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概述
定义
• 周围神经在经过一些骨-纤维管道、筋膜或肌 肉间隙等处,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隧道、腱膜、 筋膜狭窄、增生、肥厚、粘连等导致神经被挤 压(嵌压),产生一系列的症状、体征,临床 称之为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病因
• 神经通过的间隙或管道变窄(绝对狭 窄)
• 神经通道的内容物增多(相对狭窄)
肘管综合征和Guyon’s管综合征
特殊试验
• Tinel征 • 夹纸试验 • 电生理学检查
旋后肌综合症
特殊试验
• 屈腕位反复旋前试验 • 抗阻力旋后试验 • 电生理检查
腓总神经卡压症
特殊试验
• Tinel征 • 电生理学检查
梨状肌综合征
特殊试验
• 抗阻力外旋试验 • 内旋试验 • 直腿抬高试验 • 电生理检查
• 二者皆有
神经的病理改变
感觉纤维最先受累,运动纤维在晚期出 现受累的表现 • 水肿、脱髓鞘改变 • Waller变性 • 纤维化(外膜、束膜增厚、内膜粘连、 神经变硬)
临床表现
• 感觉的改变 感觉过敏、疼痛或感觉麻木、减退。
• 运动的改变 肌肉萎缩、肌力减低,反射减弱或
消失。 • 交感神经的改变
•谢谢
血管舒缩障碍、汗腺分泌障碍。
特殊试验
• Tinel征
• 诱发试验:如Adson 试验、Phalen征、 内旋试验等。
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B超、X 线平片、CT、MRI
•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1失神经电位 2神经传导速度减
慢 可用于定位
治疗
• 保守治疗 发病早期,症状较轻者。 1改变姿势、减轻压迫 2非甾体类抗炎药 3局封 4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
• 手术治疗 指征: 1保守治疗4~6周无效者 2症状严重者 3有肌萎缩者 手术方法: 1去除病因 2神经松解 3神经移位
桡神经感觉支卡压科普讲座

预防与保健
预防与保健
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手部,尤其是重复 性的动作。
使用正确的姿势和工具来减轻手部和手 臂的压力。
预防与保健
定期进行伸展和加强手部和手 臂的练习。 若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并采 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治疗பைடு நூலகம்
治疗
对于轻度的桡神经感觉支卡压,可以采 取onservative治疗方法,例如:
- 休息和免去活动导致的疼痛。 - 使用支撑物(如手腕支具)来减轻 神经压力。 - 物理治疗和康复练习,以增加手部 和手臂的灵活性和力量。
治疗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来 减轻神经压力,如切除骨刺或 修复折断的骨头。
原因
原因
桡神经感觉支受到压迫,通常是由于以 下原因:
- 关节炎或关节损伤。 - 桡骨头骨折。 - 手腕炎症或肌腱炎。
诊断
诊断
医生可能进行以下检查来诊断 桡神经感觉支卡压:
- 体格检查,包括触摸和观 察手臂和手部的症状。
- 神经传导速度测试,用于 评估神经传导速度和损伤程度 。
- X射线或MRI扫描,用于检 查可能的骨折或其他结构问题 。
桡神经感觉支 卡压科普讲座
目录 介绍 症状 原因 诊断 治疗 预防与保健
介绍
介绍
桡神经是人体中重要的神经之 一,负责手臂和手部的运动和 感觉功能。
桡神经感觉支卡压是一种常见 的神经压迫症,会给患者带来 不适和疼痛。
症状
症状
手臂和手部的刺痛感和麻木感。 手指活动受限和力量减弱。
症状
手部肌肉有时会出现萎缩。
神经卡压综合症

旋后肌综合症
推拿治疗 目的:消除水肿、解除粘连、改善受压状况。 治则:舒筋通络。 部位及取穴:患肢及曲泽、尺泽、曲池、手
三里、孔最、列缺。 手法:按、揉、捻、搓、拿、推等。
旋后肌综合症
