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超临界压力煤粉锅炉课程设计
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调节特性分析

600M W超临界直流锅炉调节特陛分析冯学军(广东省潮州市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潮州515723)应用科技哺要]大唐潮州发电厂一期工程1、2号锅炉是引进技术进行设计、制造,锅妒为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硪.、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带内置式再循环泵启动系统的本生直流锅炉,型号为H G一1900/25.4-Y M4。
本文根据大唐湖州电厂2x600M W超临界机细的运行栉睦瓦在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机组直流运行方式的动态特性以及从循环运行方式向直流运行方式转变。
进行分析探讨和经验总结,为大型超临界机纽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借鉴。
供键词】超临界直流锅炉;直滴运行;湿态运行大唐潮州电厂2x600M W超临界机组于2006年下半年投产,经过三年的运行,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南方电网大幅调峰的要求。
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难于掌握,如大幅调峰时锅炉运行的动态特性,从循环运行向直流方式转变,煤种变化导致燃烧不稳定,燃烧偏斜导致左右侧主再热汽温偏差大、水冷壁、过热器壁温超温以及结焦等。
本文从超临界直流锅炉调节特性与汽包炉的区别入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探讨,对600M W超临界锅炉的调节特性进行总结经验,为以后大型超l I缶界机组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提供借鉴。
1汽温的调整1.1循环方式的主汽温调节循环方式的主汽温主要从两个方面调整:一是通过投运不同高度的燃烧器来调整炉膛火焰中心,如果燃烧调整不好,燃烧中心上移时,不仅造成过热器、再热器壁温超温,还造成减温水需求量大:二是通过改变氧量调整过剩空气系数,因为过剩空气系数偏大或偏小,将造成对流换熟和辐射传热的L-t:侈|J变化。
12直流运行方式下主汽温调节直流运行方式下主汽温主要靠调整给水量、燃料量、中间点温度、减温水、给水温度、协调控制等,表l介绍了哈尔滨锅炉厂设计的600 M W超临界机组调整情况。
煤水比失调会引起主汽温度偏离设计值,因此要根据煤质情况确定合理的表1哈锅设计的600M W趣I缶界机组的调节参数t日岫o1R L.75%T}仉50%B M C冉310%撙既&圭芦勘(M pa)p25.●o25.2&20.14016.07.a9.5舡主汹【柏l—19S岳t1362,12雏‘973“S37。
600MW超临界直流W火焰锅炉的燃烧调整

黄建钱
摘
彀姆与嫡嘎
6 0 0 MW 超临界直流 W 火焰锅炉的燃烧调整
( 威信 云投 粤 电扎西能源有限 公司 云南 威信 6 5 7 9 0 3 ) 要: 通 过了解 我} - 6 0 0 MW超临界直流w火焰锅 炉的运 行情况 以及对 已经投运 的同类型锅炉的表现 , 提出对6 0 0 M W超 临界直流w火焰锅炉 的燃 烧调整 的对策及建议, 优化我厂锅炉的燃烧 , 提 高效率 。 关键词 : 6 0 0 MW W火焰锅炉 燃烧 调整
碳量 , 提高了锅炉效率。 3 . 2调 整 制 粉 系 统 自 调试 以来,我厂制粉系统存在磨煤机 出口风温偏低、磨运行方式不
当、 磨煤机出 口 分离器易堵塞易引起超温等 问题。 3 . 2 . 1 提高磨煤机 出口风温 磨煤机出 口风温偏低, 会影响煤粉的着火并延长煤粉 的燃尽 时间, 造成 火焰 中心上移而引起超温及大渣和飞灰含碳量高等问题 。我厂调试初期 磨
1前言
挡板则关小至4 0 , - . 4 5 % , 前后墙风量 比 例约为1 . 3 : 1 。 并且炉膛两侧 的F 挡板较
我厂# 1 、 2 锅炉均 为东方锅炉厂生产 的 w 型6 o 0 Mw超临界直流锅 炉。 锅
炉共有2 4 只专门用于燃烧无烟煤 的双旋风煤粉浓缩燃烧器,前后拱各布置 1 2 只 。使用6 台正压直吹式双进双 出钢球磨煤机, 每 台磨煤机对应 四个燃烧
会超过5 5 0  ̄ C( 设计最高允许 温度为5 0 2 " C ) 。锅炉受热面的长期超温或短 时 严 重超温 , 带来 了锅炉受热面超温爆管以及 水冷壁 拉裂 的风 险。我 厂≠ { 1 、 2 锅炉均 出现 因受热面超温爆管而被迫停运 的情况。
600MW超临界锅炉调试介绍

600MW超临界锅炉调试介绍首先,在进行600MW超临界锅炉的调试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锅炉的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周围没有明火和易燃物品。
