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

合集下载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收入确认中存在的差异分析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收入确认中存在的差异分析

ACCOUNTING LEARNING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收入确认中存在的差异分析文/李刚摘要:会计准则与税法由于制订主体不同,使得两者差异的客观存在。

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和税法相关规定,从制度规定的角度进行了会税差异的分析,并对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收入确认差异的协调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税法;收入确认;差异会计和税法之间具有相互关联性和差异性,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在收入上的差异具有历史性和客观性,从短期内难以消除。

随着新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大会税之间的差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入,对会计核算工作和税收征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两者之间的差异协调势在必行。

如何正确掌握会计准则的规定,并做好会税差异的调整使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收入确认中存在的差异(一)收入确认条件的差异《新会计准则—收入》中规定,企业同时满足将商品风险和报酬进行转移,并不保留管理权以及收入和成本能进行准确的计量,预计经济利益能流入企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收入的确认。

而税法在进行收入确认时,和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是税法并不考虑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的因素,只要其他因素满足即可。

这种情况下,税法只确定了收入的行为,而不考虑到以后经济事项的变化,这样规定可以维护税法的刚性,降低税收征收风险,但也可能导致企业的应税收入增大,提高了企业的纳税负担。

(二)分期收款销售收入差异分期收款在新会计准则规定中,将其视同融资性质的款项,应按照相关合同的公允价值进行销售收入的确定,而合同的签订价格和合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按照实际利率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摊销,摊销金融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对分期收款进行收入确定时相对简单,并没有考虑到公允价值的因素,而只是依据了合同价款和时间规定进行了收入的确认。

这种情况下,税法可以进行固定的税收征收,不需要考虑未来公允价值变动对收入的影响,而会计准则规定需要充分考虑到未来收入实现的可能性,并将合同价格和公允价值的差额进行了期间损益调整,以完整的反映出企业未来一定期间内收入完成情况,更好的体现了会计的客观性原则。

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

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

时 , 先 , 会 计 上 确 认 的投 资 收 益 3 0万元 与 按 税 法 规 首 将 0 定确 认 的投 资收益 2 0万元 的差 额 9 1 0万元 , 调减应 纳税 所 得额 ; 然后 , 将 免 税 收 入 2 0万 元 , 减应 纳 税 所 得 额 。 再 1 调
这 样 , 会计 利润 的基 础 上 , 调 减应 纳 税 所 得 额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万 在 共 0 元 (0 2 0 , 9 + 1 ) 既反 映 了税 法 与会 计 准则 的 差异 及 纳税 调 整 情况 , 反 映 了企 业 享受 的税 收优 惠情 况 。 也 2投资 损失 的确 认与 申报 。 .
一 论 坛 l UN T AN L
投 资 企 业 实 现 的 净 利 润或 经调 整 的净 利 润 和 持 股 比例 计 算 应 享有 的份 额 , 认 投 资收 益 , 记 “ 期 股权 投 资—— 确 借 长 损 益 调整 ” 目, 记 “ 科 贷 投资 收 益 ” 目 ; 投资 企业 宣 告 发 科 被 放 现 金股 利 或利 润 时 , 资 企 业按 持 股 比例 计 算 应分 得 的 投 部分 , 冲减 长 期股 权 投 资账 面 价值 , 记 “ 收 股 利 ” 目 , 借 应 科 贷记“ 长期 股 权 投 资—— 损 益 调整 ” 目 ; 科 收到 被 投 资企 业 宣 告 发 放 的 股 票 股 利 , 进行 账 务 处 理 , 在 备 查 簿 中 登 不 而 记 。但 是 根 据税 法 规定 确 认 的投 资 收 益 , 般 是 指企 业 实 一
例 3: A公 司持 有 B公 司 4 %的股权 , 0 能够 对 B公 司施 加重 大影 响 。 A公 司在 取得 该项 投 资时 , B公 司各项 可辨 认 资产 、 债 的 公 允 价值 与其 账 面 价 值 相 等 , 负 双方 采 用 的 会

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执行的计划经济,财税是不分家的,因此当时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的是高度统一的。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

欢迎阅读。

背景知识: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执行的计划经济,财税是不分家的,因此当时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的是高度统一的。

改革开放以后,进行市场化改革,市场主体多元化,不再是清一色的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国家必须进行依法管理,因此就分别有了会计法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税法等。

