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练习题及答案

12.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练习题及答案
12.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练习题及答案

12.2化学与人体健康

一、选择题

1.(2012年江苏无锡,3题)人体摄入的碘过量或过少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目前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和不加碘食盐供消费者选择。这里的“碘”是指()

A.元素 B .分子 C.原子 D.离子

2. 人体内必需的下列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A .Ca

B .Mg

C .Fe

D .Cu

3. (2012江苏南京)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贫血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是

A.钙

B.铁

C.氟

D.碘

4. 下列物质中,对人体无毒的是()

A.氯化钠 B.亚硝酸钠 C.甲醇 D一氧化碳

5.为了防止患甲状腺肿大病,市售的食盐中常添加一定量的()

A.葡萄糖 B.碘酸钾

C,碳酸钠 D.氯化钾

6. 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

A.Ca

B.C

C.O

D.N

7.(2012年山东菏泽)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霉变食物中大多含有黄曲霉素,绝对不能食用

B. 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以饮用

C.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D.蔬菜、水果能提供和补充多种维生素

8.金属和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钾可以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和神经的功能及代谢。如果人体缺钾会出现肌肉不发达、心律不齐等症状。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叫做果味钾的补钾药,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酸钾(C6H5K3O7·H2O)。下列有关对柠檬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每个分子中含25个原子

B.该物质中碳、氢、钾、氧间的质量比是6:7:3:8

C.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该物质是由碳、氢、钾、氧四种组成的

9.食品卫生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①用石灰水保存鲜蛋

②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亚硝酸钠③蒸馒头时加人适量纯碱④为户让猪长得瘦,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生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_________和________中。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人比成年人____________的钙。

2.王明同学到了傍晚时就看不见东西,患了夜盲症,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他的体内缺乏维

生素__________;吕静同学近期感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医生说她患了贫血病,此时她应该多补充蛋白质和含___________丰富的无机盐。

三、思考探究题

1.(2012年山东烟台)2011年12月,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某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素MI(C17O12H7)超标140%,黄曲霉素MI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黄曲霉素MI是有机物

B. 黄曲霉素MI这种物质由36个原子构成

C. 黄曲霉素MI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 含黄曲霉素MI的牛奶经煮沸就后可以引用

2.人体缺钙时易产生“骨质疏松症”,一体重为60kg的缺钙病人每天除从食物中获得钙质外,还需从药物中补钙0.5g。若医生确定此人每天吃钙片6.25g,且知钙片中有效成分为葡萄糖酸钙〔(C6H11O7)2Ca〕。试求钙片中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

四、计算题

某贫血患者共需补充1.4g铁,服用的药物中相当于需要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多少克?

参考答案

一、1 .A 2.A 3.B 4.A 5,B 6.C 7.B 8.D 9 .D

二、1.骨骼、牙齿,更多2.A,铁

三、1.AC 2. 6.25g×x×40/430=0.5g x=86%

四、FeSO4·7H2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32十16×4+18×7=278

解:设需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为x。

x×56/278×100%=1.4g x=6.95 g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_新人教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十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总结时间:2015年3月5日 讲解日期:2015年4月5日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a、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b、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例:淀粉―(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A、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B、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C、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6H10O5)n―(酶和水)→C6H12O6→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2)葡萄糖C6H12O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人体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人体生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4年12月修订一.填空题 1.动作电位的除极过程主要是由Na+的内流形成的。 2.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 天。 3.血液凝固包括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凝血酶原被激活生成凝血酶和___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三个过程。 4.肌肉收缩是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的结果。 5.细胞或生物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反应,它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兴奋,另一种是抑制。 6.刺激引起某组织兴奋时,如果阈值较低,表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较高。7.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中介物质是Ca2+。 8.自律性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是Ca2+内流__ 。 9.血液中的CO2可与血红蛋白的氨基_____ 结合而形成_____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 10.生理无效腔包括肺泡无效腔和解剖无效腔。 11.在呼吸运动的调节中,外周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PCO2、PO2 和H+ 的改变;而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 变化敏感。12.室肌的前负荷是指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充盈压,后负荷是指_动脉压。13.在颈部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往往使呼吸变得_____深而慢_____,这主要是由于__肺牵张反射被破坏__的结果。 1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处于开放状态。 15.当心率超过180次呼时,心室充盈时间将明显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16.心室肌的前负荷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充盈压,后负荷是动脉压。17.胆盐在__回肠被重吸收后回到肝脏重新被分泌至小肠的过程称为胆盐的__肝肠循环。 18.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一定时间内______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吸收二氧化碳体积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①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 元素 人体内 含量 生理功能

