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语言的文学性1
浅谈新闻写作中的文学性特征

传媒实务176浅谈新闻写作中的文学性特征郑 璐(普洱日报 全媒体发布中心,云南 普洱 665000)摘 要:在新闻写作中,作者使用不同的描写方式、修辞手法、体裁形式,巧用文学性表达,让作品更具活力;但时常会因为过分强调文学性,掩盖了新闻的本意。
本文简单介绍了新闻作品的文学性特征,提出新闻作品应在采写过程中合理、巧妙地借鉴文学作品的写作方式,增强作品的文学性,提高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关键词:新闻作品;文学性;真实性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02-0176-02一、引言在新闻报道中,“真实性”要求作品能够真实地记录最新发生的事实;而“文学性”则在于新闻的意义建构,将新闻事实以更“丰满”的形式表达出来。
文学作品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丰富的色彩感知、独特的记叙表现手法都会增加新闻报道的美学韵味,吸引更多的读者。
二、新闻的文学性内涵“文学性”这一概念最早由俄罗斯杰出的语言学家、诗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提出,他认为,文学性就是能够让作品变成文学作品的点睛之笔。
在现代文学的发展下,文学性逐渐发展成了一种集合的概念,包括审美性及话语的形式性、形象性等各种层面。
在现代文学定义中,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局,主要以叙事文体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闻从业人员逐渐开始主张新闻作品要积极借鉴文学的手法,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与感染力。
三、新闻报道中的文学性分类(一)体裁的文学性我国新闻写作长期植根于文学中,因此,在体裁以及表达上也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在新闻报道中,许多报道的体裁都具有文学性特征,其中以通讯为甚。
通讯是现代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中一种主要的报道形式,它具备新闻性、完整性、形象性三个特征,要求在表达方法上更加自由灵活、变化多端,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和文学色彩。
[1]例如,经典稿件《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既是一篇优秀的通讯新闻作品,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学报告,运用大量真实的语言流露了自然的情感,符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作文的语言

作文的语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作文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作文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语言则是作文的灵魂。
如何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成为了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语言的选择对于作文的质量和品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应该学会选择准确、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一个优秀的作文应该使用丰富多样的形容词来描绘人物形象或者风景,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好”或者“坏”;另外,学生还应该运用到相关的成语、谚语等使作文更具中国特色,增加其艺术感。
其次,语言的准确性也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要求。
学生们在写作时,要注意语法的正确使用,避免过多的错误发生。
语言的准确性不仅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思,还可以提升作文的可读性和权威性。
此外,语言的简洁性也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要求。
学生应该学会提炼精华,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过分冗长的句子会使读者感到困惑和疲劳,而简洁明了的语言可以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最后,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是作文中的亮点。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加作文的艺术效果,如排比、反问、夸张等。
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在不同的作文类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作文更富有个性和独特性。
总结起来,作文的语言是作文的灵魂,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
