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与智慧 罗素 knowledge and wisdom 译文

论知识与智慧  罗素 knowledge and wisdom 译文
论知识与智慧  罗素 knowledge and wisdom 译文

论知识与智慧罗素

科学是分门别类的知识;智慧是井井有条的生活。--伊曼纽尔·康德

我们的时代在知识方面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时代,在智慧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的看法。但一旦我试图定义“智慧”并思考增进它的方法,人们就会有不同意见了。我想问的问题首先是何为智慧,其次是传授智慧的方法。

我想,构成智慧有几种要素,其中须置于首位的是比例感:将问题的所有重要因素都考虑进去并掂量每个因素应有的分量的能力。鉴于各类技术员所需的专门知识的范围和复杂程度,这种能力变得比过去更难具备。比如,假设你从事医科,这份工作本身很难做,可能会耗费你的全部智能。你没有时间去考虑你的发现或发明可能带来的医学领域以外的影响。你成功了(我们假设),正如现代医学所做到的:婴儿死亡率不仅在欧美而且在亚非也大大降低了。但完全非你所愿的结果产生了:在世界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食物供应匮乏,生活水平下降。再举一个甚至更为引人注目的例子,当前人们都在关注此事:你渴望探求知识,不带功利性地去研究原子结构,却意外地将摧毁人类的手段置于狂人手中。因此,知识如果不与智慧同在,对知识的追求就能变得有危害性;就全方位来看,追求知识的专家们并不一定具备智慧。

然而,仅有综合能力还不足以构成智慧,还必须加上对人生目的的某种意识。这一点可以在历史研究中得到说明。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干的坏事多于好事,因为他们是通过自己的热情这种扭曲性媒介观察事实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始于亘古,止于无穷未来,也不是不缺乏综合观,但他努力想要说明的历史教义主要是从公元400年到自己的年代,德国一直都是最为重要的民族以及世界进步的标准榜样。或许构成智慧的综合概念可以延伸,它不仅涵盖智力而且还包括感情。知识面宽但感觉迟钝的人不是不常见。这样的人缺少我认为的智慧。

智慧不仅为公共生活所需,也同样为私人生活所需。选择追求目标,以及从个人偏见中解放出来,都需要智慧。如果一个目标本身不可能被达到,既便如果它可以被达到的话,追求它的行为一定是高贵的,对这个目标的追求也可能不是明智的,在过去,许多人毕其一生搜寻哲学家的点金石和长生不老药。毫无疑问,如果他们找到了这些东西,他们就为人类谋取了巨大福祉,但事实上,他们浪费了生命。退而说不那么伟大的事情,想想两个人,A先生B先生,他们相互憎恨并通过相互憎恨而相互摧毁。假设你到A先生那里说:“你为什么

不喜欢B先生?”他一定会向你数落一大堆B先生的邪恶,部分真实、部分虚假。现在,假设你到B先生那里,他会向你数落一大堆A先生的邪恶,内容完全一样,真实和虚假的混合程度也完全一样。假设你现在回到A先生那里说:“你会很吃惊,要知道,B先生说你的话跟你说B先生的话是一样的,”然后, 你到B先生那里发表同样言论。毫无疑问,直接的结果就是他们的相互仇恨程度增加,因为他们每人都为对方的偏颇感到震惊,但或许,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说服力,你会成功说服他们:对方只不过是有人类邪恶的通病,他们的敌意对双方都有损害。如果你能够这样做,你就向他人灌输了点滴的智慧。

我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逃离此时地的藩篱,越远越好。我们无法遏制感觉的自我性。视力、声音和触觉都捆绑在我们自己的身体上,不可能不被私人化。我们的感情同样始于我们自己。婴儿感觉饥饿和不舒服,他只受自己身体条件的影响。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视野增加,他的思想和感情变得不那么私人性、更少与自己的身体状况相关,他不断获取智慧。这当然有个程度问题。没有人对世界的看法能够完全客观;即便有这样的人,他也很难存活。但不断接近客观是有可能的,办法是:一方面,了解在时空上多少有些遥远的事物;另一方面,让这些事物在我们的感情中占据应有的分量。就是这种对客观的接近,构成智慧的增加。

这种意义上的智慧可以被传授吗?并且,如果能,传授智慧应当成为教育的目的吗?我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在做礼拜的时候被告知要“爱邻如爱己。”而在一周的其它六天里,我们被劝导去憎恨。但你要记住,这个箴言的例子是说撒马利亚人是我们的邻居。我们不再有任何憎恶撒马利来亚人的企图,所以我们有可能领会不到这个寓言的要旨。如果你想要理解它,你就应该用现在的敌人来替代撒马利亚人,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有人会反对说,人们有权憎恨那些有危害性的人物。我不这样认为。如果你憎恨他们,你极有可能变得和他们一样具备危害性;并且你根本没有可能诱导他们放弃自己那种邪恶的方式。憎恨邪恶本身就是一种对邪恶的依附。解决办法是理解而不是憎恨。我不是在倡导不抵抗。我是在说,抵抗,如果它能有效制止邪恶蔓延,就当与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最小程度的武力(不破坏我们希望保留的美好事物的生存)相结合。

