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有个性钧瓷艺术
论中国钧瓷艺术的历史演进

论中国钧瓷艺术的历史演进中国钧瓷艺术是中国古代瓷器制作中的一种重要流派,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演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特点。
钧瓷以其绚丽多彩的釉色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瑰宝。
钧瓷起源于唐代,当时以灰黑色为主,釉面厚重,釉色呈现出乌鸦翅膀般的光泽,被称为“乌石釉”。
这种釉色的出现,标志着钧瓷从此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唐代的钧瓷制作工艺较为简单,主要以盖碗、盘、碟等日常用品为主,技术水平尚未达到较高的层次。
进入宋代,钧瓷的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宋代的钧瓷釉色丰富多样,有红、蓝、绿、紫等多种颜色。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天青釉”,色泽鲜艳明亮,令人赏心悦目。
此外,宋代钧瓷的造型也更加丰富多样,逐渐从日常用品中脱离出来,开始制作器物、花瓶、香炉等艺术品。
元代是钧瓷艺术的鼎盛时期,也是钧瓷表现力最为丰富的阶段。
元代的钧瓷釉色变化多端,有红、蓝、绿、紫、黄等多种颜色的组合,形成了独特的“五彩釉”。
元代钧瓷的造型更加独特创新,器物形态丰富多样,如花瓶、壶、碗、盘、罐等,每一件作品都独具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明代时,钧瓷艺术逐渐走向衰落。
明代的钧瓷釉色以蓝色为主,通常称为“青釉”。
明代钧瓷的釉色相对单一,而且工艺与前几个朝代相比有所退步,制作的作品质量较差,因此明代的钧瓷并没有达到前几个朝代的高度。
清代是中国钧瓷艺术的复兴时期。
清代的钧瓷釉色以黄色为主,被称为“黄釉”。
清代的钧瓷工艺得到了重视和发展,釉色变得更加鲜艳明亮,观赏性得到了提高。
此外,清代的钧瓷造型更加精致细腻,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近代以来,中国钧瓷艺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现代钧瓷作品在保留传统特点的同时,注入了新的艺术元素,融合了现代审美观念,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力。
总的来说,中国钧瓷艺术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
从唐代的乌石釉到宋代的天青釉、元代的五彩釉,再到明代的青釉和清代的黄釉,钧瓷在釉色和造型上都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期待视野中的艺术再认——谈钧瓷艺术欣赏

艺术与 人类的审美意识 紧密伴随 , 艺术 的功能也一直呈现
“ 期待视 野”是 2 世纪 德国文艺理论 家、美学 家 、接受美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认 知 作 用 、教 育 作 用 和 审 美 娱 乐 作 用 。这 也 就 是 说 ,人 们 不 学 家 姚 斯 在其 接 受 美 学 中提 出 的 艺 术 审 美 概 念 ,主 要 是 指
【 岑家梧 图腾艺术史【J 4 】 M 上海 :学林出版社,18 6 9 [ 博厄斯 原始艺术【] 5 ] M 金挥译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8 9 9 【 何新 龙:神话与真相【 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 ,18 6 】 M ] 9 9 [ 李发林 汉画考释和研 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 0 7 】 ] 00
—
—
4 4—— 传统 与创新
期待视野 中的艺 术再认
谈 钧 瓷 艺 术 欣 赏
文 / 刘凤 霞
在 当下信息化 的时代里 ,经济全球 化 思想意识 多元素 化的背景中 ,艺术创造 与艺术欣 赏 的动态交流也更为灵活 。所 以 ,我们关注 艺术接受主体 ,关注 艺术接 受主体 期待视野 中的艺术 再认 ,能够使艺术创作在动态 中熠熠 生辉 。
仅 是对创造 主体价 值的再认知 ,对艺术 品形式 、意 象 、意蕴 的 个人 的人生 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 的关于艺术作 品形式和 内
期 再 解读 ,对 艺术品社会功 能的再领会 ,而且 是接受主体在 个体 容 的 定 向 性 心 理 结 构 图 式 。我 们 关 注 “ 待 视 野 ” 中 的 再 认 不 审 美 意 识 中再 领 悟 的 过 程 。这 是 一 个 创作 主 体 、艺 术 品 、艺 术 仅 是 关 注 艺 术 作 品传 达 的 动 态 意 义 ,更 多 的 是 关 注 艺 术 创 造 中
映得芙蓉不是花——任凯歌:传承钧瓷技艺新辉煌

中国陶瓷史上最灿烂的杰作,离不开河南禹州的钧瓷,它以不可替代的角色令世人瞩目。
千年的风雨路、千年的工匠情,都在钧瓷五彩的釉色里诉说,在乐曲一样的开片中见证。
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钧瓷界的新秀。
他的钟情与热爱、他的继承与发展、他的与时与创新、他的执着与奉献,都凝结在那上千件流光溢彩的钧瓷作品中。
