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1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是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 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63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度为级。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2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可以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四种。普通名词如“人”、“妻”、“国”、“天下”、“兵”等。专有名词如“江”(长江)、“河”(黄河)、《诗》(专指《诗经》)、“书”(专指《尚书》)、“刘备”、“戈”等。时间名词如“今”、“昔”、“旦”、“暮”等。方位名词如“东”、“西”、“南”、“北”、“中”、“内”、“外”等。名词可以同形容词、介词、动词、连词等组合,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和判断句谓语,一般不能与副词组合。例如: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史记?项羽本纪》)——现在别人有大功却去攻击他,这样做不符合道义。

“功”受形容词“大”修辞,在句中作“有”的宾语。“义”前边是否定副词“不”,正说明“义”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名词作状语或补语常常不用介词,例如:

①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游天都》)——到达天都峰旁边,沿着光滑的石板象蛇一样向上爬。

②西门豹簪笔磬折。(《西门豹治邺》)——西门豹把笔插在头发上,象磬一样弯着腰(恭敬地站在那里)。

以上是名词作状语。

③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楚辞?涉江》)——燕雀乌鹊,在堂前庭中筑巢呵。巢: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邴夏御齐。(《鞌之战》)——邴夏为齐侯驾车。

以上是名词作补语。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3

既然词类活用主要表现在意义上,并且活用的词常常是理解句子的难点,我们就可以把不理解的地方作为线索,根据上下文按照词类活用意义上的特点来判断。步骤是先把各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对应着写出来,找出难以理解的地方,然后用活用为动词或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的格式来理解,用哪种活用来理解句子的意思通顺,就说明是属于那种词类活用。例如:

1.(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

2.(对待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国语?越语上》)这两句中都有“美其服”,先写出现代汉语对应的的意思:

美其服

漂亮他们的服装

“漂亮他们的服装”是什么意思?无法理解。“漂亮”按照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也无法理解,就可以用我们上面介绍的'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的格式来套:

使动用法的格式:使+他们的服装+漂亮

意动用法的格式:认为+他们的服装+漂亮

按照意动用法理解句1,按照使动用法理解句2,句子的意思通顺,因此就可以确定句1中的“美”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使民)认为他们的服装漂亮;句2中的“美”是使动用法,意思是(对待达士)使他们的服装漂亮。

词类活用是阅读古文最突出的障碍之一,学习中一定要注意掌握。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首先是对词类活用的概念有清楚的的认识,同时要多作练习——练习通过套用格式来分析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4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高考语文词类活用5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突出的语言现象,也是古今汉语语法重要差异之一。由于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了,所以对现代人来说,阅读古文最突出的障碍莫过于词类活用。

要透彻理解和分析词类活用,首先要了解词类,学会分析和判断词性。

词性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性别,它表示词所属的类别。古今汉语词类的划分没有太大的差别,学会判断词性,对分析词类活用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使我们掌握句子结构,确切地理解文章。例如:

①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檀弓上》)

②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资治通鉴》)——周:周代。泉府:钱府。官:官府。售:卖出去。

例①的“与”是句尾语气词。全句的意思是孔子办丧事的时候,有从燕国来观看的人,住在子夏家里。子夏说:“是圣人葬一般的人吗?〔不是〕是一般的人葬圣人。你看什么呢?”汉郑玄注“与”为“及也”,解为连词。这样“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连为一句,意思就不通了。例②的“与”是动词,“给予”。如理解为连词,“收不售与欲得”连为一句,“不售与欲得”都成了收的对象,意思也不通了。