人们普遍认为,我一直以来所提倡的这种观点与行动产生力量的观点不相容。我以为,历史证明情况并不如此。英格兰的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和法兰西的亨利四世生活在一个几乎人人都疯狂的世界,不论是清教徒还是天主教徒。二者都超脱于他们时代的错误,并且由于超

脱,二者都行善,而且肯定不是没有效果。亚伯拉罕·林肯对一场伟大战争的指导,从来没有偏离过我称之为智慧的东西。

我曾说过在某种程度上,智慧可以被传授。我想这类教育,应当比一直习惯的道德教育具备更大的智力成分。我想,仇恨和狭隘对持有者的灾难性结果,可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被顺便指出。我不认为知识和道德应该过分分离。需要各种技能的专门知识与智慧关系不大,这是事实。但它可以在教育中被更为广阔的俯瞰所补充,这种俯瞰使它在人类活动的全局中定位。最好的技术员也应当是好公民;当我说“公民”时,我指的是世界公民。知识和技能的每一次增长,都使智慧变得更为必要,因为每一次这样的增长,都会扩大我们实现目的的能力。如果我们的目的不明智,就会扩大我们制造邪恶的能力。当今世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智慧;并且,如果知识持续增长,未来世界比当今世界甚至更需要智慧。

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联系和区别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联系和区别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四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它们常被混淆使用。本文将重点对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进行分析和对比。 一、数据 数据是知识阶层中最底层也是最基础的一个概念。数据是形成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源泉。关于数据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种: 1.数据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描述,尽可能地从数量上反映现实世界。也包括汇总、排序、比例、等等处理。 2. Applehans [Globe & Laugero,1999]认为数据是一系列外部环境的事实,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和图像等。 3.据是计算机程序加工的“原料”。例如,一个代数方程求解程序中所用的数据是整数和实数,而一个编译程序或文本编辑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是字符串。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据的含义也扩大了。例如,当今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图象,声音等,它都被认为是数据的范畴。 4.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我们认为第四个定义较符合我们对数据的理解。例如,水的温度是100℃,礼物的重量是500克,木头的长度是2米,大楼的高度时100层。在这些表述中:水,温度,100℃,礼物,重量,500克,木头,长度,2米,大楼,高度,100层就是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描述我们的大脑里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清晰印象。这些数据也可以同过编码被录入到计算机中。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数据要通过人们约定俗成的字符和定义表现出来。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字符和定义称之为关键词,数据就是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应用把人类认知的物质世界清晰的描述出来。我们提到关键词必须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这就表示不同阶级,不同宗教。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关键词的约定必然会有差异。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数据其实也具有一个使用范围。不同领域的人在描述同一事物是会出现不同的数据。例如,中国人会称每个星期的最后一天为“星期天”。美国人会把这一天叫做“Sunday”。基督教徒会称这一天为“礼拜天”。数据的有范围性导致由此建立的信息世界,知识世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阶级中会产生差异。认识到数据的有范围性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领域进行知识管理时,首先要统一关键词的约定。最后我们对数据进行这样的定义:数据是使用约定俗成的关键字,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抽象表示,以适合在这个领域中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二、信息 “信息”是当代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由于很难给出基础科学层次上的信息定义。系统科学界曾下决心暂时不把信息作为系统学的基本概念,留待条件成熟后再做弥补。到目前为止,围绕信息定义所出现的流行说法已不下百种。以下是一些比较典型、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C.E.香农在研究广义通信系统理论时把信息定义为信源的不定度。1950年控制论创始人N.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并使这种适应被客观世界感受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1964年R.卡纳普提出语义信息。语义不仅与所用的语法和语句结构有关,而且与信宿对于所用符号的主观感知有关。所以语义信息是一种主观信息。 80年代哲学家们提出广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直接或间接描述客观世界的,把信息作为与物质并列的范畴纳入哲学体系。 90年代以后一些经典的定义有:1.数据是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搜集的原始材料,根据使用数据人的目的按一定的形式加以处理,找出其中的联系,就形成了信息。