他,就是河南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星航钧窑的艺术总监任凯歌。
一一捧泥土变成艺术,需要大地赋予的品性、需要艺术孕育的精魂、需要火焰铸造的坚定。
任凯歌,出生于钧瓷世家,他的上10代祖先任希业,在乾隆二十六年从山西榆次迁到禹州神垕镇时,就与钧瓷打起了交道,并在瓷界有着很高的声誉。
其先祖任志修还完成了首部钧瓷专著《陶瓷十五论》,他的爷爷任坚是解放后恢复钧瓷生产的第一任厂长,他的父亲任星航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所以任凯歌从小就是在这样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和钧瓷文化艺术很浓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
耳濡目染使他对钧瓷产生了热爱,勤奋好学让他掌握了完成钧瓷制作的各个工序,而在继承中,创新又让他创作的钧瓷具有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深得艺术圈内行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认识任凯歌虽然很早,早在10多年前就和他熟悉,但和他说话的机会却不多,更不了解他的钧瓷之路。
初识任凯歌,小伙子个子高高的,面清目秀,话语不多,慢条斯理,温文尔雅。
一副近视眼镜,更显得他的文静与文气。
而就在他爷爷任坚99岁诞辰的追思会上,他即兴讲了对爷爷怀念的一段话,让笔者对他刮目相看。
一向不怎么表达的他,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且语言流畅,语法通顺,语句映得芙蓉不是花——任凯歌:传承钧瓷技艺新辉煌禹州市委宣传部 李俊杰 (河南许昌)河南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任凯歌一环扣一环,逻辑性极强。
因这次他的与前不同,我才关注了他,并很快了解了他的钧艺之路。
任凯歌是个勤奋好学,有着上进心并且执着追求梦想的青年人。
他大学毕业,1996年就在钧瓷研究所里参加工作。
并在其父任星航的指导下,很快就能娴熟地操作钧瓷的各个工序,因其工作业绩突出,1999年他就在父母创办的星航钧窑里担任了材料实验室的主任。
浅谈钧瓷传统造型的设计与创新

kaleidoscope 万花筒钧瓷始于唐盛于宋, 出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为宋代的五大名瓷之一,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国之瑰宝”。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
境内陶瓷原料丰富,如石灰石、煤、铝矾土、瓷土、陶土、焦宝石等等。
神垕位于禹州市西南部,山岭起伏,群山环抱,东有角子山、凤翅山,西有牛头山、凤阳山,南有大龙山,北有云盖山,中部有东西走向的乾鸣山。
山体由炭岩、砂页岩构成,瓷土、釉药、耐火材料和煤的储量非常丰富,覆盖层薄,极易开采。
境内仅探明的陶土储量就达10亿吨,石灰石10亿吨,煤炭1.8亿吨,生产钧瓷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
钧瓷传统造型的发展钧瓷自宋徽宗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入住宫廷,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
在宋代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盛誉。
钧瓷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一件钧瓷产品需具备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一是钧瓷的窑变艺术,钧釉属北方青瓷—乳浊—石灰碱釉系。
高温烧制后有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征。
二是钧瓷多以器皿类造型出现,如花盆、花托、瓶、洗、杯、奁、尊、碗、盆、盘、壶、炉等。
钧瓷的功能是致力于审美需要的,突出一种“雅”的品位。
传统钧瓷造型无论是造型艺术风格还是审美追求抑或艺术成就,都呈现出一种自然天成的道家风范,在看似平凡、平淡中,有着深刻的文化沉积。
它浅谈钧瓷传统造型的设计与创新晋艳红 汪佳佳图1:《天球瓶》窑变:鸽背灰编辑|薛续友xuexuyou@kaleidoscope 万花筒不乖巧、不矫饰、不哗宠,然而,那神奇绝秘的釉色,在色浅时有韵质的变化,在色浓时有山水风光、四时日月的幻化,淡而不俗,淡而不寡;它那庄重大方的造型,透射着冷峻和尊严、素穆和伟毅,极具典雅之魅力,是中国传统精神和文化魅力的集中表现。
现代钧瓷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入了现代美学元素,开创了钧瓷艺术新的表现领域。
钧瓷的造型艺术与时代特色

钧瓷的造型艺术与时代特色【摘要】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我国所保留下来的文物种类繁多,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量都在世界前几。
为此现阶段如何加强对于这些艺术的保护,将艺术审美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就成为了相关文化传承者以及国家所思考的关键,本文就以钧瓷的造型艺术与时代特色为出发点探索和研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钧瓷造型艺术时代特色【引言】钧瓷,艺术是我国手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因其窑变和开片在陶瓷界鹤立鸡群,在唐代兴起,而在宋代衰落,每一届帝王都是钧瓷为稀世珍宝。
