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对比
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

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摘要:目的:对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应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在我所休养的4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进行检查及诊断。
结果:心电图检查阳性率为30%,而心脏彩超检查阳性率为65%,心脏彩超检查的阳性率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与心电图进行比较,心脏彩超应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着较高的阳性率,且敏感性与特异性更为突出,可以尽早的确诊高血压性心脏病,促使临床确诊率得到提升,防止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关键词:心脏彩超;心电图;高血压心脏病;诊断意义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志码:A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造成的,该病发病初期,由于心脏的代偿功能,患者无明显异常,一旦患者出现症状时,就诊时病情已经发展了严重地步,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选取在我所休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检查,比较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研究中结合年度体检将在我所休养的4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20例,患者年龄为79~94岁,平均为(87.2±7.1)岁;病程为16年至38年,平均为(29±2.5)年。
全部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1.2.1 心脏彩超检查方法。
先指导患者保持左侧卧位,通过GElogicvividE9心脏彩超机实施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探头频率一般为2.5~3.5MHz。
同时,需将探头放置在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心尖五腔心切面、左室长轴切面以及心尖四腔心切面等,由此测出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期A峰值、左心室内径、左心室舒张期E峰值、主动脉内径、心输出量、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左心房内径等。
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对比

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对比目的探讨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87例进行研究。
首先对此87例患者进行心脏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之后再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临床检查等综合检查,将综合检查结果作为最终结果,对比心脏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的的诊断结果。
结果以综合检查结果为准,心脏B超检查的结果较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更高,准确度均在90%以上,其中主动脉弹性减退的准确率已达100%,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最高仅为43.08%,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脏B超检查结果较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关键字】心脏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效果高血压心脏病是由于患者左心室长期负荷过重导致冠脉血流不畅而引发的,该病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仅有轻度头痛、心悸等[1]。
因此,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早期难以察觉病情变化,当病情严重时才会注意到,但当病情严重患者察觉到时,通常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由此可见,及时发现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2]。
医院常用的检查高血压心脏病的方法是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为了在诊断时选择最佳的方法,本文特进行了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比较,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87例进行研究。
患者平均年龄为(52.76±3.48)岁,平均病程为(13.97±2.65)年,此87例患者中,除高血压心脏病外,还有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冠心病。
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无交流障碍的患者外,此87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史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心臟B超检查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后,探查患者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心室短轴切面、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患者的主动脉内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获得结果后,由专家对结果进行分析。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对比探讨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对比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情严重程度与持续时间、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以及伴随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心血管检查手段,两者均可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疗,但其所能提供的信息略有不同,本文将对其进行对比探讨。
心脏彩超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通过超声波显像技术对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进行评估,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心血管检查手段之一。
心脏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准确评估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左右心室舒缩功能、瓣膜功能、心包和心内膜下积液等情况,对随访和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特别是对于那些左心室肥厚、左室扩张、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彩超能够更为准确地发现这些异常情况,有助于及早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各部位产生的电信号来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和生理功能情况,是早期筛查、诊断和监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一种常用手段。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节律、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室壁运动异常、心电图波形变化等信息,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有很好的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作用。
但是,心电图的信息来源有限,不能直接反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情况,因此其在病情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虽然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是两种不同的心血管检查手段,但两者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以互相补充和确认病情信息。
例如,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情评估中,心电图可以帮助发现心电图波形的变化,而心脏彩超可以发现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异常等情况,两者相结合可以更综合地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情。
