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传统酿造工艺

合集下载

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

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

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黄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发酵酒,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历史而备受喜爱。

黄酒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是保证黄酒品质的关键,本文将从原料选择、酿造过程、发酵控制等方面介绍黄酒的生产工艺与技术。

一、原料选择黄酒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和小麦,其中糯米是制作黄酒的基础。

选择优质的糯米是保证黄酒品质的前提,通常会选择成熟度适中、籽粒饱满、无霉变的糯米。

小麦则用于增加酒的绵甜度和风味,一般选择含淀粉较高的小麦品种。

二、酿造过程黄酒的酿造过程分为浸米、蒸煮、糖化、发酵、熟化等环节。

1. 浸米:将选择好的糯米进行清洗,然后浸泡在凉水中,待米饱满吸水后捞出备用。

2. 蒸煮:将浸泡好的米放入蒸锅中蒸煮,煮至糯米熟烂,但不粘连。

3. 糖化:将蒸煮好的糯米放入糖化缸中,加入糖化剂,进行糯米的糖化过程。

糖化剂可以是黄酒工厂自制的麦芽,也可以是市售的麦芽粉。

4. 发酵:糖化完成后,将糖化液倒入发酵缸中,加入酵母进行发酵。

发酵的温度和时间是影响黄酒口感的重要因素,一般控制在30-35摄氏度,发酵时间为3-5天。

5. 熟化: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倒入熟化缸中,进行熟化处理。

熟化的时间一般为3-6个月,熟化时间越长,黄酒的口感越醇厚。

三、发酵控制黄酒的发酵控制是保证黄酒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控制温度、控制酵母活性和控制发酵时间。

1. 温度控制:发酵温度的控制对黄酒的风味和质量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发酵温度应保持在30-35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酵母的活性和黄酒的口感。

2. 酵母活性控制:选择合适的酵母菌株,并进行充分培养,以保证酵母的活性和发酵效果。

酵母活性不足会导致发酵不充分,影响黄酒的风味。

3. 发酵时间控制:发酵时间的控制也是黄酒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发酵时间过短会导致黄酒的风味不够醇厚,发酵时间过长则会使黄酒酸败。

四、陈酿和储存黄酒酿造完成后,需要进行陈酿和储存。

陈酿是指将黄酒存放在适当的环境中,让其慢慢发酵和演变,使得黄酒的风味更加醇厚。

临夏黄酒生产工艺流程

临夏黄酒生产工艺流程

临夏黄酒生产工艺流程
临夏黄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制曲:酿造黄酒之前,必须要提前做好酒曲,利用麦仁、酵子等经过装填、发
酵制成传统酒曲,使用这种酒曲酿造出来的黄酒,酒香四溢,也更具传统和古朴的特点。

2.浸米:将米浸泡在水中,促进淀粉的水解,从而糖化发酵的正常进行。

同时通
过细菌和酸化菌的自然作用使米浆水达到一定的酸度,使酵母繁殖发酵旺盛。

浸米一般在每年的低温环境下进行,这样小米不容易变质,且没有蚊虫干扰,可以避免黄酒沾染蚊虫变质。

3.蒸饭:将浸米蒸煮,使淀粉受热吸水糊化,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易受淀粉酶
的作用。

4.晾饭:即为冷却过程,迅速把蒸熟后米饭的温度降低到适合微生物发酵繁殖的
温度。

5.落缸发酵:在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同时产
生很多复杂风味物质的过程。

6.开耙:即把木耙伸入罐内进行搅拌,因为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CO2,
容易抑制酵母菌作用,导致发酵中止,因此要及时开耙,能有效调节发酵温度,同时能
适当供氧,增加发酵活力。

一般发酵温度达到33℃就要进行开耙冷却。

7.坛发酵:这时主发酵过程已结束,发酵转为后发酵阶段,在室温13~18℃下静
置20天左右。

8.煎酒:就是灭菌的意思。

以上是临夏黄酒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供您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因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大致步骤是相似的。

