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极其腐败的苏共特权阶层
苏联解体的党内原因

苏联解体的党内原因作者:张文婷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07期摘要1991年12月,社会主义苏联突然解体。
其解体的原因众多,但主要原因还是党内严重的集体腐败,缺乏民主和监督。
通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党内原因,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加强党的反腐败斗争。
关键词苏联腐败中国廉政中图分类号:K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3-242-011917年列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但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
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虽然原因众多,但是内因还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党内出现的特权阶层不断壮大,贪污腐败盛行。
一、官僚阶层贪污腐败盛行在列宁时期,苏共的干部有共同的信仰,廉洁奉公。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贪污腐败案时有发生,诸如在乌兹别克共和国的贪污大案,“从共和国的党中央书记、部长会议主席、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内务部长及3名副部长,到基层党的一些书记、政府官员、企业领导人等都参与了此案,贪污的总金额竟达20多亿卢布”。
1980年的“黑鱼子酱走私案”,还有震惊全国的“驸马案”。
特大腐败案的发生严重损害国家的公共财产安全。
那么为何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大案要案发生的如此频繁?究其原因还在于他所推崇的干部终身制,是制度造成了一个官僚阶层的形成,脱离了广大群众,忘却了本身的职责与信仰。
二、官僚特权阶层的性质蜕变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官僚阶层更是变本加厉,信仰的缺失导致性质的变化。
先是以“完善社会主义”的名义进行改革,然后搞了“公开化、民主化”的运动,最后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转而投向西方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苏联的共产党员是麻痹的,多数人听之任之,除极少数干部起来反抗抵制。
而官僚阶层更是已经完全蜕变,只顾个人利益,同亲西方的精英同流合污。
三、集体背叛只为私利苏联——一个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在一夜之间解体,当时让所有的人困惑。
论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原因

论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原因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是个复杂而深远的历史事件,它们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因素等多个方面来分析。
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解析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
首先,政治原因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苏联的后期,政府腐败、官僚主义和领导层的低效管理导致了政权的信誉下降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苏联的中央集权体制使得政府无法迅速响应社会变革和民众需求,导致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疏离。
此外,苏联的政治体制也缺乏民主和透明度,人民对政府的决策过程和权力的不满也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其次,经济原因也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
苏联的经济体制以计划经济为基础,国家垄断了几乎所有的产业和资源。
然而,计划经济的低效和缺乏竞争力使得苏联的经济难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经济的全球化,苏联的经济体制逐渐显露出其严重的弊端。
此外,苏联的经济体制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造成了供应不足和经济稳定性的问题。
这些经济问题对苏联的国内稳定和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再次,社会原因也对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起到了推动作用。
苏联的社会结构在经济和政治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进一步削弱了政府的稳定性。
苏联内部的文化多样性和地区间的矛盾也对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苏联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体系也面临着严重的透支和负担问题,导致了人民对社会保障的不满和失望。
最后,国际因素也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之一、冷战期间,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对抗和竞争对苏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军事压力。
苏联在冷战中扩张的举措也导致了国内外压力的增加。
此外,苏联与东欧各国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东欧革命的爆发进一步削弱了苏联对这些国家的控制力。
而苏联领导人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决策也加速了苏联的衰落。
综上所述,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内部因素,也有国际环境的外部因素。
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问题、社会变革和人民对于政府的不满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都对苏联和苏共的稳定性产生了冲击,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不可逆转的结果。
苏联当年为什么会解体?

