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丝弓矫治技术 - 四川大学课程中心30
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使用J钩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的临床效果分析

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使用J钩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直丝弓技术结合J钩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的效果。
方法对到本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30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采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再采用J钩头帽将拔牙间隙在口外牵引,将其向后关闭。
24个月后观察矫治效果。
结果 30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前牙覆牙合覆盖均恢复正常,后牙均建立中性关系,患者的面型均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直丝弓技术结合J钩能良好控制后牙支抗并控根压低内收上前牙,明显改善患者的面型,是安氏Ⅱ1错牙合的有效矫治方法。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技术 J钩安氏Ⅱ1错牙合治疗本文对30例患者采用直丝弓技术结合J钩矫治,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到本院口腔科就诊的30例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30例患者均为前磨牙远中关系,上颌有不同程度的前突,前牙开牙合3-7 mm,均伴有下颌轻度后缩。
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2-30岁,平均(15.8±2.4)岁。
1.2矫治方法30例患者均按照矫治计划将上颌第一双尖牙及下颌第一或者第二双尖牙[1]。
根据患者牙冠大小选择适宜的直丝弓托槽,并采用托槽定位器将直丝弓托槽准确粘贴。
采用0.016英寸的镍钛丝作为上下牙列的起始弓丝。
可以将尖牙末端采用弓丝回弯或者向后结扎,以防止覆牙合加深及前牙唇前倾[2]。
使用J钩头帽近水平位牵引结合颌内牵引远中移动上尖牙,两侧牵引力保持200g,咬合平面与力线保持平行或稍微上偏,每日牵引13h。
尖牙远移到位后,在侧切牙的远中焊接牵引拉钩,J钩的小环圈钩直接挂于拉钩上,用J钩高位牵引内收上切牙,两侧牵引力保持250g,咬合平面与力线保持40°,每日夜间戴用13h,与白天颌间及颌内牵引结合使用[3]。
10例患者均进行24个月的矫治,在治疗前后均行X线头影测量。
2结果经矫治后,30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虽然治疗前后SNA、SNB、L1-MP、MP-SN、L1-NA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患者前牙覆牙合覆盖均恢复正常,前磨牙均能建立中性关系,上前牙唇的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压低及减小,上唇突度也有所减小,面型改善明显。
直丝弓矫治技术

直丝弓矫治技术第一篇:直丝弓矫治技术介绍直丝弓矫治技术是现代正畸技术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直丝弓来达到矫正牙齿的效果。
而且这种技术广泛运用于各类型错颌畸形的矫治,如前牙反合、前牙前突、下颌前缩、开颌、复杂畸形等,成为目前较为常见的矫治方式之一。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牙齿上放置一种特殊制作的直丝弓,通过逐渐调整直丝弓的位置、形状和力度,将牙齿逐渐移动至正确位置,实现矫治效果。
而且直丝弓也可以很好地支持矫治的活动,可以应用于缺失牙齿的矫正和种植牙矫治。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优点包括负担较轻、治疗时间较短、口腔舒适度较高、矫治效果可控等。
但是其矫治的效果也可以因为很多因素而出现不良反应,例如牙齿移动速度过快或过慢、过度磨损或损伤等,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治疗需求和牙齿状况来选择最适合的直丝弓矫治技术。
总之,直丝弓矫治技术依靠其独特的原理,可以根据患者的矫治需求,有效治疗各种错颌畸形,并在口腔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篇: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技术步骤直丝弓矫治技术虽然便于操作,但其步骤还是需要遵循,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具体步骤如下:1. 患者检查:首先必须进行口腔检查,了解患者的口腔情况,包括牙齿排列、错颌状况、牙齿健康状况、牙周状况等,以便制定具体矫治方案。
2. 图像学检查:通过拍摄X光片或CT片,了解牙齿以及骨骼的状况,包括牙齿坐落位置、牙齿根的状况、牙齿错颌程度等,以帮助医生准确制定治疗方案。
3. 模型制作:在进行正式治疗前,需要取模拟牙齿的石膏模型,以便于医生进行临床实验、制作直丝弓等操作。