分析词性的`主要依据是看词在句子的组合能力及其充当什么成分,

因此熟练掌握各类词的组合能力及造句功能是正确判断词性的基础。组合能力指某类词可以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例如副词可以和形容词组合(部分副词可以和动词组合),不能同名词组合。介词可以同名词、代词及名词性词组组合,不能同动词组合等等。造句功能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什么成分。例如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及判断句的谓语,不能充当叙述句的谓语。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词组充当句子成分等。根据词造句的功能,可以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根据词的组合关系,又可以将实词分为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五类,将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五类。下面把各类词的主要特点作一简单介绍。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登记)(《鸿门宴》) (2)副词做状语+名词 江水又东。(向东流)(《水经注江水》) (3)能愿动词+名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渡水)(《劝学》) (4)名词+补语 沛公军霸上。(驻扎)(《鸿门宴》) (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恭敬对待)(《赤壁之战》) (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做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开花)(《采草药》) (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来之所敢知。(做)(《答司马谏议书》) (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权,然后知轻重。(权衡)(《孟子·梁惠王上》)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说……短处)(《屈原列传》) ②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出师表》) ③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善)(《鸿门宴》) ④峨大冠、拖长绅者。(高戴)(《卖柑者言》) 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看重。轻视)(《论贵粟疏》) 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 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 ③惧有伏焉。(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 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拥有的东西)(《捕蛇者说》) (2)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问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子,“之”字或数词。话用的词在句中不是表示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且以这个形容词做定语。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陈涉世家》) ②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少数人。多数人)(《公输》)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老人)(《齐桓晋文之事》) ④乘坚策肥,履丝曳缟。(坚固的车。肥硕的马)(《论贵粟疏》) 四、名词做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直接修饰谓活动词的,而在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直接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每天” 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 上食尘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向下” 【总结】 1.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用对待……的方式” ⑴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2.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译为“用……”“借助……” 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 ⑶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 ⑷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 3.表比喻:译为“像……一样” ⑸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狐:像狐狸一样。)(《陈涉世家》) 4.表状态:译为“……地” ⑹日削月割(天/月:一天天/月月地)(《六国论》) (二)名词作动词 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 [规律一]名词放在“能”“可”“足”“欲”“敢”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劝学》) 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咽下)(《六国论》)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 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恐怕该责备你吧?)(《季氏将伐颛臾》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 1.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鸿门宴》) 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衣:穿。怀:怀里揣着)(《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 [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 1.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鸿门宴》)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齐桓晋文之事》) [规律五]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或“既”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 1.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罾:所网着的或所捕捉的)(《陈涉世家》) 2.左右既前, ,斩荆轲。(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高考语文突破--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高考语文突破---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一、知识梳理 【基本要求】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能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文言词法; ➢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在语境中的活用类型并准确解释和翻译。 【考点知识】 (一)考点综述 所谓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当做另一类词使用,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了新的含义。词类活用是文言中重要的特殊现象,词类活用的考察本身是文言实词考察的升级版,属于高考必考题,对于词类活用的掌握直接关乎对文章的准确理解和对词语、句子的准确解释、翻译,因此必须了解和学会推断。一般来说,高中生应掌握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 (二)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名词 ..+名词(名词性短语)”。如果前一个名词不是起到修饰限定作用,那么就可以断定活用为动词。如:“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中的“函”。 (2)“名词 ..+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中的“名”。 (3)“副词(能愿动词)+名词 ..”。这时,名词用为动词,如“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前.”。 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 活用后这个词表示使某事物发生某种变化,可以翻译为“使(让)某事物……” 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中的“病”。意思是“使……成病态”、“把……弄成病态”。 3.名词活用为意动词

活用后,这个词表示人主观上认为某事物是怎样的,可以翻译为“认为某事物……”、“以某事物为……”、“把某事物当做……”等。如:“驼业.种树”(《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业”。意思是“以……为业”。 4.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能做状语的。但是在文言文中,名词直接做状语的现象很常见。其活用的语境是“名词+动词”。如:“东犬西.吠”(《项脊轩志》) 。 (三)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后,这个词语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这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其活用的语境主要有 (1)“动词(介词)+动词 ..”。后面动词如果做宾语,那么就可以断定活用做名词。如“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孔雀东南飞》)中的“泻”,意思是“流水”。

