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整体松解术常用术式

合集下载

针刀闭合性手术操作常规

针刀闭合性手术操作常规

针刀闭合性手术操作常规1.纵行疏通剥离法:粘连结疤发生于肌腱韧带附着点时,将刀口线和肌肉韧带走行方向平行刺入患处,当刀口接触骨面时,按刀口线方向疏剥,按附着点的宽窄分几条线疏剥,不可横行剥离。

2.横行剥离法:当肌肉与韧带和骨发生粘连,将刀口线和肌肉或韧带走行方向平行刺入患处,当刀口接触骨面时,作和肌肉或韧带走行方向垂直铲剥,将肌肉或韧带从骨面上铲起,当觉得针下有松动感时即出针。

3.切开剥离法:当几种软组织,如肌肉与韧带,韧带与韧带之间互相结疤粘连时,将刀口线和肌肉或韧带走行方向平行刺入患处,将互相间的粘连或瘢痕切开。

4.铲磨削平法:当骨刺长于关节边缘或骨干并且骨刺较大时。

将刀口线和骨刺竖轴线垂直,使针刀刺入当刀口接触骨刺后,将骨刺尖部或锐边削去磨平。

5.瘢痕刮除法:瘢痕如在腱鞘壁或肌肉的附着点处和肌腹处时,可用针刀将其刮除。

先沿软组织的纵轴切开数条口,然后在切开处反复疏剥二、三次,刀下有柔韧感时,说明瘢痕已碎,出针。

6.骨痂凿开法:当骨干骨折畸形愈合影响功能者,可用针刀穿凿数孔,将其手法折断再行复位。

较小骨痂,可将针刀刀口线和患骨纵轴垂直刺入骨痂,在骨折间隙或两骨间隙穿凿二、三针即可分离。

较大骨痂用同法穿凿七、八针后,再行手法折断,并且不会在手法折断时再将好骨折断,只会在骨痂需要折断的位置折断。

7.通透剥离法:当某处有范围较大的粘连板结,无法进行逐点剥离时,在板结处可取数点进针(进针点都选在肌肉和肌肉、或其他软组织相邻的间隙处),当针接触骨面时,除软组织在骨上的附着点之外,将软组织从骨面上全部铲起,并尽可能将软组织互相之间的粘连疏剥开来,并将瘢痕切开,因Ⅰ型针刀针体较小,是容易达到此要求的。

8.切割肌纤维法:当某处因为部分肌肉纤维痉挛或挛缩引起顽固性疼痛、功能障碍时,将刀口线和肌纤维垂直刺入,切断少量痉挛或挛缩的肌纤维,往往使症状立刻缓解。

此法可广泛用于四肢腰背部疾病的治疗中。

出针后压迫针孔片刻,待其不出血为止,但一般都不出血。

针刀手法

针刀手法

1.治疗颈椎钩椎关节旋转移位的两点一面复位手法?针刀术后,病人仰卧治疗床上,使头顶和床头边缘齐平,医生左手放于患者颈项部,右手托扶于下颌处,用左手捏拿颈项肌肉3遍,接着托住患者后枕部,一助手按压住患者双肩,进行对抗牵引。

约一分钟后,医生突然加大拉力,然后左手拇指推顶住患椎左侧棘突,食指钩住患椎棘突,右手托于患者下颌部,嘱患者慢慢将头向右侧转动,医生右手掌部于患者脸的左侧向右侧按压,待转到最大限度时,在一瞬间双手协同动作,同时用力,左手食指将棘突用力向左侧钩拉,拇指用力将横突向颈前右上方推顶,医生右手弹压患者脸的左侧,然后将患者头扶正,再对抗牵引一下,手法治疗结束。

此手法适用于颈椎钩锥关节旋转移位型颈椎病。

2.治疗颈部环枕筋膜挛缩的手法?针刀术后,患者俯卧治疗床上,令其下颌部和床头边缘齐平,让助手双前臂压住患者背部,双手挽住患者肩部,医生左手托扶患者下颌部,右手放于患者后枕部,向患者头顶偏下方向下压后枕部,和助手形成对后颈部位的对抗牵引。

医生牢牢托住患者下颌部,不使下移,从医生右手下压牵引起,1-2分钟后,右手突然加大用力,弹压后枕部1-2次。

此手法主要治疗因环枕筋膜挛缩引起的颈椎病。

3.斜颈的治疗手法?针刀术后患者仰卧治疗床上,头顶和床边缘齐平,助手双前臂按压于患者胸部两侧,双手挽住患者肩部,医生一手托住患者颈部后侧上段,另一手挽住患者下颌部,同时此手的腕部贴于患者的患侧面部,和助手先做对抗牵引,然后让患者头向健侧转动并后伸,达到一定限度后,医生挽住下颌部加大牵引力度并下压一侧面部,使患者头部尽量旋转后伸,达到最大限度时,此手突然加大力度,牵引和下拉1次,然后将患者头部恢复正常体位,再垂直牵引一次,手法结束。