4. 直丝弓设计:直丝弓的制作需要在石膏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来制作,如直丝弓截面形状、直丝弓长度、钢丝大小、强度等。
5. 直丝弓装置:选择正确的直丝弓、并使用适当的力度,通过患者口腔内的支点,精确地调节直丝弓位置,处于引力平衡状态。
6. 直丝弓调整:矫治中需要追踪直丝弓的效果并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调整直丝弓的位置、强度等参数,修正影响矫治进程的因素,确保治疗效果。
第五节 直丝弓矫治器和矫治技术

第七章第五节直丝弓矫治器和矫治技术(一)正常牙合六项标准1、磨牙关系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沟上;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尖的近中斜面上,上颌尖牙咬合于下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之间。
2、牙齿近、远中倾斜(冠角、轴倾角)临床冠长轴的龈端向远中倾斜时冠角为正值,向近中倾斜时冠角为负值。
正常牙合的冠角大都为正值。
3、牙齿唇(颊)-舌向倾斜(冠倾斜、冠转矩)上切牙冠转矩为正,下切牙接近直立,从尖牙起,上、下后牙冠转矩为负。
4、旋转后牙旋转后占据较多的近远中间隙,前牙占据较少。
5、间隙正常牙合无牙间隙存在。
6、牙合曲线Spee曲线较深时,上牙弓间隙不足以容纳上牙;颠倒的Spee曲线,则上牙的间隙过多。
(一)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直丝弓矫治器的设计直丝弓矫治器各个牙齿托槽底部厚度不同并与牙齿近远中、龈向的曲度一致,托槽内预置有不同的轴倾角、转矩角,牙齿的定位由托槽完成,不用在弓丝上弯制三种序列弯曲就能完成弓内治疗。
1、消除第一序列弯曲直丝弓矫治器通过调节托槽底的厚度,自动完成这种牙齿移动,使牙齿再牙弓中保持正确的唇(颊)舌位置关系。
2、消除第二序列弯曲直丝矫治器的托槽,根据不同牙齿的位置,在槽沟上加入了不同的近远中倾斜角度。
3、消除第三序列弯曲直丝弓矫治器用托槽槽沟转矩角。
(二)直丝弓矫治器的设计1、Andrews直丝弓矫治器使用Andrews直丝弓矫治器时,首先要根据拔牙或不拔牙选择“标准式”或“拔牙式”;其次要根据患者ANB 角的大小区分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切牙托槽;最后对拔牙病例还要根据支抗的大小确定三种不同形式的尖牙与后牙托槽。
2、Roth直丝弓矫治器Roth改良的直丝弓托槽是一种拔牙托槽,其主要设计思想为:(1)一种托槽系列适用于大部分患者。
(2)托槽所包含的角度可以完成牙齿三方位的轻度过矫治。
(3)允许牙齿轻微倾斜移动,而不像Andrews托槽那样完全整体移动牙齿。
当代直丝弓矫治器与矫治技术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共97页文档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品课程课件讲义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当代直丝弓矫治器与矫治技术PPT精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马 克罗维 乌斯
《直丝弓矫治技术》课件

特点
直丝弓矫治技术以其高效、精准、舒适等特点在正畸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技 术采用预成矫治器,简化了矫治器的制作和调整过程,缩短了矫治时间。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源
直丝弓矫治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由美国正畸医师Angle提出。
发展
创新
近年来,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器设 计、矫治程序和材料选择等方面不断 创新,提高了矫治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
详细描述
青少年矫治案例中,直丝弓矫治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青少年患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医生能够利用直丝 弓矫治器的矫形力,对牙齿进行精准的移动和排列,改善牙齿的整齐度和咬合关系。这种矫治技术在青少年矫治 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患者带来长期稳定的矫治效果。
案例二:成人患者矫治
总结词
成人矫治是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由于成年人的骨骼发育已经完成,矫治难度相对较大 ,但通过合理的矫治方案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仍可取 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目标实现
通过矫治过程中的牙齿移动,改善 牙齿排列、咬合关系和面部美观, 达到治疗目标。
02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适应症 与禁忌症
适应症
牙齿拥挤错位
开合、反合
直丝弓矫治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牙齿拥 挤错位,特别是对于复杂的牙列拥挤病例 有较好的矫治效果。
