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论文
2021广州航海文化论文(独家整理6篇)范文2

2021广州航海文化论文(独家整理6篇)范文 航海文化是多元化的、浪漫有趣的体现,也是海员敬畏海洋,寄托航海安全的愿望,是了解海员群体生活的根本、是展示海员心胸宽广、博大和富有情趣精神体现。
本篇文章就跟大家一起从以下广州航海文化论文中来探讨一下广州航海文化发展。
广州航海文化论文独家整理6篇之第一篇:广州航海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摘要: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硬件和配套设施方面的建设是基础,航海文化体系等软环境的建设是关键。
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广州航海文化资源的整理,意在通过探究广州航海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意在对文化软环境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航海文化;广州经济;文化建设;传承与推广; Abstract: Toimplement the whole strategy of the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dware is the bas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environment like the establishment of shipping culture system is the key to it. The paper attempts to preliminarily study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Guangzhou maritime culture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ystematizing local maritime resources and put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environment. Keyword: Maritimeculture; Guangzhou economy;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随着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思想的提出,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发祥地之一,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从第三位提到了第二位并制定3年计划[1].结合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改善航运中心软环境,加速航运要素的聚集,适应航运中心发展阶段的转变是航运中心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
基于产业链的国际航运产业再认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基于产业链的国际航运产业再认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作者:陈扬王学锋来源:《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第06期摘要:在系统的文献梳理基础上,文章认为现有研究对“国际航运产业”的认识在产业价值创造过程与产业各细分环节的结构两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引入产业链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由实体运输、船舶制造,结构性嵌入航运服务业与关系性嵌入航运服务业所组成的产业分析框架。
最后,我们在新的框架下对国际航运产业研究领域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适当讨论,并提出所谓“国际航运中心”是指特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国际航运产业链上具有影响力的价值创造环节的空间集聚。
关键词:国际航运产业;产业链;分析框架;嵌入;国际航运中心一、文献综述“航运”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使用船舶、排筏或其他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海、水库等航道上运送货物和旅客的运输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运输方式,“航运”涉及到一个主体,即“船舶、排筏或其他浮运工具”,和一个客体,即“货物和旅客”。
国际航运产业的实际运作也必然与此二者密不可分,而这种双重性以及繁杂的产业涉及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的研究对国际航运产业的认识莫衷一是。
就阐述的视角而言,现有研究大致可以归为四大类:视角之一:从提供运输服务的主体和客体的角度进行阐述。
王杰在其博士论文中将国际航运业划分为上游高端服务业、中游船舶服务业和下游货运服务业(王杰,2007),遗憾的是这一定义虽然借鉴了供应链中关于生产环节分类的思想,但其划分结果却无法体现航运业生产组织过程。
黄有方在指出航运业应包括航运服务业、航运业和航运物流业(黄有方,2009),这一界定不仅涵盖了前者的思想,同时也弥补了上述的不足,但遗憾的是其对国际航运产业的生产组织过程的刻画亦略显单薄。
视角之二:从价值链的角度进行阐述。
陈继红等嫁接了波特教授“价值链”的思想,并将航运业划分为核心层(航运主业)、辅助层(航运辅助业)和支持层(航运衍生服务业)(陈继红等,2008)。
船舶行业发展分析论文

船舶行业发展分析论文船舶行业是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船舶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船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并讨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船舶行业的发展受益于全球贸易的增长。
全球贸易量的增加,促使了航运需求的增长。
特别是在亚洲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经济快速崛起,驱动了航运市场的需求。
此外,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船舶行业的发展,因为大量消费者需要通过海洋运输来满足他们的商品需求。
其次,船舶行业的发展受到海洋资源开发的推动。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增加,如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船舶行业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推动。
许多国家都在海上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和开发活动,这需要大量的海运能力来运输这些资源。
然而,船舶行业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由于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性增加,船舶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的波动。
例如,2018年至2019年间,全球贸易面临了贸易战和经济衰退等不确定因素,导致船舶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下降的压力。
其次,船舶行业也面临着环境问题的挑战。
