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高中地理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高中地理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学业层级

2018年四省市教学内容建

核心素养要求

海拔(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等高

(深)线和等高线地

形图,地形剖面图

合格考+

等级考

1.能够根据区域等高线地形

图,归纳某区域的地貌特征

综合思维、区域认

2.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指

导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人地协调观

3.能够实地观察不同的地形

地貌,并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地理实践力

[知识体系构建]

[主干知识整合]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__500 m,乙点海拔为500 m。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__000 m。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2.基本特征

特征含义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同图等距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同一幅地图等高距一致

闭合,不相交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处除外)

3.基本地形部位

符号部位等高线分布特征

A 缓坡等高线稀疏

B 陡坡等高线密集

C 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

D 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

E 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

F 陡崖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4.主要地形类型

等高线特征海拔地表起伏程度

高原中间疏,四周密较高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山地密集高,超过500米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稀疏较低,一般不高于500米(相对高坡度平缓

度小于100米)

盆地中间疏,四周密无限制四周高、中间低平原稀疏、平直低,0~200米平坦广阔

[易误辨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坡度的大小只与等高线的疏密有关吗?

提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坡度的大小取决于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分布的疏密等因素。

三、地形剖面图

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况。

考点一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貌类型

真题研析

【例1】(2016·上海地理)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尝试自解](1)________(2)________

[思维路径

]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绝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1 200米以上,不可能是海拔较低的三角洲平原和滨海沙滩,故排除C、D项。图示地区的等高线分布不符合新月形沙丘的特点,故A项错误。图示地区是海拔较高的山地,且等高线比较稀疏,故B项正确。第(2)题,图中无指向标,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定位。从图中河流、水渠和等高线的组合情况可知,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自西向东汇入河流,故C项正确。

答案(1)B(2)C

技法归纳

1.主要地貌类型的判读

地貌类型地形特征等高线特征

河流地貌冲积扇

从扇顶端到扇缘,地势逐渐

降低,厚度逐渐减小,堆积

物颗粒由粗变细

等高线呈圆弧形,上密下疏;

等高线数值从扇顶端到扇缘

逐渐减小

峡谷

狭长深窄的山谷,两壁陡峻,

呈V型

等高线密集,中间数值小,两

侧大

喀斯特地

貌孤峰呈锥状耸立的石灰岩山峰

等高线环环相套,中间数值

大,四周数值小

峰林没有基座,呈“簇状”分布

的山峰

若干组环环相套的等高线,山

间洼地为圆弧形等高线

峰丛连座山峰,基部完全相连

风沙地貌

沙丘

有凸出的小圆弧,各地点之

间高差很小,有缓坡和陡坡

等高线呈封闭新月形,迎风

坡,等高线稀疏;背风坡,等

高线密集

风蚀蘑

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

蘑菇石基座被高处蘑菇石遮

挡,用虚线表示;高处用实线

表示

2.特殊地貌类型的判读

示意图等高线图(单位:米) 新月

形沙

梯田

锥状

火山

风蚀

蘑菇

岱崮

冲积

地上

喀斯

特峰

对点专练

1.(2015·上海地理)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①崩塌堆积物②突出小基岩③河中的沙洲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D项正确。第(2)题,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应该为

地势较高的地形,但高度不大,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崖上突出的小基岩,A项正确。

答案(1)D(2)A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真题研析

【例2】(2017·江苏地理)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题。

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甲

B.乙

C.丙

D.丁

[尝试自解]________

[思维路径]甲地两侧等高线为60米,且上游为盆地地形,可建成水位60米的水库。甲地位于峡谷处,大坝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

解析甲地两侧等高线为60米,且上游为盆地地形,可建成水位60米的水库。甲地位于峡谷处,大坝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A项正确。

答案 A

技法归纳1.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1)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2)判断河流流向、流域面积及水库储水面积

2.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3.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1)选点

等问题

港口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

气象站坡度适中、地形开阔

宿营地避开河谷、陡崖、陡坡,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2)选线

公路铁路线一般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

引水线路、输油管道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自流

(3)选面

农业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

工业区、聚落布局靠近水源、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开阔处

对点专练

2.(2016·江苏地理)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③

B.④

C.⑤

D.⑥

解析第(1)题,②地位于山谷附近,并且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最利于作为露营地。而①地位于河谷,易受水灾;③地位于陡崖处,不安全;④地位于山