另外,心脏彩超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状况,对于手术治疗等指导意义更大,而心电图则可以提供更加及时、非侵入性的信息,适用于更为广泛的患者群体中。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两者均具有重要的诊疗意义。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效能的对比分析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效能的对比分析凌佳;汪飞【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22(28)18【摘要】结果: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和心电图检查(ECG)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效能。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5例疑似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整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UCG、ECG检查。
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对患者左室肥厚、左房肥大、心肌缺血、主动脉扩张、室间隔弥漫增厚的检出率,以及不同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
结果:105例疑似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经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其中阳性93例,阴性12例;经UCG检查,其中阳性92例,阴性13例,其中90例为真实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经ECG检查,其中阳性88例,阴性17例,其中81例为真实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且经UCG与ECG检查的阳性检出率[87.62%(92/105)、83.81%(88/1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经ECG检查相比,经UCG检查对左室肥厚、左房肥大、心肌缺血、主动脉扩张、室间隔弥漫增厚的检出率、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均较高(P<0.05);比较UCG与ECG检查的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相比于ECG诊断,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过程中使用UCG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更高,进而整体诊断效能较高。
【总页数】3页(P7-9)【作者】凌佳;汪飞【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相关文献】1.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对比分析2.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对比分析3.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对比分析4.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对比分析5.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对比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准确率比较

心 脏 彩 超 与 心 电 图诊 断 高 血 压 心 脏 病 准确 率 比较
刁晓梅 张红
对 比分析心脏超与心 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临床诊 断 中的应 用价值 , 为今后 的临床
随机选取我 院 2 0 1 4年 1 —1 2月期间收治的 6 0例高血压心脏 病患者作 为本组
di a g no s i s o f h e a r t d i s e a s e wi t h h i g h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t o p r o v i d e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f ut u r e c l i n i c a l wor k. M e t ho ds
考
文
献
[ 1 ] 阮莲芝 . 阿普唑仑 的临床应用进展 [ J ] . 安徽 医药 , 2 0 0 8 , 1 2 ( 1 ) :
[ 2] 张晓娟. 阿普 唑仑与右佐 匹克隆治疗失眠的疗效 比较 [ J ] . 当代 医学 , 2 0 1 2, 1 8 ( 2 4 ) : 1 1 3 — 1 1 4 . [ 3 ] 周伟东 , 黄国光. 曲唑酮治 疗失眠 症的临床 对照分析 [ J ] . 中国 民康医学 , 2 0 0 7 , 1 9( 9 ) : 7 3 6 - 7 3 7 . [ 4] 毛洪祥 , 王国强 , 杨碧 秀. 失 眠症 的临床研究进展 [ J ] . 国际精神 病学杂志 , 2 0 0 6 , 3 3( 1 ) : 1 - 4 .
讨论
失眠是指无法入 睡或者 不能保 持睡 眠的状态 , 导
示, 曲 唑 酮 组 不 良反 应 的 发 生 率 为 2 2 . 9 %, T S E E 评 分 为 ( 4 . 5± 2 . 6 ) 分; 阿 普 唑 仑组 不 良反 应 的发 生 率 为 2 8 . 6 %, T S E E评 分为( 5 . 9± 2 . 4 ) 分, 曲 唑酮不 良反 应 的发生 率要 低 于 阿普唑仑 , 且 两组 T E S S评分 相 比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t =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对比探讨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对比探讨心脏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重要类型之一。
高血压值得注意的是,可以导致众多危险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等。
因此,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高血压病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两种常用诊断工具,本文将会对它们的对比进行探讨。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心脏彩超的特点。
心脏彩超是一种非侵入性、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在不使用放射线的情况下,清晰地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它是可靠和安全的,因此可以被广泛使用,无论是在门诊还是住院。
由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导致心脏的构造和功能发生变化,因此心脏彩超可以帮助医生在早期发现这些变化。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心脏彩超也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与心脏彩超不同,心电图通常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在医生办公室或急诊室内进行,而无需住院。
心电图利用电极记录心脏电活动,从而反映出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这种方法对于检查心律失常等问题特别有用。
心电图对于高血压带来的心血管病变的检测能力较差,但可以用于早期发现且防范猝死的情况。
虽然心脏彩超和心电图的检查方法有所不同,但两种方法都可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诊断。
心脏彩超通常用于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而心电图则更适合检查心律,如心房纤颤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此外,它们还有协同作用。
因为心脏彩超可以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因此可以检测到高血压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脏梗阻、瓣膜衰竭等问题。
如果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则可以通过心电图进一步检查心律是否异常。
因此,两种检查方法的结合可以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性。
总之,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两种常用诊断工具。
尽管它们在检查方法和诊断目的上有所不同,但都可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脏健康检查时,医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这两种检查方法,以帮助患者早期发现和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对比探讨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对比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变,主要包括心肌肥厚、心室扩张和心肌纤维化等。
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手段,它们在诊断和鉴别高血压性心脏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行对比探讨。
心脏彩超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可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
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心脏彩超可以显示心肌肥厚和心室扩张等心脏结构的变化。