学生要注意语言的选择准确性、准确性、简洁性以及丰富灵活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作文更富有艺术感和吸引力。
作为教师,我将一如既往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水平,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热爱和运用能力。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浅谈如何使作文的语言更具表现力

“ 黛 、 门、 粉 朱 长街 , 幅 清 清街 景 ; 阳 、 一 斜
老 一 使 力 的作 文 是备 受 阅卷 老师 的青 睐 的。它 像 夏 日的 疏 林 、 树 , 派 落 寞迹 象。是 文 字 , 它 们有 可
一
是 给 缕清 风 . 阅卷 老 师带 去一 丝凉 爽 和惬 意 . 沉 更 深刻 的 意 象 , 文 字 。 了它们 更新 的繁 盛 。那 给 给
很有 意 韵 , 生 动 。 很 的期 待 。整 句 结 构 相似 , 式 整 齐 , 奏 鲜 明 , 形 节 具 形象 . 有 较 强 的节 奏 和 气 势 . 主要 由对 偶 和排 比两 种 形 为 了增 强文 章 文 化 内 涵 . 议 要 把 引用 修 辞 建
式 构 成 ; 句 结 构相 异 , 短 不 一 , 散 长 自由 活泼 , 富 手 法 重 视 起 来 。因 为 , 当地 引 用一 些 精 辟 的 名 恰
、
句式 灵 活生 机盎 然
句 式 往 往 是 随 感 而 变 . 情 所 生 . 活 自由 者 对 母语 的热 爱 . 人从 中体 味 到 了母语 无 穷 的 因 灵 让
的 。行 文 中的句 式 要 在 文 气 的驱 使 下 , 如 行 云 力 量 。 犹
流水 , 自然 天 成 , 扬 有 致 , 澜起 伏 。长 句 和 短 抑 波 二 、 辞 引 入增 加 文 采 修
用 长旬 的几 率 财 富 . 友 是 我 们 痛 苦 时最 温 柔 的 抚 慰 , 友 是 朋 朋
“ 到 城 市 . 紧 紧握 住 小 叔 的 衣 襟 不 敢 放 我们 孤 寂 时 最 知心 的伴 侣 ” 这 几 句 话 以整 齐 的 初 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谈如何让作文闪动文学的光芒

他 山之 石 ,可 以攻 玉 浅谈如 何让作文 闪动文学 的光 芒
刘海英
( 鹰潭 市贵 溪市实验 中学,江西 贵溪 550 ) 540
近年 来 ,语 言对 于 作文 的 重要 性随 着话 题作 文 的浮 出水 面 显得 案 也 不搞 “ 准 化 ” ,但是 要 求 学 生 阐述用 “ 个 词 ” 生 动 的理 标 这 愈 发 突 出。 以 中考 为例 ,一方 面 ,由于作 文语 言往 往 给阅 卷者 深刻 由 ,重 在培 养学 生遣 词 的本领 和 创新 能力 。我 们学 习名 家名 作教 学 的第一 印象 ,直接 影 响 阅卷者 对作 文 的赋 分 ,客观 上使 作 文得 分与 生从 “ 春风 又绿 江南 岸 ” 的 “ ” 中知道 用词 的妙 处 ,从 “ 敲 ” 绿 推
作 文 的语 言 水 平 构 成 正 比关 系 。考 场 上 的许 多 失 败 之 作 ,恰 是那 的故 事 中学 习韩 愈 的求 实精神 ,古人 名家 名作 得 以流传 至今 常 常是 些 词语 贫 乏 、语句 晦 涩 、缺少 文采 的文章 ,而 那些 满分 佳 作 ,往往 因为其 中 的某 段 文字 ,某句 话 ,甚 至 某个 字 的创意 ! 辞 采华 丽 、妙 语连 珠 、言 少意 丰 、含 义隽 永 。另一 方 面 ,作文 评分 其 二 是借 用句 式 。 比如文 言文 中反 问语 气 的表 达 ,很有 力度 。 标 准 发 生 巨大 变 化 ,语 言 所 起 的作 用 格外 引人 注 目:除 在 “ 基础 “ 知我心者 ,谓我何求?不知我心者 ,谓我何求?”多么恰当地表 等 级 ” 中将 语 言 作 为 一个 重 要 的标 准 外 ,在 “ 展 等 级 ” 十 二个 达 了知 识分 子 的一腔 热血 ,一 言 难尽 的复 杂情 怀 ?当你 作 文时有 这 发
高考作文语言丰富性例说

高考作文语言丰富性例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里的“器”在作文中就是指语言。
有了好的立意、标题,就等于为写作找到了宽敞的入口,有了流畅的通道,但不等于就能避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也并不等于不会有“高山流水无知音”的窘况。
有好立意,还要有好表达。
如果颠来倒去,老生常谈,废话一大堆,定然得不到高分。
因此,在作文中运用鲜活的语言,一定会使你的作文流光溢彩,充满生机。
如果上天忘了给你翅膀,那么,你就应该用文字飞翔。
当然,让语言出彩的方法很多,以下几种方法相对容易掌握,我们不妨多加训练和应用。
巧用形象化语言这个世界的幸福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品尝语言文字所酿造的沁人心脾的艺术美酒。
当一篇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在我们眼前一一呈现时,就像一坛坛陈年老酒被缓缓启封,你只觉得芳香扑鼻,满室流韵。
这其中有一种味道会让你久久沉醉,不愿醒来,那便是语言的形象化。
形象化语言运用恰当,能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极富感染力。
然而,怎样才能构建形象化语言的大厦呢?必用材料有六:物象、色彩、细节、场景、丰富、想象。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物象显现形象化语言总是离不开有一定内涵和情感的事物,这些事物大多是附着了生活色彩的常见的对象,它们能连接起读者的生活经验,从而搭建起“画面速成”的平台,易于感受、易于领会、易于接纳。
如:①对公鸡来说,麦粒胜过钻石。
(“麦粒”和“钻石”都是具体可感的事物,用来比喻实用和审美的内涵。
)②当野猫一时糊涂,它就成了家猫,清醒过来,它还可以反悔,去追求自由;当家猫一时高兴,它就成为野猫,兴头过去,它也可以反悔,去寻求安稳。
