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钻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麻花钻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麻花钻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麻花钻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由图7-33所示,钻头实际上相当于正反安装的两把内孔车刀的组合刀具,只是这两把内孔车刀的主切削刃高于工件中心(因为有钻心而形成横刃的缘故,钻

心半径为)。(1)基面和切削平面

在分析麻花钻的几何角度时,首先必须弄清楚钻头的基面和切削平面。

①基面: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基面,是通过该点,且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如图7-35a所示。在钻削时,如果忽略进给运动,钻头就只有圆周运动,主切削刃上每一点都绕钻头轴线做圆周运动,它的速度方向就是该点所在圆的切线方向,如图7-35b中A点

的切削速度垂直于A点的半径方向,B点的切削速度垂直于B点的半径方向。不难看出,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基面就是通过该点并包含钻头轴线的平面。由于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速度方向不同,所以切削刃上各点的基面也就不同。

②切削平面: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切削平面是包含该点切削速度方向,而又切于该点加工表面的平面(图7-35a所示为钻头外缘刀尖A点的基面和切削平面)。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平面与基面在空间相互垂直,并且其位置是变化的。(2)主切削刃的几何角度,如图7 -36所示

①端面刃倾角

为方便起见,钻头的刃倾角通常在端平面内表示。钻头主切削刃上某点的端面刃倾角是主切削刃在端平面的投影与该点基面之间的夹角。如图7-36所示,其值总是负的。且主切削刃上各点的端面刃倾角是变化的,愈靠近钻头中心端面刃倾角的绝对值愈大(见图7-36b)。

②主偏角

麻花钻主切削刃上某点的主偏角是该点基面上主切削刃的投影与钻头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由于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基面不同,各点的主偏角也随之改变。主切削刃上各点的主偏角是变化的,外缘处大,钻心处小。

③前角

麻花钻的前角是正交平面内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由于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基面不同,所以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前角也是变化的,如图7-36所示。前角的值从外缘到钻心附近大约由+30°减小到-30°,其切削条件很差。

④后角

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后角,是该点的切削平面与后刀面之间的夹角。钻头后角不在主剖面内度量,而是在假定工作平面(进给剖面)内度量(见图7-36a)。在钻削过程中,实际起作用的是这个后角,同时测量也方便。

钻头的后角是刃磨得到的,刃磨时要注意使其外缘处磨得小些(约8°~10°),靠近钻心处要磨得大些(约20°~30°)。这样刃磨的原因,是可以使后角与主切削刃前角的变化相适应,使各点的楔角大致相等,从而达到其锋利程度、强度、耐用度相对平衡;其次能弥补由于钻头的轴向进给运动而使刀刃上各点实际工作后角减少一个该点的合成速度角μ(见图7-36中f-f剖面)所产生的影响;此外还能改变横刃处的切削条件。

(3)横刃的几何角度如图7-37所示

①横刃前角

由于横刃的基面位于刀具的实体内,故横刃前角为负值(约-45°~-60°),所以钻削时在横刃处发生严重的挤压而造成

很大的轴向力。

②横刃后角

横刃后角≈90°-││ ,故≈30°~35°。

③横刃主偏角=90°。

④横刃刃倾角=0°。

⑤横刃斜角Ψ

横刃斜角是在钻头的端面投影中,横刃与主切削刃之间的夹角。它是刃磨钻头时自然形成的,锋角一定时,后角刃磨正确的标准麻花钻横刃斜角Ψ为47°~55°,而后角愈大则Ψ愈小,横刃的长度会增加。

麻花钻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麻花钻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摘要:麻花钻原理-工艺-技术篇:对麻花钻的工作原理进行图解,让消费者能从图中充分了 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下内容由买购网整理,提供给您参考。 麻花钻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在金属切削中,孔加工占很大比重。孔加工的刀具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实心材料上加工出孔的刀具,如麻花钻、扁钻、深孔钻等;另一类是对工件已有孔进行再加工的刀具,如扩孔钻、铰刀、镗刀等。本节介绍常用的几种孔加工刀具。 (一)麻花钻 1 ?麻花钻的结构要素 图7 —32为麻花钻的结构图。它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组成 ltηβ M?√; It (1)工作部分 麻花钻的工作部分分为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 ①切削部分

麻花钻可看成为两把内孔车刀组成的组合体。如图7 - 33所示。而这两把 内孔车刀必须有一实心部分——钻心将两者联成一个整体。钻心使两条主切削刃不能直 接相交于轴心处,而相互错开,使钻心形成了独立的切削刃一一横刃。因此麻花钻的切 削部分有两条主切削刃、两条副切削刃和一条横刃(如图7 —32b 所示)。麻花钻的钻心直径取为(0.125~0.15)do (do为钻头直径)。为了提高 钻头的强度和刚度,把钻心做成正锥体,钻心从切削部分向尾部逐渐增大,其增大量每100mm 长度上为1.4~2.0mm。 (a)车内孔 ? 7-33钻孔与车内孔示意 两条主切削刃在与它们平行的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称为锋角2①,如图7 —34所示。标准麻花钻的锋角2①=118 °,此时两条主切削刃呈直线;若磨出的锋角2①〉118 则主切削刃呈凹形;若2ΦV 118 °,则主切削刃呈凸形。

②导向部分

切削加工常用计算公式

附录3:切削加工常用计算公式 1. 切削速度Vc (m/min) 1000n D Vc ?π?= 主轴转速n (r/min) D 1000 Vc n ?π?= 金属切除率Q (cm 3/min) Q = V c ×a p ×f 净功率P (KW) 3p 1060Kc f a Vc P ????= 每次纵走刀时间t (min) n f l t w ?= 以上公式中符号说明 D — 工件直径 (mm) ap — 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mm) f — 每转进给量 (mm/r ) lw — 工件长度 (mm)

铣削速度Vc (m/min) 1000n D Vc ?π?= 主轴转速n (r/min) D 1000 Vc n ?π?= 每齿进给量fz (mm) z n Vf fz ?= 工作台进给速度Vf (mm/min) z n fz Vf ??= 金属去除率Q (cm 3/min) 1000Vf ae ap Q ??= 净功率P (KW) 61060Kc Vf ae ap P ????= 扭矩M (Nm) n 10 30P M 3 ?π??= 以上公式中符号说明 D — 实际切削深度处的铣刀直径 (mm ) Z — 铣刀齿数 a p — 轴向切深 (mm) a e — 径向切深 (mm)

