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基础实验 A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 A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 A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A

Basis Experiment in Electrical Technology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

课程编号:B1100081S学分: 4

开课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课内学时:64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电工电子基础实验A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应用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它是一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电路分析、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理论课程的理解;掌握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电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模拟、数字电路器件和电气制图等实验技术方面的知识;掌握数字单元电路装配和测试方法;初步掌握电子电路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方法;培养严谨细致、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创新等方面的科技素质;培养学生在电路方面的工程和技术观点,自觉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细致的作风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知识模块顺序

1.知识单元一:常用仪器及仿真软件介绍(4学时)

(1)知识点一:常用仪器的工作框图原理及技术参数

(2)知识点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知识点三:各种测量仪器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及其程度

(4)知识点四: EDA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直流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交流毫伏表、双踪示波器等常用电子仪表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电子仪表的基本功能和技术参数,熟悉常用仪表的使用,初步掌握EDA软件在电路分析中的实验方法和在数字电路中进行仿真的方法。

2.知识单元二: 电工电子实验基础知识及其设计、调测方法 (6学时)

(1)知识点一: 基本电气参数的测量及实验数据的处理

(2)知识点二:实验报告写作及电气制图基本知识

(3)知识点三:模拟、数字电路的设计、测试与装配

(4)知识点四:电路、模拟与数字电路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熟悉数字器件的电气参数特点,熟悉模拟电路基本参数的测量,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能够按照要

求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 。

3.知识单元三: 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7学时)

(1)知识点一: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

(2)知识点二:代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3)知识点三:受控源仿真研究

(4)知识点四:网络的幅频、相频特性

(5)知识点五:串联谐振电路

(6)知识点六:周期信号频谱分析

(7)知识点七: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深化电路分析、信号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常用电子仪表的操作方法及基本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能应用EDA软件对实验电路进行仿真,会按照电路原理图正确连接实验电路,能初步分析并排除简单故障。正确地读取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能绘制正确工整的实验曲线和写出符合规格的实验报告。

4.知识单元四: 数字电路基础实验(18学时)

(1)知识点一:基本门电路

(2)知识点二:数据选择电路

(3)知识点三:触发电路

(4)知识点四:计数与分频电路

(5)知识点五:寄存器与移位寄存器电路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具有选择元器件设计数字电路的能力;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测试技术;具有初步数字电路的分析、寻找和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并对数字电路的工程性和技术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5.知识单元五: 数字电路综合实验(5学时)

(1)知识点一:计数器单元电路的设计。

(2)知识点二:组合逻辑单元电路的设计

(3)知识点三:数据选择器单元电路的设计

(4)知识点四:显示驱动译码单元电路的设计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二进制译码器、二—十进制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及各种应用,熟悉十进制数字显示电路的构成方法,了解动态扫描显示方式的电路工作原理及优点。

6.知识单元六: 模拟电路实验(14学时)

(1)知识点一:单级放大器

(2)知识点二: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3)知识点三: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4)知识点四:. 显示驱动译码单元电路的设计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模拟电路的技术性和工程特点,掌握使用

分立元件设计电路的试凑法和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所需电路的设计原理,并在仪表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及实验报告撰写等实验技能上得到全面的训练。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难点:

1.示波器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电信号用图像显示出来的电子仪器,如何正确地观察电压(或转换成电压的电流)的波形,如何正确测量波形的幅度、频率和相位。

2.如何利用标准器件来实现逻辑设计以及如何装配、调测和排除常见故障。

解决办法:

1.使用示波器时,要求学生调整旋钮做到有的放矢,规范、仔细、正确地记录显示的波形和数据,使学生能够熟记示波器框图,每调节一个旋钮都应结合框图原理,清楚所调旋钮对示波器工作过程的影响。

2.学习本课程时,强调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关系,强调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来学习。每一次实验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尽可能自己解决实验中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本次实验搭建一些错误电路,请同学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找出其错误点。

三、实验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1.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在本课程中的作用及要求(实验教学大纲单独编写)。

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深化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具有电子电路基本设计和调测试能力,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验项目(具体要求见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一: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2学时)

实验二:代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3学时)

实验三:受控源仿真研究(2学时)

实验四:网络的幅频、相频特性(3学时)

实验五:串联谐振电路(2学时)

实验六:周期信号频谱分析(2学时)

实验七: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3学时)

实验八:基本门电路(2学时)

实验九:数据选择电路(3学时)

实验十:触发电路(2学时)

实验十一:计数与分频电路(5学时)

实验十二:寄存器与移位寄存器电路(5学时)

实验十三:动态扫描显示系统(5学时)

实验十四:单级放大器(4学时)

实验十五: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5学时)

实验十六: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5学时)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电装实习、电路分析基础理论课,信号与系统理论课、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理论课,同时是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的前期课程。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精通理论的基础上,具有电工电子基本实验和综合设计的能力,电工电子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数字系统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地方经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六、课程学时分配

总学时64,其中讲课10学时,上机10学时,实验44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七、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

