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PPT

来达到治疗局部疾病的目的。
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要依据患者的具 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 证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颈椎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 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 推拿等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03
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拔罐治疗
拔罐治疗
通过负压吸附作用,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拔罐方式
包括火罐、气罐等,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
注意事项
拔罐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 作,避免自行操作,以免 误伤经络。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开具中药汤剂 或中成药,调理身体,缓解症状。
中药种类
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需由专业医师开具处方,患 者需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更改药方 或停药。
行复查和康复训练。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指标
通过患者自评量表和医生评估量表进行评价,分 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经验教训总结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个体化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注重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优势明显
02
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如推拿、针灸、拔罐等,可提高治疗
效果。
长期预防管理
03
பைடு நூலகம்
颈椎病需长期预防管理,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
02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痛有定处,伴有舌质紫暗、脉 涩等症状,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03 肝肾亏虚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 状,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
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要依据患者的具 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 证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颈椎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 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 推拿等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03
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拔罐治疗
拔罐治疗
通过负压吸附作用,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拔罐方式
包括火罐、气罐等,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
注意事项
拔罐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 作,避免自行操作,以免 误伤经络。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开具中药汤剂 或中成药,调理身体,缓解症状。
中药种类
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需由专业医师开具处方,患 者需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更改药方 或停药。
行复查和康复训练。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指标
通过患者自评量表和医生评估量表进行评价,分 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经验教训总结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个体化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注重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优势明显
02
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如推拿、针灸、拔罐等,可提高治疗
效果。
长期预防管理
03
பைடு நூலகம்
颈椎病需长期预防管理,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
02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痛有定处,伴有舌质紫暗、脉 涩等症状,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03 肝肾亏虚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 状,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
如牛奶、豆腐、海带等,增强骨骼和韧带强度。
3
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减轻 颈部负担。
预防与保健
04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正确的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应适 时调整姿势,避免颈椎长时间
处于屈曲或伸展状态。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 、瑜伽等,有助于缓解颈部肌 肉紧张,增强颈椎稳定性。
不要忽视症状
如出现颈部疼痛、僵硬、 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 就医检查,以免延误治
疗。
病例分享与讨论
05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张先生,56岁,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近期出现颈部疼痛、手臂麻木等症状 。