切削速度Vc (m/min) 1000n d Vc ?π?= 主轴转速n (r/min) d 1000 Vc n ?π?= 每转进给量f (mm/r) n Vf f = 进给速度Vf (mm/min) n f Vf ?= 金属切除率Q (cm 3/min) 4Vc f d Q ??= 净功率P (KW) 310240kc d Vc f P ????= 扭矩M (Nm) n 10 30P M 3?π??= 以上公式中符号说明: d — 钻头直径 (mm) kc1 — 为前角γo=0、切削厚度hm=1mm 、切削面积为1mm 2时所需的切 削力。 (N/mm 2) mc — 为切削厚度指数,表示切削厚度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mc 值越 大表示切削厚度的变化对切削力的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 γo — 前角 (度)

磨钻头技巧

三尖七刃锐当先、 月牙弧槽分两边, 侧外刃再开槽, 横刃磨低、窄又尖。 群钻优于其它钻头的原因: 标准麻花钻60%的轴向阻力来自横刃,因横刃前角达-60°左右。“群钻”把麻花钻横刃磨去80%~90%,并形成两条内刃,内刃前角由-60°加大为0°~-10°,从而使轴向阻力减少50%左右,进给感觉特别轻快。 群钻再外直刃上刃磨出月牙槽,从而使分屑更细,排屑更流畅。钻孔时产生的环行筋,有利于钻头定心,保证钻孔“光”和“圆”。其钻矩降低30%左右,所以它可以用较大的进给量钻孔。 外刃锋角135°,内刃锋角120°,钻尖高0.06d,使它同时具备优良的钻薄板性能。 由于切削阻力小,定心准、稳,所以特别适合在手电钻上使用。 麻花钻对于机械加工来说,它是一种常用的钻孔工具。结构虽然简单,但要把它真正刃磨好,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关键在于掌握好刃磨的方法和技巧,方法掌握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这里介绍一下对麻花钻的手工刃磨技巧。 麻花钻的顶角一般是118°,也可把它当作120°来看待。刃磨钻头主要掌握几个技巧: 1、刃口要与砂轮面摆平。 磨钻头前,先要将钻头的主切削刃与砂轮面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也就是说,保证刃口接触砂轮面时,整个刃都要磨到。这是钻头与砂轮相对位置的第一步,位置摆好再慢慢往砂轮面上靠。 2、钻头轴线要与砂轮面斜出60°的角度。 这个角度就是钻头的锋角,此时的角度不对,将直接影响钻头顶角的大小及主切削刃的形状和横刃斜角。这里是指钻头轴心线与砂轮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取60°就行,这个角度一般比较能看得准。这里要注意钻头刃磨前相对的水平位置和角度位置,二者要统筹兼顾,不要为了摆平刃口而忽略了摆好度角,或为了摆好角度而忽略了摆平刃口。 3、由刃口往后磨后面。 刃口接触砂轮后,要从主切削刃往后面磨,也就是从钻头的刃口先开始接触砂轮,而后沿着整个后刀面缓慢往下磨。钻头切入时可轻轻接触砂轮,先进行较少量的

常用切削速度计算公式

常用切削速度計算公式 一、三角函數計算 1.tanθ=b/a θ=tan-1b/a 2.Sinθ=b/c Cos=a/c 二、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 2.1 铣床切削速度的計算 Vc=(π*D*S)/1000 Vc:線速度(m/min) π:圓周率(3.14159) D:刀具直徑(mm) 例題. 使用Φ25的銑刀Vc為(m/min)25 求S=?rpm Vc=πds/1000 25=π*25*S/1000 S=1000*25/ π*25 S=320rpm 2.2 车床切削速度的計算计算公式如下 v c=( π d w n )/1000 (1-1) 式中 v c ——切削速度 (m/s) ; dw ——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径( mm ); n ——工件转速( r/s )。 S:轉速(rpm) 三、進給量(F值)的計算 F=S*Z*Fz F:進給量(mm/min) S:轉速(rpm) Z:刃數 Fz:(實際每刃進給) 例題.一標準2刃立銑刀以2000rpm)速度切削工件,求進給量(F 值)為多少?(Fz=0.25mm) F=S*Z*Fz F=2000*2*0.25 F=1000(mm/min) 四、殘料高的計算 Scallop=(ae*ae)/8R Scallop:殘料高(mm) ae:XY pitch(mm) R刀具半徑(mm) 例題. Φ20R10精修2枚刃,預殘料高0.002mm,求Pitch為多 少?mm Scallop=ae2/8R 0.002=ae2/8*10 ae=0.4mm 五、逃料孔的計算 Φ=√2R2 X、Y=D/4 Φ:逃料孔直徑(mm) R刀具半徑(mm) D:刀具直徑(mm) 例題. 已知一模穴須逃角加工(如圖), 所用銑刀為ψ10;請問逃角孔最小 為多少?圓心座標多少? Φ=√2R2 Φ=√2*52 Φ=7.1(mm) X、Y=D/4 X、Y=10/4

外圆车刀几何角测量

实验二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方法; 2.加深对外圆车刀几何角度与辅助平面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 1.车刀量角台; 2.直头外圆车刀、弯头外圆车刀。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车刀量角台 如图1所示车刀量角台,由圆形底座、立柱、测量台、定位块、大小刻度盘、大小指针、螺母等组成。装在支脚上的圆形底座的周边刻有从0°起向左、右各 100°的刻度,测量台可绕小轴转动,转动角度由固定于测量台上的指针读出。定位块和导向条固定在一起,能在测量台的滑槽内平行移动。

