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研究
上部烟叶片结构对烟叶品质和可用性的影响

上部烟叶片结构对烟叶品质和可用性的影响马彩娟; 吴彦辉; 常建伟; 王冬; 王俊杰; 许卫民; 申洪涛【期刊名称】《《中国烟草科学》》【年(卷),期】2019(040)004【总页数】8页(P48-55)【关键词】烤烟; 上部烟; 叶片结构; 品质; 可用性【作者】马彩娟; 吴彦辉; 常建伟; 王冬; 王俊杰; 许卫民; 申洪涛【作者单位】河南省烟草公司许昌市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 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南省公司郑州 450000; 河南省烟草职工培训中心河南许昌 461000;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1+1叶片结构是烟叶细胞组织的一种状态,表示烟叶细胞之间结合和构造的疏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烟叶内含物质的变化状况[1],是烟叶细胞发育状况和内含物质协调状况的外观反映,与烟叶成熟度和烟叶质量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叶片结构是反映烟叶质量的一个外观因素,在烟叶分级因素中排名第二[2],是衡量烟叶质量、评定烟叶等级的重要依据,是烟叶质量判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分级中必须予以正确运用[3]。
烤烟上部叶包括上二棚和顶部的6~7片烟叶,占单株总产量的30%~45%,在烟叶原料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
但目前我国上部烟叶在卷烟配方中存在可用性较差、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造成工业库存,产区滞销。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上部烟叶普遍存在叶片结构紧实、身份较厚、成熟度不够的问题,导致其化学成分不协调、刺激性大、杂气较重,不适合在一、二类卷烟中做配方[4-7]。
鉴于上述情况,近年来许昌市烟草公司与河南中烟联合开展了上部4~6片烟叶充分成熟一次采收的研究,研究表明上部烟充分成熟后,烤后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增加,余味明显改善,可用性显著提高,河南中烟能够将其用于高档品牌“天叶”配方中,并且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形成规模效应。
为此,本研究从影响烟叶质量的主要品质因素叶片结构入手,运用感官分析技术[8],对叶片结构进行进一步拆分细化,制作参比样,研究不同结构档次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并由河南中烟进行可用性测试,旨在探讨上部烟叶叶片结构对烟叶品质和工业可用性的具体影响,并据此制作实物样品,为上部烟叶的生产、收购、工商交接和复烤片选提供技术依据。
降低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研究进展

降低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研究进展
烟碱是烟草中的重要生物碱之一,对于烤烟的口感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高烟
碱含量常常导致烟草的苦涩口感和刺鼻气味,因此寻找降低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的方法已
成为烤烟生产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一些研究表明,烟草上部叶烟碱含量的主要调控与营养物质的供应量密切相关。
其中,氮是烟草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影响着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以及烟草的其他生
长和代谢特性。
因此,调整烟草生长环境中的氮营养水平可以影响上部叶烟碱含量。
以减
少氮肥肥料或提前停用氮肥肥料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烤烟上部叶的烟碱含量。
此外,栽培密度和灌溉水量等因素也可以影响烟草上部叶烟碱含量。
研究表明,在相
同氮肥肥料供应量的情况下,较小的栽培密度和灌溉水量可以显著降低烤烟上部叶的烟碱
含量。
这可能是因为较小的栽培密度和灌溉水量可以减缓烟草的生长速度并降低其氮吸收
速率,从而减少上部叶的烟碱含量。
基于上述研究进展,今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降低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
首先,在
烟草种植过程中,应适量减少氮肥肥料的使用,或者采用部分施肥、间歇灌溉等方式调节
烟草生长环境,使烟草生长较为缓慢,从而降低上部叶的烟碱含量。
其次,可以通过选择
不同的烤烟品种或基因编辑等手段,直接调节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
综上所述,研究降低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对于提高烤烟品质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
要意义。
在烟叶种植和烟草加工的各个环节,应该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作用,研究出一套
适合不同场景的综合治理方案,寻求在烤烟生产中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提高上部叶可用性和降低上部叶比例的农业措施1

!!!!!!!!!!!!!!!!!!!!!!!!!!!!!!!!!!!!!!!!!!!!!