诊断结果
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颈椎病(神经根型)。
治疗过程与效果
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热 敷等中医治疗方法,以舒 缓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 环、缓解疼痛。
பைடு நூலகம்
03
其他中医康复治疗方法的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遵循医嘱,注意操作安全。
颈椎病的护理
03
日常护理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
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睡觉,每隔一段时间适当休息,缓解颈部 压力。
避免颈部过度劳累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看电脑、手机等,适当进行颈 部活动。
注意颈部保暖
避免颈部受到寒冷刺激,夏天合理使用空调,冬天可适当热敷颈部。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的主 要原因,长期颈部劳损、颈部外伤、 不良姿势等也是诱发因素。
病理
如牛奶、豆腐、海带等,增强骨骼和韧带强度。
3
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减轻 颈部负担。
预防与保健
04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正确的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应适 时调整姿势,避免颈椎长时间
处于屈曲或伸展状态。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 、瑜伽等,有助于缓解颈部肌 肉紧张,增强颈椎稳定性。
不要忽视症状
如出现颈部疼痛、僵硬、 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 就医检查,以免延误治
疗。
病例分享与讨论
05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张先生,56岁,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近期出现颈部疼痛、手臂麻木等症状 。
诊断结果
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颈椎病(神经根型)。
治疗过程与效果
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热 敷等中医治疗方法,以舒 缓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 环、缓解疼痛。
பைடு நூலகம்
03
其他中医康复治疗方法的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遵循医嘱,注意操作安全。
颈椎病的护理
03
日常护理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
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睡觉,每隔一段时间适当休息,缓解颈部 压力。
避免颈部过度劳累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看电脑、手机等,适当进行颈 部活动。
注意颈部保暖
避免颈部受到寒冷刺激,夏天合理使用空调,冬天可适当热敷颈部。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的主 要原因,长期颈部劳损、颈部外伤、 不良姿势等也是诱发因素。
病理
《颈椎病康复护理》课件

使用空调或取暖器时,不要让风直接 吹向颈部。
在冬季,应穿高领衣物或佩戴围巾, 保持颈部温暖。
选择合适的枕头和床垫
枕头的高度和硬度要适中,能够 完全支撑头部和颈部。
床垫应该选择软硬适中的,能够 保持颈椎的自然曲线。
避免长时间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看 电视或玩手机,以免颈椎长时间
处于不正确的姿势。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
预防颈椎病的复发
颈椎病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纠正不良姿势,改善生活习惯,从而降低颈椎病复发 的风险。
通过康复护理,患者可以学会正确的颈部肌肉锻炼方法,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减少 颈椎劳损。
康复护理过程中,患者可以了解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颈椎病可能导致颈部疼痛、僵硬 、活动受限等症状,影响患者的
训练营环境、训练内容、互动交流等。
康复效果与收获
参加训练营的收获、对康复效果的评估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康复护理还可以降低医疗资源 的消耗,减轻社会负担。
03
颈椎病康复护理的方法
物理疗法
01
02
03
磁疗
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穴位 、神经或病变部位,缓解 肌肉紧张和疼痛。
温热疗法
通过热敷、电热、红外线 照射等方式扩张血管、促 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 疼痛。
电刺激疗法
通过电刺激神经或肌肉, 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恢复,缓解疼痛和麻木。
《颈椎病康复护理》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颈椎病概述 • 颈椎病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 颈椎病康复护理的方法 • 颈椎病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 • 颈椎病康复护理的案例分享
01
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的中医诊疗》课件

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颈部,可以促 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素 ,有助于颈椎的健康。
按摩
适当的颈部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 疼痛,但应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
康复锻炼
颈椎伸展运动
缓慢地左右转动头部,上下点头 ,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
颈椎稳定性训练
通过一些简单的训练动作,如平卧 抬颈、俯卧抬颈等,可以提高颈椎 的稳定性。
辨证分型
风寒痹阻型
颈部疼痛、僵硬,活动 受限,畏寒肢冷。
气滞血瘀型
颈部刺痛、胀痛,痛处 固定,舌质紫暗或有瘀
斑。
痰湿阻络型
颈部重痛、酸胀,伴有 头晕、恶心等症状。
肝肾不足型
颈部酸痛、乏力,伴有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