1.教材

[1]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王玉秀,李家虎,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电工电子实验手册》,谢劲草,南京邮电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2004(自编)

[2]《Multisim2001电路设计及仿真入门与应用》,郑步生,吴渭,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杨吉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八 、课程考核

考试类型为考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学生必须完成实验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才能取得考核资格。为了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平时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各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依据预习报告、操作能力、实验报告和平时测验综合评定,操作考核采用开卷形式。

九、说明

1.为了与电路信号和数字电路理论课在教学进度上配合,本实验课应滞后理论课一段时间,所以,

开课时间为第三学期第12周并在第四学期末结束。课时分配为第三学期16学时,第四学期48学时。

2.实验次序由实际情况决定,实验课讲课可以穿插在实验操作之前进行。

执笔人:张瑛审核人:朱震华教学院长:张学军编写完成时间:2009-10-20

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

ZG-18型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 一、用途、特点 二、ZG-18型系列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适用于高等院校、中等、职校、职业技术学院及技术电工学、电工原理等课程实验。可完成交直流、振荡、磁路电路、运算放大器、整流电路、交直流放大电路等电路实验。该设备是现有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或新建、扩建实验窒的理想产品。它的配备是学校上水平、上等级的重要标志。 目前,国内各类学枝电工实验设备大多是分体的,也有都分学校根据教学要求自制了各种形式的实验台或实验箱,由于加工量少,受自身加工能力的限制,加工工艺粗糙,功能不全,满足不了实验要求,也容易发生人身及设备事故,且实验元器件繁多难以购置、难以管理,很难开出实验大纲规定的实验。基于此,我厂吸取德国及国内同类产品的优点,结合我国高教、职教教学大纲要求而研制本产品。 本实验室具有较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较齐全的功能。实验台桌中央配有通用电路板,电路板注塑而成,表面均布有九孔成一组相互联通的插孔,元件盒在其上任意拼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性好,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线条清晰美观。盒体与盒盖采用较科学的压卡式结构,维修拆装右便。元器件放置在实验桌下边左右柜内,大大捉高了管理水平,规划化程度,大大减轻了教师实验准备工作。 二、结构与配备(以24座为例) 1、实验台桌: 12台学生实验台桌,一台两座,台桌外形尺寸:160×70×80cm。台桌中央配置通用电路板(尺寸:35×90cm ),根据实验电路在其上任意拼插元件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内装元件一目了然,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盒盖与盒体结合采用较科学的压卡式结构,维修拆装方便。每张台桌配有一粒胶皮板,保护通用底板与桌面(如需在桌上放置电动机、焊接等)。台桌下部是元件储存柜,放置实验元器件。 2、实验台:学生实验台桌及示教台桌各配备一台。 3、示教台:1台示教台,分别控制12台学生的电源,通用电路板演示屏立在实验台上,尺寸150X7Ocm,用于讲解、演示。 4、器材配备: 12台学生实验桌,一台二座,台桌外形尺寸:160X70X8Ocm。台桌中央配置通用电路板(尺寸:35X95CM),根据实验电路在其上任意拼插元件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内装元件一目了然,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线条清晰美观,盒盖与盒体采用压卡式维修拆装方便。每张台桌配有一粒胶皮板,保护通用电路板与桌面(如需要在桌上放置电动机、焊接等)。台桌下部是元件储存柜,放置实验元件。 5·用户自备器材:示波器,晶体管毫伏表,功率表

各实训室简介

机电系各实训室简介 (一)电路基础实训室简介: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该课程为以后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技术等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实训室适用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通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实践学习;可用于《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板设计》、《电机与变压器》、《电机控制原理》、《电力拖动与控制线路》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本实训室还可适用于高、中职院校师资、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进行中级电工、电子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考核。 本实训室拥有(此处填写实训室设备品牌与型号以及数量) 承担以下实训项目:(此处填写实训项目) 注:该简介插图为实训室内设备拍摄图片两张(一张设备细节图,一张全景图)。 (二)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室简介: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子类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本实训室可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能正确的使用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可用于《电子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路装接调试与维修》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本实训室也适用于电子类院校、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进行在职或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本实训室拥有(此处填写实训室设备品牌与型号以及数量) 承担以下实训项目:(此处填写实训项目) 注:该简介插图为实训室内设备拍摄图片两张(一张做实验过程细节图,一张全景图)。