(“野猫”“家猫”我们再熟悉不过,甚至能想象得到它们的模样。
)③满腹经纶却不会为人处世,就像带着整袋的黄金上街,却没有打电话用的零钱。
(“整袋的黄金”与“打电话用的零钱”两相映衬,其情商窘迫之感则立刻呈现出来。
)④风像一把梳子,舒畅地梳理暮色、枝条、瓦棱、街道和忙碌了一天的人们。
(用梳子梳理时的舒坦之感,谁没试过?)此类句子里的物象,其实大多都是比喻中的喻体,因其直观可感、贴近生活,而使所写对象清晰明了、传神到位。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浅谈

语言研究钟州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浅谈陈娅莉湖北省仙桃市教师进修学校摘要:语言是我们用来表达情感、沟通交流思想的重要工 具之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文学语言不同于法律 语言、经济语言以及科技语言等,其可以穿透现实语言,触摸 到语言背后所要表达的含义,故本文就文学语言的特征进行探 讨,旨在更深层次的挖掘文学语言之美。
关键词:文学语言;基本特点;研究1•前言文学语言属于规范性书面语,其构成主要借助艺术手段将 文字重新进行组合排列[1]。
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不相同,其无 法直接传达信息,不具有传达工具性能,不过从本质上来看,文学语言属于自足性语言文字,在生成发展过程中和民间用语 息息相关,是时代滋养而成的,其高级形态是具备创造性和隐 喻性的文人语言,特点较为明显。
2•文赖言特点研究2.1形象性特点研究文学语言具备有形象性特点。
无论在叙事上、描绘景物上 还是在抒情上都具有事物的具象性以及体验性特点,形象性特 点为文学语言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也是最首要的特点,能够满 足文学语言在修辞方面的基本需求,其形象性特点能够产生具 体可视化效果,比如在《天净沙秋思》中,诗词中通过多个景 物融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夕照图,“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在这些景物当中无不透露出哀愁和悲凉,将诗人凄苦漂泊以及愁楚之情展现的淋 漓尽致,简单的景色形象描写却意蕴深远,引人深思[2]。
又如 《虞美人》中诗人也将内心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向东流去 不复还。
文学语言中常常将静态的事物借助动态事物描写来展 现,将思想情感等抽象的事物使用实际事物描写来展现,令语 言生动,具有强烈的文字感染力。
2.2隐喻性特点研究文学语言具备有隐喻性特点。
不过这一个特点主要是相较 于现实语言的,所谓的现实语言就是能直接传达信息和现实意 义的语言,如常用的日常用语就是现实语言,通过表象只能表 达出感性经验,通过理论性语言也只能将知性经验以概念的方 式进行传达,现实语言无法揭示人的生存体验和人生真嫌等,而哲学性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揭示出人的生存价值,不 过却无法将具体鲜活的体验展现出来,只能将这些体验抽象化、虚拟化p]。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浅谈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浅谈作者:陈娅莉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语言是我们用来表达情感、沟通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文学语言不同于法律语言、经济语言以及科技语言等,其可以穿透现实语言,触摸到语言背后所要表达的含义,故本文就文学语言的特征进行探讨,旨在更深层次的挖掘文学语言之美。
关键词:文学语言;基本特点;研究1.前言文学语言属于规范性书面语,其构成主要借助艺术手段将文字重新进行组合排列[1]。
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不相同,其无法直接传达信息,不具有传达工具性能,不过从本质上来看,文学语言属于自足性语言文字,在生成发展过程中和民间用语息息相关,是时代滋养而成的,其高级形态是具备创造性和隐喻性的文人语言,特点较为明显。
2.文学语言特点研究2.1形象性特点研究文学语言具备有形象性特点。
无论在叙事上、描绘景物上还是在抒情上都具有事物的具象性以及体验性特点,形象性特点为文学语言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也是最首要的特点,能够满足文学语言在修辞方面的基本需求,其形象性特点能够产生具体可视化效果,比如在《天净沙秋思》中,诗词中通过多个景物融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夕照图,“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在这些景物当中无不透露出哀愁和悲凉,将诗人凄苦漂泊以及愁楚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简单的景色形象描写却意蕴深远,引人深思[2]。
又如《虞美人》中诗人也将内心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不复还。
文学语言中常常将静态的事物借助动态事物描写来展现,将思想情感等抽象的事物使用实际事物描写来展现,令语言生动,具有强烈的文字感染力。
2.2隐喻性特点研究文学语言具备有隐喻性特点。
不过这一个特点主要是相较于现实语言的,所谓的现实语言就是能直接传达信息和现实意义的语言,如常用的日常用语就是现实语言,通过表象只能表达出感性经验,通过理论性语言也只能将知性经验以概念的方式进行传达,现实语言无法揭示人的生存体验和人生真谛等,而哲学性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揭示出人的生存价值,不过却无法将具体鲜活的体验展现出来,只能将这些体验抽象化、虚拟化[3]。
