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漆画与日本漆器装饰手法之比较

合集下载

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漆艺的风格与特点

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漆艺的风格与特点

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漆艺的风格与特点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的漆艺在风格和特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将从漆器制作技艺、装饰题材和用途等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的漆器制作技艺在一定程度上相似。

无论是中国的“江南漆器”还是日本的“渡边漆器”,制作过程都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如木材的选取、漆的采集和提炼、底漆的刷涂、彩绘和抛光等。

制作漆器所用的漆料主要是漆树分泌的漆,由于漆树分布广泛,所以两国的漆器制作技艺都比较成熟。

其次,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漆器的装饰题材也存在一些差异。

古代中国漆器的装饰主题多样化,既有抽象的纹样,又有具象的人物、山水、花鸟等。

中国漆器常常以浓墨重彩的手法绘制,色彩饱满,形象生动。

而古代日本漆器的装饰题材则更加注重细腻和精巧,常常以自然万物和传统文化为题材,如樱花、菊花、鸟云等,以及歌舞伎、浮世绘等。

日本漆器的装饰画风优雅,色彩柔和,线条流畅,给人一种淡雅的感觉。

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漆器的用途也有所不同。

古代中国漆器的用途较为广泛,既有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如酒器、盘碗、器具等,又有作为礼器、祭器等的宗教用途。

在古代的贵族阶层中,漆器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古代日本漆器主要作为精美的装饰品使用,如梳子、笔筒、烟盒等,其制作和使用都与茶道、演武等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在总体风格上,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的漆器都追求独特的审美特点。

中国漆器强调气韵生动,重视造型和色彩的张扬,注重表现主题的豪迈和雄伟。

而日本漆器则更注重“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维,通过细腻的质感和雅致的装饰,表达出一种自然的美和平和的情感。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的漆艺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而闻名于世。

中国漆器注重气势恢宏和色彩的丰富,表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奢华和繁荣。

而日本漆器则更加注重精细和雅致,展现出日本古代文化的深沉和含蓄。

两者在漆器制作技艺、装饰题材和用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些差异都反映了各自民族和文化的特点,为两种漆艺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中日漆艺金缮审美比较

中日漆艺金缮审美比较

中日漆艺金缮审美比较作者:苏自兵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17期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中日两国的漆艺金缮审美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中日漆艺金缮审美思想中“和”、“实用为本”与“自然相生”,圆、乐、满、动与和、敬、清、寂;“大美” 、“大气”与“精致”、“纤细”审美特点。

通过比较使人们对中日漆艺金缮审美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关键词:漆艺;金缮;审美;比较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7-0000-001中日漆艺金缮审美中的“和”“实用为本”与“自然相生”中国和日本的儒、道、佛和美学直接相通,深刻影响了中日两个国家对漆艺金缮的审美取向。

《礼记》中提到了“中和”思想,其表明了儒家审美取向,追求所有事物的协调及整合。

中国的漆艺金缮理念始终提倡:“礼乐共济”、“天地和我齐生,万物和我为一”这一“和合”思想。

并强调人、社会及自然三者间的相辅相成以及和谐齐生。

此亦是传统漆艺金缮的精神体现。

在飞鸟·奈良时期及镰仓时期,日本大规模吸取及改造了我国的文化,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传入了大量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佛文化思想。

此外,日本的诸多漆艺金缮装饰皆追求“和风”审美风格,“和歌意境”在室町时代就非常流行,此美学风格對日本漆艺金缮的审美思想造成了一定影响。

“日用即道”思想也深深影响中日漆艺金缮审美观念。

自古以来中国设计传统漆艺便贯穿了实用性和审美相互统一原则,追求实用及简约。

例如《髹饰录》当中的“二戒”,也就是戒掉“淫巧荡心”以及“行滥夺目”,它旨在重视器具的实用性,防止过于侧重装饰,且产品质量要有所保障,进而杜绝在市场中出现粗制滥造的器物。

如图1所示,从实用性观念来说,中国传统漆艺金缮的实用性种类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床、柜及屏风等家具类;杯碗瓢盘及盂壶盆瓶等餐饮器具类;笛盒、罐及箱等存器具类;笔筒、笔架、镇纸、盏托、砂砚以及手炉等文教用具类等等,其品类及样式皆相当丰富。

