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治疗的几个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一.颈牵适用于各种类型颈椎病,尤其是神经根型,对椎动脉型、年老病程长者和脊髓型疗效有时不确定,有时有加重其症状的可能性。

1.牵引体位可取坐位或卧位2.牵引角度可采取中立位、前屈位或后伸位。

◆N根型多采用前屈位牵引(15°~25°),椎A型和脊髓型(硬膜囊受压或脊髓轻度受压)多采用中立位(0°)。

◆上颈段病变C1-4采用0°位牵引;C5-6病变时,牵引角度为15º;C6-7病变时,牵引角度为20º;C7—T1时,牵引角度为25º;◆对生理弧度消失甚至出现反弓的患者可采用后伸0°~15º位牵引。

3.牵引重量一般以体重的8%~10%开始牵引,通常每3—5天增加1㎏。

若有改善可维持此重量,没改善可继续增加,最大可达10—12㎏。

4.牵引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

每日1~2次,每周3~5次,10~14次为一个疗程,持续4~6周。

5.牵引方式分为持续与间歇牵引2种方式。

间歇牵引中牵引与放松时间比为3:1。

6.注意事项◆牵引中根据患者反应及时调整体位、重量及时间。

◆坐位牵引结束时,先取下牵引套,静坐片刻,再缓慢转动颈部,然后站起来。

◆若牵引中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或症状加重,应停止,并进行相应处理。

二.腰牵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小关节紊乱、良性的慢性下腰痛。

1.牵引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当腰椎上段病变时,可采用直腿平卧牵引;下段病变时,可采用屈髋、屈膝90度牵引,此体位可更充分地放松腰部肌肉,使腰椎正常生理前屈变平,椎体后部结构更易于受牵引力作用而延伸。

2.牵引重量初始一般不低于自身体重60%,通常每3~5天增加2~4㎏,增至体重的100%。

3.牵引时间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10~14次为一个疗程,持续4~6周。

4.牵引方式(1)持续牵引:多适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关节紊乱或急性腰痛者。

(2)间歇性牵引5.注意事项◆经过5~6次的牵引,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应停止牵引治疗,重新评定患者或改换其他治疗方法。

牵引治疗颈椎病医学课件

牵引治疗颈椎病医学课件

CHAPTER 03
牵引治疗操作流程
牵引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牵引设备分类
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选 择合适的牵引设备,如坐 式牵引、卧式牵引等。
牵引设备选择要点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身 体状况以及医院或家庭条 件进行综合考虑。
牵引设备使用方法
详细介绍各种牵引设备的 正确使用方法,包括使用 前准备、操作步骤及使用 后整理等。
等症状。
肌肉萎缩
长期颈椎不适可导致肌 肉僵硬、萎缩,影响正
常生理功能。
骨质增生
颈椎长期受压可能导致 骨质增生,进而加重病
情。
心理压力
颈椎病可能导致患者心 理压力增大,影响生活
质量。
CHAPTER 02
牵引治疗法
牵引治疗原理
牵引治疗是通过施加外部力量,对颈椎进行拉伸和牵引,以 减轻颈椎压力、缓解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受限等症状的治疗 方法。
牵引治疗是否能够通过减轻颈椎 压力,舒缓颈部肌肉,从而缓解
颈椎病带来的疼痛。
麻木感减轻
牵引治疗是否能够改善颈椎病变对 神经的压迫,从而减轻麻木感。
僵硬感消除
牵引治疗是否能够扩大颈椎活动范 围,改善颈部僵硬的症状。
牵引治疗的长期疗效与复发情况
长期疗效稳定
牵引治疗是否能够在长期内稳定地改 善颈椎病症状,减少病情反复。
力量,提高颈部稳定性。
2. 康复运动:可以进行颈椎 牵引、按摩、针灸等康复治疗
,缓解颈部疼痛和不适。
注意颈部保暖和避免颈部受伤
总结词:注意颈部保暖和避免颈部受伤可以预防颈椎病 的发生。
1. 颈部保暖:在寒冷的环境中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以戴 围巾、穿高领衣服等。

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机械牵引:采用医疗器械设备将颈椎进行牵拉,可以改善颈椎的生理状态和脊髓的血流灌注,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2. 手法牵引:通过手法按摩、掌揉、推拿等技术,对颈部进行牵拉,以达到舒筋活络、缓解颈椎病症状的治疗效果。

3. 自我牵引:指通过简单的肌肉拉伸或颈部放松锻炼,自我实现颈椎牵拉的治疗方式,常见的自我牵引就是仰卧时头部垫枕。

4. 水中牵引:将颈部放入水中,通过水的浮力和阻力实现颈部牵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舒缓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颈椎病牵引治疗时,应该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不可自行进行。

