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的作用机理探讨
名词解释解表药

名词解释:解表药1. 引言解表药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用于解除表面症状的药物。
表面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鼻塞等,常见于感冒、流感等疾病。
解表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体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表面症状等方式来缓解疾病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2. 解表药的分类根据中医药理论,解表药可以分为外感解表药和内伤解表药两大类。
2.1 外感解表药外感解表药主要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由外邪入侵所致的疾病。
常用的外感解表药有羌活、防风、藿香等。
这些药物具有辛散发散、温通解表的作用,能够促进汗液排出、舒展经络、缓解恶寒、发热等表面症状。
2.2 内伤解表药内伤解表药主要用于治疗寒热错杂、阳明互结等由内伤引起的疾病。
常用的内伤解表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解表的作用,能够降低体温、清除病邪、改善表面症状。
3. 解表药的作用机制解表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调节体温解表药能够通过调节体温来缓解发热、恶寒等症状。
在感冒等疾病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外邪的刺激而失去正常调节功能,解表药可以通过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促使体温回归正常。
3.2 促进血液循环解表药能够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来改善表面症状。
在感冒等疾病中,表面症状常伴随着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解表药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式来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头痛、鼻塞等症状。
3.3 缓解病情解表药能够通过缓解病情来促进病情康复。
在感冒等疾病中,表面症状常伴随着身体不适、乏力等症状,解表药可以通过改善表面症状,减轻身体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促进病情康复。
4. 解表药的应用解表药广泛应用于感冒、流感等疾病的治疗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解表药进行治疗。
4.1 感冒的治疗感冒是一种常见的表面症状性疾病,常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
治疗感冒时,常用的解表药有羌活、防风、藿香等。
这些药物能够缓解发热、恶寒等症状,促进汗液排出,改善患者的病情。
解表药

[不良反应]
1.中枢抑制与影响消化:大剂量 出现。作用与药性。 2.溶血:柴胡皂苷注射用药易出 现;因其可降低细胞膜表面张力 3.过敏反应:柴胡注射液;少数人; 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
葛 根
所含成分:黄酮类(包括大豆苷、 大豆苷元、葛根素、大豆素-4,7-二 葡萄糖苷、葛根素-7-木糖苷、4,6- O-二乙酰葛根素、4-甲氧基葛根素); 尿囊素,β-谷甾醇、淀粉、微量元素 (锌、铜、铁等)
×
6。影响免疫: 由于成分原因,具有双向性。 柴胡多糖、水提取物可促进免疫。 表现为:增强细胞吞噬功能;增强NK细 胞功能;提高抗体滴度;提高淋巴细胞 转化率;提高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柴胡皂苷小剂量促进脾细胞DNA合成、 IL-2产生;大剂量反之。
×
7。其他作用: (1)抗肿瘤:皂苷d(?) (2)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镇静、抗惊厥、 镇痛、镇咳等。 (3)抗实验性胃粘膜损伤: (4)兴奋子宫平滑肌: (5)影响三大物质代谢:
×
(2)血管、血压: 总黄酮、葛根素有降压作用。口服 有效。 作用环节: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 浓度; 降低交感神经功能;阻断β受 体;减弱升压、降压物质作用。(是否 有中枢因素参与)。 其脂溶性成分PM4有升高血压作用。
×
(3)对脑部作用: 总黄酮、葛根素有效。 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改善 脑微循环;调整脑血管功能。 改善脑高级神经功能。提高学习记 忆,机制: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缺 血;影响乙酰胆碱含量与胆碱乙酰转移 酶活性;改善物质代谢等。
×
2.解热作用 解热作用与发汗作用的区别;解热以 辛凉解表药作用为强。 解热作用环节: ①通过发汗作用; ②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③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④其他综合作用(例如肾脏、消化 道等)
《中药药理学》之解表药

《中药药理学》之解表药概述:发汗解热、抗病原微生物作是解表药发散表邪的主要药理学基础。
①发汗②解热③抗病原微生物④镇痛、镇静⑤抗炎⑥调节免疫作用。
第一节麻黄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麻黄碱,伪麻黄碱等)。
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①发汗②平喘作用机理是:(1)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2)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3)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4)阻止过敏介质释放(5)抑制抗体的产生③利尿以D伪麻黄碱作用最显著。
④解热⑤抗炎⑥抗病原微生物⑦镇咳祛痰其他药理作用;①兴奋中枢神经系统;②强心、升高血压;③抑制肠平滑肌收缩。