中日书画装潢之比较研究

中日书画装潢之比较研究

中日书画装潢之比较研究引言中国和日本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书画装潢艺术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本文旨在对中日书画装潢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两国书画装潢艺术的异同点、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合作建议。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中日书画装潢进行比较研究。

其中,文献资料法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期刊、网络等,收集关于中日书画装潢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情况等方面的资料;案例分析法则是选取中日两国具有代表性的书画家及其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比较研究1、研究背景及意义书画装潢艺术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日书画装潢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本文通过对中日书画装潢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两国书画装潢艺术的异同点,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中日书画装潢进行比较研究。

在研究中,我们将从艺术特点、风格、材料等方面,对中日书画装潢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

3、案例分析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中日书画装潢的异同点,我们选取了中日两国最具代表性的书画家及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例如,中国的文征明和日本的柿本人麻吕,他们的书法作品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文征明的书法作品呈现出一种飘逸、秀丽的特点,而柿本人麻吕的作品则展现出一种粗犷、豪放的气势。

此外,两国在装潢技巧和材料运用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4、结论与建议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中日书画装潢在艺术特点、风格和材料运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源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念和历史传统。

为了促进中日书画装潢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建议:(1)加强学术交流:中日两国可以定期举办书画装潢艺术展览、研讨会等活动,为两国艺术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合作。

(2)推动材料技艺的互学互鉴:中日两国在书画装潢材料和技艺方面各有所长,可以通过互派学者、艺人进行交流学习,共同提高两国书画装潢艺术的水平。

中国和日本的美术文化和工艺艺术传统是否有异同?

中国和日本的美术文化和工艺艺术传统是否有异同?

中国和日本的美术文化和工艺艺术传统是否有异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其中,美术文化和工艺艺术传统是两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中国和日本的美术文化和工艺艺术传统是否有异同呢?一、美术文化传统方面1.1 国画和日本画的比较传统的中国国画以墨为主,善于表现自然界的广阔气势,用笔淡墨轻描,追求的是意象的理趣。

而日本画则注重渲染和色彩的表现,追求的是描绘对象的自然质感。

可以说,中国国画和日本画在风格和表现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区别。

1.2 彩陶和陶瓷的比较在彩陶方面,中国的彩陶主要突出了颜色和纹样的精美,加上工匠精湛的技艺,使得彩陶高雅精致,被誉为是东方陶器的典范;而日本的彩陶在保留传统的工艺技术的同时,对花鸟、山水等题材进行丰富的表现,强调感性的美感。

二、工艺艺术传统方面2.1 木雕和漆器的比较中国的木雕技艺源远流长,清代时期的木雕技术尤为精湛。

而日本的漆器制作则在细节和工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漆器的制作需要多道工序,涵盖了多种工艺手法,包括雕刻、描金、漆绘等方面。

2.2 剪纸和折纸的比较中国的剪纸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技艺,有着祈福、祭祀、艺术、工艺等多种用途。

而日本的折纸则主要以折纸艺术为主,强调对纸张的精细材质和创新性的发挥,使得折纸作品通常有着精美的造型和独特的主题。

3.总结研究中日两国的美术文化和工艺艺术传统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和日本在文化、历史和传统背景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在艺术创作和风格表达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未来,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合作中,相互借鉴、学习和交流各自的优秀艺术传统,将有利于推动双方的文化繁荣发展。

中日现代漆器装饰比较

中日现代漆器装饰比较

中日现代漆器装饰比较作者:于泳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08期摘要中国漆艺博大精深、不拘一格。

现代漆器的创作既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又要能保持大漆的语言特点。

中国漆艺要学习日本漆艺发展的兼容并蓄,为中国现代漆艺发展探索新的道路。

关键词漆器装饰漆艺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Japanese Modern Lacquer DecorationYU Yong(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Shand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355)Abstract Chinese lacquer is profound, eclectic. the creation of modern lacquer is necessary to meet modern aesthetic with modern lifestyles, but also able to maintain a large paint language features. Chinese lacquer should learn Japanese lacquer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and explore new roa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lacquer.Key words lacquerware; decoration; lacquer; comparison漆文化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多见,它主要生存发展在东亚文化圈中,以中国、日本、韩国最具代表性。

漆艺的开始便是作为一种实用器物出现并开枝散叶,在世界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漆艺历史。