此外,牵拉的力度和持续时间也需要逐渐加强和延长,切勿过度用力或时间过长。

颈椎牵引试题及答案

颈椎牵引试题及答案

颈椎牵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颈椎牵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缓解肌肉紧张B. 矫正颈椎曲度C. 促进血液循环D. 以上都是2. 颈椎牵引治疗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颈椎骨折B. 颈椎病急性期C. 颈椎不稳定D. 颈椎病慢性期3. 进行颈椎牵引时,正确的体位应该是:A. 仰卧位B. 俯卧位C. 侧卧位D. 随意体位4. 颈椎牵引的牵引力大小通常控制在:A. 5-10kgB. 10-15kgC. 15-20kgD. 20-25kg5. 颈椎牵引治疗的持续时间一般为:A. 5-10分钟B. 10-15分钟C. 15-20分钟D. 20-30分钟二、多选题6. 颈椎牵引治疗的适应症包括:A. 颈椎间盘突出B. 颈椎管狭窄C. 颈椎骨折D.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7. 颈椎牵引治疗的禁忌症包括:A. 颈椎严重畸形B. 颈椎感染C. 颈椎手术史D. 严重心脏病8. 颈椎牵引治疗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A. 保持呼吸顺畅B. 避免颈部过度扭曲C. 牵引力不宜过大D. 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三、判断题9. 颈椎牵引治疗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

()10. 颈椎牵引治疗适用于所有颈椎病患者。

()四、简答题11. 简述颈椎牵引治疗的基本原理。

五、案例分析题12. 患者,男性,45岁,因颈椎病导致颈部疼痛,医生建议进行颈椎牵引治疗。

请分析颈椎牵引治疗的可能效果及注意事项。

答案:一、1.D 2.D 3.A 4.B 5.C二、6. A, D 7. A, B, C 8. A, B, C, D三、9. × 10. ×四、颈椎牵引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牵引力作用于颈椎,使颈椎间隙增大,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五、颈椎牵引治疗可能缓解患者的颈部疼痛,改善颈椎功能。

注意事项包括:确保牵引力适宜,避免过大导致颈部损伤;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肌肉疲劳;治疗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牵引并咨询医生。

颈椎牵引技术

颈椎牵引技术

• 骨骼周围的肌腱、韧带、关节囊、 皮肤,以及外伤后引起的瘢痕组织 中的纤维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构 成。由于胶原纤维内的细纤维在末 受载荷时呈波浪状,载荷开始后胶 原纤维被拉直、伸长,直至屈服点, 继而产生非弹性变形,直至达到极 限而断裂破坏。
肌腱的力学特性
肌腱的胶原纤维几乎完全呈平 行排列,使其能承受较高的拉伸 载荷。人体韧带的拉伸变形范围 为6%~8%(屈服点),腱的应变范 围为10%~15%。健康肌腱的拉伸 载荷强度极限为肌肉的2倍。
在X线片上,沿此曲度走行,在各 个颈椎椎体后缘形成的连续,光滑 的弧形曲线,称之为颈椎生理曲线、 正常值是12±5mm。
生理曲线测量方法: 从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将每个 椎体后缘相连成为一条弧线,从齿 状突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 做一直线,上述弧线的最高点至这 条直线的最大距离就是反映颈曲 大小的数值。
神经根的病理变化:
(一) 根袖纤维化:脊膜根囊附 近组织,包括根孔附近的蛛网膜, 也可发生纤维化及增生肥厚,根周 组织粘连。
(二) 神经根受压:
向背外侧的突出物,可挤压脊膜 囊内的神经根,发生神经炎或变 性。
颈椎牵引的作用机制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非手术疗 法中最主要而且疗效确实的 一种方法,其治疗作用:
1)限制颈椎活动
2)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 甚至解除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
压迫。
3)解除肌肉痉挛,恢复脊柱的 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 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
4)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 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 序列和相互关系。
5)使扭曲的椎动脉得以伸直, 改善血供。
6)使颈椎管纵径拉长,脊髓 伸展,黄韧带皱折变平,椎管 容积相对增加。解除肌肉痉挛 和神经根刺激症状。

牵引固定法

牵引固定法

牵引固定法牵引固定法是一种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骨科疾病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外部装置,对患肢进行持续的牵拉和固定,使关节和骨骼得到合适的调整和修复。

本文将从定义、适应症、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定义牵引固定法是通过外界力的作用对患肢进行一定的牵拉力度,并通过不同的固定装置使患肢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从而达到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骨科疾病的目的。

它不仅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还可以防止骨折复发及脱位等并发症。

二、适应症1.骨折:对于手、脚、上肢等轻度骨折,可使用局部牵引装置固定;对于重度骨折,如髋部骨折、股骨骨折等,需要使用全身牵引装置。

2.关节脱位:对于下肢髋关节、肩关节等关节脱位,常常需要使用局部牵引装置进行治疗,有助于恢复正常的骨骼结构和关节功能。

3.脊柱疾病:牵引固定法也常用于治疗脊柱疾病,如骶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

三、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装置:选择合适的装置是牵引固定法治疗成功的关键。

对于不同的病患和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牵引装置,包括局部牵引和全身牵引等。

同时,一定要注意对装置的正确使用和调整,以确保对患者的牵拉力度和固定效果。

2.遵从医嘱:牵引固定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治疗方法,需要遵从医嘱,尤其是药物治疗和生活护理等方面。