会计与税务的分别立法,自然就带来了税务与会计的差异。

财政部在2015年2月份宣布废除了39项会计准则制度,目前留下继续有效会计准则制度有三项:1、企业会计制度;2、小企业会计准则;3、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是一个过渡产物,与其配套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11.2.11废止)和《小企业会计制度》(2013.1.1废止)已经先后废止,可以预见该制度的废止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因此,本文更多以《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来分析税会差异的处理原则。

一、税会差异所指的“税”包含那些?一般日常所说的税会差异的“税”主要是指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

流转税的税会差异主要要来自于会计核算收入的确认原则与税法规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义务产生等。

最常见有增值税、消费税涉及的视同销售,营业税涉及的预收款纳税义务产生,增值税、营业税提前开具发票纳税义务提前,会计上由于按照准则判定不符合收入确认而税务上却须确认纳税义务等。

流转税产生的税会差异相对简单。

企业所得税由于本身比较复杂,与会计核算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等密切相关,所以涉及的税会差异就很复杂。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对于税会差异的处理原则(一)资产方面1、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采用金融资产四分类方法,对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均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持有期间利息的计提在约定付息日,不采用实际利率法。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差异分析与对策探讨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差异分析与对策探讨

业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进步。阳
参 考 文 献 [ 1 】 黄嫦娇 . 基 于 目前 房 地 产 形 势 下 探 讨 投 资性 房 地 产 有 关 会 计 处理 问题[ J ] . 中国总会 计师. 2 0 1 2 ( 5 ) . [ 2 】 张奇峰 , 张鸣 , 戴佳 君 . 投 资 性 房 地 产 公 允价 值 计 量 的 财 务影 响 与 决 定 因素 : 以 北辰 实 业 为 例 [ J【 3 】 邓亦 文 . 投 资 性 房 地 产 后 续 计 量 的 纳 税 调 整 及 账 务 处 理—— 基 于 会 计 与税 法 暂 时性 差 异 的理 论 分 析 [ J ] . 会 计 之 友. 2 0 1 0 ( 3 0 ) . [ 4 ] 欧 阳爱平 , 潘天 笑. 投 资性 房 地 产 公 允 价 值 会 计 政 策 执 行 情 况评 析 【 J 】 . 会 计之 友 . 2 0 0 9 ( 1 5 ) . 【 5 】 宋 家兴 , 王欣 健 , 梁武 全. 经 济环境 对公 允价值 计量影响 的研 究一~ 以上 市公 司投 资性房地 产计量 属性选择 为例[ J 】 . 财 务与 会计 . 2 O 1 2 ( 2 ) . 【 6 】 谭畅. 对投 资性房地 产会 计后 续计量 的 思考川 . 国 际 商 务 财
些差 异 。
二 、对会计与税法之间差异 的分析
( 一) 差异一 : 关于资产方面
首先, 会计和税法在对 资产的某些规定上存在一些差异。我们
四 结束 语
总之 , 在 目前房地产行业投资性房地产经济增长点突出的情 况下 , 投赞 f 生房地产会计准则 的应用实现, 不仅对于房地产企业投 资性房 地产财务管理 以及 会计行为的规范 化发展有着积极 的意 义, 而且投资性房地产 会计 准则计量模式对于企业财务管理 以及 运营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 在实际管理 以及处理应用 中, 应 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 选择合适 的计量模 式进行应用, 推动房地产企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差异分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差异分析
纳税调整 。
所得额条件 , 并且要求年度应 纳税 所得额 、 从业人数 、 资 产总额等三个指标符合特定条件 的企业 。 二、 对投资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不 同 《 小企业会计准则》 根据投资的持有期限将投资分为 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 小企业购入 的能随时变现并且 持 有时间不准备超过 1 年( 含 1 年) 的投资成为短期投 资 ; 将小企 业准备长 期持有 ( 超过 1 年) 的投 资成 为长期投 资, 长期投资根据性质又分为长期债 券投资和长期股权 投资。 而《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按照投资 的性质将投 资资产分为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 资两类 , 不考法实施条例》 的差异 分析
晏晓波 高建胜 赵 平 柏 松
摘要 : 从2 0 1 3 年1 月 1日起 , 《 小企业会计准则》 开始实施 。尽最大可能使小企业会计 核算方 法与企 业所得税法 的规定 保持一致 , 减少 会计利 润与应纳 税所得额 的差异 , 以减轻小企 业财务人 员纳税 申报 的_ 丁作 量 , 是财政部 制定 《 小企业会计 准则 》 时遵循的一个重 要原则 。但是 , 《 小企业 会计准则 》 与《 企业所得税法 实施条例》 仍有不 少差 异 , 纳 税人 只有掌握 这些差 异 , 才能避免纳税风险 。
已经逐渐进入经济生活 , 并且会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
首先估测被评估 资产 的重置成本 , 然后估 测被评估 资产 业 已存在 的各 种贬损 因素 ,并从其 重置成本 中扣 除 , 得 到被评估 资产 价值 的一种方法 , 其适 用于继续使用 前提 下 的资产评估 。 它是从 重新购建一项资产所需费用 支出 的角度来评估 资产的价值 , 所 以资产 的价值 与其取得 成 本实 际相关也是适用 成本 法进行评估 的前提之一 。 所有 用益物权都具有独立 于所依 托实物 的收益 性 , 若用成本 法评估 用益 物权 的价值 ,无 异于 将用益 物权等 同于物 权, 这忽略 了用益物权 在法律上的界定 。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的差异分析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的差异分析
法 ; 纳 税 调 整