以器为最初形态出现的漆艺,其首要的功用必然是使用功能。

从漆器在日本生活中的应用现状反观中国漆器发展

从漆器在日本生活中的应用现状反观中国漆器发展

从漆器在日本生活中的应用现状反观中国漆器发展作者:赵飞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11期摘要:漆艺术是一门主要以漆为媒介的艺术门类,它包括漆器、漆画、漆塑三大部分。

本文以漆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日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初步剖析,通过比较,探索性的找到导致其状态的原因以及中国漆器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思考。

关键词:日本漆艺;漆器;漆工艺一、漆器在日本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现状中国漆艺在我国唐代,就传到日本,并深受日本人们的喜爱。

日本早期的漆器制品,深受中国的影响,尤其是在技法工艺和纹样方面。

然而日本漆艺家们并没有局限在此,而是他们试图把本土文化通过不断吸收归纳,进而融入到漆器的制作中。

因此,在漆艺家们的不断探索中,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特质的漆器文明体系逐渐形成了。

曾有学者评论说在世界文明史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像日本文明如此热烈执着于本土文明的传统,又如此广泛摄取外来文明;如此曲折的反复,又如此艺术地调适和保持两者的平衡,从而创造出具有自己的文明特色”。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现代化生活水平相当高,但是他们如今却始终保持着一个传统习惯即是漆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习惯,而且非常重视传统器物在现代化生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据调查显示,日本平均每个家庭中仅漆托盘就不少于10个,再加上碗、盘、杯子等成套的漆器,可见使用数量真是可观。

在日本的很多家庭中在享用美味的和食时都必须要用漆碗,漆筷才可以。

他们把年饭盛放在双层漆盒里,每层中又分出两个或者四个小盒,一道道小菜就盛在里面。

在日本还有这么一个传统习俗,在正月初一这天,用髹漆酒壶往漆器制成的盛酒的小盘里倒满屠苏酒,一家人不分性别,根据年龄的大小,从最年幼者开始依次类推到最年长者,轮流喝上一口,这是每年过年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还有茶道中多用到的茶筒、茶托和甜点碟子,摆满生鱼片用的台子、荞麦面的围盒,多以漆来髹之。

中日漆艺术

中日漆艺术

中日漆艺术内容摘要:作者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切身体会,对中国福州漆艺变涂技法和日本木曾漆艺变涂技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展开了探讨与研究。

发现了中、日两国关于漆艺变涂技法之不同及其变涂技法表现的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变涂技法木曾变涂技法比较脉络一、引言作为日本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漆艺的这几年中,我亲身经历了日本漆艺教学与中国漆艺教学,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了两国在漆艺方面的一些传统技法,与其他工艺相比我对变涂工艺更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福州漆艺的变涂技法与木曾漆艺的变涂技法表现出的最后效果一样,但其中工序及用料却截然不同,此点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同时,变涂技法作为两地漆艺的常用传统技法,经常出现于特色漆艺品的装饰之中。

我作为中日漆艺交流方面的一名幸运儿,认为研究分析两国的变涂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变涂工艺的发展。

但是,前辈在中日漆艺相比较的文献中忽略了以上两个地区的变涂技法之比较,我希望本文可以在此方面做出一点小小的补充。

同时,前辈的文献与作品给了本文巨大的理论及实物研究依据,我可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对于本文来说,两国漆艺中变涂技法之异同是重中之重,而两国变涂技法的历程、脉络、现状等,又是辅助全文的重要支撑。

就文章结构而言,我分别从变涂的概述、两国变涂技法的发展脉络和结论阐述了福州漆艺变涂技法和木曾漆艺变涂技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希望可以对两地之间的漆艺交流起到一点细微的促进作用。

二、变涂的概述“变涂”是漆艺中的一项技法,在中、日、韩等很多国家的漆器和漆画当中都可以看到。

但是,由于漆艺的变涂技法比较复杂,各国的各个地区也都有其具有特色的传统技法,且技法名称各不相同,因此,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相关的文字资料也都不太一样。

这种差别有时还会误导一些初学漆艺的人。

那么变涂究竟是怎样一项技法呢?仔细对比中日两国的相关资料以及自身做的各种技法样板,我发现其中内容非常深奥。

在日语当中,“变涂”的写法有“変わり塗り”、“変り塗り”、“変わり塗”以及“変り塗”四种。

从中日漆器发展的比较谈传统工艺的现代化(一)