立柱固定在圆形底座上,其上有矩形螺纹。旋转螺母,可使滑体沿立柱的键槽上、下移动。小刻度盘用小螺钉固装在滑体上,用旋钮可将弯板锁紧在滑体上。松开旋钮,弯板以旋钮为轴,可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转动的角度用固定于弯板上的小指针在小刻度盘上读出。大刻度盘用螺钉固装在弯板上,用螺钉轴装在大刻度盘上的大指针可绕螺钉轴,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转动的角度由大刻度盘上的刻度读出,转动的极限位置由销轴限制。 当指针、大指针、小指针都处于0°时,大指针的前面a和侧面b分别垂直于测量台的平面,而底面c平行于测量台的平面。 外圆车刀放在测量台上,靠紧定位块,可随测量台一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并能在测量台上沿定位块前后移动和随定位块左右移动。使用时,可通过旋转测量台或大指针,使大指针的前面或底面或侧面与外圆车刀被测要素紧密贴合,即可从圆形底座或刻度盘上读出被测角度数值。 2.测量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 (1)原始位置调整 将大小刻度盘的大小指针及测量台指针全部调整到零位,并把车刀放在测量台上,使车刀刀杆贴紧定位块、刀尖贴紧大指针的前面a。此时,大指针的底面c与基面平行,

麻花钻

6.2.2 麻花钻(P101) 一、概述 (1)工艺范围 钻孔、扩孔、铰孔、攻螺纹、锪孔、锪端面等。 (见P106、表6-1) (2)切削运动 ①主运动:钻头旋转运动(r/min ) ②进给运动:钻头轴向垂直进给(mm/r ) (3)加工精度 IT13~IT11 Ra12.5~Ra6.3μm 二、麻花钻的组成 1、柄部 (莫氏锥孔) 主 轴 ————莫氏锥柄>(莫氏锥柄) 钻夹头(圆柱形)直 柄????? →→→→≤mm 12d 12mm d ※柄部作用: 夹持钻头、连接主轴、传递转矩与轴向力(进给)

2、颈部 (1)磨削钻头直径时的退刀槽。 (2)打印规格与厂标处。 3、工作部分 (1)导向部分 ①(两条)螺旋槽?容屑;排屑通道。 ②(两条)螺旋棱边(刃带)?钻头导向;保持圆的孔形。 (2)切削部分 切削刃)切削作用(内孔车刀主 、主切削刃圆锥面 后刀面螺旋面前刀面:切削刃形成的→? ?? ≈→→421 7→刃带(棱边)→导向(前大后小) 3→副切削刃→修光和导向 8→副后刀面(7) 5:横刃 ※两个后刀面的交线(一条横刃)。 ※切削条件差(V cmin ≈0;F f ↑;Q ↑)。

三、麻花钻的结构参数 1、d :钻头直径,两刃带间的垂直距离。 ????? →→→擦。减少刃带与孔壁间的摩 前大后小) (~倒锥量>后前mm 100 12.005.0d d 2、d 0:钻心(两旁为螺旋槽) ※d 0=0.15d (mm ) ※前小后大(钻头轴向刚度↑)→正锥量→100 2 4.1~(mm ) 3、螺旋角β β:钻头刃带棱边螺旋线展开成的直线(斜边)与钻头轴线的夹角。 (1)主切削刃外径处(A 点) P r .2tan 1 -A πβ= 又:P =2π.r.tan β A P-钻头螺旋沟导程 (2)主切削刃钻心X 点: A 1 x 1-X r.tan .2.2tan P .2tan βπππβx r r -== A 1 -X r.tan tan ββx r = (3) ?? ?↓?→↑?→→min x x max A r βββββr 钻心孔 外径处

麻花钻结构点

1 麻花钻结构点 麻花钻是最常用的孔加工刀具,此类钻头的直线型主切削刃较长,两主切削刃由横刃连接,容屑槽为螺旋形(便于排屑),螺旋槽的一部分构成前刀面,前刀面及顶角(2?)决定了前角γ的大小,因此钻尖前角不仅与螺旋角密切相关,而且受到刃倾角的影响。麻花钻的结构及几何参数见图1。 d:直径 ψ:横刃斜角 α:后角 β:螺旋角 ?:顶角 d:钻芯直径 l:工作部分长度 图1 麻花钻结构及切削部分示意图 图2 麻花钻切削时的受力分析 图3 钻芯直径d-刚度d o 关系曲线

横刃斜角ψ是在端面投影中横刃与主切削刃之间的夹角,ψ的大小及横刃的长短取决于靠钻芯处的后角和顶角的大小。当顶角一定时,后角越大,则ψ越小,横刃越长(一般将ψ控制在50°~55°范围内)。 2 麻花钻受力分析 麻花钻钻削时的受力情况较复杂,主要有工件材料的变形抗力、麻花钻与孔壁和切屑间的摩擦力等。钻头每个切削刃上都将受到f x、f y、f z三个分力的作用。 如图2所示,在理想情况下,切削刃受力基本上互相平衡。其余的力为轴向力和圆周力,圆周力构成扭矩,加工时消耗主要功率。麻花钻在切削力作用下产生横向弯曲、纵向弯曲及扭转变形,其中扭转变形最为显著。扭矩主要由主切削刃上的切削力产生。经有限元分析计算可知,普通钻尖切削刃上的扭矩约占总扭矩的80%,横刃产生的扭矩约占10%。轴向力主要由横刃产生,普通钻尖横刃上产生的轴向力约占50%~60%,主切削刃上的轴向力约占40%。以直径d=20mm麻花钻为例,在其它参数不变情况下改变钻芯厚度,从其刚度变化曲线(见图3)可以看出,随着钻芯直径d增加,刚度d o增大,变形量减小。由此可见,钻芯厚度增加明显增加了麻花钻工作时的轴向力,直接影响刀具切削性能,且刀具刚度的大小对加工几何精度也有影响。 由于普通麻花钻的横刃为大负前角切削,钻削时会发生严重挤压,不仅要产生较大轴向抗力,而且要产生较大扭矩。对于一些厚钻芯钻头,如抛物线钻头(g钻头)和部分硬质合金钻头(其特点之一是将钻芯厚度由普通麻花钻直径的11%~15%加大到25%~60%)等,其刚性较好,钻孔直线度好,孔径精确,进给量可加大20%。但钻芯厚度的增大必然导致横刃更长,相应增大了轴向力和扭矩,这样不仅增加了设备负荷,而且会对加工几何精度产生较大影响。此外,由于横刃与工件的接触为直线接触,当钻尖进入切削状态时,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和几何精度难以控制。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为防止引偏,往往需要用中心钻预钻中心孔。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采用在横刃两端开切削槽的方法来减小横刃长度,减轻挤压,从而减小轴向力和扭矩。但在实际加工中,钻尖的负前角切削和直线接触方式定心性能差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此,人们一直在对钻尖形状进行不断研究和改进,s刃钻尖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方法之一。 3 s刃钻尖的分类及特点

