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对宫颈癌后装放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雷娟娟
PDCA循环管理法在放射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临床应用分析

收治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实施前后 PDCA 循环管理法
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所示。
二、 资料与方法
( 一)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放射科于 2018 年 1 月 ~ 2018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龄为(51.06±15.57)岁,男性患者有 16 例,女性患者有 14 例,
患者以及患者于同意书上签字,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0.05。
( 二) 方法
PDCA 循环管理法:P:护理部、放射科以及门诊部的主
任和护士长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管理制度、规章以及工
( 三)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 护患争执、投
诉、碘过敏、造影剂渗漏) 的发生概率进行比较。
( 四)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
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 ) 表示,采用 χ2 检
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放射科中,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法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安全性
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PDCA 循环管理法;放射科;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护理满意度
一、 引言
PDCA 循环管理法中 P 表示计划,D 表示执行,C 表示检
查,A 表示行动,即在管理计划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管理情
患者 60 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无 PDCA 循环管理,将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患者 60 例作为观察组患者,实
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研究

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研究近年来由于宫颈癌筛查技术的不断推广,使得许多患者在癌症早期被及时发现,引起患者重视,从而尽早进行干预治疗,以减少癌症对身体的危害。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跟进,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不断提高。
然而在手术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盆底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术后盆底功能异常的发生,在影响患者生活的同时,患者精神状态也会有所下滑。
因此,针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如何有效恢复盆底功能,减少对患者的身心损害,成为了临床工作中的重点研究方向。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与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康复不再局限于患者身体方面得以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方面也应得到保障。
宫颈癌术后诱发的盆底功能障碍,在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质量的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对于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而言,相对于再次通过手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选择何种无创性且高效的非手术治疗来预防或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和肌肉收缩能力,改善盆底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增强盆底肌肌力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通过这一治疗方法提高盆底肌的神经兴奋性和肌肉收缩能力,已成为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非手术手段之一。
(二)研究意义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常规的盆底肌训练、低频电刺激疗法、自我功能锻炼及行为指导、中医疗法、药物治疗等。
针对该疾病的其他治疗方法仍在不断探索中,其中低频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疗法的结合对该疾病的治疗开拓了良好的前景。
虽然当前存在相关研究证明低频电刺激加之生物反馈疗法对于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但是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和支撑,使之可以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中。
二、治疗方法(一)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后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即阴道电刺激和凯格尔盆底肌肉锻炼。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陈芳芳心理治疗及其放疗术后的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改善程度。
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治疗性作用。
本研究以98例宫颈癌患者为例,探析延续性护理方法对于宫颈癌放疗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98例宫颈癌术后进行放疗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纳入标准:①首选必须是经过行阴道镜宫颈管、诊刮术等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原位癌、宫颈鳞癌)的患者。
②年龄>20岁以上。
③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 )分期为ⅠB~Ⅱa 。
④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
⑤无严重的精神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
⑥完成8周的放疗术后的延续性护理。
排除标准:①未经病理学证实的宫颈癌患者;②具有合并其他严重的慢性病患者;③出现盆腔转移及多处转移性患者;④具有其他部位癌DOI :10.11655/zgywylc2019.03.092作者单位:033200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毒现场煤气浓度高,通风后再行施救,注意保护施救人员。
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体位,如口鼻有分泌物或其他异物时应及时予以清除或拍背部使之排出[2]。
纠正缺氧,CO 中毒患者接诊后应立即给予高流量给氧(不要超过24h ,注意氧中毒),这是抢救CO 中毒患者的关键。
氧流量维持于8~10L /min ,促使COHb 解离,血液及时氧合从而改善组织缺氧,减轻脑水肿等,防止其他并发症。
注意保暖:ACOP 多为冬季,防止患者冻伤、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情况。
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采取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尽快到医院进一步救治。
3ACOP 的护理措施3.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ACOP 时引起一系列前述病理生理改变,当人体吸入CO 后,引起组织缺氧,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非常敏感,常最先受累,可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严重时呼吸心跳骤停。