从中日漆器发展的比较谈传统工艺的现代化(一)

从中日漆器发展的比较谈传统工艺的现代化(一) OntheModernizationofChineseArtsandCraftsbyaComparisonBetweentheD evelopmentsofChineseandJapaneseLacquerwares.摘要]本文透过中、日漆器发展的比较,分析了中国漆器在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并对传统工艺的现代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漆器;发展;比较;传统工艺;现代化Abstract:ThearticleanalysesthedeficiencyintheprocessofmodernizationofC hineselacquerwares.itdiscussestherelationshipoftraditionandmodernizatio n..FurthermoreadvancessomesuggestionsformordernizingtheChinesetradit ionalartsandcrafts.Keywords:lacquerwares;development;comparison;traditionalarts&craft;m odenization取汁自天然漆树,加工后涂于器物上,其物称之为漆器。

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发现一只距今7000年前的木碗,上涂朱漆。

而西方世界在17世纪之前仍不曾见过漆器的踪影。

以漆器的工艺发展过程来看,商周时期的漆器已镶嵌金、银、玉石;战国时期漆器更是种类繁多,酒器、食器、武器、乐器,色彩绚丽,造型精巧;西汉时期,漆器的制作更加精美,仅西汉马王堆一号、三号汉墓就出土了五百余件精品漆器。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青瓷的价廉物美,逐渐取代漆器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地位,漆器的制作转向艺术品方面发展,各种技术峥嵘出现。

到了唐代,雕漆、平脱漆器十分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 由此可见作为新兴 画种 的中国现代漆 画 , 饱含 着独特 的民族精神 。当然在 艺术百花争鸣的今 日, 其他 国家也有对漆 独特 的表现形
式。以 日本为例 , 在漆 艺传入 日本 之后 , 日本 在研 究 中国传 统漆 艺的基础上发展 了独具 本国特 色的漆工 艺。 日本把漆 工艺更 多地 引
艺术 的进 步源于艺术家 的不断追求 , 在 改革开放之后 , 漆艺 在 中国政治和 经济 改革 良好 的土壤之 中孕 育 了新 的生命 , 伴 随
着 艺术表达和 审美 的多元化 发展 , 漆 画成为 中国 当代美 术 的重
要组成部 分 。虽然漆 画确立 了在 画坛 的独立位 置 , 但是还 有诸 多 问题需要解 决, 如 漆画的工艺性 与绘 画性的关系 , 漆画如何 由
和雕 漆漆器 。发 展 至明清 时期 , 中国漆 艺谱写 了艺术史 上辉煌
的乐章。
受中国漆艺 中金银平脱 的启发 演变 出来 的, 以金 、 银粉末加入漆
液 中, 干后推光处理 , 显 示出金银 色泽。莳绘 的表现技法和绘 画
的手 法十分接近 , 所 以在 形式上具有非 常浓郁 的绘 画性。 目前, 此技 法是 日本传 统髹 漆工 艺中最经典 的技 法。其 二 , 沉金。俗 称戗 金 , 指用 刀具 在漆器 上精雕细戗 沉金 的装 饰。其 三, 螺钿 。
参考文献:
[ 1 ] ( 西 汉) 桓 宽. 盐铁 论 ・ 散 不足 . [ 2 ] 安志 敏 . 江 南 文 化和 古 代 的 日本 . 考古, 1 9 9 0 ( 4 ) . [ 3 ] ( 日) 梅原末 治 , ( 中) 刘 厚 滋. 汉代漆器纪年 铭文集录. 考古 , 1 9 3 7
美 术时 空
ART F - D UC A T l oN R E SE A R C H
中国现 代漆画 与 日本漆器装饰手 法之 比较
口刘