顶附近,气温较低,地势较陡。故选B项。第(2)题,5月初,我国日出东北方向,先根据指向标判断东北方向,再由等高线可判断出⑥地地势高,其东北方向无遮挡物,是最宜观日出的地点。因此选D项。

答案(1)B(2)D

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计算

真题研析

【例3】(经典高考题)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尝试自解](1)________(2)________

[思维路径]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山峰的海拔(580米)及图中等高距(100米),可推知海拔580米山峰外侧的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为500;结合河流流经地区是该区域海拔最低的地区且两侧等高线数值是相等的,可推知Q地西侧的等高线的数值为400,则Q地的海拔在400米到500米之间,故选D。第(2)题,根据瀑布的落差为72米可判断,瀑布底部的海拔在200米到228米之间,由于图中桥梁还位于瀑布的下游,因此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低于瀑布底部的海拔;而瀑布底部与山峰的高差在352米到380米之间,因此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肯定大于352米,但小于380米,故选项C正确。

答案(1)D(2)C

技法归纳

1.两地间的温差的计算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

出两地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差,即:T

差=0.6 ℃/100 m×H

2.两地间坡度大小的计算

下图AB两地的坡度:tanα=h/L。h为A、B间的相对高度(即BP),L为A、B 间的水平距离(即AP)。

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下图有三条等高线重合,所以200米≤ΔH<400米。

4.闭合曲线数值大小的判读

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等值线原理。如上图中A地周围等高线数值为100 m,则该地海拔小于100 m,该区域可能为洼地(盆地);同理B区域海拔大于200 m,可能为高地(山丘)。

对点专练

3.(经典高考题)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米

B.55米

C.60米

D.65米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米

B.40米

C.65米

D.90米

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最高点位于东北侧,海拔大于80米小于85米,图示区域最低点位于东南侧,海拔大于20米小于25米,两者之间高差大于55米小于65米,C项正确。第(2)题,河水流速的快慢取决于坡度的大小,图中四处中,③附近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第(3)题,水库应建在开口较小的山谷处,即图中

①②之间的峡谷处,该处目前的河水水位约为45 m,因此该坝的坝顶海拔约为

58 m,可据此在图中画出大坝的位置和长度,然后结合比例尺可算出,该坝的坝顶长度约为40 m。

答案(1)C(2)C(3)B

考点四地形剖面图及其应用

真题研析

【例4】(经典高考题)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完成(1)~(2)题。

(1)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H点经过车辆的是________。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作的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尝试自解](1)________

(2)

[思维路径]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熟练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并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E、F两点都位于山谷中,从E点到H点或从F点到H点视线都被山脊阻挡,G点到H点视线没有障碍,所以E、F、G三个地点中能清晰地观察公路上H 点经过车辆的应是G点。

答案(1)G(2)从地形剖面图中可以看出H点和G点之间没有障碍,从G 点可以清晰地看见H点。(如图)

技法归纳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第一步: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下图中的A-B)。

第二步:建坐标。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第三步:确立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

第四步: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第五步:连线。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下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AB间的剖面图如下:

2.地形剖面图的基本判读方法

(1)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

(2)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250 m之间,B在250~300 m之间。

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300 m之间;b在150~200 m之间;c在350~400 m之间。

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3.地形剖面图中的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坡”,可通视;

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坡”,“凸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图1)。

(2)是否穿越较高的山丘(山脊)。如果穿越较高的山丘,山丘后的地方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图2)。

对点专练

4.(2019·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

(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山麓地带,乙地位于山脉北坡山麓地带,两者皆为山麓地形,植被相似,但坡向不同,甲地位于阳坡,乙地位于阴坡,A、C错误,D正确;甲、乙两地所在的山麓地带皆离山谷中的河流较远,B错误。第(2)题,由左图知建筑物向N,等高线稀疏为凹形坡;建筑物向M,等高线稀疏为凸形坡。

答案(1)D(2)B

探究情景问题

[情景材料]天山平均海拔超过4 000米,植被呈垂直分布,季节性的牧场影响了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转场的放牧方式。冬季牧民在海拔较低的草原放牧;夏季在海拔较高的草甸、草场放牧。下图为天山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和转场景观。

