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精读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精读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精读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精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精读

英文名称:Chinese modern famous work intensive reading

课程代码:0131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学分数:2学分36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文秘教育、编辑出版学

制订人:肖百容制定日期:2007年3月10日

审核人:刘铁群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专业限定性必选课,内容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间(1917-1949)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是植根于我国现代文明的坚实土壤的新的文学。

(二)课程目的

本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现代作品的能力,提高其文学修养,同时也为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诗歌(理论讲授8学时)

了解现代新诗主要作品以及主要诗人的情况,细致体悟新诗的情感特征和表现特征,掌握新诗发展的轨迹,理解与旧体诗词相比现代新诗的优缺点。

1.胡适的《尝试集》

新诗简介;“尝试”的成功和失败。

2.郭沫若的《女神》

诗集《女神》的基本特色。作品借凤凰更生的传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革命乐观主义气概,以及“五四”时期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分析“凤凰”的叛逆精神。此诗艺术上充满火山爆发式的革命激情和绮丽的想象;采用神话题材征手法;句法多变,节奏明快,有很强的音乐感;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3.闻一多的《死水》

新格律诗与“三美”主张。

4.冯至的《深夜又是深山》

本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5.李金发的《弃妇》

中国象征派诗的缘起;本诗的含义分析。

6.戴望舒的《雨巷》

戴望舒生平、创作概况;说明为什么说《雨巷》的象征是完整的象征。背诵此诗。

7.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徐志摩生平、创作概况;本诗的思想感情;本诗的艺术成就。

8.卞之琳的《断章》

分析此诗的含义;诗歌主题阐释的多层次性。

9.艾青的《黎明的通知》

艾青生平、创作概况;本诗的思想感情分析;本诗的艺术成就。

10.穆旦的《诗八首》

穆旦创作经历和他的作品的接受经历简介;穆旦诗歌对“自我”的张扬。

重点: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艾青的《黎明的通知》。

难点:新诗的缘起和发展轨迹。

第二章小说(理论讲授16学时)

了解现代主要小说作家作品,掌握小说发展的过程,理解现代小说的思想内涵以及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情状。

1.鲁迅的《狂人日记》

简略了解鲁迅生平情况以及他前期的思想和小说创作;《狂人日记》的创作意图;《狂人日记》在现代文学史的特殊地位;狂人形象本质及其思想意义。

2.鲁迅的《阿Q正传》

通过情节分析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一个落后农民的典型。其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不正视现实、妄自尊大、自欺欺人、麻木不仁。但他也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作者对其采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态度;作品的艺术特点。作品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的深刻批判。从作品对阿Q性格的刻画和对其悲惨命运的描绘,归纳作品的主题。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白描手法、叙述结构、幽默风格和悲喜剧交融特色等。

3.鲁迅的《伤逝》

题目含义;涓生形象、子君形象;小说思想意义。

4.郁达夫的《沉沦》

郁达夫生平、创作简况;小说情节的简述;小说的主题思想。

5.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

叶圣陶生平、创作简况;潘先生形象的性质、意义;小说的艺术特点。

6.巴金的《寒夜》

巴金生平、创作简况;三部曲;《寒夜》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7.茅盾的《子夜》

茅盾生平、创作简况;作者的创作意图;吴荪甫形象;作品深广的主题思想。

8.老舍的《骆驼祥子》

讲述作品对祥子的希望、追求、奋斗、挣扎、失败、堕落的悲惨命运的艺术描写,分析祥子的形象、虎妞的复杂性格。作品的结构、地方色彩、民族风格和语言特色。

9.沈从文的《边城》

“边城”的含义;沈从文的乡村世界。

10.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

沙汀生平、创作简况;方治国、邢么吵吵形象的意义,小说明暗线的结构以及独特的讽刺艺术。

11.钱钟书的《围城》

“围城”的象征意蕴;方鸿渐的形象意义。

12.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创作的民间特色;二诸葛、三仙姑的形象分析;“山药蛋”派。

13.孙梨的《荷花淀》

孙梨小说的特色;“荷花淀”派。

14.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生平简介;“土改小说”的创作过程;人物形象分析。

重点:鲁迅、郁达夫、巴金、沈从文、老舍的小说。

难点:鲁迅小说的思想和社会内涵;《边城》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戏剧(理论讲授6学时)

了解话剧的产生和现代戏剧的主要作品,掌握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现代戏剧对于现代文学和现代社会的贡献。

1.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

丁西林戏剧创作简介;本剧的讽刺艺术及其效果。

2.田汉的《获虎之夜》

田汉生平、创作概况;本剧在艺术上的特色。

3.曹禺的《雷雨》

周朴园、繁漪的形象分析;作品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严谨的结构艺术。

4.曹禺的《原野》

原始生命力的张扬;神秘的美学特征;“复仇”主题分析。

5.郭沫若的《屈原》

“失事求似”;屈原形象性质、意义;南后、张仪、楚王形象简析;本剧艺术成就。

6.贺敬之的《白毛女》

贺敬之生平、创作概况;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剧的艺术成就。

重点:曹禺的戏剧;《屈原》的时代意义;《白毛女》的音乐性。

难点:话剧的产生。

第四章散文(理论讲授6学时)