适宜摄入量 摄入量过高对 人体影响 摄入量过低对 人体影响 主要食物来源 碘(I) 钙(Ca) 锌(Zn) 铁(Fe) 硒(Se) ②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上课带来。 ③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瓶(或牛奶袋),上课带来。 教材分析 课题2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

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 教学设计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 屏幕投影学生观看三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说(或猜)出疾病名称。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显示图片和疾病名称:粗脖子病、佝偻病、龋齿) 思考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 引出课题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4~P95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屏幕投影①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点评:图片切入,触目惊心,身边事例,真实可信。可谓开门见山,直击主题。其目的是引起学生思考:化学元素究竟与我们人体健康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进而认识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可谓是首尾遥相呼应。 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

人体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刺激2.反应3.阈值4.兴奋性5.适应性6.内环境7.稳态8.反射9.反馈 三、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C) A.新陈代谢 B.适应性 C.内环境稳态 D.生殖 E.兴奋性 2.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 A.阈值 B.动作电位 C.静息电位 D.反应强度 E.刺激强度 3.内环境不包括(D)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液 D.消化液 E.脑脊液 4.内环境稳态是指(A)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B.细胞内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C.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细胞内、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5.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多数情况下,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 B.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C.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 D.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 E.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四、问答题 1.何谓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水平上恒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动而变化;二是这种状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微小的波动中保持的相对恒定。 由于内环境是机体细胞所生活的环境,它既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又接受来自细胞的代

谢产物,所以内环境的理化因素(温度、pH、渗透压、各种物质浓度等)的相对恒定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能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 2.刺激引起的机体的变化称为反应。 3.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 4.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为兴奋性。 5.适应性指机体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关系的功能。 6.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7.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8.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为反射,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9.由被控制部分向控制部分发送信息,并对控制部分的功能状态施加影响,称为反馈。 三、选择题 1.C.2.A.3.D.4.A.5.B 人体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血浆 2.血浆渗透压 3.血清 4.纤维蛋白溶解 5.交叉配血试验 三、选择题 1.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A) A.无机盐 B.葡萄糖 C.球蛋白 D.白蛋白 E.纤维蛋白 2.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C) A.血细胞比容增大 B.血小板数量增多 C.血浆球蛋白增多 D.血糖浓度增高 E.血浆白蛋白增多 3.血小板减少时会出现(B) A.出血时间缩短 B.出血时间延长 C.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 D.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缩短 E.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4.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B)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赵国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认识到只有均衡膳食才能更好的维持人体的元素平衡。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同学讨论、查阅资料,了解钙、铁、锌、碘等营养元素的食物来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题学习,更加注意平常的饮食营养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不良习惯。 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难点: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三、设计思路: 从补钙的生活经验,从电视中经常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广告,以此为基础对于本课题内容应该不难理解。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习时不够重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黄金搭档”广告视频 【讲解与过渡】广告语中的钙、铁、锌、硒是元素。(引入课题)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5,并出示下列问题: 1.人体中常量元素有哪些,哪几种含量较高?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本,认识教材上图表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点评并讲解】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1常量元素 2微量元素

九年级中考化学考点28 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

考点28 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 一、选择题 1.(山东烟台,9题)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做法中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B、用过量添加剂增白面粉 C、用小苏打做糕点的疏松剂 D、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渍鱼肉。 3、(重庆市,8题)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下列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是 A.添加瘦肉精饲养的猪肉 B.用化工原料染色的馒头 C.用甲醛浸泡过的毛肚 D.加碳酸氢钠焙制的糕点 4、(山东滨州,3题、)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B.用三聚氰胺假冒牛奶中的蛋白质 C.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D.用霉变花生制成的花生油烹调食品 5、(江苏苏州,1题)1月27日上午10点“国际化”启动大会在巴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大会以“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为主题,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庆祝国际化学联合会和居里夫人在化学领域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下列安排不属于本次“国际化”系列活动的是 A.纪念居里夫人诺贝尔奖100周年的庆祝活动 B.庆贺国际化学联合会成立恰逢100周年的活动 C.开展多种形式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的宣传活动 D.消除将掺杂使假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怪罪于化学的偏见 6、(山东临沂,6题)下列宣传用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新鲜、口感好,可以放心食用 B、食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蔬菜、水果能提供和补充多种维生素 D、缺铁会引起贫血 7、(山东济南,3题、)饮食健康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下列做法中,对人体无害的是 A、肉类食品添加大量的防腐剂 B、煲汤时放入适量加碘食盐 C、植物蔬菜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生产豆芽时加入高效增白剂 8、(湖南怀化,6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营养素只包括蛋白质、糖类和油脂 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C.人体缺钠会得佝偻病 D.大米富含蛋白质是我们生活的主食