然后对各个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润滑,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接下来是对锅炉参数进行调整,包括炉膛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及煤粉、空气等供给量进行调整。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炉膛调试:首先要对炉膛进行预热,调整炉膛的温度和压力,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然后进行炉膛的点火和燃烧调试,确保燃烧稳定、烟道温度合理,并进行适当的焚烧空气调整。
2.热交换器调试:对各个热交换器进行调试,包括空气预热器、锅炉水壁、过热器和再热器等。
调试过程中要注意调整热交换面积、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热交换效率高、传热均匀。
3.蒸汽调试:对蒸汽管道、阀门等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蒸汽流量和压力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要注意蒸汽的排放和回收,防止能源浪费。
4.控制系统调试:对锅炉的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包括炉温、压力、水位等参数的控制。
确保控制系统稳定可靠,能够自动控制锅炉运行。
5.安全保护调试:对锅炉的安全保护系统进行调试,包括过热保护、低水位保护等多重保护系统。
确保锅炉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机,避免事故发生。
在进行600MW超临界锅炉的调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好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要关注锅炉运行数据,及时调整参数,优化运行效率。
通过系统的调试和检验,确保锅炉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的发电效果。
总之,600MW超临界锅炉的调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流程和规定进行调试,以确保锅炉运行安全稳定、高效节能。
通过调试过程的努力,将确保锅炉能够正常运行,为电力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
600MW级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过程中压力与温度控制探讨

不再增加, 主蒸汽压力主要由汽轮机高压旁路 糯
来调节。
在升温升压过程中 , 为达到汽轮机冲车的 条件 , 必须有一定 的主蒸 汽流量 , 防止蒸 汽带
图2 锅 升 升 过 主 温 压 对 关系 炉 温 压 程中 蒸汽 度与 力 应
水, 主蒸汽温度也要求有一定的过热度… 。为防止主蒸汽及再热蒸汽超温 , 的开度 , 旁路 及开启的时间 尤为重要 。当蒸汽达到冲车要求的时 , 主蒸汽压力不要太高 , 这就要求高压旁路开度要大 , 这样 能保证 定的蒸汽流量 , 主蒸汽不易超温 。高压旁路开度一般为 4 %左右 , 5 主蒸汽压力设定为 7M a P。
力为 3 0~ . a . 3 5MP 。
表 1 点火及助燃油特性分析
气轮机要求的冲转参数为: 主蒸汽压力 5M a 89M a 主蒸汽温度 30o 40o 再热蒸 汽压 P ~ . P , 7 C一 2 C, 力 0 6 P ~ . P , . a 0 8 a再热蒸汽温度 3 0 C~ 7 ℃ , M M 2 30 主蒸汽过热度大于 5 o 6℃。在锅炉压力为0 2 P . a M 时开启高低旁路 , 此后到锅炉冲转期间主再热蒸汽压力 由高低旁路控制 , 主蒸汽压力与旁路开度关系见 图1 。由图 1 可知主蒸汽压力在 9 P 之前与高压旁路开度基本成线形关系。当主蒸汽压力达 9 P a M a M 定压时 , 高低旁路控制方式均为 自动方式下 , 此时主蒸汽流量为 15 6 / , 9 . h 主蒸汽温度 为 3 7 C, t 9 再热 o 蒸汽 也达 到气 轮机 冲转 要 求 。
6 0MW 级 超 临 界 直 流 锅 炉 启 动 过 程 中 0 压 力 与 温 度 控 制 探 讨
郑 国宽 , 春 江 , 袁 文 岩2
600MW超临界、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技术介绍(哈汽)

1000MW超临界机组
出力 (MW)
年
制造厂
形式
压力 主汽温度 再热温度
(Mpa) (℃)
(℃)
1000 1997 TOSHIBA CC4F41 24.6
566
593
1000 1998 HITACHI CC4F41 24.6
600
600
1000 2001 TOSHIBA TC4F40 24.2
三菱高中压模块
总体设计
汽轮机型式
超临界、一次中间再 热、三缸四排汽、单 轴、凝汽式
铭牌功率 最大计算功率 转速
旋转方向 主蒸汽压力MPa 主蒸汽温度℃ 再热蒸汽温度℃ 铭牌工况主蒸汽流量
600MW 665MW 3000rpm 顺时针(从调端看) 24.2 Mpa(a) 566 ℃ 566 ℃ 1807.9 t/h