现代应用:①感冒;②支气管哮喘;③低血压状态;④鼻塞;⑤肾炎。
第二节桂枝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桂皮油)、桂皮醛、桂皮酸等。
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①发汗桂皮油作用。
②解热、镇痛③抗炎④抗过敏⑤抗药原微生物⑥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
桂皮醛有抗凝血酶作用。
第三节柴胡主要成分皂甙(a、b、c、d四种)、甾醇(α-菠菜甾醇、豆甾醇)、挥发油(柴胡醇和多糖。
①解热作用成分:柴胡皂甙、皂苷元A和挥发油。
②抗炎③抗病原微生物④镇静、镇痛、镇咳⑤保肝利胆降血脂主要成分是皂苷元a和d,柴胡醇,α-菠菜醇,机理:皂苷对生物膜的保护作用,皂苷使血浆中TCTH增加,进而使皮质甾醇升高⑥对内脏平滑肌作用。
兴奋子宫。
⑦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有抗抑郁作用。
第四节葛根有效成分为黄酮(葛根素等)。
①解热扩张皮肤血管,促进体表血液循环而加快散热作用成分:黄酮②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成分:葛根素③对内脏内滑肌作用。
现代应用:①偏头痛②突发性耳聋③冠心病、心绞痛④高血压病⑤感冒、头痛、发热⑥麻疹初起、疹出不畅。
第五节细辛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
有效成分挥发油、甲基丁香酚、α-蒎烯、β-蒎烯、黄樟醚、爱草脑、细辛醚、柠檬烯等。
①解热②抗炎③抗病原微生物④镇静、镇痛⑤对呼吸系统作用。
⑥对心血管系统作用⑦抗变态反应。
详述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详述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解表药是一类中药,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发汗、解热、抗炎、镇痛、抗过敏等。
以下是关于解表药主要药理作用的详述:首先,解表药具有发汗的作用。
通过发汗,解表药可以帮助解除表证,即体表的外感症状,如恶寒、发热等。
其机理在于,解表药能够刺激机体,增强新陈代谢,从而促使汗腺分泌汗液,通过汗液的排出带走体内的热量,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同时,发汗还可以帮助机体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但是,过度发汗可能导致身体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因此在使用解表药时应注意适度。
其次,解表药还具有解热的作用。
当机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时,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导致体温升高。
解表药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致热原的产生,或者通过调节体温中枢来降低体温。
这种解热作用有助于缓解因发热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解表药还具有抗炎的作用。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防御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的损伤。
解表药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
这对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解表药还具有镇痛的作用。
感冒或其他外感疾病常常伴随着疼痛的症状,如头痛、肌肉疼痛等。
解表药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疼痛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
这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此外,解表药还具有抗过敏的作用。
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某些物质的过度反应,会导致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
解表药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组胺等过敏介质的产生或释放,从而起到抗过敏的作用。
这对于缓解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具有一定的效果。
总之,解表药主要药理作用包括发汗、解热、抗炎、镇痛、抗过敏等。
这些作用有助于缓解感冒或其他外感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使用解表药时应适度,避免过度用药导致身体的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使用时还需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解表药。
中药药理解表药

特点:温热性发汗
服用后身体有温热感
周围环境偏高,有助于出汗
第十页,共119页。
机制
多环节
直接促进汗腺功能:麻黄挥发油、麻黄碱,通 过抑制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而促进汗 液分泌,该作用与中枢状态,外周神经有关
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生姜、桂枝挥发油
第十一页,共119页。
主成分: 桂皮油 cinnamon oil (桂皮醛cinnamaldehyde,桂皮
酸cinnamic acid,乙酸桂皮酯等),
第五十二页,共119页。
药理作用
〔1〕 扩张血管、促进发汗〔 diaphoresis〕作用:
有效成分:桂皮油 作用特点:桂枝单独应用发汗作用较弱,
假设与麻黄伍用,则发汗力增强。 作用机制: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
PGE作用: 通过活化 AC 或抑制 PDE 而进 步 cAMP 程度,从而松弛平滑肌; E 阻止过敏介质(5-HT,LTs)释放;
F 抑制抗体产生.
