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方式,而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特点,翻译难免会遇到种种问题。
本篇文章将从语言、文化和思维等方面探讨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 语言方面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翻译的基础。
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对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例如,中文的语法比英文的语法更加灵活,句子的顺序可以任意调换。
而英文则注重顺序和时间的先后关系。
在翻译时,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异,有可能会造成句意不清的问题。
此外,中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中文会有成语、俗语等表达方式,而英文则更注重具体的描述和措辞。
为了准确翻译中文中的成语和俗语,需要有深入了解中文文化的基础。
中英两种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文文化注重面子和礼貌,在交际中注重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
而英国文化则更加注重自由、独立和个人主义。
例如,在翻译商务文件中,对于礼仪的表达和态度的描写等方面,需要结合中英文化差异来进行翻译。
另外,两国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
例如,在翻译历史类文献时,需要对两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否则可能会误解文献的真实意义。
3. 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会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
例如,在翻译中文类似“大公无私”、“国家利益至上”这样的词汇时,需要结合中文文化的背景和思维方式,使翻译具有更真实的表达。
另外,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思维方式也不同。
中文注重抽象思维和整体观念,英文则更加注重具体化和抽象化。
在翻译时,需要结合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思维方式进行翻译。
综上所述,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结合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恰到好处地使用习语,可以为文章增添色彩。
由于习语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习语的翻译早已引起了翻译界的重视。
恰如其分的习语翻译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习语的理解错误很多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
文化影响到习语的方方面面,不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就根本无法准确理解习语。
从文化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习语,有助于掌握习语的意义和运用。
一、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1.地域文化差异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其差异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
例如,中英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方位及其相应物上,就体现得比较突出。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面为王,北面为朝”,南尊北卑的传统,人们常把南的方位置前,如“从南到北,南来北往”等等,而英美人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则用“from north to south”来表达。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
明朝的兰茂有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唐朝韩翃的《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的消息的是西风。
西风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暖风,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
另一位英国诗人Alfred Tennyson有诗云:Sweet and low,sweet and low,Wind of the western sea,Low,low,breathe and blow, Wind of the western sea!(轻轻地、柔和地,轻轻地、柔和地西边吹来海风;轻轻地、轻轻地吹拂,西边吹来海风!)在翻译时,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理解,也有把“西风”译成“东风”的,例如在方重译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总引》中的诗句“When also Zephyrus with his sweet breath Exhales an air...”里,“Zephyrus”一词是西风的意思,而译文则是“当东风吹香……”。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其中一些显著的差异包括:1.社交礼仪:在西方文化中,个人隐私权很重要,人们通常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更为密切,交往方式更注重亲密和尊重长辈的传统。
2.时间观念:西方文化注重效率、准时和规划时间。
在商务谈判或社交活动中,时间被认为是有限的资源,需要准时使用。
而在中国文化中,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保持,因此会更灵活地处理时间。
3.价值观念: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个体权利和自由。
而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社会责任和和谐。
这导致在对待权威、家庭关系、个人目标和责任感等方面有所不同。
中文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表达转化为中文的过程。
在翻译中,需要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符合当地文化习惯。
同时需要注意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歧义和误解,并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解决。
在翻译时1.文化等效: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考虑,选择最恰当的翻译方式。
例如,对于西方谚语或习语,可以采用相应的中文谚语或习语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2.文化适应:根据特定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解释,以确保翻译的意思在目标文化中能够被理解和接受。
这可能需要对原文进行解释或添加必要的背景信息。
3.文化传达:除了简单地翻译文本,还可以尝试传达原文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情感。
这需要对原文的文化内涵有深入的理解,并使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传达。
总之,中西文化差异对于中文翻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翻译对于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文化背景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文化等效、文化适应和文化传达等策略来处理中西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英汉互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存在显著差异,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并分析如何在翻译中妥善处理这些差异。
一、语言习惯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子构造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英语注重形式逻辑,句子结构严谨,常使用长句和复合句;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句子简短明了,多使用并列结构和流水句。
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化为独立句或者前置修饰语,以确保译文的流畅和自然。
二、词汇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些在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反之亦然。
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选择恰当的译文,避免误解和歧义。
例如,“dragon”在英语中通常代表着邪恶和凶猛,而在汉语中则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认知,以避免产生误解。
三、习语与俚语翻译习语和俚语是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们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些表达在直译时往往难以传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习语和俚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找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对应表达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情感色彩。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律美感,以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更注重逻辑分析和形式推理,而汉语国家的人们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和直观感悟。