钧瓷的造型艺术是极具有学问的,具有美学价值,也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独有的时代特色,为此现在研究钧瓷的造型艺术,并分析其时代特色,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钧瓷的造型艺术1.钧瓷的造型艺术性极强钧瓷生产素有72道工序之说,主要是因其生产工艺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在具体生产过程中无论哪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会使得生产流程实效,使得出现生产损失,进而使得钧瓷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和质量,所以钧瓷的生产量极低,并且成本极高。
大家在鉴赏钧瓷时非常注重于钧瓷的形神兼备,排在前列的就是钧瓷的形,由此可见钧瓷的形状如何、形状好坏、形状的含义是鉴赏人对其的第一印象。
钧瓷的造型制作方式较多,但目前流传的是以手拉胚为主,也有注浆和脱胚的成型方式,具体选择哪种造型需要根据与钧瓷的实际用途。
现阶段民间所出土的器物大多都以圆形为主,因为民间还需要钧瓷来承担一些作用,所以以圆形为主。
而官窑则是以菱形、四方形、六方形为主,主要是要其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
钧窑的种类造型比其他瓷器更加多样化,单以宋钧瓷传统造型来说就有接近百种。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钧瓷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钧瓷的种类形态更是千变万化,目前我国所出土的钧瓷以及研究的钧瓷,仍然没有展现出钧瓷的全部种类,按种类别划分,我们可以将钧瓷大致分为四类,器皿类、人物类、动物类、异形类。
钧瓷产业发展趋势

钧瓷产业发展趋势钧瓷产业是中国传统的瓷器制作工艺之一,起源于唐宋时期,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由于其独特的工艺和精湛的技艺,钧瓷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推动,钧瓷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展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设计创意、品牌推广等方面分析当前钧瓷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的扩大与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钧瓷作为一种艺术品和收藏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同时,各种类型的文化展览、艺术品交易会等活动的举办,也为钧瓷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除了传统的艺术品市场,钧瓷也逐渐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如餐具、家居用品等,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钧瓷也成为了地方文化和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等领域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因此,未来钧瓷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市场需求的扩大与多样化。
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钧瓷产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瓷器的创新设计和艺术表现。
目前,在钧瓷生产中,已经应用了电子控制、高温剖析、纳米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使得瓷器的加工过程更加精确、高效,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艺术价值。
同时,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激光雕刻等技术手段,使得瓷器的造型和图案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艺术性的需求。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不断突破,钧瓷产业还将面临更多的技术创新机遇。
如智能制造、材料工程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瓷器的品质和艺术性,丰富钧瓷的应用领域,并推动钧瓷产业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三、设计创意的重要性与提升钧瓷作为一门艺术,设计是其核心之一。
在钧瓷产业的发展中,注重设计创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论现代钧瓷造型艺术