第三十四页,共119页。
适应症为用于支气管哮喘, 慢性喘型支气管炎、阻塞 性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 性鼻炎,耳鼻喉科,皮肤科, 呼吸内科
第三十五页,共119页。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风寒外感,胸闷喘咳
风水浮肿
第三十页,共119页。
主要有效成分:
生物碱:L-ephedrine 、D-pseudo-ephedrine 、甲
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等。
挥发油:1-α-松油醇、 2,3,5,6-四甲基吡嗪等.
第三十一页,共119页。
1、药理作用
〔1〕发汗 麻黄水煎液、麻黄挥发油、麻黄碱
中药药理学 第七章 解表药

扩血管、降血压
葛根总黄酮、葛根素静脉注射后,对外周血管 具有一定的扩张作用。葛根水煎剂、醇浸膏、葛根 总黄酮、葛根素、大豆苷元对高血压模型动物均有
一定的降压效果。
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
在体外葛根素能抑制 ADP 诱导的人及动物
血小板聚集。
促进记忆
狭叶柴胡
柴胡
【成分】
主要有效成分为柴胡皂甙,另含挥发 油柴胡醇、甾醇α-菠菜甾醇,多糖、黄
酮类等 。
【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解热: 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挥发油。 抗病原微生物、抗炎: 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 挥发油。
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多糖、柴胡热水提取物(高分子组分)等能 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发汗机制可能与以下环节有关:
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致使水分潴
留于汗腺管腔,引起汗液分泌增加;兴奋汗腺α受
体,使汗腺分泌增加;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有关
部位而产生效应。
麻黄平喘作用机制:
①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使平滑肌松弛;
②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减轻黏膜水肿; ③促进肾上腺素释放;
第七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定义
概述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表证分为表寒证和表热证。 解表药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前者药性
多属辛温,主治风寒表证;后者药性多属辛凉,主治
风热表证。
表证主要是由于外感六淫邪气侵犯人体
肌表部位所致的一类证候。症状与现代医学
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急性
④阻止5-羟色胺、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释放。
利尿作用
麻黄的多种成分均具有利尿作用,以D-伪
中药材——解表药

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一般都具有发汗的功效,通过发汗而达到发散表邪,以解除表证的目的。
部分药物兼有利尿退肿、止咳平喘、透疹和止痛等作用。
所谓表证,就是指病在浅表。
多见于外感初期,肺部受邪,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的症状。
表证是由外邪侵犯肌表所引起,可分表热证和表寒证两型。
后者又有表实与表虚之别。
发热、无汗、恶寒、脉浮紧等寒象较明显的为表实证、以麻黄汤主之;发热、自汗、恶风、脉浮缓等寒象较轻的为表虚证,以桂枝汤主之。
表热证是指发热为主;既不恶寒,又不恶风,口渴、咽痛、舌质红、脉浮数等热象较明显的表证,以桑菊饮、银翘散主之。
解表药根据其性味和临床功效的不同,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
发散风寒药多属辛温,故又名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发散风热药多属辛凉,故又名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菊花等。
据近代研究,认为解表作用与以下药理作用有关。
1.发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本类药物一般都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通过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有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理论,可见发汗是中医治疗表证的重要治法之一。