人体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成专生理试题汇总 一.填空题 刺激引起某组织兴奋时,如果阈值较低,表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较高。 促胰液素可使胰腺分泌大量的______水_____和____碳酸氢盐________。 胆囊收缩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胆囊收缩和胰酶分泌。 胆盐在___回肠末端被重吸收后回到肝脏重新被分泌至小肠的过程称为胆盐的___肠肝循环。 当脊髓与高位中枢失去联系时,排尿障碍将表现为尿失禁,当支配膀胱的神经受损时,将表现为尿潴留。 当心率超过180次呼时,心室充盈时间将明显减少,每搏输出量减少。 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处于关闭状态。 动作电位的除极过程主要是由Na+的内流形成的。 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中介物质是钙离子。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 天。 肌肉收缩是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的结果。 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使血钙浓度升高和血磷浓度降低。 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兴奋标志是动作电位。 牵张反射包括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种类型。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位于肌梭中央部分的螺旋状感受器。 人在高温下劳动,能量代谢率__降低__,主要散热方式是__蒸发散热__ __。 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两种激素,它们是在下丘脑合成的,经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的。 肾小管中溶质浓度升高将引起尿量增加,这种情况称为渗透性利尿。 生理无效腔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 视干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上周缘部;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上黄斑中央凹。 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红细胞数目增加,淋巴细胞目减少。 吸收胆盐的部位是回肠末端,吸收维生素B12的部位是十二指肠末端。 细胞或生物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反应,它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兴奋,另一种是抑制。 心室肌的前负荷是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后负荷是心肌开始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 血钠浓度降低、血钾浓度升高均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血液凝固包括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被激活为凝血酶_和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_三个过程。 血液中的CO2可与血红蛋白的氨基血红蛋白结合而形成__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眼经过充分调节后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近点。 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 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以语言文字建立的条件反射的皮层功能系统称为语言中枢。 易化扩散必需依靠一个中间物即_蛋白质载体___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__顺浓度__浓度梯度扩散。 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主要刺激物是盐酸,抑制胃泌素释放的主要刺激物是盐酸。 应急反应时,体内以肾上腺髓质激素升高为主,应激反应时,体内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为主。 由突触前膜释放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性递质。 幼年时生长素缺乏将导致侏儒症症,而甲状腺素缺乏则产生呆小症症。 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最高的时期是在排卵后14天内,引起体温升高的激素主要是孕激素。 在呼吸运动的调节中,外周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O2 、CO2 和H+ 的改变;而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浓度的变化敏感。 在颈部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往往使呼吸变得____深慢___,这主要是由于_迷走神经是抑制呼吸_的结果。 在眼的折光系统中,由于晶状体的曲率半径可以调节,它的作用最重要。曲率半径越大,其折光力越强。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 %,60kg体重的人约为4200~4800 ml。 正常成人腋窝温度的范围是36.0~37.4℃,口腔温度的范围是36.7~37.7℃。 制造红细胞的原料为铁和_蛋白质;成熟因子主要是___ 叶酸______和维生素B12 。 自律性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是4期自动去极化。 二.单项选择题 安静时的细胞膜内K+向外移动是通过() A.扩散 B.入胞作用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E.被动转运 不属于类固醇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皮质醇 C.醛固酮

人体生理学复习题(含答案)