蒸汽条件 31.1MPa 566/566/566℃ 31.1MPa 566/566/566℃ 24.2MPa 566/566℃ 24.2MPa 566/593℃ 24.2MPa 566/566℃ 24.6MPa 566/593℃ 24.2MPa 593/593℃ 24.2Mpa 566/566℃ 25.1Pa 600/610℃ 24.2MPa 566/593℃ 24.2MPa 593/593℃ 24.2MPa 566/593℃ 25.1MPa 566/566℃ 25.1MPa 566/566℃ 24.2MPa 566/593℃ 24.2MPa 566/593℃ 25.1MPa 566/566℃ 24.2MPa 593/593℃
沁北超临界高中压设计特点 解决超临界机组设计难点
n 防固粒腐蚀
n 表面渗硼 n 固粒腐蚀下降为原材料0.2
微油点火在600mw超临界压力锅炉上的应用

微油点火在600M W超临界压力锅炉上的应用刘正国(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广东汕尾516600){刘。
“’f¨,,r‘|{I『7It11{、l,’t+“f’p:o"}q々㈣∥强青妻】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2台锅炉燃油系统初步设计采用的是传统的轻柴油点火和低负荷投油助燃方式,祝纽启动耗油大,而且。
i,在这种方式下冷炉启动初期电除尘不能及时投、,造成环境污袭。
√敬,p邕电翊能源与动力工程;锅炉;微油点火;节油;稳燃-。
/..,,。
.,,,√,,,,,,,i….j,,,;广≥斑海湾发电有限公司2台锅炉燃油系统初步设计采用的是传统的轻柴油点火和低负荷搦由助燃方式,柳绍启动耗油大,而且在这种方式下冷炉启动初期电除尘不I P<O受.e<t t f L,x.,造成环境污染。
为寻求一种节能、环保的点火系统,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对锅炉进行了微油冷炉点火技术改造,并于2007年5月在机组的启动、停运试验中被成功的应用。
目前,该技术在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600M W超临界机组上已应用多次,证明该技术操作简单,删I,完全满足柳组运行要求。
1微油点火燃烧器原理微油点火燃烧器主要由微油枪点火系统、煤粉燃烧器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点火系统由微油燃烧室及高压点火枪、压缩空气、燃烧油系统、壁温监测、火检系统等组成。
煤粉燃烧器主要由煤粉浓缩器、一次煤粉燃烧室、=次煤粉燃烧室、周界风和冷却风室组成。
控制系统对点火系统和送粉系统进行控制,实现程控点火与油枪灭火联锁保护,保证锅炉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气化微油煤粉燃烧器结构示意图见图1。
乏7—纛黧j其工作原理是:先利用压缩空气的高速射流将燃糊由直接击碎,雾化成超细油滴进行燃烧同时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对燃油进行加热、扩容,使燃油在极短的时间内蒸发气化。
油枪直烧燃烧由气,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及火焰温度。
气化燃烧后的火焰刚性极强、传播速度极快,中心温度高达1200—2000。
凤台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简介

点火 油枪
启动 油枪
燃烧 器
HT-NR3燃烧器配风示意图
一次风机
一次风由一次风机提
供。它首先进入磨煤 机干燥原煤并携带磨 制合格的煤粉通过燃 烧器的一次风入口弯 头组件进入HT-NR燃 烧器,再流经燃烧器 的一次风管,最后进 入炉膛。
中间 段 进气 箱
一次风 机 叶轮 机壳
润滑 油站
二次风、三次风
工作原理
ZGM113G磨煤机是一种中速辊盘式磨煤机,其碾磨部分
是由转动的磨环和三个沿磨环滚动的固定且可自转的磨辊 组成。需粉磨的原煤从磨机的中央落煤管落到磨环上,旋 转磨环借助于离心力将原煤运动至碾磨滚道上,通过磨辊 进行碾磨。三个磨辊沿圆周方向均布于磨盘滚道上,碾磨 力则由液压加载系统产生,通过静定的三点系统,碾磨力 均匀作用至三个磨辊上,这个力是经磨环、磨辊、压架、 拉杆、传动盘、减速机、液压缸后通过底板传至基础(见 图6―1)。原煤的碾磨和干燥同时进行,一次风通过喷嘴 环均匀进入磨环周围,将经过碾磨从磨环上切向甩出的煤 粉混合物烘干并输送至磨机上部的分离器,在分离器中进 行分离,粗粉被分离出来返回磨环重磨,合格的细粉被一 次风带出分离器。
燃烧器风箱为每个HT-NR3燃烧器提供二次
风和三次风。风箱采用大风箱结构,同时 每层又用隔板分隔。在每层燃烧器入口处 设有风门执行器,以根据需要调整各层空 气的风量。风门执行器可程控操作。
燃尽风(OFA)
燃尽风采用优化的双气流结构和布置形式。
燃尽风风口包含两股独立的气流:中央部 位的气流是非旋转的气流,它直接穿透进 入炉膛中心;外圈气流是旋转气流,用于 和靠近炉膛水冷壁的上升烟气进行混合。
点火 油枪
二次 风
一次 风煤 粉
三次 风
600MW机组课程设计开题报告

能源与环境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某发电厂600MW机组七级热力