(全)高考语文知识考点-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归纳

【独家】 高考语文知识考点-古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归纳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今王鼓乐于此 无所事事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如: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三、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相如廷斥之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如: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如: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 贵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不及物动词未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这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俯身散马蹄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 词类活用6大类型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2、动词活用为名词。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4、数词活用为动词。5、名词用作状语。6、形容词作名词。 一、名词作状语 与文言散文一样,古诗词中的名词作状语,就是将名词放在谓语中心语动词的前面,让它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动词。依据状语的语法性能,处在状语位置上的名词,其实已变成了副词,因此名词作状语亦称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表示各种形态。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例中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意思为“在夜里”;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 在古诗词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随处可见。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以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意蕴,协调优美动人的韵律和节奏,以达到精警传神,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的。把名词放在特殊的条件下,使之活用为动词,正是使古诗词语言灵动、精彩、传神的有效途径。在鉴赏活动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殊的条件”,才能准确理解并解释这些活用的词语。 例: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雨”,读作yu,破音异读。依据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活用条件,“雨”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客”,原意是名词“宾客”,此与“京华”构成了动补关系,活用为动词“客居”。 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按其语法性能是不能带宾语的。但是如果它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与宾语构成了动宾关系;或者后有补语,并与补语构成了动补关系;或者与前面的主语构成了主谓关系,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一般动词。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啼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高三文言文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一、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二、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词用作动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皆指目陈胜 范增数目项王 1、云霏霏兮欲雨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所”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 四、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前面用作动词。 一狼洞其中 驴不胜怒,蹄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今王鼓乐于此 五、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则前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词 1、朝歌夜弦 2、晋军函岭,秦军氾南。 3、朝服衣冠 4、籍吏民,封府库。 练习 杖汉节牧羊。寻向所志。 二月草已芽。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规律总结:能愿动词后的名词代词前的名词名词后的名词 副词后的名词 翻译方法: 名词作状语 一、表示时间 1、时汉连伐胡。 2、日侍坐备顾问。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岁”在动词前作状语,含有“每日、每月、每年”之意。用在形容词前,含有“一天天”意思。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表示比喻,可译为“像??一样”、“像??似的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常以身翼蔽沛公。 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用(以、靠)??????”等。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惠等哭,舆归营。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译为“向(朝、往)?”、“从(在、当)?” 1、童子隅坐而执烛。 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面署第一 2、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3、孔子东游。 七、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①稍稍宾客其父 ②吾得兄事之 练习:指出下面句子中活用为状语的名词,并解释。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常以身翼蔽沛公。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作名词,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于主语、宾语位置。(一)从形容词在句子的位置判断,看它是否处于主语、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 1.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2.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汇总(共12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当奴隶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2.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④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国贼戾之士哉 仇:报复 ⑤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笼:用笼子装 ⑥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⑦日将暮,取儿稿葬 暮:落山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3.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4.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缙绅 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君子病无能焉 病:以……为病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5.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得: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 6.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文言文阅读“必备知识”: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一。“词类活用”必备知识: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1)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动词的使动用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 (3)形容词使动用法: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使――明显); 2. 意动用法: (1)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如:“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怎么样。) 3.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4.名词活用做状语: 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 B.表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 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 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 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 5.为动用法:为-----怎么样。如:死国,可乎?皆为死节之臣 二。关键能力:词类活用的翻译 第一组:翻译句中加点的词语,注意其活用的特点。 1.晋侯饮赵盾(人名)酒。使...饮酒 2.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察看 3.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对...感到奇异 4. 梁(人名)以此奇籍(人名)。认为...特别 5.孟尝君客我。把...当门客 6.齐将田忌(人名)善而客待之。以宾客之礼相待 7.赵襄王郊迎甘罗(人名)。在郊外 8.昂其直,居为奇货使...昂高 9.项王复引兵而东向东去 10.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向前 11.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在朝廷上 12.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13.生死人而肉白骨使...活过来;使...长肉 14.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在袖子里 15.异姓并起,英俊鸟集像鸟群一样聚集

新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归纳(考试必用)