切削力计算的经验公式.-切削力计算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切削力计算的经验公式打印本文 切削力计算的经验公式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

度压缩比有所下降,但切削力总趋势还是增大的。强度、硬度相近的材料,塑性大,则与刀面的摩擦系数μ也较大,故切削力增大。灰铸铁及其它脆性材料,切削时一般形成崩碎切屑,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长度短,摩擦小,故切削力较小。材料的高温强度高,切削力增大。 ⑵切削用量的影响 ①背吃刀量和进给量的影响背吃刀量ap或进给量f加大,均使切削力增大,但两者的影响程度不同。加大ap 时,切削厚度压缩比不变,切削力成正比例增大;加大f加大时,有所下降,故切削力不成正比例增大。在车削力的经验公式中,加工各种材料的ap指数xFc≈1,而f的指数yFc=0.75~0.9,即当ap加大一倍时,Fc也增大一倍;而f加大一倍时,Fc只增大68%~86%。因此,切削加工中,如从切削力和切削功率角度考虑,加大进给量比加大背吃刀量有利。 ②切削速度的影响在图3-15的实验条件下加工塑性金属,切削速度vc>27m/min 时,积屑瘤消失,切削力一般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主要是因为随着vc的增大,切削温度升高,μ下降,从而使ξ减小。在vc<27m/min时,切削力是受积屑瘤影响而变化的。约在vc=5m/min时已出现积屑瘤,随切削速度的提高,积屑瘤逐渐增大,刀具的实际前角加大,故切削力逐渐减小;约在vc=17m/min处,积屑瘤最大,切削力最小;当切削速度超过vc=17m/min,一直到vc=27m/min时,由于积屑瘤减小,使切削力逐步增大。 图3-15 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 切削脆性金属(灰铸铁、铅黄铜等)时,因金属的塑性变形很小,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也很小,所以切削速度对切削力没有显著的影响。 ⑶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 ①前角的影响前角γo加大,被切削金属的变形减小,切削厚度压缩比值减小,刀具与切屑间的摩擦力和正应力也相应下降。因此,切削力减小。但前角增大对塑性大的材料(如铝合金、紫铜等)影响显著,即材料的塑性变形、加工硬化程度明显减小,切削力降低较多;而加工脆性材料(灰铸铁、脆铜等),因切削时塑性变形很小,故前角变化对切削力影响不大。 ②负倒棱的影响前刀面上的负倒棱(如图3-16a),可以提高刃区的强度,

麻花钻刃分析完整版

麻花钻刃分析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麻花钻的结构要素 图7-32为麻花钻的结构图。它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组成。 (1)工作部分 麻花钻的工作部分分为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 ①切削部分 麻花钻可看成为两把内孔车刀组成的组合体。如图7-33所示。而这两把内孔车刀必须有一实心部分——钻心将两者联成一个整体。钻心使两条主切削刃不能直接相交于轴心处,而相互错开,使钻心形成了独立的切削刃——横刃。因此麻花钻的切削部分有两条主切削刃、两条副切削刃和一条横刃(如图7-32b所示)。麻花钻的钻心直径取为(0.125~0.15)do(do为钻头直径)。为了提高钻头的强度和刚度,把钻心做成正锥体,钻心从切削部分向尾部逐渐增大,其增大量每100mm长度上为1.4~2.0mm。 两条主切削刃在与它们平行的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称为锋角2Φ,如图7-34所示。标准麻花钻的锋角2Φ=11 8°,此时两条主切削刃呈直线;若磨出的锋角2Φ>118°,则主切削刃呈凹形;若2Φ<118°,则主切削刃呈凸形。 ②导向部分 导向部分在钻孔时起引导作用,也是切削部分的后备部分。 导向部分的两条螺旋槽形成钻头的前刀面,也是排屑、容屑和切削液流入的空间。螺旋槽的螺旋角β是指螺旋槽最外缘的螺旋线展开成直线后与钻头轴线之间的夹角,如图7-34所示。愈靠近钻头中心螺旋角愈小。螺旋角β增大,可获得较大前角,因而切削轻快,易于排屑,但会削弱切削刃的强度和钻头的刚性。 导向部分的棱边即为钻头的副切削刃,其后刀面呈狭窄的圆柱面。标准麻花钻导向部分直径向柄部方向逐渐减小,其减小量每100mm长度上为0.03~0.12mm,螺旋角β可减小棱边与工件孔壁的摩擦,也形成了副偏角。 (2)柄部 柄部用来装夹钻头和传递扭矩。钻头直径do<12mm常制成圆柱柄(直柄);钻头直径do>12mm常采用圆锥柄。 (3)颈部 颈部是柄部与工作部分的连接部分,并作为磨外径时砂轮退刀和打印标记处。小直径钻头不做出颈部。 2.麻花钻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由图7-33所示,钻头实际上相当于正反安装的两把内孔车刀的组合刀具,只是这两把内孔车刀的主切削刃高于工件中心(因为有钻心而形成横刃的缘故,钻心半径为)。 (1)基面和切削平面 在分析麻花钻的几何角度时,首先必须弄清楚钻头的基面和切削平面。 ①基面: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基面,是通过该点,且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如图7-35a所示。在钻削时,如果忽略进给运动,钻头就只有圆周运动,主切削刃上每一点都绕钻头轴线做圆周运动,它的速度方向就是该点所在圆的切线方向,如图7-35b中A点的切削速度垂直于A点的半径方向,B点的切削速度垂直于B点的半径方向。不难看出,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基面就是通过该点并包含钻头轴线的平面。由于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速度方向不同,所以切削刃上各点的基面也就不同。