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
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浅谈文化差异与翻译等值理论文化差异理论

《浅谈文化差异与翻译等值理论|文化差异理论》摘要: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翻译是两种文化沟通的桥梁,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方法之一;本文从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及其排除方法两方面入手,体现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
关键词:语言文化:翻译桥梁;文化转换;翻译等值文化与翻译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翻译工作者要想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有必要来关注和研究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任何一个民族的思想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文化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翻译则是沟通两种语言的桥梁。
本文拟就这四个方面作一简单阐述。
一、文化的定义《辞海》中对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有时也特指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以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相区别。
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二、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各个民族之间由于地域、气候、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经济也各异。
各民族文化的不同直接反映在语言上,在这种意义上说,翻译也是跨文化活动,翻译语言就是翻译文化。
在翻译文化特质的内容时,一般情况下,只能做到译文和原文相对等值。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博士(Dr,EugeneA,Nina)认为:“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首先达到语义对等,其次是达到文体对等。
” 三、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一)影响汉英翻译的文化因素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
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中国人受佛教的影响较深,信“天”。
严格地说,“天”与“God”不完全对应。
分析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教学

分析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教学分析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教学一.前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
决定我们生活风貌和信仰的总体”。
可见。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语言反映着文化的内涵、价值和精华。
翻译是两种语言在两种文化中的转换.是在文化中的信息传播,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民族的文化,思维方式、思维习惯。
因此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及思维差异对翻译的表达和理解,对翻译实践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翻译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其文化修养和翻译能力。
二.在翻译教学中,加强对文化差异的了解“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Edward Burnett Tylor,1871)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体现了每一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同时也影响了该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
”翻译是在一定文化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语言形式的转变。
它涉及两种语言,也是两种文化。
要对一种语言进行翻译,必须先理解这种语言,并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将翻译符合译入语(目标语)的习惯。
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只有全面考虑文化因素,才能避免错误的产生。
(一)地域文化差异环境文化或地域文化是有所处的地理、自然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在语言的反映中包括目的语国家的地理知识及同其地理现象有关的语言形式。
传统上来说,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人口多,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内陆农耕文化,所以用语多用农谚,例如:“槁木死灰”“骨瘦如柴”“对牛弹琴”“斩草除根”等等。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 词汇选择:中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此在翻
译时需要根据目标文化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词汇。
例如,中文中通常使用
“家庭”来表达亲情关系,而英文中可能会选择“family”、“household”或者其他词汇。
2.文化隐喻和象征:文化中的隐喻和象征是表达文化特点和意义的重
要方式。
在翻译中,需要理解并传达源语言文化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同
时找到目标语言中相似的表达方式。
例如,中国文化中常使用“牛郎织女”来表达爱情,而英文可能会使用其他故事或表达方式。
3.社会礼貌和文化习俗: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文化中
的社会礼貌和文化习俗。
例如,在中文中由于注重尊重和礼貌,常常使用
敬语和称谓来称呼他人,而在英文中则可能更常用名字或直接称呼。
4.文化背景知识:理解和传达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准确翻译文本非常重要。
例如,中文中的一些成语、典故和历史人物可能在西方文化中没有相
应的等价物,此时翻译者需要寻找其他方式来传达文本的意义。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文翻译的影响非常大,翻译者需要通过深
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以确保翻
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
技能
外语系
1.地理环境
4.宗教信仰
主要因素
2.历史背景
3.风俗习惯
LOGO
LOGO
文化差异与翻译
应用外语系 郭定芹
一、了解文化差异的必要性 二、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三、文化差异与翻译
LOGO
一、熟悉文化差异性必要性 曾有一位导游代表旅行社将中国制造的丝制品
小手帕,上面绣着漂亮的菊花,作为“见面礼” 送给意大利客人,结果客人大为不悦,并拒绝接 受。
LOGO
右图为首尔韩山小屋 下图为韩国龟尾1大学
数字”1” :中西皆喜欢
美人对“一”也有相似的理解。 人们崇拜one’。
“一”表示本源、众神之母。 在人们的眼里只有一个上帝,人 们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也是唯一的。
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 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
LOGO
According to the Bible
第一天: light
第二天: sky (air)
第三天:land ,ocean, plants 第四天: sun ,moon, stars
第五天:animals, birds
第六天:man and woman
第七天:Set it aside for a holy use
Four hundred名士、名流;
He is Changsha's four hundred. (?)
a four-leaf clover(幸运)等表达
LOGO
数字6 (中国人喜欢,但西方人不喜欢) 中国文化: 象征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自先秦以来就有崇尚“六”的传统观念: 许多事物都用“六”来概括: 军队为“六军”;
LOGO
世界三大宗教都喜欢7, 表示完整、美好 基督教:上帝七天内创造世界万物。 佛教:释迦牟尼面壁七天而修成正果 伊斯兰教:安拉六天创造世界,第七天休息。
LOGO
2008年8月8日8时
中西喜欢数字 “8”,但西方 的8内涵更丰富
LOGO
Eight在英美预兆吉祥有种种解说: 一说早在古希腊,人们就认为8意味着丰硕、成就
猫头鹰来比喻人呆瞎,as blind as an owl
LOGO
3.数字文化现象
生活中的数字(number)无处不在,但有些数字 带有固定的象征意义。由于受不同民族文化心理、 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和审美观念等文化差异的影 响,数字被赋予各种神秘褒贬吉凶等象征意义, 承载着许多文化信息,能够生动地展示不同民族 的文化特征,是一种特有的数字文化现象。
LOGO
water,sea 和fish 成了人们生活中司空见 惯的寻常之物。因此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 与水、鱼以及航海有关的成语。 如: 豪饮---drink like a fish 错失良机---to miss the boat
LOGO
(二)历史背景
语言的发展和民族历史的发展也是紧密相联的。
准灵)
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 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
日本、韩国、俄罗斯人都喜欢3。
LOGO
数字“4”
中国、朝鲜、日本、韩国人对4最为忌讳。
在日本,茶具都是一壶配五个茶杯。
英语中,因four和 fair谐音,象征公平、正义。
皇后的寝宫称“ 六宫 ”; 古代把亲属关系归纳为“ ?”; 妇女怀孕为“ ? ”; 民间有“六六大顺”的吉语……
LOGO
但西方人不喜欢“6”,为什
么?