罗素+哲学问题+各章概要

罗素《哲学问题》各章概要 在本书导言中,罗素强调要说一些有关物理客体sitive and constructive的东西,因为negative criticism是不适当的。全书的目的在于确定知识的有效性。这一点和维特根斯坦写《逻辑哲学论》的意图多少有几分相似,即两者都是一种划界的努力。然而有趣的是,维特根斯坦出于其哲学品味,很讨厌罗素的这本书。因此,罗素的《哲学问题》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很可以形成一个对比。总体来看,罗素虽然在方法上(摹状论)克服了西方传统哲学语言不清晰这一缺陷,但在根本上还是没有跳出传统范畴的论域。相比之下,维特根斯坦的革命性要远远大于罗素。不过也正因如此,罗素的《哲学问题》相比于《逻辑哲学论》更适合作为哲学入门的教本。其价值在我看来,更多是作为一个进入哲学的过程的描述。一般的哲学史,往往流于观点的罗列,往往一个人可以饱读哲学史,但仍未真正进入哲学。原因就在于哲学不仅仅是对哲学哲学史的论述,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操作。罗素这部作品,很典型地体现了罗素思维方式的特点。层层剥离,由表及里,思路清晰无比;从怀疑走向确定,再从确定走向批判,从而完成哲学在人类认知中的使命。 本书的在知识论上所占篇幅比形而上学更多。大体算来,整本书可以如此划分:第一章到第五章为准备性的介绍,提出物质的存在和性质问题,驳斥唯心主义,引入罗素本人主张的摹状论;第六章到第十一章讲归纳原则为代表的普遍原则,普遍原则所依赖的共相问题,先验知识以及同先验知识对应的直观的知识。第十二章到十四章讲真理与虚妄的标准,真理的获得及哲学的知识的界限。第十五章独立出来,算是对全书体现的哲学精神的总结,论述哲学对人生的价值。 我的评注放在【】中。第十五章我不做总结。我以为,这是属于不可说的部分。 第一章现象与实在 问题的提出——感觉材料和物理客体的区分——现象(感觉材料)背后是否还有实在(物质),若有,其性质是什么?引出贝克莱(idea说)和莱布尼茨(mind说) 第二章物质的存在 感觉材料是存在的,而物质的存在不能证明,而只能通过本能信仰( instinctive belief)。哲学的使命就是为本能信仰区分层次。一切知识都以本能信仰为为基础建立起来,只要最后采取的形式是和谐的,就可以认为是可接受的。虽然一切真理都有错误的可能,但我们不能由此出发,为了怀疑而怀疑。因为怀疑一种信仰必须以另一种信仰为根据,否则就成为无内容的怀疑。而所建立的体系的可能性可以经过在默认之前的检查而减少。然而,关于宇宙的整体性知识任然是不能获得的。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 感觉材料和物理客体虽然不能绝对相同,但多少有几分相似 第四章唯心主义——驳贝克莱 贝克莱的论证,关键的问题在语言的模糊性,论证的过程中偷换了概念。 对idea这个词的分析:可以直接认识的东西被贝克莱成为idea。Idea不限于感觉材料,也包含记忆。 Idea在心内,但这个“内”也是模糊的。我看到一棵树,这棵树的观念在我心中,但我的心中不能长树。 观念的性质上要区分感觉材料和物理客体,感觉材料是主观的,但不等于idea。可被认知者在心内,前提是可被认知者是精神性的。贝克莱自认为自己做到了这一点。 因此这里要区分:认识的对象(the thing apprehended)和认知行为(the act of apprehension)。贝克莱的论证可以概括为: 1 act 属于idea 2 act=thing 3 thing 属于idea 中间有偷换概念(unconscious equivocation) 我们不能知道未能不知道的东西是否存在。(we cannot know that anything exists which we do not know.) 这句话看似自明,但其实有歧义。 关键在于后面一个“知道”的两种意思: 如果意为“知其为真”——在know it to be true的意义上,则是重言式。 如果意为“亲知”——在acquaint的意义上,则纯属错误。