船舶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水污染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船舶行业需要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对于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一些趋势值得关注。
首先,船舶行业将继续受益于全球贸易的增长。
尽管近年来贸易摩擦和经济衰退对船舶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各国间贸易合作的增加,船舶行业有望恢复增长。
其次,船舶行业将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的发展。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船舶行业需要减少污染和排放,通过采用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技术来提高效率。
总而言之,船舶行业作为全球经济的支撑,发展前景广阔。
全球贸易的增长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将继续推动船舶行业的发展。
然而,船舶行业也需要面对市场需求波动和环境挑战等问题。
通过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船舶行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港口物流毕业论文范文

港口物流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港口物流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思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主导迅速转变,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代表,呈现出大幅增长的势头,并逐渐在全国范围掀起物流园——这一先进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热潮。
港口物流园的发展,在充分利用港口区位优势的同时,发挥了港口物流企业集聚化发展带来的规模效益,提高整体物流服务效率,共享基础物流服务设。
题目: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港口物流发展战略探究思路: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和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国际贸易量大大增加,带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港口作为国内外贸易的最佳结合点、全球供应链的枢纽和节点,在现代物流系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港口物流作为依托港口平台进行物流活动的综合体系,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前沿,发展前景巨大。
目前我国港口物流由于。
题目:港口物流研究综述思路:由于港口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在整个物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港口物流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
对现有关于港口物流的理论进行梳理,可以看到,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主要围绕港口物流的定义与内涵、港口物流作为一个系统、港口物流的发展与优化、港口物流的规划、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国际物流发展趋势等六个方面展开。
题目:山东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路:港口是国际物流的重要交汇点,是综合交通运输的枢纽,是物流链上十分重要的节点。
港口作为货物水陆空运输的中转地,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运输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文全面分析了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山东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与不足。
题目:论山东半岛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三个层次思路:山东半岛的区位优势十分优越,可是区域内港口在物流时代的发展和竞争却限制了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分析

中文摘要港口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最前沿的窗口,是综合运输大通道的节点,是沟通国内与国际经济往来的重要枢纽。
从建国之初,中国便开始恢复港口建设,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新世纪伊始,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港口建设和发展热潮。
如今10年过去了,港口的建设数量、规模、吞吐能力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港口格局初步形成,并跻身世界港口大国行列。
作为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集地理区位、政策、技术等优势于一身,但其发展速度却是相对缓慢的,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本文从连云港的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区位特点等方面着手分析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连云港港口物流问题对策AbstractThe port is a national opening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window, is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hannel node, is communica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nd important hub. From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public, China began to restore port construction, 1978 year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but also get into high speed development perio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the whole country raised a new round of por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boom. Now 10 years pas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rt number, the scale, the operation capacity with amazing speed growth, China's port pattern initially formed, and entering the world's port country ranks.As China's first batch of coastal open cities, Lianyungang set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of the technology in a policy, but its development speed is relatively slow, this had to a thought. This article from Lianyungang's 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location featur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anyungang port logistics, and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of the problems.