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河南)历史上册练习: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2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课时练习含解析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基础闯关★★知识点一:全民族坚持抗战1.“八年抗战,艰苦卓绝。
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
”材料重点强调了能取得抗战胜利的哪一因素?()A.国共合作抗日B.坚持持久抗战C.全民族团结抗战D.日本战略失误【答案】A【解析】从题干和材料中找出提示的关键词。
从材料中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是因为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直对外。
所以得到的最大启示:加强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2.周恩来曾这样评价一次事件:“千古奇冤,江南一案。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周恩来描述的“江南一案”指的是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A.皖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答案】A【解析】周恩来曾这样评价一次事件:“千古奇冤,江南一案。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周恩来描述的“江南一案”指的是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
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
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故选A。
3.在反“扫荡”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A.左权 B.佟麟阁 C.张自忠 D.赵登禹【答案】A【解析】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发生“七七事变”,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故选A。
知识点二:中共七大4.1940年5月至6月,中国第5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枣阳、宜昌地区抗击武汉日军的进攻,是为枣宜会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评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评课稿一、课堂概述《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材上的一篇重要文章。
本节课旨在通过系统讲解抗日战争中的胜利以及其对中国现代史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本节课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导入:通过图片、问题等引起学生兴趣,预热课堂氛围;2.知识点分析:呈现学习目标,梳理课程的主要内容;3.内容讲解:详细阐述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背后的原因和影响;4.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5.案例解析: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战争中的英雄与普通人的不同;6.总结概括: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强调学习重点;7.评价反思:通过提问、小结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指导未来学习。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重要事件;•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深远影响;•认识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提高对他们的尊敬和敬仰。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重要事件;•抗日战争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和英雄的价值;•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首先,使用一幅战争场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战争吗?”在学生回答之后,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
2. 知识点分析(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并告诉学生他们要学习的重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3. 内容讲解(20分钟)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包括著名的抗战胜利战役,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并结合图片、地图等教具进行说明。
同时,也要讲解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如国共合作的加强、民族意识的觉醒等。
4. 学生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就抗日战争的英雄与普通人的区别进行深入探讨。
部编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部编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遵义会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关于我国十四年抗日战争成功的缘由表述正确的有〔〕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②以国共协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一致阵线的树立③世界反法西斯力气的配合④国民党政府一直如一的积极抗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肉体将化为永久,它鼓舞着我们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妥协。
以下关于抗日战争成功的缘由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抗日战争的成功失掉了世界喜好战争和正义的国度和人民的支持B.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勾搭抗战中发扬了中流砥柱的作用C.民族的醒悟、民族勾搭和英勇抗争是抗日战争成功的决议要素D.14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对立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成功的民族束缚战争4.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指导和组织工人运动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集中全力处置了中共中央主要担任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D.为争取抗打败利和完成中国的黑暗出路预备了条件5.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顾问长左权将军血酒沙场。
同时,各地青年先生纷繁投笔从戎;广阔妇女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效劳;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消费,援助前线;海外华裔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援助抗战,数万华裔青年回国参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经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上述资料说明了〔〕A.中国各民族、各阶级求同存异,共同抗敌B.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成功C.敌后战场是全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D.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局部6.〝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指导的抗日军队,区分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义务,构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的庞大民族醒悟、绝后民族勾搭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成功的决议性要素。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二、新课讲授板块一:全民族坚持抗战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华政策有何变化?为什么?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
(1)对国民党:政治诱降,辅之军事打击(2)对中共: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3)对占领区: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2.面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中国各阶层持怎样的态度?(1)国民党:①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国,1940年成立南京伪国民政府②顽固派: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
(2)共产党: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①1943年秋天,中央机关在枣园的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②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3.全民族抗战: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战)阅读课本105页第一段回答问题。
板块二:中共七大1.认真阅读课本105-106中共七大部分,完成表格2.日本投降视频3.日本投降的国际国内背景形势(1)国际: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②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节节败退,陷入困境;③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2)国内:中国军队对日寇发动全面反攻。
出示图片:(1)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2)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3)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战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4.日本投降的过程(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2)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出示图片:板块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1.合作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学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教学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曲——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刻)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
经过十四年的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
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提示: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5.教师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目标导学二:中共七大1.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去了解中共七大。
2.教师讲解:补充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
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
国际: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
3.教师提问:根据背景可以知道,中共七大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提示: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知识能力提升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能力提升训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1.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主要因为()A.日本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B.英美等国政府支援中国抗战C.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D.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2.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A.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B.主张和平解决C.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D.支持事件制造者3.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认定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C.要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D.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这是一次明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
这次大会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遵义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殖民者的投降书庆祝台湾光复A.西班牙、日本B.荷兰、法国C.荷兰、日本D.葡萄牙、日本6.“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全民族抗战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C.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7.七七事变后,面对日军大举入侵,中国军民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捍卫民族尊严的铜墙铁壁,用誓死不屈的意志竖起了国家独立的风帆。
重温抗战史再次感受悲壮而振奋的过去,并完成相关问题。
【震撼的战役】材料一这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伤亡失踪数万人。
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歼灭日军1万余人。
材料二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共七大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1945年4月 地点 延安
主要 内容
