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湿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红树林湿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红树林湿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红树林湿地对水环境的影响

摘要:红树是一类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湿地植物,具有净化水环境的功能。近年来红树林净化水体方面的研究有不少进展,主要包括对悬浮物的沉降和重金属的吸收富集以及对各种污水的净化。但是红树林的净化容量是有限的,超负荷的污水排放会导致明显的或潜在的生态风险。

关键词:红树林,悬浮物,重金属,净化污水

引言:

红树林(Mangrove),是一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和海岸潮间带,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由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木本植物群落。由于红树林湿地系统处于淡水和海水的交互地带,对污水中的重金属和氮磷营养物等有较强的吸收容纳力,具有处理陆地径流带出的有机物质和含油废水等其他污染物的生态功能。红树林可缓解近海水体的富营养化效应,减少赤潮的发生。{1}

随着沿海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和各种产业的兴起,大量污水源源不断地排放入海,红树林湿地的水体净化功能正日益受到重视。

红树林对水环境的影响

1.对悬浮物的沉降作用

悬浮物往往是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有研究表明泥沙等悬浮物对污染水体中的氮、磷及高锰酸盐指数均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因此,若吸附了污染物的悬浮物沉降过于缓慢将导致水体的恶化;相反,悬浮物得以快速的沉降,则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红树植物错综复杂的根系可以缓冲海浪对海岸的侵蚀,阻止海浪带入泥沙,防止底泥再次悬浮,这减少了悬浮物的产生,同时它还可促使大颗粒物快速沉降并吸附微小悬浮颗粒,这减少了悬浮物在水体的停留时间,以保持较好水质。1996年Sansanayuth等建立的红树-沙粒层模型对高浓度的虾养殖水有84%的悬浮物去除率,大大高于对照组的去除水平。而在自然条件下,Furukawa等研究了澳大利亚北部一个河口,发现潮水涌入带来的悬浮泥沙大约80%被红树林阻滞而沉降,同时还会因颗粒的絮凝产生对粘土的选择性吸附,从而改善沉降性能[2]。

但红树林系统对废水中的悬浮物的承受力是有限的,不同种类的红树植物承受力也不同。Vaiphasa等对泰国PakPhanang地区的红树林研究表明,不同红树植物对悬浮物的极限承受力,发现白骨壤在死亡之前可以忍受每年6cm的沉积率,而柱果木榄只可承受5cm,海漆和榄李则在两者之间。在构建人工红树湿地用以去除悬浮物时,这一结论可作为选择树种的参考。

2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作用

红树林系统可以从水体中吸收并积累重金属元素,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富集的重金属绝大部分分布于其生长的土壤和沉积物中,这些沉积的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络合物而积累于淤泥中,被固定的重金属活性较低,减轻了重金属污染对水体环境污

染带来的危害和威胁,对海洋污染起净化作用。悬浮颗粒的表面积较大,有利于低流速的潮水中悬浮颗粒的沉积。大量悬浮颗粒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使沉积物能够积聚大量的重金属元素,以至于红树林沉积物常常成为重金属污染物的源和库[3] 。缪绅裕等[4]用实验证明了在人工模拟秋茄湿地系统中,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积累作用大大强于植株吸收作用。Harbision等[5]和Lacerda的研究从侧面证实了红树林沉积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作用。

近年来,人工红树林湿地重金属处理技术由于其高效、易操作、无副作用等优点,受到许多国内外学者们的青睐。陈桂珠等[6]发现白骨壤人工模拟湿地对污水中重金属净化效果显著,重金属平均净化效率分别为:Pb 98%、Zn90%、Cd 95%、Ni 94%。Tam和wong|[7]发现秋茄人工模拟湿地对重金属的净化效果也十分显著,去除了污水中超过90%的Pb、Ni、Cd。他们还发现随着污水中重金属含量的升高,秋茄人工模拟湿地重金属去除效率明显提高,如在正常浓度的重金属污水下,Zn的净化效率不足50%,而在5倍、10倍浓度的重金属污水下,Zn的净化效率均超过90%。这一结果与缪绅裕和陈桂珠对秋茄人工模拟湿地重金属污染污水的净化效果的研究报道类似。

3.对各种污水的净化

氮(N)、磷(P)等营养盐在海水中往往含量较高,是造成近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组分。当N、 P含量过高时,水体容易出现富营养化,藻类及浮游植物过度繁殖,给水中生物造成危害。