此手法适用于胸锁乳头肌挛缩引起的斜颈。

4.胸椎后移位的复位手法?针刀术后,患者俯卧治疗床上,医生右手握拳,食指和中指的掌指关节扣在患椎棘突上,左手握住自己右手的腕部,令病人吸气,当吸气到最大限度时,医生突然将中食指的掌指关节平衡下压,速度要快,1秒钟左右,此时即可有震动感或弹响声,手法结束。

针刀操作

针刀操作

【体位】俯卧位,腹下垫薄枕,使腰前突变平或稍后突,达到术野开阔,以利术者操作。

为了保证病人的呼吸通畅,可用下述方式解决:①采用俯卧位支架,②用长条垫枕,将肩和胸外侧面垫起,使胸部不再受压。

一般来说,腰椎针刀松解术手术时间不长,基本不用支架等物。

【消毒和局麻】消毒没有特殊要求,但面积要足够。

局部麻醉要求如下:①棘间点局麻以0.5-0.75%Lidocain、7#80mm针头穿刺。

在定点处垂直进针,穿过棘间韧带时应有明显的落空感,停止进针。

然后再深入5mm即可,回吸无血无液,便可注入麻药。

为安全、准确进行麻醉可采取下述方法,即在穿刺针到达棘间韧带且有突破感后,将针体向头(或尾)侧倾斜,与头侧皮面约呈30°,向下位棘突上缘推进达骨面,回吸无血无液注入少量麻醉药。

②横突点局麻进针较深,在定点处垂直进针直到横突骨面。

如果进针深度已深达50-70mm,则停止进针后退出至皮下,调整针头角度,针尖稍斜向头侧一个小角度再刺入,必达横突骨面,确认无误,回吸无血无液,才能注射麻药。

一般每点用量约2ml。

为了麻醉效果可靠,在针头到达横突骨面后,先向横突下缘探查,寻得横突下缘骨缘后,证明此骨面横突时尤其有用,当定点错的确是横突无误,再在骨面上注入麻醉药。

后一方法在证明L5横突定点错误,在骶骨面上是无法找到横突下缘。

误时,以此方法便可纠正。

因为,如果L5③椎间管外口点此点大多与横突下缘点一起治疗,无需再做麻醉。

④关节突关节点此点仍用7#80mm长针头,由定点处垂直刺入,直达关节突骨面。

关节突骨面较横突骨面为浅,同事,要视病人的胖瘦来考虑穿刺的深度。

当针头深入到一定深度时,要随时回吸,如到达40mm仍未触及骨面,则应停止进针,考虑问题的所在:或退出针头至皮下,调整进针角度,或将针尖稍向外倾斜一个小角度,再刺入达关节突骨面。

回吸无血无液,退回式注射麻药1-2ml。

【针刀操作】①棘间点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

针刀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针刀技术

针刀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针刀技术

针刀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针刀技术针刀技术是遵循《黄帝内经·素问》关于“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的古训,结合现代局部解剖和层次解剖知识,采用各种带刃针具进行刺激、切割、分离等的临床操作。

本技术可达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止痛除痹的治疗目的,主要用于下述疾病的治疗:1.各种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2.部分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等。

3.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积累性损伤、肌紧张、损伤后遗症。

4.某些脊柱相关性内脏疾病。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定位由轻到重触诊病变部位,确定痛点的部位及层次,用指甲压痕或染色剂标记。

(二)消毒用碘伏作局部皮肤消毒,铺无菌孔巾。

(三)麻醉以皮肤标记的痛点为中心,0.25%利多卡因2毫升局部逐层浸润麻醉。

(四)进针术者带无菌橡皮手套,左手拇指指端垂直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点刺进入皮肤,穿过皮肤时针下有种空虚感,是进入脂肪层的感觉,再缓慢刺入出现第二个抵抗感时,针尖达到筋膜表面,再用力点刺即突破筋膜进入肌肉。