罗素论人性和政治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完成了40余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科学、论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及政治等各个领域,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On Human Nature and Politics 论人性和政治 Undoubtedly the desire for food has been, and still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great political events. But man differs from other animals in one very important respect, and that is that he has desires which are , so to speak, intimate, which can never be fully gratified, and which should keep him restless even in Paradise. The boa constrictor, when he had an adequate meal, goes to sleep, and does not wake until he needs another meal. Human beings, for the most not part are not like this. When the Arabs, who had been used to living sparingly on a few dates acquired the riches of the Eastern Roman Empire and dwelt in palaces of almost unbelievable luxury, they did not, on that account, become inactive. Hunger could no longer be a motive, for Greek slaves supplied them with exquisite viands at the slightest nod. But other desires kept them active; four in particular , which we can label acquisitiveness , rivalry, vanity and love of power.毫无疑问,占有食物的欲望过去一直是,而且现在也仍然是导致重大政治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人具有无止境的、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欲望使人即使到了天堂也会坐立不安。巨蟒饱食后就去睡觉,直到需要再进食时它才醒来,绝大部分人不像巨蟒那样。习惯于吃几个枣充饥的阿拉伯人没有因为获得了东罗马帝国的财富,稍一点头,希腊奴隶就会为他们端上最精美的食物,然而是其他欲望使他们行动起来,尤其是以下四种。可以称之为:占有欲,竞争欲、虚荣心、权力欲。 Acquisitiveness-the wish to possess as much as possible of goods , or the title to goods-is a motive which, I suppose, has its origin in a combination of fear with the desire for necessaries.占有欲--希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财产或拥有财产的所有权--是一个动机。我认为该动机产生于恐惧心理和拥有必需品的欲望结合之中。 I once befriended two little girls from Esthonia, who had narrowly escaped death from starvation in a famine. They lived in my family ,and of course had plenty to eat.But they spent all their leisure visiting neighbouring farms and stealing potatoes, which they hoarded . Rockfeller ,who in his infancy had experienced great poverty ,spent his adult life in a similar manner.Similarly the Arab chieftains on their silken Byzantine divans could not forget the desert ,and hoarded riches far beyond any possible physical need. But whatever the psychoanalysis of acquisitiveness, no one can deny that it is one of the great motives -especially among the more powerful, for ,as I said before, it is one of the infinite motives .However much you may acquire you will always wish to acquire more ;satiety is a dream which will always elude you.

方法比知识重要 人品比能力重要

方法比知识重要人品比能力重要 方法,也就是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看似简单动作的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就是思维方式:找到病灶,然后对症下药。知识不是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智慧。还有句话说,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换句话有效实用的东西才更具有价值。“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 思考力比记忆力更为重要和有效,但中国传统应试教育太过于强调记忆力了,导致很多人从大学出来发现,一路走过来记了不少东西,能用上的太少,在思维推理和解决问题方法上还有很大欠缺。 教育教人以知识,是因为再没有别的东西可教。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大多数实际生活中,知识从来就是不完全的(因为我们处理的事情往往涉及将来),所以我们需要思维。 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它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的创意,而是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但相对来说,并不是比较聪明的人,就一定有较高的创造力。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有成就的人,本身智商不一定很高,书也不一定读得呱呱叫,但因为他们点子多、心思巧,遇到问题决不放弃,所以成就反而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知识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但决不是同一个东西。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创造力,但在校的考试成绩可能很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创造力,所谓“高分低能”

就是指这类学生。因此,孩子读书、学习,有着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一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往往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但教授一门知识课的更为重要的意义恰恰是为了使孩子的思维技能得到发展。“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方面应注意一些方法: 一、要善于对孩子发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问对于培养孩子是很重要的。要想激发孩子的潜能及创造力,父母必须掌握向孩子发问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发问的技巧,也学会听孩子发问。因为这既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更可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时可培养其表达能力。发问时,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没有惟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茶杯有些什么用途?多少加多少等于10?等等。 台湾学者陈龙安总结出发问技巧的“十字诀”。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问答游戏;“例”:即是多举例;“比”:比较东西和东西间的异同;“替”:让孩子多想些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可”:可能会怎么样。“想”:让孩子想象各种情况;“组”: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会如何;“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举例来说,孩子要去郊游,就可和孩子讨论请谁一起去?何时去?为何要去?到哪里

罗素(优美,励志英文短文)

What I Have Lived For ——The Prologue to Bertrand Russell's Autobiography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great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I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 - 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 I have sought it, next, because it relieves loneliness--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 I have sought 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 miniature,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 This is what I sought, and though 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 this is what--at last--I have found. 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 I have wished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 I have wished to know why the stars shine. 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 A little 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d.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burden 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is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我的人生追求

