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 例临床观察研究

合集下载

针药并治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6例临床观察

针药并治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6例临床观察

针药并治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6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

方法:选取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36例,采用针药并治的方法,针灸遵调补冲任、温经散寒为宗旨,配合温经化瘀、散寒利湿主方少腹逐瘀汤。

结果:总有效率为97.2%。

结论:此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针灸中药资料与方法该组病例均为门诊随机采集,选取符合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36例,并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确定为原发性痛经。

年龄14~38岁,病程5个月~8年。

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疼痛常呈痉挛性,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肛门坠胀,冷汗淋漓,月经推后量少。

经血颜色暗有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疗方法:针灸治疗。

取穴:中极、水道、命门、阴陵泉、三阴交。

中极直刺,进针25~40mm,施提插补法,使针感传至外阴部为佳;水道直刺,进针25mm左右,施提插平补平泻法;命门沿棘突向上斜刺,进针25~40mm,施捻转补法;以上三穴均可在针刺的同时于针柄施灸,留针30分钟。

阴陵泉直刺25~40mm,施捻转补法;三阴交直刺25mm左右,施捻转泻法。

1次/日,于月经来潮前5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中药内服:以温经化瘀,散寒利湿为治则。

基本用药:小茴香、干姜、元胡、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苍术、茯苓等。

1剂/日,水煎服,早晚2次分服。

于月经来潮前5天开始服药,连续服5天,连用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制订。

①治愈:服药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②显效:服药后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消失或减轻,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③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④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结果治疗前后下腹疼痛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灸脐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灸脐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灸脐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痛经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特别是在月经期间出现的疼痛现象。

据统计,有超过一半的女性在生理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胀痛等症状,其中近10%的女性是由于痛经症状严重而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原发性痛经是排除器质性病变后,无明显诱因的周期性腹痛,常伴随其他症状如头晕、恶心等。

寒凝血瘀是中医对原发性痛经较为常见的病机诊断之一,认为患者体内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而灸脐作为中医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被广泛用于调畅气血、温经散寒的治疗过程中。

本研究旨在观察灸脐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为更好地应用灸脐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灸脐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灸脐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症状变化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以验证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比较灸脐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差异,探讨灸脐治疗在改善痛经症状和调整月经周期上的优势和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促进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灸脐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这一常见的妇科疾病。

痛经是许多女性在月经期间常见的不适症状,严重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担。

寻找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女性痛经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不仅可以验证灸脐治疗在痛经中的疗效,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于进一步探讨痛经的病因病机以及个体化治疗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为痛经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疗效观察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疗效观察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推拿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到我按摩院进行按摩治疗的48例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4例,分别采取温针灸联合推拿与后者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呈P<0.05。

结论:温针灸联合推拿的实施,能够提高最终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可予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温针灸;温针灸;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是功能性痛经,是指月经期痛经时主要呈痉挛性且集中于下腹部[1],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等情况,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影响,常发生于年轻女性群体中。

中医中对该类型的痛经情况,认为该情况为阳气虚弱、寒邪凝滞、湿气过重所致。

可通过温针灸及推拿方法进行治疗[2]。

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将温针灸联合推拿,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用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期间,来我按摩院实施按摩的48例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24例,年龄范围38-45岁,平均年龄(41.58±3.26)岁。

对照组24例,年龄范围34-42岁,平均年龄(38.47±3.16)岁。

无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无精神异常;无血液系统疾病;无恶性肿瘤;无严重合并心脏疾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推拿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后,对关元、中极、血海、足三里、地机及三阴交穴位使用轻柔的手法进行推拿,每个穴位均推拿两分钟,以上穴位推拿后,调整为俯卧位,对背部两侧的膀胱经实施三分钟推拿,每天一次,共推拿治疗24d。

铺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43例

铺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43例

铺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43例目的观察铺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6例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43例给予铺灸疗法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铺灸疗法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铺灸疗法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是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一种有效外治方法。

标签:铺灸疗法;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女性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的小腹疼痛,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一种疾病。

本病多见于未婚青少年女性,寒湿凝滞型是原发性痛经最常见的类型,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

笔者采用铺灸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6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用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43例,年龄18~26岁,平均21.3岁,病程6个月~6.5 a,平均3.5 a。

对照组43例,年龄14~27岁,平均22.1岁,病程6个月~6 a,平均4.3 a。

2组间年龄、病情、病程等资料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六版)[2]制定的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拟定:妇女在经期或经前、经后(1周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它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且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3]制定的痛经的辨证标准拟定。

寒湿凝滞型的症候特点为: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黯有块。

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

苔白,脉细或沉紧。

1.3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及寒湿凝滞型痛经证候诊断标准。

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研究

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研究

20214月第44卷第2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研究刘兰英,潘文谦,庄垂加,黄志强,程维芬,卢明香,杨如杏(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

方法:75例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针刺组、电子灸组各25例,于治疗前、治疗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及随访期(治疗结束后第3次月经周期)评估疼痛VAS 分值。

