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瑞典社会保障制度.pptx
合集下载
第六章 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混合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又称商业医疗保险模 式,以美国为代表。
该模式既有国家医疗机构为国民提供医疗保 险性质的相关项目,又有私立医疗机构和民 间非营利的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五、合作医疗保障模式
合作医疗保障模式又称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或基层 医疗保险集资医疗保障制度。
它是立足社区或基层,按照“风险分担,互助共 济”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用以支付参加人及其 家庭成员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费用的一项 综合性医疗保健措施。
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构想
1. 确立合理的目标定位
2. 政策建议
(1)明确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 的职能和作用
一是政府应承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 责任。
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向侧重监管转变。
(2)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 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构想
2. 筹资标准
新农合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以大病统筹为主,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建立了以家庭为单 位自愿参加,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个人 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
3.组织管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般采取以县 (市)为单位进行统筹,并按照精简、 效能的原则,建立新农合制度管理体制。
3.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监督的内容
(1)对供方的管理和监督 第一,与供方签订服务协议,规范供方的行为。 第二,通过确定适宜的费用支付方式,实现对供
方的费用控制。
第三,对供方的监督。
3.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监督的内容
(2)对需方的管理和监督
第一,签订保险合同,确定享受的待遇,规范 就医行为。
一、医疗保险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 原则
该模式既有国家医疗机构为国民提供医疗保 险性质的相关项目,又有私立医疗机构和民 间非营利的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五、合作医疗保障模式
合作医疗保障模式又称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或基层 医疗保险集资医疗保障制度。
它是立足社区或基层,按照“风险分担,互助共 济”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用以支付参加人及其 家庭成员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费用的一项 综合性医疗保健措施。
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构想
1. 确立合理的目标定位
2. 政策建议
(1)明确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 的职能和作用
一是政府应承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 责任。
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向侧重监管转变。
(2)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 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构想
2. 筹资标准
新农合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以大病统筹为主,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建立了以家庭为单 位自愿参加,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个人 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
3.组织管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般采取以县 (市)为单位进行统筹,并按照精简、 效能的原则,建立新农合制度管理体制。
3.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监督的内容
(1)对供方的管理和监督 第一,与供方签订服务协议,规范供方的行为。 第二,通过确定适宜的费用支付方式,实现对供
方的费用控制。
第三,对供方的监督。
3.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监督的内容
(2)对需方的管理和监督
第一,签订保险合同,确定享受的待遇,规范 就医行为。
一、医疗保险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 原则
瑞典养老保险制度

1960年
养 老 保 险 制 度 发 展
议会通过 一项新的 养老金法 案
成立委员 会专门研 究养老金 制度改革 问题
再次成立 有关养委 员会,提 出了三种 方案
政府成立 第四次国 家福利委 员会
实行与收 入相关的 补充养老 金制度 (ATP)
ATP:它是一种强制性、政府管理、既定给付的现收现付
制的养老金,与基本养老金制度的主要区别是加入了与收 入关联的成分。
瑞典养老保险制度 演变与改革
组长:XXX 组员:XXX
瑞典是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国家 的代表,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社会保险制度,其养老保险制度又是社会 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瑞典养老保险制度演变及改革历程
20世纪初
二战结束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战后 20世纪70年代 发展
20世纪80年代
以后
改革和完善
收入型养老金
累计型养老金
养 老 保 险 制 度 改 革 和 完 善
职业养老金
其他形式的国家养老金
改革现状
新养老保障制度体现四个特点:
立足一个理念
实现两个转换
养 老 保 险 制 度 改 革 和 完 善
建立三种机制
保持三个不变
1 对我国借鉴和启示
对 我 国 借 鉴 和 启 示
要注意处理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建立
1 养老保险制度建立
养 老 保 险 制 度 建 立
养老保障问题提上议程
20世纪初期
议会通过全国养老金法案
1913年
养 老 保 险 制 度 建 立
补充养老金制度改革
1935年
成立国家社会福利委员会
1938年
社会保障学第6章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PPT课件

