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贵金属成本分析报告

贵金属成本分析报告贵金属成本分析报告一、引言贵金属是指金、银、铂和钯这四种具有稀缺性、高密度、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电子导电性能的金属。
贵金属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珠宝、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
对贵金属成本进行分析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贵金属成本进行分析,以便企业能够优化成本结构,提高效益。
二、贵金属成本的构成1.原材料成本:贵金属的价格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
金属市场的价格波动很大,受供求关系、经济形势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企业应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合理采购原材料,以降低成本。
2.能源成本:贵金属的生产和加工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如电力、燃料等。
能源价格的波动对企业的成本构成有较大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采用节能设备、优化能源结构等方式降低能源成本。
3.人工成本:贵金属行业需要高技术人才进行生产和加工,而高级人才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
企业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4.设备折旧及维护成本:贵金属生产需要大量的设备投入,设备的折旧和维护成本也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和维修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维护,以降低成本。
5.其他成本:包括管理费用、物流费用、税费等。
三、贵金属成本的分析方法1.成本结构分析:将贵金属成本按照不同的构成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各项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找出成本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企业制订成本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2.成本比较分析:将企业的贵金属成本与同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比较,确定企业在成本方面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以及提高成本效益的潜力和可能的方向。
3.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分析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弹性,找出成本效益的提升空间,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四、贵金属成本的优化策略1.采购策略优化:建立合理的供应链体系,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2.能源管理优化:引入新技术、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
铑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铑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第部分:银、金、铂、钯、铱、钌、铅、镍、铜、铁、锡、锌、镁、锰、铝、钙、钠、钾、铬、硅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实验报告年月铑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第部分:银、金、铂、钯、铱、钌、铅、镍、铜、铁、锡、锌、镁、锰、铝、钙、钠、钾、铬、硅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王应进李秋莹徐光刘桂华李玉萍前言均相催化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新兴的一个催化分支,贵金属均相催化剂是均相催化剂的主要研究方向,应用于石化、制药、精细化工等领域。
铑化合物作为众多贵金属均相催化剂的一种,现有多家单位在生产。
在铑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杂质元素含量的监控是十分重要的,其杂质元素不仅影响到产品质量、使用性能,还直接关系到催化产品的使用安全。
目前,铑化合物中无机杂质元素的测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分析方法,产品标准中杂质分析基本是采用附录发射光谱法分析。
发射光谱法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存在很多缺点:、必须把化合物先还原成铑粉;、用铑基体配制粉末标样,消耗大量的铑基体;、标样配制过程复杂,易污染,周期长;、分析时间长,满足不了此行业市场快速流通的分析要求。
为了克服上述方法之不足,有必要建立一个简便、准确、快速的铑化合物中杂质元素测定的方法。
并且铑化合物分析方法第部分:铑量的测定硝酸六氨合钴重量法已于年的月份审定完。
为了产品检测的完整配套,制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铑化合物中杂质元素也是非常必须的。
实验对分析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考察和评价,用三氯化铑和碘化铑样品进行加标实验及精密度实验,三氯化铑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碘化铑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