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医治疗原则
01
02
03
04
调理气血
通过中药汤剂、针灸等手段调 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颈椎病的中医诊疗》ppt课件
目 录
• 颈椎病概述 •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中医诊疗方法 • 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 • 典型案例分析
01
颈椎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 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临近组织,如 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从而出现 一系列相应症状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颈椎病可分为 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椎动脉 型等类型。
THANKS
感谢观看
中药外敷
通过中药外敷,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舒筋活血、消 肿止痛的作用。
针灸疗法
针刺
通过针刺颈椎相关穴位,调节气血,缓解疼痛和麻木等症状。
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四)情志护理 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取得患者的理解和 配合。多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社会情况,及时消除不 良情绪。 2、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给患者必要的生活协助。
பைடு நூலகம்
常见锻炼方法有: (1)十字操:缓慢地左右旋转及前屈后仰。(2)双手十指相叉抱 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同时,双手给予一定的阻力对抗 头的运动,增强颈后部肌肉的力量。(3)颈部体操 4、锻炼的注意事项:(1)发作期应当限制运动。(2)运动应缓 慢进行,幅度由小逐步增大,避免快速运动。(3)骨质增生明显 者需慎重进行。(4)尤其手部活动应着重加以训练,避免肌肉萎 缩,从而改善手的功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颈肩疼痛 1、了解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做好 疼痛评分。 2、慎起居、避风寒,防风寒阻络致经脉不通,引发疼痛。 3、配合医师行颈椎牵引,及时评估牵引效果及颈肩疼痛情况。 4、遵医嘱行中药塌渍、中药外敷、拔火罐等治疗,痛点处可行穴 位揉药或涂药治疗。 5、根据疼痛规律,对夜间疼痛甚者,适当增加中药塌渍、中药热 淹包等治疗次数。
护理难点
疼痛缓解缓慢
解决思路 1、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诱因及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做 好疼痛评分。
2 、慎起居,避风寒,防风寒阻络致经脉不通,引发疼痛。 3 、做好健康指导及情志护理。 4 、评估疼痛规律,必要时遵医嘱增加理疗次数。 5 、根据患者情况,改变或增添治疗方案。
感谢您的聆听
(三)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 2、中药塌渍 3、拔火罐
(四)围手术期的护理
1、手术前的护理 (1)做好术前宣教,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 配合,术前戒烟。 (2)前路手术术前3-5天开始气管推移训练,用食指、中指及环指将 气管自右向左推或拉,使气管超过正中线,牵拉的时间5-10分钟/次, 逐渐增加至30-40分钟/次,3-4次/日,而且不发生呛咳。 (3)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练习,练习床上排大小便。
颈椎病及其康复治疗PPT课件

2、临床表现:
(1)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 、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 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
(2)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 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雾等;耳鸣、 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 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6)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多正常、颈椎棘突 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有时 还可伴有心率、心律、血压等的变化。
3、临床诊断标准:
• 诊断较难,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出
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 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 (1)耳源性眩晕:由于内耳出现前庭功能障
碍,导致眩晕。如美尼耳氏综合征、耳内听动 脉栓塞。
高发,从事伏案工作者发病率最高,性别 间无差异。
• 颈椎病好发部位依次为颈5~6、颈6~7、
颈7~胸1。
二、颈椎的解剖结构
• 颈椎共有7块,第1、第2和第7颈椎因形状
有所差异,称为特殊颈椎;其余4块颈椎形 态基本相似,称为普通颈椎。
– 横突有孔,棘突分叉 – 第1颈椎:寰椎 – 第2颈椎:枢椎 – 第7颈椎:隆椎。
钩椎关节
• 钩椎关节是由于适应颈椎运动功能的发展,
屈伸运动时,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滑动, 钩椎关节的关节面之间也有相应的滑动, 这时钩椎关节起引导颈椎屈伸运动的作用。 钩椎关节常骨质增生,钩突骨赘对神经根 和椎动脉会产生直接压迫。
寰枕关节
寰枕关节关节囊松弛,此关节借寰枕前、后 膜加强稳定,这两个膜将寰椎和枕骨间的 裂隙封闭。椎动脉由寰枕后膜穿过人颅, 而第1颈神经由此穿出,有时寰枕后膜远侧 部分可以钙化,在椎动脉及第1颈神经的后 方形成一个骨弓,在头后仰时可能压迫椎 动脉引起头晕。
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01
02
03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 基本信息。
病情状况
患者颈椎病的症状、病程 及既往治疗情况。
护理方案实施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 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 拿等。
护理效果评价
评价指标
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如 疼痛程度、颈部功能恢复 情况等。