1.冰心的《寄小读者》

冰心生平、创作概况;爱的哲学;作品的思想感情、艺术成就。

2.鲁迅的《野草》

本文中两类性质不同的自然象征物;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枣树形象分析;本文的创作方法、艺术特点。

3.朱自清的《匆匆》

本文的艺术特色、独特的思想感情、深刻的生命体验。

4.周作人的《乌篷船》

周作人生平、创作概况;本文流露出的思想情趣;“美文”概念;本文的艺术成就。

5.瞿秋白的《一种云》

瞿秋白生平、创作概况;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特殊的艺术成就。

6.何其芳的《雨前》

何其芳生平、创作概况;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的艺术特点。

7.丽尼的《鹰之歌》

丽尼生平、创作概况;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的艺术特色。

8.陆蠡的《囚绿记》

陆蠡生平、创作概况;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的结构线索和艺术特色。

9.茅盾的《白杨礼赞》

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白杨、楠木的象征意义;本文的艺术特点。

重点:鲁迅的《野草》、朱自清的《匆匆》、周作人的《乌篷船》。

难点:鲁迅的《野草》。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对话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对话,或同学之间进行对话,充分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再对其进行引导,以求文本阐释的多角度多层次性,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评的能力。

2.教学手段

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

3.教学辅助资料

课件、多媒体幻灯片、相关作家作品背景资料。

(二)作业、答疑和讨论

1.课外作业:为课堂讲授做准备,要求学生课外按计划阅读相关作品。

2.答疑和讨论:每次课基本应安排时间进行讨论,再就问题进行答疑。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表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先修课程,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和文艺美学的先修课程。建议在第一个学期开设。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严家炎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二)教学参考书

1.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修订本.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2.钱谷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

外国文学作品选读在线考试答案

第1题《百年孤独》是哪个文学流派的主要作品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劳伦斯在小说《虹》中采用了一个象征意象“彩虹”,取自《圣经》,指的是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被誉为表现主义的奠基作的是卡夫卡的哪部作品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他人就是地狱”这一主题是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哪部作品中表现的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6题《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作者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7题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主人公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8题下列哪部作品是印度古典梵剧的典范之作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9题恩格斯所说的“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0题《伊利亚特》所歌颂的希腊联盟方面的骁勇善战,又任性固执的英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1题世界上最早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长篇小说是日本作品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2题泰戈尔散文诗集《吉檀迦利》的最重要主题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3题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宣言《抒情歌谣集?序言》的作者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4题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索福克勒斯的哪部戏剧()是希腊悲剧的最高典范。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5题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最根本的戏剧冲突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世界文学名著读后感_心得体会

世界文学名著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世界文学名著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篇一:呼啸山庄读后感 《呼啸山庄》是一部完全不同于当时流行的作品,他没有经过城市的熏陶和浸染,是完全用山乡荒原的自然协调绘成的。故事的背景是一片狂风呼啸的山原,故事的人物保留着大自然的风貌和原始的本性:质朴,粗纩,刚强,感情奔放不羁,举止疯狂无度,不过一切地爱,又不计后果的恨,这在温文尔雅的慊慊君子看来,自然显得野蛮而奇特。 在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富豪踌躇满志,身份第一,金钱至上,人们的精神受到压制,人性被残酷的扭曲,于是具有强烈的反派意识,和自由思想的艾米莉,便通过作品,对罪恶现象给予揭露,把自己的正义,激情,愤怒溶入作品。最终,希思克利夫的爱毕竟还是战胜了自己的恨,当他的复仇计划一一实现时,他并没有胜利的喜悦,还是在茫茫草原上漫游,最终安然死去,这样一个饱受苦难与屈辱的人物,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渴求和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让人读来一阵苍凉与悲壮。 篇二:匆匆读后感 古人曾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长歌行一诗中也提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当我听到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就想起了朱子清的散文《匆匆》。 这篇文章讲的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不要虚度光阴。从中我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联想到了自己已度过了四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而这四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我却干了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四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公司人员向老板请假,公司老板对他说,一年365天,52个双休日,减去这104天,还剩261天,你每天还有16个小时不在工作岗位上,减去这170天,还剩91天,你每天用30分钟喝咖啡,用掉23天,还剩68天,你每天吃饭用1小时,用去46天,还剩22天,你通常每年向公司请2天病假,只剩20天,每年有5个节假日,公司不上班,减去这5天,还剩下15天,公司每年慷慨地向你放14天假,这样算下来,你工作时间只剩1

文学名著导读

教学大纲 《文学名著选读》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07053 学时:22 学分:1.5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面向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英文名:Selected Readings of Literary Works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对中外文学名著有选择性地进行较为系统的导读,初步了解中外文学发展概况,并通过对一些代表性名作的阅读分析,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欣赏水平。 目的:通过名著导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作品的能力,加强对学生文学修养的培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为日后更好地从事教学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教学内容: (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述及名作介绍 (2)曹雪芹和《红楼梦》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况,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重点导读《红楼梦》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1.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 教学内容: (1)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述及名作介绍 (2)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及《野草》 (3)郁达夫的《沉沦》和茅盾的《子夜》 (4)沈从文的《边城》和曹禺的《雷雨》 (5)钱钟书的《围城》 (6)张爱玲的《金锁记》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脉络,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重点导读鲁迅的《狂