2仪器、装置、试剂美国公司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工作条件见表。
各元素的测定谱线波长见表。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仅使用确认为优级纯的试剂和一级水或电阻率≥Ω.的水。
氢氧化钾,优级纯。
硝酸(ρ),优级级。
盐酸(ρ),优级级。
一种金银铜合金分离提纯的方法

一种金银铜合金分离提纯的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金银铜等贵金属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这些贵金属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这些贵金属通常与其他金属混合在一起,需要进行分离提纯才能得到纯净的金银铜。
本文将介绍一种金银铜合金分离提纯的方法。
1. 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材料:金银铜合金、氧化铜、氯化钠、硝酸、氢氧化钠、硫酸、盐酸、甲醛、乙醇。
实验设备:电炉、烧杯、热板、电子天平、滤纸、玻璃棒、试管、移液管、显微镜、pH计。
2. 实验步骤(1) 将金银铜合金研磨成粉末状,并在电炉中加热至高温状态,使其变成液态。
(2) 将液态金银铜铸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和氯化钠,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硝酸,使其酸化。
(3) 加入氢氧化钠,使其中和至pH值为7左右,然后加入甲醛,使其还原。
(4) 将溶液过滤,得到沉淀,用乙醇洗涤沉淀,使其纯净。
(5) 将沉淀干燥后,加入适量的硫酸和盐酸,使其分离。
(6) 将分离后的金、银、铜进行提纯,得到纯净的金、银、铜。
3. 实验结果经过上述步骤,我们成功地将金银铜合金分离提纯,得到了纯净的金、银、铜。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金、银、铜的晶体结构已经完整,纯度高达99.9%以上。
4. 实验分析本实验采用的是化学分离法,通过氧化铜、氯化钠等化学试剂的作用,将金银铜合金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得到了纯净的金、银、铜。
其中,甲醛的作用是还原金、银、铜离子,使其成为金属,方便沉淀。
硫酸和盐酸的作用是分离金、银、铜,使其单独存在。
此外,本实验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中的化学试剂需要严格控制用量和浓度,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2) 实验中的操作需要精细,避免产生误差,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后需要对残留试剂和产生的废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金银铜合金分离提纯的方法,通过化学分离法成功地得到了纯净的金、银、铜。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适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贵金属分离提纯。
铑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铑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编制说明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二O一九年二月铑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氯离子、硝酸根离子测定离子色谱法一、工作简况1.1 方法概况1.1.1 项目的必要性铑化合物是贵金属化合物的重要形式之一,广泛用于催化、电镀、有机合成制药、新能源的开发等方面。
其中杂质阴离子含量作为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产品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外厂家对铑化合物中阴离子的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对铑化合物中杂质阴离子的准确、精密、快速测定,不仅对进一步优化该产品的制备工艺,获得高纯产品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还对生产部门及相关行业同国外同行业之间进行竞争产生一定的影响。
1.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硝酸铑溶液、硫酸铑溶液中氯离子、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0.0005~0.05%1.1.3可行性对铑化合物杂质阴离子含量的测定过去一直使用目视比浊法进行测定,如:硝酸铑中氯离子的测定,采用硝酸银比浊法。
测定中主观因素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近几年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离子色谱法极大地提高了阴离子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我们将离子色谱技术应用于铑化合物中阴离子的测定,从而大大提高铑化合物中阴离子测定的准确性,使我们的铑化合物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相关行业的技术要求,而且铑化合物产品还能与国外厂家的产品相抗衡。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贵金属及有色金属分析领域具有权威地位。
标准起草人员多次参与有色行业标准的起草、验证等工作,具有丰富的方法研究经验。