对于开合、反合等上下颌关系异常的病例 ,直丝弓矫治技术能够通过精确调整牙列 和颌骨的位置,改善上下颌关系。
详细描述
在成人矫治案例中,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样发挥了重要 作用。由于成年人的骨骼发育已经完成,矫治难度相 对较大,但通过合理的矫治方案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医生能够利用直丝弓矫治器对成人的牙齿进行精准的 移动和排列,改善牙齿的整齐度和咬合关系。这种矫 治技术在成人矫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为患 者带来显著的矫治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比较研究

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比较研究【摘要】目的:研究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60例安氏Ⅱ或者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使用0.46mm直丝弓矫治装置将患者上下牙列充分排齐整平,使用两步法将拔牙间隙关闭,拉尖牙向远中完成之后,随机分组,滑动法组30例,关闭曲法组30例。
结果:对比两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内收4颗切牙疗程,P>0.05。
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应用效果相当,因此,临床医生可根据个人习惯来选择。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拔牙正畸治疗期间需要将拔牙间隙关闭,常用两种方法[1],一种是关闭曲法,一种是滑动法,本组实验使用0.46mm直丝弓矫治装置,利用两步法,对拔牙间隙进行关闭,选择60例患者,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于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将60例安氏Ⅱ或者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选择,男女分别是20例、40例,年龄在11岁至17岁,均值15.5岁。
滑动法组30例,关闭曲法组30例。
1.2方法矫治:使用0.46mm直丝弓矫治装置,完成患者上下牙列充分排齐整平操作,在矫治序列纳入上颌第二磨牙,治疗过程中,特殊增强支抗装置不使用,利用两步法,对拔牙间隙进行关闭。
(1)拉尖牙向远中:使用0.41mm×0.56mm的不锈钢方丝、弹力链将尖牙拉向远中方向至患者第二前磨牙位置,接触后,利用结扎丝对尖牙进行连续结扎,结扎第二前磨牙以及第一磨牙。
(2)内收前牙:在侧切牙远中,将牵引钩放置,是滑动法组做法,在弓丝上将10°摇椅形曲增加,利用弹力链,在牵引钩与第二磨牙之间加力,内收4颗切牙,初始0.78~1.76N,每4周对弹力链更换1次,关闭曲法组在侧切牙与尖牙间弯制泪滴曲,将前后臂增加10°后倾弯摇椅形曲,每次需要打开1.0mm~1.5mm,每4周加力1次,初始1.96~2.74N。
安氏Ⅱ类牙齿畸形矫治术中应用传动直丝弓治疗牙齿畸形30例临床观察

安氏Ⅱ类牙齿畸形矫治术中应用传动直丝弓治疗牙齿畸形30
例临床观察
吴竹安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4(25)6
【摘要】选取择期行安氏Ⅱ类牙齿畸形矫治术患者3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分析30例病例传动直丝弓矫治效果。
30例患者成功矫治时间为11~18(16.03±2.12)个月,评估患者的牙齿对合状况,矫治术后,患者均具有良好的覆盖、覆颌和上下磨牙的良好对合关系,牙齿外观得以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高达100%;矫治后SNA角、L1NB角、ANB角、U1NA距、L1NB距、
U1CPP距、L1CMP距、覆盖、覆颌值均明显低于矫治前,矫治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SNB角、U1L1角、MPSN、U6PP距、
L6MP距等测量值均明显高于矫治前,矫治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传动直丝弓在安氏Ⅱ类牙齿畸形矫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明显改善正畸矫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1382-1383)
【作者】吴竹安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北武汉 430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5
【相关文献】
1.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颌的临床研究
2.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3.MBT直丝弓和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比较
4.MBT直丝弓和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比较
5.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丝弓矫治技术