红树林湿地对N、 P等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根据Boto和Clough等研究,每公顷红树林年吸收氮150~250 kg、磷10~20 kg;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的研究表明,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污染后恢复的能力;陈桂珠、缪绅裕等通过实验室模拟湿地系统,发现红树林对污水中N、P等营养物质净化效果显著;黄凤莲等发现由于红树林的净化作用,滩涂种植-养殖系统中水质达到II~III类海水水质标准{8}。

红树植物还能降低养殖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刘蔚秋等对深圳市沙井镇9个种植红树的鱼塘和一个无红树植物的对照塘水体中营养盐及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在鱼塘中种植红树植物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

红树林进化水体研究的总结和展望

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红树林净化水体污染方面具有潜在的生态价值。随着红树林研究的逐渐深入,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水环境污染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净化,必将对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在目前的研究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大量的研究工作还仅仅局限在少数几种水体污染和红树林上。有关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工作大部分还是零星、片段式的。

(2)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水污染的净化作用的研究大多还只局限于实验室研究。红树林生态系统内各物种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红树林各群落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在人工实验条件下所不能模拟的。

(3)针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对污染物的复杂性还缺乏认识。

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已经被证明具有一定的净化污染水能力,对缓解日益严重的近海岸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又可利用的价值;而同时,红树林也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着退化的危

机。因此关于红树林作为污水排放的可行性的争论是目前热点之一。天然红树林的生态结构

比人工红树林更加复杂和稳定,理论上它对污水的吸纳截留能力也比人工红树林更强,但是

其生态价值也远高于人工林,贸然开发的生态风险巨大,因此应该对天然红树林的污水净化

开发利用持极其保守的态度{9}。对于人工林,可针对其规模和种群结构,因地制宜地作为

低浓度的海滨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地,这有利于缓解近海岸污染现状。在此过程中实施

检测和相应机制必不可少,并且应充分发挥红树林系统面积广阔,土壤中菌种丰富的优势,增加排放源个数,分散布源,综合考虑潮汐动力确定排放径流方向,以提高污染物在红树林

区域的分布均匀度和停留时间{10}。

参考文献

1.林鹏。红树林(第一版)[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4~34

2 罗忠奎,黄建辉,孙建新.红树林的生态学功能及其资源保护[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2(2):38-42

3 Harbison P. Mangrove muds-a sink and a source for trace metals.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986, 17(6):246-250.

4缪绅裕,陈桂珠.模拟秋茄湿地系统中镍、铜的分布积累与迁移.环境科学学报,1999,19(5):545-549.

5. Wang WenQing, Lin Peng. Studies on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mangrove ecosystem-a review. Marine Science, 1999,3:45-48.

6 陈佳珠,陈桂奎,谭风仪,等.白骨壤模拟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应.海洋环境科学,2000,19(4):23—26.

7.Tam N F Y.Wang Y S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a simulated

mangrove systemtreated with sewage 1997

8章金鸿.李玫.陈桂珠红树林湿地对榨糖废水中N、P的吸收和净化的可能性 1999(06)

9 范航清,黎广钊.海堤对广西沿海红树林的数量、种群特征和恢复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7,8(3):240-244

10.张宝平.海岸植物可减轻海啸危害[N].北京:科技日报,2005-01-25

09040142 15

吴倩

环境影响评价后评价报告书简本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 年收集、综合利用废酸15万吨、废碱液2万吨、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23000吨、废有机溶剂1000吨、废矿物油500吨项目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1976号) 2015年5月

1、项目概况 1.1项目的地点和相关背景 1.1.1项目建设地点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位于无锡市惠山区钱桥镇胜丰工业园内(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 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1.1.2项目背景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由原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无锡惠钱水处理有限公司合并而成,为危险废物经营处置单位,专业从事水处理技术服务、环保工程调试安装、以及废乳化液、废碱液、废酸、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现由于企业危废处置量及工艺发生变化,物料用量及配套设施有调整,根据环评法,无锡市惠山区环保局要求该企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调整内容、存在问题、生产工艺 1.2.1概况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由原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无锡惠钱水处理有限公司合并而成。合并后,全厂现有员工75人,生产工人采用两班制,每班8小时,每年工作300天。企业收集处置危废的种类和数量见表1.2-1。 表1.2-1 收集处置危废的种类和数量表 1.2.2建设及调整内容、存在问题 1.2.2.1建设及调整内容 1.2.2.1.1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表1.2-2 企业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1.2.2.1.2主要生产设备情况 根据工程分析和现场踏勘,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现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与原环评报告存在一定变化。由于原报告中设备比较笼统,未将主要岗位的设备说明清楚,根据现场调查,本次后评价进行了细化。 实际生产装置区主要设备详细情况见表1.2-3。 表1.2-3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实际主要生产设备配置情况

