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短线匹配法在节段梁预制的应用
连续梁短线法节段预制线型控制技术

连续梁短线法节段预制线型控制技术连续梁是大跨度桥梁结构中的一种,通常由多个梁段构成,相邻两梁段通过预压力以及衔接段互相牵引,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结构。
对于这种结构,线型控制尤为重要,因为每个梁段的高程、横向位置和曲率都直接影响连续梁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目前,在连续梁的建设过程中,预制线型控制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技术将线型数据提前生成,并通过计算机数控制的工艺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利用 precision的生产线方式、高精度的加工设备以及严格的工艺流程进行制作,从而精确地控制梁段的线型。
具体而言,预制线型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节段预制和线型数据控制。
节段预制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数控加工、模具根据设计方案热成型和精密测量等步骤,制作出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的梁段。
在这个过程中,制作人员必须精准地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操作。
若出现偏差,就会影响梁段的线型,从而对整个连续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线型数据控制技术主要采用高精度的三坐标测量设备,通过对梁段的曲率、高程、横向位置等进行测量和监控,实时提供梁段的线型数据。
通过对线型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保持梁段的线型符合设计标准。
在实际工程中,采用节段预制和线型数据控制技术的连续梁结构,在建设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工艺效率和质量可控性。
预制的梁段不仅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避免现场的误差累积和质量不稳定问题。
综上所述,预制线型控制技术已经深入应用于连续梁的建设中。
通过把线型控制放在梁段的生产环节中进行监控和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流程的精确度和质量的控制,为连续梁的品质和寿命提供可靠的保障。
短线法节段预制施工讲义(铁五院)

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施工工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1短线法节段预制施工原理节段拼装桥梁,是将梁体横向划分为若干个混凝土节段,在工厂或工地附近制梁场预制后,运至桥位,然后通过施加预应力将节段整体拼装成为桥梁的一种施工方法。
是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桥梁施工方法,93年铁五院从国外引进,开始建设国内铁路桥梁,近几年国家大力提倡节段拼装预制桥梁。
与其他桥梁施工方法比较,节段拼装施工法具有以下优点:(1)造价较低,节段预制梁的运架设备比较小,造价低,比起铁路上900吨的32米预制箱梁的运架设备,节段拼装梁运梁车很小只需要运输100吨左右的梁段,节段梁尺寸很小,普通的平板运输卡车也可以运输,架桥机也比整孔预制梁架桥机规模小;制梁场选址灵活,节段拼装梁由于可以汽车公路运输,选择预制梁场位置时,不需要再设计桥位旁边征用土地,可以在距离桥位较远的地方建设预制场,而且预制常可以建造永久性工厂,为多条线路生产节段拼装梁段尤其对于城市桥梁,可以在远郊区选用价格低廉的土地建设桥梁预制厂。
(2)工期优势,节段拼装由于运输灵活,不像整孔预制桥梁那样,只能用一台或两台架桥机从桥位附近的桥梁场开始,逐孔向远处架设,节段拼装桥梁可以在桥下任何地方把梁段提起架设,这样可以加快架设速度;节段拼装桥梁可以在桥梁厂提前大量预制。
(3)安全优势,节段拼装梁重量较轻,运架设备简单,安全性高。
(4)质量优势,由于采用工厂化预制,消除了天气对桥梁质量的影响,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专门的养护设备,可以提高质量。
(5)跨径优势,由于节段拼装桥梁重量轻,运架设备简单,可以设计跨度更大的简支梁,目前高铁简支梁最大跨径为32米,以后最大也不会超过40米。