人日记》《阿Q正传》《野草》、郁达夫的《沉沦》、茅盾的《子夜》、沈从文的《边城》、曹禺的《雷雨》、钱钟书的《围城》、张爱玲的《金锁记》。 2.中国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教学内容: (1)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概况及名作介绍 (2)古华的《芙蓉镇》、陈忠实的《白鹿原》 (3)张炜的《古船》和《九月寓言》 (4)谌容的《人到中年》路遥的《人生》张贤亮的《绿化树》 (5)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王安忆的《小鲍庄》 (6)余华的《现实一种》《在微风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7)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春之声》 (8)高晓生《陈奂生上城》铁凝《哦,香雪》 (9)苏童《妻妾成群》韩少功《马桥词典》 (10)高行健《绝对信号》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脉络,介绍中国当代文学名著,重点导读古华的《芙蓉镇》、陈忠实的《白鹿原》、张炜的《古船》和《九月寓言》、谌容的《人到中年》、路遥的《人生》、张贤亮的《绿化树》、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王安忆的《小鲍庄》、余华的《现实一种》《在微风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春之声》、高晓生《陈奂生上城》、铁凝《哦,香雪》、苏童《妻妾成群》、高行健《绝对信号》、韩少功《马桥词典》。 (三)古今外国文学名著导读 教学内容: 1.古今外国文学发展概况及名作介绍 2.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3.雨果的《悲惨世界》、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4.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5.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6.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7.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艾略特的《荒原》、卡夫卡的《变形记》

世界文学名著鉴赏

外国文学阅读史 ——国际教育学院电气0919董小韬1091961920 对国外书籍的最早记忆应该追溯到小时候看动画片时候听到的那些希腊神话,不论是众神之主宙斯、天后赫拉,或是海神波塞冬、冥王哈迪斯,抑或是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美与爱女神阿弗洛狄忒,还有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的自己童年生活时有了很多独特而神奇的记忆。诸如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伊阿宋智取金羊毛,天英斩杀美杜莎,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阿喀琉斯之踵等传说奇异而又不荒诞,有如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吸引着我,直到现在仍萦回在脑海之中。 之后接触的第一本书不知道能不能算上一本名著,英国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爵士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歇洛克·福尔摩斯,这个时至今日依然风靡世界的侦探角色,早已在人们心中成为了最好侦探的代名词。平常的时候,歇洛克·福尔摩斯都悠闲地在贝克街221号B的公寓里,抽着烟斗等待委托上门。一旦接到案子,他立刻会变成一只追逐猎物的猎犬,开始锁定目标,将整个事件抽丝剥茧、层层过滤,直到最后真相大白!这个名侦探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冷静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超强的推理能力,这些作为侦探必备的技能他修炼得可谓登峰造极,极为经典的场景就是它与华生第一次见面时便将华生的身份喜好娓娓道来,而且言之有据,这让当时尚未成熟的我甚至一度对侦探这个行业充满了无比的向往。除此之外,柯南道尔赋予这个人物以高超的剑术、拳术和小提琴演奏水平,以及使用毒品提神这种恶癖,这就更使得这个角色的形象更为丰满。从《血字的研究》到《四签名》,再从《巴斯克威尔家的猎犬》到《最后一案》,直到《肖斯科姆别墅》结案,福尔摩斯伴我度过了初中一年级时光。 莎翁的四大悲剧中《哈姆雷特》也是让我极为感兴趣的英国作品。“生存还是毁灭”道出王子心中的疑问,这真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人生命题,哈姆雷特的认识更加深广,但却陷入到思考的怪圈中,他生活在一个和自己的理想信念相背谬的社会里,除却报仇,生活中再无其他的元素,身为所谓的“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雷特却受制于深刻的仇恨之中,丧失了作为“人”的自由。不清楚这算不算是一种对生命的一种嘲讽,我在其中阅读出了莫名的无奈,这或许也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与名着阅读 1.(2016·济南改编)下列关于名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武侯”即诸葛亮。B.《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C.《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D.《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2.(2016·德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3. (2016·西宁)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着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当时的欧洲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为此他写作了《名人传》。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其他法国作家的作品,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等。B.《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课文《智取生辰纲》就选自《水浒》。 C.《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是我国现代散文家、小说家。《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奖。这两首散文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歌颂了母爱。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而写成的。 D.“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如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的《马说》、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4.(2016·黔南州)下列文学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中“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里的“六十”和“七十”分别被称为“花甲”和“古稀”。 B.季羡林是国际着名的东方学大师,他的文章《我的童年》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和童年的小伙伴等内容,文中充满了对那段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的依恋之情。 C.《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里的“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D.我国现代着名作家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和汪曾棋的《端午的鸭蛋》,都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民间文化的由衷赞叹。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期末复习资料解析