会 计 准 则对 非 货 币 性 资产 交 换
的 定 义
根据 《 业会计准则第 7 企 号 非 货 币性 资 产 交 换 》 的规 定 ,非 货 币性 资 产 交 换 是 指 :交 易 双 方主 要 以存 货 、固 定资 产 、 无 形 资产 、和 长 期 股 权 投 资 等 非 货 币性 资 产 进行 的交 换 。该 交 换 不 涉 及 现 金 或 只 涉 及 少 量 的货 币性 资 产 ( 补 价 ) 货 币性 资 即 。 产 ,是 指 企 业 将 以固 定 或 可 确 定 金 额 的货 币 收取 的 资 产 ,包 括 现 金 、银 行 仔 款 、 收账 款 和 应 收票 据 以及 准 备 持 有 至 到 期 投 资 的债 务 投 资 等 。货 币性 资 产 以 外 的 资产 为非 货 币性 资产 。认 定 涉 及 少量 货 币性 资 产 为货 币性 资产 交 换 ,通 常 以 补 价 占整 个 资 产 交换 金 额 的 比例 低 于 2 % 作 为 参 考 。 5 支 付 的 货 币性 资 产 占 换 入 资 产 公 允 价 值 ( 占换 出 资 产 公 允 价 值 与 支 付 的 货 币性 或 资 产 之 和 )的 比例 ,或 者 收 到 的 货 币性 资 产 占换 出资 产 公 允 价 值 ( 占换 人 资产 公 或 允 价 值 与 收 到 的 货 币性 资 产之 和 ) 的 比例 低 于 2 %的 ,视 为非 货 币性 资 产 交 ;高 于 5 2 % ( 2 %)的 ,则 视 为 以货 币性 资 产 5 含 5 取 得 非 货 币性 资 产 。
产 的 成 本 ,公 允 价 值 与 换 出资 产 账 面 价 值 的差 额 计 入 当 期 损 益 。 非货 币性 资产 交 换 未 能 同 时 满 足 上述 两 个 条件 的 ,应 当 以换 出资 产 的 账 面 价值 和应 支付 的 相 关 税 费 作 为 换 入 资 产 的 成 本 ,不 确 认 损 益 。 1 不具有 商业实质 的非货币性 资产 交换 的会 计 处 理 【 】甲 乙均 为 一 般 纳 税 人 , 例 甲以 产 品 M 与 乙的 产 品 N 交 换 。换 人 产 品 均 以 库 存 商 品 核算 ,并 取 得 对 方 开 具 的 增 值 税 专 用 发 票 。M 的账 面 价 值 3 0 0 ,不 含税 市 50 元 场 价 为 5 0 0元 。N 的账 面 价 值 为 6 0 0 00 10 元 , 已计提 存 货跌 价 准 备 10 0元 ,市 场 0 1 价 为 5 0 0元 。 假 定 上述 交 换 不具 有 商业 00 实质 ,会 计 处 理 按 照 换 出 资 产 的 账 面价 值 计 算 ,不 确 认 损 益 。而 根 据 中 华 人 民 共 和国增值 税暂行条例 ( 0 8年修订 ) 20 》的 规 定 ,该 交 换 应 作 为 销 售 货 物 。 其增 值 税 销项 税 额 应 为 8 0 元 。 甲 的 会计 处理 如 50 则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企业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企业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1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与新的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2 制定这两个标准的主体不同。虽然说税 法的制定 。 . 1 税种要会
11 适用 于企业 的范围不同。 企业所得政司 , 实际上两个部 门作为 国家的政府职能 , 它的 人 民共 和国公司法》 《 、中华人 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的规 角色我们 给它定义 , 税务总局是个大出纳 , 财政部是个大会计 , 管 定成立的有限责任公 司和股份有 限公司 。 根据《 中华人 民共和国 帐的, 我预算收入都有哪些 , 怎么组成 , 我监督人库 , 预算支出都 全 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中外合 资经营企 业 有哪些由它来安排预算 , 这个钱从哪儿来 , 是由出纳来收 。 国家税 法》 《 、 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 、 中华人 民共和国 务总局实际上是一个出纳都叫不了, 叫收款员 , 只收税 , 出这一 支 外资企业法》 《 、 中华人 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块儿不归他, 归到财政部。作为两个不 同的政府部 门, 的职能 他们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乡村集体所有制 不 同, 他们在制定有关政策 的标准方面也是不 一样 的, 主体不一 企业条例》 的规定成立 的企业 , 但不适用 于个人独 资企 业 、 合伙 样 , 所以两个不 同的政府 , 不可能制定出不 同的东西来。
企业。而新会计 准则适用于在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境 内设立的企业 22 制定标 准的 目标不 同。税法制定 的目标应该主要是公平税 . ( 包括公司。 包括个人独资企业 、 合伙企业 ) 。
负、 公平竞争 , 保证 国家财政收人的完成 。那么作为财政部制定
1 《 . 企业所得税法》 2 适用于非企业组织 。《 企业所得税法》 不仅 会计标准 ,它制定新 的会计准则的 目标主要是要求我们 的企业 适用于企业 。 还适用 于其他取得 收人的组织 , 包括 根据《 事业单 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主要是为了真 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 的规定成立 的事业单 位 , 根据《 社会 团体 实性、 客观性 、 可靠性 , 主要是从这个方面来制定会计准则 。 登 记管理条例》 的规定成立 的社会 团体 , 根据《 民办非企业单位 3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处理原则与方法