如遇“666”则为不幸。因为三 个连写的6在《圣经》里是个 可怕的“野兽数字”,是魔鬼 的代号。
根据《圣经》,人是在第六天 被上帝创造出来的,还有许多 缺点,所以我们要和上帝呆在 一起,才能洗尽身上罪恶。
(一)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基础, 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 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LOGO
汉语
.
力大如牛 食量大如牛 吹牛 ? 老黄牛
英语
as strong as a horse eat like a horse talk big/ talk horse work like a horse
LOGO
数字“2” :中国人喜欢,西方人不太喜欢
LOGO
英美文化:单数还是双数
英语国家有用鲜花送礼 的习惯,一般来说但送花 忌送双数,因为双数的花 会招来厄运。在英国切记 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因 为这意味着死亡。此外, 还有意大利、俄罗斯、波 兰、日本等。
LOGO
西方不太喜欢数字2 ?
Desc宗ribe教a v文ision化of (cormepalniy goristorautesgicccuonltetntus.re)
LOGO
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
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翻译
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必经之路
语言、文化、翻译关系密切
1. 语言、文化、翻译关系密切
LOGO
2.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LOGO
蝙蝠和bat
西方无好感,丑陋、凶恶;欧洲的民间传 说中,与黑暗相连、令人恐惧。
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 He’s a bit batty 他有点反常 Crazy as a bat 太疯了
LOGO
猫头鹰和owl 西方:视为冷静、沉着、聪明的象征 As wise an owl 但是在英语里也有些短语用
LOGO
中西也喜欢数字9
中国人喜欢九,因为九是
龙形的图腾化文字,九为 最大。
天有九层,九重天是 天的最高处,往往由此演 化出“神圣”之意。
皇帝穿“九龙袍”,最 高皇权为“九鼎”,九五 至尊…北京城有九门,故 宫有多少间?
LOGO
故宫有9999间房 子”?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 朝永乐四年(1406), 是明清两朝的皇宫, 其时称紫禁城,1925 年始称故宫,有屋 8700余间。
崇尚白色 White lie White man
LOGO
2.动物
威猛如虎 拦路虎 捧红某人
(虎与lion)
百兽之王? as brave as a lion ?a lion in the way Make a lion of sb
LOGO
英国 对狮子的崇拜
英国皇家:在古代,英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 都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来自真 实的历史事件或与某个历史人物有关。
Do a Dutch act take a F rench leave ---Partir à l’anglaise Excuse my F rench
LOGO
(三)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各民族世代相传、逐渐形成
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对7也 十分青睐,将其客机全部 冠以7,如737、747、757 等。
LOGO
----影响结婚日的选择: 如选择在2007年7月7日举办婚礼的新人数量是美国历
史上最多的一次。
LOGO
在欧美文化里,特别喜欢7: “seven”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上帝用七天的时
间创造了世界万物,完美之意。此外,因英语中 Seven和 Heven谐音,人们视“七“为吉利数字, 七的倍数也被认为是神圣的。 ----语言影响 in the seventh Heven 表示非常快乐 When she got married, she felt that she was in her seventh heaven. 习语:the seventh son of the seventh son
Describe a vision of company or strategic contents.
Descr物ibe质a vis文ion化of c(ommpaatnyeorr istraatlegcicucolnttenutsr. e) 语言文化(linguistic culture)
Describe a vision of company or strategic contents.
(圣日 )
LOGO
数字’7” (神秘数字)
在中国: 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面有“七窍” ? 乐有“七音” ? 颜有“七色” ?
“七”也与死亡有关,给人送礼时忌讳七件, 先 人死了,后人要为其“做七”。
LOGO
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对 7也十分青睐:
据说第七重天是由不可言 传的圣光构成,是上帝和 最高天使的居所,是极乐 世界。
和长寿; 二说《圣经》中讲上帝惩罚人类的大洪水,只有
8个人靠挪亚方舟逃生,8意味着幸运;
LOGO
三说《福音书》说耶稣的兄 弟雅各生8个孩子,意味多子 多孙;
四说两个戒指上下靠在一 起构成8,意味着婚姻美满;
LOGO
五说横着的8是数字中的无穷大符号,意味
成就、长寿、幸运、美满都变成了无穷大。
国皇家生活很奢华,狮子是 “国王的宠物”,被养在伦 敦塔里,成为皇室权威的一 种炫耀。
在中世纪的英国,狮子 曾被作为英国皇家武力威严 的象征。
至今,英国国家足球队的运 动衫上也有狮子的图案。
Dieu et mon droit God and my right
LOGO
狗和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