[Keywords] Lianyungang Port logistics Problem Countermeasures目录中文摘要 (2)Abstract (3)引言 (5)1、相关概述 (5)1.1、物流的概念 (5)1.2、港口物流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 (5)1.3、连云港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 (6)2、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6)2.1、港口集疏运条件日趋完善 (7)2.2、港口集装箱运输跨越发展 (7)2.3、港口业已形成一系列物流服务品牌 (7)3、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3.1、连云港与周边港口腹地叠加、同质化竞争激烈 (8)3.2、港口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 (8)3.3、港口物流信息化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8)3.4、缺乏专业性物流人才 (9)4、发展港口物流的几点建议 (9)4.1、建设和优化港口物流硬件环境 (9)4.2、科学规划,优化港口体系结构 (10)4.3、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10)4.4、以人为本,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10)5、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物流通道的枢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
浅谈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法律责任制度

浅谈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法律责任制度随着各国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单纯的散装式货物运输远远不能满足运输行业在国际新背景情势下自身补足需要。
直到目前,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国际货物多式联运这一新型的集装箱运输方式已蒸蒸日上,在国际航运界发挥举足轻重作用。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独立新型运输方式,与传统单式运输方式迥异的特点使它在法领域产生更为复杂的问题。
一、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的定义“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以下简称MTO)是指其本人或通过其代表订立多式联运合同的任何人。
他是“事主”并且负有履行合同的责任,他不是发货人的代理人或代表,也不是参加多式联运的承运人的代理人或代表。
我国《海商法》在参照《公约》规定基础上在第102条第二款规定“多式联运经营人是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与托运人订立多式联运合同的人。
”结合该条第一款关于货物多式联运合同的界定,可知MTO应当是指以包括海上运输方式在内的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将货物从接收地运至目的地交付收货人,并收取全程运费的经营人。
查阅《合同法》,我们发现《合同法》本身并未对MTO含义予以法律界定,但第317条直接规定MTO的职责,即“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履行或者组织履行多式联运合同,对全程运输享有承运人的权利,承担承运人的义务”。
这表明MTO负有履行或组织履行整个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合同的义务,并以本人身份,对全程负责,不论货损发生于运输过程哪个阶段,都要对货主承担赔偿责任。
作为多式联运经营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各国迥异,但都是对此进行严格限制。
笔者通过了对相关公约、国内法的比较分析认为MTO应当具备的条件主要有五个,即是:订立一份多式联运合同或者签发多式联运单证;以承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运人身份承担合同责任;为全程运输负责;有权收取全程运输的运费;可将全程运输的全部或者部分交给区段承运人进行。
二、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度的基本理论分析传统国际货物运输法都是以不同的运输方式来分别确定责任制度。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FOB与CIF术语的涵义及一般出口流程

摘要随着贸易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我国许多企业也纷纷加入了国际贸易的行列。
这在给我国经济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但由于对国际贸易术语的认识偏差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失误,致使企业承担了本不必承担的责任,给国家带来了不应有的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壮大。
在我国对外贸易业务中,频繁使用的贸易术语主要是装运港交货的FOB和CIF这两种。
虽然二者都是以船舷为界转移风险,但是在实际业务中出口方的风险并不相同。
在出口业务中,作为卖方根据交易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对于防范出口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总体来说,在我国的出口业务中采用CIF术语成交要比采用FOB有利。
关键词:出口业务FOB CIFTh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OB and CIF in exportenterprises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ization of trade,many enterprises have begun international trade businesses in our country.It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domestic economy as well as huge profits to enterprises themselves.But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lead to a great loss to the country and enterprises,and ha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seriously.Trade terms frequently used are mainly FOB and CIF in our export businesses.Exporter's risks are different in actual businesses though the two terms both have the side