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农业详细情况

合集下载

介绍荷兰牧场

介绍荷兰牧场

介绍荷兰牧场荷兰牧场是一个以养殖牛或羊为主的农业企业,它们广泛分布于荷兰乡村地区,是荷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荷兰牧场以其高科技、高效率、高品质的形象著称于世。

让我们一起了解荷兰牧场的一些特点和发展现状吧。

荷兰牧场的特点1.科技含量高荷兰的牧场极度注重科技创新,大多数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应用都来自荷兰。

如人工配种、智能化饲料喂养系统、自动化机器运作等,都能够让养殖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产品品质更好。

2.耕地资源少荷兰的土地面积虽然很小,但是却极具较高的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力。

这就决定了它的耕地非常有限,因此大块经济地块都用于养殖。

规模化、集约化管理,是荷兰牧场发展的重要方式。

3.环保意识强荷兰对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视,养殖业需要符合环保标准。

因此,荷兰的牧场在处理粪污、废物回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荷兰牧场的现状荷兰牧场目前正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接下来就是一些数据来证明:1.出口总量稳步上升荷兰是欧洲牛奶和肉类产品出口的最大国家之一、2019年,荷兰的牛奶和肉类产品总出口量达到了157.9亿欧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了1.5%。

2.严格牛肉质量管理荷兰的牛肉得益于对质量的严格管理,生产牛肉的质量从根本上保证。

荷兰的每头牛都有自己的健康档案,定期对牛进行疫苗接种和全面体检,以保证每头牛的身体健康和质量。

3.拥有一流科技设施荷兰拥有一流的农业科技设施,可提供可持续的、高效泖生产和优质的产品。

这为牧场提高产量、改善养殖环境,保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总之,荷兰的牧场在掌控产品质量、环保、科技方面均是世界领先的。

荷兰在肉和奶制品方面的生产一直是世界著名的,由于其专注于质量和细节,因此经常被视为这些产品的“黄金”生产地。

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 (2)

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 (2)

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摘要:本报告对荷兰农业进行了考察研究,主要关注了荷兰农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政策和技术。

荷兰农业以其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管理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全球农业的典范。

在报告中,我们介绍了荷兰农业的特点,包括其发达的温室农业、智能农业和生态农业等。

此外,我们还关注了荷兰农业系统的管理模式和政策支持,以及荷兰农产品出口和营销的情况。

一、引言荷兰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荷兰成功地实现了高产和高效。

本节主要介绍了荷兰农业的背景和目的,以及研究的方法。

二、荷兰农业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荷兰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荷兰农业以其高度机械化和先进的技术而闻名,农业生产高效且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报告还介绍了荷兰农业的主要产品和生产模式。

三、荷兰农业技术本节主要介绍了荷兰农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荷兰农业借助于先进的技术实现了农业的高产和高效,其中包括温室农业、智能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方面。

这些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荷兰农业管理和政策本节主要介绍了荷兰农业的管理模式和政策支持。

荷兰农业的管理模式体现在其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管理上,政府也为农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包括资金支持、技术培训和市场推广等。

五、荷兰农产品出口和营销本节主要介绍了荷兰农产品出口和营销的情况。

荷兰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产品种类丰富,品质高。

荷兰农业依靠其高效的生产和完善的供应链网络,成功地将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六、结论在报告的最后,我们总结了荷兰农业的特点和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荷兰农业在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1] J.C. Dake, P.R.J.M. Stroot, JJF Ekkel, RP de Koeijer, JJ Langerwerf. Greenhouse horticulture in the Netherlands 2019. Wageningen Economic Research, 2019.[2] R. Zwart, WT de Groot, HB Beekhuis, H. Nijkamp. \。