调控氮、 磷、 钾配比和基、 追肥用量, 推广基肥双沟条施, 分次定 量、 定时、 定位追肥等施肥新技术, 科学调控营养, 解决均衡提高 基地烟叶质量的关键问题。 保水、 集雨节水和驱 ’*%*/ 地膜覆盖技术的落实到位 以提温、 蚜减病为目的, 重点是针对山东烟区十年九旱, 且以 789、 :9; 为主的烟草病毒病害日趋严重的实际情况,在基地全面推广槽 型垄和碟型垄地膜覆盖改良新技术。趋利避害地把自然资源优 势尽快转化为提高青州卷烟厂产品质量的商品优势。 继续狠抓烟叶成熟采收和三段五步式烘烤技术的普及推广,重点 是落实到位率, 尽快解决基地烟叶成熟采收和烘烤技术问题。
#
选择适宜的移栽期
光温条件的变化影响烟草的生长发育进程和生长发育
状况, 移栽期的选择应该尽可能使光温条件及季节 降 雨 量 的 变化符合烟草生长发育的需要, 使旺长期处于有利 的 积 温 及 降雨时期, 使成熟期处于适合的温度、 光照强度、 光照 时 数 条 件下, 以达到提高烟叶产质量的目的。 解释了温度 刘 国 顺 0#1 在 研 究 河 南 烤 烟 的 最 佳 移 栽 期 时 , 条件与烟叶生长发育的关系。 认为温度高于 %’2 会大大加强 叶片的呼吸作用, 降低叶片的净光合效率。若日均温达 !&2 以上, 一 天 中 可 能 有 相 当 长 时 间 气 温 达 到 或 超 过 %’2 , 这些 条件使叶片内含物质积累效率变小。植物生理学的研究表 明, 日较差大利于光合产物向茎、 根及生殖器官转移, 而不利
’*%*& 烟草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的落实到位 重点加强以 789、 :9; 为主的烟草重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研究建
烤烟上部6片一次采烤技术在永德烟区的应用研究

烤油分稍有增 多, 身份更趋于适 中, 色度更浓, 叶片结构有很大改善 , 多在 尚疏松档次; 上部 6 片一次采烤少有 青杂烟叶, 比常规分次采烤上等烟比例较高; ( 3 ) 上部 6 片一次采烤化学成分比常规分次采烤更协调 , 烟碱和 总氮含量降低 , 钾含量有所提 高; ( 4 ) 上部6 片一次采烤比常规分次采烤叶绿素、 类胡萝 l 、 _ 紊降解更充分, 致香 物总量明显增加 , 减少了烟叶 中的青杂气 , 提 高了上部叶工业可用性 ; ( 5 ) 上部6 片一次采烤比常规分次采烤 评吸香气量更足 , 香气质、 烟气口感有所改善 , 杂气、 刺激性稍微减少, 工业可用性提 高。
2 0 . 0 g 烟丝及 6 0 0 m L 水的 1 0 0 0 m L 平底烧瓶 , 加2 g 柠 檬
间管理均按当地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方案实施。
1 . 2 试验设计 试 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 , 共设计 2 个处 理, 每个处理 1 3 3 3 3 m 。T 1 为常规对照, 采用上部叶分 2 次采 烤 ( 上部 叶从上 到下分别 编号标记 为顶 1 叶至顶 6
1 . 3 . 1 鲜叶成熟度评 定 各处理 随机选取 5 点, 每点有 2 0 株, 分别记录顶部 6 片叶出现的成熟程度特征 , 详细描 述各次采收时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 包括烟叶落黄程度 , 主、 支脉变 白程度 , 叶片下垂程度 , 叶耳变黄程度 , 茸毛脱 落程度 , 茎叶角大小 , 有无成熟斑 , 是否有焦尖焦边现象 ,
等已经成为当前卷烟生产上面临的突 出问题。烤烟上部
叶包 括顶 叶和 上二 棚 , 占整 株 烟 叶 的 比重为 3 0 %一 4 0 %,
在烟叶原料构成 中占有重要 比重 。但 由于上部叶处于光 照强 、 通风 良好 的条件下 , 叶片组织紧密 , 叶片厚 , 干物质
烤烟上部叶片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mo i s t u r e c o n t e n t , a n d we r e e x t r e me l y s i g n i i f c nt a l y a n d n e g a t i v e l y c o re l a t e d wi t h t h e l e a f ma ur t i y, t s t e m r a t i o a n d he t l e a f t h i c k n e s s .
