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资料集

合集下载

青藏铁路相关资料

青藏铁路相关资料

1.青藏铁路创建了世界上很多“世界之最”。

它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其全长1956公里。

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最高点在唐古拉山,海拔为5000多米,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里程达550公里。

2.创世界高原铁路最高时速。

列车在冻土地段时速100公里,非冻土地段时速120公里,这是世界高原铁路的最高时速。

3.这里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

风火山隧道。

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约500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00多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

4.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是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

5.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青藏铁路唐古拉车站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5068米。

6.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海拔4600多米、全长11.7公里的号称青藏铁路第一长桥的清水河特大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

青藏铁路(1)

青藏铁路(1)

青藏铁路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21家):中铁一局、中铁二局、中铁三局、中铁四局、 中铁五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十三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五局, 中铁十六局、中铁十七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 局、兰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铁道部建厂局、铁道部大桥局、 新疆建设兵团、中铁隧道集团、中国安能建设公司 青藏铁路承包公司:建设管理由青藏铁路公司承担在格 监尔理 木单 和位 拉( 萨1分1别家成)立:青乌藏鲁铁木路齐建监设理总公指司挥、部铁和一青院藏监铁理路公司、 甘建设肃总铁指科挥监部理拉公萨司指、挥甘部肃。陇总辉体监设理计公单司位,为北铁京道铁第城一监勘理公司、 北察京 设铁 计研 院,监其理中公拉司萨、河四特川大铁桥科、监拉理萨公站司房,分西别南由交铁大道监第理公司、 郑三州勘中察原设监计理院公和司中、国兰建州筑铁设道计学研院究监院理担公任司
冻土施工技术
片石通风路基 热棒
青藏铁路冻土研究投入逾亿元, 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 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 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水体系 等措施均获成功。青藏铁路已 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大的冻土研 究基地。
隔离板通风管路基
建设期间面临的主要健康安全问题:
✓高寒 ✓缺氧 ✓干燥 ✓风大 ✓辐射强 ✓地处鼠疫自然源 ✓压力容器多 ✓爆炸物品多 ✓高原高空作业 ✓生活供应受限。。。。。。
✓建设青藏铁路,加强国内其他广大 地区与西藏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 民族的文化交流,提高西藏人民的生 活水平
✓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对尼泊尔人来说也非常重要。 青藏铁路的通车使中国内地主要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 陆路运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一周以内。青藏铁 路的通车,尤其推动尼泊尔落后的背部山区的经济发 展,未来尼政府可能会在这些地区设立边贸特区,使 其变成尼经济起飞的一个增长点。青藏铁路将帮助尼 泊尔更独立自主地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

2007年正式运营
• 2007年6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 开通了拉萨至北京、成都、上海等地的旅客列车和货物 列车
02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与线路特点
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地理位置
•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上,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 跨越了青海、西藏两省区
气候特点
•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日照强烈 -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极端气温可 达-40℃
可持续发展
• 青藏铁路为西藏、青海等地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通道 •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青藏铁路简介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青藏铁路的发展历程
青藏铁路的筹建背景及历史
01 20世纪50年代开始规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开始规划修建青藏铁路 • 1958年,国务院同意了修建青藏铁路的初步方案
02 20世纪80年代重新启动
02 环境保护技术
• 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采用了许多环保技术 • 如野生动物通道、植被恢复等
03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突破 • 如高原铁路设计、铁路铺架技术等
青藏铁路的建成与通车
2006年全线贯通
•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贯通 • 实现了西藏与内地的铁路联系
• 改革开放后,国家重新启动青藏铁路的筹建工作 • 1984年,青藏铁路正式列入国家“七五”计划
03 2001年实质性建设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青藏铁路资料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青藏铁路资料

青藏铁路资料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公里,途经纳赤台、五道梁、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拉萨。

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是全球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无人区”,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

截止到2006年3月25日,青藏铁路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其中用于环保工程投资达到12亿元,这在全世界单项工程用于环保的投资量中是相当罕见的。