解表药中以发散风寒药类的发汗作用较强调,其中以麻黄配桂枝的作用尤为显著,如麻黄汤就是一典型发汗方剂。
麻黄中所含挥发油有发汗作用,近有资料证实麻黄碱和麻黄水溶性提取物能促使实验动物发汗。
生姜的挥发油和辛辣成分(姜酚及姜烯酚)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受寒后煎服生姜汤则感觉全身温暖,说明生姜能改善体表血循环而协助发汗。
桂枝也因能扩张末梢血管,促进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而加强麻黄的发汗作用。
2.解热作用:本类药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使实验性致热动物体温降低,以柴胡作用最显著,桂枝、荆芥、防风、葛根、紫苏、浮萍等也有一定的退热效果。
解表药1

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表证:是指外邪(外界致病因素)侵犯人体浅表部位(皮肤、肌肉、经络)所出现的证候群。
重点:解表药的的基本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麻黄\柴胡\葛根的药理作用。
掌握解表药的基本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静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
掌握麻黄发汗、平喘、抗炎、抗过敏、对心血管和中枢的作用;柴胡的解热、抗炎、保肝利胆降血脂作用;葛根的对心血管的作用。
掌握与这些作用相关的主要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熟悉麻黄、葛根、柴胡的临床应用;桂枝的发汗作用;荆芥的抗炎作用;白芷的镇痛作用;辛夷对鼻炎的治疗作用。
熟悉桂枝的汤、银翘散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麻黄、细辛的不良反应。
解表药的药理作用:1、发汗:扩张末梢血管,促进体表的血液循环。
2、解热:抑制内热源的释放、影响中枢前列腺素E合成、促使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产热减少、抗菌抗炎抗病毒等作用而消除病因,促使发热体温下降。
3、镇静镇痛:4、抗炎: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抑制外周炎症介质如组胺、PGE2\IL-1\TNF产生;抑制炎症信号转导通路的某些环节而发挥抗炎效果。
5、抗过敏: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抗体生成、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抗组胺、拮抗细胞因子等。
6、抗病原微生物: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7、镇咳、祛痰、平喘:减少咳嗽次数或促进气管的排泌,对抗致痉物质;直接作用于受体而产生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
综上,解表药之所以能发散表邪与其抗病毒、抗菌、扩张外周血管、发汗、诱生干扰素有关;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镇咳、祛痰等是其解除表证的重要药理学依据。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
归肺,膀胱经。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功效。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药理作用:1、发汗: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况有关,通过神经途径,影响小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小丘脑体温调定点下移,启动散热过程,从而引起汗腺分泌。
2、平喘:【1、】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B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升高细胞内GAMP,使平滑肌松弛【2、】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a受体,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3、】促进肾上腺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嗜络细胞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4、】阻止过敏介质释放【5、】抑制抗体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 东垣谓 “ 用辛甘 之药 滋 胃,当 升 当浮 ,使 生 长 之气