(6)环保优势,节由于在工厂集中生产,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自动化机械以及环保设施,可以减少浇筑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现场拼装为胶结,只有合拢缝为现浇,减少很大的环境污染,尤其对于城市桥梁建设极为有利。
梁场规划布局已经完成,临建也快结束了,现在只把短线法预制工艺讲述一下。
短线法预制节段桥梁施工技术的探究

短线法预制节段桥梁施工技术的探究摘要: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大力推动之下,我国桥梁技术发展速度日渐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我国在实际利用桥梁节段施工工艺开展桥梁建设时,国外已经逐步应用短线法预制阶段开展桥梁施工工作,应用范围大面积拓宽,我们需要针对短线法预知节段桥梁施工技术进行不断深化与探究。
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价值,服务于我国桥梁建设工作,最大限度拉近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短线法;预制节段;桥梁施工技术目前,世界大范围应用预制节段桥梁施工工艺开展相应的建设工作。
在施工材料以及工期方面,预制节段桥梁施工工艺远远优于整体性桥梁施工工作。
施工过程中呈现出平行流水作业的状态,不仅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问题,也可通过缩短施工进度的方式加快施工速度。
经济性以及便捷性较强,同样是预制节段桥梁施工工艺的优势。
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该项施工工艺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建设中对其进行科学使用。
一、短线法预制梁技术预制节段桥梁施工工艺在桥梁建设中已经普及,并不断地在施工工艺上获得新进展。
相比较于长线法预制梁施工工艺,短线法预制梁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桥梁施工工艺已经在经济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中国对短线法预制梁施工技术有所研究,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因此技术研究还不够成熟。
首先是将匹配模具安装,在模具进行预制梁的浇筑,当一段预制梁浇注施工完成之后,将该节段移动到模具的开口处,并调整好位置,以作为后续浇注施工的匹配节段。
其次,接下来的浇筑工序都是按照已经浇注完成的预制梁工作程序完成的。
在桥梁施工技术中,与长线法预制梁技术相比较,采用短线法预制梁技术更为符合桥梁施工的工艺要求,主要在于目前的桥梁设计构造更为复杂多变,工期紧张,并且在桥梁建设施工中,还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地调整节段的线型,采用长线法预制节段桥梁施工工艺很难满足这些技术要求。
长线法预制技术节段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对于没有太大水平波动的桥梁施工较为适合,而且由于采用循序渐进的施工方式而导致进度缓慢,工期比较长。
短线法预制梁施工

1. 短线法预制梁施工1)短线法预制箱梁概述短线法预制系指每个相同节段的浇筑均在同一个特殊的模板内进行,其一端为一个固定模,而另一端则为一个先浇筑的节段。
模板的长度仅为一个节段的长度。
采用此法时,模板是不移动的,而梁段则由浇筑位置移至匹配位置然后运到存放场。
浇筑段的位置是不变的,通过调整已浇好的匹配段的几何位置获得规定的平曲线、竖曲线。
2)一般规定(1)在短线法预制、拼装的整个过程中,要求安全员遵守个工程、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纪律,“三宝”用品规范穿戴,特殊工种要持证山岗。
(2)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严格进行规范的保护接零接地,并设置漏电过荷保护,露天作业的电动机械控制台必须采取防御安全措施。
(3)其中作业坚持“十不吊”,合理选择吊点、索具、指挥信号要规范、统一,必要时要配备对讲机确保信号畅通。
(4)预制场进口要设立“闲杂人员严禁进入”安全警示牌,严禁酒后作业、违章作业。
(5)架桥机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作业,严禁无证操作,操作人员应熟悉架桥机的《操作规程》,了解架桥机的机械构造、使用性能。
(6)按“架桥机检查记录”的每一项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恢复正常经有关人员责任人签字确认架桥机正常后,方可吊梁或过孔。
(7)风力6级以上严禁转运和吊装作业,并采取措施,固定好龙门吊和架桥机。