[设问角度]

分析图中四条转场线路的合理性,选出最合理的线路。

[素养视角]

人地协调观结合天山牧民的转场放牧,体现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

相适应

综合思维从区域综合角度分析四条转场线路的合理性

区域认知从区域角度认识天山植被的垂直分异

答案路线①部分路段等高线密集,因而坡度十分陡峭,不合理。路线②经过山脊,不合理。路线④经过了山顶或山间小盆地,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合理。路线③沿着山谷,有牲畜饮用水源,等高线分布比较均匀,坡度较和缓,故选③。[我的设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聚集真题视角

视角一结合“地坑院”景观和等高线地形图考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1.(2018·江苏地理)“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

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1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2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2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位于等高线密集区或密集区边缘,地势起伏较大。丁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

答案 D

视角二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考查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2.(经典高考题)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1)~(2)题。

(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向半干旱的过渡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林木密集区只可能分布在海拔较低、水分条件较好的山谷地带。第(2)题,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区域内等高线条数为7条,等高距为30米,所以相对高度范围在180~240米之间,最大高差应接近240米。

答案(1)B(2)C

视角三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考查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3.(经典高考题)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解析首先根据图中剖面线经过的等高线数值确定剖面图的纵轴坐标,再逐一标注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最后绘制平滑曲线,同时注意河谷区的地势下降和等高线高值区的上升。

答案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是地面上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图,是反映区域地形特征的主要形式。主要考查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疏密分布特点及其对

应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变化等知识,以虚拟区域或具体区域为背景材料考查不同区域的地形差异及其对人类生产(工农业生产、交通等)、生活活动的影响等。

[获取信息]

本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可以得到如下信息:①处有山峰符号;②处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凸出;③处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凸出;④处周围海拔数值较高,中间海拔数值较低;⑤是指向标,箭头指向北。

[解读信息]

(1)看等高距,推断数值: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推断等高距为200米,故乙村落海拔小于300米,大于100米。

(2)看地形部位:①处等高线闭合,中间有山峰符号,故可判断数值向里增大,推断朝阳峰的海拔大于1 300米,小于1 500米;②处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为山脊;③处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凸出,为山谷;④是盆地地形。

(3)辨别方向: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流向及城镇村落等的相对方位,如图中AB段河流先自北向南流,后流向东南;丁村落位于乙村落的西北方向。(4)判断地形类型:图示地区大部分海拔高于500米,故地形以山地为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对于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读方法具有一致性,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判读。

读图五

方面

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

读数值范围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迎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专题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专题 01、坡度问题 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02、通视问题 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03、地形剖面图的读图方法 起点、终点、高点、低点的海拨高度,其次为坡度的变化。 04、等高线与地形状态 山脊——等高线向海拨低处突出(等值线向低值方向突出处为高值区),山谷——等高线向海拨高处突出(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05、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根据(差值计算公式)(n-1)d≤⊿h<(n+1)d (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 d表示等高距)。 06、引水线路 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07、交通线路选择 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08、水库 ①.选在河流;②坝址——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坝高——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⑤坝长——工程量的大小。 09、水系特征 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10、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2021届新高考 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理基础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案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 地形等高线特点图示 山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 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 高 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 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意义: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

方量的依据。 微点1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分 (1)海拔: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甲地海拔为1 500 m,乙地海拔为500 m。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 m。 微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D处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 (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如图中C处附近的短线。 微点3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 微点4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 (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 (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判断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据此回答1~2题。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试题(经典) 人教版

等高线地形图专项练习 1.读下面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判断( ) A.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在北半球 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 C.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 2.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3.对下列比例尺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正确的是( ) A.坡度由大到小为BEDCA B.坡度由大到小为BDECA C.坡度由大到小为ACDBE D.坡度由大到小为EBDCA 4.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c>d>b B.a=b=c=d C.b>d>c>a D.无法确定 5.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