《生理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人体生理功能调节机制中,最重要的是C A.自身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 D.免疫调节 E.以上均非 2.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而兴奋时,膜外Na+迅速大量内流,属于:D A.胞纳 B.单纯扩散 C.主动转运 D.以通道为介导的易化扩散 E.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3.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 A.前负荷 B.后负荷 C.被动张力 D.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和 E.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 4.血浆的比重主要取决于:E A.红细胞数量 B.白细胞数量 C.血小板数量 D.血浆含水量 E.血浆蛋白含量 5.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是:B A.Ca2+和蛋白质 B.Fe2+和蛋白质 C.内因子和蛋白质 和蛋白质 D.叶酸和蛋白质 E.VitB 12 6.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区别在于:A A.因子Xa形成的过程不同 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 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 D.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过程不同 E.纤维蛋白稳定过程不同 7.心肌细胞超常期内兴奋性高于正常,所以:D A.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 B.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 C.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率快于正常 D.刺激阈值低于正常 E.自动节律性高于正常 8.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E A. 等容收缩期的心室容积 B. 等容舒张期的心室容积 C. 心室舒张末期的动脉压 D.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E.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9.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E A.血浆胶体渗透压 -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毛细血管血压 C.(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E.(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10.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由肺泡Ⅱ型细胞所分泌 B. 防止肺水肿发生 C.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优秀教学设计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较详细地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材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并介绍了钙、钠、钾、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则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这将使学生认识到,不经医生诊断,盲目食用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是有害的。 本教案设计时,主要以Na、Ca、I元素为例,介绍了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Fe、Zn、F、Mg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在《备课资料》中分别说明,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选用,以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1)意识到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2)促使学生形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哲学观。 教学重点 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激发兴趣→提供资料→拓展视野→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投影仪、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问]电视上大家经常看到补充“钙、铁、锌、硒”等广告。大家知道这钙、铁、锌、硒指的是什么?单质?原子?离子?元素? [生]回答:元素。 [问]大家是否知道,人体为什么要补充钙、铁、锌、硒等化学元素呢? [答](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知识可能回答出一部分) 补锌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补钙可以防止得软骨病(或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补碘可预防得大脖子病(或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病。 [注:也可给学生阅读保健药剂的说明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引入]以上事实证明,化学元素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但是这些元素从哪来呢?是否人体摄入这些元素越多越好呢?学习完今天的课同学们就可以解答这些问题了。 [板书]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讲解]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组成我们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板书]一、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引导学生看课本P95资料(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 [设问]人体内的这50多种元素在人体内怎样分布?它们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 [请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回答内容有:1.人体中,除碳、氢、氧、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都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2.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微量元素小于0.01%)。 3.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小,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很大。它们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问]在人体常见的元素中哪些是常量元素哪些是微量元素呢?

人体生理学试题(含答案)

人体生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最大通气量 2.粘液一HC03—屏障 3.基础代谢率 4.肾糖阈 5.眼的调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载体膜蛋白质通过构型改变完成物质转运功能,其特点是:、、。 2.为避免输血反应,临床上即使——同型输血,输血前也要做交叉配血;若为配血相合:主侧凝集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而,按异型输血的原则把握。 3.冠脉血流量主要取决于的高低。 4.一次最深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 5.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和。氧气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6.淀粉被水解为后才能被小肠粘膜吸收,蛋白质需要水解为——时才能被小肠吸收,它们的吸收均与钠离子的吸收相耦联,吸收机制为。 7.肾小球滤过膜由、和三层构成。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8.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大脑皮质既处于,又能产生。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 A.兴奋 B.适应 C.反馈 D.阈值 E.兴奋性 2.内环境稳态是指( )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E.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 A.阔值 B.动作电位 C.静息电位 D.反应强度 E.刺激强度变化率 4.下述不属于载体易化扩散特点的是( )

A.高度特异性 B.电压依赖性 C.饱和现象 D.竞争性抑制 E.与膜通道无关 5.物质顺电一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被动转运 D.主动转运 E.吞噬作用 6.细胞膜内,外正常的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 A.安静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 B.兴奋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 C.钠离子和钾离子易化扩散的结果 D.细胞膜上钠一钾泵的作用 E.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7.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安静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B.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C.其大小接近于钠的平衡电位 D.它是个稳定电位 E.在不同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8.下列关于血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没有代谢产物 B.血浆本身不具有凝固功能 C.向血浆中加入柠檬酸钠后血浆不会再凝固 D.血浆是从凝固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 E.血浆中各种电解质的浓度与细胞内液相同 9.急性化脓菌有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0.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 ) A.血细胞比容增大 B.血小板数量增多 C.血浆白蛋白增多 D.血糖浓度增高 E.血浆球蛋白增多 11.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此人血型是(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Rh型 12.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 A.大动脉血压 B.心房压 C.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舒张末期心室内压 E.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13.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 B. QRS波代表两心室去极化 C. ST段很稳定,表明心室肌处于静息状态 D.PR间期延长说明房室传导阻滞