写作语言的美学艺术探究

写作语言的美学艺术探究写作语言的美学艺术是一门涉及到语言、文化、艺术和哲学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学科。
在写作中,语言的运用不仅关乎文章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还关乎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及对读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语言的表现力语言的表现力是指文章语言的能力,它可以使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更加深刻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语言的表现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词汇选取的把握和对语言语法的掌握,另一方面则是运用鲜明的意象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体现,这些都能够为文章增添美感,提高文章的价值和深度。
二、语言的韵律美和音乐美语言的韵律美和音乐美是指文章语言的语音和语义上的美感。
这些美感源于诗歌创作中对韵律和音乐因素的深入思考,如果在写作中能够注意到这些美感的产生方式,同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一定能够为文章增加更多的美感和情感表现力,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过程的愉悦感。
三、语言的节奏感和节奏美语言的节奏感和节奏美是对语言以及文字组成整体作品的整体性的考虑。
在文章撰写中,若表达具有节奏感和节奏美的语言文字,能够让读者有种音乐般的愉悦感,并且能够让人产生心灵共鸣,达到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
四、语言的文学性语言的文学性体现在写作中,是指运用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文学元素,使文章更富有诗意,更富有艺术性。
这不仅包括诗歌体裁的文章,也包括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形式的文章。
总之,写作语言的美学艺术需要写作者在使用语言时,能够通过深入的对语言、文化、哲学、艺术等领域的学习和了解,能够尽量地运用语言,充分发挥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逐步塑造出富有美感和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并让作品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做到用语准确应注意地是:1.在关键的地方尽量不用“歧义”语。在表达中,凡属关键的地方,为避免误解,尽量不要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言辞。如“骄傲”一词,就有两种“歧义”一为“看不起别人”一为“自豪”,前者含有贬义,后者则不含贬义。这样词语如果直接运用说:“她因此很骄傲。”这就不知道是在“褒”她还是在贬她;2.运用多义词时,一定要加上限制性的词语以消“歧义”。汉语中有不少多义词,完全不用是不可能的。我们应注意的是,在使用时加上消除“歧义”的限制性词语。比如“大方”一词,有时表示“花钱不吝惜”有时表示“看上去很耐看”。如果光用大方一词来形容对方,便有产生“歧义”的可能,这时,我们可以将前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慷慨”一词,组成“慷慨大方”一语,将后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美观”一词组成“美观大方”一语,这时“歧义”便消除了。
(二)适当使用变式句。句子成分按常规顺序排列的叫常式句。句子不按常规顺序排列的叫变式句,变式句具有加强语势、突出表达内容的作用。因此在作文中适当运用变式句,也可以靓化文章的语言。例如“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鲁迅先生善用变式句,突出了雷锋塔在我心中并不是佳景。同时,也使文章句式富于变化,巧妙地靓化了语言。
三、巧妙运用修辞
比喻能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让平淡的事物变得生动,让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而通俗。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便是运用比喻修辞的范例。“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作者先把山比做眉黛,语出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横波,山是眉峰聚”似乎并无奇特之处,但作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由此生发开去,带出另一个新鲜的比喻“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可谓独出心裁,熨贴自然。此语一出,即使“山”和“小屋”的形象呈现出新颖动人之感。既刻画了作为背景的山的厚重,又把小屋对山的点缀和生气描摹的形象逼真。写出了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体现着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漂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此句写小屋对山的点缀效果,作者连续运用多个比喻句来表现“山上有了小屋”之后的美感。作者笔下,小屋是“一望无际的水面漂过”的“一片风帆”,是“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的“一只飞雁”,是“单纯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作者发挥自己的奇妙想象和联想,从不同的侧面对小屋的灵动和小巧进行铺排和渲染,突出了小屋的神韵,也使读者生发出无限的遐想。
