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意花鸟画赏析
中国花鸟画赏析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久远,底蕴深厚,具有深刻的审美内涵。
写意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而构成了丰富的审美特征。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国花鸟画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花鸟画赏析
【中国花鸟画赏析:1】
【中国花鸟画赏析:2】
【中国花鸟画赏析:3】
【中国花鸟画赏析:4】
【中国花鸟画赏析:5】
看完了以上的中国花鸟画赏析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花鸟画的知识吧!
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写意花鸟画创作,主要是利用线来表达物象。
通过用笔的技巧,要求从事物的线的复杂状态中,泯灭具体形和线的特征,而能看到物体本质精神。
要求用笔所描写出来的线不借皴擦晕染而能表达现实物象,笔简意繁,态随意变,一转一束都有意趣。
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
所谓笔尽力不尽,气见笔不见,皆从运笔中得之。
运笔讲究中锋、侧锋、逆锋和战笔(渴毫)。
中锋要求落笔中正,不偏不欹,用笔要圆劲而有韧力,不险怪妄生圭角。
一般描写一切有定形的东西多用之。
侧锋要求落笔偏侧横扫,可用来描写不定形的坡石、树干。
逆锋多是改变正常的运笔方向,以增加笔触的苍浑感。
战笔是中锋落笔,是在战动中运行。
宜于写定形的房屋、桥梁、建筑和勾勒花叶,可避免线的刻板,并增加涩拙的趣味。
一般战笔宜斟酌用渴墨,有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墨色。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与欣赏

《荷花双禽图》画面结构以一枝自左下向上斜出的荷叶和另一枝 自右下向左上斜出的荷花交搭成基本的架势,其间又穿插三叶两 花,丰富了荷塘的空间进深;下方为一巨石,石上栖一对小禽, 均单足独立,耸肩敛羽,虽不作“白眼向天”的本色,但清冷的 表情一以贯之。画法随意点,点、线、面的安排似不经意而无懈 可击,直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荷梗拉得极长,而略无飘忽, 更可见画家功力所聚。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与欣赏
2021/4/4
1
本节课主要内容:
•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 小结和思考
2021/4/4
2
自然界中的动物
2021/4/4
3
自然界中的植物
2021/4/4
4
现
实
中
的
鸡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鸡
“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 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 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 深邃的文化涵义。
2021/4/4
11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 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 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唐代 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 清代的这一幅《鸭》则是属写意 花鸟画。)
(四)、花鸟画发展到了北宋,前期沿袭“黄家”画风,中后期则 出现了钟情于野景野趣的画家。他们注重写生,还善于表现运动中 的禽鸟和花草的姿势。
(五)、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竹、菊)相继出现于南 宋及元代。明代是花鸟画大发展的时期,花鸟画融入了一些水墨写 意的笔势,从而赋予画面更多的生动性。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 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 变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
国展大写意花鸟画作品评价