人体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胃的排空 \ 4.紧张性收缩 5.粘液-HCO3-屏障 二、填空题 1.消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2.食物对胃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_______________胃的排空,食物对十二指肠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_______________胃的排空。 3._______________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同时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胃液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糖类在小肠被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主要是以 ( 形式被吸收,它们的吸收均与的吸收相耦联。 6.胃蛋白酶原在的作用下,被激活为胃蛋白酶。 三、选择题 1.关于基本电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生电性钠泵的周期性活动有关 B.当其除极的幅值超过一定的临界时,可触发一个或多个动作电位

C.它本身不触发平滑肌收缩 D.去除神经体液因素后不能产生 、 E.是平滑肌收缩的控制波 2.关于消化器官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B.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介质C.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 D.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无调制作用 E.内在神经丛存在于粘膜下和平滑肌间 3.人的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 】 A.凝乳酶 B.蛋白水解酶 C.麦芽糖酶 D.溶菌酶 E.肽酶 4.关于胃的蠕动,正确的是() A.起始于胃底部 B.空腹时基本不发生 ^ C.蠕动波向胃底和幽门两个方向传播 D.发生频率约为12次/分

医学生理学问答题及答案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有时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控制,故可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自身调节是生理功能调节的最基本调控方式,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下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较为缓慢,但能持久而广泛一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者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1.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其形成原理是什么?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的形成原理主要是:(1)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胞内为高K+,胞外为高Na+、Cl-。(2)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形成K+电-化学平衡,静息电位接近K+平衡电位。(3)Na+的扩散:由于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K+- Na+渗漏通道。(4)Na+- K+泵的活动也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原因之一。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发生短暂的、可逆的膜内电位变化。其波形与形成原理:波形时相形成原理 去极相(上升支) Na+通道开放,大量Na+内流形成 超射值(最高点) Na+电-化学平衡电位 复极相(下降支 K+通道开放,大量K+外流形成 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 K+外流蓄积,K+外流停止 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 由生电性钠泵形成 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 局部电位动作电位 刺激强度:阈下刺激≥阈刺激 Na+通道开放数量:少多 电位幅度:小(阈电位以下)大(阈电位以上) 总和现象:有无 全或无现象:无有 不应期:无有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化学教案 课题名称:第十二单元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授课人:兰州四十八中学刘永军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元素在人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2、认识合理膳食、均衡膳食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人体元素进行分析,合理安排膳食,保证人体健康。 2、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查看保健药品的标签或说明书等多种形式来丰富课 本知识。 三、德育目标 培养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的能力和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1、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在人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2、均衡膳食。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在平时应更加注意饮食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不良习惯。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内容:1、调查常见的保健品及药物中各元素的成分及含量 2、上网搜集有关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影响的资料 3、收集常见食品中各元素的含量等资料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人体内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物质,这些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元素与我们的 身体关系密切。 新课讲授: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学生阅读:书55页 小结:1、体的元素:50余种,其中较多的是11种,总质量为人体总质量的99.95%。 2、常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上,如钙、磷、钾 3、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下,如:铁、锌、硒、碘等 4、作用: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构成人体组织 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交流调查的报告:(以小组形式进行) (1)汇报钙的有关内容宣读 (2)汇报钠的有关内容展示 (3)汇报铁的有关内容 (4)汇报碘的有关内容 2、进行讨论:可正反方进行辩论、小组间相互补充、同学间互相补充 3、归纳、总结、整理: 钙:总量:约1.2千克;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①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 元素人体内

含量生理功能适宜摄入量摄入量过高对 人体影响摄入量过低对 人体影响主要食物来源碘(I) 钙(Ca) 锌(Zn) 铁(Fe) 硒(Se)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

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①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 元素人体内 含量生理功能适宜摄入量摄入量过高对 人体影响摄入量过低对 人体影响主要食物来源碘(I) 钙(Ca)