(三)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室: 本实训室承担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内容以及部分EDA实训内容,适用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进行实训,可用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本实训室也适用于电子类院校、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进行在职或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本实训室拥有(此处填写实训室设备品牌与型号以及数量) 承担以下实训项目:(此处填写实训项目) 注:该简介插图为实训室内设备拍摄图片两张(一张数电设备细节图,一张全景图)。 (四)单片机技术实训室简介: 单片机作为小型嵌入式控制器用途十分广泛,本实验室可用于培养学生单片机的应用能力,更好的为学习专业课程服务。本实训室适用于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科学、软件测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实训,可用于《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开发》、《单片机C 语言入门》、《单片机汇编指令》、《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仿真》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本实训室也可适用于电子类院校、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进行单片机系统开发过程、软件编制技术、接口与外设电路连接等方面的培训。 本实训室拥有(此处填写实训室设备品牌与型号以及数量) 承担以下实训项目:(此处填写实训项目) 注:该简介插图为实训室内设备拍摄图片两张(一张试验箱细节图,一张实验过程细节图,一张全景图)。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技术 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二叠加原理的验证 实验三用三表测量电路等效参数 实验四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实验五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实验六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实验七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八比例、求和运算电路 实验九门电路 实验十实验十一实验十二触发器 计数器 译码显示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 使用说明 《电工电子技术 I 》实验指导书适用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共有验证型实验 12 个,综合型实验 0 个、设计型实验 0 个。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 动化专业实验 10 学时,实验 / 理论学时比为 20/104 ,包括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叠加原理的验证、用三表测量电路等效参数、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和三 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单管交流 放大电路、比例求和电路、门电路、触发器、 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等 12 个实验项目。本电工实验现有主要实验设备 8 台(套),每轮实验安排学生 15 人,每组 2-3 人,本电子实验现有主要实验设备 16 台(套),每轮实验安排学生 30 人,每组 2 人,每轮实验需要安排实验指导教师 2 人。

实验一 实验学时: 2 实验类型:验证型 实验要求:(选修) 一.实验目的 1 2 二.实验设备 1.直流电压表0~ 20 2.直流毫安表 3.恒压源(+6V,+12V,0~30V) 4. EEL — 01 组件(或EEL—16 组件) 三.原理说明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多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 ,应有∑ I= 0;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 U=0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图 1—1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 1、I 2、 I 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 F I1510ΩA1kΩ I 2B +R1R2 + 6V E1E212V -R3510Ω- 510Ω330Ω I 3 E R4D R5C 图 1—1 2.分别将 E1、E2两路直流稳压源(E1为 +6V , +12V 切换电源, E2接 0~ 30V 可调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 E1= 6V, E2= 12V 3.熟悉电源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 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入数据表中 待测量 I 1(mA) I 2(mA) I 3(mA)R1(V)R2(V)V AB (V) V CD (V) V AD (V) V DE (V) V FA (V) 计算值 测量值 相对误差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 2 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极性,倘若不换接极

南邮电工电子实验复习资料与试卷

南京邮电大学电工电子实验复习资料与试卷 一、实验操作 1、信号与系统操作实验请复习所做的实验。 主要掌握的要点: ①由所给的电路转换出该电路的电压传输函数H(s)=V2(s)/V1(s),并能把传输函数化成Multisim所需的标准形式: (A)算子S在分子的幂次不高于分母的幂次。 (B)因需用积分器仿真,算子S (C)分母的常数项化成1。 ②能画出完整的系统模拟框图。 是负反馈项,其系数正、负异号后送输入端加法器。 (5)分母中为1的常数项不用任何运算模块 例如1: 画出幅频和相频图 例如2: 画出幅频和相频图

2、操作题如下图所示,写出该图的传输函数H(S)(V1是输入信号、V2是输出信号)。画出题中电路对应的系统模拟框图。(20分) 写出传输函数H(S)(10分) 画出题中电路对应的系统模拟框图(10?分) 在Multisim2001环境中,测试该系统模拟电路的幅频特性相关参数。(10分)(需包含半功率点 与谐振频率点) 设计由DAC0832完成。根据实验课题的 要求输出正负斜率锯齿波上升或下降的台阶数大于或等于16个台阶,可用4位二进制数,根据输出电压选定数字输入端。 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VREF 参考电压,Dn 是二进制数转换为等值的十进制数。 由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可知,4位二进制数接在不同的数字输入端,转换的Dn 值不同,输出电压也就不同。 假设:输入的二进制数为“0000~1111”, 当接在D0~D3端时:

Dn=D3+D2+D1+D0=8+4+2+1=15,若V REF为5V时, U0=-(5/256)×15=—0.29V; 当接D3~D6端时: Dn=D6+D5+D4+D3=64+32+16+8=120, U0=-(5/256)×120=—2.34V 当接D4~D7端时: Dn=D7+D6+D5+D4=128+64+32+16=240, U0=-(5/256)×240=—4.6875V 注意:输出电压U0 讨论: LM324运放的输出是一个对管,~–3.5V。所以,U0的输出不能超出+3.5V 在开关K2K1的控制下,实现三种不同波形的输出。 当K2K1=01时, 转换器输入的二进制数为0000~1111为加法计数; 当K2K1=10时, 转换器输入的二进制数为1111~0000为减法计数; 当K2K1=11时, 转换器先输入0000~1111,再输入1111~0000为16进制(或八进制)的可逆计数器。

