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报批稿

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河南省某某县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1.2 建设单位:河南省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1.1.3 法人代表:陈天同

1.1.4 技术依托单位:省林业科学院某某县林业局

1.1.5 项目性质:低改

1.1.6 建设目标

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高科技、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设133.33hm2油茶低改示范林;通过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广油茶新品种和经营技术,促进油茶产业发展。

1.1.7 建设地点:河南省某某县凉亭乡三八林场

1.1.8 建设内容及规模:油茶低产改造示范林133.33hm2。

1.1.9 建设期限及进度:项目建设期为1年。

1.1.10 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320.35万元,其中:建安工程投资270万元,占84.3%;其它费用35.10万元,占10.96%;基本预备费15.25万元,占4.74%。

1.1.11 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20.3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5.43万元,占26.7%;

地方配套资金42.71万元,占13.3 %。建设单位自筹192.21万元,占60%。

1.1.12 效益评价

项目建成后,基地可年产油茶鲜果126.00万㎏,以20年为一个生产经营期进行效益分析,项目税后财务净现值94.09 万元,内部收益率15.15 %,动态投资回收期13.2年,静态投资回收期7.1 年。项目的实施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将为高产油茶品种及其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良好的示范,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1.2编制依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文。

(2)《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2003年6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LY5141-99《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

(4)《经济林栽培》,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10月。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1.4研究结论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作为健康绿色的食用油,其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均达到和超过世界知名的橄榄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符合河南省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

某某县自然条件优越,现有油茶林1333.33hm2,劳力资源充足,当地林农经营油茶历史悠久,栽培油茶的积极性较高,资源培育与资源利用紧密衔接,具备了发展油茶的各项条件,项目建设时机成熟。

项目建设单位是以开发种植高产优质无性系油茶为主业的公司。该公司与省林业科学院、河南省林业科学院、河南省林木种苗站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并长期聘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油茶方面的专家作为项目的技术顾问,采用良种接穗高接换冠,建低产改造采穗圃2hm2,积累了丰富的油茶低产林改造经验,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地建成后,不仅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可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对于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综上所述,项目实施是必要的、可行的。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抓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扶持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关键。发展特色农林业是促进农村结构调整的好办法。当前,特色农林业发展的重点是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关联、风险共担的一体化经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努力建设一批高标准的优质农林产品基地,把基地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按照与市场需求衔接、与企业配套的原则,发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优势产业和产品,使农林业生产走上生态、绿色、效益、现代之路。茶油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健康及经济价值的特色食品,油茶产业是我国特色农林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油茶产业对于发展山区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林业局“分类指导,分区突破”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即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商品林业。某某是全国油茶分布的北缘适生区,油茶林总面积1333.33hm2。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经营管理粗放、油茶品种低劣等原因,油茶林单产较低、效益低下,油茶产业化程度很低。为使油茶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品牌产业,在“山上办绿色银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和

谐创业、兴县富民的目标,某某县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资源培育为基础,科技进步为支撑,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模式,力争到2015年全县新发展油茶面积6666.67hm2,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油茶林基地;同时,坚持种、育、加、贸、工、林一体化的原则,大力扶持油茶加工企业发展,研究利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形成油茶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提高油茶的经济效益。

河南省某某县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利。项目建设单位—河南省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林业产业化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林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2009年8月,根据《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林业项目实施细则(试行)》的具体要求,依据《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十一五”规划》涉及的重点建设领域和某某县的实际情况,公司决定申报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并委托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 发展名优经济林基地,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产业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林业产业中的经济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大力发展经济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名优经济林产业在我省林业产业中具有很强的活力和发展潜力,是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河南是全国油茶分布的北缘区,发展油茶产业,必将推进我省的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满足我省林业可持

续发展的需要。

某某县地处河南省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优越,适宜木本油料作物生长,现有油茶林1333.33hm2,但由于品种退化,经营管理水平较粗放,产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农民收入一直得不到提高。通过实施本项目,大力推广示范油茶优良新品种及高接换冠丰产技术,发展名优经济林基地,促进某某县林业的分类经营,可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营建高标准、高质量的低改示范林,努力提高林地产出,促进某某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某某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2.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当前,我国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整体效益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农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林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的综合表现和主目标之一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也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林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林业潜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是农业大省,脱贫致富首先要从农民着手,尤其是山区农民。山区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于林业,脱贫致富主要靠的是林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目标也要靠大力发展林业。我省自然条件适合油茶生长,是油茶的北缘适生区,拥有发展油茶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油茶林具有培育周期短,收获期长,单位面积效益好的特点。与其它森林资源相比,经营成本较低,而且只要品种优良、科学经营、集约经营,可以在长时间内维持高产,其经济效益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发展油茶产业将是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2.2.3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已由数量型、单一化向质量型、多样化方向转变,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符合人类追求健康长寿和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世界潮流,代表了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油茶因其生长在空气新鲜的林地环境中,没有受到废气、污水污染,而且具有降血脂、低胆固醇等人体十分有益的特性,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城乡居民的喜爱,但由于“货缺价扬”,使其成为“贵族食品”,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某某县目前油茶经营现状总体质量不高、品种老化、经营手段落后、单产低,严重制约了油茶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因此,实施高产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项目,是推动油茶产业,丰富绿化食品,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需要。

2.2.4 适应科技推广与示范推广的需要

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工作,是林业科技进步对林业生产作出贡献的直接反映。亚林中心GLR 长油1~18号油茶优良无性系品种是从293个无性系品种中选择出来的,是当地及大别山区的早实丰产、稳产、出籽率高、含油量高、抗

性强,平均亩产达35-59kg以上的优良无性系。1996年,经江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通过,江西省林业厅发布了推广18个优良无性系的通知。1997年在《在林业部推广100项科技成果指南(1996-1997)》中,这18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品种被列为其中。河南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某某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选用亚林中心GLR长油1~18号油茶优良无性系品种,采用集约经营措施,大面积建设低产改造油茶示范基地,使科研与生产单位密切结合,有力地促进油茶低改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对某某县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起着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适应我省油茶优良无性系品种推广的需要。