简介绍兴黄酒工序

简介绍兴黄酒工序

简介绍兴黄酒工序绍兴黄酒传统酿造工艺为例,糯米为原料,酿造过程遵循自然,从一粒米到酿出第一滴酒,需要经过浸米、蒸饭、落缸、发酵、压榨、煎酒、封坛、陈贮八大手工工序。

(1)浸米精筛当季的优质糯米,在立冬时节用鉴湖水在大缸中浸泡15天左右。

(2)蒸饭将糯米沥干水分倒入木质蒸桶中,从底部通入蒸汽蒸饭。

蒸饭的目的是使糯米软糯,容易发酵。

(3)落缸待米饭冷却后,再倒入瓦缸中,与碾碎的酒药、麦曲拌在一起,并拨出一个“U”字形“酒窝”(俗称“搭窝”),之后盖上稻草缸盖,缸外围上草席。

2天后,可看到饭粒上开始出现白色菌丝体,窝中也开始出现甜液。

(4)发酵作为绍兴黄酒发酵正常与否的一道重要工艺,“开耙”是酿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当品温达到规定时间时,即可开耙(不时打开大缸的草席盖子,用木制的“耙”搅拌缸内的米饭、酒药和麦曲,以调整缸内的发酵温度和程度,增加发酵菌的活力)。

当然,什么时候开耙,需要多久,全凭酿酒师傅从“听、闻、尝”三个角度,靠多年的酿造经验来把控酒的发酵程度。

经过90天低温发酵后,便可形成独具风味的酒酷。

此时糟粕已完全下沉,上层酒液透明黄亮、口感醇厚、鲜洁、甘润、清爽、酒气香浓。

(5)压榨把成熟的发酵醪液中的酒和固体糟粕进行分离,压榨出来的酒液叫做生酒,又称“生清”。

生酒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比较混浊,所以必须进行澄清,使酒中大分子的糊精和蛋白质下沉,提高酒的稳定性。

如果这个环节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使酒中的“沉淀物”(即俗称的“酒脚”)增多,虽然“沉淀物”是一些营养物质,但由于消费者不了解其中缘由,容易引起误解。

(6)煎酒又叫灭菌。

经过发酵的酒酷通过过滤,并不能完全去除酒中所含的有害微生物,而且酒中还存在大量有一定活力的酶,因此,必须进行灭菌。

(7)封坛煎酒后,将酒液灌入陶坛中。

灌坛前,需将酒坛洗净,沥干水分,外面刷一层石灰浆水(既洁白美观,又起到杀菌作用,还可以在蒸坛时发现“疵坛”)。

灌坛后,坛口扎好荷叶箬壳,糊上“泥头”,并利用坛内酒的余热自然烘干。

黄酒加工工艺

黄酒加工工艺

黄酒加工工艺
1. 酿造原料准备:黄酒的主要原料包括高粱、大米、小麦和小麦麸等。

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清洗和蒸煮等处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卫生。

2. 酿造酵母添加:将处理好的原料放入发酵桶中,加入酵母进行发酵。

酵母会将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糖,然后再将糖转化为酒精,产生黄酒的特殊风味和香气。

3. 发酵过程控制:在酿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发酵的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以确保酒的质量和口感。

一般来说,发酵需要持续几天到几周的时间。

4. 过滤和澄清:发酵结束后,需要对黄酒进行过滤和澄清,以去除酒中的杂质和浑浊物质。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滤网或者添加澄清剂等方法。

5. 熟成和储存:经过过滤和澄清后的黄酒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熟成和储存,让酒中的风味和香气得以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6. 包装和销售:最后,黄酒会进行瓶装和包装,然后出厂销售给消费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牌的黄酒的加工工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遵循以上的步骤。

此外,黄酒的加工工艺还受到制造商的独有传统工艺和秘方的影响。

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

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

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黄酒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酒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黄酒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在各地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分为酿造工艺和糟化工艺两个阶段。

本文将介绍黄酒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黄酒的酿造工艺1.原料的准备:传统的黄酒主要以粳米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少量的糯米、小麦、高粱等谷物,并用老曲、酒曲作为发酵剂。