1、“洞喻”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三大比喻之一,是紧接着“日喻”、“线喻”之后,为了说明受过教育者与非受过教育者的不同而使用的一种文学性叙述。没受过教育的人像洞穴中的“被囚禁者”,他们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缚,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看着洞穴后壁并把上面的各种“影像”当成实物。洞穴之中的世界相当于可感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则比作可知世界。柏拉图说囚徒代表人类的状态;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我们可以把上升之途和对上面事物的观照解释成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过程。对于“洞喻”的具体理解有以下几种: (1)“洞穴”喻代表了教育艰辛的历程。柏拉图理解的教育是使灵魂转向的技巧,是要求激情和欲望听从理性的指导。教育解除了囚徒的束缚,想法设法地努力促使灵魂转向。人的灵魂如何才能实现转向,由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柏拉图用“洞穴”隐喻来描述这个过程。教育的过程是艰辛的,灵魂具有获得知识的内在潜力,并具有转向的技巧,但这并不能保证它会自动呈现出来,由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这个过程必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 (2)“洞穴”喻阐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哲学王”思想。理念论:柏拉图相信真正实在的不是我们日常所见、所闻的感觉和表象,这些感觉是不牢靠的;真正实在的是理念。理念先于一切感性认识而存在,现实中的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摹本。在“洞穴”喻中,太阳象征“理念”,而洞壁上的影像喻为感性经验。柏拉图由此提出了理念论。哲学王思想:柏拉图认为独自占有知识,而让自己的同伴处于无知状态也是一种犯罪。所以在“洞穴”喻中,那个跑出来看到太阳的囚徒怀着拯救洞穴里的愚昧人们的理想又回到了洞穴中去。在他看来,只有哲学家才能看到永恒事物,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拯救无知的人类,他为了公众的利益和永恒的真理不顾自己的幸福。 (3)“洞穴”喻体现了政治、哲学与政治哲学三层关系。“洞穴”首先是一种政治秩序的象征。洞穴用火光安排不同层次的意见(舆论)来满足民众的欲望诉求,从而促成洞穴内的秩序平稳运转。哲人被解除了桎梏,从洞穴上升到外面的世界,认识了世界的真相,知道太阳是一切光之源,是可见世界的原因,并最终领悟到理念是一切实在事物的原因。善成了人检审城邦生活的最高指引,拥有哲学使人有能力检审自己的行为,哲学是人把握善之理念的唯一技艺,这是哲学的理念。哲人重返洞穴,帮助洞内的同胞们提高认识能力来认识世界真相,进而使城邦的品质变得高贵,让城邦遵循正义的原则行事,而不是被欲望牵着走——这是政治哲学的功能。政治哲学不仅检审城邦中的欲望,还帮助城邦选择正义的秩序,让城邦整体向善。如果说是哲学让人认识到了灵魂转向的必要性,那么正是政治哲学帮助城邦完成了转向过程。 积极意义:(1)显示了教育的重大作用。教育使灵魂得到提升,唤醒人性中的理性能力,培养人类具有高尚的品德。教育必须做到使人的心灵之眼远离洞穴中的阴影,达致对阳光下真正事物本质的透彻了解。现代教育忘却了教育促使人类灵魂转向的这一本质特征,仅仅着眼于物质的需要和感官的满足,在世俗的物欲中迷失了方向。所以教育应停下脚步,进行返身之思,直面遇到的困境和带来的诟病,如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物欲横流等。(2)现代教育应既注重形而下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注重形而上的理性和善的获得,使成才与成人相结合,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与人的灵魂相契合的,应超越其功利性。现代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生存功能与实用功能,忽视教育对人的心性、精神和灵魂的引领功能,导致学校只重视培养片面的应试技能,从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3)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引导人类摆脱物质束缚的重任,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就像哲学王一样。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既要维护师道的尊严,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又要有不断超越当前教育实践的勇气,最终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 2、关系:自由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滥觞,通识教育是从自由教育逐渐演变而来。 (1)自由教育又译为“博雅教育”、“文雅教育”,是西方国家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其含义随时代发展而变化,有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认为最高尚的教育应以发展理性为目标,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为享用德行善美的自由、闲暇生活,进行理智活动——观察和沉思做准备,而为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 (2)通识教育又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是近代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业教育有别。通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它关注培养学生

新课标一年级课外阅读书目

新课标一年级课外阅读书目 一、必读书目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邶笪钟编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外神话传说》田新利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十万个为什么》卢嘉锡主编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与鸟儿一起飞翔》郑作新著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海底两万里》(法)儒勒"凡尔纳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汉字的故事》梅子涵著上海科普出版社 二.推荐书目 1.《成语故事精选》(注音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著任溶溶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3.《中国童话故事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4.《文字的奥秘》(3册)邱昭瑜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5.阿罗系列(7册)克罗格特著孙晓娜译接力出版2004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图画书之一。中文版包括《阿罗有枝彩色笔》《阿罗的童话王国》《阿罗漫游太空》《阿罗的ABC》《阿罗在北极》《阿罗在马戏团》《阿罗房间要挂画》7册。 6.《猜猜我有多爱你》麦克布雷尼著安妮塔·婕朗图梅子涵译 7.《爷爷一定有办法》菲比·吉尔曼文图宋珮译少年儿童2005 8.《恐龙的温馨故事》绘本(2册)宫西达也文图杨文译北京少儿2004 包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我是霸王龙》2册。 9.《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著裘兆明插图春风文艺2004