电子实训室简介

电子实训室简介 电子实训室侧重于电子基础理论验证性实验教学和电子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该实训室配备了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高校实验教学设备,有电子技术实验仪器仪表24台套,其中每实验台都配有数字存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及各种测量仪表,拥有各种实验组合板满足实验教学,接线直观、清晰、方便,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加强思路的扩展,受到学生的欢迎。为《电路基础》、《电工学》、《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开设实验项目20多项。开设的实验主要有:基尔霍夫定律、受控源、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R、L、C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二端口网络、RC选频网络特性测试、RLC串并联谐振电路、互感电路测量等。 电子实训室主要承担工科类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训》、《数字电子技术与实训》、《高频电子技术与实训》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设备24台套,主要包括数字式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SMT自动贴片机、电路板制作机、频谱分析仪、电子产品套件等。电子工艺实习是以学生自己动手,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常用电子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掌握理解基本的电子工艺知识和常用元器件识别检测、焊接、制版、装配、调试等基本技能,以满足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电子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掌握

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制作几种实际产品为特色,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构筑一个基础扎实而又充满活力的实践平台。 家电维修实训室 家电维修实训室吸收国内外先进教学仪器的优点,充分考虑实验室现状与发展,从性能和结构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采用积木式结构,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家电维修实训室每个单元都可进行故障实验、测试、研究、分析,并且教师可自编自导实验,提高实验效果及学生动手能力。主要设备有彩色电视机、黑白集成电视机各12套、洗衣机、电冰箱与空调器及相关器件各1套。学生通过氧焊技能训练、制冷系统的相关技能训练、空调器的安装技能训练等实训操作项目的学习,掌握电冰箱与空调器的原理与维修,强化实际操作技能。 PLC、单片机与自动控制实训室简介 该实训室是个综合性的专业实训室,拥有PLC、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实训装置20台套,它不仅承担着PLC、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的软硬件实训任务,还承担着电子仿真、工控组态、船舶电站评估训练等实训任务,是机电系承担实训任务最繁重的实训室之一。由于本实训室是个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性实训室,所有的实训项目都要求指导老师有强的专业知识,所以实训项目均由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指导,使实训与教学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实训指导教师均为教学经验丰富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知识结构合理,它是一个完全由各专业任课教师任实训指导教师,由专业任课教师管理的实训室,这就是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改善 一、实验目的 1、验证交流电路的基尔霍夫定律。 ⒉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⒊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⒈数字万用表一块 ⒉交流电流表一块 ⒊ZH-12电学实验台 ⒋日光灯管、镇流器、电容器、起辉器各一个 三、实验原理 ⒈日光灯工作原理: 日光灯电路由灯管、启动器和镇流器组成,如图5-1所示。 ①日光灯:灯管是内壁涂有荧光物质的细长玻璃管,管的两端装有灯丝电极,灯丝上涂有受热后易发射电子的氧化物,管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和少量的水银蒸汽。它的起辉电压是400~500V,起辉后管压降只有80V左右。因此,日光灯不能直接接在220V电源上使用。 图5-1 日光灯的原理电路