(3)运行效果:存在严重内在缺陷,不 具有可持续性,最终被抛弃或改革。
Social Security
12 12
4.有效政府模式
有限是为了有效,有限未必有效,有效以有限为基础。
(1)含义及特点:政府在运行的一切主要 方面和主要环节都必须遵循有效性的要求, 形成以效益为主导的政府模式。
有效性的表现:有与生态环境变化相适应 的政府管理体制;有较强的管理效率和能力。
Social Security
9 9
二、实践分析
(一)制度模式及运行效果
根据政府责任的大小可以分为:
1.有限政府模式
(1)含义及特点:政府承担的责任种类和 份额有明确界定;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及责任分担;追求公平兼顾效率。
(2)代表:“俾斯麦模式”——国家、私 营公司、社会机构、家庭共同承担社会保 障责任。
财政责任:政府对社会保障给予资金支持。
监管责任:政府通过建立管理机构、管理体 制、监督机制,使社保兼顾公平追求高效。
实施责任:是保证社保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Social Security
15 15
3.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
划分标准:政府是否介入社会保障的运行。
直接责任:政府对社会保:20世紀70年代,哈耶 克和弗里德曼,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和社 会生活,提倡社会福利市场化和私营化。
Social Security
4 4
2.国家干预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发展)
代表:德国新历史学派、福利经济学等。
思想内容:
(1)国家干预和参与生产、交换、分配、 消费等多种经济活动,限制私人经济活动的 范围;
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缺点:竞争(优胜 劣汰)、外部性(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 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 ,如工厂排放污 水)、周期性、通货膨胀、失业等。
Social Security
12 12
4.有效政府模式
有限是为了有效,有限未必有效,有效以有限为基础。
(1)含义及特点:政府在运行的一切主要 方面和主要环节都必须遵循有效性的要求, 形成以效益为主导的政府模式。
有效性的表现:有与生态环境变化相适应 的政府管理体制;有较强的管理效率和能力。
Social Security
9 9
二、实践分析
(一)制度模式及运行效果
根据政府责任的大小可以分为:
1.有限政府模式
(1)含义及特点:政府承担的责任种类和 份额有明确界定;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及责任分担;追求公平兼顾效率。
(2)代表:“俾斯麦模式”——国家、私 营公司、社会机构、家庭共同承担社会保 障责任。
财政责任:政府对社会保障给予资金支持。
监管责任:政府通过建立管理机构、管理体 制、监督机制,使社保兼顾公平追求高效。
实施责任:是保证社保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Social Security
15 15
3.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
划分标准:政府是否介入社会保障的运行。
直接责任:政府对社会保:20世紀70年代,哈耶 克和弗里德曼,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和社 会生活,提倡社会福利市场化和私营化。
Social Security
4 4
2.国家干预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发展)
代表:德国新历史学派、福利经济学等。
思想内容:
(1)国家干预和参与生产、交换、分配、 消费等多种经济活动,限制私人经济活动的 范围;
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缺点:竞争(优胜 劣汰)、外部性(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 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 ,如工厂排放污 水)、周期性、通货膨胀、失业等。
北欧国家医疗保险制度课件

患者只有在一个治疗牙病过程的费用超过3500克朗 时 ,才能获得30%的补贴。一个疗程所需要费用超过 13500克朗时,病人获得的国家补贴可达70%。不过 19 岁以下的瑞典居民可以免费享受牙科保健和治疗。目 前,瑞典正在考虑改革牙医保险制 度以提供更好的牙 科医疗保障。
4、 疾病津贴 瑞典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名目繁多的各类
国家给予的医疗照顾,如诊断、治疗、住院、手术等 ,并可享受病假津贴、工伤津贴及有关治疗的车旅费 津贴等。
3、 医疗待遇
( 1) 门诊医疗
在瑞典,病人去公立医院看病,只需交纳少量的门诊 费和药费。每次的门诊费在100~140克朗之间不等。 专家门诊费稍高一些,每次为120~260克朗,为减轻经 常生病居民的负担,一个人在一年里累计所付门诊费 达到900克朗之后,再看病时将不再收取门诊费。儿 童和20岁以下的年轻人看病时不需要交纳门诊费。除 门诊费外,人们看病时不需要再交纳其他费用,如化 验费。
津贴,累计有50多种不同形式的津贴,在医疗保障方 面有病假津贴、 怀孕津贴、工伤津贴、伤残津贴等等 ,充分体现了高福利的人文关怀。
① 病假津贴:人们在休病假的第2~14天,可以从雇主 那里得到 相当于工资80%的病假津贴;从第15天开始 ,可 以从国家社保机构得到相当于工资80%的病假津 贴。
②怀孕津贴:妇女怀孕期间可以从社保机构领取11个 月的津贴,津贴相当于 工资的80%。新生儿出生后父 亲还有10天新生儿假期,可以得到80%的工资。
③工伤津贴:国民遭遇工伤或职业病后,可以得到 工 伤津贴。工伤致残后享受终身残障津贴,工伤死亡者 除给予丧葬补助外,其未成年子女可以同时享受遗属 津贴至19岁。
④伤残 津贴:凡16岁以上失去部分劳动能力的人可以 享受伤残护理津贴和残疾人津贴,津贴的额度根据伤
第二章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ppt课件