第3章市场调查分析与需求预测

3.1 产品及用途

本项目产品是油茶鲜果。

油茶鲜果加工后产出茶油、茶枯和茶壳。

3.2 产品供需现状

3.2.1 国际食用油市场现状分析

食用油是人们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提供人体热能和必需脂肪酸。随着全球人口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全球食用油的消费量逐年增长,油料作物呈现供不应求之势,尤其是近年来生物柴油日益走俏市场,部分油料作物供应生产生物柴油,导致植物油的供应紧缺,使食用油的供应十分紧张。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已成为消费者关心的重要问题,人们对食用油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具有保健功能的橄榄油、茶油等食用油需要高速增长。

油茶主产我国南方,日本、越南、泰国等有少量栽培,美国东南部正在进行少量引种。由于国外油茶面积很少,整体产量很低,国际市场使用的茶油原材料主要来自于主产区—中国,中国的茶油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0%以上。过去,日本和韩国等从中国进口茶油主要用于加工高级护肤化妆品,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进口大量的茶籽和枯饼提取皂素,做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随着人们对茶油优质特性的不断认识,国际上已将茶油与号称“植物油皇后”的橄榄

油相媲美,国际市场对茶油的需求日益扩大。中国加入世贸以后,更有利于茶油产品的出口,有眼光的油茶企业正在逐步开拓占领国际市场。

3.2.2 国内食用油市场分析

目前世界上的食用油消费主要以植物油为主。按世界10种主要食用油的国家消费量排序依次是,第一位中国,第二位印度,第三位美国。这一顺序与人口排位相一致,人口是决定消费量的首要因素。我们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菜籽、花生、棉籽、芝麻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大豆、葵花籽的生产也名列前茅。但是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断增加的食用油消费量,国内食用油生产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大量的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等植物油。据统计,2004年全国食用油消费量达1750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1%,人均年消费量13.5㎏,总消费量比2002年增长30%;2005年消费量达1850万吨,占世界消费量的22%,消费量比上一年增长5.7%,比2002年增长37%,人均年消费量达14.2kg。2007年全国食用油消费量达2250万吨,比10年增长了1倍多,人均年消费量17.3kg。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食用油消费量巨大,超过世界总消费量的五分之一。

我国油茶栽培面积366.67万hm2,年产茶油约20万吨,相当于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的1~1.8%,属于小油料种类,从总产量来而言,根本无法与大豆、花生、油菜、棉籽、芝麻等8种主要油料直接竞争,但由于茶油具有其他植物油所不具有的特性,在市场上一直处于货缺价扬的供应态势,被人们誉为“贵族食品”,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高消费人群和中老年等有特殊保健需要的人群。

3.2.3 省内食用油市场分析

河南省拥有人口近一亿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食用油的消费规模偏低,据统计,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年均消费食用油约为17㎏,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美国人均食用植物油为34.2㎏,欧盟人均消费量高达37㎏,分别相当于我省人均占有量的2倍和2.18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本土的食用油消费总量必将扩大,食用油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油脂工业潜力巨大。3.3 市场需求预测

食用油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油的消费缺口将不断扩大,即使通过改良栽植品种,提高油料作物产量,仍将存在着较大的消费缺口。同时,由于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食用油在市场都有销路。

茶油是世界最好的木本植物食用油之一,是人们喜爱的天然植物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从温保型转向健康型,而目前我们茶油产量相对很低,平均每年产量约20万吨,人均不到0.2kg,而意大利、西班牙橄榄油人均占有量高达20kg年,我国要达到人均占有量1kg年的标准,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缺口达110万吨年。茶油是来自大自然的产品,安全性高,经过精加工后,产品附加值高,是非常理想的食用保健油,符合人们的现代消费趋向,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每年都要进口100万吨棕榈油和橄榄油以满足市场需求。橄榄油以其“植物油皇后”的地位,身价是茶油的三倍,而部分营养成份还稍逊于国产茶油。在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食用油木本化的今天,这种供需状况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综上所述,茶油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巨大,前景可观,因此,可以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断提高油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振兴地方经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第4章项目建设条件

4.1 自然地理条件

4.1.1 地理位置

某某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信阳市东南部,地处东径114°11′50″~115°10′45″和北纬31°37′06″~32°11′40″之间,北邻息县,东连潢川县,东南靠商城县,南接新县,西与罗山县隔河相望。县境东西宽60km,南北长55km,总土地面积1831km2。北临淮河水,南依大别山。

由于全县地处大别山山脉向黄淮平原过渡区,境内浅山、丘陵、平畈相间,垄岗纵横,整个地貌是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有崇山,中有丘陵,北部岗畈相间。河、渠、堰相互交错,塘、湖、库星罗棋布。地形大体上可分为南部丘陵和中北部垄岗平畈两大部分。在县南部、大别山余脉向北延伸成牢山、斛栗岗、凤尾山、东岳寺、大尖山五大山系。海拔高度多在180m以上,比较大的山头有赛山、大尖山、龙王尖、鸡冠山、东岳寺、游龙寺、九架岭、云山、杏山、大山寨、牢山、王母观等,最高海拔433.9m,坡度多在15°~35°间。县中北部为垄岗平畈,平畈海拔40~60m,垄岗海拔60~100米。坡度和缓,形成十岗八大畈,全县丘陵面积占17.4%,垄岗面积占34.3%,平畈面积占3.6%。

4.1.2 气候、水文

某某县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属于湿润、半湿润区。春季温度回升快,多阴雨天气,但变幅较大;夏季炎热,降雨集中,多有夏涝和伏旱发生;秋季降温迅速,雨量明显减少,个别年份阴雨雾罩;冬季寒冷期短,雨雪较少。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90小时,年平均气温15.4℃,一年之间,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5℃的天数为271天,大于或等于15℃的天数为179天,310℃的积温4398℃,无霜期为226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027.6mm,最多年份1481mm,最少年份570毫米,全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17天,全年相对湿度74%。