怎么计算各中加工中心刀具的切削速度

质量+效率+成本控制=效益怎么计算各中加工中心刀具的切削速度浏览次数:202次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11-3-3 10:15 | 提问者:zhaoqizhi521 问题补充: 例如:(16,20,25,32,50,63,80,125)平面铣刀,(1~20)涂层合金立铣刀,(1~30)钨钢钻,(6~80)镗刀((求切削速度切削用量))不是公式,公式我知道,就是刀具的切削用量,切削速度!! 最佳答案 S=Vc*1000/*D F=S*fz*z 刀具线速度(刀具商提供)乘以1000再除去再除掉刀具直径就等于主轴转数; 主轴转数乘以每齿进刀量(刀具不同进刀量不同)再乘以刀具总齿数就等于进给速度; 高速钢铣刀的线速度为50M/MIN 硬质合金铣刀的线速度为150M/MIN 切削用量的话是每齿切削之间。 切削速度为转速*齿数*每齿进给。 不锈钢的话*80% 铝合金本身材料很软,主轴转速应当高点(刀具能承受的情况下),进给速度要竟量小点,如果进给大的话排屑就会很困难,只要你加工过铝,不难发现刀具上总会有粘上去的铝,那说明用的切削液不对, 做铝合金进给可以打快一点 每一刀也可以下多一点

转数不能打的太快10MM F1500 20MM F1200 50MM F1000 加工中心-三菱系统的操作步骤与刀具应用 (2009-04-23 09:02:03)转载标签:数控刀具转速进给杂谈 三菱系统操作: 1,打开机床开关—电源接通按钮 2,归零:将旋钮打到ZRN—按循环启动键,三轴同时归零。(也可以xyz分开来归零:将 旋钮打到ZRN—按Z+,X+,Y+,一般要先将Z轴归零)注意:每次打开机床后,就要归零。 3,安装工件(压板或虎口钳) 4,打表(平面和侧面)侧面打到2丝之内,表面在5丝之内,最好再打一下垂直度。 5,中心棒分中,转速500. 6,打开程序,看刀具,装刀具,注意刀具的刃长和需要的刀长,绝不能装短了。7,模拟程序—传输程序。 8,将旋钮打到DNC,进给打到10%,RAPID OVERRIDE打到0%—然后在RAPID上在0%~25%上快速转换。刀具会在工件上方50mm处停顿一下,当刀具靠近工件时需要特别注意。进给需要打到零。看看刀具与工件的距离与机床显示的残余值是否对应。 9,最后调整转速与进给。

车刀角度对车削加工质量的影响文档

车刀角度对切削加工的影响(以车削为例)大前角刃口锋利,切屑变小,切削力小,切削轻快。但易产生崩刃。 后角作用主要是减少后刀面和过渡表面之间的摩擦。增大后角可减少摩擦, 提高已加工表面质量和刀具使用寿 命,并使切削刃锋利。但是后角过大, 楔角减小,降低切削刃的强度,减少 散热体积,磨损反而加剧,降低刀具 的耐用度。 主偏角影响切削层的形状,切削刃的工作长度和单位切削刃上的负荷。减少κr,主切削刃单位长度上的负荷减少,刀具磨损小,耐用度提高,使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减小。较小的主偏角容易形成长而连续的螺旋屑,不利于断屑,因此对切屑控制严格的自动化加工,宜取较大的主偏角。 副偏角影响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刀尖强度。减少κr′,减少表面的粗糙度的数值,还可提高刀具强度,改善散热条件。过小,会使副切削刃与已加工面的摩擦增加,引起震动,降低表面质量和刀具耐用度。

副偏角的大小主要根据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和刀具强度来选择,不引起振动的情况下,尽量取小值。 车刀的角度对加工质量及效率的影响 车刀的主要标注角度有以下5个: 1.前角 2.主后角 3.主偏角 4.副偏角 5.刃倾角 根据经验主偏角和副偏角构成刀尖角度,这个角度要根据粗精加工而定,粗加工时由于主要目的是去除大量的余量,所以这个角度可以适当的大一些,以适应大的进给量;精加工时,余量较少,要保证好的表面质量,所以刀尖角度要小,断屑槽要开的深一些,以免切屑流经已加工表面划伤工件表面。还有刃倾角,负的刃倾角可以保护切削刃,承受大的进给量,反之则可以提高表面质量。 车刀前角对刀具切削性能影响的研究 关于前角大小要根据加工工艺和工件材料来选择! 1.前角有正前角和负前角之分(还有一种是0度前角多用于石墨加工)

车刀的几何角度

课题:车刀的几何角度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车刀的种类和用途 2、初步理解和掌握车刀几何角度及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车刀的角度及评定 授课方法:讲解和实物观察 教具:90o外圆车刀、45o车刀、切槽刀、内孔车刀、成形刀、螺纹车刀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及备注: §1.2车刀 一、常用车刀的种类和用途 1. 车刀的种类 2.车刀的用途(见绪论图) (1)90?车刀(偏刀)车外圆、阶台和端面 (2)45?车刀(弯头车刀)车外圆、端面和到角 (3)切断刀用来切断工件或在工件上切槽 (4)内孔车刀用来车削工件的内孔 (5)圆头刀用来车削圆弧面或成形面

(6)螺纹车刀用来车削螺纹 1.硬质合金可转位(不重磨车刀) 近年来在国内外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先进刀具之一。刀片用机械夹固方式装夹在刀杆上。当一个刀刃磨钝后,只需将刀片转过一个角度,即可继续切削,从而大大缩短了换刀和磨刀的时间,并提高了刀杆的利用率。(形状多样) 二、车刀的角度及其初步选择 1.车刀的组成 (1)前刀面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 (2)后刀面分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与过渡表面相对的刀面称主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面叫副后刀面 (3)主切削刃前刀面和主后刀面的相交部位,担负主要切削工作。 (4)副切削刃前刀面和副后刀面的相交部位,配合主切削刃完成少量的切削工作。 (5)刀尖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的联结部位。为了提高刀具强度将刀尖磨成圆弧型或直线型过渡刃。一般硬质合金刀尖