4 、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衰退的深刻影响。 5、 政治斗争的产物。 6 、 对抗共产主义,安定本国劳动者队伍。
四、“福利国家”与“国家福利”比较
讨论: “福利国家”等同于“国家福利”吗? 谈谈你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福利国家”与“国家福利”
国家福利—由政府供给的社会保障产品。 二者区别:强调的内容不同
而不仅仅是预防和消除贫困。
三、福利国家为何首先诞生在 20世纪下半叶的西欧和北欧国家?
1 、作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基础,社会救济和社会保 险在这些国家有过多年的实践。
2、 二战结束后,这些国家的人民渴望安居乐业, 改善生活条件。
3 、20世纪50-60年代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推出更多 福利项目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1)充分就业的概念 A非自愿性失业 B充分就业的含义 充分就业包含两种情况: 第一,不存在非自愿性失业 第二,社会就业量达到一种饱和状态
补充:失业的类型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工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隐蔽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 市场组织不健全所造成的失业。
这种失业一般发生在人们处于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因而工作不停变动的场合。
例如,人们搬到一个新城市后需要寻找工作,一个人由于某种职业 不够 理想而想寻找其他职业所引起的暂时性失业。
大学毕业生寻找一个工作时需要花费一段时间,从而导致一时性 失业;妇女在生完孩子后可能需要重新寻找工作,等等。
这类失业在经济学上被成为“工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尤其令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周期性失业”。 它来自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
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普遍增加。在衰退和谷底阶段, 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暗淡,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 大量裁减雇员,形成令人头疼的失业大军。
四、“福利国家”与“国家福利”比较
讨论: “福利国家”等同于“国家福利”吗? 谈谈你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福利国家”与“国家福利”
国家福利—由政府供给的社会保障产品。 二者区别:强调的内容不同
而不仅仅是预防和消除贫困。
三、福利国家为何首先诞生在 20世纪下半叶的西欧和北欧国家?
1 、作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基础,社会救济和社会保 险在这些国家有过多年的实践。
2、 二战结束后,这些国家的人民渴望安居乐业, 改善生活条件。
3 、20世纪50-60年代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推出更多 福利项目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1)充分就业的概念 A非自愿性失业 B充分就业的含义 充分就业包含两种情况: 第一,不存在非自愿性失业 第二,社会就业量达到一种饱和状态
补充:失业的类型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工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隐蔽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 市场组织不健全所造成的失业。
这种失业一般发生在人们处于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因而工作不停变动的场合。
例如,人们搬到一个新城市后需要寻找工作,一个人由于某种职业 不够 理想而想寻找其他职业所引起的暂时性失业。
大学毕业生寻找一个工作时需要花费一段时间,从而导致一时性 失业;妇女在生完孩子后可能需要重新寻找工作,等等。
这类失业在经济学上被成为“工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尤其令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周期性失业”。 它来自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
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普遍增加。在衰退和谷底阶段, 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暗淡,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 大量裁减雇员,形成令人头疼的失业大军。
社会保障概论课件 第六章生存发展风险与保障