1.1.4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查阅了国内外相关分析对象的标准分析方法,我国尚未见到铑化合物中氯离子、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准确、精密、快速测定并控制其中氯离子、硝酸根离子含量对生产研制有重要意义1.2 任务来源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制定“铑化合物分析方法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离子色谱法”行业标准计划书,于2017年11月获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项目批准文号为工信厅科[2017]40号,计划编号为2017-0164T-YS,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起草单位为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贵金属的冶炼方法

贵金属的冶炼方法贵金属是目前在全球市场上非常重要的金属之一。
主要包括黄金、白银、铂族金属、钯族金属等。
由于贵金属具有稀缺性、抗腐蚀性以及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在珠宝、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与其他常见金属相比,贵金属的冶炼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复杂性。
本文将对贵金属的冶炼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其中的技术要点。
贵金属的冶炼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冶炼和化学冶炼两种。
物理冶炼方法包括熔炼、提纯和分离等过程,而化学冶炼方法则主要涉及溶解、沉淀和还原等过程。
首先,以黄金冶炼为例。
黄金是最常见的贵金属之一,其冶炼方法主要有两种: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
火法冶炼指的是将含金矿石进行高温熔炼,使金属黄金与其他杂质分离。
而湿法冶炼则是将含金矿石置于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最终得到纯金。
在火法冶炼中,首先要将含金矿石经过碎矿、选矿等工序得到精矿。
然后将精矿与一定比例的焙烧剂混合,并通过高温氧化反应,使砷、铅、锑等易氧化的杂质氧化为氧化物而蒸发。
接着,将精矿与一定比例的助熔剂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加入金属容器中,在高温下进行熔炼。
在熔炼过程中,金属黄金会沉积在容器底部,而其他杂质则会浮于上面形成炉渣。
最后,通过浇铸、冷却等步骤,将黄金从炉渣中分离出来。
湿法冶炼方法则是将含金矿石置于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进行溶解反应。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氰化法、硫化法和碳酸法。
氰化法是将含金矿石经过预处理后,加入氰化物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得到氰合金络合物。
随后,在还原条件下,将络合物加热,金属黄金在高温下析出。
硫化法是将矿石和硫化剂混合,将混合物进行高温加热,使金属黄金与硫形成易溶的硫化物。
最后,通过溶解硫化物和沉淀杂质的步骤,得到纯金。
碳酸法则是将含金矿石置于含碳酸盐的溶液中,通过溶解和沉淀反应,最终得到金属黄金。
除了黄金冶炼方法,其他贵金属的冶炼也有一定的特点和技术要点。
例如,白银冶炼主要包括银锭冶炼和电解法两种方法。
银锭冶炼指的是将矿石经过破碎、选矿等步骤得到银精矿,随后通过氧化、还原等反应得到精制银。
火试金分析化验方法-金精矿金含量检测

灰皿是灰吹铅扣(或铋扣)时吸收氧化铅(或氧化铋)用的多孔性耐火器皿。常用的 灰皿有三种:水泥灰皿、骨灰-水泥灰皿和镁砂灰皿。 ①水泥灰皿 用 400、500 号的硅酸盐水泥,加 8~12%的水,混匀,在灰皿机上压制。硅酸盐水泥 的成分是含 CaO60~70%、A12O3 4~7%、SiO2 l9~24%、Fe2O3 2~6%。水泥是价廉 的普通材料。水泥灰皿坚硬,不易开裂,但是灰吹时贵金属损失比后二种大一些。 ②骨灰灰皿和骨灰-水泥灰皿 骨 灰 是 用 牛 羊 骨 头 灼 烧 、磨 细 、再 灼 烧 得 到 的 ,其 中 有 机 物 必 须 全 部 除 去 。它 的 成 分 为磷酸钙 90%、氧化钙 5.65%、氧化镁 1%、氟化钙 3.1%。骨灰的细度要小于 0.147mm, 其中 0.088mm 的应占 50%以上。用纯骨灰制的灰皿较松,可用于粗金、合质金的灰吹。 试金分析一般使用骨灰和水泥的混合灰皿,骨灰和水泥按不同比例混匀,加 8~12% 的水,在灰皿机上压制。不同的人做试验的结果不同,有的认为 3:7 好,也有认为 是 4:6 或 5:5 好。骨灰-水泥灰皿比纯骨灰灰皿硬些,但比水泥灰皿松软。用骨灰水 泥 灰 皿 来 灰 吹 ,金 、银 的 损 失 要 比 水 泥 灰 皿 小 些 。骨 灰 的 制 备 较 麻 烦 ,要 经 过 灼 烧 、 磨细好几道工序才能制成。 ③镁砂灰皿 将锻烧镁砂磨细,要求有 63%以上通过 0.074mm 筛,颗粒为 0.2~0.1mm 的不超过 20%。 磨细后的镁砂要在几天内压完,否则放置久后又要结块。取 85 份磨细的镁砂和 15 份 500 号水泥,混匀,加 8~12%水压制成皿。用镁砂做成的灰皿灰吹时贵金属的损失比 前二种小。
文献[25]报导用 Au198 同位素作试验,比较了金在镁砂和骨灰灰皿中的损失。在 960℃ 灰 吹 ,所 得 的 结 果 表 明 :金 在 骨 灰 灰 皿 中 损 失 比 在 镁 砂 灰 皿 中 的 损 失 大 得 多 。其 结 果 见表 5-2。
(完整版)贵金属鉴定

4.听音韵,试弹力: 成色高的金条,如99%纯度以上,往
硬质地板上抛掷,便会发出“叭嗒”的音 响,有声无韵也无弹力,假的或成色低的 则相反,抛掷在地板上之后,声音清脆, 而且要比真金弹的高。
成色越低,音韵越大,弹力也越大。
贵金属首饰鉴定的内容很多,有成色鉴 定、形态鉴定、加工工艺鉴定等等。本章主 要是介绍贵金属首饰的成色鉴定
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等。 14号溶液:(12.5份蒸馏水加入49份硝酸,再加1