10、《我的第一本安全护照》(刘劲松著浙江少儿出版社) 11、《书本里的蚂蚁》,王一梅,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2、《皮皮鲁外传》,郑渊洁,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3、《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宋珮译,明天出版社 14、《蚯蚓的日记(绘本)》,明天出版社 15、《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罗尔德·达尔 16、《三毛流浪记(注音版)》,张乐平,少年儿童出版社 17、天堂树系列4册(注音版);赵冰波王一梅著,陈舒罗玲等图;18《会唱歌的小窗口》(金波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9、《我的爸爸真麻烦》(芭贝·柯尔著《东方娃娃》杂志社) 20、《我喜欢你狐狸》(高洪波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三、科学阅读类 数学绘本《我的一天:学看钟表》[韩国]金岁实/著 数学绘本《都到我这里来》[韩国]金岁实/著 以上书目只是建议性的,家长可根据条件选择合适书本让孩子阅读。一年级学生阅读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家长应多选择图文结合的,孩子感兴趣的拼音注本让孩子来阅读。由于孩子认识的字少,最初阶段,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阅读,每天坚持让孩子阅读一两个小故事,帮助孩子养成每日阅读的好习惯。

《古典小说名著选读与欣赏》教学大纲

《古典小说名著选读与欣赏》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名称古典小说名著选读与欣赏 2总学时32学时 3课程水平适用于全校各专业 4撰写人李明军 5审核人李明军 6课程介绍 《古典小说名著选读与欣赏》是一门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融于文学欣赏的创新课程,不同于单纯的文学欣赏,既在文学作品的选读和欣赏中了解古代的社会历史文化,同时又在文学欣赏中融入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古典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其中熔铸了古代贤哲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解悟,其中的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开设这门选修课,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又可让学生在欣赏古典作品中获得古代文化知识,获得人生感悟。 7课程模式 课堂讲解、邀请校外专家举行研讨课、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等。 8教学方法 (1)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自学和讨论为辅。 (2)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教学当中使用或者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复杂的事件叙述简单化,将相关的背景材料图像化,将含蓄的意境意象直观化,增加教学的启发性和趣味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通过网上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3)组织研讨式教学、写小论文和学习札记。 注意课堂讨论的开展,以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及自主学习意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4)正确处理教材和讲课的关系。突出重点、难点和新知识点。讲课具有指导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5)提供必读书目、参考文献和课外参考书,强化学生阅读作品的能力。9每周课程方案

第一周(2学时) 第一讲神话和传说:这个世界的起源 1.盘古神话 2.女娲神话 3.西王母神话 4.后羿神话 必读书目: 《古神话选译》,袁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中国神话史》,袁珂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中国神话哲学》,叶舒宪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第二周(2学时) 第二讲《搜神记》:另外的世界 1、死后世界 2、长生的可能 3、奇幻人间 必读书目: 《搜神记》,干宝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通论》,张庆民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第三周(2学时) 第三讲《世说新语》:乱世风流乱世情 1.魏晋风度 2.酒、五石散及其他 必读书目: 《世说新语研究》,王能宪著,凤凰出版社,1992 第四周(2学时) 第四讲唐传奇: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1、一梦黄粱 2、爱情与欲望 3、剑侠传奇 必读书目:

新课标各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新课标推荐小学生必读书目 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推荐书目(50本) (中国部分20本) 1、小布头奇遇记孙幼军 (这是孙幼军的处女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部长篇童话,它影响了一代儿童。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提名的作品。) 2、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 (小猪唏哩呼噜有傻孩子傻福的憨厚,也有大智若愚的机智,更可贵的是,他善良、勇敢、富有同情心和 正义感,傻得执着,傻得可爱。) 3、树叶船张俊以 4、吹泡泡张俊以(这两本优美的儿歌和小诗,让我们体会到很多纯真的乐趣。) 5、调皮的日子秦文君 (《调皮的日子》和它的续集《年糕包子兄弟和紫苜蓿农场》说的是朱多星和表弟小沙这两个捣蛋鬼的故事。) 6、窦蔻流浪记窦蔻 (这是6岁半的窦蔻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小读者可以从中体会一下同龄人的很多类似的想法和情感。) 7、365夜知识童话鲁克(每天一个童话,每天学到知识。) 8、舒克和贝塔历险记郑渊洁 9、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梅子涵 (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就生活在你们中间呢,赶紧去书中找找自己和你的朋友吧。) 10、笨笨猪杨红樱著(憨态可掬的小猪会笨到什么样子呢?) 11、泡泡儿去旅行(小布老虎丛书薛涛著(多么神气的旅行啊,但有点替泡泡担心哟。) 12、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周锐著(周锐的童话永远有与众不同的精妙。) 13、小布头丛书—小布头新奇遇记孙幼军著 (新奇遇从上次奇遇的“后来呢?”继续开始。小布头几经辗转,成为了男孩子朵朵的知心伙伴,他甚至 坐飞机去了美国,陪伴朵朵度过了一个不那么平静却也很温馨的幼年时光。) 14、我不是坏小孩(全3册)叶姝著(插图本。来看看好小孩是什么样子的吧。) 15、小香咕系列秦文君(包括《小香咕和她的表姐表妹》、《小香咕和男孩毒蛇生日会》等。) 16、李拉尔故事系列梅子涵(包括《爸爸小时候什么样子》、《大人都是猫咪》、《我也会当爸爸》等。) 17、最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包括《牛郎织女》《白蛇传》《宝莲灯》等,从多种角度折射了中华文明的 辉煌。) 18、《史记》注音本(1-4) 19、《三毛流浪记》(全集)张乐平(小三毛带着自己的三根头发过着和现在的孩子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20、《中华歌谣100首》金波李众选编(众多民谣的精选,读了会喜欢上它。)(外国部分30本) 21、格林童话(德国)格林兄弟(这里面有看了就忘不了的神奇故事。格林兄弟是讲故事的高手呢。) 22、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 (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作家,去问问你的父母。安徒生童话一直是很多人童年的朋友,甚至长大后依然不愿 意放下它呢。) 23、万花筒(英国)依列娜?法吉恩(这是一本非常优美的童话集。去看一看,为什么叫这样变化多端的 名字呢。) 24、豪夫童话(德国)豪夫(豪夫具有把故事描述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非凡才能。) 25、爱丽斯漫游奇境(英国)卡罗尔(爱丽斯像一头十分可爱的温柔的小鹿,活泼真实。童话在微笑中表现机智和幽默。) 26、狐狸列娜的故事(法国)阿希季诺夫人(在拟人的世界里,狡诈机智的狐狸列拉非常有个性。)

世界文学名著经典开头结尾汇编

世界文学名著经典开头汇编 (一)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二)尽管好几十万人聚居在一小块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肆意把石头砸进地里,不让花草树木生长;尽管他们除尽刚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烧得烟雾腾腾;尽管他们滥伐树木,驱逐鸟兽;在城市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三)很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20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四)我认为只有深刻地研究过人,才能创造出人物,如同只有认真地学习了一种语言才能讲它一样。——小仲马《茶花女》 (五)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 ——奥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六)1801年。我刚刚拜访过我的房东回来——就是那个将要给我惹麻烦的孤独的邻居。——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七)他们走着,不停地走,一面唱着《永志不忘》,歌声休止的时候,人们的脚步、马蹄和微风仿佛接替着唱起这支哀悼的歌。——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八)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九)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卡夫卡《变形记》 (十)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十一)斯佳丽?奥哈拉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男人们像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弟为她的魅力所迷住时,就不会这样想了。她脸上有着两种特征:一种是她母亲的娇柔,来自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一种是她父亲的粗犷,来自浮华俗气的爱尔兰人。这两种特征混在一起显得不太协调,但这张脸上尖尖的下巴和四方的牙床骨,是很引人注意的,她那双淡绿色的眼睛纯净得没有一丝褐色,配上乌黑的睫毛和翘起的眼角,显得韵味十足,上面是两条墨黑的浓眉斜在那里,给她木兰花般白的肌肤划上十分分明的斜线,这样白皙的皮肤对南方妇女是极其珍贵的。她们常常用帽子、面纱和手套把皮肤保护起来,以防受到佐治亚炎热太阳的暴晒。——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十二)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金锁记》(张爱玲) (十三)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84天,一条鱼也没逮住。——海明威《老人与海》