于治疗前、3个疗程结束后及随访期测定血清前列腺素F2α值。

于随访期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与对比。

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2%,针刺组为72%,电子灸组为76%,针灸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 <0.05)。

3组病例在第1、2、3疗程后,VAS 评分值均下降(P <0.05),3个疗程治疗后及随访期针灸组与另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

3组病例在3个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前列腺素F2α值明显下降(P <0.05),但针灸组低于另外两组(P <0.05);随访期3组前列腺素F2α值均有所升高,但针灸组仍低于另外两组(P <0.05)。

结论:针灸能够有效缓解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血清前列腺素F2α值,即时疗效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或艾灸治疗,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痛经;寒凝血瘀型;针灸疗法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19(2021)02-0045-03原发性痛经(PD )是指女性在行经期间、月经前或月经后出现的小腹坠胀痉挛性疼痛不适,疼痛常向会阴部或大腿内侧、腰骶部放射,甚则排便前或排便时出现肛门痉挛疼痛难忍不舒,常伴排便次数增多、肢冷头晕、恶心欲吐、汗出等,但经过临床诊察、影像学方面检查等均未见有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此类痛经比例大,约占90%以上[1]。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寒凝血瘀型痛经在原发性痛经各中医证型中所占的病例最多且最常见[2]。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临床研究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临床研究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临床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疗效和机制。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女性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复方乌李片治疗。

疗程为3个月,每个月结束后进行一次复诊。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经期量和经期痛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经期量和经期痛程度均显著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同时,治疗组的血清中介质水平和生殖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并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通过调节生殖激素和中介质水平等机制发挥作用。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痛经;生殖激素;中介质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Zhuang medicin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ld-dampness type dysmenorrhea. A total of 100 female patient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Zhuang medicin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oral administration of Wuli tablets.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lasted for 3 months, and a follow-up visit wasconducted at the end of each month. The clinical symptoms, menstrual volume, menstrual pain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88.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6.0%) (P<0.05). Themenstrual volume and menstrual pain degre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t the same time, the levels of serum mediators and reproductive hormon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improved,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In conclusion, Zhuang medicin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has a certain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old-dampness type dysmenorrhea,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may exert its effect through mechanism s including regulating reproductive hormones and mediator levels.Keywords: Zhuang medicine; Acupuncture-moxibustion; Dysmenorrhea; Reproductive hormones; Mediators一、绪论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和经期结束后的一种周期性或间歇性的下腹部疼痛,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病因复杂,多种各样。

铺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43例

铺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43例

铺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 43例摘要目的:研究铺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分数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应用铺灸疗法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关键词:铺灸疗法;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原发性痛经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后半年至两年之间的青春期女性或者未生育女性当中,此类人群约占原发性痛经的90%以上[1]。

现代医学中认为,对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除了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以外,主要采用的是避孕药、解痉镇静药物或前列腺素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治疗效果比较短暂,导致痛经反复发作,还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铺灸是我国中医比较传统的外治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优势,患者的接受度比较高[2]。

为此,本文中针对铺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展开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

研究组平均年龄(23.12±3.5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3.22±3.86)岁。

一般资料对比(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选用月舒冲剂,指导患者在月经前一周开始服用,到经期第三天时停药,10g/次,2次/日。

连续服用三个月经周期。

研究组患者应用铺灸疗法,药物包括:选取吴茱萸、乳香、没药、醋元胡、生白芍、冰片、生五灵脂各1份,密封储存,在选取500g生姜,研磨成泥后备用。

铺灸的部位选择:(1)腰骶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穴至腰俞穴的督脉端,涉及左右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

(2)小腹部:从患者脐部的神阙穴开始,依从经过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之道曲骨任脉端。

腕踝针干预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效果观察

腕踝针干预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效果观察

腕踝针干预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效果观察原发性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周期中出现周期性腹痛,伴有腰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中,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是常见的一种类型,其表现为寒凝湿滞、经络不通畅的病理状态。

腕踝针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痛经的治疗中。

本文旨在观察腕踝针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

一、绪论原发性痛经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中医学认为,痛经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络阻滞,寒湿凝滞。

而腕踝针作为一种经络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等作用,对于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有一定的疗效。

二、材料与方法1. 参与对象:选取符合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共计100人,其中实验组50人,对照组50人。

2. 实验组干预方法: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腕踝针干预,每次20分钟,共治疗3个月。

3. 对照组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西药疗法。

4.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 实验组疼痛缓解情况更好:实验组患者在腕踝针干预后,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2. 实验组月经周期更加稳定:实验组患者在腕踝针干预后,月经周期变化更加稳定,未出现明显的月经紊乱情况。

3. 实验组经期经量适中:实验组患者在腕踝针干预后,经期经量适中,不过多不过少。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腕踝针干预对于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腕踝针能够改善病理状态,缓解疼痛症状,使月经周期更加稳定,经期经量适中。