系统和凝结水系统设计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 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日期:
注:
学生根据导师的选题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调研,并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尽量做到思路清晰,各阶段目标明确,各部分任务之间的时间安排松紧得当,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已提前接触和课题相关工作的学生,论文学期前所做的相关工作均可作为设计工作的一部分,并在设计工作计划中注明。
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查开题报告,凡思路不清,目标不明确和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开题报告必须重写。
文献检索: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写出一种或以上有效的检索方法
文献综述:合理化设想
注:
环保永远是社会的必需品,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要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但人们一定要限制其发展方向为有利于人类生存,而不能背道而驰!
文献综述:简述主要文献要点及综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林学院锅炉课程设计第1章锅炉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1 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1.1.1 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到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与热力计算相关的标准或导则,培养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绘图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待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1.1.2 锅炉课程设计的内容本书的设计任务是根据一台给定规范和形式的600MW等级超临界压力直流煤粉锅炉的原始资料,进行锅炉的结构设计和热力计算。
(1)锅炉设计计算时应提供的原始资料1)锅炉的主要参数,包括锅炉蒸发量、再热蒸汽流量、给水压力和温度、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
2)给定的燃料和燃料特性。
3)锅炉概况,如锅炉结构和受热面布置、制粉系统、燃烧设备的形式等。
4)锅炉结构简图、烟风和汽水系统流程简图等。
在设计计算时,锅炉的排烟温度和热空气温度应预先选定,也可以原始数据给定。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和烟道烟气温度,以及汽水流程中各受热面进出口处工质的温度和焓,应根据技术要求在合理的范围内选定。
(2)课程设计的内容1)锅炉炉膛及主要受热面的结构设计。
2)额定负荷下锅炉的热力计算。
3)绘制锅炉受热面的结构图。
4)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1.1.3 锅炉设计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对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电力工业的发展日益受到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的节能减排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首要标准。
因此,针对新型锅炉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新情况下对锅炉系统的特殊要求,科技工作者子在锅炉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成熟、先进的超临界压力技术,确保机组具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和可用率。
(2)选用合适的炉膛尺寸及热负荷指标,采用先进的燃烧方式和燃烧设备,在保证炉膛不结渣和不产生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前提下,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减小炉内烟气温度及速度偏差、降低锅炉的NOX排放。
(3)采用成熟可靠的受热面布置方式,减小汽温偏差,保证受热面安全可靠。