论现代钧瓷造型艺术摘要钧瓷是一种传统名瓷,它自然天成的窑变与其文化价值一直受到世界陶瓷艺术界的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钧瓷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造型艺术。
本文从钧瓷造型入手,由点窥面,勾勒出现代钧瓷的艺术轮廓,通过分析钧瓷造型艺术,寻找传承于当今钧瓷艺术中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现代钧瓷造型艺术文化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钧瓷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品,原指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烧制出的瓷品,得名于禹州建有夏朝开国大典的钧台。
钧官窑瓷器造型典雅,胎质细腻,色彩莹润,工艺精良,享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美誉。
一现代钧瓷造型风格因由钧窑产于北宋,产地位于河南禹州。
并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中国的瓷器分青瓷和白瓷两大系,其中青瓷可以说是中国的鼻祖。
钧瓷属于青瓷体系,钧窑位于中原,从地理上有利于吸取诸多窑场的优秀艺术风格,如南邻被誉为青瓷之魁的汝窑,而北靠白瓷窑扒村窑址,这是钧瓷完全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一个原因。
另外,钧瓷是中原文化的产物,钧瓷文化离不开它诞生的地域环境,中原文化的浑厚一直在滋养着钧瓷。
由于禹州是钧瓷的故乡,它特有的自然环境对钧瓷造型的艺术风格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钧瓷造型艺术的形成初期,自然环境因素与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融合到一起,成为钧瓷造型艺术风格发展的条件,也使钧瓷成为展示中原文化的极富个性的代表。
钧瓷造型艺术发展到今天,承载着浓厚的血脉关系,钧瓷造型艺术风格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继承、沿袭、创新、包容。
因此,我们可以说钧瓷造型艺术是正在成长中的民族之宝。
二现代钧瓷造型设计艺术特征钧瓷造型的艺术特征体现在独特的窑变艺术效果,古朴典雅,色彩莹润,尤其是造型优美、端庄。
钧瓷造型重视外廓形象,求其线条流畅韵律美,讲究气势和神韵,注重体积设计美、雕塑美;棱角优雅节奏美。
其中钧瓷造型中曲线弧度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体形态的体量感和之后窑变艺术的表现。
痴迷钧瓷难自拔守正创新志不渝

痴迷钧瓷难自拔守正创新志不渝痴迷钧瓷,难自拔—守正创新,志不渝钧瓷,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璀璨明珠。
其精致的制作工艺、独特的釉色,使得钧瓷作品成为许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痴迷钧瓷的人,往往对其美感和价值深感着迷,难以自拔。
然而,守正与创新是任何艺术门类不可或缺的要素。
我们应该在痴迷钧瓷的同时,也要秉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激发出新的美学火花,使钧瓷焕发新的活力。
在追求钧瓷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回避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价值。
钧瓷作为中国陶瓷的瑰宝,充满了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古老的釉料配方、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得钧瓷作品独具魅力。
而且,钧瓷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象征和历史记忆。
痴迷钧瓷的人往往会深入研究其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努力守住传统技艺,传承着千百年来的智慧与经验。
然而,作为艺术门类,钧瓷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与突破。
只有守住传统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可能性,才能使钧瓷得以生生不息。
创新是促使艺术形式焕发生机的推动力量。
通过融入现代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我们可以赋予钧瓷更多的美感和活力。
例如,通过引入新材料、新工艺,可以打破传统的制作模式,创造出更加新颖独特的钧瓷作品。
同时,也可以尝试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叉融合,例如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为钧瓷注入更多的艺术元素。