相比于传统的西药治疗,腕踝针干预具有疗效明显、无明显副作用等优势。

然而,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缺乏长期随访观察,对于腕踝针干预的长期疗效和稳定性尚未进行充分评估。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来验证腕踝针干预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中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34例临床观察研究研究生:孙薇思导师:杜艳教授院系(部所):国际教育学院学科专业:针灸推拿学研究方向: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原发性痛经完成日期:2011年05月30日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3)引言...............................................................................4-5正文 (6)1临床研究资料 (6)1.1一般资料 (6)1.2诊断标准 (6)1.2.1 西医诊断标准 (6)1.2.2 中医诊断标准 (7)1.3纳入标准 (7)1.4排除标准 (7)1.5脱落标准............................................................................7-8 2治疗方法. (8)2.1治疗组 (8)2.2对照组 (9)3疗效观察 (9)3.1观察方法 (9)3.2疗效评定 (10)4治疗结果 (10)4.1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 ..104.2 疗效比较 (10)5 结论.................................................................................10-11 6讨论.............................................................................. (11)6.1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6.1.1中医对病因的认识.. (11)6.1.2中医对病机的认识 (12)6.1.3中医对痛经的辨证要点 (13)6.2 西医对痛经的认识..........................................................13-14 6.3针灸治疗的方法................................................................14-16 6.4穴位的配伍意义. (16)6.5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17)参考文献..............................................................................18-19致谢. (20)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21)个人简介 (22)中文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理论基础和客观的临床依据。

方法:将68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

治疗组予选取关元、子宫、三阴交、地机进行针灸治疗,每日治疗1次,于月经来潮前3至5天(参照上个月经周期)开始治疗,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5次,于月经期来潮1-3天内结束治疗,三个月为1个疗程。

对照组予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对症治疗,疼痛发作时每次服25mg,每天1次,若未见不良反应,疼痛未明显减轻者,可逐渐增至每日125~150mg。

疗程同治疗组。

治疗期间不得饮酒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不得接受其他药物、针灸、推拿等治疗,注意防寒保暖,忌食生冷寒凉,避免接触冷水。

治疗前、1个疗程结束后的第1个月经周期进行疗效评价。

后随访三个月以评价疗效。

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随访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痊愈12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组观察治疗34例,痊愈3例;好转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0.59%。

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及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寒湿凝滞;原发性痛经;针灸Clinical Observation on Cold Wet Stagnant Primary Dysmenorrhea (P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ABSTRACTObjective :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cold wet stagnant Primary Dysmenorrheal (PD). At the same time,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further on the treatment of cold wet stagnant Primary Dysmenorrheal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 its efficacy from clinical practice.Method:68 patients diagnosed as cold wet stagnant primary dysmenorrhe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 observation group 2)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34 patients.Observation group : we applied the following acupoints - guan yuan, zi gong, san yin jiao, di ji for treatment once a day. The treatment would commence 3-5 days before the menstruation period of the patients. Each course would take 5 treatments with each treatment per day. The treatment would stop 1-3 days before the patients’ next menstruat ion period starts. A complete course of treatment would take 3 months.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would be given pain killer drugs orally. Each time the pain started the patients would be given 25 mg once per day. If there were no effects and the pains continued, the drug would beincreased to 125-150 mg.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the patients would be asked to abstain alcohol, coffee and stimulating drinks, any other medicine or drugs, acupuncture and tuina. The patients would have to keep themselves warm and avoid coldness, as well as keeping away from all kinds of cold drinks.We would evaluate the results for both the above groups after 3 months of continued treatments.Results: After 3 months of completed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12 patients fully recovered, 20 with improved recovery, the remaining 2 had no effects. Final efficacy rate was 94.12%. For the control group, only 3 were fully recovered, 21 improved recovery, the remaining 10 had no effects. Final efficacy rate was 70.59%. Conclusion : Us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cold wet stagnant primary dysmenorrheal had a higher efficacy and recovery rate with no side effects. It is one of the safe method of treatment for the illness. It is therefore, worth promoting its method of treatment and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 : cold wet stagnant; primary dysmenorrheal; acupuncture.引言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占痛经90%以上。

中医对痛经有独特的认识,临床治疗辨证分型方法各异,针灸治疗PD临床辨证多分为寒湿凝滞、气滞血瘀和气血不足三个证型,马来西亚气候炎热,大多数妇女衣着单薄,喜食冷饮,易为寒湿所袭,故临床上尤以寒湿凝滞型更为常见。

原发性痛经已经成为威胁当今社会女性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大隐患,作为一种困扰现代女性工作,生活的疾病,越来越受到医学工作者的关注。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神经、内分泌、遗传、免疫等诸多因素有关,治疗多采用镇痛解痉药及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避孕药、吗啡或其他强效止痛镇痛药,或手术扩张宫颈,或行骸前神经切除。

临床上所见的痛经患者有些接受过西医治疗,虽止痛作用快而强,但疗效短暂,易复发,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