简述湿地对于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

一、简述湿地对于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 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调节河川径流和气候等方面。 一、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湿地植被具有种类多,生物 多样性丰富的特点,许多的自然湿地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价值的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湿地,许多野生动物将无法完成其生命周期,湿地生物多样性将失去栖身之地。同时,自然湿地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得许多野生生物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生存和繁衍。因此,湿地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 二、调蓄径流洪水,补充地下水。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 域水平衡等方面的功能十分显著,是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湿地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湿地还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 三、调节区域气候和固定二氧化碳。由于湿地环境中,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吸收和释放二 氧化碳十分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湿地的水分蒸发和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使得湿地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了能量和物质交换,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具有明显的作用。大面积的湿地,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丧失,还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 四、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湿地还可以通过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学、生物过程,吸收、 固定、转化土壤和水中营养物质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质,净化水体,消减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许多自然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的有毒有害物质降解和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湿地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上的强大功能使其被誉为“地球之肾”。五是防浪固岸的作用。 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 二、阐述水土保持与城市景观的关系 为迎接奥运会,在城市和,湖治理过程中,北京全面贯彻“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依靠科技创新成功治水。而奥运环境建设主要解决了水资源利用的充分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奥林匹克公园水系堪称人水和谐的典范,北京市在奥林匹克公园的水系建设中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循环水务的理论改变传统制和方式彻底解决了防洪排水与生态治理的矛盾。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洪利用的措施也十分创新和谐。一是下凹式绿地,以便于路面的雨水径流流入绿地。二是采用新型透水材料铺装,保证雨水会回渗收集。三是使雨水渗滤净化后汇集于水池。四是水系调蓄。此调蓄系统保证5年以内的雨水都能留在水系内。五是下沉式花园中设置蓄鸿沟。用于雨水的调蓄回用。此外,国家体育场,奥运村等项目的雨洪利用系统都十分环保。奥运水环境建设中,污水资源化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再生水厂建设也为奥运生活小区等提供了优质再生水服务,雨洪利用开拓水资源利用新途径。这些实践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水土保持可维护城市景观让城市景观变得更美丽。二者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红树林湿地改造工程

红树林湿地改造和景区土石方工程 5.1红树林湿地改造 5.1.1滩涂改建湿地设计要求 在海堤内侧用于公园建设、道路建设的部分采用填筑土方和吹填土增加高程至6.1左右,经过研究,地面高程填高后,有利于绿化的生长,有利于建设滨海绿化林带。海堤外侧滩涂全部保留用于湿地改造,采用吹填土方增加滩涂高程至3.0至4.5,4.5及以下部分湿地种植红树林,4.5以上部分可以种植多样树种。 方法和措施:重点是研究海滩湿地吹填土方施工方案,选择适合海边生长的耐盐碱植物,例如红树林。 5.1.2红树林生长习性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沿海沼泽的植物群,于全球南北纬二十五度间的河口及海湾,地区主要由红树目的常绿灌木组成,一般生长在潮汐与海浪比较弱的海湾里,非常适应潮间带缺氧和盐量高的土壤。大部分生长在较少受到风浪冲击的平坦海岸、海湾浅滩,其基质是通气不良、含盐量很大的深厚淤泥,并且是受海水潮涨潮落的规律性浸淹的环境。 5.1.2红树林的生态学意义 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