份纯盐酸) 分析器皿:量杯、小滴瓶、玻璃棒、硬橡胶板等。
条痕板:可用新鲜的黑色致密玄武岩,暗色辉绿 辉长岩或碳质硅质岩等。
四、点试剂法步骤:
1.将金银首饰不显眼的地方在黑色条痕板上轻 轻划下一条细条痕。
2.观察条痕的颜色是金黄色还是银白色,若 是金黄色用步骤3—6;若是银白色用步骤7一 13。
四、饰品试样
试 样 的 体 积 最 小 不 得 低 于 0.1cm3 。 试样须清洗干净,不得有油污或其他附 着物。清洗干净了的试样不可用手直测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m) 测量精度应不低于0.001%。
2. 用温度计测量装在天平架子上的蒸馏 水杯里的水温(t)。
3.将吊丝和吊钩挂在天平上,使吊钩和 吊丝部分地浸入水面以下,使天平回 零。
第三节 密度法
197 8年,密度法就有国家标准。
1996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新的国家 标准GB/T1423-1996《贵金属及其合金密度的 测试方法》。该标准参照国外有关标准,根据 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的特点和使用要求,结合 我国贵金属材料密度测量的进展,对原国家标 准GBl423—78进行修订而成的。修订后的标准, 与国际上采用相同原理的有关密度测定标准比 较,在试样称重范围、试样体积下限、测量精 度,除气方法、密度测量精度等方面均达到或 超过了相应的有关标准水平,具有足够的先进 性和实用性。
电化学溶解法在贵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电化学溶解法在贵金属分析中的应用摘要:电化学溶解技术,是指使用附加电荷在一定的电化学容器中产生各种化学、物理和电化学反应,以实现消除污水中的化学污染或利用有价物的预期目的。
从20世纪40年代中国首先提出了利用电解液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开始,随着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对环保科学知识的理解也日益深入,对环保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电化学溶解技术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引起了国内外溶解法工作者和环保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并得到了不断地研究。
关键词:电化学溶解法;贵金属分析贵金属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但经过多年的开采和使用,国内外贵金属资源十分稀缺。
随着越来越多的难选矿石资源和越来越复杂的原材料成分,贵金属的熔炼过程延长,直接产量降低。
因此,熔炼过程产生的贫液中铂、钯等贵金属的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
因此,开展低浓度贵金属稀溶液深度处理研究,实现贵金属的高效回收,对于贵金属冶炼行业的还原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化学溶解法概述电化学溶解是利用金属的电化学特性,通过金属离子在电解质电池阴极上的还原反应,分离并利用相对高浓度的溶液。
溶液重金属离子在阴极上的电极位置一般包括四个步骤:溶剂中反应物质在阴极表面上的移动,称为液象的传质;反应物质通过转移电子到阴极附近而实现了预转移;由反应粒子所得到的电子,通过电荷转移到吸收的金属原子上而逐渐减少;吸收的金属分子则沿着电极表面扩展到金属晶体中,形成原子核并生长成晶体。
电极定位过程的驱动力来自阴极超电势。
相应的电位是电极位置发生的关键。
理论上,如果假设阴极电位和溶液重金属离子的平衡电位均为负,且同时存在着相应的过电位,那么金属离子可能会在阴极中失效。
然而,在实际电极定位过程中,由于晶体的形成,电极表面不断发生变化,晶化过程中的金属沉淀受到界面电场的影响,使得阴极中的金属还原过程复杂化。
同时,双电层结构对电极沉积过程有很大影响,尤其是致密层中颗粒的吸附过程:即使反应性颗粒和非反应性颗粒之间有少量吸附,也会极大的影响反应速度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银、钯合金中镍、锌、锰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编制说明
(送审稿)
2007年10月
1 工作简况
GB/T15072.15-1994《贵金属及其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银、钯合金中镍、锌、锰量
的测定》自实施以来,保证了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产品的质量,促进了贵金属及其合金材
料新产品的开发,也成为贵金属及其合金产品中各元素的可靠分析方法。但是,原标准的
编写格式已不符合GB/T1.1-2000的要求。而且,原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只能单
元素测定且线性范围窄。因此,2006年12月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
(2006)第56号文下达了对该标准进行修订的任务。国家标准计划号为:20065693-T-610,
由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接到修订任务之后,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立即组织了内部讨论,进行了大
量资料调研和技术可行性论证,最终确定了修订方案。并组织样品开展试验。于2007年6
月下旬组织内部预审。2007年7月2日~7月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
所主持,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金、银、钯合金中镍、锌和
锰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预审会,共有8家单位的16名代表参加了
会议。与会专家首真听取了标准起草人介绍了修改后的标准的编制说明等技术文件的说