(五)松解根据治疗需要,用针刀在不同的解剖层次进行点刺、切割、剥离。

如在筋膜层减张可用针刀在筋膜表面散在点刺3~5针。

作条索状粘连松解可沿纵轴方向连续进行线性切割。

(六)出针完成治疗操作后,拔出针刀的同时,用无菌敷料覆盖针孔,术者拇指端垂直按压1~2分钟,用无菌敷料或无菌纱布封闭针孔48小时。

二、常见疾病的针刀治疗技术(一)项痹病(颈型颈椎病)患者有急性损伤或慢性积累性劳损史,头多向一侧偏歪或反复落枕,颈部活动受限,颈背部疼痛,酸胀、发僵,头颈部活动时有弹响声或钙化组织摩擦音,晨起不适感较重,颈枕部肌肉筋膜韧带附着点处,多有压痛及条索状物,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变直或反张,项韧带可有钙化,椎体呈增生性改变。

【治则治法】舒筋活络,通痹止痛。

针刀松解增生、肥厚、变性、粘连的软组织。

小针刀手术记录

小针刀手术记录

小针刀手术记录
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小针刀记录
住院号: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术前诊断:
术后诊断:
手术名称:小针刀松解术
手术者:助手:
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者:
手术时间:
手术记录:
患者取位,在找针距为敏感压痛点个,并做标记;常规消毒后,取0.5%利多卡因ml,于每个进针点内注射形成直径约5mm皮丘麻醉,术者戴无菌手套,运用针刀刺入皮丘,对准病变地域方向作横向切割
次,纵向切割次,将阻力韧带、筋膜进行松解,除去其痉挛。

术毕取2%碘酊消毒后纱布覆盖,术毕。

术后注意事项:
1、72 小时内针眼局部忌沾水;
2、防备负重远距离行走;
3、低枕平卧不半躺,卧床休息 1 周;
4、术后腰椎牵引治疗;
5、腰椎手法复位;
6、术后带颈托 1 周;
签字:日期:
1 / 1。

针刀闭式松解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肋软骨炎

针刀闭式松解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肋软骨炎

针刀闭式松解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肋软骨炎
姚晓;姚龙
【期刊名称】《实用疼痛学杂志》
【年(卷),期】2007(003)002
【摘要】肋软骨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又称为蒂策综合征(Tietze’s syndrome)。

其中部分发病缓慢,病程可持续数周,甚至数年。

我们采用针刀闭式松解综合疗法,治疗时患者平卧,双手置于枕后,在压痛最敏感处和梭形肿胀隆起处常规消毒铺巾。

手术者站在患侧,取朱氏Ⅰ号小针刀,在病灶最隆起处垂直于皮面进针刀,刀口线与肋骨长轴平行,刀刃直达肋软骨骨膜后进行通透剥离5~6刀,抵达肋软骨面,
【总页数】1页(P152)
【作者】姚晓;姚龙
【作者单位】433200,湖北省洪湖市中医医院麻醉疼痛科;433200,湖北省洪湖市中医医院麻醉疼痛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针刀皮下浅筋膜层松解治疗顽固性颈项部疼痛28例
2.针刀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肋软骨炎87例
3.针刀同时松解枕后三角和肩胛提肌与单独松解枕后三角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比较
4.小针刀神经根管外口松解配合拨针松解多裂肌治疗腰椎间
盘突出症临床研究5.小针刀神经根管外口松解配合拨针松解多裂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刀手法之理筋整骨手法

针刀手法之理筋整骨手法

针刀手法之理筋整骨手法
理筋整骨手法,又称“外手法”,是针刀疗法有机的组成部分,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并能有效地运用手法,是能否取得理想疗
效的关键之一。

理筋整骨手法在针刀疗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当针刀把主要的病
变软组织松解之后,经过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手法治疗,起到:

1、再将次要的病变软组织松解开。
2、巩固或扩大针刀松解的效果。
3、理顺肌纤维扭结、肌腱滑脱、肌束膨出等软组织紊乱。
4、恢复有障碍关节的功能
5、整复微小移位的小关节。
6、缓解神经、血管被压迫而出现的症状。
7、松弛紧张、痉挛的肌肉。
常用的治疗手法主要有:
1、理筋手法:如按揉、捏拿、分筋、理筋、弹筋、拨络等。
2、关节微小移位整复手法:如牵推法、牵旋法、顿挫法、顿推法、
鼓咳法等。
3、恢复关节正常活动角度的弹压手法。
4、缓解四肢神经、血管压迫症状的指针点穴及经络按摩手法。
5、肌肉或脊柱源性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理筋或理筋家整脊手法。