of the ship as a boundary to transfer risks.It's very necessary as the exporters to select appropriate term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usinesses to avoid risks of export and increase economic profits.Generally speaking,it's more favorable to select CIF than FOB in our export businesses.Keywords:Export Business FOB CIF目录一、引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思路 (1)二、FOB与CIF术语的涵义及一般出口流程 (1)(一)FOB术语的涵义 (1)(二)CIF术语的涵义 (1)(三)13种术语的分类及其适用的运输方式 (2)三、FOB与CIF在实际业务中的选择 (2)(一)FOB贸易术语在出口业务中的应用 (2)(二)出口合同中使用FOB贸易术语的弊端 (3)(三)CIF贸易术语在出口业务中的优势 (4)四、合理选用FOB和CIF规避风险 (5)(一)在实际业务中的一般选择:出口使用CIF,进口使用FOB (5)(二)运用CIF术语的风险防范 (6)(三)FOB价格术语下卖方的风险规避 (6)五、结语 (10)参考文献 (13)致谢 (14)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众所周知,在我国对外出口业务中用以确定交货条件所使用的贸易术语主要是装运港交货的FOB和CIF这两种。
智能化船舶的发展和对未来航运业的影响

智能化船舶的发展和对未来航运业的影响在全球贸易中,海运承担着主导地位,很多大宗商品例如石油、天然气、钢铁、煤炭,相当一部分都需要通过海运来完成运输。
从2020年初到今天,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不仅冲击了全球的经济,也给我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困境。
海运凭借其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的特点,对全球经济的复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造船业与海运业密切相关,不可分割,造船业的兴衰也影响着海运业的发展。
受疫情影响,海运的运营成本不断提高,如何造出经济性更好、更加安全稳定的船舶成为全球造船业共同探讨的话题。
智能化船舶成为未来海运发展大趋势,智能化船舶的研究也逐渐被各国提上日程。
本文收录了一些关于智能化船舶的发展状况的阐述以及智能化船舶对未来航运影响的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者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提供帮助。
1绪论1.1选题背景当今的时代大背景,是信息化的时代。
科技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智能”这个逐渐广为人知的词汇,也慢慢变成我们周围各个事物的新标签。
小到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手表,大到汽车、飞机、轮船、火箭,都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变得越来越“智能”。
从2020年初到今天,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冲击全球经济的同时也给正常的国际贸易带来困境。
而在国际贸易中,海运承担着主导地位,很多大宗商品例如石油、天然气、钢铁、煤炭,都需要通过海运来完成运输。
海运也凭借其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的特点,对全球经济的复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同时,海运业自身也正在快速发展,让船舶更加智能,操作更加便捷,航行更加安全,对环境更加友好,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世界各国的造船业和航运业对智能化船舶的发展予以了相当的重视,我国智能化船舶的发展也正在稳步进行,但虽然我国的智能化船舶在船舶类型和制造标准规范等方面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想要在船舶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智能化船舶并成为行业领跑者,我们仍旧需要针对智能化船舶的技术创新和其市场化发展等问题继续探索最佳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运输船舶最新发展趋势
课程号: 00320034,课序号:0 开课学期: 2011-2012(一)
课程名: 国际航运管理
摘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走势正经历着新的一
轮的波动,处在缓慢复苏之中,国际航运业也处于慢慢回暖阶段,在
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与国际贸易量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加上国际市场
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多重冲击下,现阶段的国际
航运业实现运输船舶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专用化、节能环保化
成为了世界航运业发展必然的趋势,是满足国际运输业的必然要求。
关键字 国际市场竞争 能源危机 环境污染 运输船舶要求
引言
近年来,航运市场高点时得船东增加了大量的船舶订单,新造
船不断投入运营,形成运力严重过剩局面。同时自2008年9月以来爆
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航运业更是雪上加霜,加速了航运业的下滑。在
货运需求下降,航运运力过剩的双重打击下,航运企业经营状况普遍
恶化,另一方面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下,航运企业经营成本呈直线上升
之势,尤其以燃油成本增长最为突出,市场运力供求的不平衡和经营
成本的刚性上升,对世界海运业形成了双重挤压,所以实现运输船舶
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专用化、节能环保化成为了世界航运业发
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一 国际航运业发展的恶劣形势
(一)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走势正经历着新的一
轮的波动,处在缓慢复苏之中。但是,复苏的进程非常脆弱很不平衡,
面对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
体,经济增速都出现了回落,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新
兴经济体通货压力上升。一切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增大,引起了国际金
融市场继续经济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对国际海运业
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和冲击,海运业发展的老问题还没有完全
解决,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现在是新问题、老问题交织在一起,
使这种影响和冲击越来越复杂,使国际航运市场运力供需不平衡。
(二)燃油价格直线上涨
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下,航运企业经营成本呈直线上升之势,尤其
以燃油成本增长最为突出,市场运力供求的不平衡和经营成本的刚性
上升,对世界海运业形成了双重挤压,导致目前海运业促进比2008年