新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归纳(考试必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某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固有词性,进而表达新的意义的语言现象。掌握词类活用规律是学习文言文必备的能力。 壹 名词活用 名词作动词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3、天雨墙坏(雨,下雨)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5、其家甚智其子(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8、愿为市鞍马(市,买)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16、一鼓作气(鼓,击鼓)17、朝服衣冠(服,穿戴)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22、有仙则名(出名)23、有龙则灵(现灵)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称王)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28、环而攻之(环,包围)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35、天下缟素(穿孝服)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名词作状语 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 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 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 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10、箪食壶浆(用箪,用壶)11、乃丹书帛(用朱砂) 贰 动词活用 动词作状语 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 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 3、跳往助之(跳,跳着) 动词作名词 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 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 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 使动用法 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 2、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 3、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高考语文词性和词类活用内容

高考语文词性和词类活用内容 高考语文词性和词类活用内容 高考语文词性和词类活用1?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突出的语言现象,也是古今汉语语法重要差异之一。由于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了,所以对现代人来说,阅读古文最突出的障碍莫过于词类活用。 要透彻理解和分析词类活用,首先要了解词类,学会分析和判断词性。 词性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性别,它表示词所属的类别。古今汉语词类的划分没有太大的差异,学会判断词性,对分析词类活用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使我们掌握句子构造,确切地理解文章。例如: ①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檀弓上》) ②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资治通鉴》)——周:周代。泉府:钱府。官:官府。售:卖出去。 例①的“与”是句尾语气词。全句的意思是孔子办丧事的时候,有从燕国来观看的人,住在子夏家里。子夏说:“是圣人葬一般的人吗?〔不是〕是一般的人葬圣人。你看什么呢?”汉郑玄注“与”为“及也”,解为连词。这样“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连为一句,意思就不通了。例②的“与”是动词,“给予”。如理解为连词,“收不售与欲得”连为一句,“不售与欲得”都成了收的.对象,意思也不通了。

分析词性的主要依据是看词在句子的组合能力及其充当什么成分,因此熟练掌握各类词的组合能力及造句功能是正确判断词性的根底。组合能力指某类词可以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例如副词可以和形容词组合(部分副词可以和动词组合),不能同名词组合。介词可以同名词、代词及名词性词组组合,不能同动词组合等等。造句功能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什么成分。例如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及判断句的谓语,不能充当表达句的谓语。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词组充当句子成分等。根据词造句的功能,可以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根据词的组合关系,又可以将实词分为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五类,将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五类。下面把各类词的主要特点作一简单介绍。

高考语文 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最新修正版

对文言知识中活用现象的总结 如何复习文言知识中的活用现象呢?如果仅仅让学生反复去做,或者不停地去记,可能效果都不太好,因此,最好结合现代汉语的句法功能,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之后来记忆,可能更便捷,更有效果。现在,结合句法总结出一些规律,列叙如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例如: 处于主语的位置:《游褒禅山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处于宾语的位置: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盟约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②《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处于宾语位置)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处于主语位置)

(四)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第一,比喻动作行为的状态。例如:①《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鸿门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第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卒廷见相如。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第六,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例如:予分当引决。分:按照。 第七,方位名词,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方位。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向…… 第八,“岁、月、日”表示时局的频率。月削月割。日、月:每日,每月…… 第九,其他时间名词。项伯复夜去。意义和平时一样。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例如《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 1.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语。例如: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归之。” ②《石钟山记》:“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有时候,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共同带一宾。这一宾语既是及物动词的受事者,又是主语使得它成为不及物动词的施事者。例如: 《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3.名词使动用法。 A.普通名词活用为动词。①《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②《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 B.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六)意动用法。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动”,“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如意动。用如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认为……是……”或“把……当做……”等等。 1.形容词意动。《促织》:“成以其小,劣之。” 2.名词意动。《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可见,文言词类活用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古人书写的的简便。而我们现代人呢,按照我们当下句法结构的理解,他们混乱了我们当下的语法规则,为此,我们给了他一个委婉说法:词类活用。为此,我们的学生只有熟悉的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才能更准确理解古代汉语