20世纪50年代,中央决策:要把铁路修到拉萨。

1956年开始,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即对从兰州到拉萨的2000余公里线路进行了全面的勘测设计工作。

1973年,毛泽东在接待来访的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时表示,要加紧修建青藏铁路。

1973年11月26日,原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了青藏线协作会议。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作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提前完成。

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

1994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会上再次提出修建进藏铁路,并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肯定。

会后转发了座谈会纪要,明确提出“抓紧做好进藏铁路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1995年,铁道部开始组织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下个世纪前10年进行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

2000年3月7日,国家计委有关人士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提出:要加快“进藏铁路”、“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

200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对建设青藏铁路作了重要批示。

2000年12月,国家计委在京召开青藏铁路汇报论证会,正式向国务院上报青藏铁路项目建议书。

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青藏铁路有关情况的汇报,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同意批准立项。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青藏铁路简介青藏铁路全长 1956 公里,有 960 公里的海拔高程在 4000 米以上,其中550 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

其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 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

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宁市,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约1956 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约 846 公里已于 1984 年建成。

将要动工修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从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火车站引出,过南山口后,上青藏高原腹地,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再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线路走向与青藏公路基本并行。

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护区,因其独具特色的环保设计和建设,也被称之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

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 米以上的地段有960 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最高处达5072 米;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 550 公里,经过九度地震烈度区 216 公里。

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

在这样的区域修建铁路,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建设任务艰巨。

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海拔4767 米的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 米,被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冻土隧道”。

青藏铁路的修建,将结束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

对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人民,将发挥重要作用。

青藏铁路之最01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起自青海省西宁市,终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 1956 公里。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简介
2006年7月1日,横贯青藏高原的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它犹如一条巨龙,穿崇山峻岭,越起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上。

人们惊叹地称它为“天路”。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大部分地区是不适宜生存的“生命禁区”。

在青藏高原上修铁路面临着高寒缺氧、终年冻土、生态脆弱等巨大困难,这些世界性的难题严重阻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十万筑路大军奔赴“世界屋脊”,这些设计者和施工者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挑战困难,以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克服困难,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最高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清水河大桥……为了保护自然生态,还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修建通道。

青藏铁路的建成,沟通了西藏、青海和内地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条钢铁大动脉的贯通,
彻底解决了人员和物资“进藏难”“出藏难”的问题,必将有力地促进藏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促进西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因此,这条铁路又被各族人民誉为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1.比一比,再组词。

泽()冈()宜()贯()择()岗()谊()惯()2.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明这个比喻句是把
比作。

3.回答问题。

○1修筑青藏铁路时克服了哪些困难?
○2青藏铁路创造了哪些“世界之最”?
○3列举把青藏铁路称为“天路”的原因。

青藏铁路的资料 (2)

青藏铁路的资料 (2)

青藏铁路的资料1. 简介青藏铁路是连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条铁路线。

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线,也是中国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藏铁路穿越高山峻岭、大江大河和广袤无垠的草地,是一项建设壮丽的工程。

2. 历史•1954年:中国开始对青藏铁路进行初步勘测。

•2001年:正式动工建设。

•2006年:全线贯通。

•2007年:正式通车。

3. 工程背景3.1 地理条件青藏铁路穿越了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经过了大量的峡谷、河流和山脉,地质条件复杂。

这对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2 环境保护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工程建设必须高度关注环境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植被恢复、生态监测和废水处理等。

4. 技术特点4.1 高寒条件下的施工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施工条件恶劣。

工程团队克服了高寒、缺氧等极端条件,采用了特殊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4.2 高海拔线路设计青藏铁路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高海拔的特殊条件,包括轨道、桥梁和隧道等方面。

特殊材料的使用、轨道架设和桥梁设计都经过了详细研究和测试。

4.3 全线铁路通信系统青藏铁路建设了全线的铁路通信系统,包括信号设备、通信设备和调度系统。

这些设备保证了安全和运营的正常进行,并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效率。

5. 经济和社会影响5.1 经济效益青藏铁路的修建不仅连接了中国内地和西藏地区,还促进了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