A.199

9.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2)图中心与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如果该图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a、b、c、d四点中,降水量最少的是。 10.下面四幅图中,若等高距相等,则: (1)所示地图范围以图最大。(2)坡度由陡到缓依次是。 11.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判断: (1)图中l、2两地的气温( ) A.1地的气温高于O℃ B.1地的气温低于O℃ C.2地的气温低于4℃ D.2地的气温高于4℃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地的海拔较2地高 B.1低的海拔较2地低 C.图示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图示区域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土地沙漠化 12.按照政府要求,坡度大于250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右图(比例尺为1:2000, tg250=0.47),所示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为( ) A.林果业 B.种植业 C.修梯田 D.橡胶园 13.读下页图,完成各项要求。 (1)A、B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小值约为;

高中地理等高线基础知识点

等高线基础知识点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⑴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⑵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⑶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大圈在本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⑷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是在陡崖处出现。 ⑸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山坡缓。 ⑹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⑺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小河分布;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相邻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为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⑻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 - - ”标记。

⑼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半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 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2.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类型与判读方法: 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 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3.根据等高线图,判断或做出某地的地形剖面图: ⑴按要求在等高线图上做出剖面线(可以是题目,也可以是图给出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2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二) 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a在c的________方向(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正北 解析:a点坐标是(30°S,180°),c点坐标是(50°S,140°W),通过比较可知C项正确。 答案:C 2.若ab段图上距离为2.2 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 000 B.1∶1 000 000 C.1∶10 000 000 D.1∶100 000 000 解析: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a、b在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差是20度,所以其实地距离约为(111×20)千米。 答案:D 3.下图中,属于注记的是( ) ①▲②1 729③天堂寨④▲和1 72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地图中的文字或数字是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是图例,因此“1 729”和“天堂寨”是注记。 答案:B 读图,回答4~5题。 4.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 ( )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图乙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解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甲为线段式,图乙为数字式,且比例尺甲大于乙。 答案:A 5.关于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B.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解析:依据图甲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若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 答案:C (2017·南昌市高二检测)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地图,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地图的基本知识。仔细阅读下图,完成6~7题。 6.学校位于科技园区的( ) A.正南方 B.正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 解析:由图中指向标可判断,此地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学校位于科技园区的正西方。 答案:D 7.小明量得学校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如果他从学校到火车站,大约要走( ) A.450厘米 B.150米 C.450米 D.45千米 解析: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0米。学校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际距离为150×3=450米。 答案:C 8.(重庆卷)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若在该GIS 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cm×21cm) 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29.7cm) D.B3纸(51.5cm×36.4cm) 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比例尺为1∶1 000。用地长为300 m,则其在图上距离为30 cm;用地宽为220 m,则图上距离为22 cm。结合选项可知,A4纸长度和宽度均不够,B4纸、A3纸、B3纸都能画出完整的平面图,其中B4纸幅面最小,B 项正确。 答案:B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练习新人教版0001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 (2015 ?高考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 位:m )图。读图,完成1?2题。 1 ?图中两条400 m 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 A. 山脊 B .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2. 图中310 m 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解析:第1题,两条400 m 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 D 项正确。第2题,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应该为地势较高的地形, 但高度不大,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崖上突出的小基岩, 确。 答案:1.D 2.A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75 m B. ⑤点位于④点的正东方向 D.①④ A 项正 (2018 ?天津十二区县模拟 )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下题。

C. 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1线绘制的 D. 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2线绘制的 解析:选D。剖面图中最高点海拔超过 1 200 m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25 m, L i穿过区域最高处低于 1 200 m L2穿过区域最高处高于 1 200 m,则该剖面图是依据L2绘制的,故D正确。①②两点相对高度大于25 m、小于75 m,则A错误;依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⑤ 点位于④点的东北方,贝U B错误。 (2018 ?福州模拟)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完成4? 5题。 4. 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A. 500 m B. 550 m C. 600 m D. 650 m 5. 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 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 丁处 解析:第4题,图中等高距为50 m,最高点海拔介于900?950 m之间,最低点海拔介 于350?400 m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500 m或600 2 m第5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17 000 m”,依据比例尺可算出大致范围。图中丁处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面积较大。故该寺庙