4.1.3 土壤

全县共有黄棕壤、水稻土、潮土三大土类,九个亚类,25个土属,92个土种。其中黄棕壤类39.2%,水稻土类占27.9%,潮土类占2.9%。PH值5.5~7.5,南部丘陵多为黄棕壤和粗骨性黄棕壤两个亚类,主要有板片岩、花岗岩和少量的火山喷出岩、石英岩和石灰岩;在80%以上的土地面积中,岩石易风化,成地快,土层深厚,地质疏松,营养元素丰富,对林木生长十分有利;中北部垄岗,78%的面积为黄胶土,其次是红粘土、麻岗土、白散土、黄老土等土属,这些土壤质地粘严重,活土层浅,透水透气性差,肥力低,易涝易旱,水稻土多分布于山冲、丘陵、谷地、沿河、平畈。

4.1.4 植被

全县植被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植被区系以亚热带种类为主,同时兼有暖温带植被成分,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南北植物草类共生的特点。全县有高等植物140科、18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600余种。按植物资源的用途划分为用材树种约150种,油料植物200种,淀粉植物100余种,纤维及纺织植物12种,药用植物900多种,

另有芳香观赏植物180多种。主要用材树种有杉木、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栎类、枫香、毛竹等;主要经济树种有板栗、银杏、油茶、油桐、茶树等。

4.2 社会经济条件

4.2.1 人口、劳力

全县辖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1个名胜管理区,345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83702.66hm2,总人口8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4万人,农村劳动力43.4万人,占农业人口63.5%。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主要从事农、林、牧、副、渔业,全年劳作,积累了丰富的农林生产经验。

4.2.2 交通运输、通讯

某某县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京九、宁西铁路和大广、沪陕高速公路及国道106、312纵横交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全县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9855门,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5.9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移动、联通通讯网络覆盖全县。

4.3 森林资源概况

据某某县“十一五”期间二类资源调查成果数据显示,全县土地总面积183702.66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7249.74万hm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3315.14万hm2(其中竹林149.64万hm2);疏林地61.54万hm2;灌木林地2475.42万hm2(其中经济林2470.81万hm2);未成林造林地490.46万hm2;无立木林地109.67万hm2;苗圃地847.63万hm2;宜林地19949.88万hm2。全县活立木蓄积1047625m3,森林覆盖率19.48%,林木绿化率20.90%。

4.4油茶产业现状

油茶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XX省XX县精制食油厂年产万吨精制山茶油 扩 建 项 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2 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1.3 结论及建议 第二章建设依据与建设规模2.1 资源保证情况 2.2 市场前景与需求分析2.3 建设规模 第三章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3.1 选择依据 3.2 厂址位置 3.3 建设条件 第四章产品方案与建设条件4.1 产品方案与建设条件4.2 设备选择及土建工程4.3 总平面布置 4.4 工艺技术方案 第五章环境保护及其它 5.1 环境保护

5.2 劳动保护 5.3 工业卫生 5.4 节能 第六章组织与定员 6.1 管理模式 6.2 组织 6.3 定员 6.4 人员培训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8.1 投资估算 8.2 资金筹措 第九章经济效益评价 9.1 基本数据 9.2 财务评价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XXXX县精制食油厂年产1万吨精制山茶油扩建项目 1.1.2 项目负责人 项目总负责人:XXX 技术负责人:XXX 经济负责人:XXX 1.1.3 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由XXXX县精制食油厂负责承办。XXXX县精制油厂位于XXXX市XX县城西工业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区”,企业法人代表XXX。企业于1994年筹建,1995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生产生活设施齐全配套,拥有固定资产413万元,流动资产90万元,年生产能力(精制山茶油)1000吨,在XX 县农村建有山茶油原料基地41万亩。 企业现有职工38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和管理人员14人,并聘请XXX大学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博士生导师XXX教授等为顾问、整体素质较高。 企业主要生产“XXX”牌精制食用山茶油,采用LY5型油

油茶种植技术

一、造林地选择 油茶适应性很强,在丘陵、山岗、平原地区均可种植。应选择海拔5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类种植油茶。坡度太大不利于管理,成熟后采摘不便,大面积栽种坡度最好也不要低于5度,过于平坦容易积水,而导至油茶根部坏死。 二、土壤要求 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生长在疏松、湿润、透气性好、保水性强、深厚肥沃、壤质且含有少量石砾的ph值5-6的酸性红壤或红黄壤上,在这种土壤生长的油茶结实丰满、产量及出油率高。 三、整地 1、全垦:在平坦或缓坡地可采用全垦,应该在8-9月份用机耕方式,深翻8寸-1尺,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让土壤暴晒熟化,到11月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40-50cm3。 2、条垦: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外高内低,带宽2米,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 3、穴垦:坡度较大的地类,应采用穴垦,环山水平按株行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如果全垦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并且流失的是最好最肥的土质。 种植密度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经营目的而定。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采用2.5-3×3米,即每亩种植74-89株,(前几年可间作套种低杆如豆类花生等作物,不要套种藤类作物,会影响油茶生长,注意要给油茶留足1×1米的生长空间,以免作物与幼树争水、争肥、争阳光;);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采用株行距2-2.5×3米,即每亩种植89-111株。总之,要因地制宜确定合理密植,要求油茶进入结果盛产期的覆盖密度不低于0.6,不超过0.8。 四、底肥和培穴 施足基肥: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在挖穴后,适当施用垃圾肥、稻草、芒萁、农家肥,每穴加施石灰0.25公斤、复合肥0.25-0.5公斤,或磷肥0.25-0.5公斤、钾肥0.15公斤、尿素0.15公斤,底肥应深施,距苗根底部在10-15厘米上下为好,施浅了会烧根。表土一定要回填还穴,表层再盖上原底层土,可防长草,再将穴培成高出地面15 cm左右的馒头形,供种植时使用。 五、品种选择 目前油茶造林用的优良无性系苗木。是在通过省级以上鉴定,亩产50kg以上的优良油茶无性系母树上剪取穗条,以健壮的油茶种培育的芽苗作砧木,在5--6月份通过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培育生产的。 1、适宜江西栽植的品种 亚林所培育的亚林1、4、9品种,以及亚林所与亚林中心联合培育亚1、2、6等无性系系列,省林科院培育的赣林1、2、3、6等无性系系列,赣州地区还可选用赣州林科所培育的赣无无性系系列。 这些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均经过了连续四年的测试,大部分试验达到亩产油50kg。 2、苗木质量 一年生苗要达到苗高15cm以上,地径0.15厘米以上。二年生苗高达到30cm以上,地径0.3厘米以上;并且至少有五个品系以上的苗木配置造林。严禁实生苗造林,也不要从外省调苗,原因是:(1)外省苗木虽然也可能是经当地鉴定的优良品种,但这也只能说明在当地表现尚可,由于土壤气候等条件的差异,在我省如果没有经过一个周期的测试,便不能说明在江西是否适应,是否也能高产。(2)长途调苗失水时间长,影响成活率。 苗木销售单位必须具有苗木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证,所售苗木还必须具有两证一签(见注解)。 六、种植 栽植时间一般选在冬末至春初,12月底至3月初,土壤湿润时种植为宜,(此时间段一是多有间断雨水,二是外出务工农民工回家过年,因此选择这个时候栽种,能满足油茶苗对气温、雨水的需要,以及对用工的需求。) 栽种前的准备:注意天气预报,待造林队伍全部进场后,选择阴雨天,通知苗圃起苗,取苗后,应连夜运回,路上不要停留,裸根苗在外存放的时间越短,则成活率越高,运输时,要用蓬布把苗盖好,以防运输时苗根被风干;苗运到山场卸车后,要立即用湿土围住茶苗根部,进行假植;栽种前茶苗根部要全部均匀沾浆,泥浆最好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和塘泥。如苗量太多,应分次取苗运输,每次运量应把握在1-2天栽完为宜。