预后 易反复,如无效则应手术。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肘外侧、肱骨外上髁、挠骨小头、等处压痛。 3 桡管压迫试验阳性。 4 可做肌电图检查。 5 X-ray一般无异常。
旋后肌综合症
• 桡管压迫试验 距肱骨外上髁约
5cm处触及一可滑 动的小束 此为骨间 后神经穿过Frohse 弓的部位,轻触可 有压痛,此时该试 验为阳性
旋后肌综合症
腕管综合症
解剖 腕管为一骨性纤维管。 挠侧:舟状骨和大多角骨。 尺侧:豌豆骨和钩骨。 背侧:头状骨、月骨和小多角骨。 掌侧: 腕横韧带。 腕管内通过的有拇长屈肌腱、指浅屈肌腱、
指深屈肌腱、正中神经。
腕管综合症
腕管综合症
腕管综合症
病因病理 病因:
1 腕管容量减小:月骨前脱位,腕部骨折 (colles 反colles smith);腕和腕间关节增生性 关节炎;腕横韧带增厚;感染或外伤致软组织水 肿。
纤维化。
本课重点
1.试述迟发性尺神经炎发病机理? 2.迟发性尺神经炎与腕尺侧尺神经卡压综合症的
鉴别要点。 3.旋前肌综合症与腕管综合征的鉴别要点。
旋前圆肌综合症
定义 是指正中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在前臂近侧
受压后,产生的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运动障碍 的症状。(骨间掌侧神经卡压) 又称Kiloh-Nevin综合征。
旋前圆肌综合症
•
骨间掌侧神
经为正中神经的
腕部综合症怎么治疗

文章导读腕部综合症是最为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年人是比较好发的人群,而对于这些病症的治疗,包括有很多方法,其中就有非手术治疗法,但是这种封闭治疗方法并不见得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如果这种保守治疗方法一直无效的话,那么对患者而言,采取手术治疗才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手术治疗之后的一些护理工作也应该注重,同时生活当中要注意做好预防护理,尤其是手以及腕部劳动强度不能够过长,应该注意休息,劳动之后应该放松手腕部位让其放松,预防腕部综合症发生。
一、非手术治疗对患病早期、症状较轻者,可用小夹板等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1~2周,多数患者有效果。
另外,可采用腕管内皮质类固醇激素封闭治疗。
通常用曲安奈德(曲安西龙、确炎舒松A)0.5g 加2%利多卡因1ml局部封闭,每周1次,用3~4周。
封闭方法为:在远侧腕横纹紧靠掌长肌腱(如掌长肌腱缺如就在环指的延长线)尺侧进针,针尖指向中指,针管与皮肤成30°角,缓缓进入腕管约2.5cm。
如果引起感觉异常,则需退出针头重新定位。
有人调查,封闭3次后,81%的患者有缓解,持续1天至40个月不等,但通常2~4个月后复发。
二、手术治疗对症状严重、保守治疗2个月无效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通常行腕横韧带切开腕管减压术。
手术切口一般采用小鱼际桡侧缘凸向尺侧的弧形切口,并向腕上延长,这样可以避免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
将掌长肌腱及桡侧腕屈肌肌腱分别向两侧牵开后即可暴露正中神经及腕横韧带,沿正中神经的尺侧由近及远切开腕横韧带,以免损伤正中神经回返支,因为有约23%的人正中神经回返支穿过腕横韧带至大鱼际肌。
切开腕横韧带后,探查腕管内的情况,如正中神经与周围的肌腱滑囊粘连,则小心松解,如腕管内有新生物则手术摘除。
腕横韧带切开后不需重建,止血彻底后缝合伤口。
术后短臂石膏固定手于伸腕位7~9天,以免屈肌腱疝出,然后去掉石膏开始主动活动。
三、预防护理1.手及腕劳动强度大时应注意劳动间期休息,防止腕部正中神经持续性受压,中年女性在劳动中更要注意这一点,另外,在劳动前和劳动后放松腕部,充分活动腕关节,有助于防止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拇指桡背侧指背神经卡压征