(完整版)地图三要素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地图三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 A、20厘米 B、40厘米 C、80厘米 D、10厘米 2、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1:6000000 B、1:600000 C、1:12000000 D、1:12000 3、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D、1:10000 读图,完成4~5题。 4.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例尺甲大于乙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5.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A、1:4000000 B、1:16000000 C、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20米 D、1:24000000 7.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A.1:30000000 B.1:3000000 C.1:300000 D.1:30000 8.下列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②④①③ B. 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 9、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10.比例尺为1:1000 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为3.5厘米,该地的实地距离为()A. 350千米B. 35千米 C.3500千米D. 3500000千米 11.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地图,你认为下列对地图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A.旅游时带好旅游交通图 B.查找山脉时用地形图 C.网上查找公交线路用电子地图 D.绘制学校地图采用小比例尺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16题. 12.图中比例尺的类型是() A.线段式B.文字式C.数字式D.表格式 13.图中山峰有() A. 1座B. 2座C. 3座D. 4座 14.甲地的海拔是()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二)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内,上游河段水位与下游河段水位的差值可能是( ) A.1 500 B.2 000 C.3 500 D.4 500 2.M河段与N河段降水量的差异及主要原因分别是( ) A.M河段大于N河段,M受西风影响,降水多 B.M河段大于N河段,M河谷多对流雨 C.M河段小于N河段,M离海洋远,降水少 D.M河段小于N河段,N处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解析:1.C 2.D 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相邻等高距为1 000 m;上游河段水位范围为4 000至5 000 m之间,下游河段水位范围为1 000~2 000 m,所以上游河段与下游河段水位的差值为2 000至4 000之间,故选项 C 正确。第2题,图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大峡谷南部N 河段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M 河段受地形的阻挡,降水量少,故选项D正确。 下图是某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 m,该地区的四个村庄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 A.①号村庄会被淹没B.②号村庄会被淹没 C.③号村庄会被淹没D.④号村庄会被淹没 4.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支流乙河画错了 B.乙河向西北流 C.①位于②的正南方向 D.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480 m 解析:3.C 4.D 第3题,从图中看,水库大坝建在100 m等高线处,如果大坝再加高100 m,则200 m以下的村庄可能被淹没,①号和②号村庄位于大坝下游,不受影响。③号村庄海拔在200 m以下,可能会被淹没,C正确。④号村庄海拔200 m以上,不会被淹没。第4题,河流发育在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图中乙河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是正确的。甲河画错了。根据指向标可看出乙河自西北向东南流。①位于②的东南方向。图示区域海拔最高为400~500 m,海拔最低处为0~100 m,高差为300~500 m,最大高差可能为480 m,D正确。 (2018·赣州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图中等高距为10 m。据此回答5~6题。 5.能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像机位是( )

专题练习: 地图三要素

初一地理专题练习:地图三要素 一.选择题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应看地图的情况是() A、所有地图 B、不带经纬网、指向标的地图 C、带经纬网的地图 D、带指向标的地图 2、杭州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则西安位于杭州的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3.当你到一个城市旅游时,你选择那种地图较为合适()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城市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图 4.2011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甘肃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中国水系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图 D.甘肃省政区图 5.下列有关地图论叙不正确的是() A、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B、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 C、地图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D、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6.甲乙两地实地距离为900千米,在图上的距离为3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000B.1:300 000 C.三百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画的范围越大 C.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8.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D、1:10000 9.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0000000 B.1:3000000 C.1:300000 D.1:30000 10.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取下面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B.1/3000000 C.1:250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11.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绘制中国地图比山东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绘制山东省地图是,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了,比例尺大了 C、绘制菏泽市地图时,图的内容较山东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菏泽一中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详细 12.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政区和交通图”上,量得山东与北京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A、150千米 B、600千米 C、1500千米 D、6000千米 13. 地图是认识地理的重要工具,识别比例尺是基本技能之一,下列比例尺中, 比例尺最大的是() A.1:10 000 B.十万分之一 C.1:1000 D.1:1 000 000 14. 将数字式比例尺1:20000改写成文字式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2千米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0千 15.在一平方米的墙壁上绘制学校规划图,采用下列哪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A、 1:500 B、1:50000 C、1:100000 D、1:15000 16.画一幅地区的平面图,应该在图上注明哪几种地图“语言”() 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④注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小新同学从深圳出发去济南动物园玩,他准备了三张地图分别是①济南动物园旅游图②山东省交通图③济南市区图,它应该按什么顺序来选择地图()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8、图例“◎”通常表示的是() A、首都 B、城市 C、湖泊 D、山峰