油茶产业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油茶产业开发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二O一五年月日

一、项目建设背景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植物油种之一,加工后的茶油以其味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最常用的食用油之一,且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据联合国粮棉油组织统计,茶油市场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为此,我国政府于近年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更是把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作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中心任务,号召全党致力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并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列为我国当前十大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推出了具体的扶植政策,在全国启动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国务院今年初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大我国油茶建设工程的发展力度,在全国建设一批优质高效油茶林种植推广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国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我国的油茶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商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XX库区移民在党的富民政策号召下,在库区移民产业扶持政策支持下,大大激发了XXX库区移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因此,我局已将发展油茶产业作为移民开发的重点。 茶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亚油酸的木本油脂,优质茶油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比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橄榄油还多1%,食后易消化,有效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具有降低油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

并具有较好的护发养颜功效,是一种集食用、养生保健、美容于一身的安全营养健康食品,是21世纪人们普遍追求的高级食用油。 三、油茶产品市场分析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适合多种油料作物生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油料作物范围越来越大,因而国内食用油产品极为丰富,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细,还有新开发出来的米糠油和玉米胚油等,木本植物有油棕、桃油等。 我国国内油料年生产量约4000-5000万吨,主要以油菜籽与大豆为主,两者约占80%,但大豆多是作为粮食,用于榨取食用油的不足一半,所以表中数据大豆榨油约150万吨左右。 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八五”期间的约4.9公斤(未包括进口数量)提高到了目前的10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公斤,

【经验分享】油茶低产林的成因及其改造技术措施

油茶低产林的成因及其改造技术措施 一、形成油茶低产林的主要原因 1.林地荒芜 因经营管理不善,垦复不及时,油茶林地灌木杂草丛生,并有马尾松、杉木、枫香和毛竹等自然下种萌发长大成树(林)后,与油茶形成混交林,高大乔木的树冠使油茶受压。同时油茶被灌木藤蔓缠绕,光照严重不;再是乔灌杂的根系众多,分布密集,与油茶争肥夺水,使油茶产量降低。 2.品种混杂 我国目前栽培以普通油茶为主,由于长期实生栽培和异花授粉,形成花期、成熟期和果形、果色多种多样的油茶品种(类型)。如同一成熟期中的红球、黄球品种(类型)等具有果大、皮薄、出籽率和出油率均高的优良经济性状,但实生或自然落籽形成的油茶林仅有30%左右的植株。即便同是红球类型的油茶林内,其个体间的产量相差也很大,据对皖南和大别山产区的调查,同一片林中就有5~6个类型,大红类型(品种)平均每平方米树冠产果量1.5kg,是小红类型(品种)油茶的4倍,但现有的油茶林分中良种仅占比例的10%左右,而产量低的品种(类型)占有一定比例,不能发挥优良品种(类型)优势。 二、改造油荼低产林的技术措施 1.改善林分卫生状况

长期荒芜的油茶林,可清除上层高大乔木,砍去杂灌和清理缠绕的藤蔓,使油茶获得充足的光照。对一穴多株或一株多萌的油茶树,选留其中生长结果较好一株,再将其根际萌蘖一起疏除和适当剪除重叠大枝,同时疏除病虫枝、枯死枝和交叉枝。成年树以疏剪为主,主要是疏除内膛密枝、下脚枝、重叠枝、病虫枝干死枝和无用灼徒长枝。剪枝时间以11月至次年的2月间为好。 2.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深翻垦复时把枯枝落叶杂草翻入土中,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特性,促使土壤熟化,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解。由于土壤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油茶根系的生长,增加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深翻多在冬季进行,深度在20cm 以上。但深挖不宜年年进行,一般3年挖一次。夏季垦复及时除草,防止土壤干旱,增加透气和蓄水能力,应浅耕,深度不超过10cm。垦复应掌握冠内浅、冠外深,幼树浅、大树深,熟地浅、荒地深,陡坡浅、平坡深。 垦复方法要根据油茶林地的地形、地貌、土壤和树龄的不同,以不造成水土流失为前提,采取全垦、带状垦复、穴状垦复阶梯式垦复或壕沟抚育等。 3.调控密度 现有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大多是过密或过稀,分布不均据调查,在同一地区,品种类型和栽培措施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每667m2油茶株数多的200株,少的30~50株。因此调整密度改造林相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成年油茶林的密度应根据品种、立地条件、经营水平和方式、林龄等林分现状综合分析,加以调整。密的间伐,留优去劣,疏的补植良种。

2021年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 油茶种植可行性报告(一): 一、油茶简介 油茶,科名:山茶科,别名:茶油树、茶子树、白花茶。 (一)分布 油茶分布区的北界在淮河-秦岭一线,南界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东界为东南海岸和台湾;西界是云南的怒江流域和青藏高原的东缘。 垂直分布在东部地区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西部地区可达海拔2000米。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世界四大木土食用油树种,南方14个省区有自然分布,现有面积4500万亩,油茶分布在低纬度,低海拔茶油土层深厚的低山丘陵地区。 (二)形态特征 茶科茶属常绿小乔木,油茶树可高达4~6米,一般2~3米; 树皮淡褐色,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有 细锯齿,长3-10厘米,宽1.5-4.5厘米;花顶生或腋生,两性花,白色,直径6-9厘米,花瓣倒卵形,顶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圆形、