②启辉器: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是由一个充有氖气的辉光管和一个小容量的电容器组成。辉光管的两个金属电极离得相当近,当接通电源时,由于日光灯没有点亮,电源电压全部加在启动器辉光管的两个电极之间,使辉光管放电,放电产生的热量使到“U”形电极受热趋于伸直,两电极接触,这时日光灯的灯丝通过电极与镇流器及电源构成一个回路。灯丝因有电流通过而发热,从而使氧化物发射电子。同时,辉光管两个电极接通时,电极间的电压为零,辉光放电停止,倒“U”形双金属片因温度下降而复原,两电极分开,回路中的电流突然被切断,于是在镇流器两端产生一个瞬间高压。这个高感应电压连同电源电压一起加在灯管的两端,使热灯丝之间产生弧光放电并辐射出紫外线,管内壁的荧光粉因受紫外线激发而发出可见光。 小电容用来防止启燃过程中产生的杂散电波对附近无线电设备的干扰。 ③镇流器:它的作用一是在灯管起燃瞬间产生一高电压,帮助灯管起燃 ;二是在正常工作时,限制电路中的电流。 ⒉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在电力系统中,当负载的有功功率一定,电源电压一定时,功率因数越小,线路中的电流就越大,使线路压降、功率损耗增大,从而降低了电能传输效率,也使电源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提高功率因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在用户中,一般感性负载很多。如电动机、变压器、电风扇、洗衣机等,都是感性负载其功率因数较低。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在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让电容器产生的无功功率来补偿感性负载消耗的无功功率以减少线路总的无功功率来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⒈了解日光灯的各部件及其工作原理 ⒉按图5-2接好线路,电容器先不要接入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目录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概述------------------------------------------------------3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5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验证---------------------------------8 实验三、叠加原理验证---------------------------------------------------10 实验四、正弦交流电路中R、L、C元件性能-----------------15 实验五、功率因数的改善--------------------------------------------18 实验六、三相电路--------------------------------------------------21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概述 《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类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是与其紧密配合的实验课程,是电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环节。本实验指导书所编列的所有课题,均是在学生已学习和掌握电路理论后必须完成的实验。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进一步验证、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学习,可熟悉并掌握电气仪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正确联接电路和实验操作规范、观察实验现象、记读实验数据、绘制实验曲线、分析实验结果和误差、回答实验问题、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等。通过这些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为了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的,规范实验程序,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特提出如下实验工作要求:(一)、实验前的准备。学生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必须认真地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教材中的相关部分,做到明确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任务;熟悉实验线路,实验步骤、操作程序;了解并掌握本次实验的仪器设备及其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列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牢牢记住本次实验应该注重的问题,以防在实验操作中损坏实验设备和实验仪表。经实验教师检查并能准确回答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之后,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二)、实验中同组学生应有明确的实验分工,分别担任接线、查线、操作、观察、记录等工作,使实验进行的井然有序,不忙不乱。防止出现一人操作,他人观看的现象,更不允许在实验室随意走动、乱动设备、大声喧哗。如有发生,不听劝阻,防碍他人实验,实验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并逐出实验室。(三)、进入实验室要熟悉通用电工实验台结构及电源配备情况.选中本次实验所用电源,实验电路板,测量仪表单元板和其他实验设备。(四)、实验时,首先应将本次实验所用设备和仪表、实验电路板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以便于接线、操作、读取数据和观察波形为原则。线路检查无误后,正式实验前可大致试做一遍。试做时可不必仔细读取数据和描绘曲线,目的在于观察实验现象的变化、仪表量程的选取、设备位置是否合适、操作是否方便。如有异常现象出现,如异味、冒烟、发热或打火等现象,应立即断开电源。 联接线路时一般应先接串联电路,后接并联电路,先接主电路,后接辅助电路,最后接通电源。接通电源时按实验要求逐次接通开关。 在电路过渡过程中,为避免过渡过程冲击电流表和功率表的电流线圈而造成仪表换坏,一般电流表和功率表电流线圈不能固接在电路中,而是通过电流插口或试触法来替代。这样既可保护仪表不受意外损坏,又能提高仪表利用率。 (五)、经过试作无问题后,可正式进行实验。按照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实验步骤进行有序操作。实验中应按实验要求有目的地调整实验参数,正确读取数据和描绘曲线。测绘曲线时测量点的间隔和数目要选得合适,被测量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对应点的数据一定要测出。在曲线的弯曲部分应多选几个测量点。测量点的分布要在所研究整个范围内,不要局限于某一个小范围内,也不要超出研究范围。实验数据应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中,实验曲线的测量点应在事先准备好的坐标纸上标记。 (六)、注意安全用电。 通用电学实验台电源电压一般在220-380V左右,所以实验中不得用手触及未经绝缘的金属裸露部分,即使是在低压情况下也不例外。实验中应养成单手操作的习惯,能单手操作尽量不用双手操作。闭合或断开闸刀开关应迅速果断,同

浅谈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3130926.html, 浅谈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作者:明道仁 来源:《北极光》2016年第04期 摘要: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实验室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 要基地,肩负着出人才和出成果的重要使命,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实践,来探讨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途径以及改革设想,对于充分发挥实验室职能方面提出好的建议。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管理 0 引言 高校实验室具有教学和科研功能,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高职院校办好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职业技能起到关键作用。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它是自然科学理论验证,生产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完成理论的提升,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实验室是实现这些职能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变化,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方面都遇到了新的问题,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实验室的建设既涉及专业和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也涉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还与教学资源的整体配置布局息息相关。因此有效地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必须优化实验室资源,积极探索试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创建规范化的实验室显得尤为重要。 1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实验室的人员问题。实验室人员对于实验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教学实践,实验教学人才分三类: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实验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是科研和教学。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职责就是保障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开发使用仪器设备的潜在功能,保障实验耗材品种规格符合要求、质量可靠。一般管理人员负责上报统计数据、办理报销、实验室环境卫生、实验分组和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室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学历层次高的理论教师普遍不愿意到实验室工作;实验室与教研室在薪酬待遇存在差距等。 第二,实验室的设备数量问题。从学校的资金利用角度思考,必须考虑其资金投入带来的收益。由于在校学生人数增加,当前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部分实验器材数量不足、部分昂贵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实验设备的引进数量问题要通盘考虑,应考虑专业需求并根据预测的实验教学任务来确定。

实验讲义电工电子学(三)

实验一直流电路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内容,加深理解其内涵。 2.学习使用稳压电源。 3.掌握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直流电量的方法。 二、相关知识 叠加原理是线性电路中的普遍性原理,它是指当有几个电源同时作用于线性电路时,电路中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等于这些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处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的代数和。在分析一个复杂的线性网络时,可以利用叠加原理分别考虑各个电源的影响,从而使问题简化,本实验通过测量各电源的作用来验证该原理。 戴维南定理是指在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看做一个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就等于该网络的开路电压U O,等效电源的内阻R 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后所得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如图1—1所示有源二端网络图(a)可以由图(b)等效代替。利用戴维南定理可以把复杂电路化简为简单电路,从而使计算简化。 (a)(b) 图1—1 有源二端网络及其等效电路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内阻R O的三种测量方法: 1.开路短路法。若图(a)的AB端允许短路,可以测量其短路电流I S,再测AB端的开路电压U O,则等效电阻R O=U O/I S。 2.外特性法。在AB之间接一负载电阻R L如图(a)所示,测绘有源二端网