守正创新并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守正是稳固的基础,创新是立足未来的动力。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钧瓷艺术的传承,更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新的变化。
通过守正和创新的结合,我们可以在钧瓷艺术中创造出更加璀璨的未来。
痴迷钧瓷,难自拔。
当我们投入到钧瓷的世界中时,仿佛进入了一个浩瀚的文化海洋,无法自拔。
然而,我们不能被痴迷所束缚,而是要在痴迷中坚守初心,不断追求艺术的卓越。
在钧瓷的世界里,守正创新是一条不懈的追求之路。
通过认真钻研传统技艺,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继承钧瓷的精髓。
通过持续探索,我们能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造诣。
正是在这种守正与创新的双重驱动下,钧瓷才能焕发出永恒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有个性的钧瓷艺术
摘要:钧瓷这一中华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到了21世纪,钧瓷艺术却出现了缺乏个性风格的问题。
而孔家钧瓷不仅在造型上对传统造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还加强了钧瓷的文化内涵,为钧瓷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钧瓷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2011)03-0063-02
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瓷,器型古朴而内涵高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因官窑的极高地位让钧瓷成为了北宋皇室的独享御器,并且这些作品被历代皇族视为至宝而收藏。
明代皇室对钧瓷是极为珍视。
而清朝初年特别是到了雍正时期,对钧瓷更是宠爱有加,雍正帝不仅珍藏、把玩欣赏宋代的官钧,还下令景德镇的御窑厂竭力仿造钧瓷。
历代皇室的宠爱让钧瓷一直处于极高的地位,使钧瓷多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所以民间就流传着“纵有家才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
拥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的钧瓷为什么在当今艺术市场上
显得有些“冷”?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钩瓷缺乏个性风格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黑格尔说:“独特性是和真正的客观性统一的。
它把艺术表现里的主体和对象的两方面融会在一起,使得这两方面不再互相外在和对立”。
而孔家钧瓷在这方面非常下工夫。
创造出许多造型独特,
文化内涵丰富的作品,走在了别家的前面,成了钧瓷界的领头羊。
孔家钧窑推出的伟人尊就是一个非常给力的证明。
伟人尊采用立柱尊式器型,上半部使用黄金镀层加以装饰,这种方法在钧瓷的制作上是尚属首例。
而尊体装饰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来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天下太平的寓意;中间以4列乳钉为分界点,则代表着地支。
尊器上部则独具匠心地采用了虚拟空间的设计方法,屏弃了传统只单纯采用伟人头像浮雕、照片等呆板的形式,借鉴著名的鲁宾之瓶(运用视觉转换)的手法,将器型的外轮廓线是毛泽东主席侧面微笑剪影轮廓,观者面对着尊器,注视尊器上部两边空白处,人们熟悉的毛泽东微笑的模样就会映入眼底。
就这一点使得伟人尊独树一帜而名扬天下。
该作品于曾经获得2005中国艺术博览会的金奖:中国收藏家协会与毛泽东主席的女儿李讷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005年9月伟人尊也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并在那里安家落户,2006年9月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7年元月被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美术》教科书里。
这个独特的造型设计同时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成熟的桃子放几天就会变质腐烂,而过去几百年前艺术的果实放到现在再“吃”肯定也不会有新鲜感。
满街泛滥的东西虽然是现在烧的,但那是过去的成果,是过去的味道,没有时代感。
如果过去的果实我们利用的好,它就会变成一盅醇厚浓香的老酒。
相反利用的不好,就会变成一碗坏醋。
玉壶春是古代的一种酒器,造型一般为两个对称的“s”型,简洁、优美、流畅,几乎各个瓷种都采用
这一形式,而孔家钧瓷设计的玉壶春,在外型上做文章,“s”曲线做了微妙的调整,整个器型就像一颗即将往下滴的水珠,它既是蓄势带发的静止,又充满着静中有动的感觉。
孔相卿凭着天生的艺术直觉,以及后天经验的积累,参破了造型艺术中最具规律性的东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我们通过“莫道世上黄金贵,不如孔家一把泥”这句启功对孔家钧瓷的题词,就可以感受到孔家钧瓷的魅力。
船在大海里行驶全靠船长的发号施令,才能安全无忧。
同样一个企业的决策者也掌握着企业的命运。