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5.1.3适合本地发展的红树林品种 我国的红树资源相比其他地区来讲是比较丰富的,仅广东、海南就有26种,分属于17个科。主要是红树科的红树林是由一类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组成。 适合本地发展的红树品种主要有红海榄、木榄、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白榄、海骨根、海漆、桐花树、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见下图。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及碳汇潜力的时空动态分析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及碳汇潜力的时空动态分析 林光辉1,2* 卢伟志1 陈卉1 王参谋1 李蕊1 杨盛昌1 张宜辉1 陈鹭真1 王文卿1 1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厦门 361005 2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随着对海洋“蓝碳”研究的日益深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特别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以及碳汇潜力方面。本文通过综述当前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滨海湿地碳循环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本研究组近几年来开展的野外研究工作,揭示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碳库(植被生物量碳库以及沉积物有机碳库)的现状及其碳汇潜力。研究结果显示:(1)单位面积基础上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分别比成熟的热带雨林能封存高得多的碳,全球的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每年可固定的碳足以抵消全球因使用交通工具释放碳总量的1/3左右;(2)不同地点以及不同群落类型的红树林生物量碳库(单位面积生物量)存在较大的差异;(3)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密度随着沉积底质和群落类型的不同存在显著的差异;(4)红树林湿地显示出较强的固碳能力,广东湛江和福建云霄两地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交换量相近,且略低于美国佛罗里达的红树林,但显著高于同纬度的陆地生态系统;(5)红树林碳库与河口以及周边海域联系紧密,在潮汐作用的影响下,红树林的掉落物不断输送到周边海域,影响了近海海洋碳的循环与平衡。由此可见,全球范围的红树林等滨海湿地恢复和保护可以有效抵消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排,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会对红树林碳库及其动态变化产生显著影响。放的CO 2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物量;土壤碳;红树植物;碳收支;碳通量;气候变化*通讯作者:lingh@https://www.360docs.net/doc/a617645097.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3001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前期研究专项(2009CB426306)、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5009) 28

环评(简本)doc-昆山环境保护局

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 年产柔性线路板9万平方米、 高密度刚性线路板3万平方米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 2008年4月

1总论 1.1 任务由来 计算机资讯、通讯、以及消费性电子(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3C产业)已成为全球工业中成长最快速的产业。印刷线路板乃是提供电子零组件安装与插接时主要的支撑体,是所有电子资讯产品不可缺的基本构成要件。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位于昆山市千灯镇富民开发区,项目总投资1亿2千万万人民币,主要生产单、双面及多层柔性线路板、高密度多层刚性线路板,年产量为12万平方米。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应当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委托苏州工业园区新东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该项目的有关材料,经过踏勘现场的社会、自然环境状况,调查、收集并核实有关项目资料,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和该项目的工程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按照环境保护有关部门的要求,编写了《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年产柔性线路板9万平方米、高密度刚性线路板3万平方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预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生产运营后对周围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一)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二)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三)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四)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五)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六)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七)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八)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九)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份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十一)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十二)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十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世界自然基金会供稿)

近20年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收稿日期:2004-10-25; 修订日期:2005-01-07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164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 NEP)/全球环境基金(GEF)湿地专题;国家水利部/珠江河口综合治理 规划0专题(03-32110-4108164);/985工程0中山大学GIS 与遥感的地学应用科技创新平台(ò类)项目 作者简介:王树功(1971-),男,讲师,从事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已发表论文30多篇。E-mail:esswsg@https://www.360docs.net/doc/a617645097.html, 近20年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王树功 1,2 ,黎 夏3,刘 凯 4,5 ,周永章2,陈桂珠 1 (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2.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3.中山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广东广州510275;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64; 5.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70) 摘要:该文分析近20a 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采用遥感和GIS 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对3个时相(1988年、1995年、2002年)的Landsat TM 遥感图像应用专家系统方法分类;结合ARCGIS 811,辅助FRAGSTATS 3101景观软件计算斑块和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指数。淇澳岛红树林面积呈上升趋势,1988年、1995年和2002年分别为20116hm 2、28108hm 2、57196hm 2;斑块数目从1988年的1个增加到2002年的18个,总斑块密度、平均斑块周长面积比呈上升趋势;平均斑块大小、平均斑块分维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近20a 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景观受人为干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扩大,需对湿地多功能景观进行科学调控。关键词: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分析;遥感;GIS;淇澳岛 中图分类号:Q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05)02-0053-05 湿地景观空间格局是研究湿地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可以揭示湿地景观变化的动因、规律和机制,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依据,并对湿地恢复有所帮助。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和GIS 的发展为湿地景观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条件。景观格局指标已成为景观生态学界广泛使用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最近应用到湿地景观研究中。国内外[1-16]已有较多利用遥感与GIS 进行湿地景观格局的研究。针对红树林湿地景观,笔者选择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对3个时相(1988年、1995年、2002年)的遥感图像应用专家系统方法分类;结合ARCGIS 811,辅助FRAGSTATS 3101景观软件进行景观指数计算,在斑块和类型水平上进行空间指数分析,揭示导致其变化的驱动力,为淇澳岛红树林湿地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淇澳岛位于珠海市唐家镇东北约2km 处,面积约24km 2,常住人口约2000人。它是珠江口伶仃洋内的一个小岛(图1),位于伶仃洋水道(西槽)西 侧,金星门的东北侧,横门浅滩、进口浅滩、西边滩的南面。该岛分布有大围湾、石井湾、金星湾等海湾。淇澳岛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平均气温为2214e ,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 图1 研究区域略图 Fig.1 The sketch of the study area 215e 。\10e 年积温为804313e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714h,年平均降水量为196414mm 。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潮,平均高潮位为0117m,平均低潮位为-0114m 。淇澳岛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海水盐度年平均值为1812j ,土壤属于滨海盐渍草甸沼泽土,其表土(0~13cm)含盐量为20182j 。淇澳岛泥沙主要来源于横门水道来沙以及涨潮时金星门小环流的输沙,其海岸滩涂广阔,历史上曾生长大片红树林。1984年在石井湾、大澳湾、大围湾分布有红树林10912hm 2 ,至1998年仅大围湾有3212hm 2 保存下来,且40%为桐花树、老鼠勒和卤蕨群落,高度仅为018~215m [17]。 从1998年开始,珠海市政府每年投入120万元 第21卷 第2期 2005年3月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Geography and Geo-Infor mation Science Vol.21 No.2March 2005