荷兰设施农业模式

荷兰设施农业模式

荷兰设施农业的特点

5.农业知识体系(科研、教育和推广)为设施农业 提供巨大支撑。 (1)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基础研究、战略研究及应用 研究方面经验丰富。 (2)研究站和地区研究中心的目标是迅速解决农业 领域不同行业中的实际问题。 (3)瓦赫尼根(Wageningen)农业大学,在基础研 究和农业发展前瞻性研究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荷兰设施农业的特点
3.定位国际市场的经营体系。 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利用阿姆斯特丹 、鹿特丹港的海运优势、斯基辅机场的空运 优势及发达的陆路运输网络,使荷兰生产的 鲜切花和蔬菜在2天之内运抵欧洲、亚洲及 北美等国家和城市。目前荷兰的温室产品中 50~90%出口,温室蔬菜的86%销往世界 各地。

农业知识体系革



目的:保持荷兰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措施:部分科研机构脱离政府的全额支持,实现自 收自支。政府通过项目委托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 究。 结果:改革后的农业科研机构经费,50%来自政 府任务,50%来自企业和农民。 评价:私有化但非私有制。国有资产以银行借贷的 形式由不同组织和集体机构赎买下来,改变过去完 全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科研机构注入活力,面向 生产,面向市场。

荷兰设施农业的特点

4.化工、食品加工、机械与材料、电子工业等现 代工业技术为设施农业打下了基石。 荷兰温室产业采用现代工业技术植物工厂是最具特 色。在一家占地2.5万平方米的自控温室中,5O万 余盆观叶植物分上下两层置放在栽培床上,从基质 搅拌、装钵、定植、栽培、施肥、灌溉、钵体移动 全部实现机械运作,室内温度、光照、湿度、作物 生长情况、环境等全部由计算机监控。温室内只有 5位工作人员。每公顷年产值525万荷兰盾,年利 润262万荷兰盾。

荷兰牧场的简单介绍

荷兰牧场的简单介绍

荷兰牧场的简单介绍荷兰牧场的简单介绍荷兰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其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农产品,其中以荷兰牛奶和乳制品的品质最为出色。

荷兰牧场主要以养殖荷兰黄牛为主,这种牛不仅保质期长而且乳制品质量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下面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荷兰牧场的情况。

牧场的环境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北海和德国为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潮湿多雨,夏季晴朗舒适,秋季微凉多雾,冬季寒冷多雨。

牧场分布于荷兰各地,有山地和平原两种类型,山地牧场通常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平原牧场地势较低,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适合草类植物的生长。

牧场的管理在荷兰,牧场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规模较小,主要采用有机养殖和草饲养殖。

牧场管理非常严格,所有的牛只都有详细的血统和健康记录,定时进行身体检查和疫苗接种,防止疾病的传播。

养殖场一般实行半开放式管理,牛只可以自由活动,放牧、散步和晒太阳,使得牛只保持健康状态,产出的牛奶质量也更好。

牛只的饲养荷兰黄牛是一种特别耐寒的奶牛,它们经常在香港的零下十度以下的天气里自由活动,但也需要优质的饲料,如玉米、青草和草莓等高蛋白饲料。

荷兰牧场使用全草饲料方法,即仅喂食谷物和干草,并严格控制喂食量。

这种方式既避免了牛只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又不会使它们过度发胖,维持了它们的健康状态和爆发力。

最终的产出荷兰牛奶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鲜奶之一,因为牛只的饲养和管理都非常严格,产出的牛奶呈现出奶色纯白,口感浓郁,营养丰富,并且也是众多乳制品加工厂商的首选原材料。

在荷兰,牛奶制品种类繁多,包括奶酪、黄油、酸奶等多种种类。

荷兰奶酪种类繁多,口感丰富,种类多种多样,其中著名的有格罗宁根奶酪和埃姆斯奶酪等,深受消费者喜欢。

总之,荷兰牧场以其严格的管理和高质量的饲养方式,培育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牛只和奶制品,许多消费者都钟爱这些荷兰牛奶的味道和营养价值,荷兰的牧场也因此闻名于世。