国展大写意花鸟画作品评价以何家英为代表的优秀工笔画家继承了中国画优良传统,又借鉴西方艺术之长,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他们的作品,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这类精英为数不多,但足以载入史册。
现在工笔画是吾国美术史上最热闹的时期。
全国近百所美术院校每年培养的数千名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几乎全是画工笔。
当然,这种学院派的流行工笔大多(不是全部)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工笔,而是以中国的墨、毛笔、宣纸作为工具材料加上西式技法与观念创作出的工笔。
这是我们新中国建国以来引进前苏联美术教育体系、以及之后又受西方当代艺术影响而出现的改良国画,可称之为新工笔画。
近年来,还有另一种流行工笔,那就是“国展冲刺班”培养出来的工笔画家,这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典雅品质的工笔画,冲刺班最大的特色与优势是能够大致揣摩出国展评委们总体的学养、格调、品味,以及国展入选之标准套路。
于是精准定位,精确刻划,精细入微,各自发挥优势克难攻坚,这样培训个一年半载也许就参加了美协画展,运气好的一年就能加入中国美协。
所以,这种速成模式的工笔班的学员趋之若鹜,行情火得爆棚。
相比之下,中国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显得太可怜了。
学写意画,三年五年哪能登堂入室,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所谓“半世画竹,一世画兰”,这是一辈子的学养积累与笔墨学问。
政府举办的大展要求的是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特色,这方面大写意花鸟画是没有优势的。
不入展就入不了美协,不入美协就评不上职称,涨不了工资,卖画也难。
所以,写意画坛门可落雀,异常冷清,当代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已经急速衰落了。
但是,我们美术界就有这么一群勇士,他们无畏、无怨、无悔,痴迷地踏上了学习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漫漫险途。
这次入选“三家气象-中国画提名展”画集中的26位中青年艺术家就是勇士。
在我看来,没有远大的志向、敏锐的眼光、从容的心态、博大的胸怀、火热的激情和勇敢的献身精神是不会从事大写意花鸟画艺术的。
那么,大写意是何等的魅力让人如此的痴情呢?大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领域里的顶尖学科,以八大山人、齐白石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的最高峰,是中国画的歌德巴赫猜想。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786-1846),字子树,号八斋,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他是江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大写意花鸟画而著称。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特点,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下面将对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浅析。
一、笔墨运用灵动自如,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以笔墨运用灵动自如而著称,他善于利用淡墨、拖笔、点染等技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擅长以简洁而不失生动的笔墨表现出花鸟的形态,注重用墨的浓淡变化和笔法的灵动性,通过简练而精湛的画面,表现出画家对花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鸟禽的活泼形态和花草的自然姿态,非常具有生动感和表现力。
二、以意传情,以情显意,寓意深远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表现形态的更注重作品背后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他善于以意传情,以情显意,通过作品中的花鸟形象和寄寓其中的情感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花鸟的形态刻画,更是对心灵境界的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感受到画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寓意深远,情感真挚。
三、突破传统,注重表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他不拘一格,注重表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在继承传统笔墨技法的他还融入了自己对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在画中常常用寥寥几笔就能够表现出花鸟的形态和生动性,让人感受到画家的艺术功底和个性魅力。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展现出他在艺术上对于自由、个性化的追求。
四、影响深远,为后世大写意花鸟画家树立了典范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当时就已经颇受青睐,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为后世大写意花鸟画家树立了典范,开阔了画家们的艺术视野,也促进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在他的影响下,许多画家受到启发,纷纷效仿他的笔法和风格,使得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徐渭被誉为大写意花鸟画的“宗师”。
中国写意画特点及解析

中国的写意画的特点及解析中国的写意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色的形成,是集中国的哲学观念、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之大成。
纵观中国写意画的发展史,虽然在历史上出现较晚,但由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快被人们接受并发扬光大。
在写意花鸟画领域,可谓名家辈出,群星灿烂,占据着中国画坛的主导地位,在绘画技法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今天在研究借鉴传统绘画的精髓时,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精华,弃糟粕,有选择地去撷取,去接受。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中国传统的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做全面深入的了解。
中国写意画是一个综合艺术的产物,千余年的积累、沉淀、变更与发展,使其不仅具有中国画的共性,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1、以形写神,以神写意。
从古到今,中国的绘画一直围绕着一个形的问题在作文章。
在绘画的初萌阶段,由于造型能力差,那时的形是简单而幼稚的,是似是而非的,也可以说是“以意表形”。
随着绘画经验的不断积累,写形的功能大大提高,进入了“以形写形”的阶段。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画家们并不以形似为满足,逐渐认识到了“神似”的重要性。
即在造型上表现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才算真正达到绘画的目的。
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理论的是人物画家顾恺之。
后来引伸到中国写意画领域,逐渐比为“以神写意”的意象造型观念。
是中国的写意画摆脱了自然形的限制,而追求以笔墨为载体的情感宣泻。
由于开拓了表现上的自由空间,画家笔下的形象既跳出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再现的制约,又由于形的限制而避免了过于的随意性。
使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形的观念,又有自我情感的表露,达到极完善的幻化境界。
但由于画家对自然物象的感悟千差万别,审美情趣各有所好,因此中国写意画家笔下对形与神的概念便有了不同的侧重。
偏重工细一路的借形以抒发自我性灵的审美需求,既强调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又具主观的表现意识,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并重的目的,如注重写实的工兼写即属此类。
但写胸中逸气--浅析大写意花鸟画

摘 要:中国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涌现出无数文化瑰宝,也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财富,中国画便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弥足珍贵的宝藏。
在文人的画笔下,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感受到画家的情感。
大写意花鸟画体现出大风范,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特色,具有非常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极富感染力。
本文将对大写意花鸟画的意象展开探索,分析其中的意境内涵和风范。
关键词:大写意花鸟画;意象;内涵;风范中国画的历史非常悠久,从题材上看,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山水画,第二类是人物画,第三类是花鸟画;从技法上来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工笔画和写意画。
写意画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如小写意,大写意。
大写意花鸟画开始于元代,在明代形成,于明末清初时盛行,在近现代史中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从大写意花鸟画中可以看出其人文精神及作者极具感染力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及意境美,而“但写胸中逸气”的内涵更是奠定了其独特地位。
一、大写意花鸟画的概念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有三个大门类,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大写意花鸟画是花鸟画中的一个分类,属于花鸟画的范畴。
大写意花鸟画始于元代,形成于明代,盛行于明末清初。
在花鸟写意方法中,大写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1]。
美术作品呈现出来的写意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会根据不同作者的不同绘画风格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要想了解花鸟画的意象表达,就需要根据作者的作品意境和情绪表达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对作品及作者当时的状态和心境进行了解。
另外,中国画大写意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不同画家有不同的特殊点,不同画家的美术风格完全不一样。
所以在分析美术花鸟写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不同的作者风格进行分析,从而品味其中的意境和风范[2]。
大写意花鸟画的精神核心就是写意。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哲学根基来自传统哲学观,如老子说过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写意花鸟画中蕴含的丰富哲学底蕴及中国艺术的独特审美。
达恬艺境笔墨传情——曾庆明写意花鸟画赏析