高考语文复习全攻略: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复习全攻略: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复习全攻略: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根据考纲要求,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 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 用作使动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苏轼《石钟山记》)——不能使(之)鸣。“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zhuó)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 ——匠人斫削,把它弄小,国王恼火。“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蒲松龄《促织》) ——“昂其值”是“使其值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左传?宣公十二年》) ——“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二、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 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用作意动 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用作意动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成语集萃

文言文词类活用成语集萃 一、名词作状语成语: 1.表比喻:蚕食鲸吞、天下云集、欢呼雀跃、星罗棋布、土崩瓦解、抱头鼠窜、虎踞龙盘、风驰电掣、风起云涌、雷厉风行、狼吞虎咽、龙腾虎跃、斗折蛇行、神出鬼没、冰清玉洁、龙飞凤舞、鬼哭狼嚎、蜂拥而至、亭亭玉立、鳞次栉比、犬牙交错、条分缕析、风流云散…… 2、表动作行为的工具:函授笔谈、车载斗量、口诛笔伐、刀耕火种、绳木锯断、耳闻目睹、管窥蠡测、舌战群儒、拳打脚踢…… 3、表处所:风餐露宿、道听途说、草行露宿、面授机宜、道不拾遗、风雨同舟、耳提面命、腹诽心谤…… 4、表动作行为经常如此:日新月异、日进斗金、日理万机…… 5、表发展变化:世风日下、江河日下、日积月累、心劳日拙…… 6、表趋向:南征北战、南辕北辙、东倒西歪、东张西望、东拉西扯、大江东去、左思右想、 东游西逛…… 7、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朝思暮想、春华秋实、朝发夕至、昼伏夜出、夜不能寐、朝秦暮楚…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成语: 袖手旁观、无所事事、朝秦暮楚、罄竹难书、莫名其妙、袍笏登场、相形失色、声东击西、焚书坑儒、衣锦还乡、沐猴而冠、沧海桑田、户枢不蠹、 洞烛其奸、华而不实、履险如夷、经天纬地衣冠禽兽、车水马龙、衣 冠禽兽、客死他乡、能官能民、能上能下、不翼而飞、不胫而走、不蔓不枝、 不伦不类、不齿于人、不男不女、不毛之地…… 三、动词活用为名词成语:

得不偿失、百废俱兴、入不敷出、救死扶伤、道不拾遗、救亡图存、视死如归、绝处逢生、长歌当哭、鉴往知来、吃喝玩乐、息交绝游…… 另外有形容词用作名词成语:党同伐异、扶老携幼、披坚执锐、革故鼎新… 四、名词的使动用法成语: 汗牛充栋、祸国殃民、生死肉骨、兵不血刃、恩泽万世、汗颜无地…… 五、动词的使动用法成语 降龙伏虎、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倾国倾城、斗鸡走狗、屈身辱志、亡国灭种…… 六、形容词使动用法成语: 打草惊蛇、丧权辱国、平易近人、赏心悦目、息事宁人、大快人心、丰衣足食、一鸣惊人、治国安邦、殚精竭虑、穷兵黩武、气壮山河、正本清源…… 七、动词意动用法成语:不耻下问、…… 八、名词意动用法成语: 家天下、幕天席地、草菅人命、鱼肉百姓、师心自用、经天纬地、千金一 刻…… 九、形容词意动用法成语: 乐于助人、不远千里、甘之如饴、先公后私、安居乐业、兵贵神速、贵耳贱目、厚古薄今、幸灾乐祸、是古非今、食不甘味、重男轻女、重理轻文、不远万里、安贫乐道、轻财好色、…… 十、动词的被动用法成语:捐躯殉国、啼饥号寒…… 十一、宾语前置成语: 时不我待、子不我思、唯才是举、夜以继日、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余马首 是瞻、唯命是从…… 十二、状语后置成语: 问道于盲、无济于事、祸起萧墙、解民倒悬、老于世故、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高考文言文必备知识点词类活用