Co r r e l a t i o n An a l y s i s a mo n g Qu a l i t y I n d i c e s i n Up p e r L e a v e s o f F l u e - c u r e d
To b a c c o
2 0 1 3 . 1 0 ,3 4( 5 )
中国烟草科 学
C h i n e s e T o b a c c o S c i e n c e
2 3
烤 烟 上 部 叶 片 质 量 指 标 间 的相 关 性研 究
包 自超 , 宋文 静 ,徐 宜 民 , 尚 斌 ,吴 元 华 ,王 程 栋 ,刘 晓 冰
(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T o b a c c o B i o l o g y a n d P r o c e s s i n g , Mi n i s t r 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 T o b a c c o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片可用性的影响

机质 8 . 8 g・ k g ~,p H值 7 . 4 7 ,前作 为水 稻 。
参试 的烤 烟品种 为 K 3 2 6 ,于 2月 中旬 移栽 ,田 间管理措施按照广东省优质烤烟生产技术规范进行 。
1 . 2 处 理 设 计 ,
卷 烟 配方 中地 位 不 高 ,影 响工 业 成 本 和 烟 支 物 理 特性 等 众 多 问题 ,直 接 导 致 上 部 叶 可 用 性 降 低 , 销路 不 畅 ,每 年 均 会 出 现 积 压 库 存 等 现 象 。
调 化 学成 分 ,改 善 上 部 叶 整 体 的 品 质 。本 试 验 系
统 探 讨 了一 次 性 采 收 和 分 次 采 收 对 上 部 6片 叶 可 用 性 的影 响 ,现 将有 关 结 果报 道 如下 。
1 材 料与 方法
1 . 1 材 料
试 验于 2 0 0 9年 在 广 东 省 南 雄 市 进 行 ,烟 田土
果表 明一 次性 采收提高了上部叶的成熟度 ,降低 了上部叶 的单 位面 积干物重 ,提 高总糖 和还原糖含 量 ,降低 了
淀 粉 含 量 ,协 调 了 总 氮 和 烟 碱 含 量 ,烤 后 烟 叶 中性 致 香 物 质 含 量 增加 ,外 观 质 量 明显 改 善 ,感 官 评 吸得 分 较 高 , 上 等 烟 比例 、黄 烟 率 和 均 价 明 显 增 加 ,但 产 量 产值 略有 降低 。
关 键 词 :烤 烟 ; 上 部 叶 ;采 收 方 式 ; 可 用 性 中图 分 类 号 :S 5 7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0 5 2 8 — 9 0 1 7 ( 2 0 1 3 ) O 2 — 0 l 3 5 — 0 6
目前 我 国大 部 分 烟 区上 部 叶 品质 欠 佳 ,烟 碱 含量 偏 高 ,淀 粉 降 解 不 充 分 ,还 原 糖 及 糖 碱 比较 低 ,内 在 化 学 成 分 不 协 调 ,香 气 风 格 不 突 出 ,烟 叶偏 窄偏 厚 ,杂 气 较 重 ,刺 激 性 较 强 ,在
不同采收期对烤烟上部烟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采收期对烤烟上部烟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摘要:烤烟上部烟叶的利用一直是工业利用的瓶颈,试验对不同采收期的上部烟叶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适当推迟烟叶采收可以提高烟叶成熟度,降低烟叶烘烤耗能。
烟叶推迟10 d采收时,上等烟、中等烟和橘黄烟比例与对照(正常采收)相比,分别高出8.35、8.85和10.56个百分点;烟叶均价比对照高出1.08元/kg。
推迟10 d采收时烟碱含量达到最低值,为2.96%;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推迟10 d采收其值达到最大,分别为27.92%和23.70%;烟叶钾含量在推迟10 d采收时其值最大,为1.95%。
在海拔800 m的植烟区,烟叶推迟10 d采收对提高烟叶上部烟叶的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烤烟;上部烟;采收期;产量;品质烟草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无论面积还是总产量都居世界首位[1]。
烟草是产量和品质兼顾的嗜好类作物,但其主要是通过吸食消费,所以应将品质放在第一位,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提高产量[2]。
烤烟上部烟叶是烟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喜等[3]指出,上部烟叶主要包括上二棚烟叶和顶叶,共6~7片叶,占整株烟叶叶片数的近1/3,占整株总产量的30%~45%,对烤烟总体质量和产量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上部烟叶由于叶片厚,烘烤颜色深,含氮化合物和烟碱含量高,刺激性大,因此在卷烟配方中不好使用。