旺 。言其 汗 者 ,非 正 发 汗 也 ,为 助 阳 也 ” [ 8 ] 。风 药 能 助 春升 之 气 ,而 脾 恶 湿 ,风 药 能 胜 湿 ,故 亦 能 健 脾 。 东 垣又 言 “ 以诸 风药 升发 阳气 ,以滋 肝 胆 之用 ,是 令 阳气 生” [ 8 ] 。由此 可 见 升 浮 的 风 药 ,既 能 助 长 脾 之
麻 黄 列 诸 解 表 药 之 首 ,认 为 其 主 要 有 发 汗 、平 喘 、利水 三大 功能 。麻 黄 的平 喘作 用 为古 今 医家所 公
不重 表 ,不 过借 表 以通气 云 尔 。如 虫 行皮 肤 ,是 将 通
未通 ;当汗 出 ,则 通 矣 ,气 通 则 水 亦 通 矣 ,此 项 景
年报道 用 大剂量 麻 黄治 疗 风湿 性 关 节 炎 ;传 统方 剂 中
治 历节 病 的 桂 枝 芍 药 知 母 汤 、治 湿 痹 的麻 黄 加术 汤 、
悉 破也 。 ” l 7 这是从 麻 黄 的生 长 特 征总 结 了其 功 用 ,可
谓 一语 中的 。
治 中风 痱 的续命 汤 等均 用麻 黄 祛 风 通 阳 ,治 阴疽 的 阳
临证 用药 , 解表药首当其冲, 故治疗八法 , 以“ 汗” 法 为第 一 法 。笔 者 随浙 江省 名 中医牟 重 临 主 任 中 医师
临证 , 牟师 对 解 表 药 运 用 灵 活 , 经验 佐景 治一 妊 妇水 肿 ,连 用 麻黄 汤 二 剂而 水 肿 消退 ,既无 汗 出而小 便 亦无 增 多 ] 。可见 麻 黄祛 水
并 非 直接利 小便 ,而 是 借发 表 以疏通 阳气 ,促 使气 化 功能 ,使 水气得 以祛 除 。《 本 草正 义 》解 释 得较 中肯 :
“ 后 人 以 麻 黄 治 水 肿 气 喘 , 小 便 不 利 诸 法 , 虽 日 皆 取 解 表 ,然 以 开 在 内 之 闭 塞 , 非 以 逐 在 外 之 感 邪 也 。 ” _ l 5 ]
浙 江 中 医杂 志 2 0 1 3年 1 O 月第 4 8卷 第 1 O期
【 中药 研究 】
解 表 药 的作 用 机 理探 讨
胡 炜 牟 重 临 ( 指 导) 浙 江 省 台州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浙 江 台州 3 1 8 0 2 0 关 键 词 解 表 药 麻 黄 助 阳益 脾 消 散 疮 疡
肾 阳以缩 尿 ,都 是 它 的宣 通 阳气作 用 。 现今 《 中药 学 》谓 麻 黄 “ 利水” l 1 ] ,其 实 麻 黄 不 能 利水 增加 尿量 ,古 本 草 中也 没 有 言 及 麻 黄 能 利 水 , 倒是 《 伤 寒 论 》 小青 龙 汤加 减 法 中说 “ 若小便不利 , 少 腹满 者 ,去 麻 黄 ,加 茯苓 ” l 2 ] 。现 代 药 理 表 明麻 黄 并无 利水 作 用 ,反 而 用 麻 黄 治 疗 遗 尿 及 尿 失 禁 有 效 。 但 临床 观察 ,服麻 黄 确 实 能起 祛水 退 肿 效 果 ,其 作 用
认 ,现代 的药 理研 究也 证 实 了 这个 功 效 。但 麻 黄 的发
汗与 利水 作用 机理 值得 探 讨 。一 般认 为麻 黄 的解 表 发 汗之力 强 ,其 解除 表证 的机理 是 什 么 ?表 证 的 主要 表
象 ,值得深 玩体 会 。 ” _ 6 这里 ,冉 氏提示 人 们 深究 麻 黄 的利水 机理 ,中医 的 “ 气 化水 ,水化 气 ” 之说 是 有 实
肉 毛 窍 不 闭 ,在 上 则 咳 逆 头 痛 皆 除 ,在 下 则 癔 坚 积 聚
现是 恶寒 ,脉 浮 。恶寒 是表 阳被 外 邪郁 遏 而 不 通 ,脉
浮是 正气 抗邪 于皮 表 。麻黄 的解 表 效果 就 在 于 宣通 表 阳 以复其 用 ,发汗 不过是 现 象 ,本 质 在 于 “ 宣 通 郁 遏 的 阳气 ” 。所 以麻 黄 有 宣 肺 以平 喘止 咳 ,温 通 经 络 以 疗 风寒 湿 痹 ,宣通 寒结 以治 阴疽 痰 核 ,通 阳化气 以利 水 退肿 等 功用 ,都是 这 个作 用 机 理 所产 生 的效 果 。近
解表药 一 般认 为用 来 解 除 表证 , 其 实 临 床 使 用 解 表 药
非常 广泛 , 外感 内伤 许 多疾 病 无 不 涉及 , 为 什 么解 表 药 具有 如此 广泛 的作 用 , 现从其 作 用 的机 理进 行探 讨 。
1 从 麻 黄 的 功 用 谈 起
近代 名 医冉 雪 峰评 麻 黄 剂 作 用 : “ 方 制 麻 黄 ,意 旨原
践 基 础 的 ,这 在西 医的 药理 上 尚难 解 释 ,但 从 中药 理 论 上 即讲得 合情 合理 。 归纳麻 黄 的作用 机 理 就 是 在伸 通 阳气 。 《 本 经 疏 证 》论 麻 黄言 : “ 栽 此 物 之 地 ,冬 不 积 雪 ,为 其 能 伸 阳气 于至 阴 中 ,不为 盛 寒所 凝 耳 … …能彻 上 彻 下 ,彻 内彻外 ,故 在里 则使 精 血津 液 流通 ,在 表 则 使骨 节 肌
和汤也 用麻 黄辛 散 温通 ,治 心 下 悸 的半 夏 麻 黄 汤用 麻 黄通心 阳。麻黄 外 能治寒 热 疟 疾 ,麻 疹 瘾 疹 ,黄 疸 水
饮 , 内 能 助 脾 阳 以 止 泻 , 促 气 化 以 治 尿 闭 、 淋 证 , 助
2 解 表药 的助 阳益脾 效果 脾 是人 体 的后天 之 本 ,脾 的 功能 在 于升 清 。解 表 药 具有 升 阳 、助 阳作 用 ,能振 奋 脾 之 阳气 ,改 善 其抑 陷的 病 变 ,这 是 金 元 时 代 名 医 李 东 垣 的伟 大 发 现 。 《 素问 ・ 阴 阳应象 大论 》说 “ 辛 甘发 散 为 阳 ” 。意 即辛 味解表 药与 甘 味 补 脾 药 配 合 更有 益 于助 长 阳气 作 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