铁路的通车使得货物运输更加便捷,降低了运输成本,推动了青藏地区的经济繁荣。

5.2 社会影响铁路通车改变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青藏铁路也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就业率的提升。

6. 旅游价值青藏铁路经过的景点和风景名胜使其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铁路沿线有着壮丽的高山峡谷、湖泊和草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铁路本身的建设和设计也成为了一种旅游景观。

7. 展望青藏铁路在连接青海和西藏地区之外,还为中国与西南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了便利。

关于青藏铁路的资料

关于青藏铁路的资料

关于青藏铁路的资料
青藏铁路标志着西藏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也标志着中国所有省、区、市全部通了铁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

青藏铁路从青海省西宁市,经格尔木到达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一条青
藏线,穿越历史和未来;一条通天路,寄托梦想与期待。

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是藏族同胞与全国各族人民的连心路,是雪域高原迈向现代化的腾飞路,也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不断创造非凡业绩的奋斗路。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对于青藏两省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活,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扩展资料:
1958年,党中央决定建设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1984年5月这
段铁路建成通车。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大局出发,作出了修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

1800多个日日夜夜,五度炎夏寒冬,十多万建设大军在“生命禁区”,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斗冻土,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青藏铁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析说明宜万铁路工时长、造价高的自然原因。(8分)
课堂小结
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布局区位
3.(2014·全国卷Ⅰ)20 世纪 50 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 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 示。读图,完成(1)~(2)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
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1.(2014·四川高考)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 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短程,量小
水路 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速度最慢,灵活性 大宗、远程、非急需
运价最低
和连续性最差,受 如粮食、矿产品等
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
运输 速度最快
运量最小,能耗 急需,量小,贵重 大,运费最高 如急救药品等
管道 运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
设备投资大,灵
一;连续性最强 活性差。
液态、气态 如石油、天然气等
2、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C.先进的科学技术
D.地域辽阔,地形平坦
自然
水域条件港阔水深(岸) 侵蚀岸 有天然避风港湾(岸) 凹岸

陆域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

冰期 影响通航时间
局港
提供入港航道入港航道要宽
的 区 位 因 素

河流汇入直深、腹地广、兼有海港和
区 位
河港的优势 经济腹地 劣势泥沙淤积
经济
提供客货流量决定港口C.丙
D.丁
(2014浙江卷)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 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 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青藏高原是巨川大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山地生物物 种的重要起源中心,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青藏 铁路穿过很多野生动物迁徙路线。
交通运输布局区位
平原 限制少少占良田要处理好线路和

响 交
地形
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首选公路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
通 线 布 局 自
山区
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 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
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的需要。
素还有那些? 从路网布局看,西藏是一片空白,不仅如此,西藏与青海、青海与新疆均
无铁路相连,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
完善交通运输网 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是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考为什么青藏铁路不走直把资源优势转换成经 线而特意饶行柴达木盆地的济优势 经济
天津港略图
3.地处京津唐工业区出入海洋的
门户,经济腹地广阔;
4.以天津市为依托,经济实力强。
不利条件:
位于海河口,泥沙淤积严重;冬 季封冻,不利通航。
例:右为某海湾附近等高线、等深线图,该区域的主导 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据图判断(1)~(2)题。
(1)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C )
地的50%-60%。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 然疫源多,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禁区”。
冻土在冻结状态下体积膨胀,到夏季则冻土融化体 积缩小。在这两种现象的反复作用下,道路或房屋的基 底就会出现破裂或者塌陷。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 日照强烈、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其多年冻土的复杂性和 独特性举世无双。
【意义和作用】
1、青藏铁路是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线、文化线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必将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 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 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促进西藏工业、旅游业等 产业的发展,优化西藏的产业结构,实现我国地区经济的平衡、 协调发展;有利于西藏矿产资源的开发,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 降低进出西藏货物的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西藏的对 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地区及国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西藏 市场机制的发育和人们市场意识的增强,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 于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 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 系;有利于我国边疆的稳定和国防的加强;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 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所以修建铁路首要的 目的就是要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运力支持,同 时这一条铁路建设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增加内地和西藏紧密的联 系和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保卫国土安全。
是青藏铁路开通,西藏将会涌现更多的服务行业,这将进一步拓宽当地群 众就业门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难度特别大 青藏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它处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边陲 巩固国防 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青藏铁路可以使中国政府每年向西藏运送500
社会 为什么还要 万吨物资,也可以在一个月内运送多达12个陆军步兵师”。 加强对外联系促进民族团结修建影响因 建设青藏铁路,也是加强国内其他广大地区与西藏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
(1)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 )
A.700~900 km
B.600~800 km
C.500~700 km
D.400~600 km
(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 C.航空
B.普通铁路 D.水路
()
2014年2月28日,京沈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工建设。读图完成1~2 题。
从格尔木运石油到拉萨
我们该如何选择正确合适的运输方式呢? 试归纳不同的客货运适合什么样的运输 方式?
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运输的货物
铁路 运输
运量大、速度
快、连续性好
线路造价高 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运输
最机动灵活、对自 运量小,耗能多, 然条件适应性强 成本高,运费较高
大宗、长途 如矿石、金属等