梁斌等[4]研究表明,一般烘烤后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表现为组织不够疏松,叶片僵硬,杂色烟和挂灰烟多,油分少;其内在质量表现为烟碱含量偏高,刺激性大,杂气较重,香气量不足,在卷烟配方中不便利用甚至无法利用。
近几十年来,烟草科技工作者从农业措施[5-7]、烘烤技术[8-10]等方面就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对改善上部烟叶的可用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上部烟叶可用性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改进某一项生产措施就能解决的,而需要把生态条件、栽培措施、烘烤工艺、收购措施等科学地结合起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
不同烘烤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的影响

不同烘烤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的影响摘要不同烘烤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顶部4~6片烟叶一次性割收烘烤较普通采收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烟叶采收与编杆的时间,促进顶部烟叶充分发育。
关键词烤烟;带茎烘烤;上部烟叶;影响针对顶部叶在烘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013年沂水县积极示范上部烟叶带茎割收烘烤技术,在规模农场重点安排了带茎割收烘烤技术示范试验,现将试验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地位于沂水县高庄镇杏子岭村,土壤类型为棕壤。
供试烤烟品种为NC102。
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2个烘烤方式处理,分别为:上部4~6片烟叶一次性带茎割收和普通采收。
设2个试验点,面积均为1.33 hm2,共计2.67 hm2。
栽植行距1.2 m,株距0.55 m,平均施撒可富7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豆饼375 kg/hm2。
1.3 试验方法上部叶最后4~6片充分成熟后一次性带茎砍收,要求最顶上2片叶达成熟(即叶面达青黄各1/2)、其余烟叶达充分成熟(叶面2/3落黄、仅叶基部1/3还含青)。
要求编烟时按成熟要求分类编烟,把砍收烟叶的最低叶位左右交替横跨在烟杆上,株间距3~4 cm、1.5 m长的烟杆,一般挂杆28~32株,编烟时,宜稀不宜密。
装烟时要求上下一致,均匀对齐。
8×8的烤房,装烟量控制在80~90杆;8×10(2路)烤房装烟100~110杆或130~140杆(3路),装烟不宜过密。
带茎烘烤时,起点温度不宜低,要达35~36 ℃,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10 h),适度拉开干湿球差(2~3 ℃),可防止成熟度好的烟叶叶尖烤糟,也不易变黄过度;38~39 ℃稳温时,确保底层上二棚烟叶叶片变黄(青筋黄片),一般40 ℃前烘烤时间在30~35 h;41~42 ℃稳温段要适当延长时间,确保全烤烟叶叶片变黄;适当延长47~48 ℃时间,确保烟叶达到黄筋黄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最佳添加剂、添加量和醇化时间,综合提高上部烟叶质量。
利用香精配方、部分糖、酸和酶按相应的调配原理调配出一 种烟草醇化剂,处理上部烟叶,研究其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效 果及适合的用量
四、主要研究内容
1、通过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 量、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最佳采收方式, 这 为提高烤烟上部叶的工业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 ,
供试品种:K326
处理方法:上部4~6片烟叶充分成熟后一次性带茎砍烤; 上部 4~6片烟叶充分成熟后一次性采烤; 上部烟叶充分成熟后 常规分次采收烘烤。
对目前我国上部烟叶存在着颜色深,叶片厚,烟碱含量高、化学 , 成分不协调、可用性差、在各卷烟企业大量积压的现状、尝试通 过农业生产技术、化学方法、生物技术和加醇化剂的方法处理上 部烟叶,研究各种方法对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的实际效果,并