(8)夜间作业应由足够的照明,用电用火要防止触电及火灾。
3)龙门吊:(1)龙门吊要由有生产生产许可证的专门厂家制造提供,安装也要持证的专门队伍进行。
(2)龙门吊轨道基础要牢固,并安装调试好后,要求当地劳动部门按龙门吊验收大纲及其中机安全监察规程进行验收,发放起重机械准用证后方可使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
4)测量塔(1)基础施工专项方案要经过专家评审。
(2)基础承载力要经相关资质设计单位检算,并出具检算合格证明。
(3)临边设置高度不低于1.2m的双道防护栏杆,上杆1.2 m,下杆0.6 m,底部设置不低于180mm高的挡脚板,挂密目式防护网。
短线法预制节段桥梁施工工艺探究

短线法预制节段桥梁施工工艺探究摘要:在桥梁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大部分采用短线法预制节段施工方法。
在短线法施工技术应用方面,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对预制节段结构构造进行了解,然后进行施工工艺流程控制。
在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预制节段应用材料、施工方案及养护施工等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达到桥梁道路工程建设要求,不会影响到道路正常使用。
关键词:节段梁;预制;短线法;施工技术我国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短线法预制节段梁施工技术 ,在桥梁施工工程和建筑中运用比较广泛。
梁体节段预制是预制节段悬拼法普遍的施工方法,曲线桥梁预制节段一般采用短线法,侧模固定不动,而内模可以折叠收放,底模线形具有可调整性,其通过在内在轨道与节段连通可前后移动、旋转运动,从而使上一节段预制好后成为下一节段的端模,如此循环往复,大大提升底模利用率,节约占地面积,增加经济效益。
而且与整体性施工相比,节段梁预制拼装有利于节省施工材料,降低工程造价,便于平行流水作业,大大缩短工期。
一、概述短线法预制节段技术作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新型桥梁施工技术,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还不太成熟,所以,对其加强研究和分析,对于推进我国桥梁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运用短线法预制节段技术原理在预制场进行箱梁浇筑时,首先要在箱梁内安装匹配模型,完成部分预制梁浇筑,这一节段即可作为匹配节段,最终根据匹配节段所在的位置完成对应调整,调整标准以符合下阶段的桥梁线性要求为主,之后重复以上浇筑工序直至所有的桥梁预制工作完成。
相较长线法预制梁技术,短线法预制梁技术的优势较大。
短线法预制节段通过运用可移动内外模块,对模板的利用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可有效缩短建设工期;短线法预制可以适时调整节段线型,对桥梁施工有很好的适用性。
二、节段桥构造1、节段长度。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预制节段梁的型式主要有标准节段、合拢节段以及预应力跨中转向节段等等。
为了能够有效保证桥梁的结构符合设计方案以及标准规定的要求,可以选择几种类型共同施工的方式进行。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架桥机安装施工工法(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架桥机安装施工工法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架桥机安装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桥梁建设的技术方法。
通过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预制成多个短节段,并利用架桥机进行安装,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工法特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架桥机安装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施工效率高:利用预制的短节段和架桥机的机械化安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2. 施工质量好:预制短节段可以在工厂进行精细化加工,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一致性。