罗素哲学思想

A process which led from the amoeba to man appeared to the philosophers to be obviously a progress though whether the amoeba would agree with this opinion is not known. 从阿米巴变形虫到人类的这一过程对哲学家来说,很明显是个进步。但是变形虫怎么想我们就不知道了。 It has been said that man is a rational animal. All my life I have been searching for evidence which could support this. 据说人是一种理性动物。穷我自己一生,我都在寻找这观点的证据。 Man is a credulous animal, and must believe something; in the absence of good grounds for belief, he will be satisfied with bad ones. 人是轻信的动物,必须得相信点什么。如果这种信仰没有什么好的依据,糟糕的依据也能对付。 I would never die for my beliefs because I might be wrong. 我永远不会为信仰而死,因为我的信仰可能是错的。 Do not fear to be eccentric in opinion, for every opinion now accepted was once eccentric. 不要害怕怀有怪念头,因为现在人们接受的所有的观念都曾经是怪念头。 A life without adventure is likely to be unsatisfying, but a life in which adventure is allowed to take whatever form it will is sure to be short. 生活中完全没有冒险,这可能是没什么意思的。但是生活中如果不管什么种类的探险都有,那肯定是短暂的。 Against my will, in the course of my travels, the belief that everything worth knowing was known at Cambridge gradually wore off. In this respect my travels were very useful to me. 我曾相信,所有值得知道之事,我在剑桥都知道了。在我旅行的过程之中,这一想法逐渐消失了。这与我本意相反,但是却对我非常有益。 Many people would sooner die than think; in fact, they do so. 有很多人,让他们思考一下还不如让他们去死。事实上,很多人还没思考过就已经死了。 Many a man will have the courage to die gallantly, but will not have the courage to say, or even to think, that the cause for which he is asked to die is an unworthy one. 很多人可以勇敢的死去,但是却没有勇气说他为之而死的原因没有意义,甚至连这样想一想的勇气也没有。 Contempt for happiness is usually contempt for other people' s happiness, and is an elegant disguise for hatred of the human race. 对幸福的轻蔑通常是对其他人幸福的轻蔑,在精巧的伪装之下是对人类的仇恨。Democracy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people choose the man who' ll get the blame. 民主,就是挑选那个受批评的人的过程。 Drunkenness is temporary suicide. 喝醉是暂时性的自杀。 I say quite deliberately that the Christian religion, as organized in its Churches, has been and still is the principal enemy of moral progress in the world. 我明确的说,由教会所组织的基督教是道德进步的最大敌人,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为什么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为什么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为什么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用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思想精华武装头脑,打开源远流长的智慧闸门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人类的知识结构像个倒金字塔,浮于表面的是成果性知识,中间层是原理性知识,最深层的是方法性知识,它是人类用于创造知识的工具,即人们常说的智慧,而智慧的背后是思维,是精神世界的思想。“思维是精神世界中最瑰丽的花朵”。 科学离不开创新,而创新最需要科学思想指引。作为创新的宝贵源泉——科学思想,必将使我们在创新的艰难历程中找到最可靠、最精华和最辉煌的导引航标,如果我们静静地领悟它们,从中提取要素、汲取营养,必将解放心灵,寻求到正确的态度与道路,将创新的火炬在新的千年高高擎起,最终照亮人类尚未探明的黑洞。 这闪光的语言,这激扬的文字,道出了科技创新的真谛。大凡伟大的科学家,无一不是伟大的思想家。 科技创新固然需要学习和积累知识,但更为重要地是让思想能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影响人们接受新知识的最大障碍不是未知,而是已知。 爱因斯坦对“教育”有一个特别的解释:什么是教育?就是把

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忘掉,剩下的便是教育。爱因斯坦是极而言之。本意在于:成功的教育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让知识成为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束缚思维的枷锁。 1987年,7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跟踪采访的记者问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记者不解其意,科学家的回答也是极而言之,本意是说:幼儿园学到了诚实,因为科学研究是追求真理的事业,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造假;在幼儿园思想没有任何条条框框,可以把老师在黑板上划的圆圈任意想象为月亮、苹果、盘子,等等。 根据科技创新实践的内在要求,有关智商因素列出了9项,即:“观察力”、“想象力”、“逻辑分析力”、“记忆力”、“实际操作能力”、“判断力”、“灵活性”、“领导能力”和“谋划能力”等。综合院士们的反馈信息,“想象力”排在了诸要素之首。“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现实世界是有限的,想象的世界却是无限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重要的实现形式。想象力越丰富,就越能把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并加以利用,就越能获得别人得不到的东西和难以进入的领域。 “观察力”位列第二。不同的眼光看同样的事物,所获得的结果是不同的。见仁见智,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人们极易停留在事物的表象,甚至被假象所蒙蔽。只有深刻锐敏的观察力,才能穿云破雾,透过现象看本质。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

论知识与智慧__罗素_knowledge_and_wisdom_译文[1]