荷兰基本情况及设施农业

荷兰基本情况及设施农业

王宫内部
21
海牙Hague
海牙是荷兰中央政府所在地,国王居 所和办公地就坐落在这里。所有的政 府机关与外国使馆都位于此。另外, 最高法院和许多组织也都在此办公。 海牙可以说是荷兰的政治中心。
23
著名大学
阿姆斯特丹大学 : 58 莱顿大学 72 乌得勒支大学 81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 92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95 格罗宁根大学 97
降温系统
荷兰温室的降温一般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外覆盖(玻璃)上喷洒白色涂层技术,通过在外 覆盖表面上喷洒一层白色涂料,以减少夏季的太 阳辐射,进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秋冬季节,通过 清洗可全部去除外涂层,保证冬季采光需求; 另一种就是通过开启顶部的通风窗进行自然通风的 方式,降低温室的温度,通风窗口的数量、尺寸 、传动方式以及开启的角度等都对温室的气候控 制产生重要影响。
荷兰现在的温室
新型连栋式大温室
荷兰温室的结构
• 采用钢质型材, 外镶嵌铝合金材料与玻 璃结合, 结合处用橡胶条密封, 温室安装 配合紧密, 保温性能好。
荷兰温室设施构成
温室系统
灌灌溉施肥 设施、CO 灌溉施肥设 施和光照系 统。 溉
CO2施肥系 统
加温系统
光照系统
灌溉施肥设施
• • • • • 建立蓄水池 建立过滤水池 采用滴灌技术 水肥混合使用 每个分支前端有 过滤网
荷兰设施农业
小组成员:罗伟、刘军银、梁万超、马永婷
荷兰简介篇
荷兰
1
基本概况
主要城市 荷兰四宝 荷兰文化
2
3 4
荷兰名片
全称:尼德兰王国 (Netherlands ) 首都: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国土面积:41,543平方公 里 人口数量:16,73万 官方语言:荷兰语 宗教:新教、天主教 (63%的荷兰人不参加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荷兰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国家之一,其农业产业占据了全球领先地位。

然而,荷兰的土地面积极为有限,总面积只有4.1万平方公里,但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位居欧洲第二, 在技术、管理和服从于自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荷兰对农业的投资一直非常高。

他们通过在农业领域持续不断的研究和改进,将自己的领先地位巩固下来。

荷兰人在植物学和生物学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知识,他们利用这些技术来保证生产高质量,大规模的农产品。

此外,荷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利用完善的排水系统和水利设施,他们把死水转化成了生命之源,并且成功的发展了农业经济。

荷兰在一系列的农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例如,荷兰农业科技的发展已经使它成为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出口国,他们在颜色、品种、数量以及质量上始终领先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

同时,荷兰的生物制药工业也是世界知名的,该国拥有全球最先进和创新的生物科技中心,通过该中心,他们能够为世界各地的人们生产出高品质的生物制药品。

为了保证国内的供应和其出口的质量,荷兰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领导着该国的农业政策。

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荷兰确保了持续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同时也鼓励农场主在生产上使用环保的技术,以此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等压力,以此保证该国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

荷兰农业的另一个支撑是农业专业人才的积极参与。

荷兰拥有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学术环境,从而为该国农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这些人才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不断的扩展其知识,在农业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荷兰也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年轻人参与到这一领域之中,在这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技能,为该领域注入新的生命力。

总之,荷兰农业产业的支撑已经成为了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其中政府政策,科研机构,专业人才,以及各类农业企业群体都相互支撑。

正是这些支撑,使得荷兰能够在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之间,发挥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并以此成为了全球农业发展的一种突出标杆。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荷兰被誉为“花园国家”,其农业发展堪称奇迹。

荷兰拥有肥沃的土地、湿润的气候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实现了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先进的农业技术荷兰在农业技术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地位。

其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荷兰还是全球温室农业的领军者,通过先进的温室技术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全年生产新鲜蔬菜和鲜花的目标。