拇指桡背侧指背神经卡压征发表时间:2009-06-12T14:51:17.4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2月第6期供稿作者:孙鹏[导读] 神经因受压引起拇指桡侧麻木及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此病罕见。
自2004年~2008年,我院收治3例,报告如下:拇指桡背侧指背神经卡压征孙鹏 (宁安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宁安 157400)【中图分类号】R74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6-0092-02神经因受压引起拇指桡侧麻木及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此病罕见。
自2004年~2008年,我院收治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23~39岁,病程3周~2个月,均有外伤及慢性磨擦史。
其中2例行2%利多卡因加醋酸强地松龙局部封闭,保守治疗后复发。
3例均在局麻气压止血带及手术显微镜下解除致压物,松解神经外膜。
术后感觉恢复较快,半年随访未复发。
2 病例介绍例1:男,39岁,医生。
右手拇指桡侧麻木,疼痛一个月。
系右手持医用剪刀给患者行大面积清创时受伤,自感右手拇指桡侧麻木,尺侧正常,拇指近节中部桡侧有一压痛点,触摸拇指背侧指背神经粗大,质地硬,有磨擦感,弹拨可引起麻木加重。
诊断:右拇指桡背侧指背神经卡压征。
给予2%利多卡因及醋酸强地松龙 1ml局部封闭后症状好转,以后复发。
在局麻气压止血带及手术显微镜下见拇指桡背侧指背神经增粗,梭型膨大,质地较硬,色泽苍白,光泽淡;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经神经外膜松解,类固醇药物局部注射。
术后2个月随访拇指感觉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
例2:男,31岁,小商贩。
左手拇指桡侧麻木2个月。
系做买卖时左手拇指经常套入秤毫内称东西,磨擦受伤。
查体:左手拇指桡侧麻木,感觉过敏至指尖,刺痛感觉减弱。
于拇指近节中部桡侧可触及0.4×0.4cm小结节,呈索条状,有压痛并放射到指背,Tinel征阳性。
诊断:左手拇指桡背侧指背神经卡压征。
术中见拇指桡背侧指背神经瘤样病变,被皮下纤维组织包裹,有一纤维结节卡压神经。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周围神经在其行径中,因解剖特点,需经过一些骨-纤维隧道,跨越或穿过腱膜、筋膜,局部空间有一定限制。
当这些隧道、腱膜、筋膜因各种原因产生狭窄或组织增生、肥厚、粘连等均致神经被挤压,长此下去便可产生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神经永久性损害。
这种现象称之为神经卡压综合征。
根据神经卡压部位及组成纤维成分的不同,其功能障碍表现各异,如髂前上棘的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仅为感觉功能异常;前臂旋后肌卡压综合征为运动功能障碍;而腕管综合征、跖管综合征等,同时有感觉、运动障碍。
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
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
应用解剖腕管为腕骨构成底和两侧壁,腕横韧带覆盖其上组成的一个骨-纤维隧道。
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2~4指的指深、浅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
正中神经最表浅,位于腕横韧带与其他肌腱之间。
拇长屈肌腱被桡侧滑囊包裹,其他肌腱为尺侧滑囊包裹。
当腕关节掌屈时,正中神经受压,同时用力握拳,则受压更剧。
病因1、外源性压迫因腕横韧带坚韧,来自腕管表面的压迫少见。