3. 结构优化: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可以优化短节段的结构设计和预应力布置,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4. 施工难度低:工法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大型施工设备,施工人员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三、适应范围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架桥机安装施工工法适用于中小跨径的公路、铁路桥梁以及轻轨、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预制成多个短节段,并采用钢筋预应力技术进行预应力布置。
安装时,利用架桥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短节段的拼装、调整和固定,以完成整个桥梁的搭设。
这一工艺原理充分考虑了施工过程与实际工程要求的联系,采取了科学的技术措施和先进的施工工艺。
五、施工工艺1. 准备工作:包括测量、标定、分段预制和质量检查等。
2. 架桥机安装:设备调试、吊装和安装预制短节段。
3. 短节段调整:采用调整设备对短节段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调整。
4. 锚固与连续浇筑:进行预应力张拉、固定和混凝土连续浇筑等工序。
5. 后处理与验收:包括短节段拼装、伸缩缝处理、表面装饰和质量验收等。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工人进行短节段的制造、架桥机的调试和操作,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七、机具设备主要使用的机具设备包括:架桥机、调整设备、钢筋加工设备、混凝土搅拌站、起重机以及施工车辆等。
八、质量控制进行质量控制需要采取措施对预制短节段进行检测、对钢筋进行预应力张拉控制、对混凝土进行配制和浇筑控制,并对拼装精度、表面质量和结构性能进行验收。
浅述短线预制梁几何线形控制技术

浅述短线预制梁几何线形控制技术1.短线匹配法预制的基本概念短线匹配法以预制第一个节段(一般称之为0#块)于固定端模和移动端模之间。
由于该节段也是整个跨度中所浇筑的第一块,所以也称为起始节段。
在起始节段达到强度要求之后,将它移动以取代移动端模的位置。
这时,将第二节段浇筑于固定端模和起始节段之间。
此时,起始节段也被称为匹配节段。
此工序将使该两段箱梁之间的接合而形成完整的匹配面。
重复使用该工序对随后的梁段进行浇筑到最后一个节段。
2.几何线形控制原理短线匹配法预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控制各预制节段在匹配位的空间位置,从而达到节段拼装后梁体的线形以满足设计线形要求。
梁段在预制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节段几何尺寸的改变所产生的转角效应,以达到竖向或水平线形调整的目的,即为:通过调整梁段上下缘长度形成竖曲线;通过调整箱梁左右外缘长度形成平曲线;通过预制梁段两个端面相对扭转拟合而形成路线平曲线超高缓和段。
3.预制单元的构成和主要控制参数3.1预制单元的构成短线匹配法运用预制单元以便节段的生产能在有限面积的预制厂内进行。
采用短线法预制时,一套标准预制单元包含的主要部件:模板系统——固定端模、底模、外侧模、内模。
测量塔——建在预制单元的两端。
3.2预制阶段主要控制参数主梁制造线形是指箱梁梁段在拼装场地无应力状态下的线形,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制造高度、相邻梁段间角度。
制造线形确定及制造控制考虑包括梁段轴向压缩、弯曲变形等在内的多种修正量。
制造几何控制的主要参数包括:①已拼装梁段间的夹角。
②已拼装梁段的纵向无应力尺寸。
③已成梁段横截面无应力尺寸。
4.预制坐标系及几何控制测点4.1测量系统设置①在预制台座施工完成后,根据其轴线位置施工测量塔,测量塔2个为一组,2个测量塔控制点间连线与其所控制的预制台座待浇段的中轴线重合。
测量时,以一个塔作测量塔,另一个塔作目标塔。
测量塔沉降及变形要求满足精度要求,并远离交通道路,与人员上下走道和平台相互间隔开。
短线匹配法节段箱梁预制实施方案