直丝弓矫治技术直丝弓矫治技术是现代正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调整牙齿和下颌的位置,达到美观、功能良好的牙齿排列。
本文将介绍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原理、优势、应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金属丝弓的弹性力,施加在牙齿上,从而调整牙齿和下颌的位置。
在矫治开始前,牙科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然后,医生会在患者的牙齿上粘贴金属支架,并将直丝弓固定在支架上。
随着治疗的进行,医生会根据个体化的需求,逐渐调整直丝弓的张力和位置。
通过持续的力,牙齿逐渐移动到理想的位置。
整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矫治效果。
直丝弓矫治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矫治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直丝弓的固定于牙齿上,不需要患者自行取下,从而保证了矫治的连续性和效果。
其次,直丝弓的张力和位置可以进行精确的调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同时,直丝弓可以直接施加力量于牙齿上,较少地依赖外部的力矩,从而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感。
此外,直丝弓矫治技术对于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小,可以正常进食和清洁口腔。
直丝弓矫治技术适用于多种牙齿畸形和下颌异常的矫正。
常见的问题包括牙齿拥挤、错颌、牙齿缺失、开颌等。
通过直丝弓矫治技术,可以将牙齿逐渐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使得牙齿排列更加整齐、美观。
同时,直丝弓矫治技术可以纠正下颌的异常,提高咬合功能和面部美观度。
但是,在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之前,牙科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适合进行矫治。
在进行直丝弓矫治技术时,患者也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线清洁口腔。
其次,患者需要避免咬硬物或过于粘性的食物,以免损坏直丝弓和支架。
同时,在佩戴直丝弓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些许疼痛和不适,这是正常的反应,可以通过暖敷和口腔清洗缓解。
最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去医院进行复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直丝弓的位置和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丝弓矫治器的安放
托槽粘接 以 “临床冠” 中心定位、托槽
托槽和颊面管的正确位臵是治疗
成功的关键;否则,托槽预设的
轴倾角、转矩角都失去意义
纵轴与“临床冠”
长轴一致
直丝弓矫治器的安放
带环粘接
颊面管中心与“临床冠”中心一致,
颊面管倾斜角达到设计位臵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基本步骤
第一阶段:排齐、整平牙列
第二阶段:关闭拔牙间隙、矫正咬合关系
– 牙位控制精确,减少往返移动
– 病人感觉舒适,矫治时间缩短 – 更易达到正常合的六项标准和功能合的治疗目标
• 由于错合畸形的多样性,直丝弓矫正技术并不意味着一点弓丝 弯曲都不作,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弓丝做适当弯制,以获
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自锁托槽(Self-ligation Bracket)
• 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如Speed矫治器(1980)、Activa矫 治器(1986)、Damon矫治器(1996)、Smartclip(2000) • 保留了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优点的基础上,改变了弓丝和 托槽之间传统的结扎方式,大大减小了矫治器系统内的 摩擦力,使牙齿在轻力作用下迅速移动
对于拔牙病例,为防止拔牙间隙两侧牙齿受牵引移动时
发生倾斜、旋转,直丝弓矫治器在相应牙齿的托槽上增加了
抗倾斜、抗旋转设计
弓丝的应用原则
• 由细到粗、由圆到方、由柔到刚、循序渐进
• 高弹性弓丝(如Ni-Ti弓丝)进行排齐、整平
• 刚度较大的不锈钢丝使牙齿沿弓丝滑动 • 方丝转矩控制牙齿控根移动 • 使用具有标准弓形的预成弓丝
方
直
消除弓丝的第三序列弯曲
托槽槽沟底面唇
(颊)舌向转距角
设计, 决定了牙 齿的唇(颊)舌
向倾斜度
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
4.托槽底的水平向和垂 直向弧度
直丝弓托槽底在水平向和 垂直向上都有一定的弧度,与 牙齿的唇(颊)面曲度相配合, 保证了托槽与牙冠更密合接触
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
5.抗旋转与抗倾斜
3. 唇(颊)-舌向冠倾斜
+
-
4. 旋转(Rotation)
• 无旋转
– 后牙旋转占据 间隙多
– 前牙旋转?