2、管腔本身变小腕横韧带可因内分泌病变(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或外伤后瘢痕形成而增厚;腕部骨折、脱位(桡骨下端骨折、腕骨骨折和月骨周围脱位等)可使腕管后壁或侧壁突向管腔,使腕管狭窄。
3、管腔内容物增多、体积增大腕管内腱鞘囊肿、神经鞘膜瘤、脂肪瘤、外伤后血肿机化,以及滑囊炎、屈指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等,都将过多占据管腔内容积,而使腕管内各种结构相互挤压、摩擦,从而刺激或压迫正中神经。
4、职业因素如木工、厨工等长期过度用力使用腕部,腕管内压力反复出现急剧变化:腕管内压力,在过度屈腕时为中立位的100倍;过度伸腕时为中立位的300倍。
这种压力变化也易引起正中神经发生慢性损伤。
临床表现1、中年女性多见,男性常有职业病史。
双腕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其中绝经期女性占双腕发病者的90%。
《神经卡压综合症》PPT课件

旋前圆肌综合症
•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Tinel征在前臂掌侧近1/3处(+)。 3 Phalen试验阴性。 4 捏-握征(Pinch—Grip征) 5 X-ray一般无明显异常。 6 电生理检查
旋前圆肌综合症
• 捏-握征(Pinch—Grip征) 阳性。正常情况下,当拇指 与示指对捏时,其掌指及指 间关节均呈轻度屈曲位,前 臂掌侧神经受到压迫后,拇 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瘫痪 无力,出现拇指指间关节与 示指远侧指间关节呈过伸状 态,指腹相管综合症的1/10。
旋前圆肌综合症
• 解剖 旋前圆肌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挠骨中部前外面。 作用:屈前臂并旋前。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在肘关节与肱动脉和肱二头肌腱膜,在前臂近1/3支配旋前圆肌、挠
侧屈腕肌、掌长肌。
旋前圆肌综合症
旋前圆肌综合症
2 腕管内容物增加:肿瘤(脂肪瘤、黄色瘤);腱鞘囊肿;腱鞘滑膜炎;
腕管综合症
3 解剖异常。 4 正中动脉压迫。 5 腕管内出血:外伤或血友病引发腕管内出血。 6 其他:绝经;妊娠;痛风;类风湿;甲状腺功能低下。
腕管综合症
• 病因病理 病理:在病变的初期表现为正中神经的水肿和充血,逐渐由于压迫性
缺血而造成神经内的纤维化,神经轴突压缩和髓磷脂鞘的消失,最后神 经组织转为纤维组织,其神经内管消失并被胶原组织代替,成为不可逆 的改变。
腕管综合症
腕管综合症
• 临床表现 1 拇、示、中指疼痛、麻木,以中指显著。 2 腕关节肿胀、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
症状。 3 疼痛(灼痛)以夜间明显,甚至让患者
从梦中痛醒。 4 后期出现大鱼际萎缩。
腕管综合症
•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Tinel征阳性。 3 Phalen征阳性。 4 X-ray鉴别骨折、脱位及增生。
桡神经感觉支卡压预防和措施

关注身体变化,早期介入是预防的重要一环。
总结与建议
传播知识
向同事和朋友普及桡神经卡压的知识,共同营造 健康的工作环境。
集体的努力能更有效地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谢谢观看
这种情况多见于重复性劳损、外伤或不当姿势。
什么是桡神经感觉支卡压? 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手部的刺痛、麻木,或在使用手 部时感到无力。
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什么是桡神经感觉支卡压?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外部压迫、 肩部及上肢的损伤等。
了解病因有助于进行针对性预防。
为什么要预防桡神经感觉支卡 压?
为什么要预防桡神经感觉支卡压?