此外,根据不同地区和个人口味的不同,还可以添加薏苡仁、山药、红枣、茯苓等其他辅料。

2.清洗和浸泡:将粳米和其他谷物清洗干净,然后浸泡在水中,通常需要浸泡12-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3.蒸煮:将浸泡后的谷物放入蒸锅中蒸煮,蒸煮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不同谷物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

蒸煮的目的是将谷物中的淀粉糊化,为后续的糖化提供条件。

4.糖化:将蒸煮后的谷物移到糖化桶或糖化罐中,然后加入黄酒曲进行糖化。

糖化的目的是将糊化后的淀粉转化为糖类,为后续的发酵提供营养物质。

5.发酵:经过糖化的谷物移入发酵罐中,加入黄酒曲,开始发酵过程。

发酵的过程中,黄酒曲中的酵母菌会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6.醪清汤取清: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中的固体物和液体分离。

一般采用醪清汤取清的方法,即用清汤将发酵液冲刷,使固体物质落入清汤中,而液体部分则通过瓢等工具回流到发酵罐中。

二、黄酒的糟化工艺1.糟料的准备:将发酵结束后的固体物取出,形成糟料。

一般来说,糟料中含有发酵残留物和酵母等微生物,富含多种氨基酸、酚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糟化罐和糟床:将糟料铺在糟化罐或糟床上,然后进行风干,使其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的程度。

同时,将糟料进行翻动和揉捻,以促进糟料的均匀风干和发酵。

3.发酵:经过风干后的糟料,可以继续进行糟化过程。

将风干后的糟料移到糟化罐或糟化池中,再次进行发酵。

通过添加黄酒曲,糟料中的微生物再次发酵,产生更多的香气和风味。

4.醅液的压榨:经过糟化发酵的糟料会产生大量的醅液,需要将其进行压榨,获得糟液。

黄酒酿造工艺流程

黄酒酿造工艺流程

黄酒酿造工艺流程黄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产品,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复杂,口感浓厚,香气独特。

黄酒的酿造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选料、浸泡、蒸煮、发酵、贮存等环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黄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首先是选料环节。

选料是黄酒酿造的第一步,选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黄酒的口感和品质。

一般来说,黄酒选用的主要原料有大米、小麦、糯米等,其中大米是制作黄酒的主要原料。

在选料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去除杂质,确保原料的纯净度和质量。

接下来是浸泡环节。

浸泡是将选好的原料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吸水,为后续的蒸煮和发酵做准备。

浸泡的时间一般为6-8小时,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原料变质,时间过短则影响后续工艺的进行。

然后是蒸煮环节。

蒸煮是将浸泡后的原料进行蒸煮,使其变软,释放出淀粉和糖分。

蒸煮的时间一般为1-2小时,需要根据原料的种类和水分含量来进行调整。

接着是发酵环节。

发酵是黄酒酿造的关键环节,也是黄酒形成独特风味的重要过程。

将蒸煮后的原料放入发酵罐中,加入黄酒曲和水,进行发酵。

发酵的时间一般为15-30天,需要控制发酵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发酵过程顺利进行。

最后是贮存环节。

发酵完成后,将黄酒贮存在陶罐或橡木桶中,进行贮存。

贮存的时间一般为3-6个月,黄酒在贮存过程中会逐渐变得醇厚,口感更加浓郁。

以上就是黄酒酿造的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

通过精心的制作工艺,可以酿造出口感浓厚,香气独特的黄酒,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魅力。

山东国酿黄酒酿造工艺

山东国酿黄酒酿造工艺

山东国酿黄酒酿造工艺
山东国酿黄酒是中国传统的黄酒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其酿造工艺独具特色,是一种完全天然、无添加剂、自然发酵的酿造方法。

首先,选用优质的大曲和黄米作为主要原料。

将大曲研磨成粉末状,与黄米混合后加水搅拌,形成黄酒糟。

然后将黄酒糟装入木桶中,密封保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发酵,就会产生出黄酒。

在酿造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保证发酵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同时还要注意搅拌、揉捏等细节操作,以促进酒体的充分发酵和提高酒的品质。