荷兰在农业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不断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2. 水利工程的支持荷兰地势低洼,曾经频繁遭受洪灾的威胁。

为了解决水患问题,荷兰人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水利工程建设。

他们修建了堤坝、水闸、排水渠等水利设施,有效地控制了水流和水位。

通过水利工程的支持,荷兰成功地实现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3. 持续的农业管理和规划荷兰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农业管理和规划,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

他们通过合理的农业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在保护耕地的荷兰还大力发展了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高效的农业合作荷兰农业发展依靠着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支持。

农业合作社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

农业企业通过科学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开拓了国际市场和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这些合作机制有效地整合了农业产业链,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源源不断地来自于先进的农业技术、水利工程的支持、持续的农业管理和规划、高效的农业合作。

荷兰人民不断努力探索和创新,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条件下,实现了农业的长足发展,为全球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荷兰农业以其独特的方式闻名于世。

尽管这个小国的土地面积并不大,但它却是一个农业奇迹。

荷兰农业成功的支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荷兰的土地利用率非常高。

荷兰拥有许多湖泊和河流,土地面积本就相对有限,因此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农民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高效的灌溉系统,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

他们使用了温室和高效的灌溉系统,这使得他们能够在小面积内种植更多的农作物。

荷兰也通过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出了更高产的农作物品种,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其次是荷兰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施。

荷兰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他们在温室技术、水利工程、种植技术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温室技术使得荷兰农民能够在全年都种植蔬菜和鲜花,不受季节限制。

荷兰还广泛应用自动化设备和机械化技术,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

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施为荷兰农业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第三个重要因素是荷兰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投资。

荷兰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业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和措施,提供贷款、补贴和保险等支持措施,帮助农民降低风险,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和发展。

政府还通过加强农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知识和管理能力。

这种政府的支持和投资为荷兰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是荷兰农民的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

荷兰农民普遍具有高度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农业经验。

他们乐于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寻求创新。

荷兰农民善于通过合作和联合经营,共享资源和知识。

他们形成了紧密的农业社区和供应链,实现了农业产业的互利共赢。

这种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使荷兰农民能够应对各种挑战,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确保农业的稳定发展。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主要源于其高效的土地利用率、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施、政府的支持和投资以及农民的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荷兰农业的繁荣和发展,使其在全球农业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荷兰农业的地位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北两面临海,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为邻,其疆域南北长约 250公里,东西宽约 180公里。

从其幅员范围和地理位置上讲,荷兰仅仅是一个“海边的小国”,但就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荷兰却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特别是农业,荷兰自1989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近两年来,由于法国农产品出口略有下降而荷兰农产品的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如以净出口量计算,荷兰甚至超过了法国而排名世界第二。

荷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是荷兰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国,1998年约62%的进口来自欧盟;同时出口的80%也在欧盟内部,主要是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和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荷兰60%蔬菜出口德国。

就欧盟现有的12个成员国的农业状况比较而言,荷兰的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及农场规模等均无明显优势,荷兰农产品产值在本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等与其他成员国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荷兰农业惟一独特的是人均耕地最少,仅为0.126公顷(约合1.89亩),而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最高,与国内平均劳动生产效率之比达到0.93,明显地高于其他欧盟国家。

二.荷兰的农业生产1.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荷兰国土面积 4.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很长,有1075公里,境内均为低洼平原,2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60%的土地海拔不到 1米,境内最高海拔321米;70%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其中34%为耕地,6%用于园艺种植,60%为草场。

全国人口 16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45%,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荷兰纬度较高,因而光照较少,但由于受黑潮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温暖潮湿,冬暖夏凉,年降雨量600~800mm,且分布较均匀,一月份平均气温2℃~3℃,七月份为18℃~19℃,昼夜温差较大,地势平坦,土壤多为沙壤性淤积土。