影响生活
桡神经卡压会显著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能 力。
如无法正常使用手部,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 降。
为什么要预防桡神经感觉支卡压? 治疗费用
治疗桡神经卡压的费用可能较高,且恢复时 间长。
包括医疗、康复及可能的手术费用。
为什么要预防桡神经感觉支卡压? 预防优于治疗
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发生此症的概率,保障 身体健康。
这可能是神经受损的信号,需要专业干预。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使用电脑的工作人员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早期发现潜在问题,有助于预防病症发展。
总结与建议
总结与建议
养成良好习惯
保持良好的用手习惯、定期锻炼,以预防桡神经 卡压。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的关键。
总结与建议
关注症状
如何预防桡神经感觉支卡压? 加强锻炼
通过手部和前臂的力量训练,提高肌肉的耐力和 灵活性。
健康的肌肉能更好地支撑神经,减轻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9 粉丝
0票 投票
专业SCI 论文翻译、润色、修改、发表、回复审稿人---沃登编
greattitan edited on 2007-09-09 12:20 举报
2007-09-09 02:29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享
【肘部桡神经卡压】 肘部关节脱位、骨折、血肿、肿瘤等也易引起肘部桡神经卡压 【解剖要点】桡神经位于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之间继续下行,至肱骨外上髁上方约3-5cm发出支配肱桡肌和桡侧伸腕长肌肌 支。在解剖研究中发现,有20%的尸体桡神经在这个水平发出支配肱肌的肌支,接着桡神经便分叉。分成桡神经感觉支(桡神经 浅支)和桡神经运动支(深支)即骨间后神经,支配桡侧伸腕短肌的肌支可从桡神经主干发出,亦可能从桡神经浅支发出。 【诊断要点】桡神经肘上损伤时发生垂腕、垂拇畸形,肘下损伤则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功能正常。并且,关于桡神经浅支是感 觉神经的观点也有分歧。 附图:肘部桡神经深支、浅支解剖图
/bbs/thread/9955891[2012-3-26 20:53:14]
【系列讲座】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 骨科专业讨论版 -丁香园论坛 个变异。 附图:前臂背侧桡神经解剖图
/bbs/thread/9955891[2012-3-26 20:53:14]
第二个部位是在上臂的外侧,桡神经沟部 桡神经从后转向外侧部位,在此段桡神经位于肱骨外侧紧贴肱骨,当侧卧时将同侧上肢压在身下很容易损伤桡神经,作者几乎每 年都要诊断7至8位这样的患者。特别在周末吃醉酒后侧身卧位,将手臂压在身下大睡,醒后就可能不能伸腕伸指,故西方人将之 称为“周末综合征”, 幸好,这种综合征常常在2-4周内自行恢复。
2票 投票
专业SCI 论文翻译、润色、修改、发表、回复审稿人---沃登编 回复:【系列讲座】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系列讲座】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回复:【系列讲座】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举报
greattitan
2007-09-09 02:18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享
【上臂桡神经受压】 常见有三个部位
/bbs/thread/9955891[2012-3-26 20:53:14]
/bbs/thread/9955891[2012-3-26 20:53:14]
【系列讲座】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 骨科专业讨论版 -丁香园论坛
greattitan
丁香园版主 手外科
497 575 积分 得票
319 粉丝
加关注
1票 投票
• 【期刊导读】FCP(首医):大鼠产后鞘内注射利多卡因神经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享
【前臂桡神经浅支卡压】 1932年Wartenberg 首次描述了前臂桡神经浅支卡压征,报告了5例患者,均是手背桡侧疼痛或麻木于桡神经浅支行经叩击手部发 麻。手的握拳,特别是握拳尺偏时,手背可出现刺痛,前臂旋前时症状加重。当时他认为可能是神经炎。虽然大家称之 为Wartenberg氏病,但不知什么原因,以后50余年无文献讨论这个疾病。直至1986年Dellon报告了桡神经浅支在前臂的卡压后, 在国内逐渐引起重视,已有多篇文献报告了该病,实质上桡神经浅支在前臂的卡压并不少见,只要临床上经常想到该病人的可能 性,对手麻肌萎的病人,常规作感觉功能的检查,常常可发现该病的存在。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桡神经浅支在手腕背侧及掌背侧 有多根支配深部组织的感觉支。同样可引起腕部的胀痛和不适。作者诊断的第一个桡神经浅支卡压,就是以腕背酸痛、腕部不能 用力为主要症状,误诊了很多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检查了手腕及手臂的感觉,发现有明显的改变,便想到了该病,经3-4次 局封,完全治愈。 