崇启长江公路大桥A2标 50米跨箱梁短线法预制施工技术方案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目录一、编制依据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二、工程概况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2.1工程概述 (2)2.2工程主要特点 (3)三、主要施工技术方案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3.1预制厂布置及主要设备配置 (3)3.1.1预制厂布置 (3)3.1.2主要设备配置 (7)3.2箱梁梁段预制总述 (8)3.2.1短线匹配预制工艺 (8)3.2.2箱梁预制施工测量 (9)3.2.3总体预制顺序 (11)3.2.4预制施工的总体操作程序 (11)3.2.5标准梁段预制程序 (12)3.3预制施工工艺流程 (13)3.4主要施工方法 (13)3.4.1箱梁模板 (13)3.4.2钢筋骨架的绑扎与入模 (19)3.4.3混凝土施工 (21)3.4.4梁段转运和存放 (26)3.4.5梁段出运检查 (267)3.5预制线型控制 (28)3.5.1模板精度控制 (28)3.5.2匹配梁段定位 (28)3.6质量检验标准 (31)四、组织体系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2五、资源及进度计划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35.1人力资源计划 (33)崇启长江公路大桥A2标 50米跨箱梁短线法预制施工技术方案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5.2机械设备计划 (34)5.3主要材料计划 (35)5.4原材料检验计划 (36)5.5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浅谈短线匹配法在节段梁预制的应用
【摘要】预制节段梁的浇筑方法主要有短线法和长线法两种,本文结合新加坡预
制场施工实践,重点介绍了短线法预制节段梁测量的施工工艺、几何监控的要点,
从测量系统的建立、空间定位、几何监控程序的运用来解释短线法的基本原理和
应用。
【关键词】几何监控短线法匹配测量
一、节段梁测量施工工艺
1.1短线法预制节段梁测量的施工工艺和工艺流程
1.1.1短线法预制节段梁施工工艺
根据节段梁的结构型式及成桥的线形特点,节段梁选用短线台座法进行预制。
短线台座法预制节段梁是指将一跨桥梁分成若干节段,根据节段类型布置所需预
制台座。节段梁浇筑时,其一端为固定端模板,另一端为已浇筑的节段梁(匹配
梁),浇筑段的位置不变,通过调整已浇好的匹配段的几何位置可以获得任意规
定的曲线。模板是不移动的,而节段梁则由浇筑位置移至匹配位置,然后运至存
放场。
2
1.1.2短线法预制节段梁工艺流程
短线法预制节段梁的测量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1
图2-1节段梁的标准的工作流程图
短线匹配法的基
把原始数据输入
GeoDesX
计算二次校核数据和对
咨询数据的核查
二次校准数据不匹配
核对咨询原始数据
导出GeoConX所需要的
数据并提交至预制场
输入转换后的数据
到GeoConX
第一节段测量数据
的放样(x,y,z)
固定好固定端模和
活动端模
节段梁的浇筑
测量控制点和端模
的坐标然后脱模
测量出的数据输入
至GeoConX(x,y,z)
对匹配节段的数据的放样
(并纠正上一段的误差)
匹配面的安装
测量匹配节段和端模上控制
点的坐标(X,Y,Z)然后脱模
测量的数据输入到
GeoConX(x,y,z)
输出预制的数据
(为了控制架设)
节段梁的浇筑
重复过程直到最后一节段的
准备预制
3
1.2短线匹配法的基本简介
几何监控的基本概念在于预制节段从现场坐标系到预制单元空间坐标的变
换。相邻两个预制节段将一起预制。几何尺寸的误差通过GeoConX程序监控并
在随后的节段梁的预制过程中得到调整。
短线匹配法以预制第一个节段于固定端模和移动端模(可能由固定端模代替)
之间。由于该节段也是整跨中浇筑的第一节段,所以也称为起始节段。在起始节
段达到脱模强度(12Mpa)后进行脱模并代替其活动端模的位置。此时,第二节
段浇筑于固定端模与起始节段之间,起始节段此时亦称为匹配节段。此工序将使
该两个节段之间的结合面形成完整的匹配面。重复第二节段的预制方法对随后的
梁段进行浇筑直至最后节段。然后用起始节段翻转并匹配起始节段另一侧的节段
梁,直至浇筑完成整跨的节段梁。
1.2.1测量仪器
实际的测量中要用到仪器如下:
平面及高程控制:全站仪、大棱镜、小棱镜、卷尺。
1.2.2预制组件
短线匹配法运用预制单元以便在有限面积的预制场进行。采用短线预制法时,
一套标准的预制单元应包括以下部分:
(1)固定端模;
(2)侧模及支架、内膜、底模及底模小车;
(3)测量塔及后视测量塔;
(4)轨道及卷扬机;
测量塔建在预制单元的两端,位于预制单元的中心轴线上并且垂直于固定端
模。单元中心轴线由放置在测量塔上的目标塔反光棱镜和全站仪确定。
1.2.3 预制单元的定位及坐标系
由于几何监控的精度取决于预制单元定位的精确度,因此在浇筑前须验证它
的几何关系。常规检测包括如下:
固定端模固定端模面须保持竖向垂直并与预制单元中心轴线成90°,及端
模上缘在水平位置,固定端模中点位于轴线上。
底模对于等高节段梁,底模须水平安置并与固定端模下缘良好搭接。底模中
心轴线必须在水平及竖向与固定端面板成90°。对于曲线节段梁,底模中心轴
4
线与固定端模模面之间的相关关系则以相对应的节段几何监控为标准。
侧模必须检查外侧模翼上拐角的标高并运用可调支架以调整拐角的位置。拼