高考地理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I 、高考目标要求 一、高考考纲内容: 1)理解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理解等高线和地形图的相互关系。 2)掌握等高线地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与实践运用。 二、高考命题规律: 1)从考核内容上,主要是以等高线图为切入口,考查识图能力与相关计算能力。2)从考核形式上,有直入主题,有设置试题情景,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从考核能力上,识图能力是根本,也是知识迁移的基础,以后将在多类等值线图中都可以借鉴等高线图的读图技巧! 三、高考命题趋势:综合考核图表语言是未来高考的命题趋势 1)常规的等高线地图的判读,可能会设置新情景,增加试题的灵活度。 2)等高线地形特征的文字描述,试题的难度要求可能降低;等高线与聚落、交通线等的结合运用类的试题可能会增加! II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 III 、知识结构: 1.等高线、等高距、示坡线等概念 2.等高线的特点 3.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单元类型和判读方法(见表格)

4.等高线图的实践运用 附).等高线综合判读和主要应用: (根据要求考虑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 1) 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 “口袋形 ”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2) 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沿等高线建盘山路,翻山时 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3) 建港口、海滨浴场 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一般选在 海滨缓坡沙岸。 4)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5)选择引水线路:不仅考虑距离的远近,还应当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自流。 6)选择输油管线: 既考虑线路尽可能短,还要考虑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 7)港口码头的位置:应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 航道淤塞;近岸要有足够的水深,表现为沿岸等深线密集并且数值较大。 8)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 9) 进行农业规划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 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 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 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IV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尤其是从图表及图表语言当中获得相关信 息的能力 V 、课堂教学: [导入模块] 发下练习卷让学生带着问题(练习中哪些是学过的内容,哪些是没有学过的内容,答 案是什么),独自或合作完成下面练习,分小组由小组长归纳结果交给老师。

(完整word版)等高线地形图习题及答案

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 基础题组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18贵州贵阳摸底考试)图中M、N、P、Q四地,海拔相同的可能是( ) A.M、N B.N、P C.M、Q D.M、P 2.(2018贵州贵阳摸底考试)图中河流的流向( ) A.先向西北,再向北 B.先向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北,再向东 D.先向西,再向西南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分布。某地理兴趣小组于3月21日在图示地区宿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00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2018河北沧州教学质量监测)图中⑤地的海拔可能为( ) A.80米 B.170米 C.390米 D.420米 4.(2018河北沧州教学质量监测)宿营当日6时(地方时),①—④四地最有可能看到海上日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18河北沧州教学质量监测)图中①—⑤地,适合宿营的是( ) A.① B.③与④ C.② D.②与⑤ 读“我国南方沿海某区域图”,当地森林茂密,旅游资源丰富。完成下面两题。 6.(2017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期末)从避免自然灾害影响角度考虑,旅游度假中心宜建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7.(2017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期末)既能仰望山顶云卷云舒,又能俯视海上潮起潮落的理想地点是( ) A.A B.B C.C D.D 提升题组 读“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两题。 8.图示地区( ) A.总体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 C.最低处海拔不足900米 D.河流两岸的坡度平缓 9.图中瀑布( ) A.落差最大可达80米以上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 突破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 (经典高考题)如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等高线数值为等高距的整位数),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B.230米 C.340米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B.310米 C.360米D.410米 【状元解题】 【作答】(1)D(2)C 一、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度的判断 1.陡崖处高度的计算方法 首先从图中读出在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最大值(H大)、最小值(H小)、等高距d和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n。如图,H大=400米,H小=100米,d=100米,n=4,则:

(1)陡崖最大海拔(H最大)H大≤H最大

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大全高中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试题 1、下列水系图中,反映地势低平的是 ( ) 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2--3题。 2.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 b 、c 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B .b 点能看到m 点 C. m 、n 为空中索道 D .a 地可能形成瀑布 3.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 ) A.常绿硬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 .常绿阔叶林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判定4—6题。 4.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A .①河段 B .②河 C .③河 D .④湖 5.图中虚线是居民点a 和b ,b 和d 之间公路选线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 .e 和g B .e 和h C .f 和g D .f 和h 图 8