考点28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

考点28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 一、选择题 1. (10安徽7)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 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 的做法是【 】 A. 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经常开车上班 C ?使用节能灯泡 D ?节约每一滴水 2. (10重庆9).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干冰用来冷藏食品 D .福尔马林用来保鲜食物 5. (10昆明 6.)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的健康,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工业用盐NaN0 2腌制火腿 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C. 食用清水洗过的霉变大米D.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益人类健 康 6. (2010山东临沂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应尽量可能多吃含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 B. 防止“白色污染”,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 C. 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外出是较为低碳的出行方式 D. 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又能和硫酸铵混合使用 7. (10宽甸)2.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A .用工业食盐腌制的咸肉 B .含有“苏丹红四号”的红心鸭蛋 C. 已经有些霉变的大米或花生 D.牛奶经工业发酵后得到 的酸奶 8. ( 10广东省13)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以汉字“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 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有一种“海 宝”(如右图)的面料为羊毛(绒),内充物为无毒聚酯纤维。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聚酯纤维是有机物 B.这种“海宝”不宜用碱性强的洗涤剂 清洗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与聚酯纤维 A. 可以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C .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3. (10芜湖8) ?下列有关做法合理的是 A. 少量稀硫酸沾到皮肤上无需处理 C.炒菜油锅着火时应立即盖上锅盖 B .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D .甲醛溶液可用于水产品保鲜 B. 刚过期的食品仍可食用 D.无色透明的河水可放心饮用 ( ) A .工业用盐用来淹制咸菜 B. 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优秀教案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重点和难点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随时上网查阅资料。学生:①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元素人体内含量生理功能适宜摄入量摄入量过高对人体影响摄入量过低对人体影响主要食物来源碘(I)钙(Ca)锌(Zn)铁(Fe)硒(Se)②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上课带来。③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瓶(或牛奶袋),上课带来。教材分析课题2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

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教学设计活动一:观察与思考屏幕投影学生观看三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说(或猜)出疾病名称。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显示图片和疾病名称:粗脖子病、佝偻病、龋齿)思考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引出课题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4~P95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屏幕投影①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点评:图片切入,触目惊心,身边事例,真实可信。可谓开门见山,直击主题。其目的是引起学生思考:化学元素究竟与我们人体健康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进而认识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可谓是首尾遥相呼应。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学生阅读和课堂交流)投影一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小结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过渡下面着重讨论钙、碘、铁、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活动二:活动与探究投影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钙阅读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5~P97内容。并积极讨论:(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体生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体生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人体生理学》题库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2.复极化 3.内环境稳态 4.解剖无效腔 5.腱反射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l0分) 1.在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受刺激而发生兴奋时,动作电位可沿着纤维作-------传导,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幅度—---------—。 2.为了避免输血反应,临床上即使AB0同型输血,输血前也要做----------。 3.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 ------------ 、精神活动、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环境温度。 4.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 5.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是通过锥体系和—------------—完成的。 6.眼的调节主要包括—---------—的调节、瞳孔的调节和眼球会聚的调节。 7.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期------------ 分泌不足所致;肢端肥大症是由于成年后------------分泌过多所致。 8.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发生—-----------—变化。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关于心动周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心脏收缩或舒张一次构成的一个机械性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B.心动周期通常指左心房收缩和舒张的周期性活动 C.心动周期长短与心率快慢无关 D.。j心率的变化主要影响心动周期的收缩期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优秀教案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出人体的元素组成,知道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2.简单说出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知道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4.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 2.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标签或说明书,知道它们的主要成分; 3.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用具】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有关资料。 学生:1.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

2.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上课带来。 3.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瓶(或牛奶袋),上课带来。 【教学过程】 教与学,师生互动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 [屏幕投影]学生观看三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说(或猜)出疾病名称。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显示图片和疾病名称:粗脖子病、佝偻病、龋齿) [思考]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 [引出课题]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如下问题: [屏幕投影] 1.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2.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学生阅读和课堂交流) [投影]一、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C H O N Ca P K 001Fe Zn Se I 001?? ?? ????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主要有、、、元素) 常量元素(主要有、、)——含量超过.%无机盐微量元素(主要有、、、)——含量低于.% [小结]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过渡]下面着重讨论钙、碘、铁、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活动二: [投影]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钙 [阅读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讨论: (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对照下表,谈谈你对钙元素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