山东国酿黄酒的特点是口感醇香、质地细腻、色泽澄明,适宜饮用和佐餐。

不仅是山东地区的特色美食,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推广和传承。

- 1 -。

国酿黄酒酿造工艺

国酿黄酒酿造工艺

国酿黄酒酿造工艺黄酒是传统的中国酿酒饮品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

黄酒酿造工艺十分丰富,不同地区、不同制作方法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总体上可分为主要工序:粮食处理、糖化发酵、陈化熟成三部分。

一、粮食处理粮食处理是酿造黄酒的第一步,包括粮食清洗、浸泡和蒸煮三个环节。

粮食一般选择优质的高粱、糯米、糯米神、荞麦等粮食作为主要原料,其中糯米在其中较为常见。

清洗时需将杂质清除干净,再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因生长季节、气温、水温等环境因素而异,通常在18-24小时之间。

接着通过蒸煮将粮食蒸熟,这一步又分为干蒸和湿蒸两种方法,干蒸时需将准备充分的粮食放入蒸笼中,蒸煮至热量充分发酵,颜色变黄,煮熟后不用按压,湿蒸时需将粮食放入木盾中,同时加适量水,必须掌握好火候,以免煮过头或煮不熟。

二、糖化发酵糖化是黄酒制作的核心环节,在这个阶段内,淀粉质被分解成单糖,并发展出了风味。

糖化可以分为三个工序:液化、糖化和碾压。

液化需要用到发酵神,并加入适量的米曲发酵,米曲可以分解出各种酶,促进液化的过程,液化后变成糊状,这时再用糯米来进行糖化,增加糖分含量,通常在20-30℃下进行。

糖化一般分为两种工艺:酒曲糖化和混合糖化法。

酒曲糖化是最常见的糖化方法,通常使用黄酒酒曲发酵,适宜在20-30℃下进行。

混合糖化法则结合了不同的工艺方法,采用不同物料的混合糖化,达到更好的效果。

碾压则是将已经糖化好的物料,过筛后加入水溶解,在翻转的筐内进行使之均匀分布,程序分五次轻轻弯下筐口,每隔2-3小时一次,至取样后可测出糖化程度达到要求即可。

三、陈化熟成陈化熟成是黄酒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直接影响着黄酒的品质、风味和口感。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黄酒需要进行密闭、放置、熟化,以使其中的酵母和其他菌类继续发挥作用,构成较为完整的风味,发挥出最佳的香气。

陈化其实就是将黄酒放置在密闭、阴凉的地方,这样黄酒中储存的酵母可以缓慢地继续发酵,使黄酒继续发展出甜、醇、香的风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酒传统酿造工艺和工艺控制点
传统黄酒的酿造都要选用小米作为原料,因为小米色泽黄亮,同时小米更加的养生。

黄酒工艺介绍
1、制曲酿造黄酒之前,必须要提前半年做好酒曲,一般做酒曲选择在天气炎热的伏天制作,利用麦仁、酵子、麻叶等经过装填、发酵而制成传统的酒曲,使用这种酒曲酿造出来的黄酒酒香四溢,同时也更加的传统和古朴。

2、浸米
黄酒酿造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每年的腊月附近进行,腊月里由于气温低,小米在水中浸泡不容易变质,同时低温可以保证小米黄酒的慢发酵,以免温度过高,酒质容易变酸,再者腊月天气没有蚊虫,可以避免黄酒沾染蚊虫变质。

做黄酒要选用煮酒专用的小米,俗称酒米,这个小米和我们平时在商场见到的小米还有不同之处,商场的小米俗称饭米,是煮饭专用的,这里选用的是酒米,试着自己做的朋友在卖之前一定要搞清楚的,如果当地市场没有酒米出售可以选择使用糯米代替,在黄酒的口感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小米在冬季要提前24小时左右浸泡,可放在室内,避免室外低温结冰,同时小米要保证一直被水淹没,防止小米离水变酥。