最终找到科学有效的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方法,解决目前卷烟
企业面临的问题,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主要研究内容
2、应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处理上部烟叶,研究不同化学试
剂对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和刺激性、杂气等方面的作用,筛 这
选出最佳的添加量和处理方法。
,
利用双氧水、乙酸、磷酸氢二钾以及三者的混合试剂对上 部烟叶进行处理。
四、主要研究内容
3、选用蛋白酶、糖化酶等酶制剂和枯草芽孢杆菌、米曲 霉菌等微生物菌种处理上部烟叶,研究不同生物技术处理对降 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和刺激性、杂气等方面的实际效果、并筛 这 选出最佳的添加量、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 ,
业不可回避的重要研究课题,其意义在于能深入推进优化烟叶结构工
作,提升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推动优质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促 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利用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
(1) 遗传因素影响上部烟叶可用性 (2)生态环境影响上部烟叶可用性 这 (3)栽培技术措施影响上部烟叶可用性 (4)成熟度影响上部烟叶可用性 (5)调制方法影响上部烟叶可用性 (6)运用化控方法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
量偏高、成熟度不够、叶片结构紧密,导致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刺 这 激大、杂气重、烟气品质差,造成上部烟叶可用性和配方地位低,很
,
多无法用于一、二类卷烟配方中,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减害降焦”
战略目标以及烟叶资源配置改革的实施,上部烟叶在重点品牌中的使 用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此,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是烟草行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运用生物技术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
运用微生物降解技术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
,
运用酶技术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
三、研究目标
烤烟上部烟叶在工业中可用性是行业一直关注的问题,尤 其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减害降焦”工作的逐步推进,在一二类
烟中应用优质上部烟叶成为卷烟工业发展的重要选择。本研究针
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研究
主 要 内 容
1. 校园网建设状况
1 2 3
选题目的与意义
2. 校园网为教学服务情况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目标
4
主要研究内容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烤烟上部烟叶占整个烟株总产量的30%~40%,对烤烟总体产量和 质量均产生较大的影响,好的上部叶对卷烟的风格品质具有重要贡献
,可在卷烟叶组配方中起主导作用。目前国产上部烟叶由于其烟碱含
(1)预先设计好酶(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用量,添加
到烟丝上,控制好反应条件,使酶在最适条件下作用于烟丝; (2)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菌和酿酒酵母三种菌,在 烟叶中喷洒不用量的菌悬液,然后在培养箱中培养一定量时间, 测其化学成分和进行感官评析
四、主要研究内容
4、针对上部烟叶的质量缺陷,从香料、化学试剂、酶制剂 等方面入手期检测醇化效果,通过不同的处理组合对比分析,筛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