1072017/ 01文 /郝幸田达恬艺境 笔墨传情——曾庆明写意花鸟画赏析可。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书画大展,曾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深受书画爱好者及收藏家青睐,一些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南岸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重庆市名人事业促进会会员,重庆巴渝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签约画家),重庆磐溪书画院理事,中外画廊画师。
近年来,庆明先生在中国写意花鸟画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他“师古而不泥古”,注重师法传统,也注重师法自然,长期坚持深入实地写生,向大自然猎取艺术创作的源泉,在继承中国画笔墨精神的同时,博采众家之长,融古今绘画精华,并结合中西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的作品无论花卉、禽兽、瓜果、虫草或山水,都给人以明朗、清新、简练、生机勃勃之感,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达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
庆明先生擅长画牡丹,坊间有“曾牡丹”之称。
其牡丹画技法独特、用笔苍润、浓艳淋漓、色彩多变、娇容如醉、自然生动、格调高雅、富有生命力,如《紫气东来》《国色天香》《春韵》等。
中国画以牡丹为题材的作品可谓数不胜数,但他独创的金色牡丹,在传统画派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种别具韵味的表现形式,其作品《花香富贵》就很有代表性。
金色是一种最辉煌的光泽色,是大自然中至高无上的纯色,具有华丽、高贵、神圣等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温暖与幸福,也具有照耀人间、光芒四射的魅力。
庆明先生创作的金牡丹花朵与重饱和度的墨绿花叶相互交织成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就像金色的阳光洒下,簇拥的花朵均身披金衣闪闪发光,散发出一种温暖、安宁与恬静感,象征着富贵满堂、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作者以画抒情,旨在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祖国。
在他的笔下,古典精神与现代情趣相融,于传统题材中展现出焕两年前我幸识庆明先生,他面庞清癯,身躯瘦削,如今虽年过六旬,满头银发,却仍然精神矍铄,中气十足;而头扎马尾,颈佩挂珠,颇有艺术个性,令人印象深刻。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摘要】徐渭是中国明代著名画家,他擅长大写意花鸟画。
大写意画注重形神兼备,追求形象的生动和意境的超凡,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个性化风格。
徐渭的花鸟画作品在创作特点、传统与创新、色彩运用、线条表现和意境营造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善于运用鲜明的色彩和简洁而富有韵律感的线条,营造出优美而富有生气的画面。
徐渭的作品既传承了传统的技法和审美标准,又注入了个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理念。
他的大写意花鸟画风格深受后人喜爱与传承,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在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创作特点、传统与创新、色彩运用、线条表现、意境营造、艺术领域、艺术价值、评价、总结、展望1. 引言1.1 介绍徐渭大写意花鸟画徐渭(1748-1823),字圣原,号兰谿,安徽桐城人,清代大画家。
徐渭是南画大家,世称“徐兰谿”。
他集中了南宋、元、明、清各朝家学之大成,得徐祺、杨洲、文徵明等画家之真传,尤以杨洲为师而事雷仲、吴仲二家,又师法文徵明。
工诗书画,兼工篆刻,亦善黄山,人物尤工。
作画设色浓淡合宜,笔法意境赅妙,其水墨勾勒简洁含蓄,即立带写,性得疏实,浑密相济,着格细处,多减繁就简,注重情致而韵于境界。
常以潇洒健逸、守雪深秀为美。
画海(《大石湖图》)高湖山(《松雪图》)名山,在异境胜境中还能凭其崭解境体,注蕴画鳞具象,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画风。
通过形成其画风,将当时画师的绘画方法造诣得力的发展,成为南画的大家。
1.2 阐述大写意画的特点大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风格,它强调表现画家主观感受和情绪表达,而非客观写实。
大写意画家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充满活力的笔触,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境界。
大写意画在形式上追求生动简洁,追求意蕴和情感的表达。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绪化表现:大写意画强调画家自身的情感和情绪,画家通过笔触和线条的运用,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境界,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