明,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本标准进行了认真审查、讨论,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根据
预审会专家的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了文字修改,并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委托云南昆明
理工大学测试中心贺与平高工等进行了验证试验,增加和补充了相应的试验报告及验证报
告。2007年10月提交了送审稿。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方卫、罗一江、李楷中、杨媛媛、何姣、徐光。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作了如下改动:
——名称由GB/T15072.15-1994《贵金属及其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银、钯合金中镍、
锌、锰量的测定》变更为《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合金中镍、锌、锰量的测定 电感
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采用ICP-AES法替代原使用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原有7个合金牌号的基础上增加了AuGeNi5-2、AuGeNi11-3、
AuGeNiCu10-0.7-0.7、 AuNiFeZr5-1.5-0.3;
——拓宽了镍、锌、锰的测定范围(镍的测定范围由1%~5%扩展为0.5%~6%,锌的测
定范围由0.5%~1.5%扩展为0.5%~6%,锰的测定范围由0.01%~0.05%扩展为0.01%~0.5%);
——采用重复性和再现性替代允许差。
——采用内标法提高测定方法的精密度。
2 主要修订内容
(1)在本次修订中,将镍、锌、锰测定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修改为ICP-AES法;
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ICP-AES在无机元素分析分析中具有的线性范围宽、多元
素同时测定和稳定性好的优点,认可程度明显提高。在贵金属分析领域,这一技术也得到
广泛应用。过去所起草的标准,对于贵金属合金中的次成分(质量分数小于5%)的测定,
大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光度法。由于贵金属合金材料牌号多,涉及到的测定元素也较
多,且含量范围不一,在用原子吸收或光度法进行测定时,一般只能进行单个元素测定,
而且线性范围窄,一次样品处理难于兼顾几种待测元素。检测质量控制、生产工期要求都
受到很大影响。而采用ICP-AES技术,可多元素同时测定及扩展分析含量范围,提高检测
速度。内标法的使用更可改善其测定的精密度,从而提高测定的准确度。此外,现代的全
谱型光谱仪可以为每个元素提供更多的谱线选择,为光谱干扰的消除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使得ICP-AES测试技术大大的优于原子吸收法和光度法。
(2)将标准名称由《贵金属及其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银、钯合金中镍、锌、锰量的测
定》变更为《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合金中镍、锌、锰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
(3)在原有7个合金牌号的基础上增加了AuGeNi5-2、AuGeNi11-3、AuGeNiCu10-0.7-0.7、
AuNiFeZr5-1.5-0.3;
(4)拓宽了镍、锌、锰的测定范围(镍的测定范围由1%~5%扩展为0.5%~6%,锌的测定
范围由0.5%~1.5%扩展为0.5%~6%,锰的测定范围由0.01%~0.05%扩展为0.01%~0.5%);
(5)采用重复性和再现性替代原标准使用的允许差。
(6)采用内标法提高测定方法的精密度。
(7)按照GB/T20001.4-2001的规定编写,更简明,清晰。
3 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对比
GB/T 5121.7-1996《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镍量的测定》中,采用火焰原子吸收
光谱法测定0.001%~1.5%范围的Ni;GB/T 5121.3-1996《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锌量
的测定》中,方法一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0.002%~2%范围的Zn,基体铜的干扰在
配制标准溶液时加入相应量的铜予以消除。而方法二采用4-甲基-戊酮-2萃取分离-Na2EDTA
滴定法测定>2%~6%范围的Zn。
原GB/T15072.16-1994所采用的方法为火焰原子吸收法,一般只能进行单个元素测定,
而且线性范围窄,一次样品处理难于兼顾几种元素的测定。因此,本标准修订为ICP-AES
方法后,一次样品处理勿需稀释就可以同时测定三个元素,大大的提高了分析速度。而且
采用内标法后,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优于原标准的火焰原子吸收法,均≤2.0%。
4 标准实施建议
建议用修订后的标准代替GB/T15072.15-1994
参考文献
1、GB/T15072.15-1994《贵金属及其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银、钯合金中镍、锌、锰量
的测定》
2、GB/T 5121.7-1996《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镍量的测定》
3、GB/T 5121.5-1996《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锰量的测定》
4、GB/T 5121.3-1996《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锌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