论知识与智慧罗素 科学是分门别类的知识;智慧是井井有条的生活。--伊曼纽尔·康德 我们的时代在知识方面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时代,在智慧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的看法。但一旦我试图定义“智慧”并思考增进它的方法,人们就会有不同意见了。我想问的问题首先是何为智慧,其次是传授智慧的方法。 我想,构成智慧有几种要素,其中须置于首位的是比例感:将问题的所有重要因素都考虑进去并掂量每个因素应有的分量的能力。鉴于各类技术员所需的专门知识的范围和复杂程度,这种能力变得比过去更难具备。比如,假设你从事医科,这份工作本身很难做,可能会耗费你的全部智能。你没有时间去考虑你的发现或发明可能带来的医学领域以外的影响。你成功了(我们假设),正如现代医学所做到的:婴儿死亡率不仅在欧美而且在亚非也大大降低了。但完全非你所愿的结果产生了:在世界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食物供应匮乏,生活水平下降。再举一个甚至更为引人注目的例子,当前人们都在关注此事:你渴望探求知识,不带功利性地去研究原子结构,却意外地将摧毁人类的手段置于狂人手中。因此,知识如果不与智慧同在,对知识的追求就能变得有危害性;就全方位来看,追求知识的专家们并不一定具备智慧。 然而,仅有综合能力还不足以构成智慧,还必须加上对人生目的的某种意识。这一点可以在历史研究中得到说明。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干的坏事多于好事,因为他们是通过自己的热情这种扭曲性媒介观察事实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始于亘古,止于无穷未来,也不是不缺乏综合观,但他努力想要说明的历史教义主要是从公元400年到自己的年代,德国一直都是最为重要的民族以及世界进步的标准榜样。或许构成智慧的综合概念可以延伸,它不仅涵盖智力而且还包括感情。知识面宽但感觉迟钝的人不是不常见。这样的人缺少我认为的智慧。 智慧不仅为公共生活所需,也同样为私人生活所需。选择追求目标,以及从个人偏见中解放出来,都需要智慧。如果一个目标本身不可能被达到,既便如果它可以被达到的话,追求它的行为一定是高贵的,对这个目标的追求也可能不是明智的,在过去,许多人毕其一生搜寻哲学家的点金石和长生不老药。毫无疑问,如果他们找到了这些东西,他们就为人类谋取了巨大福祉,但事实上,他们浪费了生命。退而说不那么伟大的事情,想想两个人,A先生B先生,他们相互憎恨并通过相互憎恨而相互摧毁。假设你到A先生那里说:“你为什么

知识与智慧的比较

知识、思想、智慧、能力的差别 一、知识、智慧定义 知识 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 知识:经验的固化 .①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②有关学术文化的:知识界|知识分子。③相识;朋友: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 [ 知识就是概念之间的连结。它是概念的内容的一个方面。概念的内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与直观之间的连结。我们构造概念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握直观。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必需彼此连结形成知识。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才能去把握直观]。 知识SECI模型 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1991)还并提出了“知识创造”的完整模型——SECI模型” 数据、信息、知识的区别和联系(Michael Earl) 数据信息知识 内容事件趋势专业知识 形式交流模式学习 信息任务描述操作编码 获取方式观察判断体验 组织意图自动化决策行动 知识OECD分类 世界经合组织(OECD) 在1996年的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四大类: a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 - what) ,主要是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b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 - why) ,主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c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 - how) ,主要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d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 - who) ,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 Davenport & Prusak整合了知识的形态、组成元素、主要作用和存储主体等元素,从以下方面描述了知识的定义:a知识的形态:知识是一个流动、动态的混合体,随着刺激和学习随时改变、更新;b组成元素:包括经验、价值观、情景信息和专业洞察力;c主要功能:它提供了一个参考结构来评估和整合新刺激所产生的信息与经验,形成新的结构并可以指导决策和行为;d存储主体:它有知者(knower)的心智产生并被利用,在组织中知识不仅仅存在于文件与知识库中,更存在于例行的工作、流程、实践与文化中。 思想、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智慧 智慧(wisdom,wit):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创新智慧,可以从无到有地创造或发明新的东西。如策划、广告、设计、软件、动漫、影视、艺术等都属于创新类智慧产业的范畴。智慧已是人们生活实际的基础。 智慧(wisdom,wit):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智慧是人们生活实际的基础。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没有现代人智慧,就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生存。

读罗素道德哲学

读《罗素道德哲学》 读《罗素道德哲学》 如果生命真有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世界可有其目的?历史的开展究竟归向何处?或者这些都是无意义的问题?自然界是否真的是由法则所控制?这个民办是否真可分为心灵和物质两个部分? 对于人类,我们要说它是什么呢?是像太空人所见到的在一个小而不重要的行星上无望地匍匐着的微尘?还是像化学家可能认为的,是以某种巧妙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一堆化学元素?还是像哈姆雷特所看到的,有高贵的更生和无限的能力?或是兼而有之? 这些终极意义的追问是每位哲学家都不断去探询的,也是每位哲人都永生为之困惑的问题。假如哲学真能解释这一切的问题,那么我们又不得不先去追问何为哲学?记得周国平曾说过,哲学就是爱智慧。罗素则强调哲学是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地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而神学家过去信心百倍的答案已失去古日的权威的力量,因而这一切便成了哲学的使命了。 罗素热爱生活,他对美好的人生有自己观点: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这让我想起罗素的一篇散文《我为什么而活》,其中他讲到:有三种简单然而无比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难以忍受的怜悯。这些激情象飓风,无处不在、反复无常地吹拂着我,吹过深重的苦海,濒于绝境。他的道德原则同样很明确,他认为"任何一种对他人不造成危害的快乐都应得到珍视",因而他也认为不必要过分

