的动作要轻,应经常更换海水,保持水质新鲜。
条件允许时下海分苗,避免贝苗受伤死亡,随分、随挂,不致聚堆胶合。
分苗时要拣去敌害生物。
3.4 B、从其他养殖场引进栉孔扇贝、虾夷扇贝中苗
我公司若从其他养殖场引进栉孔扇贝、虾夷贝,引进前调查该养殖场的情况(水质、疫病、管理制度等)做出合理的评估,并抽样做重金属等项目的检测,评估和抽样均合格后方可引进。
选择天气晴朗的早晨或傍晚,运输购买的扇贝中苗,运输时扇贝存放在船仓内,并在扇贝的上层覆盖一层水草,并及时浇水。
3.5 扇贝成养
扇贝壳高达到5厘米以上,分苗装入成养笼中后实行扇贝成养。
养成管理:
(1)调节养殖水层:春季将网笼处于3米以下的水层,以防浮泥杂藻附着。
夏季为防贻贝苗的附着,水深可以降到5米以下的水层。
但严忌网笼沉底,以免磨损和敌害侵袭。
(2)清除附着物:要勤洗刷网笼,勤清除贝壳的附着物。
避免在严冬和高温条件下进行工作。
(3)确保安全:在养成期间,由于个体不断长大,需及时调整浮力,防止浮架下沉。
要勤观察架子和吊绳是否安全。
夏季、严冬,特别是大潮汛期间,遇上狂风,最易发“海”,必要时可采取吊漂防风和坠石防风。
(4)换笼:随着扇贝的生长,附着和固着生物的增长,水流交换不好,因此,应及时作好更换网笼和筒养网目的工作。
3.6、扇贝的捕获与运输
栉孔扇贝一般大约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收获,虾夷贝、贻贝一般在每年的三、四、十、十一月份收获。
捕获前对操作者实施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操作者确保用于捕获、运输的船建造、操作、保养良好以防止贝类污染、变质或者腐败,主要要求:
A、甲板和储存仓的建造和位置可防止仓低的水或甲板上的污水与原料贝
接触。
B、盛放扇贝的容器为无毒、无害安全材料制作的食品级塑料槽。
C、用于捕获与运输的船仓具设计合理,可以保护贝类免暴露于:
i、热的阳光;
ii、鸟类;
iii、其他不利条件
一般选择天气晴朗的早晨或下午捕获扇贝,捕获时作好记录。
扇贝捕获后,存放在船仓内,扇贝上面覆盖一层冰,使扇贝保持湿润,并做好防护措施。
冰是采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一类标准的海水制作。
冰的储藏、运输过程中做好安全卫生防护工作。
3.7、扇贝的销售
扇贝捕获后,依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确定扇贝产品的销售市场与销售方式。
按照公司自检自控体系做好安全监控,并做好记录以及其他相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