要: 改进漆 的使 用技 艺。传 统的漆 艺发展 至今 , 逐 渐演 变成今 日的漆

螺钿漆器是用经过研磨、 裁切 的贝 壳薄片作为镶嵌纹饰 的漆器 。
2 . 色 彩 语 言
个小 画种在今 天 艺术多元发 展 的大格 局下被 更 多的人接 受、
日本 漆器在髹 漆加工 中最 常见的是黑 漆 , 黑漆除 了具 有特 有 的沉静 、 温和 的属 性外, 还具有端庄 、 典雅 的特 点, 是制作漆器
( 1 ) .
现 代 漆 画把 漆 作 为 主 要 媒 介 材 料 来 表 现 不 同 的风 格 形 式 。
漆 画的装饰技 法千 变万化 , 主要 有 : 其一, 镶嵌 。镶嵌装饰 主要 采用 螺钿 、 金、 银、 锡、 铝、 铜 等金属 线或薄片 蛋壳 以及 经选择 的
玉石作为材料 , 用漆粘贴 在画面所 需要 的位 置 , 经 过髹漆研磨之
后, 产 生不 同质感 、 纹 理 的效果 。其 二 , 罩明。 即用透 明的漆罩 于不 同的漆地 上 , 因底 漆色相不 同, 又有“ 罩黄” “ 罩朱” 等。罩 明
[ 4 ] ( 日) 本 宫泰彦. 日中文化交流史. 胡锡年, 译. 商务 印书馆 , 1 9 8 0 .
中国漆艺有悠 久 的发 展历 史 , 由于漆 艺在生 活 中的运 用 比
较广 泛 , 漆艺发展较 快, 在秦 汉时期达到 了巅峰 。到 了魏晋南北
朝 时期 , 在 当时绘 画技 法的影响 下, 漆 艺也有所 突破 , 打破 了传
统平涂 风格 , 出 现 了晕 色 画 法 。唐 宋 两代 出现 了金 银 平 脱 漆 器

中国 现代 漆画
涂。其五 , 堆漆 。用 漆或 漆灰 等材料堆高 , 待 漆干后会有起皱 的
自然 纹理 , 或如 浮雕 明 显的高低 起伏 , 这也 就是人们 常说 的“ 漆 画人 画一半 , 天 画一半” , 堆漆分为高堆和平堆。 日本现代 漆器 的装饰技法主要有 : 其一 , 莳绘。莳绘是 日本 传统 工艺的一大标志 , 也是 日本漆艺 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此技法是
向普通 民众生活 , 使更广 泛的群体 能够接 触并发展漆 艺。笔者主要 从 中国现代漆画装饰层 面的技法 、 色彩 、 形式等方面 同日本漆 器的 装饰手 法进行 比较研 究 , 希望借此对 日后的漆画创作有所帮助 。
关键 词 : 中国现代漆 画 日本漆 器 装饰技法 色彩语言 表现形式

材, 于是 有 了螺 钿镶 嵌 、 金银平 脱、 蛋壳镶嵌 、 骨 石镶 嵌等技 法, 因而漆器 或绮丽 , 或 高贵 , 或朴雅 。 中国现代 漆画和 日本漆器在
色彩语言 的运用上都是 以红色和黑色为主。
高的 艺术水平 。从秦汉 时期到唐代 , 漆艺在 日本发展迅速 , 日本 在 中国传 统髹 漆工 艺技术 的基 础上 , 发展 了独具 特色 的漆工 艺 与沉金 、 莳绘等技 法。近代 , 日本漆器发展仍 然保 持着独特 的风 格, 并且 不断开拓 其他领域 , 如人们居 家生 活 中的摆设 小物件 、
的首 选材料 , 能带给人美 的享受 。漆器 色彩 以黑、 红 两色为 主, 为 了达 到丰富多彩的效果 , 还可利用漆 的黏 性, 粘贴 自然界 的美
喜爱 , 等等 。
二、 日本 漆器
中国的漆 艺在 秦汉 时期就 已经 流传 于 日本 。 自我 国唐代 以
后, 各 种工艺美术都迎 来 了一个光辉灿 烂的时期 , 达到 了一个很
家具 、 礼品甚 至餐具 等。
中国现代漆 画散发 出越来越 多的 艺术 气息 , 当今 的漆 画创
作领 域涌现 出一个年 轻 的群体 , 他 们一方 面受过专业 的美术教 育, 一方面 学习有经验的漆艺艺人 的传统髹 漆技 法, 并将现代人
三、 装饰 手法 比较
1 . 装 饰 技 法
的审美取 向 同髹漆技 法有机 结合 , 运用 自己独特 的创 作风格进 行创作 , 更进一步地促进 了现代 漆画形 式语言 的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