金融危机时期更为低迷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可能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
图1.1近期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近期,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地区形势的动荡,特
别是中东局势的日益紧张,国际石油市场也是风云变幻,石油价格大
幅攀升。在目前中东局势持续恶化的影响下国际石油价格将在很长一
段时期内维持较高的价位,如图1.1所示。由于人们对石油需求存在
高度依赖,所以石油的价格在将来的很长时间之内都会维持在很高的
价格,这对以柴油为燃料的航运业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变相地提高了
货运的成本,所以航运业进行改革是一次必要的过程。
二 船舶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船舶大型化
10年来大型化最明显的是集装箱船。液化气船的大型化也很显
著 。散货船己由原来的“灵便型”(2~4万吨级)、“巴拿马型”(6~7
万吨级)向“好望角型”(10-18万吨级)过渡 ,近20年特大型集装箱
船的箱位数已经增长了3倍。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国家控制石油开采,
使得超大型油船需求减少。
船舶大型化是世界经济个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航运市场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和船队结构调整的必然手段。它的主
要原因是跨国公司要求和呼唤,船舶大型化直接原因是提高经济效益,
降低单位运输成本、单位造价的结果。例如运输同样数量的货物,用
一艘9000TEU集装箱船和两艘4500TEU的集装箱船相比成本可以减少
17.7%以上,9000TEU集装箱船每TEU的单位运输成本为171美元,而
4500TEU集装箱船为208美元。
(二)船舶高速化
现在是社会是高速化的社会,一切事情都要求效率,同时跨越亚
欧大陆的泛亚铁路的建成、火车汽车的提速,慢慢使船舶运输的低成
本优势与其他运输工具相比已不再明显了,所以提高船舶的运输速度
成为了海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船舶的自动化
由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船舶自动化程度
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外提出“智能化船舶”的概念。所谓“智能化船
舶”是一种全自动化、全电脑化的船舶,其操纵和管理系统将由中心
计算机统一指挥。该中心计算机可由船上人员控制,也可由地面控制
站通过卫星通讯进行监察和指挥。必要时,地面控制站还能向中心计
算机发布和修改指令直至改变航行计划。它的主要优势是可靠性高,
能够减少船舶运作的风险,可以减少船员减少运输成本,提高海运运
输的效率,同时还能够优化海运运输。同时船舶智能化能够更好的吸
引人们的眼球,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
(四) 船舶专用化
杂货船运输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运输和装卸主要都是以“件”为单
位,称之为“件杂货”。船舶装卸效率低,船舶在港停泊时间长,船舶
周转慢,货损、货差多,装卸、运输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大。因
此,随着集装箱运输船队和散货运输船队的高速发展,普通杂货船运
输市场份额极度萎缩,杂货船队在世界商船队伍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受到了来自集装箱运输船队和散货运输船队的双重挤压。所以运输企
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必须实现船舶的专业化。
从航运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开展专业化运输有利于以密集型技术
取代昂贵的劳动力,增加收入,提高效率。从造船角度看,造价高的
专用船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产量的不足。为了满足特种货物日益增
长的运输需要,液体化学品、散装水泥、成套设备、浆状散货、汽车、
畜牧等运输船型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例如西欧地区的大多数船队都
趋向于以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专用船型取代常规船型。
(五)船舶的节能与环保
现在世界上正经历着能源危机特别是石油等矿石原料的锐减已经
威胁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矿石原料的燃烧,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急剧增加,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环
保要求日益严格和能源的缺乏日益严重,航运界和造船界越来越关注
绿色船舶的发展。
为了应对未来的环保和经济要求,各主要的航运公司和船级社陆
续推出了环保节能船舶,例如2010年4月DNV推出未来环保型集装
箱船“Quantum”,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集装箱船运输更多集装箱的同时
大幅减少燃油的消耗,从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Wallenius
Wilhelmsen公司开发了一型采用新能源推进的零排放的环保型汽车运
输船“E/S Orcelle”号,该船采用燃料电池、风能、太阳能和波浪能
最为能量来源,推进系统采用2个吊舱推进装置和12个震荡鳍为了实
现零排放E/S Orecelle汽车运输船考虑因素包括新能源利用、货物容
量优化,采用五体结构性穿行和新的推进系统以实现无压载水航行。
世界造船格局深刻变革下的科技较量更加凸显,世界主要造船国
家已将绿色技术、信息技术作为战略重点,通过提高技术壁垒,来巩
固和维持其竞争优势。据了解,有的国家已经启动了以“低碳船舶”
为核心的新一轮船型优化工作,计划通过4–5年时间实现船舶排放在
现有基础上降低30%的目标。还有些国家在战略规划中提出要在2015
年之前推出低碳燃料、与IT技术结合、采用电力推进的新一代“绿色
智能型船舶”。
三 总结
船舶工业是集资金、技术、劳动密集为一体的产业,科技含量较
高。尽管我国船舶行业的造船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三位,造船相
关经济指标持续增长,但是与其他造船强国相比,我国船舶企业还存
在很大的差距,我国船舶工业作为航运业及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和先进装备制造,正进入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新造船市场形势
严峻,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对我国船舶工业提出了更
高、更紧迫的要求。
船舶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运输工具之一,它的作用在短时间之内
是不可被其他工具随代替,它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在国际货物
运输中占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正在位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
路上的中国更应该紧随世界船舶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中国的国际航
运业,使中国的船舶运输得到飞速的发展,跻身世界船舶强国的行列。
参考文献:
1.李刚 国际航运市场PPT——运输船舶的发展趋势
2.世界工厂设备制造网
3.章雁 深海航运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4.阿里巴巴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