络的外特性曲线U= f(I),该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为U O和I S,则R O=U O/I S。 3.直接测量法。使有源二端网络中的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用万用表电阻挡直接测量AB端的阻值R O。 三、预习要求 1.复习教材中有关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内容,掌握其基本要点,注意其使用条件。 2.阅读实验指导中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3.预习本次实验内容,作好准备工作。 (1)熟悉实验线路和实验步骤。 (2)对数据表格进行简单的计算。 (3)确定仪表量程。 四、实验线路原理图 图1—2 叠加定理实验线路图 图1—3 戴维南定理实验原理图图1—4 戴维南等效电路 五、实验设备

电工技术实验指导书(52)

实验一 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研究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 3.等效电源参数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阐明了电路整体结构必须遵守的定律,基尔 霍夫定律有两条即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在任一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换句话来说就是在任一时刻,流入到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I=0。 电压定律:在任一时刻,沿任一闭合回路的循行方向,回路中各段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U=0。 2.叠加原理:n 个电源在某线性电路共同作用时,它们在电路中任一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在任意两点间所产生的电压降等于这些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部分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降的代数和。 三、仪器设备及选用组件箱: 1.直流稳压电源 GDS —02 GDS —03 2.常规负载 GDS —06 3.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 GDS —10 四、实验步骤: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按图1—1接线,(U S1、U S2分别由GDS —02,GDS —03提供)调节U SI =6V ,U S2=10V ,然后分别用电流表测取表1—1中各待测参数,并填入表格中。 2.研究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 ⑴ 将U S2从上述电路中退出,并用导线将c 、d 间短接,接入U S1,仍保持6V ,测得各项电流,电压,把所测数据填入表1—2中; ⑵ 关断U S1,并退出电路,用导线将a 、f 短接,拆除cd 间短接线并将U S2重新接入原电路,使U S2保持10V ,测得各项电流、电压,填入表1—2中。 -U S2+ + U - 图1-1

电工电子实习实验室

电工电子实习、实验室 实习内容 1、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 2、掌握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的构造,原理使用。 3、掌握电工,电子等相关电路的组成,原理,规律。 4、掌握简易电力拖动有关电路。 5、完成综合训练课题。 岗位安全须知 1、强电设备通电,必须保证金属外壳接地良好,设备运行中禁止用 湿手触摸。 2、连接电路,改动电路及拆卸电路时,必须切断电源。 3、电路通电前要检查,确保元件及连接无误后,经指导教师允许后方可通 电。 4、低压电路实验,电源和信号源的输出应符合电路要求,不得随便增减。5、未经教师允许,不得随意拨动仪器仪表开关,旋动旋钮;操作仪器仪表及插拔元器件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机械性损坏。 6、进入实习室要做到十不准,5s,确保安全,整洁。

数控实习室 实习内容: 1、数控车床、铣床和加工中心的性能。 2、切削原理、工件和刀具安装与调整,工具和量具的使用,刀具和 切削用量的选择。 3、编制加工工艺。 4、要素练习。 (1)数控车床:外圆、内孔、切槽、端面、曲面、锥度配合、螺纹、综合课题等程序编制及加工。 (2)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平面、斜面、曲面、阶台、各种形式的孔和槽、螺纹、文字雕刻、特行面、综合课题等程序编制及加 工。 (3)CAD/CAM:平面绘图、实体造型、曲面造型、刀路编辑、手动与自动、仿真加工。 5、数控车床、铣床和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