圆弧半径rε=0.5~1mm。 (6)修光刃副切削刃近刀尖处一小段平直的切削刃。须与进给方向平行,且大于进给量。 2.确定车刀角度的辅助平面 (1)切削平面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切于工件过渡表面的平面。 (2)基面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 (3)截面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切削平面和基面的平面 3.车刀的角度的主要作用 车刀切削部分共有6个角度:前角(γо)、主后角(αо)、副后角(αо′)、主偏角(κr)、副偏角(κr′)和刃倾角(λs)。以及两个派生角度:契角(βo)和刀尖角(εr)。在截面内测量的角度: (1)前角(γо)前刀面和基面的夹角。影响刃口的锋利和强度,切削变形和切削力。大,锋利、减少切削变形、切削省力,切屑顺利排出。负(小),增加切削刃强度,耐冲击。 (2)后角(αо)后刀面和切削平面的夹角。在主截面内的是主后角(αо),在副截面内的是副后角(αо′)。主要减少车刀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 规定:与相应的平面夹角小于90度时为正,反之为负 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3)主偏角(κr)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改变主切削刃和刀头的受力和散热。

麻花钻几何角度和受力分析

一.麻花钻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钻头实际上相当于正反安装的两把内孔车刀的组合刀具,只是这两 把内孔车刀的主切削刃高于工件中心(因为有钻心而形成横刃的缘故,钻心半径为)。 (1)基面和切削平面 在分析麻花钻的几何角度时,首先必须弄清楚钻头的基面和切削平面。 ①基面: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基面,是通过该点,且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如图7-35a所示。在钻削时,如果忽略进给运动,钻头就只有圆周运动,主切削刃上每一点都绕钻头轴线做圆周运动,它的速度方向就是该点所在圆的切线方向,如图7-35b中A点 的切削速度垂直于A点的半径方向,B点的切削速度垂直于B点的半径方向。不难看出,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基面就是通过该点并包含钻头轴线的平面。由于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速度方向不同,所以切削刃上各点的基面也就不同。 ②切削平面: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切削平面是包含该点切削速度方向,而又切于该点加工表面的平面(图7-35a所示为钻头外缘刀尖A点的基面和切削平面)。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平面与基面在空间相互垂直,并且其位置是变化的。

(2)主切削刃的几何角度(如图7-36所示) ①端面刃倾角 为方便起见,钻头的刃倾角通常在端平面内表示。钻头主切削刃上某点的端面刃倾角是主切削刃在端平面的投影与该点基面之间的夹角。如图7-36所示,其值总是负的。且主切削刃上各点的端面刃倾角是变化的,愈靠近钻头中心端面刃倾角的绝对值愈大(见图7-36b)。 ②主偏角 麻花钻主切削刃上某点的主偏角是该点基面上主切削刃的投影与钻头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由于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基面不同,各点的主偏角也随之改变。主切削刃上各点的主偏角是变化的,外缘处大,钻心处小。

skill-1.麻花钻的几何角度和磨精度之间的关联

麻花钻的几何角度和磨精度之间的关联 ●麻花钻的几何角度 顶角2Φ,它是两主切削刃在中剖面内投影的夹角。顶角越小,则主切削刃越长,单位切削刃上的负荷减轻,轴向力减小,这对钻头轴向稳定性有力。且外圆处的刀尖角增大,有利于散热和提高刀具耐用度。但顶角减小会使钻尖强度减弱,切屑变形增大的,导致扭矩增加。标准麻花钻顶角约为118°。HSS高速钢钻头:顶角一般是118度,有时大于130度、HM硬质合金钻头:顶角一般为140度;直槽钻常常为130度,三刃钻一般为150度。 ●前角 在正交平面内前刀面和基面间的夹角。主切削刃上任一选定点的前角与该点的螺旋角、主偏角、以及刃倾角的关系为tan=tan/sin+tancos 式 由于螺旋角从外径向钻心逐渐减小,刃倾角也逐渐减小(负值增大),在主偏角一定时,前角变小,约由+30°减小到-30°,靠近钻头中心处切削条件很差。 ●后角 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后角,是该点的切削平面与后刀面之间的夹角。钻头后角不在主剖面内度量,而是在假定工作平面(进给剖面)内度量。在钻削过程中,实际起作用的是这个后角,同时测量也方便。 钻头的后角是刃磨得到的,刃磨时要注意使其外缘处磨得小些(约8°~10°),靠近钻心处要磨得大些(约20°~30°)。这样刃磨得原因,是可以使后角与主切削刃前角的变化相适应,使各点的楔角大致相等,从而达到其锋利程度、强度、耐用度相对平衡,又能弥补由于钻头轴向进给运动而使刀刃上各点实际工作后角减少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可改善横刃的工作条件。 ●主偏角和端面刃倾角

麻花钻主切削刃上选定点的主偏角,是在该点基面上主切削刃投影与钻削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由于麻花钻主切削刃上各点基面不同,各点的主偏角也随之改变。麻花钻磨出顶角2Φ后,各点的主偏角也就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为tan=tanΦcos式-选定点的端面刃倾角,它是主切削刃在端面中的投影与该点的基面之间的夹角。 由于切削刃上各点的刃倾角绝对值从外缘导钻心逐渐变大,所以切削刃上各点的主偏角也是外缘处大,钻心处小。 ●横刃角度 横刃是麻花钻端面上一段与轴线垂直的切削刃,该切削刃的角度包括横刃斜角、横刃前角、横刃后角. (1) 横刃斜角在端平面中,横刃与主切削刃之间的夹角。它是刃磨钻头时自然形成的,顶角、后角刃磨正常的标准麻花钻,后角越大,角越小。角减小会使横刃长度增大。 (2) 横刃前角由于横刃的基面位于刀具实体内,所以横刃前角为负值。 (3) 横刃后角横刃后角。 对于标准麻花钻,=-(54°~60°),=30°~36°。故钻削时横刃处金属挤刮变形严重,轴向力很大。实验表明,用标准麻花钻加工时,约有50%的轴向力由横刃产生。对于直径较大的麻花钻,一般均需修磨横刃以减小轴向力