PDCA管理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PDCA管理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PDCA管理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放疗,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异常,根据护理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PDCA),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继而探讨PDCA管理在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及术侧上肢容积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PDCA管理针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消除放疗的副作用,提升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PDCA管理;乳腺癌;放疗;患肢功能恢复;本次研究着重于探讨乳腺癌患者接受放疗的临床护理方式及对其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特此选择30例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为参照,研究PDCA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占15例,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放疗,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异常,根据护理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康复护理,均为女性,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8.5±3.5)岁;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PDCA),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9.5±3.5)岁,两组患者均已通过相关检测,排除其他恶性肿瘤疾病,均自愿参与,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PDCA管理体系,具体方法如下。
宫颈癌后装治疗患者疼痛的护理策略及应用效果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5]尹静.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5):1743 1744.[6]郑丽.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CD].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20(7):158 159.[7]杨绍平,曾婧,段振燕,等.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0):698 700.[8]李桂敏.微信平台同伴教育在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6):95 98.[9]秦洁丹,蒋兰芳.延续护理对子宫颈癌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 自我效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221 223.[10]安小芳,李小颖,吕军,等.社会支持与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3):351 353.[11]魏晚霞,李君芳,刘东星.院外延续性护理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评价[J].当代医学,2018,24(28):117 119.[12]沈苏桃,汪艳红.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9):1122 1124.(本文编辑:李小玲)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0.19.038工作单位:360000 南昌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四病区郭丽君: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收稿日期:2019-06-01宫颈癌后装治疗患者疼痛的护理策略及应用效果郭丽君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后装治疗患者疼痛的护理策略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于本院行后装治疗的7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
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PDCA管理

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PDCA管理吴国超;叶锋【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in health education of tumor radiotherapy patients.Methods From Jan 2015 to Dec 2015,565 tumor patients during radiotherap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9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67 cases) randomly.The control group was received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ceived PDCA cycle management.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control group (x2 =97.18,P < 0.01).Patient satisfa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x2 =57.45,P <0.01).Conclusion PDCA cycle management can realize fine management and individualized management in health education of tumor radiotherapy patients,and promot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quality.%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565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8例)与对照组(26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对健康教育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x2=97.1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57.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使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实现精细化、个性化管理,推动健康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期刊名称】《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年(卷),期】2017(024)003【总页数】3页(P278-280)【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肿瘤患者;放疗;健康教育【作者】吴国超;叶锋【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87医院医务处,海口571159;解放军第187医院医务处,海口5711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放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患者对放疗知识的缺乏加上放疗的诸多不良反应,很多患者在放疗之前即对放疗存在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部分患者提前中断放疗疗程,影响放疗疗效。
基于自我管理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与自我效能的影响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性在本次研究中,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行路径化护理管理的患者NOSIE量表中的激惹、抑郁、精神病表现和退缩评分均更降低,个人兴趣、个人卫生和社会能力评分均更高,并且在住院治疗期间的不良发生率更低(!<0.05)o在护理前通过对患者基本信息的掌握,并患者属的理与支持,能有效提升治疗依从度,确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并且对后期康复训练的指导也十分有利徨通过后期康复训练、出院院后的定期,促使患者能够有效的护理,精神,能够降低复发概率卩°'。
在路径化护理管理中,患者和家属有的治疗和护理操作均明确知晓,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不理解的能够提,有效,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叫并且在此过程中,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对患者的护理,更多的支持,不良患者的刺激,有利于患者与周围环境、人际关系保持良好、和谐状态,进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卩役,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路径化护理管理U能有效精神,进,不良的生,确患者住院安全。