高考文言文必备知识点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是高考语文文言文的考点知识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文言文必备知识点词类活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文言文必备知识点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 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烛之武退秦师》) 伯说,与郑人盟盟:结盟(《烛之武退秦师》)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荆轲刺秦王》)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朝服:穿上朝服(《荆轲刺秦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左右既前,斩荆轲。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沛公军霸上。军:驻军(《鸿门宴》)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于项羽曰:言:告诉(《鸿门宴》) 沛公欲王关中。王:为王、称王(《鸿门宴》) 不可不语语:告诉(《鸿门宴》) 吾得兄事之。事:侍奉(《鸿门宴》) 籍吏民。籍:登记(《鸿门宴》) 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鸿门宴》) 刑人如恐不胜。刑:施加肉刑(《鸿门宴》) 道芷阳。道:取道(《鸿门宴》) 仕宦于台阁仕:任官(《孔雀东南飞》) 头上玳瑁光光:发光(《孔雀东南飞》) 映带左右带:环绕(《兰亭集序》) 一觞一咏觞:喝酒(《兰亭集序》)

歌窈窕之章歌:歌唱。(《赤壁赋》)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攻占;东:向东进军(《赤壁赋》)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打渔砍柴(《赤壁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游褒禅山记》) 以故其后名之曰:名:取名(《游褒禅山记》) 由山以上五六里上:向上走。(《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识其本名(《游褒禅山记》) 名词活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夜:在夜里(《烛之武退秦师》)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向东(《烛之武退秦师》) 秦将王翦破赵,……,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北:向北(《荆轲刺秦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上:向上(《荆轲刺秦王》)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箕:像簸箕一样(《荆轲刺秦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鸿门宴》)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的翅膀一样(《鸿门宴》)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鸿门宴》) 头发上指。上:向上(《鸿门宴》) 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间:抄小路 (《鸿门宴》) 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孔雀东南飞》) 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孔雀东南飞》) 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孔雀东南飞》) 晚成单罗衫晚:在晚上(《孔雀东南飞》) 西望夏口西:向西(《赤壁赋》) 东望武昌东:向东(《赤壁赋》) 有泉侧出侧:从旁边(《游褒禅山记》)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语法——词类活用(看)

文言文语法知识——词类活用 定义: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或者基本功能未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但是我们可以将大多数情况下词类与句法成分间的对应关系总结如下: 词类活用判断方法:如果在文言文句子中,某个词充当了不常见的句子成分,或者具有特殊的语法功能,那么可以将其判断为词类活用。 高中阶段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以下几类。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主要充当主语或宾语,后面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相应的动词。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 现代汉语中两个名词连用,两者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如“报纸杂志”),也可以是偏正关系(如“中国地理”)。在文言文中,如果两个名词形成主谓关系,那么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果两个名词是动宾关系,那么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籍. 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分析:“籍”和“吏民”皆为名词,构成动宾关系,故“籍”为动词,译为“登记”。 2.副词(或能愿动词)+名词 被副词、能愿动词修饰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①范增数目. 项王。(《鸿门宴》)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劝学》) 分析:①句中“数”为副词(多次),在句中只能修饰动词,作状语,“数”修饰了名词“目”,故“目”为动词,译为“使眼色”。“能”为能愿动词,后面跟动词,故“水”活用为动词,译为“游泳”。 3.所+名词 助词“所”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①太守即遗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 分析:“所”的用法一般是“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作宾语。故①句中“志”为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做标记”。②句中“履”本义为“鞋”,此处活用为动词,译为“踩踏”。 定语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状语 谓语 主宾语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新课改)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一、词类活用分类练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3类。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凡是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文言文中名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1.动词用作名词 当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使动或为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或为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 1.形容词用作名词 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时,即活用为名词。

指形容词带宾语后,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它和宾语的关系是动宾关系。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二、文言句式分类练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4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其他如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固定句等,《考试说明》虽未作明确要求,但也需要掌握)对于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在断句题中有涉及,更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采分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以便迅速准确翻译句子。 (一)判断句——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