机械加工计算公式说明

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公式当选择一把刀具后,我们通常不明白该选用多少切削速度、多少转速,而只是通过实验,只要没有特别的问题,就认为是可以了。这样做非常危险,经常问题就是断刀,或者导致材料溶化或者发焦。有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答案是肯定的。铣削切削速度是指刀具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相应点的瞬时速度。 切削速度v = nπD v 切削速度,单位m/min n 刀具的转速,单位r/min D 铣刀直径,单位m 切削速度受到刀具材料、工件材料、机床部件刚性以及切削液等因素的影响。通常较低的切削速度常用于加工硬质或韧性金属,属于强力切削,目的是减少刀具磨损和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较高的切削速度常用于加工软性材料,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表面加工质量。当选用小直径刀具在脆性材料工件或者精密部件上进行微量切削时,也可以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常见材料的切削速度另附。比如用高速钢铣削速度,铝是91~244m/min,青铜是20~40m/min。进给速度是决定机床安全高效加工的另外一个同等重要的因素。它是指工件材料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走刀速度。对于多齿铣刀来讲,由于每个齿都参与切削工作,被加工工件切削的厚度取决于进给速度。切削厚度会影响铣刀的使用寿命,而过大的进给速度则会导致切削刃破损或者刀具折断。 进给速度以mm/min为单位: Vf = Fz * Z * n = 每齿进给量* 刀具齿数* 刀具转速= 每转进给量* 刀具转速 进给速度Vf,单位:mm/min 每齿进给量Fz,单位:mm/r 刀具转速n,单位:r/min 刀具齿数Z 从上面公式看出,我们只需要知道每齿的进给量(切削量),主轴转速,就可以知道进给速度了。换言之,知道了每齿的进给量和进给速度,就可以求出主轴转速。 比如高速钢铣刀进给量,当刀具直径是6毫米时,每齿的进给量 铝青铜铸铁不锈钢 0.051 0.051 0.025 0.025 切削深度加工时需要考虑的第三个因素是切削深度。它受工件材料切削量、机床的主轴功率、刀具以及机床刚性等因素的限制。通常切钢立铣刀的切削深度不应超过刀具直径的一半。切削软性金属,切削深度可以更大些。立铣刀必须是锋利的,并且在工作时必须与立铣刀夹头保持同心,并尽可能减少刀具安装时的外伸量。

实验一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实验一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几种常用车刀(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的几何形状,分别指出其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 2.掌握车刀标注角度的参考平面,静止坐标系及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 3.掌握量角台的使用方法; 4.通过车刀角度的具体测量,进一步掌握车刀角度的概念,为学习其他刀具打好基础。 二、实验设备 1.刀具: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等。 2.刀具角度测量仪器:量角台等。 三、实验内容 用量角台测量几种常用车刀(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的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后角、副后角、刃倾角等。 四、实验步骤 按照车刀实物,观察、研究其结构,辩明切削部分各面及几何角度。量角台的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量角台实物及其示意图 1-定位板;2-台面;3-螺钉;4-指针;5-螺帽;6-旋钮; 7-刻度盘;8-弯板;9-小指针;10-小刻度盘;11-立柱 刻度盘7可籍螺帽5在立柱11上移动,指针4可用螺钉3固定在刻度盘上,可以绕螺钉中心移动,指针的“A”和“B”两个测量面互相垂直,当指针对准刻度盘上的零线时,“A”面与量角台的台面垂直,“B”面平行于量角台的后面。测量时,车刀安放在定位板1上,台面刻度盘用来测量主、副偏角。小刻度盘10用于测量法向角度。 图1.2 主偏角的测量图1.3 刃倾角的测量测量主偏角时(图1.2),按照安装位置将车刀放在定位板上,转动定位板,使指针平面与主切削刃选定点相切,此时台面刻度盘上指示的转动度数即为主偏角的数值。同理可测出副偏角。 测量刃倾角时(图1.3),使指针平面与切削刃在同一方向内,将测量面“B”与主切削刃相重合,即可读出的数值。 测量前角时(图1.4),转动定位板,使刻度盘位于车刀主剖面上,转动指针测量面“B”与车刀的前刀面重合,此时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的度数,即为前角的数值。测量后角时(图1.5),使车刀保持在测量前角时的位置上,只需转动指针,将指针测量面“A”与车刀的后刀面重合,即可读出的值。同理可测出副后角的数值。

钻头各几何角度解释

①基面: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基面,是通过该点,且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如图7-35a所示。在钻削时,如果忽略进给运动,钻头就只有圆周运动,主切削刃上每一点都绕钻头轴线做圆周运动,它的速度方向就是该点所在圆的切线方向,如图7-35b中A点的切削速度垂直于A点的半径方向,B点的切削速度垂直于B点的半径方向。不难看出,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基面就是通过该点并包含钻头轴线的平面。由于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速度方向不同,所以切削刃上各点的基面也就不同。②切削平面: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切削平面是包含该点切削速度方向,而又切于该点加工表面的平面(图7-35a所示为钻头外缘刀尖A点的基面和切削平面)。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平面与基面在空间相互垂直,并且其位置是变化的。(2)主切削刃的几何角度,如图7-36所示①端面刃倾角为方便起见,钻头的刃倾角通常在端平面内表示。钻头主切削刃上某点的端面刃倾角是主切削刃在端平面的投影与该点基面之间的夹角。如图7-36所示,其值总是负的。且主切削刃上各点的端面刃倾角是变化的,愈靠近钻头中心端面刃倾角的绝对值愈大(见图7-36b)。 ②主偏角麻花钻主切削刃上某点的主偏角是该点基面上主切削刃的投影与钻头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由于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基面不同,各点的主偏角也随之改变。主切削刃上各点的主偏角是变化的,外缘处大,钻心处小。③前角麻花钻的前角是正交平面内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由于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基面不同,所以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前角也是变化的,如图7-36所示。前角的值从外缘到钻心附近大约由+30°减小到-30°,其切削条件很差。④后角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后角,是该点的切削平面与后刀面之间的夹角。钻头后角不在主剖面内度量,而是在假定工作平面(进给剖面)内度量(见图7-36a)。在钻削过程中,实际起作用的是这个后角,同时测量也方便。钻头的后角是刃磨得到的,刃磨时要注意使其外缘处磨得小些(约8°~10°),靠近钻心处要磨得大些(约20°~30°)。这样刃磨的原因,是可以使后角与主切削刃前角的变化相适应,使各点的楔角大致相等,从而达到其锋利程度、强度、耐用度相对平衡;其次能弥补由于钻头的轴向进给运动而使刀刃上各点实际工作后角减少一个该点的合成速度角μ(见图7-36中f-f剖面)所产生的影响;此外还能改变横刃处的切削条件。(3)横刃的几何角度如图7-37所示①横刃前角由于横刃的基面位于刀具的实体内,故横刃前角为负值(约-45°~-60°),所以钻削时在横刃处发生严重的挤压而造成很大的轴向力。②横刃后角横刃后角≈90°-││ ,故≈30°~35°。③横刃主偏角=90°。④横刃刃倾角=0°。⑤横刃斜角Ψ 横刃斜角是在钻头的端面投影中,横刃与主切削刃之间的夹角。它是刃磨钻头时自然形成的,锋角一定时,后角刃磨正确的标准麻花钻横刃斜角Ψ为47°~55°,而后角愈大则Ψ愈小,横刃的长度会增加。