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蔬菜、花卉以及牧草的生产。

2.农业生产基本结构:荷兰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

以高产值的畜牧业和园艺业为主,种植业不占主导地位。

199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1.3%,园艺业产值占35.4%,种植业仅占13.3%。

20世纪90年代后,荷兰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种植业产值下降,畜牧业产值、园艺业产值稳步增加。

荷兰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和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亚麻、油菜籽。

园艺作物以蔬菜、花卉为主, 大部分供出口,花卉品种多达上千种,其中最多的是郁金香,80%供出口。

畜牧业历史悠久,在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地区是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牛奶牛,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在畜牧业中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其次是猪、羊及家禽。

3.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规模:荷兰的农业生产多以家庭为主的大农场经营, 集约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也普遍较高。

据统计, 1996年荷兰农场的总数为11.07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为9.11万个。

在这些农场中, 种植业农场(包括大田作物、园艺、多年生作物、混种作物)3.81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23万个;畜牧业农场(包括放牧牧场、猪和家禽养殖场、畜禽混养场)6.76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5.51万个;混合农牧场(即多种经营农场)4927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682个。

每个农场的平均规模在18公顷左右。

4.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荷兰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当高,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畜产品产量也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1994年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谷物总量为6809.4公斤, 世界平均为1731.3公斤;生产块根和茎作物总量为38934.7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517.2公斤;生产蔬菜1789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431.0公斤;生产水果为4386.9公斤,世界平均为344.3公斤。

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肉类14201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173公斤;生产鸡蛋30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35公斤;生产牛奶为54045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407公斤;生产羊毛(原毛)为21公斤,世界平均为2.4公斤。

1999年,荷兰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达55862欧元,是当年欧盟国家人均农业产值平均值(21210欧元)的2.63倍;而且荷兰的农业效率与其国内总的劳动效率相差很小,两者之比为0.93。

由此可见,荷兰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在国际上是领先的,在其国内与其他产业相比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三.荷兰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荷兰是世界上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其农产品的进出口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1996年至2002年,荷兰农产品出口稳步增加,年均增长4%。

1999年,荷兰农产品出口达394亿欧元,进口222亿欧元,农产品贸易顺差172亿欧元;到2002年,荷兰农产品净出口接近200亿欧元,比1999年增加20多亿欧元。

与之相比,法国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却呈下降趋势,2001年法国农产品出口377亿欧元,进口302亿欧元,农产品贸易顺差仅75亿欧元;而2002年前8个月的农产品出口仅248亿欧元,进口201亿欧元,净出口仅47亿欧元。

由此可见,荷兰已超过法国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在荷兰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中,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又占据主导地位。

蔬菜出口居世界第一,年出口额54亿欧元,进口36亿欧元,大部分进口果菜产品并非国内消费,而是通过拍卖市场等转运到欧盟其他国家。

荷兰的花卉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每年鲜切花、花卉球茎、观赏植物出口总值达60亿欧元,其中鲜切花为35亿欧元,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欧洲市场的70%。

2001年,荷兰园艺产品出口达152亿欧元,进口62亿欧元,顺差90亿欧元,为当年全国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237亿欧元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这一年园艺产品的出口量与当年112亿欧元的畜产品出口量相比,超出了整整40亿欧元,成为荷兰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第二部分荷兰特色的现代农业一.独具特色和生命力的设施农业在设施农业极其发达和工厂化农业享誉世界的荷兰农村,到处都能见到成片的牧场和大型的连栋玻璃温室。

在这些现代化的温室内,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高度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作物离开了土壤,农民离开了土地,生产摆脱了自然气候的束缚,农作物从种到收就是一条生产流水线,一栋温室就是一座农产品工厂!当这些农业工厂集成群、连成片,就自然地形成了相当于我们所正在努力建设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

经营这些农业工厂的多是小型的农民家庭企业,即使在同一地区从事相同或相似的种植或养殖,也并不从属于某一个机构的领导,他们主要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组织而建立联系。