【解剖要点】桡神经浅支从桡神经主干分出后,一直位于肱桡肌深层下行,该神经在前臂的中下1/3 交界处从桡侧腕长伸肌和肱桡 肌的肌腱肌腹交界处的锐性腱隙之间,从筋膜深层穿到皮下。在该神经穿出部位的两肌腱背筋膜组织紧紧包绕在一起。作者曾 作30 例尸体解剖,发现桡神经浅支的穿出点有时很远,仅在桡骨茎突近端2cm,在前中1/3 的远端依次穿出者约 占1/3 (11/30例),在前臂中段穿出者占1/10(3/30例) 在较远穿出的桡神经浅之位于桡骨粗大处或桡骨茎突处,可能容易受到压迫 而损伤,甚至过紧的手表带亦能损伤之。 【诊断要点】当前臂旋前时,桡侧伸腕长肌向肱桡肌腱靠拢,甚至跨到肱桡肌肌腱的浅层,这就使位于两腱之间的桡神经浅支容易受 到挤压,或加重了原有的压迫,特别同时腕关节还掌屈时拉紧的桡神经浅支,再受到挤压,可能产生更严重的症状.而当腕关节桡偏或背 伸时,桡神经浅支是松弛的,而尺偏时又被拉紧.当手拿榔头反复敲东西,桡神经浅支则反复受到牵拉,如从事这样的职业,就容易患桡 神经浅支综合征.当怀疑该综合征时,令病人屈腕握拳、尺偏、旋前可诱发手背麻痛。桡神经浅支不仅仅支配拇指背、虎口,食指和 中指和部分环指近侧指间关节平面的感觉,陈德松在对20 余例桡神经浅支卡压患者作感觉检查时,发现前臂远端1/3 - - - 1/2 的桡侧 感觉桡神经浅支也参与,针刺感觉明显减退或过敏。桡神经的固有感觉也不完全在虎口背侧。陈德松等发现桡神经浅支在肘部切 断后的6例患者6月后有5例感觉完全丧失的部位在拇指背侧。拇指的指甲亦有缩小,仅1例在虎口背侧。另《手外科检查》中讲 述,手部桡神经浅支独立感觉支配区为第一、第二掌骨间背侧皮肤,也既虎口背侧。 附图:桡神经浅支解剖图
【系列讲座】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 骨科专业讨论版 -丁香园论坛
丁香园版主 手外科
497 575 积分 得票
加关注
319 粉丝
第一个部位是腋臂角处。 在该部位桡神经正好位于肱骨颈和肱骨干上端的内侧。休息时将腋部置椅子背上而容易发生,或不适当地应用拐杖行走,将体重 全部经腋部压在拐杖的横杆上,很容易发生桡神经受压而损伤。
497 575 积分 得票
319 粉丝
加关注
桡神经卡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桡神经走形的解剖结构是卡压基础,外力压迫、损伤、肿瘤、瘢痕等是卡压的原因。在其走行过 程中,支配臂、前臂伸肌群肌肉及发出感觉支支配臂、前臂、手背桡侧半感觉,重要性不再赘述。 应版主WDY之邀,并参考上海华山医院陈德松教授《桡神经卡压综合症》和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手外科检查》等资料,赘述如 下。 仅代表个人不成熟观点,欢迎骨科同仁补充并改正。 附图 桡神经支配肌肉
【系列讲座】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 骨科专业讨论版 -丁香园论坛
首页
我的丁香客
微话题
好友
随便看看
更多▼
大小大 退出
骨科
搜索
论坛首页 » 骨科专业讨论版 » 手足
【系列讲座】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精华]
greattitan
2007-09-09 02:07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享 只看楼主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丁香园版主 手外科
举报
greattitan
2007-09-09 02:20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享
臂上部1/3 及臂中部1/3 横断面解剖图,图中可见,桡神经在臂上及臂中2/3 紧贴于肱骨后外侧骨膜。
丁香园版主 手外科
497 575 积分 得票
319 粉丝
加关注
greattitan
丁香园版主 手外科
497 575 积分 得票
第三个部位是桡神经在穿出外侧肌间隔的部位。 该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约10cm处,在该处桡神经常常被交叉的腱性肌起包裹,也就是在此处桡神经相对固定,而且是处于一个腱 性组织环中,容易遭受卡压,特别是在上肢剧烈活动后容易损伤该神经。 该病有自行恢复的趋势。临床上观察2-3月如仍不恢复,可考虑手术治疗。 另外,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的骨笳生长及周围软组织的瘢痕愈合也可引起桡神经卡压。
/bbs/thread/9955891[2012-3-26 20:53:14]
【系列讲座】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 骨科专业讨论版 -丁香园论坛
greattitan
丁香园版主 手外科
497 575 积分 得票
319 粉丝
加关注
0票 投票
专业SCI 论文翻译、润色、修改、发表、回复审稿人---沃登编
【系列讲座】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 骨科专业讨论版 -丁香园论坛
gyh2008
2007-09-09 10:05 xiexie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享
18 积分
2 得票
1 粉丝
加关注
0票 投票
sw110
6 积分
2 得票
加关注
0 粉丝
• 【转载】国家和省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官方微博及中国结核病防
2007-09-10 17:46 顶一下
【系列讲座】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 骨科专业讨论版 -丁香园论坛
greattitan
丁香园版主 手外科
497 575 积分 得票
319 粉丝
加关注
0票 投票
• 【震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生血案!