压制性欲。出于对人个幸福和身心健康的关怀,他甚至赞成试婚或简便的结合与离婚,对私通、同性恋也持宽容的态度。即"道德的准则不应当使本能的快乐成为不可能"。 罗素对人的生长原理也作了深刻的剖析。在他看来人类的一切的活动都发生于两种来源:冲动和愿望。愿望所起的作用觉之中是可以充分地认识的,当人们觉得自己有不很满意的地方,而又不能立即获得满意的时候,想像就会在他们意识中产生一种思想,即想起一些他们认为能使自己获得幸福的事情。但愿望只能控制人类活动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并不是最重要地部分,只是比较自觉、明显和文明的部分而已。而在我们的本性中,比较偏于本能的部分,都受制于追求某些活动的冲动,而不是受制于追求某些目标的愿望。成年人不自觉地把冲动在他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隐瞒着,这种隐瞒往往产生于一种一般性的计划。同进他认为,当一种冲动不能在发生的时候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愿望,希望获得满足这种冲动时的预期后果。罗素还强调冲动是我们行动的基础,它的范围大大超过愿望。直接的冲动在推动我们,而我们想像中的愿望,仅仅是冲动所披着的外衣罢了。愿望,跟冲动相反,在人类生活的调节中,确实起了愈来愈多的重要作用,冲动是反复无常的,因此不容易把它纳入一个有条有理的规范中。 罗素在对一个人的生长中提到,人个生长的原理,并不因为阻止他去做某事而必然会受到摧残,但是常常因为说服他去做某些特别的事而遭到摧残。同时他将人的冲动和愿望分为创造性和占有性的。我们的活动,有些是针对着创造一些不经创造不会有的东西,其他是针对着取得或保全已经存在的东西。典型的创造性冲动是艺术家的冲动,典型的占有性冲动是占有财产的冲动。最好的生活是创造性的冲动占最大的地位而占有性冲动占最小的地位。占有可能是自卫的或是侵略的,在刑法里它是自卫的;在罪犯里面,它是侵略的。不同的

谈谈方法读后感大全(8篇)

谈谈方法读后感大全(8篇) 【篇一:《谈谈方法》读后感】 笛卡尔生在十六世纪末年,死在十七世纪中叶。在他活动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正在积聚力量,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而斗争。在少数先进地区,例如英国和荷兰,资产阶级已经初步取得政权;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封建势力还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还处在被压迫的无权状态中,笛卡尔的祖国法国就是这样。 法国的资产阶级比英国和荷兰的资产阶级幼小,但并不是软弱无能或怯懦退缩。这个初生之犊满怀希望,跃跃欲试,已经看出封建制度日薄西山的颓势了。在笛卡尔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他出身贵族,父亲是布勒丹省法院的法官,把他送入著名的拉弗来施公学,接受耶稣会士的正规传统教育,希望他接贵族的班。但是他完全没有做官当老爷的意思,一心扑在新科学上,父亲一死就把采地卖光,将所得款项投资,靠红利过活了。这就是说,他已经自觉地改变成分,在思想上、社会上、以至经济上都变成了资产阶级分子。法国资产阶级以它的远大前程吸引了笛卡尔的加入。笛卡尔能够干这种事情,而且干得很利索,正说明他不但有眼光,而且很勇敢。他的言论很谨慎,这并不是怯懦,而是处在强大敌人的面前需要讲究一点策略。如果真是胆小怕事,他本来完全有条件安享荣华富贵,又何必单枪匹马地铤而走险呢? 读了《谈谈方法》后,有以下感想: 1、同一方向,道路可以是多条的;同一道路,行进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方向的正确,道路和行进方法选择的恰当。 2、人生,总是有所失,则有所得,得与失,在总体上大致平衡。 3、每个人都需要自觉培育优秀品质。 4、‘我想,所以我是’(我国旧译为:‘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赞! 5、身心健康,是所有幸福的载体。 6、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性。 7、简洁为美。 8、人之为人,在于心灵,在于智慧。 9、勇于追求。 【篇二:谈谈方法读后感】