参考文献⑴王辉,肖露苹,高文,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0):276-277.⑵何智*,黄海燕•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1&9-190.⑶李莲坤,张长虹•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6(6):94-95.[4]李西乐•路径化护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14):2124—2126.⑸何智*,黄海燕•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193-194.[6]方敏•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191-192.卩]张云艳.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3):79.[8]迟新丽•人性化护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南,2019,179):216-217.[9]吴晓晴•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效果[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9):105-106. [10]易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探究[J]•中国卫生标管理,2018,921):178-180.[11]王晓丽•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J].理医生,2018,2419):279-280.[12]任静,韩增英•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8,37(5):152-154.(收稿日期:2021-02-13)基于自我管理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与自我效能的影响张杰叶萍刘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0)【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癌手术患者应用自我管理导78 5A护理模式对生命质量以及自我效能8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CA对宫颈癌后装放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雷娟娟
发表时间:2018-11-08T16:52:03.9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作者:雷娟娟
[导读] 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生命质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QLQ-C3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8%<23.53%),且P<0.05。
结论给予宫颈癌后装放疗患者PDCA管理,可有效改善其生命质量,改方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雷娟娟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510180
【摘要】目的评价PDCA管理对宫颈癌后装放疗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择68例宫颈癌后装放疗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干预、PDCA管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生命质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QLQ-C3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8%<23.53%),且P<0.05。
结论给予宫颈癌后装放疗患者PDCA管理,可有效改善其生命质量,改方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PDCA;宫颈癌;放疗;生命质量
前言
对于宫颈癌患者而言,其长期治疗过程中因患者自身心理状况、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经济、家庭、职业等诸多因素影响均有可能使得患者出现心理敏感、情绪悲观、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而这种心理障碍又会进一步影响其治疗效果,由此可见,对患者展开科学、有效临床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2]。
PDCA管理模式又称戴明循环,是一套被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循环体系,即通过计划( 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四个环节周而复始循环而达到不断优化质量控制的目的。
在本研究中,笔者以宫颈癌后装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析PDCA对宫颈癌后装放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分析对象均来源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后装放疗患者(均经临床细胞学、病理学诊断确诊),其研究样本量为68。
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上述入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34例患者中,其年龄为26~64(54.64±2.67)岁;病程11~20(15.23±1.87)月;其中,19例腺癌,15例鳞癌。
观察组34例患者中,其年龄为27~66(54.59±2.06)岁;病程12~21(15.38±1.54)月;其中,18例腺癌,16例鳞癌。
经统计,得出P>0.05,组间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案
本研究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即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干预、生活护理以及饮食、运动指导等)。
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PDCA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 P:首先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同时,结合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的认知情况与自我护理能力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2)D:根据所指定的计划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干预,且医护人员具体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做到有针对性,突出重点。
(3)C: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讨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不断优化护理计划。
(4)A:定期总结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护理注意事项,对于所发现的问题,医护人员必须要查明原因,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修正计划,完善护理干预工作标准,如此反复循环。
1.3观察指标
采用QLQ-C30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设置每项内容评价总分为100分,评分越低表明其生命质量越高[3]。
此外,对比两组患者后装放疗不良反应反应发生情况,如放射性直肠炎,感染,阴道炎,并计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处理方法
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卡方χ2检验;QLQ-C30评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QLQ-C30评分对比
经统计,得出观察组QLQ-C3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且P<0.05。
表1 两组QLQ-C30评分对比(分,)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经统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2/34,其中,1例放射性直肠炎,1例感染),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8/34,其中,3例放射性直肠炎,3例感染,2例阴道炎),且组间差异显著,χ2=4.22,P<0.05。
3.讨论
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往往流于形式,在具体操作实践过程中其效果也不尽理想。
PDCA管理模式却能针对患者治疗过程的实际情况而找出患者在诊疗中的问题,在计划环节,医护人员主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生理、心理以及治疗现状而制定的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因此,在具体实施时,可有效解决患者治疗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实施与检查环节,医护人员则能够及时发现原定计划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有利于实施计划的不断完善改进。
最后,总结上述三个环节,并根据情况再次进入下一循环。
如此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护理质量也能够不断的优化控制[3]。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后QLQ-C3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8%<23.53%)且P<0.05。
由此可见,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相比,PDCA循环可在有效改善患者护理后的生命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后装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PDCA应用于宫颈癌后装放疗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芳,朱红卫,张敬,等.同步放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1):24-27.
[2]江梅英,谢小萍,刘燕珍,等.综合社会支持对年轻宫颈癌放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6,14(28):2963-2965.
[3]程伟荣.PDCA循环护理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尼卡地平化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