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在收入确认中的差异分析

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在收入确认中的差异分析
赵 光 宏


在 收 入 确 认 条 件 方面 的差 异
以看 出, 所得税收入与会计 收入 的确认条件有差异。现 以销售
1 . 准则 中收入 的确认更 注重实质重于形 式和谨慎性 会计
商 品收入的确认条件作为参照来进行分析。 第一个条件是 “ 风险和报酬 的转 移” 。根据 收入准则的解 释, 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 , 主要 指商品 由于贬值 、 损坏 、 报废造 成 的损失 。商 品所有权上的报酬 , 是指商品 中包含的未来经济 利益 , 包括商 品升值等给企业带来 的经济利益 。 这里所说 的“ 风 险和报酬 ” 是指与商品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但这种与商品有 关 的“ 主要风险和报酬 ” 本质 上属于企业 经营风 险, 由企业的税 后利润来补偿 , 国家不享有企业 的所有利润 , 因此不应承担企业 经营风险。这一条不符合所得税法收入的概念要求 。 第二个条件是 “ 是否保 留管理权” 。收入准则把它解释为
使企业取得高于同类产 品的利润, 为企业带来更 大效益 。因此 ,
企业 内部管理产生的问题负责 。另外从税法 角度来说 , 谁控制 及时、 准确 有效地共 享 , 作为一种科 学的系统 为企业 环境管 理工作提供必要 、 有效 的信息支持的过程 。 在新 的绿色消费浪潮面前, 中国乡镇企业应积极主动传播
5 6
商 品并不重要 , 只要商品所有权发 生的变化 , 就应该确认 为收 入 ; 以这一条也不适用于所 得税 法确认 收入 。 所
所得税 收入 还包括视 同销售货物 、 转让财产或提供劳务 收入 。
3 . 国家出于鼓励 纳税人 的某种经 营行为或 者避免 因征税
企业绿 色理念 、 进行绿色生产 、 树立绿 色形 象。这也将是企业带来 巨 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