(4)具有较好的煤种适应性和低负荷稳燃性能以及良好的启、停及榆林学院锅炉课程设计调峰性能等。
(5)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方法,确保设计结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在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制造和运行方面的实践经验,集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精确计算分析的同时,通过试验对结果进行约验证,从而批国家各个方案的优劣。
1.2 锅炉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2.1 锅炉课程设计热力计算方法锅炉热力计算可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
两者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都从燃料燃烧和热平衡计算开始,然后按烟气流向对锅炉机组的各个受热面(炉膛、屏式过热器、对流过热器等)进行计算,其区别在于计算任务和所需求的数据不同。
设计计算的任务是根据给定的锅炉容量、参数和燃料特性来确定锅炉机组的结构尺寸和各个部件的受热面面积,并确定锅炉的燃料消耗量、锅炉效率、各受热面交界处工质和烟气的温度和焓、各受热面的吸热量和介质速度等参数,为选择辅助设备和进行空气动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管子金属壁温计算和强度计算等提供原始资料。
校核计算的任务是在给定锅炉负荷和燃料特性的前提下,按锅炉机组已有的结构和尺寸,去确定各个受热面交界处的水温、汽温、空气和烟气温度、锅炉效率、燃料消耗量以及空气和烟气的流量和流速。
校核计算是为了估计锅炉机组按指定燃料运行的经济指标,寻求必要的改进锅炉结构的措施,选择辅助设备(或检验原有辅助设备的适用性)以及为空气动力、水动力、壁温和强度等计算提供原始资料。
为了计算方便,设计计算也通常采用校核计算的方法,先根据经验并参考同类型锅炉结构,预先布置好各部件受热面的结构尺寸,然后进行校核计算。
如不合适,修改后再进行校核计算。
对锅炉机组做校核计算时,烟气的中间温度、内部工质温度、排烟温度以及热空气温度等都是未知数,上述温度需先假设,然后用渐进法(见此逼近法)去确定。
1.2.2 锅炉课程设计的步骤锅炉课程设计的步骤包括:(1)了解给定锅炉的结构、受热面布置、汽水和烟风系统流程等。
(2)进行锅炉热力计算,包括各受热面的设计、结构计算、校核计算等。
(3)锅炉总体的热量平衡校核和误差检查。
(4)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第2章锅炉简介2.1 锅炉的整体布置本课程设计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全钢架悬吊结构、Ⅱ形布置、固态排渣。
炉后尾部布置2台三分仓容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总体布置见图2-1。
榆林学院锅炉课程设计锅炉燃烧系统为配6台中速磨煤机的直吹式制粉系统,24只直流式燃烧器分六层布置于炉膛下部四角,煤粉和空气从四角送入,在炉膛中呈切圆方式燃烧。
在锅炉最大出力工况时,5台磨煤机和五层20只燃烧器投入运行,1台磨煤机备用。
在主燃烧器和炉膛出口之间布置一组分离燃尽风(SOFA)喷嘴。
2.2 省煤器和水冷壁系统2.2.1 省煤器和水冷壁系统流程给水由省煤器进口联箱流经省煤器管组、中间集箱和悬吊管,然后汇合在省煤器箱,再由2根连接管道分别引入水冷壁左右侧墙下集箱,水冷壁下集箱为四周相连通的集箱,水经由前后墙下集箱进入炉膛四周水冷壁。
锅炉水冷壁由炉膛下部螺旋管圈式和上部垂直管圈式水冷壁组成,水从下集箱进入螺旋段水冷壁经水冷壁过渡段进入垂直水冷壁,其流程如图所示。
在锅炉启动阶段和低于最低直流运行工况(30%BMCR)时,水在水冷壁内吸热形成汽水混合物,汇集至水冷壁上集箱,通过水冷壁引出汽水分离器,在汽水分离器内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后的蒸汽引至过热器,水则通过调节阀进入除氧器或大气式扩容器至凝汽器,进行工质和热量的回收。
在高于最低直流运行工况时,水在水冷壁内吸热形成的过热蒸汽汇集至水冷壁上集箱,通过引出管进入汽水分离器后,直接由连接管道引出到过热器,此时的汽水分离器仅作为连接水冷壁与过热器之间的汽水通道。
2.2.2 省煤器省煤器的作用是在给水进入水冷壁以前,将水进行预热,并借以回收锅炉排烟中的部分热量,提高其经济性。
省煤器布置于锅炉的后烟井低温再热器下面,采用光管蛇形管,顺列排列,与烟气成逆流布置,并由悬吊管悬吊,悬吊管内的工质来自省煤器。
为了确保后烟井的烟气分布均匀,在后烟井入口的后墙包覆管及省煤器进口处前后墙包覆管上均焊有烟气阻流板,以防止形成烟气走廊,造成局部磨损。
2.3 过热器系统过热器系统按蒸汽流向可分为:顶棚和包覆过热器,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其中主受热面为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