针刀松解术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疼痛举例

针刀松解术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疼痛举例
或 附近炎 症细胞 分泌 前 列腺 素 、 白介 素 一l 、 肿 瘤 坏死 因子等致 痛性递 质 、 神 经末 梢神经 。 针 刀是将针 灸针 和手术 刀有机 结合 在一起 的治疗 方法 , 不仅 起 到针刺作 用 , 疏 通经 络 , 通 畅气血 , 而且具
在 介入 治疗 室 , C型臂 引 导 下行 针 刀松 解 术 。患 者侧 卧于治疗 床 上 , 充 分 暴 露腰 臀 部 , 选取 L 4 I J 5 / s 左 侧夹 脊穴 为治疗 点 , 0 . 7 5 % 碘 伏 无菌 棉 球 以标 记 为
1 病 例情 况
层( 天) 松解浅筋膜 , 疏通络脉 ; 中层( 人) 松解肌肉, 疏 通腠理 、 解痉 ; 深层 ( 地) 刺 破 黄 韧带 , 触及 神 经 根 , 患 者 出现酸 、 麻、 胀、 触 电感 等 得 气感 。针 刀 操 作 完毕 后
出针 刀 , 按 压针 刀 孔 3 m i n后 创 可 贴贴 敷 针 刀 孔 。每
前 明显 减 少 , 从 2 0 m g / d减 少 至 5 mg / d , V A S评 分 :
2分 。
3 讨 论
转移 5月 余 ” 。患 者 神 志 清 , 精神差 , 饮食欠佳 , 大 便 干燥 , 小便 无 明显异 常 , 体 重 较前 减 轻 l 5 。强 迫 侧 卧位 , 腰 椎生理 曲度 变 直 , 双 侧腰 部 肌 肉僵 硬 , 局 部 压
虑 左下肺 癌并 纵 隔及 双 肺 门淋 巴结 , 右 肺 上 叶及 脊 柱
于 正气虚 损 , 阴阳失调 , 邪毒 乘虚入 肺 , 邪滞 于肺 络 , 导 致肺 脏功 能失调 , 肺气 郁滞 , 宣降失 司 , 气 机不利 , 血行
受阻, 津液 失于输 布 , 津 聚 为痰 , 痰凝 气 滞 , 瘀 阻络 脉 , 于 是瘀毒 交 结 , 日久 形 成 肺 部 积 块 , 正所 谓“ 不 通 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刀整体松解术常用术式
针刀整体松解术是以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和网眼理论为指导,松解弓弦结合部及弦的应力
集中部位的粘连、瘢痕和挛缩,调节人体力学平衡的针刀术式。

针刀治疗
①软组织损伤型:1次;
“T”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松解枕部及颈后侧的主要软组织。

②骨关节移位型:3次;
第1次:“T”形针刀整体松解术。
第2次:松解病变颈椎及上、下相邻关节突关节囊及关节突韧带的粘
连和瘢痕。
第3次:松解两侧颈椎横突后结节及结节间沟软组织附着处的粘连和
瘢痕。
术后效果
针刀整体松解术后颈部疼痛、僵硬、酸胀明显减轻,颈部活动度增加,
头痛、头晕、麻木的症状明
显改善。
其他辅助治疗
①针刀术后施颈椎弹压手法一次,进一步拉开粘连组织。
② 配合针灸、推拿、红外线等康复治疗。

针刀治疗:2次
第1次:“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
第2次:松解三角肌肌腹部的粘连和瘢痕。
治疗效果
针刀整体松解术后疼痛缓解、肩关节功能恢复。
其他辅助治疗
①针刀术后辅以肩关节上举外展手法或后伸内收手法。
② 配合针灸、推拿、红外线等康复治疗。

针刀治疗:4次
第1次:“回”字形针刀整体松解术。
第2次:松解腰椎关节突关节韧带的粘连和瘢痕。
第3次:松解胸腰结合部软组织的粘连和瘢痕。
第4次:松解坐骨神经行径路线周围软组织的粘连和瘢痕。
治疗效果
针刀整体松解术后患者腰部疼痛及放射痛明显减轻,下肢麻木症状缓解
甚至消失。
其他辅助治疗
①针刀术后施腰部拔伸牵引法、腰部斜扳法或直腿抬高加压法。
② 配合针灸、推拿、红外线等康复治疗。


★ “五指定位法”适用于Ⅰ 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Ⅱ—Ⅳ型参照膝关
节强直的
针刀整体松解术 。
针刀治疗:1次
“五指定位法”针刀整体松解术。

治疗效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Ⅰ 型)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
活动度增加,刺痛感及腿软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
其他辅助治疗
①针刀术后在牵拉状态下摇晃、旋转、屈伸膝关节。
② 配合针灸、推拿、红外线等康复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