苏联当年为什么会解体?谢邀。
关于苏联解体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前苏联形成了一个固化的特权阶层,背离了人民,最终也被人民所抛弃。
前苏联时期,形成了一个高级干部的特权阶层,他们已经背离了革命的初衷,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链条,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进一步的固化,彻底封死整个社会的基层精英上升的通道。
时间一长,普通人民就不再信任和支持他们,而称这个特权阶层为“他们”,普通人民一般自称为“我们”。
那么苏联的特权阶层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呢?一、斯大林时期,初步形成了苏联的特权阶层。
当时,这个特权阶层主要是前苏联的几千名高级干部,他们的特权表现在宅第权、特供权、特教权、特支权等各种特权。
一是宅第权。
特权阶层享有免费提供的豪华别墅和住宅,他们经常拥有一处或多处别墅,少则几十万卢布,多则上百万卢布。
但凡风景名胜区和海滨度假胜地,都有大小官员的别墅。
二是特供权。
特权阶层的高级干部,可以在特供商店、餐馆等场所,免费享有各种特殊供应的商品和服务。
根据官员地位高低和职务大小,享受不同等级的各种优惠商品和优质服务。
三是特教权。
特权阶层的子弟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专门的机构培育,还保送制度配套,他们基本上都能进入苏联的名校。
四是特支权。
特权阶层的干部们,除了有国家发放的工资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类津贴。
顶级高干在国家银行里还有不受限制提取款项的户头。
特权阶层不仅拿工资,还有拿第二工资“钱袋”。
前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曾经谈到过斯大林时期的“钱袋”制度:“我现在也无法说出我工资有多少,因为变了好几次,战后根据斯大林的指示,采用了“钱袋”制度,用信封包钱给各级干部。
这个不太好,数目大的过分,我对此不否认,因为我没有权利提出反对意见。
”那么这个信封里面装了多少钱呢?根据职务高低,信封里的钱,每月有几百卢布到几万卢布不等。
注意了,这些钱根本不用交税!领取信封的人必须严守秘密,泄密者要遭到严厉处罚。
斯大林时代,一个部长每月信封里大约装有2000新卢布,约合3500美元,而斯大林时代,苏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700美元,光是第二工资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5倍。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内部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他们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十月革命,从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到否定苏共的光荣历史。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中咒骂斯大林是“凶手”、“强盗”、“赌棍”、“俄国最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把一切最丑恶、最肮脏的语言加在斯大林头上。
同时诬蔑斯大林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战前“丧失警惕”,战争爆发后“惊惶失措”,战争中“靠地球仪指挥”。
苏共二十二大后,赫鲁晓夫又把斯大林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火化,进一步造成党内和群众的思想混乱,并且为帝国主义攻击苏共提供了炮弹。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走得更远。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右派在把斯大林灵墓搬出红场之后,把列宁的墓也要移出莫斯科红场。
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联历史,否定党的领导,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二个重要原因: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
赫鲁晓夫上台后大反斯大林,说斯大林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提出了一系列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这样一来,整个苏联舆论、社会心理、思想界就开始发生变化,把苏共党员以及苏联人民的思想搞乱了,也为后来戈尔巴乔夫搞“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埋下了伏笔。
赫鲁晓夫改变党和国家的性质,提出“全民党”、“全民国家”,搞“工业党”、“农业党”,造成了严重混乱。
勃列日涅夫虽然对赫鲁晓夫时期的一些错误进行了调整和修正,但基本上坚持了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路线。
而且当时的苏联的宣传体制很僵化而此时,讲到西方就是一片漆黑,什么都不好;讲到苏联就一片光明,什么都好。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是20世纪的重要事件之一,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对于这一事件的解读,历史学家们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无论如何,苏联解体是有其原因的,下面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模式一直基于计划经济,即政府通过中央计划控制经济活动。
这种经济模式常常引发效率低下、大量浪费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1.资源浪费。
在计划经济下,政府通常会过度生产某些产品,而缺乏市场需求,导致过剩,造成浪费。
2.缺乏激励。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无需为利润而努力,而是被要求完成政府设置的生产任务。
这导致企业无动力提高效率和创新。
3.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下,政府不断向自身输送资源和资金,而不是支持创新和技术进步。
因此,苏联经济整体效率低下,这最终促使了国家的解体。
二、政治原因政治因素在苏联解体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政治腐败。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党一切”的政治模式。
然而,这种集权模式同时也为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大量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导致政治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这样的情况,让人们对政府和体制的信心降低,进而动摇社会的稳定性。
2.民族矛盾。
苏联境内有很多地区拥有不同的民族组成,在苏联社会主义时期,一个民族的优越地位常常引起另外一个民族的抗议。
如在苏联最后几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冲突就剧增。
这些矛盾最终导致联邦解体。
3.执政党内部纷争。
执政党(苏共)内部存在强烈的不同派系,其中最著名的是斯大林派和赫鲁晓夫派。
不同派系之间的争斗差点引发内战。
尽管卡拉马伊宁等一些人很努力地想要稳定局势,但最终还是无法回避苏联解体这一结局。
三、社会原因苏联社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平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1.文化压抑。
经典文学、艺术和音乐的创作都受到过政治审查,不符合主义宣传的作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
如此严格的限制限制了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认同和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影响_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影响_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启示自二战以后,世界上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个美国、一个苏联。