5. 间隙 (Space)
• 无间隙 • 触点好
6. 牙合曲线(Occlusion
• Spee曲线0-2 mm
– 平整的Spee曲线利 于良好咬合的建立 – Spee曲线太大 – 反Spee曲线
影响因素:牙弓整平不够
滑动法与关闭曲法相比
在支抗和疗程上无显著性差别 滑动法更利于控制前牙位臵、维持覆合 滑动法矫治过程平稳
滑动法操作时间较短,病人感觉舒适
滑动法易于口腔卫生和健康的维护
3. 矫正切牙覆盖与磨牙关系
Angle I类: 协调前后牙的移动量,并控制前牙转距 AngleⅡ类: 代偿性舌倾上切牙,唇移下切牙,下磨牙前移 AngleⅢ类: 代偿性唇倾上切牙,舌移下切牙,上磨牙前移
1.53 mm 1.4 mm Non-laceback 1.76 mm Laceback 1.0 mm
末端回弯(Cinch back)
• 减少切牙唇倾
• 避免组织损伤
“过山车”效应(Roller Coaster)
拔牙病例,细丝上使用弹力链拉尖牙向远中移动
a) 尖牙远中倾斜与扭转
b) 前磨牙区开合
1. 从未接受过正畸治疗 2. 直面型、外观宜人
3. 咬合关系基本正常
4. 无益于正畸治疗
正常合的六项标准
Six Keys to Normal Occlusion
1. 磨牙关系(Molar Relationship) 2. 牙齿近远中倾斜度-冠角 ( Tip:Mesio-Distal Angulation)
迫牙槽嵴
2. 随后由于弓丝的整平作用产生
一个回弹期,使尖牙牙根远中
移动。回弹期的存在是因为结
扎丝施加的间歇力而非持续力
尖牙后结扎(Laceback)
• 1989年Robinson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57个拔牙病例的下牙弓, 进行了尖牙后结扎对支抗影响的研究:
– Non-laceback,下磨牙前移1.53 mm,下前牙却前移1.4 mm – Laceback,下磨牙前移1.76 mm,下前牙后移1.0 mm Laceback虽然使下磨牙支抗损耗稍有增加(每侧0.23 mm),但在前牙段 得到了更多的补偿(2.8mm)
方丝弓矫治器的三个序列弯曲
(2)第二序列弯曲(second order bend):是矫治弓丝在垂直向
的弯曲,可使牙升高或压低,
前倾或后倾
后倾弯、末端后倾弯、前倾
弯及前牙轴倾弯
方丝弓矫治器的三个序列弯曲
(3)第三序列弯曲(third order bend):
只能在方形弓丝上完成,主要应用是
对牙根作唇(颊)、舌向的控根移动
120个正常牙颌模型【1960-1964】
1. 2. 3. 4.