6.沿着图示箭头方向,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布局合理的是 A.棉花——苹果——毛竹——冷杉 B.水稻——柑橘——茶叶——马尾松 C.甘蔗——小麦——橡胶——红松 D.春小麦——葡萄——草地——红松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9题。 7.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A.西北向东南流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D.西南向东北流 8.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A.1处B.2处C.3处D.4处 9.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W B.X C.Y D.Z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0~11题。 10.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2019届高三一轮地理复习练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Word版,含答案)

限时规范训练2等高线地形图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各村的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 A.①村B.②村C.③村D.④村 解析:图中显示③村所在地等高线最稀疏,相对于其他三村来说坡度最小,最为平坦,故其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 答案:C 2.下列各村通往M镇的公路中起伏最大的是() A.①村B.②村C.③村D.④村 解析:读图可知,②村通往M镇的公路穿过的等高线最多,公

路起伏最大。 答案:B (2018·怀化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图中的山顶海拔为887 m,站在山顶上向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看,甲处附近与山顶之间存在一高耸的地形,不能通视;乙处与山顶之间隔着一条山脊,不能通视;从丙处到山顶属于凹形坡,可以通视;从丁处到山顶属于凸形坡,不能通视。 答案:C 4.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分析图中的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②处存在一处陡崖,地势陡峻,可能有山羊活动;③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可能存在一条河流,可能有水鹿活动。 答案:B (2018·江西检测)图甲是某区域等高线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 m。图乙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5.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 A.15 m B.17 m C.35 m D.37 m 解析:图中等高距为10 m,瀑布处有320 m、330 m、340 m三条等高线相交,则瀑布落差大于20 m;图示瀑布上部最大海拔接近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检测: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Word版,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检测:第10讲:等高线地形图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大西洋某旅游岛等高线地形,等高距是100 m。读图回答1~2题。 1.该岛屿中( ) A.聚落④易遭受泥石流威胁 B.公路相对高度为400~600 m C.站在聚落①能看到聚落② D.聚落③附近以流水沉积为主 2.7月份,适合游客观赏日落景观的聚落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第1题,聚落④位于山脊,而泥石流常发生于山谷;公路跨越不同等高线的条数为5条,则其相对高度大于(5-1)×100 m=400 m,小于(5+1)×100 m=600 m;聚落①与聚落②之间有山脊存在,故不能通视;③附近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难以发生流水沉积。第2题,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岛屿日出于东北方、日落于西北方,故应朝向西北方向看日落。因此,适合游客观赏日落景观的聚落是①。 答案:1.B 2.A 下图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最有可能形成瀑布的地方是( ) A.P B.Q

C.R D.S 4.为开发此地的旅游资源,当地计划修建一条通往O地的便道,甲、乙、丙、丁四条便道中最合理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第3题,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图中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外围有四条等高线在东、北、西三面重合,形成陡崖,其中P地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为谷地,最有可能形成瀑布。故选A。第4题,甲便道部分路段穿过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大,攀爬难度大,A错误;乙便道穿过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小,且经过山脊,道路干燥不易积水,B正确;丙、丁便道都经过谷地,道路易积水湿滑,且有的路段穿过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大,攀爬难度大,C、D错误。故选B。 答案:3.A 4.B (2019·淄博实验中学一诊)读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回答5~6题。 5.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 A.0.6 ℃B.1.8 ℃ C.2.5 ℃D.4.6 ℃ 6.沿上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面四幅图中的( ) 解析:第5题,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约下降0.6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内侧的那条等高线为2 500 m,其附近是积雪分布的最低下限(0 ℃),c点的海拔为2 200 m,因此c 点的气温大约为1.8 ℃。第6题,根据图中剖面线的位置,可以判断a端点海拔为2 200 m,b端点海拔在2 200~2 300 m之间,在接近a端点的2 300 m等高线与2 400 m等高线之间有一闭合等高线,由于其内侧有湖泊,所以可以判断该处为一低地,该低地海拔在2 200~2 300 m之间,所以D项正确。

地球与地图导学案第二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

区域地理——地球和地图导学案 第二课时地图三因素和等高线地形图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测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以及五种主要地形。 3.掌握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方法。 课前预习案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①。 (3)表示形式:②、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 (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③。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④,经线定⑤。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二、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 (1)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 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地形剖面图:直观地显示某条剖面线上⑧和⑨状况。 【问题思考】 1.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缩小一半,则图幅面积应为 原来的多少倍? 2.在右图中,甲、乙两点的海拔分别为多少米?二 者的相对高度为多少米?