因此,在荷兰,并没有专门规划和刻意建设的农业科技园区,也没有非农企业专门投资建设的农业科技园区,所有的成群连片的农业工厂都是随着材料设备的不断创新、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生产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前后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就其装备发达程度、技术管理水平、经营规模和劳动生产效率而言,荷兰设施农业已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

1.花卉业荷兰花卉生产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用于花卉生产的总面积约为8000公顷,其中70%为玻璃温室。

在总的花卉生产中,近3/4面积种植鲜切花卉(尤其是玫瑰和菊花),另1/4面积栽培观赏植物。

据介绍,荷兰有11000家花卉生产企业,其中多数是农民家庭企业。

如我们考察的位于荷兰德尔夫高(Delfgauw)的兰斯贝根(Lansber-gen)非洲菊种植园,就是一家典型的家庭企业,主要由兰斯贝根家兄弟三人经营。

同时,这家企业又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家非洲菊专业公司,共拥有5栋玻璃温室,总面积15公顷,每年可为全世界提供6000万支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的非洲菊。

从花卉种植的集约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上看,这家非洲菊公司也堪称一流,如他们两年前新建的一栋面积为6.6公顷的大型连栋玻璃温室,在对温光水气及营养供给实现全面自动调控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改进设备与操作供应流程,全部采用自控移动培养床种植菊花,工人根本不需进入种植区就可完成全部作业(包括苗床管理、鲜花采摘等),因而种植区也不必留操作通道和人行过道,不仅使温室的空间利用达到了最大化,而且可节省40%的劳力,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率。

2.蔬菜业荷兰用于蔬菜生产的玻璃温室约4700公顷,以种植番茄、甜椒、黄瓜为主,实行高度的专业化生产,通常每一农户只栽培一种蔬菜。

这种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不仅有利于种植者积累经验、提高技能,而且有利于稳定和提高产量与品质,促进专业设施设备的开发利用,实施温室的机械化、自动化控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以Paprika Rood青椒种植园为例,在1公顷的连栋玻璃温室内全部种青椒,以石棉作基质,调温调光、通风调气(CO2)、水和营养液的供给及栽培过程的管理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

该温室于每年1月中旬定植椒苗,3月中旬开始采摘,至12月初结束,清园后定植新一茬的椒苗。

青椒平均年产量为30Kg/m2,即每公顷产量300吨,折合每亩产青椒2万公斤!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蔬菜从种到收的生产全过程均实行无害化管理。

如基质和营养液的循环再利用,以熊蜂辅助授粉代替激素保果,温室通风口设置防虫网减少害虫迁入,同时室内悬挂诱蚜板诱螨袋灭蚜除螨等技术的全面采用,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不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特别是Paprika Rood青椒种植园在温室内采用瑞士先正大(Syngenta)公司生产的两种捕食性的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和A.degenerans)防治温室害虫西花蓟马非常成功。

3.畜牧业荷兰的畜牧业生产也主要是农户个体经营,规模不大,但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如鹿特丹南部的Twee Hoeven牧场,是一家具有370年历史的专业养殖户,现有土地63公顷,主要种牧草,其中有9公顷种玉米,用作青贮饲料;常年养殖规模为奶牛100头,猪225头,另有羊10余只。

奶牛的饲养方式是半年放牧,半年圈养,而挤奶、牛奶的罐装、冷藏及圈养时的喂料、喂水、清圈等过程则全部是自动控制的,牧场的管理、牧草收割打捆以及玉米的种植、收割、粉碎、青贮等完全是机械操作。

由于欧盟国家对农产品收购实现配额制,这家牧场每年的牛奶限量为70.5万升,其中2/3的鲜奶由牛奶加工厂收购,另1/3则制成奶酪后销售。

这家牧场的奶酪制作也有一整套先进的加工设备,并严格执行欧盟的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每一块奶酪上都有质量监督认证部门颁发的产品标识,以满足市场及消费者对产品的产地、生产者及质量标准的可追溯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