2.3.1 过热蒸汽系统流从汽水分离器引出的蒸汽进入炉顶进口集箱,经前炉顶管至炉顶出口集箱,为减少蒸汽阻力损失,在BMCR工况下约35.6%的蒸汽经旁路管直接进入炉顶出口集箱。
从炉顶出口集箱引出的蒸汽经过后炉顶管,后烟井包覆,后烟井延伸侧墙,再汇总至后烟井侧墙上集箱,分四路引入前屏进口集箱,进入前屏加热后进入前屏出口集箱,再分两路经第一级喷水减温后进入后屏过热器进口集箱,流经后屏并进入后屏过热器出口集箱,从后屏过热器出口集箱分两路经第二级喷水减温后进入末级过热器进口集箱,在末级过热器加热后榆林学院锅炉课程设计进入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
再由两根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引出管引出至两根主蒸汽管道并送往汽轮机高压缸。
2.3.2 前屏过热器前屏过热器(也称大屏,分隔屏过热器)布置于炉膛上部不仅可吸收炉膛上部的烟气辐射热,还能分隔烟气流,起到减弱切圆燃烧时炉膛出口烟气残余旋转的作用,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偏差。
2.3.3 后屏过热器后屏加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前屏之后,炉膛折焰角的前方,可吸收部分炉膛上部的辐射热量。
2.3.4 末级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布置于水平烟道,在高温再热器和炉膛后墙水冷壁悬吊管之后,受热面呈顺列逆流布置,主要靠对流传热吸收热量。
2.3.5 减湿系统过热器汽温通过两级喷水控制,第一级喷水布置在前屏过热器出口管道上,第二级喷水布置在后屏过热器出口管道上,过热器喷水取自省煤器进口管道的给水。
2.4 再热器系统再热器系统由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两级组成。
2.4.1 再热蒸汽系统流程自汽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分成两路经事故喷水减温器后引入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经低温再热器后进入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再经过两根连接管道引至高温再热器进口集箱,经过高温再热器后从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上引至两根蒸汽管道,送往汽轮机中压缸,其流程图如图所示。
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进行左右交叉,以减少因炉膛左右侧烟温偏差而引起的再热蒸汽温度偏差。
2.4.2 低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布置于后竖井烟道中,顺列排列,与烟气成逆流布置,靠对流传热吸收热量,低温再热器又分成水平段和垂直段。
垂直段布置于水平烟道的尾部竖井前墙悬吊管之后锅炉转向室的入口处。
2.4.3 高温再热器由于再热蒸汽采用摆动燃烧器调温,故高温再热器布置于炉膛折焰角上部烟气高温区,与烟气成顺流流动,顺列布置。
2.5 燃烧系统锅炉采用配中速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煤粉燃烧器为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摆动式燃烧器。
通过燃烧设备设计和炉膛布置的匹配来满足各项燃烧指标的要求,即煤粉的及时着火,稳定燃烧和低NO排放,并保证炉内不能发生明显的结渣和水冷壁的高温腐蚀。
主风箱设有6层强化着火煤粉喷嘴,在煤粉喷嘴四周布置有燃料风(周界风)。
煤粉喷嘴和二次风喷嘴相间布置。
除底部二次风(也称火下风)(UFA)和顶部二次风外,中间五层二次风(也称辅助风)的一层喷嘴都由三层小喷嘴组成,其中上下两层为偏置的CFS喷嘴,中间一层为直吹风喷嘴。
在主风箱上部设有两层紧凑燃尽风(Close榆林学院锅炉课程设计coupled OFA,CCOFA)喷嘴,在主风箱下部设有一层火下风(underfire air,UFA)喷嘴。
在CCOFA上部布置有分离燃尽风(separated OFA,SOFA)喷嘴,即五层可水平摆动的分离燃尽风喷嘴。
在本锅炉课程设计中,燃烧设备和制粉系统不需要设计和计算,直接给定。
2.6 烟风系统2.6.1 烟气系统炉膛中产生的烟气流过后烟井后,通过烟道进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仓,在预热器中利用烟气余热使一、二次风得到预热。
烟气在烟气仓中将预热器的波形板受热面加热而得到冷却。
加热后的波形板先进入二次风分隔仓加热二次风,然后再进入一次风分隔仓加热一次风。
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的烟气通过静电除尘器、脱硫设备等,排至烟囱。
2.6.2 空气系统一次风的作用是干燥和输送煤粉,从大气中抽吸的空气通过一次风机,送入三分仓预热器的一次风分隔仓,加热后通过热一次风道进入磨煤机,在进预热器前有一部分冷风在磨煤机进口前与热一次风相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