否则,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在应用牵引固定法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一旦出现不适或者并发症,需要及时调整牵引力度和固定位置,或者更改治疗方案。

4.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更加注意对牵引力度和固定位置的把握,确保治疗安全和效果。

总的来说,牵引固定法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治疗方法,对于骨折、关节脱位等疾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牵引固定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实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骨科疾病的过程中,牵引固定法可以使用局部牵引和全身牵引等方式。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1、牵引的肢体应抬高,高于心脏位置。

2、下肢牵引的肢体应外展位。

3、牵引的砣不可随意去除,砣应高于地面10·15厘米,不可接触地面。

4、牵引针眼处,每天滴酒精两次,预防针眼处感染.5、被牵引的肢体应制动,避免大幅度活动,引起牵引针的移位。

6、牵引针的两端各有一密封瓶,是为了保护病人健侧肢体的皮肤不被划伤,和衣物被服不被刮破。

如瓶子脱落,请告知医护人员。

7、下肢牵引的病人,脚后跟部应加垫一软毛巾,以保护皮肤。

8、病人可利用床上拉手训练抬臀。

骨牵引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骨牵引术是在患肢远端的特定部位,在无菌条件下,将骨圆针或牵引钳穿入骨骼内,系上牵引装置进行牵引的方法。

骨牵引为直接牵引,因牵引是直接作用骨骼,故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牵引力较大,而且阻力小,并可持久,是持续牵引最常用的方法。

(一)适应证多用于肌肉发达的成年人及需要较长时间或较大重量的牵引.如成人肌力较强大部位的骨折,尤其是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脱位等.它能有效地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同时也利于肢体检查,局部伤口的处理,近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

另外,某些手术前的准备,如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关节挛缩畸形患者术前等。

5岁以下的儿童骨折,如需采用骨牵引,骨圆针的贯穿处应避开骨骼,以免影响骨的生长发育.(二)注意事项1。

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肌肉发达情况、骨折部位、移位程度,结合X线检查来决定.一般股骨牵引重量相当于体重的1/7-1/10,胫骨、跟骨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上肢、颅骨的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

对骨折或脱位患者,牵引重量应一次加到适当最大量。

一旦复位后,即应将重量减至维持重量,牵引的最初几天,每日应测量肢体长度,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并随时调整牵引重量,以防过度牵引。

2.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脚,充分利用患者体重作反牵引,患者健肢抵住小木箱,可以加强牵引.3。

牵引疗法操作常规

牵引疗法操作常规

牵引疗法操作常规牵引疗法牵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某些肢体,腰部或颈部急性、慢性损伤,肌肉痉挛与挛缩、骨折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及畸形等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牵引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皮肤牵引、布托牵引和骨牵引种。

在康复中,主要应用布托牵引疗法,治疗颈椎及腰椎的损伤和病变。

一、颈椎牵引疗法【适应证】1.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及颈型更为有效。

2.无移位的颈椎骨折。

3.颈椎小关节半脱位、错位。

4.颈椎间盘突出、膨出。

5.颈肌纤维织炎。

6.落枕。

7.脊髓型颈椎病早期颈椎管矢状不小于12mm者。

【禁忌证】颈椎肿瘤、肺尖部肿瘤、恶液质、结核、严重的心脑血管病、颈椎滑移严重者、对牵引不能耐受者。

【操作程序】1.常用的是颌枕布带牵引。

2.可取卧位或坐位两种方法牵引。

(1)卧位:一般认为在卧位下牵引,机体全身肌肉容易放松,牵引效果较好,对年老、体弱及颈椎病椎动脉缺血型较合适应用,但卧位时配合应用其他治疗则有一定限制,且占场地面积较大。

1)患者取平卧位,头高脚低,将枕颌布带套人患者头部后枕及下颏部,床头置一牵引架,附有滑轮将布托系在牵引绳上,通过滑轮,系上所需重锤或沙袋进行牵引。

2)牵引重量一般以3~4kg开始,根据体质、颈肌发达程度逐步增加牵引重量,通常可达到体重的1/12~1/8。

①长时间持续牵引:牵引重量可略减轻,每牵引2h后可休息15min再继续牵引,一般在牵引2~3d后,症状开始缓解,继续牵引直至症状消失。

若需24h持续牵引者,则牵引重量以2kg为宜,并根据患者病情、反应随时调整。

②间断性牵引:重量可达5~15kg,以患者的耐受量而调整,每日1~2次,每次0.5~1h。

(2)坐位:在临床上,常用的是坐位颌枕布带牵引。

坐位牵引占地较小,但牵引时间过长,常可使患者不能耐受。

坐位位置有挪动时,易产生牵引重量不均匀及不稳定。

①牵引时,患者取端坐位,颈部套入颌枕布带,用绳穿过吊在头顶上支柱的滑轮,牵引重量一般由3~4kg开始,逐步增加至5~15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