孔相卿是孔家钧瓷的当家人,从小就跟随父亲孔铁山学习钧瓷的制作工艺。
到现在对钧瓷艺术研究已有30多个春秋,在研究钧瓷的釉色、工艺造型、烧成方式等方面取得重大的成绩。
他率先带头发掘、规范钧瓷的制作工艺,经过研究、整理了北宋钧瓷的传统工艺手法,论证釉色形成的理论依据,创立了能提高钧瓷制作的工艺方法。
“钧釉形成机理”就发表在1999年的《中国陶瓷》杂志上。
这种方法改变了解放以来钧瓷制作粗糙的局面,完全展现了宋钧的艺术美,并大胆突破千年来一贯制的造型模式(古代钧瓷只有传统的瓶、尊、炉、洗等单调的十几种造型,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将人物和动物造型首先引用到钧瓷作品中。
2001年“钧瓷八美”论文在《中国陶艺》杂志上发表。
而“灵气的凝聚”一文也发表在2002年的《中国陶艺》杂志上。
10多年来,他在总结前人造型的基础上,按照整理、完善、优化的思路,设计出许多线条流畅、简洁、优美的新造型,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如将军瓶、匀瓶、如意瓶等。
同时,
还结合现代艺术运用浮雕、镂空等技法,丰富了钧瓷的表现形式。
他创作出上千种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作品,为钧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他的研究在钧瓷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主要成果都作为业界审美和工艺的指导标准。
孔家钧窑不仅在造型上做足了文章,同时也在钧瓷文化内涵的发掘这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孔家钧瓷最近两年相继推出了“礼器”系列与“民俗”系列两大类诸多作品,其中“海晏鼎”是礼器系列的代表作品。
2010年10月12日,由孔相卿设计的“海晏鼎”被选定为第四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国礼,赠送给东盟国家领导人。
“海晏鼎”以中国古老的青铜礼器“鼎”为基本造型设计制作,上部有四个龙形浮雕,象征了第四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第四届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自强不息、泽被苍生的品德。
四个龙雕之间,装饰着四组乳钉,每组三排一共12枚,象征着十二地支,以中国传统纪年法来说寓意着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举办四年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中部则装饰了四个虎形的铺首,而虎则有驱邪、祈福的含义。
生龙活虎。
龙和虎则代表了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发展合作富有生机与朝气。
最下部的海浪纹,则象征着大海波平浪静,点出了“海晏鼎”的主题:繁荣、和谐、发展。
《国泰鼎》、《丰尊》,这些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作品都饱含宋钧的神韵、青铜器的骨感的同时,又充满了自信、昂扬的时代精神,成为孔家钧窑深汲传统文化内涵的抗鼎之作。
与青铜器文化相比,节庆文化与生肖文化鲜活地存在百姓生活一中,它是连绵两千
年的民俗传统,凝聚了中国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
自2005年春节推出《吉祥如意》起,孔家钧窑接连推出了《旺运来》、《祝福2007》等生肖贺岁作品和《富贵中秋》、《月盈中秋》节庆作品,引发了市场的追捧与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孔家钧瓷之所以取得这么骄人的成绩和孔家钧窑的发展壮大分
不开的。
作为中国最大的钧瓷生产厂家,孔家钧窑是一个特色非常鲜明的企业。
它是中国钧瓷的重点生产企业,是孔氏嫡传正宗钧瓷名门,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名牌”的荣誉称号,是钧瓷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其前身是由省科委批准成立的“神重古陶瓷研究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升温,中国工艺品的春天到来,研究所趁着东风改名为孔家钧窑有限公司,并扩大生产规模,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
1998年创立生晖钧瓷有限公司,2003年3月创立孔家窑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有了这样的坚实基础,孔家钧瓷才会源源不断的出好的作品。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中国文化及一切艺术形式形成和发展的极为重要因素。
也必然是钧瓷在新的时代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孔家钧瓷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表率,钧瓷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6.
[3]晋佩章,中国钧瓷艺术[m].郑州:中州舌籍出版社,2003.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