greattitan edited on 2007-09-09 12:06 举报
2007-09-09 02:39
【诊断要点】病史、临床体检、肌电图 【解剖学资料】臂后侧桡神经解剖图及臂上1/3 、中1/3 横断面解剖图
2票 投票
/bbs/thread/9955891[2012-3-26 20:53:14]
wdy8615 edited on 2007-09-09 11:43
【系列讲座】桡神经卡压综合症 - 骨科专业讨论版 -丁香园论坛 专业SCI 论文翻译、润色、修改、发表、回复审稿人---沃登编
greattitan edited on 2007-09-09 12:01 举报
2007-09-09 02:34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享
【桡神经深支-骨间后神经卡压】 所谓旋后肌管即桡神经深支(骨间后神经)穿过旋后肌的一个肌性间隙,此处的旋后肌纤维从桡侧近端向尺侧远端排列,而神经周围的 肌纤维呈半环状包绕神经。1908年德国解剖学Frohse和Frankel发现旋后肌在肱骨处上髁的外侧 和内侧的起点形成一个弧形向远 端的腱性弓。这个弓,可能造成骨间后神经在此处卡压。1968年Spinner对50 具成人尸体作解剖研究,发现30% 标本在该部位有一个 纤维弓,而将此弓命名为Frohse弓,而在婴儿解剖研究中没有一具发现有该弓。所以认为Frohse弓是后天获得的,可能和反复的前臂 腕部的活动有关。而桡侧伸腕短肌的起始处,常有一镰状纤维腱性边缘,它能够在骨间背神经进入Frohse弓前压迫该神经,也可能 在Frohse弓浅层,加重该弓对骨间背神经的压迫。骨间后神经穿过旋后肌管后,便象马尾一样分成多支,分为深浅两部分肌支,浅层肌 支支配尺侧腕伸肌,伸指总肌,及小指固有伸肌。而深层的肌支先后发出拇长展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及食指固有伸肌,骨间背神经在 发出最后一支肌支后,即为终末支, 终末支紧贴骨间膜行走,在第四伸肌鞘的最桡侧和最深层行走,跨过桡腕关节在舟-月关节囊背 侧,头-月关节囊处,稍稍膨大,并向两侧,深层及远端发出多支细支,消失在这些纤维组织之中。在第四伸肌鞘中骨间背神经的终末支 有一层筋膜组织覆盖,不加分离常常看不出该神经。1985年Dellon提出可以用骨间背神经封闭来判断腕关节疾病是不是由于终末支 受到刺激,也可以用腕部骨间背神经切断来治疗腕关节疼。骨间背神经终末支可能发出分支支配第一背侧骨间肌1802年Bichat已注 意到这种变异,1846年Froment,1865年 Ruber都曾作了描述。这种变异可能造成诊断上的混乱。因此作为手外科医师应该记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