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 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 席。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投降
1945年5月,德国宣布投降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枚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 宣战
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向日本关东军 进攻
苏联红军向东北兴安岭地区的 日军发动进攻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1945年8月9日,毛 泽东发表《对日寇的 最后一战》的声明, 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 抗战力量举行全国规
④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D )
A.1942年 B.1943年
C.1944年
3.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D.1945年
D
)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
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 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 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 重要基础。 ③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 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织上的错误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17张PPT)-2024鲜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17张PPT)•抗日战争背景及原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与发展•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主要战役介绍•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及影响•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contents目录抗日战争背景及原因日本侵华政策与企图独占中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北进”与“南进”战略军事扩张与“大陆政策”中国国内形势分析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当时的国民政府腐败无能,政治经济混乱,无法有效抵抗日本的侵略。
社会矛盾尖锐中国国内存在严重的社会矛盾,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的抗日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随着日本侵略的加深,中国国内抗日救亡运动逐渐兴起,各种抗日团体和组织纷纷成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 2 3国际联盟未能有效制裁日本英美等西方国家对日绥靖政策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国际环境对中国影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卢沟桥事变始末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北平附近的卢沟桥进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当晚,日军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标志着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政府发表抗日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淞沪会战经过与结果1937年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虹口公园附近挑衅,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淞沪会战爆发。
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对日军进行猛烈轰炸。
双方在上海地区展开激战,持续三个月之久。
最终,中国军队在人数和装备上处于劣势,被迫撤退。
淞沪会战虽然失败,但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强奸、抢劫等暴行。
据估计,约有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沦为人间地狱。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激起了全世界对日本的愤怒和谴责。
南京大屠杀事件回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与发展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历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分析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全民坚持抗战 日本改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进行________,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国民政府抗战:________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________”。 中共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________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中国全民抗战:枣宜会战中________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厂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日本侵略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知识点2 中共七大 召开:________年4月,在________召开。 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________;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________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为争取________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知识点3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起的________取得一系列胜利;________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________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________________》的声明。 日本的投降: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________回到祖国怀抱。 知识点4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胜利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________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________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________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________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______,对世界________战争的胜利、维护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________得到提高。
1.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遵义会议确立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 3.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全民坚持抗战 1.1940年春,一位身处华东日本占领区的爱国人士撰写对联讽刺当局曰:“国祚不长,八十多天儿皇帝;封疆何窄,两三条巷伪政权。”据此推断,该对联讽刺的可能是( ) A.袁世凯中华帝国 B.长春伪满洲国 C.南京汪伪政权 D.重庆国民政府 2.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周恩来向项英等死难者致哀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 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该事件是( ) A.七七事件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皖南事变 3.日寇的疯狂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下列事实体现了全民抗战的是( ) ①妇女参与救护和战地服务 ②农民军在廊坊、杨村狙击敌人 ③青年学生投笔从戎 ④海外华侨捐款捐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知识点2 中共七大 4.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二大 5.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会议在北平召开 ②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会议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后的奋斗方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知识点3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6.报纸具有时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快”就是报纸的价值所在。如图的报纸最早有可能发行于何时( ) A.1945年8月2日 B.1945年8月16日 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9日 7.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非法侵占和窃取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等中国领土,这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近代历史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能够回归祖国是因为(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美国支持中国抗战 C.中华民族投入抗战 D.蒋介石与美国合作 知识点4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8.如图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侵略者投降的一幕,促使这一幕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D.八路军、新四军浴血奋战 9.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03 能力提升 10.中共七大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长篇发言,对抗战期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和经验教训做了回顾和总结,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由此可见,中共七大的意义在于( )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为夺取抗战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D.加速了国共两党关系破裂的步伐
11.如图是美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画,其文意是“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这反映出( ) A.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B.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东北难民涌入关内 图二 1945年,喜笑颜开的东北人民 材料二: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 了坚不可摧的长城,是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材料三: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总将,兹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廿六日由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中国政府及大不列颠政府于波茨坦协定所拟订的四个条款,和其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提出的附款,上述四强下称为同盟国。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场面最早有可能出现在何时?图一、图二场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有哪些?请列举两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例)。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联合抗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对于材料三中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你有何感想?你能说说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吗?(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分)
04 聚焦河南考题 13.(潍坊中考)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它”是指( )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4.(孝感中考)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如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识管理 1.政治诱降 汪精卫 皖南事变 大生产 张自忠 左权 2.1945 延安 政治路线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抗日战争 3.局部反攻 美国 苏联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 台湾 4.民族团结 中国共产党 民族解放 民族独立 东方主战场 反法西斯 世界和平 国际地位 基础过关 1.C 2.D 3.B 4.C 5.B 6.B 7.A 8.A 9.D 能力提升 10.C 11.D 12.(1)1931年。(1分)图一: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图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东北三省摆脱了日本人的统治。(2分)(2)台儿庄战役(或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等)。(答出2个即可得2分)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分)(3)多行不义必自毙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1分)(4)第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多次反抗外敌入侵的斗争均遭到失败;第二,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收复台湾,中国人民彻底赶走了日本侵略者。(2分) 聚焦河南考题 13.B 1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