继电控制实验室 实习内容 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构造,原理,规格及使用方法。 2、掌握常见机床典型控制电路。 3、理解以位置,时间,速度等为主令的自动空竹电路。 4、了解顺序,并行,选择,跳步,循环等程序控制电路。 5、掌握机床电气配线规范。 岗位安全须知 1、连接电路,改动电路及拆卸电路前,必须断电,严禁带电操作。 2、电路通电时,不得触摸金属接点,以免触点。 3、电机运动时,不得触碰运动部件,避免意外伤害 4、发生异响,异味及异常升温等情况,更及时断电,以防止故障扩大,并应 立即查清原因加以处理。 5、操作设备及插拔导线时,动作要轻,稳,避免机械性损坏。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马文烈主编 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 二○○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目录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概述------------------------------------------------------3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5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验证---------------------------------7 实验三、叠加原理验证---------------------------------------------------9 实验四、正弦交流电路中R、L、C元件性能-----------------14 实验五、功率因数的改善--------------------------------------------16 实验六、串联谐振电路--------------------------------------------------19 实验七、三相电路-------------------------------------------------21 实验八、三相异步电动机-----------------------------------------------24 实验九、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27 实验十、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28 实验十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35 实验十二、整流、滤波电路--------------------------------------------38 实验十三、集成运放及其应用----------------------------------------40 实验十四、集成T T L门电路逻辑功能及参数测量-------------43 实验十五、基本组合逻辑电路----------------------------------------47 实验十六、时序逻辑电路-----------------------------------------------51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04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名称: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性能以及面板上各种旋钮的功能。2.掌握实验室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二、主要仪器设备1.XJ4318 型双踪示波器。2.DF2172B 型交流电压表。3.XJ1631 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 4.HY3003D-3 型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5.10kΩ 电阻和0.01μ F 电容各一个。三、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检测机内“校正信号”波形首先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VERTCAL MODE)”置于单踪显示,即Y 1 (CH1)或Y 2 (CH2),“触发方式开关(TRIGGER)”置于“自动(AUTO)”即自激状态。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INTEN)”、“聚焦(FOCUS)”“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引入上面选定的Y 通道(CH1 或CH2),将Y 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 置于“AC”或“DC”,调节X 轴“扫描速率选择开关”(t/div 或t/cm)和Y 轴“轴入灵敏度开关(V/div 或 V/cm)”,并且将各自的“微调”旋钮置于校正位置,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约两个周期,垂直方向约4~8div(cm)的校正信号波形。从示波器显示屏的坐标刻度上读得X 轴(水平)方向和Y 轴(与X 轴垂直)方向的原始数据(即从示波器刻度上读取的刻度数值和所选的刻度单位值),填入表4-1,并计算出对应的实测值。校正信号标称值示波器测得的原始数据测量值幅度U P-P 0.2V 4div 0.05V/div 0.2V 频率f 1000Hz 5div 0.2ms/div 1000Hz 表4-1 观察“Y 轴输入灵敏度微调开关”和“X 轴扫描速率微调开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新100518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书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年三月十二日

实验一 万用表的使用 ——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电阻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对万用表转换开关的使用和标度尺的读法,了解万用表的内部结构; 2.学会较熟练地使用万用表正确测量直流电和直流电流; 3.学会较熟练地使用万用表正确测量电阻。 二、实验器材 1.万用表 一块 2.面包板 一块 3.恒压电压源 一台 4.导线 若干根 5.电阻 若干只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图1-1 1.电阻的测量 (1)未接成电路前分别测量图1-1电路的各个电阻的电阻值,将数据记录在表1;再按图1-1所示连成电路,并将图中各点间电阻的测量和计算数据记录在表2中,注意带上单位。 表1-1电阻测量 2.直流电流、电压的测量 开启实训台电源总开关,开启直流电源单元开关,调节电压旋钮,对取得的直流电源进行测量,测量后将数据填入表1-2中。 2 U S 2

万用表:主要用来测量交流直流电压、电流、直流电阻及晶体管电流放大位数等。现在常见的主要有数字式万用表和机械式万用表两种。 (1)数字式万用表 在万用表上会见到转换旋钮,旋钮所指的是次量的档位: V~:表示的是测交流电压的档位 V- :表示的是测直流电压档位 MA :表示的是测直流电压的档位 Ω(R):表示的是测量电阻的档位 HFE :表示的是测量晶体管电流放大位数 万用表的红笔表示接外电路正极,黑笔表示接外电路负极。优点:防磁、读数方便、准确(数字显示)。 (2)机械式万用表 机械式万用表的外观和数字表有一定的区别, 但它们俩的转挡旋钮是差不多的,档位也基本相同。在机械表上会见到有一个表盘,表盘上有八条刻度尺: 标有“Ω”标记的是测电阻时用的刻度尺 标有“~”标记的是测交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时用的度尺刻 标有“HFE”标记的是测三极管时用的刻度尺 标有“LI”标记的是测量负载的电流.电压的刻度尺 标有“DB”标记的是测量电平的刻度尺 (3)万用表的使用 数字式万用表:测量前先打到测量的档位,要注意的是档位上所标的是量程,即最大值; 机械式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的方法与数学式相同,但测电阻时,读数要乘以档位上的数值才是测量值。例如:现在打的档位是“×100”读数是200,测量传题是 200×100=20000Ω=20K,表盘上“Ω”尺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而其它的是从左到右,从小到大。 (4)注意事项 调“零点”(机械表才有),在使用表前,先要看指针是指在左端“零位”上,如果不是,则应小改锥慢慢旋表壳中央的“起点零位”校正螺丝,使指针指在零位上。 万用表使用时应水平放置(机械才有),测试前要确定测量内容,将量程转换旋钮旋到所示测量的相应档位上,以免烧毁表头,如果不知道被测物理量的大小,要先从大量程开始试测。表笔要正确的插在相应的插口中,测试过程中,不要任意旋转档位变换旋钮,使用完毕后,一定要将不用表档位变换旋钮调到交流电压的最大量程档位上。测直流电压电流时,要注意电压的正、负极、电流的流向,与表笔相接 (时)正确,千万不能用电流档测电压。在不明白的情况下测交流电压时,再好先是从大的挡位测起,以防万一。