煮出来的酒渣就成稀糊状了。

在小米充分浸泡完毕之后,反复淘洗几次就可以捞起放在竹筐中沥干水分,充分浸泡可以保证在煮黄酒的过程中小米可以熟透,没有
夹生。

小米沥干水分可以在煮酒前半小时进行即可。

3、备曲
这是酿造黄酒的另一大原料,小麦大曲(这是我们自己家里制作的,具体制作时间和方法可以参看网站的具体介绍,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解释了)里面一圈褐色的环状是由于小米发酵造成的,这是优质大曲的表现,闻着有一股小麦腐败的气息,但是就是这种味道造就了黄酒的醇香。

在酿造黄酒之前,要把小麦大曲切碎,大小适中即可,可以方便的拌在煮好的小米之中。

在切大曲的时候要切记不能沾染食盐、水分、油脂等,避免黄酒在发酵过程中变质。

在小麦大曲的存放过程中难免有返潮等现象,在切碎大曲之后,可放在太阳下暴晒,让水分蒸发,避免生水引起的黄酒变质现象。

4、煮酒
酿造黄酒之前,要把锅周围的瓷砖清洗干净,避免在煮酒的过程中粘稠的小米溢出浪费。

先在锅中放三分之二的水烧开等待下如小米。

锅内水烧开之后就可以下如小米了,小米和水的比例要掌握好,水分太多煮出来的酒颜色浅、酒质不好,水少的话小米容易反生,黄酒容易变酸。

小米放入锅内之后就要不停的搅拌了,搅拌最好使用香椿木做的手柄搅动,这样的酒质就会更加的醇香。

不停的搅拌有助于小米受热均匀,避免锅底结渣。

随着锅内水分的不断蒸发,小米也变得越来越粘稠,这是要加快搅拌
的频率了,同时要看锅中的小米颜色变化,在水分过少的情况下,可以搅动小米往锅的周边加烧开的热水。

这个时候水蒸气比较大,有条件的可以打开市内的排气扇,或者在室外进行。

5、拌曲
把煮好的小米用铲子铲到事先准备好的簸箕内,上面颜色比较重的小米,是在锅底部由于高温造成的,这是传统酿造黄酒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您在喝黄酒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小米样子的黑渣子,不要认为是假冒勾兑的黄酒,这恰恰证明了是纯手工酿造的黄酒。

把煮好的小米摊平,利于散热,待温度之后就可以拌进大曲了,放在缸底部的可以多拌一点大曲,放在上面的可以适当的少放一点大曲,这样有利于黄酒的发酵。

同时也可以利用往年的老酒酒糟帮助发酵。

一般一斤麦曲可以发酵十斤左右的小米。

6、入缸发酵
发酵是酿造黄酒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的手工黄酒遵循古法,采用一冬一酿的传统冬酿工艺,只有在每年的冬至前后才开酿,这样酿造出来的黄酒由于室内温度低,发酵时间长,所有黄酒的营也更加的丰富,一般发酵室温控制在摄氏10度左右,过高的温度容易导致黄酒快速发酵变酸。

一般冬酿黄酒经过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进行压榨了。

7、压榨
黄酒在经过漫长的发酵之后就要进行压榨了,压榨主要是去除黄酒中的酒糟,得到析出的酒液,如果是自己喝的话,不用过滤也是可
以的,黄酒带酒糟喝更加的有营养,压榨只是为了方便装瓶出售。

黄酒压榨采用传统的重力压榨,采用木质的器械经过黄酒自身的重力慢慢的透过纱布析出澄清的酒液。

8、装瓶
最后一个步骤——装瓶,虽然条件比较简单,比不上现代化的灌装生产线,但是我们会尽可能的做到干净卫生,所有的瓶子都是一次成型的新瓶子,然后经过凉开水冲洗,保证干净卫生。

三、酿造黄酒的注意事项
1、在黄酒的酿造过程之中全称避免生水、蚊虫、油脂等。

2、一定要选在腊月附近酿酒,否则温度过高,发酵速度过快,黄酒味道容易变酸。

3、黄酒在初始发酵阶段,由于温度较低,比较难以启动发酵,可以适当的做好酒坛附近的保温工作,可以在酒坛周围放置稻草保温。

4、黄酒在发酵过程中酒坛可用消毒的棉布包裹,待黄酒发酵完毕,想要长期存放的可在棉布上糊上一层黄泥隔绝空气,防止黄酒变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