1. 1949-1953年的慈善事业改造 2. 1954-1977年慈善事业的缓慢发展 3. 1978-2007年慈善事业的新生 4. 2008-2018年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期
二.慈善事业的特征 1. 民间性 2. 非营利性 3. 自愿性 4. 利他性 5. 公开性 6. 法制规范性 以医疗费用捐助为例,应当在披露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商业 保险支付情况,家庭支付能力等信息后进行社会求助。
三.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
1. 司法救助
人民法院对于民事、行政案件中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 济确有困难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用缓交、减交、免交的一项救济措施。
2.法律援助
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层次上,对因贫困及其他因素导致的难以通过 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基本权利的社会弱者,通过减免收费、提供法律 帮助的方式,实现其司法权益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课堂讨论与教学难点 • 如何平衡筹资与企业和职工的负担 • 兼顾提高待遇与持续发展的问题
① 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法 ② 恩格尔系数法 ③ 消费支出比例法
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 ① 建立家计调查制度 ② 杜绝骗保现象 ③ 加大就业监督与建立诚信体系 ④ 扩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金来源
第二节 灾害救助
• 救灾包括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建立部门应急联动机制、保障受 灾群众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生活救助
一.最低生活保障 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解决下岗职工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困难而建 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2.城乡居民最低保障制度的对象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主要三 类人员。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
二.慈善事业的特征 1. 民间性 2. 非营利性 3. 自愿性 4. 利他性 5. 公开性 6. 法制规范性 以医疗费用捐助为例,应当在披露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商业 保险支付情况,家庭支付能力等信息后进行社会求助。
三.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
1. 司法救助
人民法院对于民事、行政案件中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 济确有困难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用缓交、减交、免交的一项救济措施。
2.法律援助
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层次上,对因贫困及其他因素导致的难以通过 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基本权利的社会弱者,通过减免收费、提供法律 帮助的方式,实现其司法权益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课堂讨论与教学难点 • 如何平衡筹资与企业和职工的负担 • 兼顾提高待遇与持续发展的问题
① 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法 ② 恩格尔系数法 ③ 消费支出比例法
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 ① 建立家计调查制度 ② 杜绝骗保现象 ③ 加大就业监督与建立诚信体系 ④ 扩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金来源
第二节 灾害救助
• 救灾包括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建立部门应急联动机制、保障受 灾群众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生活救助
一.最低生活保障 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解决下岗职工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困难而建 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2.城乡居民最低保障制度的对象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主要三 类人员。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
第六章医疗社会保障制度PPT课件

• 公费与劳保医疗的产生
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 1952年政务院颁布《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 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的免费治疗 和疾病预防的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
1952年12月底全国实行《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职工 有330万人,享受公费医疗的人数为440万人。
• 公费与劳保医疗的特征
共同付费方式
以个人或家庭 的医疗保险储蓄
作为起付线
分级共同付费方式
不同年龄段 自付比例不同
最高保险限额方式
2020年9月28日
混合式
10
二、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
2020年9月28日
11
三、医疗保险费用控制
• 对医疗服务需方的费用控制途径 • 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费用控制途径 • 明确政府在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面的职责
2020年9月28日 疾病风险
• 医疗保险
为补偿因疾病带来的 医疗费用损失的保险。
医疗保险
2020年9月28日
社会医疗保险 商业医疗保险
4
小案例 医疗保险与疾病风险
• 我国现在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参保人员中患有 疾病的人通过保险的方式和手段给予事后补偿的一种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我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已经发生的疾病风险 的费用控制上。但医疗保险制度只是为被保险人在疾病发生 时提供的费用补偿吗?
免费特征明显 统筹层次很低 包含劳动者及直系亲属
2020年9月28日
评价
16
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初期改革
• 1.实行了医疗费用与个人挂钩的探索 • 2.加强了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约束 • 3.实行了医疗费用统筹试点
——有一定贡献,但未从根本上消除原有医疗制 度的根本缺陷:缺乏合理、稳定的费用来源;社 会化程度低。
第六章 医疗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概论》PPT课件

6.1.3 三方之间的关系
2、三方之间的关系
缴纳医疗保险费
保险方
需求方
提供医疗服务
支付医疗费用 供应方
6.1.3 三方之间的关系
3、基金管理 基金筹集 基金支付 基金监管
6.1.4 基本功能
1、稳定社会
使没有经济来源、经济贫困、遭遇不幸和一切社会 工作者在失去工作能力或工作岗位后,还能维持基本 的生活水平,享有基本的卫生服务,能够满足基本的 健康需求,从而消除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社会得以 稳定发展 。具体表现在:
1996年) 扩大试点改革阶段(1996年-1998年) 全面改革阶段(1998年-至今)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改革
3、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实施的基本原则 实施范围 缴费比率 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 起付线和最高支付限额 社会统筹层次 一些其他规定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
第6章 医疗社会保障
6.1医疗社会保障概述 6.2 外国医疗社会保障 6.3我国医疗社会保障
6.1 医疗社会保障概述
基本内涵 保障体系 三方之间的关系 基本功能
6.1.1 基本内涵
医疗社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是指由政府从财政、政策和技术上为广大国 民提供某些或全部基本的医疗健康服务,以改善他们 健康状况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担制度的实施对象. 4、,保险 费占到12%,病人自己负担等占到8%.
6.2.1 英国基本医疗制度
5、医生的报酬
在医院工作的医生主要根据职称等来确定报酬,主要 是基本工资.家庭医生主要根据登记病人数支付的人头 报酬为基本工资
6、管理体制
在管理上,一般实行基本医疗保险的行政管理与业务管 理相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