橄榄形,直径3-4厘米,果瓣厚而木质化,内含种子,种子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 (三)习性 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PH值在5-6.5之间最好),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 (四)用途 种子含油30%以上,供食用及润发、调药,可制蜡烛和肥皂,也可作机油的代用品。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内含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油茶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

商丘油茶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丘油茶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用途: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该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若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研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但工商注册的可行性报告不需要编写单位有资格。 (4)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 (5)用于企业上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经略智成为多家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服务(包括已经上市和正准备上市的),积累的丰富的编写经验。公司拥有行业内最为丰富的数据库、一流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丰富的上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经验。 (6)用于申请政府资金(发改委资金、科技部资金、农业部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油茶树种植技术

油茶树种植技术 油茶树种植后大概3—5年开花结果。10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持续40年。每亩产茶籽185公斤,茶籽出油率27%左右。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这句话强调了田地管理的重要性。苗木栽植后的1-2年内,由于油茶苗枝叶娇嫩,根系浅,抗性差,易受高温干旱、低温严寒或病虫草害等不良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会使幼龄茶苗生长受到伤害,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因此,栽植后对幼苗的及时护理,是全苗、壮苗与早见效的关键。在幼苗期间应及时加强以下几项田间农艺管理措施。 1、铺草和浇水 茶苗栽植后,应在茶行两侧及小行距间进行铺草覆盖,既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雨水渗透,涵养土壤水分,又可抑制杂草滋生和调节土壤温度,起到夏季降温抗旱、冬季增温防冻的效果。遇到连续晴热干旱天气,还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抗旱、防冻保苗是提高茶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2、套种绿肥 幼龄茶园行间可以套种两季绿肥作物,春季种黄豆、绿豆或伏花生等,秋季种苜蓿、苕子或肥田萝卜等。套种绿肥作物以不影响茶苗生长为原则,种植前要施少量草木灰和磷肥,促进绿肥作物生长;种植后要控制

绿肥旺长,在绿肥未成熟前及时刈割、翻埋入土。这样不仅能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覆盖度和生物活性,培肥土壤,而且又能起到遮荫、减少杂草滋生和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3、施肥壮苗 油茶苗栽植4-6个月后,结合当年抗旱保苗及时追肥,用腐熟发酵后的稀薄人粪尿或2%-5%的尿素溶液在茶苗一侧浇施,每月1次,可促进幼苗生长,并具有抗旱、防冻、壮苗作用。秋季(9-10月)要施基肥,一般在茶行一侧距茶苗20cm处开施肥沟,深度20cm左右,每亩施饼肥150-200kg或农家肥1000-1500kg。 4、病虫草害防治 杂草多、生长快,易与茶苗争水、争肥、争光,影响幼苗正常生长与成活率。茶行间铺草与种植绿肥作物等可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对已长出的杂草要手工拔除,做到除早、除了。严禁用除草剂除草,以免伤害茶苗。还要注意及时防治炭疽病、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等病虫害,防治方法以农业和生物防治为主。

油茶种植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X市油茶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XX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重要性 (4) 第三章项目市场定位与投资回报分析 (10) 第四章项目目标与建设方案 (21) 第五章X地区种植油茶风险性分析 (23) 第六章可行性研究结论 (25)

第一章总论 ㈠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高产油茶林种植 2、项目建设地点:X市名口镇戴村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项目建设单位: XX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项目建设负责人:何宗位 (三)项目组织单位:X市林业局、X市农业局、X市名口镇人民政府。 (四)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计划开发种植优质高效油茶林30000 亩,新造林分全部使用 2 年生优良无性性上山,达到最佳效果。 (五)项目依托单位:X省林业科学研究所、X市林业局。 (六)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计划为两年,即从2011 年1 月开始至2012 年12 月建成完工。 (七)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种植面积30000 亩,经测算,包括租赁土地费、土地开垦平整费、配套排灌设施费及苗种购量等,共计需投入资金5000万元。资金来源:公司自筹。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油茶在我国栽培和利用长达2000多年,目前世界上把油茶作为食用油料植物栽培的只有我国,国外没有类似研究报道。油茶林分布于北纬18°28′-34°34′,东经100°0′-122°0′的中低纬度,中、低海拔、土层深厚的低山丘陵地区。遍布我国广西、、X、等17个省区的1100 多个县 (区)。油茶的适生土壤为酸性,在年平均气温14-21℃,极端低温-17℃,≥10℃积温4250-7000℃,年降雨量800-2000mm,无霜期200- 360天的条件围,一般都能生长、开花、结果,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的特点。油茶树一年种植百年受益,有“绿色油库”之称。 全国现有油茶林总面积约400万公顷。其中、X、广西三省(区)占总面积的75.8%。全国茶油常年产量约1 亿公斤,约有2 亿人口食用茶油。油茶的主要产品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97%,为各种食用油之冠。茶油是目前世界上最富营养与健康价值的食用油,被誉为“食油之王”,茶油同时具有医药保健、化工等多种功能。据联合国粮棉油组织统计,茶油市场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为此,我国政府于近年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更是把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作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中心任务,号召全党致力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并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列为我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示范及推广项目

附件2: 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示范 申请单位:开化县大溪边乡人民政府 推荐单位:开化县科技局 编写时间:2012 年 5 月 4 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浙江省财政厅 二○一二年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示范及推广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和我国栽培范围最广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产品茶油是高级保健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硬脂酸2%-3%,棕榈酸7%-8%,还含有少量的豆冠酸、亚麻酸,且含有天然维生素E。茶油不含人体难于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血管硬化的胆固醇,耐贮藏,不易酸败,不会产生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茶油其特有的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阻止血脂升高等诸多医疗和保健作用,完全可以与世界优质食用油——橄榄油相比美。 现有的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中,国外主产的橄榄油高产的亩产可达50公斤以上,我国主产的油茶现少部分实行良种化,高标准栽培的亩产也已达到近50公斤。但目前全国平均亩产茶油仅3.5公斤,常山县东案乡油茶林平均亩产茶油4.5公斤,比全国平均单产高,但也与高标准油茶林年产差距有10多倍,可增产潜力极大,这主要原因是我国各地油茶林大多长期自然演替,使品种混杂、低劣,抚育管理方法粗放,对油茶产业各方面基本没有实质性的投入所造成。 常山县东案乡是典型油茶重点乡,也是全省经济欠发达乡镇之