浅谈作文语言的文学性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基本特点就是以语言为材料来构筑艺术形象,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情感。高尔基说:“语言把我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维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并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对形象的塑造,对情感的体验,对意义的思索都要把它们变为语言传达出来,文学作品才能诞生。
不管是散文还是议论文,排比从来都是一种能让你的作文熠熠生辉、文采顿生的一种修辞。。“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彩的美景……”美存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影子。文段用排比的手法,具体而多角度地展示了美存在的普遍,使我们深刻理解了美的内涵。语言文采斐然,给人以美的感受。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朱自清《荷塘月色》)一个“泻”字配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无声响,幽雅静美。“薄薄的青雾”是“浮”在荷塘上的,这就把月光写活了。“洗”“笼”二字写出了“叶子和花”的清爽和神秘。荷塘上的月色是多么柔和,多么朦胧,多么空灵和美好。文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等的使用如飞珠溅玉,字字生辉,不仅读起来使人有美的感受,而且令人如临其境,回味无穷。
拟人的主要作用是化无情为有情,使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老舍<<济南的冬天>>这样写到: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一“睡”、一“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而朱自清则在<<春>>中这样写春天的到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极细切地写出了春回大地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选用句式要合理
(一)整散结合,都用短句。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叫散句。整句音节和谐,气势雄浑;散句自由灵活,富于变化。写作时整散结合,都用短句,也是靓化文章语言的一种重要手段。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一文写道: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轻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以上文字,整散结合,以整句短句为主,显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既有整齐和谐之美,又有参差错落之美。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攻破语言难关,使作文语言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既是“新课标”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考场作文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所得结合实例,就如何增强语言的文学性,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动词和形容词,这是使文章的语言优美的一种基本方法。法国作家福楼拜有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惟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惟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惟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不可。”词语选用的好,可以收到字字珠玑的艺术效果。例如: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中学生的习作作为较稚嫩的文学创作,也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并反映生活、表情达意的。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克服语言障碍,增强学生作文语言的文学性,是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