装后外侧模的空间位置与目标空间位置误差必须控制在2mm以内。
1.2.4 几何控制测点
为了便于测量灌注节段梁及匹配梁的测点坐标,每一预制梁段须设置六个控
制测点。其沿节段中心的两个测点(B1& B2)用来控制平面位置的中心线是否
在设计位置,而沿腹板设置的四个测点(A1,A2,C1& C2)则用以辅助测量节
段梁的长度、位置及标高。测量预埋件分为两种类型固定端模侧与匹配梁侧,固
定端模侧预埋件采用加长型工装进行固定,其工装一侧固定于固定端模上,匹配
梁侧预埋件通过相应的工装与匹配梁预埋件连接牢固。其工装及预埋件见图1、
图2、图3、图4
图1测量预埋件图2 测量预埋件工装
图3 匹配梁侧测量预埋件固定图4 固定端模侧测量预埋件的固定
2.2.5 预制过程中的几何控制
GeoConX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控制各预制节段匹配梁的空间位置,从而达到
控制节段拼装后梁体的线型,以满足设计线型的要求。该软件将每跨梁段的控制
点的坐标以数据库的形式输入,结合所给的理论值及节段梁在匹配生产时的实测
值,经过必要误差修正,精确的计算出成型梁段在匹配位置时应处的空间位置。
预制过程中的几何控制主要流程如下:
(1)调整端模的垂直与水平并保证其与底模的中心线垂直。
(2)测量及调整匹配节段梁的精确位置。
5
(3)控制点的埋设必须在节段梁浇筑混凝土之前放置在现浇梁的顶板上。
(4)测量灌注后梁段及匹配节段各个控制点的坐标。
(5)将测量结果提交到测量工程师处,通过软件计算下一节段的控制点的
坐标,得出已灌注节段梁在作为匹配节段时的位置坐标(包括施工误差的纠正)。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整跨梁段预制完成。
二、现场测量的实际过程
2.1现场拆模前的测量
2.1.2 拆模测量
拆模测量必须在模型拆除前顶部横梁拆除后进行,模型班组在节段梁混凝土
浇筑完成后八小时后方可拆除模型顶部横梁并及时通知测量部进行节段梁的拆
模测量。
2.2数据的处理
拆模数据必须在拆模测量完成后及时处理,在表格中填入相应的数据并计算
出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然后通过偏差反算出现场测量的数据在理论数据的坐
标系中相应的数值,然后填入VSL提供的软件中,得出下一节段梁所需的匹配
数据。
2.3现场节段梁的匹配测量
2.3.1匹配准备工作
现场匹配测量在接到现场工序的匹配通知后,准备好现场匹配表格,到达现
场调整好该台座相对应的目标塔的反光棱镜,然后携带全站仪到台座对应的测量
塔,在全站仪设站完成后开始进行匹配测量。
2.3.2 匹配流程
由于测量的误差及每次测量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后视点会有一定的偏差,所以
在每次匹配工作开始前对固定端模上的参考点进行观测,得出其坐标点(X,Y,Z)
后,开始进行坐标的转换,在匹配梁的坐标转换完成后开始匹配测量。在匹配测
量前工序人员需要把匹配梁拉至大概位置(20mm左右)。匹配时首先调整其A1、
A2、C1、C2四个测量预埋件的标高至所需位置,调整标高时为了节约时间两两
对角调整直至四个点位置达到要求为止(误差0~+2mm),然后调整B1、B2点
在水平方向与中心线的偏差(误差0~1mm),再次调整其匹配梁在长度方向的位
6
置(PS、PS1为-8~-6mm,中间节段为-5~-3mm),调整完成后模型工序人员方可
合模,在合模完成后测量人员必须对其匹配梁进行再次测量确认其位置无误后通
知模型班组固定底模并对底模小车卸压,然后测量人员重新测量匹配梁位置,确
认无误后完成匹配工作。
四、结语
短线法预制工艺,技术新颖、工艺成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国内外多
个项目。通过遵循完善的施工工艺和流程,运用节段梁的几何监控软件,保证节
段梁预制的顺利进行。短线法关键在于几何监控,借助现代先进的软件技术,对
测量原始数据进行转换与校核,使得节段梁线性监控变得十分方便和有效。随着
短线法预制技术的得到广泛应用,短线法施工将在未来桥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
参考文献:
[1]李建斌,杨庆中,石现峰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分阶段施工的工程控制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钱建漳,周一桥采用长线法和短线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节段的比较
公路交通技术,2003,(5).
[3] 刘先鹏,刘亚东,秦宗平,戴书学,杨邵斌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施工技
术《施工技术》2005年12月第12 期.
[4] 葛耀君分段施工桥梁分析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