一。全乡油茶面积3.2万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油茶收入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并不多,收入减少。因此农民呼吁政府部门扶持增加油茶投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油茶加工企业的崛起造成加工原料的紧缺同样需要油茶低产林改造来提高油茶产量,不断满足企业加工需要。 (二)项目预计目标 1、总体目标 集成现有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并辐射到全乡1万亩基地,辐射基地亩产茶油15公斤,比项目实施前亩增产5公斤,按每公斤24元计算,辐射基地亩产值360元,亩增产值120元,年产值360万元,增加产值120万元。 2、阶段目标: 项目分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项目执行期(2008年5月到2009年6月),本阶段目标是完成100亩示范林建设,采用油茶高接换种、复合栽培、树体复状等技术,示范推广2000亩。 第二阶段为2009年7月以后,本阶段目标在上年基础上,完成500亩示范林建设,辐射推广10000亩。 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 本项目分2年实施,共需投入资金40万元,其中,申请省科技厅拨款30万元,每年15万元;乡自筹10万元(表1)。

高产油茶林 种植可行性实施报告

第一章总论 ㈠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高产油茶林种植 2、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项目建设单位: 2、项目建设负责人: (三)项目组织单位:乐平市林业局、乐平市农业局、乐平市名口镇。 (四)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计划开发种植优质高效油茶林30000 亩,新造林分全部使用 2 年生优良无性性上山,达到最佳效果。 (五)项目依托单位: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乐平市林业局。 (六)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计划为两年,即从2011 年1 月开始至2012 年12 月建成完工。 (七)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种植面积30000 亩,经测算,包括租赁土地费、土地开垦平整费、配套排灌设施费及苗种购量等,共计需投入资金5000万元。资金来源:公司自筹。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油茶在我国栽培和利用长达2000多年,目前世界上把油茶作为食用油料植物栽培的只有我国,国外没有类似研究报道。油茶林分布于北纬18°28′-34°34′,东经100°0′-122°0′的中低纬度,中、低海拔、土层深厚的低山丘陵地区。遍布我国广西、、、等17个省区的1100 多个县 (区)。油茶的适生土壤为酸性,在年平均气温14-21℃,极端低温-17℃,≥10℃积温4250-7000℃,年降雨量800-2000mm,无霜期200- 360天的条件围,一般都能生长、开花、结果,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的特点。油茶树一年种植百年受益,有“绿色油库”之称。 全国现有油茶林总面积约400万公顷。其中、、广西三省(区)占总面积的75.8%。全国茶油常年产量约1 亿公斤,约有2 亿人口食用茶油。油茶的主要产品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97%,为各种食用油之冠。茶油是目前世界上最富营养与健康价值的食用油,被誉为“食油之王”,茶油同时具有医药保健、化工等多种功能。据联合国粮棉油组织统计,茶油市场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为此,我国政府于近年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更是把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作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中心任务,号召全党致力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并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列为我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 摘要油茶是一种典型的南方木本油料树种,通过分析油茶低产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低产改造措施。 关键词油茶低产改造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而我国人多地少,粮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优质食用植物油匮乏,近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一直高居于60%,因此提高食用植物油产量被提到国家粮油安全的高度。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一种典型的南方木本油料树种,用油茶果实榨取的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比较高的食用和保健价值,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此外,油茶还是很好的荒山绿化树种。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既能不与粮争地,迅速增加油料供应,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里都出现了发展油茶产业的表述,国家林业局也先后在长沙和南昌召开了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和技术指导会,为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1油茶发展现状 油茶又叫茶子树,泛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种子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经济栽培价值的植物总称,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我国油茶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淮河、长江以南的14个省(区、市)的低山丘陵地区,其中湖南、江西分布最多,占全国油茶林总面积的2/3。目前,全国共有油茶333.3万hm2,与建国以来最多时油茶面积400万hm2相比,不升反降,而现有的油茶林大多数是20世纪60~70年代的老林,单产茶油不到75kg/hm2。油茶产值不超过3000元/hm2。制约油茶产业始终无法发展壮大的因素很多,如科技含量不高,油茶品种低劣,80%以上是普通油茶品种,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户长期粗放种植,油茶林严重老化,许多油茶林基本处于半野生状态。“人种天养”现象致使油茶林生长机能大面积衰退。 近几年,随着我国食用油市场供给矛盾的加剧,油茶产品市场逐渐升温,茶油作为高品质油其市场价格更是持续走高。以油茶毛油为例,10年前,其价格10元/kg左右,到2005年达到15~20元/kg,而2007年油茶毛油价格达到了40~50元/kg。因此,发展油茶产业,提高油茶产量不仅适应市场需求,也能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增加油茶产量,除了种植优良的油茶品种外,对现有的品种老化的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提高油茶的单产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2油茶林低产原因

油茶种植技术

油茶种植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油茶种植技术 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是我国主要的和特有的木本油料树。油茶树寿命长,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不与粮、棉争地。油茶不仅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同时是一种常绿阔叶树,叶厚革质,且树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因此,也是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 一、分布和栽培 油茶适宜栽培区域是指以油料生产为经营目标的油茶适生区域。我国油茶分布界线是:北纬23°30′~31°00′,东经104°30''~121°25′,主要栽培分布区在北纬23°~30°。在分布区范围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丰富。 我省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各县均可栽培,我市油茶栽培垂直分布以400m以下的低山、相对高2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丘陵及盆地周围较适宜栽培。在岗脊及阴坡日照时间短,冷得早,易遭霜冻和北风为害,会使油茶向高生长,侧枝短,果枝少,产量低。不适宜油茶大面积生产。 二、特征和特性 1、特征 油茶为常绿小乔木,高达4—6米,矮的2—3米。花两性,无柄,10月中、下旬开花,开花以后直到次年10月间果实方能成熟,因此,油茶树上花与果同时俱在。