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及保护

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及保护 吴永华 摘要:广西沿海红树林分布广、面积大、种类丰富。由于广西经济欠发达,加上传统方式的滥伐开发、盲目围垦 等原因,使红树林遭受了严重破坏,作为沿海防护林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生态系统,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与 重建对维护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广西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现状以及遭受破坏的原因,并对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红树林;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发及保护 1 广西沿海红树林资源分布状况 1.1 红树林的分布 广西沿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南濒北部湾,地理位置为北纬21°24′~ 22°01′,东经107°56′~ 109°47′;包括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岸线总长14891.64km, 岛屿海岸线长600km, 其中海堤总长75614 km。沿海滩涂面积1000多hm2。广西现有连片分布、面积大于0.1hm2的红树林斑块863个, 总面积8374.9 hm2[1]。 根据群落类型、起源、覆盖度和平均树高等级的差异情况,共划分为973个小班[4]。沿海14个海湾中, 红树林主要分布于茅尾海、铁山港、大风江、珍珠港、廉州湾、防城港东湾和丹兜海, 其他港湾相对较少[2-3], 详见下表 [4] 广西红树林资源分布 与广东84.80%的红树林集中分布于雷州半岛[8]的情况相比,广西的红树林在东起合浦山口,细致东兴北仑河口对整个海岸带中都有分布,详见下图