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量表评价 等方式进行评价。
康复护理指导
01
02
03
04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缓 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推拿按摩
通过手法按摩,舒缓颈部肌肉 紧张和疼痛。
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的中 药进行内服或外敷,以活血化
瘀、通络止痛。
物理治疗
如微波、超声波等物理疗法, 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特色护理指导
颈椎保健操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颈椎保健操,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 上肢放射痛、麻木,下肢乏力、行走 不稳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头晕、头 痛、耳鸣等症状。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结 果进行诊断。
CHAPTER 02
中医护理理念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在护理颈椎病患者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病情、年龄、性别、体质、 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CHAPTER 03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日常护理指导
01
02
03
04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四、诊断:
1、放射学检查: (X线、CT、MRI) 2、根据症状诊断:
钩椎 关节
常见颈椎病X线片表现
3、特殊检查: 常用特殊检查方法:
压顶试验
叩顶试验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椎间孔挤压试验
压顶试验
叩顶试验
臂丛神经牵拉实验
五、治疗:
5.1 西医临床治疗: u非手术治疗:原则是祛除压迫因素,消炎 止痛,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可根据病情选 择适宜的方法。 颌枕带牵引:脊髓型颈椎病不宜采用此法。 方法:坐或卧位,牵引重量2-6公斤每日1-2 次,每次1小时,无不适可牵6-8小时,2周 一疗程
3)药物治疗者:应说明药物治疗只是对症处 理不能祛除病因,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 生活和工作时可短期使用。还应说明药物 的副作用,一旦表现出较严重的副作用, 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以便及早处理。
(4)局部封闭疗法者:应询问有无不宜注射 的情况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注射前指导 病人清洁皮肤;准备醋酸强地松、2%利多 卡因及消毒用品,并协助注射。注射后告 知病人3日内局部不可沾水,每周注射1次, 3次一个疗程,必要时间隔2~3周后再进 行下一个疗程。
⑵针灸治疗:
颈型、神经根型用泻法,其余用补法 取穴: 夹脊穴、风池、大椎、肩髃、曲池、 外关、足三里、绝骨、身柱、肾俞、 环跳、肩井、天宗、 阳池、中渚、阿是穴
⑶推拿治疗: 手法大致分为三类: u为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 舒筋、通络、理筋 v为旋转复位手法; w为关节松动术。
棘突垂直滑动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 是否环境。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与颈部活动有关的发
作性头晕,尤其是头颈
部转动时。
多为短暂性或一过性。
严重者可发生猝倒,
但无意识障碍。
.
31
体征 有些病人在颈部过伸或旋转时
可诱发头晕症状。神经根损伤者,可
检查出相应体征。
X片 可见颈椎退变,生理弧度变直,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椎间不稳表现。 TCD: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减慢。 椎动脉造影 对诊断具重要价值。尤 其是动态椎动脉造影,可直接显示椎 动脉狭窄或受压的节段及程度。
以颈部酸、痛、麻、僵为主要临床
表现或颈项部压迫感的颈椎病。也 称轻型颈椎病。症状集中在颈部, 多转动不灵活。
.
18
诊断要点:
以颈部酸、痛、麻、 僵为主要临床表现或颈项 部压迫感的颈椎病。
.
19
2、神经根型:——最常见
•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的刺激,压迫脊神经 根,引起感觉、运动 功能障碍者,又分为 急性、慢性两种。
颈部肌肉僵直,活动受限。
压痛点:棘突、棘旁、肩胛骨内缘。
有神经根性受累体征。
.
23
2、特殊体查:
查体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轴向挤压试验(+)
头顶叩击试验(+)
腱反射:肱二头肌(C6)或肱三头肌(C7)
反射减弱或消失。
.
24
.
25
.
26
5、X片检查
.
27
3 、 脊髓型:——眩晕型颈椎病
颈椎间盘迟行性改变造成脊髓 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 障碍者,又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 两种。中央型的发病是以上肢开 始,向下肢发展;周围型的发病 是以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此 两型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 缩,甚至四肢瘫痪。
.
3
颈椎应用解剖
寰椎
颈椎7块椎骨,是人体脊柱中
枢椎
最小的椎骨。正常脊柱各段
因人体生理需要,均有一定
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
椎体呈椭圆形,上面横径凹 陷,上位颈椎位于下位颈椎 的凹陷处,互相嵌入,增强 颈椎稳定性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 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 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有统计表明, 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 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 左右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 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12
二、病因
1、颈椎退行性改变: • u椎间盘变性 • v椎间盘边缘的变性 • w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 2、慢性劳损 : • u睡眠姿势不良 • v不良的生活习惯 • w工作姿势不良
.