为什么要阅读文学名著

为什么要阅读文学名著 文学名著是文学史上经过历史积淀和考验的经典之作,是文学的精华,是文化的精华,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茫茫的宇宙。《礼记·学记》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然而,许多青少年受到应试教育和时尚的影响,对文学名著缺乏阅读兴趣,没有充分认识到阅读文学名著的重要性。再好的文学名著,如果束之高阁,就只能是一堆死的印刷品,不可能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 一、阅读文学名著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培养想象力是青少年特别重要的任务。文学是作家创造性想象的产物,也是一种审美的语言艺术,它通过审美化的语言,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能力。 文学作为想象的艺术,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较之直观可视性的艺术形象,更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因为想象是文学与创新的关节点,无论是艺术境界的深邃,还是思想的深刻丰富,都离不开作家的想象,都离不开读者的创造性想象。浪漫主义文学的想象大胆、奇特、瑰奇、怪异,超越现实时空的制约,特别是在一些神魔小说、英雄史诗、科幻故事等浪漫主义作品中,作家常常想前人之所未想,发前人之所未发,道前人之所未道,具有瑰丽神奇的想象。从浪漫主义作品对读者思维的影响来看,浪漫主义作品以其超凡的想象,能够打破读者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拓展读者的思维,极大地放飞读者的想象力。因此,读者经常阅读浪漫主义的作品,在激发想象力的同时,还有利于矫正自卑、抑郁、苦闷等不良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完善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 在作家的笔下,古往今来、天南海北、奇人奇事、奇景奇境,无不充满了神奇瑰丽的神话色彩,异彩纷呈的艺术境界放飞了想象力的翅膀,能够让读者在文学的想象空间流连忘返。在读者的阅读视野中,人们读《封神演义》,看到作品里的人物会飞,能水遁和土遁,还有千里眼、顺风耳,真是无所不能,由此不得不佩服作家的艺术想象力。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随着科学的发展,望远镜代替了千里眼,手机和电话代替了顺风耳,飞机和航天器代替了人会飞的翅膀,潜艇和潜水员代替了水遁,地铁和隧道代替了土遁。但是,就人类这些能力的想象力而言,《封神演义》的想象在先,科学的想象在后。《西游记》描写孙悟空会变猴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姑且可以把这个细节看作是克隆技术不自觉的艺术萌芽。 在科学发展史上,传统的自然科学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大多只能依赖联想和想象。在自然科学中,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小宇宙理论和康德的“星云学说”,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在社会科学中,孔子的大同世界、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等,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也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而事实上,孔子、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和康德都具有非常高的文学素养,他们的学术创新与他们的文学素养所激发的想象力是分不开的。 文学名著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这从接受美学中可以得到阐释。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有许多空白与未定性,这就是文本的“召唤结构”,它是联结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这种召唤结构实际上也就是伊瑟尔所说的“隐含的读者”,本身就意味着审美对象的模糊性、未定性和那些空白点,为读者留下了想象、丰富和补充的余地,促使读者参与对作品形象的再创造,也激励着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描写性语言,不同于科学文本所使用的解释性语言,因为描写性语言具有更多意义的未定性与空白。这样,文本的召唤结构与读者在阅读中的能动参与相互结合,一方面,接受者能够从作品中领悟出作者意想不到的,或者与作者所赋予作品意义截然相反的意义来。可见,读者对文学

英语泛读I_文学名著简介及选读_6_A Christmas Carol_Students' Paper

English Reading I_Literary Masterpiece_A Christmas Carol By Charles Dickens Work title: A Christmas Carol Author: Charles Dickens Year of publication: 1843 Background: A Christmas Carol by English author Charles Dickens was written and published in early Victorian era Britain, a period when there was both strong nostalgia (怀 旧) for old Christmas traditions and an initiation (开始) of new practices such as Christmas trees and greeting cards. Dickens’s sources for the tale appear to be many and varied but are principally the humiliating experiences of his childhood, his sympathy for the poor, and various Christmas stories and fairy tales.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include: Ebenezer Scrooge: chief character, a miser (吝啬鬼); Jacob Marley: Ebenezer Scrooge’s business partner, dead for seven years; Fred: Ebenezer Scrooge’s nephew, son of Ebenezer Scrooge’s sister Fan; Bob Cratchit: Ebenezer Scrooge’s clerk; Tiny Tim: Bob’s son; Ghost of Christmas Past; Ghost of Christmas Present; Ghost of Christmas Yet to Come. The recording, including three episodes (断,集),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original novel. Plot summary: The tale begins on a cold Christmas Eve exactly seven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Ebenezer Scrooge’s business partner, Jacob Marley. Scrooge hates Christmas, calling it “humbug”, refuses his nephew Fred’s dinner invitation, and rudely turns away two gentlemen who seek a donation from him to provide a Christmas dinner for the Poor. His only “Christmas gift” is allowing his overworked clerk Bob Cratchit Christmas Day off with pay. Returning home that evening, Scrooge is visite d by Marley’s ghost. Marley warns Scrooge to change his ways or he will undergo the same miserable afterlife as himself. Scrooge is then visited by three additional ghosts who accompany him to various scenes with the hope of achieving his transformation (改变). The first of the spirits, the Ghost of Christmas Past, takes Scrooge to Christmas scenes of his boyhood and youth, which stir Scrooge’s gentle and tender side by reminding him of a time when he was more innocent. They also show what made Scrooge the miser that he is, and why he dislikes Christmas. The second spirit, the Ghost of Christmas Present, takes Scrooge to the family feast of Scroo ge’s impoverished (穷困的) clerk Bob Cratchit, introducing his youngest son, Tiny Tim, who is seriously ill

新课标必读名著《骆驼祥子》第一章名师解析

骆驼祥子老舍 (一) 【小说导读】:主人公祥子是一个来自农村靠拉车、卖力气讨生活的人,他立志靠自己的劳动攒钱,买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是祥子的梦想。祥子的愿望能实现吗?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 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①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②。夜间,当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些。 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派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能早早的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③。他们的车破,跑得慢,所以得多走路,少要钱。到瓜市,果市,菜市,去拉货物,都是他们;钱少,可是无须快跑呢。 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洋车,而一辈子连拉车也没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不过,以他们比较另一些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他们还似乎没有苦到了家。这一些是以前决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开门见山】祥子一这个主要人物的出场很自然,也很随意,直奔主题,让人感觉很轻松。 【对比手法】三种类别的洋车夫。从三种车夫的不同中体会车夫的苦难生活。 【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车夫在艰苦的生活中苦中作乐、自鸣得意的心理。