[4] 广西红树林分布图 在宏观上,红树林在整个海岸线呈展开式较均匀分布。在关系大陆海岸线中,红树林分布间断的最大距离为31.90km,从廉州湾至北海东海岸岸段。经测算,红树林分布间断长度超过2 km的大陆岸线公有49段,总长361.62km。其中长度超过10km的大陆岸线共有13段,主要位于海湾之间的岸段。在广西1489.64km大陆海岸线中,平均每公里海岸线有红树林5.6hm2,高于广东的4.8hm2/km[8]。 1.2 红树林植物种类组成 红树林主要由红树科植物和其他科树组成,红树科植物又分真红树、半红树和伴生植物三种[15],其区别是:真红树植物是转移生长在潮间带的木本植物,他们只能在潮间带环境中生长繁殖,在陆地环境中不能自然繁殖;半红树植物是既能在潮间带生存并成为优势种,又能在陆地生境自然繁殖的两栖性木本植物;伴生植物是指在红树林中或林缘偶尔出现,但不成为优势种的木本植物以及红树林下的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13-14]。 2004年,梁士楚等记载广西红树植物8科10属10中,半红树植物3科4属4种,关于伴生植物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7]。其中红树科(红海榄、木榄、角果木、秋茄),马鞭草科(白骨壤),紫金牛科(桐花树),爵床科(老鼠簕),使君子科(榄李),梧桐科(银叶树),夹竹桃科(海芒果),锦葵科(黄槿、杨叶肖槿),卤蕨科(卤蕨)[6]。相对广东、海南等地的红树林,广西沿海的红树林保存算是比较完整的,其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山口红树林区、北仑河口红树林区、茅尾海红树林区、七十二泾红树林、区珍珠港红树林区。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于1990年建立,2000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红树林面临的生态破坏及原因 尽管红树林在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防风固堤、净化海洋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价值,并且在渔业生产和旅游开发上也有巨大的潜力;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红树林认识不足,对红树林的价值功能缺乏系统的认知,甚至认为红树林是无价值的湿地,盲目的围垦砍伐开发,红树林生态受到严重威胁,资源日趋枯竭[17]。如北海原有红树林约2000hm2。现在仅残留113hm2;钦州大榄坪红树林围垦砍伐红树林约700hm2;合浦英罗湾红树林区1994年的渔业产量比1990年减少了80%[16]。加上害虫的捕食昆虫寄生等虫害、特殊天气影响(如特大暴雨、台风)和外来物种入侵等,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已经受到严重的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规划背景 华安县丰山工业集中区位于华安县东南部的丰山镇、漳州市区北郊,东邻长 泰县,北连华安县沙建镇,西南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接壤。集中区距漳州城区18公里,距离厦成高速(规划2009年建成)玉兰枢纽互通口不到1公里,距离漳龙高速华安互通口仅6公里,鹰厦铁路贯穿集中区东侧的镇区,漳州至龙岩的省道(208)漳华线穿境而过及九龙江北溪贯穿全境。工业区独具交通、地理、水能优 势。 福建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厦漳泉龙城市联盟,华安县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华安县丰山镇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漳州市经济发展圈的四个乡镇之一,华安工业集中区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两区三片”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发挥华安县丰山镇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工业园区启动,龙头企业带动,工业项目拉动,优质服务推动”的发展思路,实行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工业企业取得较大发展。 华安工业集中区地处华安县南大门丰山镇,是华安县承接大工业、大项目的平台。2005年工业区创办以来,共有53个项目落户,总投资100亿元,其中投产项目17个,在建项目14个,其它项目也正在开展征地、办证等前期工作。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创产值150亿元,税收7亿元以上。但是,由于华安工业集中区目前尚未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在融资、征地、机构设置、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和制约,严重阻碍了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为此,华安县正积极向上级申报,争取将华安工业集中区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 华安工业集中区?新社工业园位于丰山镇九龙江北溪以西的地区,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324hm2,从2005年发展至今,区内工业用地现已基本饱和,拓展空间有限。为此,为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华安县工业集中区此次拟在现有新社工业园

湿地公园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湿地公园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生境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初拉姆萨国际湿地公约的缔约之时。简单的说,湿地是一类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过渡的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它的特点是湿地景观典型,自然风景优美,可供人们观赏、旅游、娱乐、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湿地公园的宗旨是,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和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场所。 目前,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处于初始阶段。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是一项新的工作, 牵涉面广, 政策性强, 我们既要大胆实践, 又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 使之统筹有序, 积极健康的发展。 湿地公园的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比如拟规划建设的崇明东滩湿地国际公园位于崇明东滩保护区境内的缓冲区和核心区的交界处,即1992年和1998年大堤之间的东旺沙B滩,面积为3万亩。建成后的湿地国际公园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是建设中的上海实现代农业园区和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区域整体功能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根据国内外目前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都可以称之为"湿地公园",如香港的米埔国际重要湿地(面积380公顷),澳洲的Moreton Bay Marine Park和维多利亚公园、日本的铳路湿地国际公园(保护区),都是利

用典型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和该地在流域或河口区的重要地位,以及作为亚太迁徙水鸟通道的独特性,在保护区内的缓冲区或实验区内规划了不同意义上的湿地公园,以谋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同景观资源的平衡点。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人给湿地国际公园确切的定义。按照一般文献资料上的理解,湿地国际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湿地公园的发展目标应依据湿地公园的定位,提出适合湿地公园自我完善目标和社会作用目标两方面的内容,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贯彻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国家原则;(2)充分考虑历史、当代、未来三个阶段的关系,科学预测湿地公园发展的各种需求和分期目标; (3)因地制宜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复合生态系统。 (4)与湿地保护管理的目标相一致,与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趋势及步调相适应。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的一部分,他符合湿地的一切特性,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表现如下。 湿地是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的了,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环保工作的积极成果。其创新点在于将发展规划纳入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视野,为我国建立健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利于防止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制定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可能存在潜在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法规、规划和计划进行系统、综合的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程序、审批、法律责任进行制度化、法律化,是我国用以防止作用重大、范围广泛而影响深远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潜在的环境危险的一种预防性环境管理措施,也是保护人和自然环境免遭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的不良影响的一种保护性环境管理措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缺陷的弥补,更是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根本保障。基于我国当前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完善、政策和立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失等问题,提出我国未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从以下方面改进。首先,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其次,顺应趋势、立足国情将政策和法规纳入战略环境影响的评价对象范围,建立健全政策和立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后,健全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体系。全面科学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战略环境评价;政策环评;立法环评 ABSTRACT ABSTRACT:The promulgation of the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1st` September is the positive achiev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n the past, we usually just make an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about construction projects. But now the policy is inclined to make the evaluation of all development programs. It appears to construct a system which will make a strategic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an overall situation. The enactment and execution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helps the government to prevent harmful effects on development programs an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ability of making decision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o bring ab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mong the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Because of its extraordinary significance, the paper will make an exhaustive study about the legal system in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impact