2、青藏铁路战略意义
青藏在我国的地理位置,它处于我国的西南边陲,与印度、 巴基斯坦等国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各国中,印度对于青藏铁路的关心超
乎寻常。《今日印度》报道,青藏铁路的建成运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军事机动及后勤供给能力”, “它可 以使中国政府每年向西藏运送500万吨物资,也可以在一个月内运送多达12个陆军步兵师”。还有媒体称青藏 铁路将极大地增强中国对印度的军事进攻能力,便于中方运输中程导弹等。青藏铁路的建成使得西藏与中国内 地的联系更紧密,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很可能是尼泊尔和孟加拉国“进一步向中国靠拢”,整个南亚次大陆 的地缘战略形势届时都将受到深刻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地理组 刘凌杰
【复习目标】。 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
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考向瞭望】 结合实例或图表资料考查交通运输方
式的特点及选择 侧重以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等热点材料
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 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五一去拉萨旅游
从西宁运1000吨煤到拉萨 拉萨郊区运50斤活鱼去市区

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对尼泊尔人来说也非常重要。 青藏铁路通车可以使中国内地主要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
陆路运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一周以内。他说,尼泊尔政府最盼望的,是青藏铁路未来能通到尼泊尔。青藏
铁路的通车,尤其将推动尼泊尔落后的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未来尼政府可能会在这些地区设立边贸特区,使
其变成尼经济起飞的一个增长点。 青藏铁路将帮助尼泊尔更独立自主地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答案:(1)B (2)B
1世界海拔最高 2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 3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4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 5亚洲最大的高原铁路 6世界最长“代路”桥,高原冻土上最长铁路桥 7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 8长江源头第一铁路桥——长江源特大桥 9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
凿隧道
地质 避开断层带泥石流滑坡多发区,

隧道选背斜
因 素
气候 高寒缺氧、冻土、降水、大风
( 原
水文 避开沼泽地、少跨河流
则 )
环境 避开生态脆弱地区
在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以前,西藏自治区是中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
活动题二阅 行政区。交通运输设施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 经老济少边穷带动沿线经济发展读资料分析 展,使之成为中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 促进就业 修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将给西藏农牧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
有铁路和公路和其它地区相连有利于客
货集散
政策 自由港转口贸易
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经济腹地决定港
口的兴衰;城市决定港口的发展。
例3.评价天津港的区位条件
有利条件:

天津 海
海 湾
1.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开阔,筑
塘沽 新港
港条件好;

北防波堤
河闸
深水航道
南防波堤
2.通江(海河)达海(临渤海),
利于江海联运;
1.下列有关京沈客运专线建设主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

()
A.缓解沿线地区人地矛盾
B.促进沿线城镇化进程
C.直接促进沿线资源开发
D.改善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2.未来两年之内,我国高铁投产运营里程总计达8887公里,高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