他们为了争世界霸主的地位互相角逐比拼,但是随着苏联解体,世界上就剩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影响,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苏联解体的原因1、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一、苏联自斯大林时期就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发展教条的、僵化的社会主义,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实践。
苏联强调经济的片面发展,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不合理,片面发展重工业;国家权力高度集中,过于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
由于意识形态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对外关系具有极强的封闭性。
最重要的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苏联时期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未能认识到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文化传统和极端的民族性格。
苏联历史上属于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大国沙文主义的弊端并没有彻底清除,地理环境、民族信仰等各种因素交互形成的民族性格具有极端性,做决策时不能坚持湿度原则,没有合理平衡各方利益,达到理性的平衡点,实现战略利益的最大化。
三、主要领导人错误的改革思想,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他进行的以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为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戈尔巴乔夫放弃共产党对党的领导权,导致苏联内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凝聚力。
苏联各主要领导人都急于对苏联的社会进行改革,但一系列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形式而轻内容,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苏联解体的命运。
2、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一、冷战和军备竞赛。
苏联解体之前,苏联已同美国进行了长约半个世纪的冷战阶段,美国一直把持着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不曾动摇,苏联为了能与美国在军事方面抗衡,大力发展军工产业,经济发展资金不足,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恶化,苏联的统治阶级已经失去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结果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结果分析苏联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超级大国之一,但在1991年,这个强大的国家宣告解体。
这一事件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震惊,人们纷纷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和结果,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一、原因分析1. 经济衰退和资源短缺苏联的经济体制长期以来以计划经济为基础,过度集中的国有制度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生产力水平下降,并在长期积累下逐渐暴露出经济失衡的问题。
1980年代后期,石油价格暴跌以及苏联本身资源开发的滞后,使得国家财政严重受损,经济衰退不可避免。
2. 民族分裂和民主要求苏联的国土广袤,涉及多个民族,而这些民族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与矛盾。
在解体前夕,许多民族开始要求更大的自治权,包括言论自由和民主改革。
苏联政府的失去对这些要求的有效回应,加剧了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国家整体的崩溃。
3. 政治体制腐败和领导层分裂苏联的政治体制长期以来以单一党制为基础,排除了其他政治力量的参与,使得政府内部缺乏监督和权力制衡。
此外,高层领导人之间的内部斗争也使政治稳定受到了威胁。
19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遭到一些保守派的反对,使得政府内部分裂愈发明显,导致了政权的失衡。
二、结果分析1. 经济混乱和社会动荡苏联解体后的经济暴跌,导致了国内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以及资源供应不足等严重问题。
社会的不稳定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原本已经受到压抑的民众情绪进一步激化。
这些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导致解体的直接原因之一。
2. 地缘政治变动苏联解体后,原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形成了独立的国家,如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
这些国家的独立改变了原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解体还加剧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体系转型的趋势,最终改变了整个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
3. 冷战的终结苏联解体还标志着冷战的结束,这是20世纪全球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转变。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摘要:苏联解体有着多种原因,但苏共的蜕化变质是根本的原因。
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在于从赫鲁晓夫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集团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致。
从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中我们应当汲取经验教训: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工作;最高领导权必须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国家和民族的人的手里;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党内的监督;一切为了群众,时时依靠群众;高度警惕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阴谋。
一、关于《居安思危——苏共兴衰与苏联兴亡》的总体框架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研究”这一重大课题,2001年该课题又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现在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苏共兴衰与苏联兴亡》这本专著,就是我们课题组这几年研究的初步成果。
需要说明的是,2005年上半年,中纪委驻中国烟草总公司纪检组组长潘家华和电视政论片制片人刘奇光得知我们的专著有了基本框架,便邀请我们一起先制作一部相关的电视政论片,这就有了2006年上半年制作完成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八集DVD党内教育参考片。
[①]这部政论片共5小时左右,在内部发行后,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应。
中央纪委和中央政法委有关部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所属单位观看。
一些省委中心学习组用一天时间专门观看,座谈讨论,并发专文要求全省所属单位组织观看。
一些单位说:在放映中,人们屏息静气,很少走动;原打算分两个半天看完,但一放映前几集,观看的同志一致要求中午边吃盒饭边观看,一气看完;5个多小时中,一些烟民也没顾上到场外“释怀”;有的还自发组织召开座谈会,畅谈观看体会。
之后,解说词发表,在社会上甚至在国外也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
中国社会科学书店总经理黄德志还告诉我,有的读者特地从外地坐飞机赶到北京来寻找片子、购买解说词。
2007年10月,由我带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