2、适生条件 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14—21℃,最低月平均温度不得低于0℃,最高月平均温度为31℃,相对湿度在74—85%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且四季分配均匀,日照1,800—2,200小时。 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能耐较瘠薄的土壤,一般以PH值5—6的酸性黄壤为最适宜。但疏松、深厚、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质土壤对油茶生长发育特别有利。生长在向南或东南、西南的向阳山地的油茶,树干粗壮,树冠卵形,结实多,产量高。油茶是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向下深扎1.5米以上。油茶具有萌蘖性,再生能力强,利用这个特性,可进行老残林更新改造,伐后萌发新枝抚育成林。 3、生长发育过程 新梢:油茶有春梢、夏梢和秋梢。绝大部分花蕾在春梢上分化,春梢在新梢中占98%以上。盛果期前春梢生长旺盛,盛果期后,春梢生长比较缓慢。 花:4月份开始在当年春梢上分化花芽,10月上、中旬为初花期,10月下旬进入盛花期,11月下旬至12月为末花期。每朵花从开放到凋谢为5—6天左右。开花的第1—2天柱头正常,第3—4天开始枯萎,花粉在柱头上第1—2天发芽率最高,生活力最强,最容易受精。油茶一般为虫媒授粉,以异花尤其是异株授粉效果好。盛花期温暖晴朗,昆虫活跃,开花的成果率高。自花授粉和始花、末花期成果率低。因此,在林内应保护和引放土蜂,以提高授粉率和结实量。

油茶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优质油茶基地建设及深加工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贵州务川红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十二月

优质质油茶基地建设及与茶油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总论 项目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中“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选育”的计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政府支农投资指南”的规划,大力开展利用干果核心种质构建技术,品质形成遗传因素控制技术,亲本选择与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聚合早实性、丰产性、果实品质、抗逆、抗病、果仁品质、抗倒春寒等性状基因,选育菜用、加工等为目标的优质多抗木本油茶专用新品种;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江西省赣州市是全国油茶主产区。做好油茶产业开发这篇文章,变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产区群众收入,而且对“三农”问题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油茶树全身是宝。一次栽种多年收益。种植油茶树既能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也可帮助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生态型、观光型林业经济。茶油色泽金黄,清香宜人,营养丰富;茶粕深加工潜力很大,综合利用价值高;油茶花开冬秋,花期长达数月,花蜜浓香;油茶树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苛刻,荒山僻壤、丘陵闲散地均可种植,这些都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发展我国油茶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建设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为:选育高产油茶新品种3-5个,建立良种资源基地100亩,新建设良种林3万亩。新品种产量比主栽品种提高30~50%;结果年龄提前3~5年。建设年产100吨高品质茶油冷榨生产线一条 项目名称: 贵州务川红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与茶油深加工项目 第二章项目建设依据与建设规模 项目立项条件: 项目基地建设地为:务川自治县红丝、焦坝、黄都、都濡等乡镇。

油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油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告摘要 可行性研究报告有五大用途:可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用于银行贷款告;用于申请进口设备免税;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该项目总投资9704.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69.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02%;流动资金2035.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9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工程投资2805.6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91%;设备购置费3076.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70%;其它投资费用1787.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1%。 项目建成投入正常运营后主要生产油茶加工产品,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预期达纲年营业收入1462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1321.60万元,税金及附加57.58万元,利润总额3302.40万元,利税总额3839.82万元,税后净利润2476.80万元,达纲年纳税总额1363.02万元;达纲年投资利润率34.03%,投资利税率39.57%,投资回报率25.52%,全部投资回收期5.42年,提供就业职位198个,达纲年综合节能量33.88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5.49%,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节能效益。

目录 第一章项目绪论 (6)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6) 二、项目承办单位 (6)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6) 四、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7) 五、设备选型方案 (8) 六、主要能源供应及节能分析 (8) 七、环境保护及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 (8) 八、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10) 九、资金筹措方案 (10) 十、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0) 十一、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11) 十二、综合评价及 (11) 第二章报告编制总体说明 (15) 一、报告编制目的及编制依据 (15) 二、报告编制范围及编制过程 (17) 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9) 一、油茶加工产业发展规划背景 (19) 二、项目建设背景 (20)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产品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 (25)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25)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26)

油茶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

油茶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 13林业三班 第一组 组员:×××××××××××× 二零一五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3责任单位..............................................................3建设地点..............................................................3项目负责人............................................................3参加规划设计人员.....................................................3建设时间..............................................................3总则..............................................................3改造原则....................................................4相关规程..........................................................4第二章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5 自然条件..........................................................5社会经济条件..........................................................6 第三章外业调查 项目基本情况..........................................................7 油茶林现状及分析.......................................................7 产量计算 (9) 第四章技术措施与管理 林地管理..............................................................10树体管理..............................................................11防治病虫害............................................................13第五章抚育改造工作管理 加强对油茶林抚育............................13

油茶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油茶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导语:茶油树种植前景以及种植成本如何?下面小编为您推荐油茶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油茶的用途及茶油的市场分析1,油茶的用途: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叫茶子树,泛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种子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经济栽培价值的植物总称。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主产我国南方。油茶种子含油30%以上,油茶的主产品是茶油。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并可用作润发、调药,可制蜡烛和肥皂,也可作润滑油、防锈油的代用品。根据上海植物分析所检测及《中国油脂植物》公布的数据,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比被誉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还高出七个百分点,维生素E含量也比橄榄油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长期食用对于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茶油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中国医药宝典》记载,山茶油外用可治疗癣疥、防蚊虫叮蛟、除疣、防晒去皱等。现代医学研究亦证实,山茶油与皮肤的亲合性好,有较好的渗透性,易于被皮肤吸收,山茶油可吸收对人体有害的290-320 nm的短波紫外线,因此山茶油用于护肤,可滋养皮肤,使皮肤柔嫩而富有弹性。洗发后可抹上适量山茶油,可使头发滋润柔软、乌黑发亮,同时具有杀菌止痒、防治脱发的作用。油茶除主要生产茶油外,还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