解读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论

内容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第22卷第4期 OF THE GRADUA TES V ol 2001 SUN YAT一SE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2 NQ4.2001 解读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论 肖经纬 【内容提要】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分别从罗素的哲学现、历史观及方法 论三个层面上对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书进行剖析,尝试通过对其写作的立 场、态度、取材及评价标准、视角等方面的探讨逐一考察罗素如何解读西方哲 学发展史以及如何解释西方哲学发展史。 【关键词】罗素西方哲学史方法论 哲学大师写哲学史彭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而且,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他们都不可避 免地将自己的哲学观点带进哲学史,所以,他们所写的哲学史,或多或少都寄托了自己 的哲学理念。十九世纪黑格尔所写的《哲学史讲演录》,至今仍是人们研究黑格尔哲学 思想的重要文本,尤其是他在书中所表达的哲学史方法论,比如把哲学史看作是一串圆 圈的圆圈等等,迄今还在影响着我们不少人的哲学史研究。现代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 表人物之一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liy)中,以哲学 大家的手笔,高屋建瓶,恢宏磅礴,以独到的视角论述了两千多年西方哲学发展的历 史。本书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也是我们研究罗素本人哲学观的重要资料。 一、哲学的定义 t 要考察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就不能不考察罗素的哲学思想。事实上,如果说, 罗素的哲学只是他所从事事业(寻求确实知识)的一个副产品[’〕的话,《西方哲学史》 亦只是其哲学研究的一个副产品而已。这本广为哲学爱好者所熟知的书,在罗素所有的 著作中,并没能占据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即使罗素本身丰富的哲学主张在其写作 《西方哲学史》过程中亦没有留下什么烙印,他始终坚持着一个客观的、解释者的立场,但他对哲学研究所持的态度及其所运用的方法在本书中仍然得到了一贯的应用。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的绪论中对哲学下了一个定义(与其在其它场合所下的定义 并不完全一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 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 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2]他认为哲学的作用在于使我们避免因为过于相信科学而变得麻木不仁或者因过于依赖神学而变得狂妄傲慢。这也是一个罗素并没有说出来的,而在《西方哲学史》中处处可见的对哲学家的评价标准,例如对康德和杜威的批评[3]罗素在哲学上的目标,是要在经验主义的基地上,运用高度发展了的逻辑分析技几术,寻求人类知识牢固而坚实的基础,以及科学可靠无误的根据。这表现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是他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内在无矛盾性”作为评价一个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和体系的优劣的标准,例如洛克,如他所说的,

罗素论教育

罗素论教育 罗素论教育 《论教育》是罗素自选文集中的一章,节选自《人类为何战斗》。罗素的这篇论文涉及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甚杂甚广,难以在一篇短文中完整地讨论。今天我就先记录一下他对于教育的宗旨的观念。在我看来,罗素是一个充满了理想的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于人类思想的讴歌。在他看来,教育显然不应该仅仅只是教会孩子一门谋生的技能,而更应该因材施教,令有智慧兴趣的孩子们能够在不断的追问中,在不断的对于世界的探索中,培养出思考的能力,思考的习惯,思考的兴趣。“或多或少把思考的欢愉带给所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们,这乃是可贵的精神教育的最高宗旨”照他的描述,其实他所生活的年代的英国教育与现在的中国教育也相去不 远“只要教育的目的是制造信仰,而非鼓励思考;是强迫青年对于可疑之事抱定无疑之见,而非放手让他们观察可疑之处,鼓励他们树立独立见解,那么,对于求知探索的自由加以禁止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教育应带培育追求真理的希望,而不应当认定某些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这岂不就是中国教育 活生生的写照么!那么教育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他接着阐述“正是信条把人们团结在战斗的集体(宗教、国家、政党)之中。正是信条中凝聚的信仰产生了战斗力,使胜利归属于那

些对可疑之事抱定最坚定信念的人们。而实际上,对可疑之事投以疑问才是理智的态度。”很明白,可不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想当年,民国的宽松空气鼓舞了青年人去主动思考,去追求各种信仰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正确答案”,到最后,胜出的可不就是那群信仰最坚定的人么?但是信仰坚定与理 性思考,本身就是矛盾的两个概念。一时的武力的胜利,并不能说明有坚定的信仰就要比有理性的充满怀疑的思维的 要强;毕竟,斯巴达可以用坚强的纪律打败雅典,但是雅典的公民精神,理性的论辩,自由的思维发展所结出的精神之花才是能永世让后人向往的。那么在理想状态下,教育的目的就很明白了,而且为何理想的教育无法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行也变得很显然。政党,当权者,既得利益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必然会希望以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用重复性的填鸭式教育扼杀他们的思考能力,毕竟,有思考能力的奴隶最危险。成年人最想塑造的,是一个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并且会坚决执行的机器。但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绝不只是让孩子们学会一样谋生的本领,甚至也不是让孩子们学会更宽泛的“谋生的综合能力”。教育的目的,是让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命,了解人类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整个大自然,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学会自由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发问,探索,思考,并接过接力棒,将人类的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