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概括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植被土壤 福田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水热条件好,适合红树林生长。保护区红树林总面积为lll.lha,福田保护区内有真红树植物4科5属5种,半红树植物5科5属5种。保护区内除缺少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外,分布有大陆上所有的红树林种类。受半日潮周期淹浸,形成深厚的淤泥,土壤没有结构,表层土壤(0-3 Ocm)含盐量14.5 ,pH值为5.3;中层土壤(3 0-60cm)含盐量18.2,pH值为6.6;底层土壤(60-90cm)含盐量19.3,pH值为7.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植物主要组成种类 2.鸟类资源

福田保护区内有陆鸟5目19科55种。其中,数量较多的优势种有16种,占总种数的30.0%;珍稀保护鸟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4.0%;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白肩雕);II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赤腹鹰、莺、鹜、白头鸦、游集、红集和褐翅鸦鹃,除了褐翅鸦鹃属杜鹃科外,其余的都属鹰科。从食性方面来看,食鱼兼食虫的鸟类有47种,占总种数的85.0%;食鼠的鸟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11.0%。从觅食和栖息习性方面来看,喜欢空中盘旋和飞翔捕食的鸟类有12种;经常出现在乔灌林地的鸟类有20种;多在基围草灌丛活动的鸟类有12种;适应各种环境的鸟类有11种。从物候方面来看,冬候鸟有21种,夏候鸟有6种,迁徙鸟有4种,留鸟有24种。 3.底栖动物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外泥滩常见底栖动物是羽须鳃沙蚕、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 )、德氏狭口螺(Stenot 彻ra divalis )、尖刺樱虫(Potamilla acuminata )、寡鳃齿吻沙蚕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论

国环评证乙字第2225号 福州桂湖生态温泉城(融汇泉景A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三月

1 项目概况 福州桂湖生态温泉城(融汇泉景A区)选址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湖山村胡中村。征地面积117550m2,实用地面积117550m2(合176.24亩),总建筑面积298143.9m2,其中计容建筑面积229140.3m2,不计容建筑面积69003.6m2;住宅面积223644.3m2,幼儿园面积3430.2m2,物业管理面积795.7m2;容积率1.95,建筑密度16.9%,设地上、地下机动停车位1841辆。项目总投资23.0115亿元。 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施工期、运营期产生的环境污染,其中施工期为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施工废水、扬尘、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运营期为汽车尾气、设备噪声、商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结论 2.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水环境保护目标:桂湖溪。 (2)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断面各现状评价因子标准指数<1,均未出现超标。桂湖溪各断面的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①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施工期净车废水、地下涌水、桩基泥浆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因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建议采用“化粪池+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一级标准后排入桂湖溪。桂湖溪无饮用水源地,且根据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各断面的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项目施工时间短暂,废水量较少,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②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a.分析表明项目雨水经收集后、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区外规划路市政雨、污水管网,污水最终由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