never had orthodontic treatment straight and pleasing in appearance had a bite which looked generally correct would not benefit from orthodontic treatment
3. 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
已关闭的间隙重新散开 末端回弯 牙弓连续结扎
主动或被动结扎
后牙或全牙弓前移过度(支抗丧失) 加强支抗,控制矫治力 后牙颊移、牙弓增宽 减小牙弓后段弓丝的宽度
Active ligation
Passive ligation
弓丝后牙段加冠舌向转矩
4.完成前检查
• 1989年由Mclaughlin和Bennett提出 • 直径0.025 mm或0.020 mm的结扎丝从最后磨牙的颊面管结
扎至尖牙托槽
• 牙列排齐整平阶段,防止尖牙前倾、及尖牙远中移动时
不利的切牙伸长倾斜
尖牙后结扎(Laceback)
1. 尖牙受结扎力的牵引,最初牙
冠轻度远中倾斜,牙龈部位压
消除弓丝的第一序列弯曲
托槽底厚度设计,决定了牙齿在牙弓上的唇(颊)舌向位臵
• 牙齿唇 ( 颊 ) 面最突点到牙 齿近远中接触点连线的距 离代表冠凸距 • 磨牙近远中颊尖与近远中 接触点连线所成的角度为 磨牙的补偿角
中国人正常合牙冠凸距---罗颂椒
消除弓丝的第二序列弯曲
托槽槽沟近远中倾斜度 设计,决定了牙齿的近 远中倾斜度 槽沟与轴的夹角
– 增加支抗牙数、并分别移动牙齿
• 当支抗牙与移动牙牙周膜面 积比达4:1时,支抗牙基本 不动 – 前牙交互支抗 – 颌间牵引调整支抗 – Nance托、横腭弓、舌弓、唇挡加 强颌内支抗
– 口外弓、J钩加强颌外支抗
– 种植支抗
第三阶段 咬合精细调整
1. 矫治目标:牙齿排列美观、功能良好、咬合稳定
plane)
直丝弓矫治器的特点及原理
• 在方丝弓矫治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特点:一根具备基本弓形的平直弓丝,基本不需 要其他弯曲,即能完成牙齿在三维方向的控制
• 原理:消除了方丝弓矫治器弓丝上所必需的第一、
第二和第三序列弯曲
方丝弓矫治器的三个序列弯曲
(1)第一序列弯曲(first order bend):矫治弓丝上 的水平向弯曲,使牙冠作唇颊、舌向的移动。 内收弯、外展弯
• Alexander 直丝弓矫治技术 (1984)
• Kesling 差动直丝弓技术(Tip-Edge技术) (1987) •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 (1989)
直丝弓矫治技术奠基人
Dr. Andrews engaged in independent research, teaching, and publishing since 1960. Research spanning ten years led to the Six Keys to Optimal Occlusion, quantifying the tooth positions of naturally optimal dentitions, and the Andrews StraightWire Appliance. This information has been documented in a text titled, “Straight-Wire, The Concept and Appliance” (L. A. Wells, 1989). By 1980, all had gained worldwide acceptance. Andrews LF. Am J Orthod. 1972 Sep;62(3):296-309
3. 牙齿唇(颊)舌向倾斜度-冠转矩
(Torque:Labio-Lingual or Bucco-Lingual Inclination)
4. 旋转(Rotation)
5. 间隙(Space)
6. 牙合曲线(Curve of Spee)
1. 磨牙关系(Molar Relationship)
• U6近中颊尖咬合在L6 近中颊沟 • U6远中颊尖的远中斜 面咬合在L7近中颊尖 的近中斜面 • U3咬合在L3、4之间
评价头影测量及牙根平行化
咬合关系 功能咬合运动 TMJ
5. 完成与保持
0.014 NiTi 固定保持1~3个月
热压膜透明保持器
H丝弓矫治器的评价
• 直丝弓矫治器简便、高效,其优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成为当
今世界上最受欢迎、使用最多的矫治器
– 减少弓丝弯制,操作省时省力
支抗控制
• 限制某些不利的、不希望发生的牙齿移动
• 增进有利的、希望发生的牙齿移动 • 以保证治疗结束时上下牙弓达到良好的牙合关系, 并相对于面部有和谐的位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