3.如何确定右图中闭合等高线中心A、B的海拔高度? 课堂探究案 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 是乙处好?为什么? (2)若该区域计划建一水库,坝址应选在A、 B、C中的________处,为什么? (3)①处陡崖顶部海拔约为________米,陡 崖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反思归纳】 1.判断坡度陡缓: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坡度越;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②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等高距越,坡度越;③不同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2.开辟梯田的条件:开辟梯田应考虑、等条件。 3.水库坝址选择的条件:修水库的地形条件是河流的上游山区并具有“”的地形区。“肚子大”利于储水,“出口小”利于建坝。 4.陡崖高度计算方法:(n-1)×d≤陡崖高度<(n+1)×d(其中n为相交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探究点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读材料,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迎接2011年新年旅游旺季的到 来,我国南方某市进行旅游调查后计划在本市某 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 材料二旅游规划图 (1)在观景台M、N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在Ⅰ、Ⅱ两种方案中较合理的是 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2)在观景台M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

((完整版))地图三要素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示 方向 经纬线定向法: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 1、比例尺的含义 (注意单位的统一,1千米 = 厘米)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来表示: 数字式:如1:10 000 000 或是1/10 000 000 线段式:0 100 200 300 400千米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3、比例尺大小比较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4、比例尺大小、图幅大小与内容详略、实际范围之间的关系(1)若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 ,内容越 ;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 ,内容越 。 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区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图例:符号;注记:文字说明 【小试牛刀】 1.在1∶10 000 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3厘米,那么长江的长度( ) A .63 000千米 B .630千米 C .630 000千米 D .6 300千米 2、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 )A .20千米 B .0.2千米 C .200千米 D .2千米 3、下列四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1/100000 B .l∶10000000 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D . 4、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地图中,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 .1∶5 000 000 B .1/500 000 C .1/50 000 D .1∶50 000 000 5、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中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城区面积最大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若图中四幅地图,表示同一个城市,则图中内容最详细的应该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 A .菏泽市地图 B .山东省地图 C .中国地图 D .世界地图 7、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最适宜的是( ) 3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20千米 8、 菏泽到曹县的实地距离约为45千米,在某张地图上两城市的图上距离是0.45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A .1:100 000 B .1:10 000 000 C .1:1 000 000 D .1:10 000 9、图l 为四幅区域示意图,按比例尺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练习新人教版(2021021010303

答案:1.D 2.A (2018 ?天津十二区县模拟)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下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⑤点位于④点的正东方向 200 m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 25 m , L 1穿过区域最高处低于 1 200 m 、L 2穿过区域最高处高于 1 200 m ,则该剖面图是依据 L ?绘制的,故D 正确。①②两点相对高度大于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 (2015 ?高考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 (单位:m )图。读图, 完成1?2题。 1 ?图中两条400 m 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B .陡崖 A ?山脊 C.断块山脉 D.峡谷 2 .图中310 m 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两条400 m 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 D 项正确。第2题, 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 应该为地势较高的地形, 但高度不大, 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 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崖上突出的小基岩, A 项正确。 3 1 甲 A .①②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75 m C.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 L 1线绘制的 D.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 L 2线绘制的 解析:选 B 剖面图中最高点海拔超过 1

25 m 、小于75 m ,则A 错误;依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⑤点位于④点的东北方,则 B 错误。 (2018 ?福州模拟)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 (单位:m )地形图。据此完成 4?5题。 4 .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 ) A . 500 m B . 550 m C. 600 m D. 650 m 5 .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 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 A .甲处 B .乙处 C.丙处 解析:第4题,图中等高距为 50 m ,最高点海拔介于 900?950 m 之间,最低点海拔介于 350?400 m 之 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 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500 m 或600 第5题,“进山不见寺”,说 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 17 000 m 2”,依据比例尺可算出大致范围。图中丁处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 征,为地势低凹处,面积较大。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 答案:4.B 5.D 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法国地形分布图。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D. 丁处 乙 400 450 1 650 600 JS00; 75H / l 700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