蛋白等,它们都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材料;茶籽壳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茶壳也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研究表明,油茶皂素还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提炼茶油的剩余物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此外,油茶还是优良的冬季蜜粉源植物,花期正值少花季节,10月上旬至12月,蜜粉极其丰富。在生物质能源中油茶也由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油茶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强。因此科学经营油茶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2,茶油的市场分析:我国人多地少,粮油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尤其是优质食用油匮乏,目前国内食用植物油年生产总量约1000万吨,其中茶油约20万吨,仅占2%左右;2007年国内食用植物油年消费量约为2250万吨(其中茶油20万吨左右),而且成逐年上升的态势;全国食用油百分之六十依靠进口;从食用油生产和消费比较中,不难看出我国食用植物油严重不足,每年都有需进口大量的植物油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量还在逐年上升,也从单纯地考虑数量提高为数量和质量双重提高。但国内草本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增长变缓,呈萎缩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大对世界食用植物油市场的依赖度,也就是说,茶油这种优质的食用油,在国内将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竞争力。茶油作为优质食用油,一直以来都得到产区人们的认可,初加工的茶油市场价格是菜籽油的二倍左右,2007年很多地方在每公斤30元以上,通过精加工的茶油,价格更高,国内市场已上升到每公斤45-60元,出口价已提高到每公

江西省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

赣油茶办〔2011〕1号 江西省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要点(试行) 为指导和规范全省低产油茶林改造,提高改造质量和成效,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本技术要点适用于全省低产油茶林改造项目,未纳入项目管理的低产油茶林改造可参照执行。 一、低产油茶林定义 低产油茶林,是指因品种和管理等原因造成生长差、质量低劣、年产茶油量在每公顷150公斤以下或年产油茶籽量在每公顷600公斤以下的油茶成林。 二、低产油茶林分类 全省低产油茶林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林龄在50年以内,生长环境较好,林相比较整齐,树势比较旺盛,因品种不良导致产量偏低;第二类,林龄在50年以内,生长环境较好,林分结构较好,但林相差、杂草灌木丛生,树势一般,因管理不善导致产量低;第三类,林龄在50年以上,林分衰败,病虫害危害严重,树势差,产量极低。 三、低产油茶林改造方式 低产油茶林改造方式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抚育型改造,改造对象为第二类低产油茶林;第二种为高接换优型改造,改造对象主要为第一类低产油茶林;第三种为更新重造型改造,改造对象主要为第

三类低产油茶林。 四、主要技术措施 (一)抚育型改造 1、林地清理。清除林分内杂草、灌木和危害油茶生长的高大乔木,以及老残病油茶树,从而改善林内通透条件,增加林地养分的供给。实施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2月上旬至次年的2月底。 2、林分密度调整。对疏密不匀的油茶林分,本着留优去劣的原则,对过密的以及花期明显不一致的植株予以疏伐,在林中空隙地进行补植,使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7左右。补植的苗木,应选取与现有保存油茶林的花期一致的优良无性系嫁接苗。 3、整形修剪。修枝时间, 一般以冬季为主。冬春结合挖山垦复, 修剪大枝干,下脚枝,病虫枝,以利新枝萌发,减少病虫害;夏季结合中耕修剪徒长枝、脚枝、寄生枝、枯枝、重叠枝等,使其林内通风透光、多着花果, 提高产量。修剪下来的枝条要及时运出林外烧毁, 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整形修剪时, 要遵循相关操作规程,剪、锯要结合使用, 做到“上控下促树冠齐”,使树体保持“自然圆头型”或“自然开心型”。 4、林地垦复。分冬垦和夏垦。冬季垦复应深挖,深度一般在20厘米以上,但深挖不宜年年进行,一般3年挖一次;夏季垦复主要是为了及时除草、防止土壤干旱、增加透气和蓄水能力,应进行浅耕,一般深度不超过10厘米。油茶垦复应遵循“树冠内浅、树冠外深,幼树浅、大树深,熟地浅、荒地深,陡坡浅、平坡深”的原则。油茶

高产油茶林种植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重要性 第三章、项目市场定位与投资回报分析第四章、项目目标与建设方案 第五章、技术方案及技术要点 第六章、种植油茶风险性分析

第一章总论 ㈠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油茶林品改及高产技术示范与推广 2、项目建设地点:信宜市洪冠镇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项目建设单位:信宜市洪冠镇人民政府。 2、项目建设负责人: (三)项目组织单位:信宜市林业局、信宜市科技局、信宜市洪冠镇人民政府。 (四)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计划新开发种植优质高效油茶林800亩,老油茶林品种改良200亩,新造林全部使用2年生优良无性繁殖苗,品种改良采取高接换头,达到最佳效果。 (五)项目依托单位: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信宜县林业局。 (六)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计划为两年,即从2011 年1 月开始至2012年12月建成完工。 (七)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种植面积3000亩,改良面积2000亩,经测算,包括租赁土地费、土地开垦平整费、配套排灌设施费及苗种购置费等,共计需投入资金1000万元。资金来源:公司自筹。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油茶在我国栽培和利用长达2000多年,目前世界上把油茶作为食用油料植物栽培的只有我国,国外没有类似研究报道。油茶林分布于北纬18°28′-34°34′,东经100°0′-122°0′的中低纬度,中、低海拔、土层深厚的低山丘陵地区。遍布我国湖南、广西、江西、等17个省区的1100 多个县 (区)。油茶的适生土壤为酸性,在年平均气温14-21℃,极端低温-17℃,≥10℃积温4250-7000℃,年降雨量800-2000mm,无霜期200- 360天的条件范围内,一般都能生长、开花、结果,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的特点。油茶树一年种植百年受益,有“绿色油库”之称。 全国现有油茶林总面积约400万公顷。其中湖南、江西、广西三省(区)占总面积的75.8%。全国茶油常年产量约1亿公斤,约有2亿人口食用茶油。油茶的主要产品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97%,山茶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亚油酸的木本油脂,优质茶油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比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橄榄油还多1%,食后易消化,有效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具有降低油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并具有较好的护发养颜功效,是一种集食用、养生保健、美容于一身的安全营养健康食品,为各种食用油之冠。茶油是目前世界上最富营养与健康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