34
.
35
.
36
.
37
X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似 CT:可明确椎管狭窄或椎间盘突出情况 MRI:脊髓形态及其与椎间盘或椎管的 关系可清楚显示。 脊髓造影:可显示椎管梗阻,硬膜囊受 压等征像。
.
38
颈椎间盘中央型突出 正常
.
39
颈段脊柱MRI:颈4/5、 5/6椎间盘后突,局 部蛛网膜下腔及脊髓 受压,注意黄韧带肥 厚压迫网膜下腔及脊 髓
.
珑抬头 颈椎牵引器
13
3、头颈部的外伤: u垂直压缩暴力 v间接暴力对颈椎及周围结构的 损伤 w暴力导致颈椎间盘突出 x前纵韧带撕裂 y一过性颈椎脱位
.
14
4、先天性畸形: • u先天性椎体融合 • v棘突畸形 • w颈肋和第7颈椎横突肥大
.
15
小结:
内因
颈部先天性骨关节结构
畸形,椎管狭窄,糖尿病
.
28
以椎动脉受累,继而产生椎基底动脉供 血不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病。
头痛,头晕,耳朵响,看不清,头面 部症状为主,天旋地转,与转头方向有 关。
.
29
诊断要点: 1.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2.颈肩部、枕部胀痛,颈部 发僵。 3.体征: 4.X片:
TCD(经颅彩色多普勒): 椎动脉造影:
.
30
.
42
• 中医药学会通过分析显示,一方 面对于颈椎病过于恐慌,另一方面缺 乏疾病预防的基本常识,成为颈椎病 发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
• 我们建议说,伏案(电脑)工作 时注意每半小时能够活动一下颈部, 就能预防颈椎病;初期的患者只要适 当的休息和正确的运动就能改善。
.
43
四、检查 • 1、放射学检查:
(X线、CT、MRI) • 2、根据症状诊断:
钩椎 关节
常见颈严重
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刺 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全者。
多首先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上下肢症状;
从肢体远端开始;严重者可出现四肢瘫 痪。
精细动作不协调,如:双手不灵活,
写字、持筷、系扣动作困难。常有胸或 腹部束带感,双脚踩棉花感。
.
33
体征: (1)感觉障碍(以痛觉障碍 为常见) (2)肌张力增高 (3)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腱 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
20
以颈神经根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颈椎病。痛、麻到手指。影响
上肢,肌力下降,拿不住东西。 也称痹痛型颈椎病。
.
21
诊断要点:
1.多见于30岁以上者, 2.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 3.颈肩部疼痛,下段颈椎病变可向前臂放射。 4.查体: 5.X片、CT、MRI检查
.
22
查体
1、一般症状体征:
颈
外因
椎
颈部急慢性损伤、风寒侵
病
袭、环境潮湿,姿势不良等
继发因素
颈椎骨关节的退行性变、椎间盘突
出、关节囊松弛、韧带肥厚和骨化等
.
16
三、临床表现:
颈椎病 分型
颈型 颈椎病
神经根型 颈椎病
脊髓型 颈椎病
.
椎动脉型 颈椎病
交感型 颈椎病
17
1、颈型: ——最基础
即局部型,由颈椎间盘退行性 改变引起颈椎局部或反射性地引起 枕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
颈椎病的中医康 复治疗与护理
针灸一科 刘华
.
1
一、定义: • 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骨 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神经根、椎动脉、脊髓、 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 状者。 • 中医没有专门相对应的病名,分属痹证、痿 证、头痛、眩晕等。
.
2
• 颈椎病临床常表现为颈、
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
.
40
5 、 交感神经型: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 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 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状者。
诊断要点:
X片 颈椎退性改变,颈椎侧位过伸 过屈位像显示节段间不稳定的征像。
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 并有神经根刺激征和颈椎病X线征 像,则可确定诊断。
.
41
• 混合型颈椎病: • 具备以上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表现者,即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