湿地公园的概念及开发的意义

湿地公园的概念及开发的 意义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湿地公园的概念及开发的意义 1.湿地公园的定义 湿地是自然界的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是经过水体和陆地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生态景观。湿地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湿地在防治水土流失、抗洪防灾、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等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湿地依靠自身的独特性,在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和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所谓湿地公园就是指,以湿地为基础所建造,具备一定的休闲娱乐设施,可供游人进行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主题公园。湿地公园的建造要以保护湿地不受破坏为主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湿地公园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还要具备对游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 2.湿地公园开发的意义 面对着紧张的工作和繁重的生活压力,经历着快节奏的生活之余,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给与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放松。人们对亲近自然的需求,为湿地公园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基础,湿地资源的开发,对满足人们对感受自然生活的需求和渴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环境状况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时,也逐渐意识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湿地资源作为一种调节生态环境平衡、缓解生态环境污染的特殊的生态系统,近几年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建造居民楼,发展经济圈等因素,很强程度上,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格局和平衡。湿地资源之所以宝贵不仅是因为湿地可以防治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状况,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湿地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一旦受到破坏,就无法再生,因此保护湿地资源迫在眉睫。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就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方式,利用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对湿地环境进行维护,利用各种宣导方式,培养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湿地公园的开发对保护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应用实例研究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应用实例研究 摘要 以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其生物组成分为红树植物、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鸟类和碎屑等15个功能组,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EWE模型,探讨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状态、特征及不同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并评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当前的健康状况。 福田保护区内有陆鸟5目19科55种。其中,数量较多的优势种有16种,占总种数的30.0%;珍稀保护鸟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4.0%;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白肩雕);II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赤腹鹰、莺、鹜、白头鸦、游集、红集和褐翅鸦鹃,除了褐翅鸦鹃属杜鹃科外,其余的都属鹰科。从食性方面来看,食鱼兼食虫的鸟类有47种,占总种数的85.0%;食鼠的鸟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11.0%。从觅食和栖息习性方面来看,喜欢空中盘旋和飞翔捕食的鸟类有12种;经常出现在乔灌林地的鸟类有20种;多在基围草灌丛活动的鸟类有12种;适应各种环境的鸟类有11种。从物候方面来看,冬候鸟有21种,夏候鸟有6种,迁徙鸟有4种,留鸟有24种。3.底栖动物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外泥滩常见底栖动物是羽须鳃沙蚕、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德氏狭口螺(Stenot彻ra divalis)、尖刺樱虫(Potamilla acuminata)、寡鳃齿吻沙蚕

莫顿长尾虾(Apseudes mortoni)、沼蚓(Limnodriloides sp.)和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几种大型底栖生物在3种深度的平均栖息密度及其t检验值 注:上一中表示某生物在上层与中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上一下表示某生物在上层与下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中一下表示某生物在中层与下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我们可以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划分为15个功能组,分别为:桐花树、秋茄(6年)、秋茄(20年)、海榄雌、无瓣海桑、海桑、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弹涂鱼类、多毛类、其他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鸟类和碎屑。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模型基本参数(黑体为模型估算的参数:B.生物量;p生产量;Q.消耗量;EE-生态营养转换效率为简化复杂的食物网关系,用聚合营养级的方法将来自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15个不同功能组的营养流合并为6个整合营养级。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总流量为4158t.km'2.y一,其中总摄食消耗量为160.5t,km-2·Y~,总输出量为3768tokm-20y一,总流入碎屑量为123.6t.km-2.y一,总呼吸量为105.4t.km-2.y~,和不再参与生态循环的矿化沉积物部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总能流(t.km-2·y-1)由于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红树植物,但在系统中没有被任何生物摄食,只能以碎屑的形式重新进入循环。所以能量流动中,直接来源于碎屑的占总能流的几乎全部,这说明系统的能流以碎屑食物链为主导。除第一营养级之外,营

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摘要战略环境评价对优化政策、决策和规划的制定起到重要作用,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手段。论述SEA的由来、优点、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极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战略环境评价;优点;效益;技术方法 针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在战略制定层面的诸多局限,Thérivel R,Wilson E等人于1992年提出了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EA)的概念。战略环境评价可以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手段,它的提出在学术界、政府及相关国际组织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成员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许多学者也对SEA 的理论、方法及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 EIA在本质上(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发展项目环境影响的一种反应性评估,而不是前瞻性预测,它在发展项目的选择及优化布局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往往只能针对项目的污染状况提出一些控制和治理污染的措施。对于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往往是在高层次的战略决策之后,因此,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许多决策已经在更早的规划阶段确定。环评对项目所提供的可选方案和治理污染措施的选择是较为有限的。 战略环境评价是对政府部门的战略性决策行为及其可供选择方案的环境影响和效应进行系统的和综合性评价的过程,它为政府政策、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环境影响评价上的技术支持。 1战略环境评价的优点 战略环境评价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确保决策制定过程中协调好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战略环境评价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如下优点: 1)促进环境与发展决策的结合(即提高决策的可持续能力)。 2)促进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政策和规划的制定。 3)能够考虑比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更多的替代方案。 4)适当的时候考虑累积影响(尤其是部门和区域层次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全球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