电工电子实训室建设方案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目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由电子工程系承担,实验和实训教学地点是和电子工程系的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四门课程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而原有的设备,电工实验装置只有12台,电子技术也只有12台,实验场地狭小。在设备上很难满足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要,故另行建设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 一、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主要使用的专业 共计11个专业,每级涉及学生均在600人以上。由于受原有实验条件的限制,该课程在近年屡减课时,没有很好的起到教学效果。建设能满足48人同时进行实验实训教学的条件,对机械制造类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现状 目前该课程主要的实验实训项目有4-5个,学时为8-10学时.学生对电工技术还不能完全掌握,能力训练更是不能满足。现在做的实验实训项目为:叠加定理验证、戴维南定理、单管放大电路、电动机的点动与自锁控制、电机正反转控制等,虽然该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匹配,但是实际训练程度还不够。 因此建设能满足48人同时进行实验实训教学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既从教学管理设计 上弥补条件不足的问题,又能从教学运行设计上弥补培养方案调整的误区,引导新的教学改革方式。 三、主要设备情况

● 技术性能要求 1.输入电源:三相四线(或三相五线)AC380V±10% 50Hz 2.漏电保护:漏电动作电流≤30mA 3.装机容量:<1.5kVA ● 基本配置及功能要求 1.交流电源部分 (1) 提供三相固定380V交流电源及单相0~250V连续可调交流电源,配备1台单相调压器0.5kVA/0~250V。配有一只指针式交流电压表 (2) 设有一路AC380V和三路AC220V交流电源接口,可为外配仪器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3) 低压交流电源:分3V、6V、9V、12V、15V、20V、24V七档可调 2.直流电源部分: 0~220V直流电源、提供两路直流稳压源/恒流源,输出电压0~30V/0~0.5A、(参考图片) 3.提供四路固定直流电源:±5V/0.5A、±12V/0.5A、提供各种实验测量仪表 4.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模拟考核箱:U、V、W相缺相故障、U、V、W相接地漏电故障 5.函数信号发生器(2Hz~20MHz )、频率计(1Hz~100MHz)

电工电子实训教师指导指导手册

《电工电子实训》学生学习手册 1、实训项目概况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是矿山机电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操训练,使学生了解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的基本知识,认识常用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掌握电气识图、电路安装等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做准备。 2、实训教学目标 (1)能力培养任务 (1)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种类、作用。 (2)理解电工工具和仪表基本原理。 (3)常用低压电器种类、作用和低压电器基本原理。 (4)握电阻元件特性以及电阻值的色标法。 (5)了解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性。 (6)具备利用色标法估计电阻值的能力。 (7)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知识培养任务 (1)掌握电气工具、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2)具有电气识图和分析的能力。 (3)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选择检测的能力。 (4)会正确进行导线连接、控制电路的安装。 (5)具有电子元器件和简单电子电路焊接的能力。 (3)素质培养任务 本课程教学中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 1)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 2)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情境的学习能举一反三; 4)具有爱岗敬业的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5)增强职业道德的意识,增强密切联系工程实践的能力。 3、实训主要任务及内容 1.3.1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选择和使用

通过对各类常用电子元器件和控制面板上各类低压元器件的实物观察,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并学会使用、测量。其中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光敏电阻、集成芯片、闸刀开关、空气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等各类低压元器件。 重点:掌握交流接触器、可控硅、光敏电阻等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 难点:掌握集成芯片的工作原理。 1.3.2三表法测试线圈参数 (1)了解交流电压表、电流表,自耦变压器和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直流法测定线圈的直流电阻值,并进行直流电阻与交流电阻的比较。 (3)理解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各量之间的关系。 (4)根据接线图,并按照电工操作规范进行实际接线。 重点:要求掌握电压表、电流表,自耦变压器和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1.3.3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1)了解单结晶体管特性和工作情况。 (2)了解可控整流主回路和移相脉冲发生器的波形。 重点:掌握可控整流输出电压的变化。 1.3.4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因素的提高 了解日光灯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对其进行实际的安装接线,掌握日光灯照明线路的安装工艺及过程。 重点:掌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1.3.5声光控电子开关的安装及焊接技术 (1)认识声光控开关电路的结构和原理。 (2)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 (3)熟练掌握焊接元器件的方法。 重点:学会电烙铁及烙铁架的正确使用方法。 4、实训主要过程 (1)任务布置 (2)教师演示 (3)学生操作、边练边讲 (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过程 (5)给学生评定成绩 (6)组织学生做好项目总结工作

《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书(2015年修订版)

《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书 信息学院实验中心 2015年8月

目录 《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书.................................................................................................................... - 0 -实验一电路基本定律............................................................................................................................ - 2 -实验二三相交流电路............................................................................................................................ - 6 -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 9 -实验四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 - 12 -实验五集成运算放大器...................................................................................................................... - 16 -实验六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 19 -实验七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应用.................................................................................................. - 21 -实验八综合设计实验........................................................................................................................ - 24 -附录常用集成芯片内部结构及管脚图 ............................................................................................ - 2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