古今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书目

古今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书目 阅读经典,这是增广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深厚学生人文底蕴的一大途径。本书目共收录了古今中外经典名著60部(仅限文学类),其中中国30部,外国30部,推荐学生阅读之。如若无法全读,则可退而选读带有“*”符号的30部。 开卷有益,读经典名著更是受益终生的事情。同学们,让我们都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吧! 一、中国部分 (一)古代(“五四”以前)10部 1.《窦娥冤》,元·关汉卿著。关汉卿是中国戏曲的奠基人,《窦娥冤》是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 2.《西厢记》*,元·王实甫著,千古传诵的我国古典戏剧之现实主义杰作。 3.《牡丹亭》,明·汤显祖著,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主义杰作。 4.《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5.《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合著,有“英雄传奇”之称,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 6.《西游记》*,明·吴承恩著,被誉为我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代表作品。 7.《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以写花妖狐魅、畸人异行著称的优秀短篇小说集,被誉为“中国文学瑰宝,世界文学明珠”。 8.《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是吴敬梓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长篇讽刺小说的杰出代表。 9.《红楼梦》*,清·曹雪芹著,被称为把中国古典小说推上登峰造极境界的不朽文学名著。 10.《唐诗三百首》 (二)现代(“五四”以后,建国以前)10部 1.《狂人日记》,鲁迅著,我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2.《阿Q正传》*,鲁迅著。鲁迅的代表作,鲁迅小说创作的高峰。 3.《女神》,郭沫若著,是中国新诗的开山之作,中国新诗的第一座丰碑。

欧美文学名著选读考试重点

作者作品搭配 Geoffrey Chaucer杰佛里.乔叟 1.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故事集> 2.The Book of the Duchess<公爵夫人之书> 3.Troilus and Criseyde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4.The Legend of Good Women <贞洁妇女的传说> 5.The House of Fame <名誉之屋> 6.The Parliament of Fowls 《百鸟议会》 7.Romance of the Rose 《玫瑰传奇》 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亚 1.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仲夏夜之梦 2.The Merchant of Venice 威尼斯商人 3.As You Like It 皆大欢喜 4.Twelfth Night 第十二夜 5.Hamlet 哈姆雷特 6.Othello 奥赛罗 7.King Lear 李尔王 8.Macbeth 麦克白 9.Venus and Adonis 维纳斯和阿多尼斯 10.The Rape of Lucrece 鲁克丽丝受辱记 Francis Bacon弗兰西斯.培根 1.Advancement of Learning 学术的进展 2.Novum Organum 新工具 3.The New Atlantic 新大西洋岛 4.Essays 随笔 Daniel Defoe 丹尼尔.笛福 1.Robinson Crusoe 鲁宾逊漂流记 2.Caption Singleton 辛格顿船长 3.Moll Flanders 莫尔.佛兰德斯 4. A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 大疫年日记 William Blake威廉.布莱克 1.The Chimney Sweeper 扫烟囱的孩子 2.Song of Innocence 天真之歌 3.Song of Experience 经验之歌 4.Poetical Sketches 素描诗集 5.The French Revolution 法国革命 6.The Marriage of Heaven Hell 天堂与地狱的婚姻 7.America:A Prophecy 美国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2939675.html,ton 弥尔顿Robert Burns罗伯特.彭斯 1. A Red, Red Rose 一朵红红的玫瑰 2.Poems, Chiefly in the Scottish Dialect 苏格兰方言诗 集 3.The Tree of Liberty 自由树 4.Scots Wha Hae 苏格兰人 5.The Two Dogs 两只狗 6.Holy Willie’s Prayer 威利长老的祈祷 7.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s 我的心呀在高原 8.John Anderson, My Jo 约翰.安徒生 9. A Man’s a Man for All That 不管那些 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 1.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rn Ways 《Lucy Poems》露茜组诗 2.The Solitary Reaper 刈麦女 3.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 漫游 4.Lyrical Ballads 抒情歌谣集 5.An Evening Walk 黄昏漫步 6.The Excurison 远足 7.The Prelude 序曲 George Gordon Byron 乔治.戈登.拜伦 1.She Walks in Beauty 2.Oriental Tales 东方叙事诗 3.Don Juan 唐璜 4.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5.The Prisoner of Chillon 锡雍的囚徒 6.Manfred 曼弗雷德 7.Cain 该隐 8.The Vision of Judgment 审判的幻境 9.The Age of Bronze 青铜世纪 Edgar Allan Poe 埃德加.爱伦.坡 1.To Helen 致海伦 2.The Raven 乌鸦 3.Annabel Lee 安娜贝尔.李 4.The Bells 钟声 5.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厄舍古宅的倒塌 Walt Whitman 瓦尔特.惠特曼 O Caption!My Caption!A,船长!我的船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