麻花钻刃分析

1.麻花钻的结构要素 图7-32为麻花钻的结构图。它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组成。 (1)工作部分 麻花钻的工作部分分为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 ①切削部分 麻花钻可看成为两把内孔车刀组成的组合体。如图7-33所示。而这两把内孔车刀必须有一实心部分——钻心将两者联成一个整体。钻心使两条主切削刃不能直接相交于轴心处,而相互错开,使钻心形成了独立的切削刃——横刃。因此麻花钻的切削部分有两条主切削刃、两条副切削刃和一条横刃(如图7-32b所示)。麻花钻的钻心直径取为(0.125~0.15)do(d o为钻头直径)。为了提高钻头的强度和刚度,把钻心做成正锥体,钻心从切削部分向尾部逐渐增大,其增大量每100mm长度上为1.4~2.0mm。 两条主切削刃在与它们平行的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称为锋角2Φ,如图7-34所示。标准麻花钻的锋角2Φ=118°,此时两条主切削刃呈直线;若磨出的锋角2Φ>118°,则主切削刃呈凹形;若2Φ<118°,则主切削刃呈凸形。 ②导向部分 导向部分在钻孔时起引导作用,也是切削部分的后备部分。

导向部分的两条螺旋槽形成钻头的前刀面,也是排屑、容屑和切削液流入的空间。螺旋槽的螺旋角β是指螺旋槽最外缘的螺旋线展开成直线后与钻头轴线之间的夹角,如图7-34所示。愈靠近钻头中心螺旋角愈小。螺旋角β增大,可获得较大前角,因而切削轻快,易于排屑,但会削弱切削刃的强度和钻头的刚性。 导向部分的棱边即为钻头的副切削刃,其后刀面呈狭窄的圆柱面。标准麻花钻导向部分直径向柄部方向逐渐减小,其减小量每100mm长度上为0.03~0.12mm,螺旋角β可减小棱边与工件孔壁的摩擦,也形成了副偏角。 (2)柄部 柄部用来装夹钻头和传递扭矩。钻头直径do<12mm常制成圆柱柄(直柄);钻头直径d o>12mm常采用圆锥柄。 (3)颈部 颈部是柄部与工作部分的连接部分,并作为磨外径时砂轮退刀和打印标记处。小直径钻头不做出颈部。 2.麻花钻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由图7-33所示,钻头实际上相当于正反安装的两把内孔车刀的组合刀具,只是这两把内孔车刀的主切削刃高于工件中心(因为有钻心而形成横刃的缘故,钻心半径为)。 (1)基面和切削平面 在分析麻花钻的几何角度时,首先必须弄清楚钻头的基面和切削平面。 ①基面: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基面,是通过该点,且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如图7-35a所示。在钻削时,如果忽略进给运动,钻头就只有圆周运动,主切削刃上每一点都绕钻头轴线做圆周运动,它的速度方向就是该点所在圆的切线方向,如图7-35b中A点的切削速度垂直于A点的半径方向,B点的切削速度垂直于B点的半径方向。不难看出,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基面就是通过该点并包含钻头轴线的平面。由于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速度方向不同,所以切削刃上各点的基面也就不同。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内容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一、回转工作台式量角台的构造 图1-1为回转工作台式量角台。圆盘形底盘1在零度线左右方向各有1000刻度,用于测量车刀的主偏角和副偏角,通过底盘指针2读出角度值;工作台3可绕底盘中心在零刻线左右1000范围内转动;定位块4可在平台上平行滑动,作为车刀的基准;测量片5,如图1-2所示,有主平面(大平面)、底平面、侧平面三个成正交的平面组成,在测量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可分别用以代表剖面、基面、切削平面等。大扇形刻度盘6上有正负450的刻度,用于测量前角、后角、刃倾角,通过测量片5的指针指出角度值;立柱7上制有螺纹,旋转升降螺母8可调整测量片相对车刀的上下位置。小扇形刻度盘用于测量法向角度。 1-底盘、2-工作台指针、3-工作台、4-定位块、 5-测量片、6-大扇形刻度盘、7-立柱、8-大螺帽、 9-旋钮、10-小指针、11-小扇形刻度盘 图1-1 量角台的构造图1-2 测量片 二、测量内容 利用车刀量角台分别测量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κr、κr'、λs、γo、αo、αo '等基本角度。记录测得的数据,并计算出刀尖角ε和楔角β。 三、测量方法 1、根据车刀参考平面及几何参数的定义,首先确定参考辅助平面的位置,在按照几何角度的定 义测出几何角度。 2、通过测量片的测量面与车刀刀刃、刀面的贴合(重合)使指针指出所测的各几何角度。 四、测量步骤 1、测量前的调整:调整量角台使平台、大扇形刻度盘和小扇形刻度盘指针全部指零,使定位块侧面与测量片的大平面垂直,这样就可以认为测量片: 1)主平面垂直于平台平面,且垂直于平台对称线。 2)底平面平行于平台平面。 3)侧平面垂直于平台平面,且平行于平面对称线。 2、测量前的准备:将车刀侧面紧靠在定位块的侧面上,使车刀能和定位块一起在平台平面上平行移动,并且可使车刀在定位块的侧面上滑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平面坐标,可以使车刀置于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 3、测量车刀的主(副)偏角 1)确定进给方向:由于外圆车刀进给方向与刀具轴线垂直,在量角台上即垂直于零度线,故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