心肌肥厚一般表现为左心室壁增厚,心室腔变小,心室负荷增加时可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等。
心室扩张则是心脏适应长期高血压后的一种代偿性改变,表现为心室腔的扩大和壁厚度的减薄。
心脏彩超还可以评估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如心室射血分数和心室肌收缩速度等。
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极的变化来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心电图可以显示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常见的改变包括心室肥厚的表现,如QRS波群时间的延长和ST段的改变;心房负荷的表现,如P波的改变和心房颤动的出现;以及传导系统的改变,如心室内传导延迟或阻滞等。
有时还可以通过心电图观察到心肌缺血或损伤的征象,如ST段抬高和Q波的出现。
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心脏彩超可以直观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心肌肥厚和心室扩张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而心电图虽然无法直接观察心脏结构,但可以通过检测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常常互为补充,结合两者的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心脏的病变程度和功能改变。
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比较

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比较目的探讨分析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
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12月所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结果心脏彩超检查出左房增大21例,左室肥厚47例,心电图检查出心律失常18例,ST-T改变35例。
结论心脏彩超和心电图结合使用,可以更客观的诊断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
标签:心脏彩超;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3年1月~12月所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9.1±5.8)岁,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40例,高血压病史是4~17年。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对80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其中Ⅰ级高血压22例,Ⅱ级高血压34例,Ⅲ级高血压24例;合并脑血管病14例,合并糖尿病26例,40例原发性高血压,所有患者都未患有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等疾病。
1.2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详细记录相关数据。
心脏彩超:使用仪器是麦迪逊X6彩色超声仪,探头频率是2.5MHz;心电图:使用仪器是日本6511型号的十二导心电图机。
检测左室流出道血液E峰、A峰值、心输出量、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室内径、左房内径、主动脉内径,计算他们的比值。
Ptfv1绝对值0.04s,P波宽度和P-R段比值>1.6;左房增大标准Pv1负定向波大于0.04s,向下深度>1mm。
左室肥厚诊断标准:Sv1,+Rv5女性大于等于3.5mV,男性大于等于4.0mV,Rv5大于等于2.5mV,RI+SⅢ大于等于2.5mV。
2 结果8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检查:①经过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诊断出左室肥厚40例,左房增大23例,阳性率是78.8%。
②经过心电图檢查,诊断出左室肥厚38例,左房增大5例,阳性率是53.8%,心律失常16例,ST-T改变2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对比
目的对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分别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比较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的检出率。
再选取该时间段进行检查的50例健康的检查者作为对照,成立对照组,由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患组成观察组,分别检测其E/A比值、射血分数、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左房内径。
结果心脏超声的检查效果比心电图更好,心脏超声的检出率比心电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的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及左房内径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E/A比值和射血分数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脏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比心电图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心脏超声;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
由于病患体循环动脉压力长期处于增高状态或血压处于长期升高状态,增加了病患左心室的负荷,因代偿致使左心室慢慢肥厚扩张的器质性心脏病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1]。
左心室肥厚扩大、左心力衰竭、心脏功能不全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2]。
心电图可以将病患的心脏从兴奋到传播兴奋直至恢复正常的整个过程反应出来。
心脏超声可以将病患的心脏大小与室壁厚度反应出来,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升起来。
本次研究针对我院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50例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分别对这50例病患进行检查,分析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的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有33例男性病患,17例女性病患,年龄范围为38~81岁,平均年龄为(55.89±3.21)岁,病程时长1~30年,平均病程为(24.33±2.97)年,有17例合并糖尿病病患,12例合并冠心病病患,18例合并脑血管疾病病患。
不典型性心绞痛、不定型心绞痛、典型性心绞痛、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是这50例病患的主要临床特征。
将患有精神障碍、做过经冠状动脉心脏搭桥手术、有心肌梗死的病患排除。
该50例病患均接受此次研究邀请,愿意进行配合。
对照组中有26位男性,24位女性,年龄范围为37~79岁,平均年龄为(55.76±3.18)岁。
比较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分别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对50例病患的心脏超声检查与心电图检查,时隔
60 min以内。
具体方法如下。
(1)心脏超声检查
让病患以侧卧位进行常规检查,让专业医师负责操作超声诊断仪,确保探头以2.0~3.0 MHz的频率工作,检测病患心脏腔室、室壁厚度、左心室收缩功能、心率。
取样病患的心尖四腔心切片,放置于二尖瓣口,详细记录病患在舒张期的血流频谱,具体包括减速时间、加速时间、E峰最大速度、A峰最大速度。
(2)心电图检查
让专业医师负责操作MAC-800检测机,检测病患的心脏活动情况,并且将其打印出来,处理分析。
1.3 观察指标
(1)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测
比较观察组的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测对病患主动脉扩张、左房增大、左室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弹性减退、心律失常、ST-T改变的情况。
(2)各项指标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的E/A比值、射血分数、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左房内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脏超声的检查效果比心电图更好,心脏超声的检出率比心电图高,P<0.05。
見表1。
2.2 各项指标
对照组的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及左房内径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E/A比值和射血分数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病患往往仅仅会因高血压而出现轻微不适,所不及时诊断治疗,会导致病患出现血压快速上升、左心室向心性肥厚、脉搏洪大等问题,甚至会引发粥样动脉硬化病变[3],严重威胁着病患的生命安全,所以尽早诊断出病情非常重要。
心脏超声可以通过探头发射的超声波对病患体内心脏组织回声进行识别并放大成影像,检查过程无痛、无放射性也无任何损害,对患者而言是该检查并无痛苦,且可以重复进行[4]。
心脏超声通过超声波可以得到病患身体组织影响,具有实体感,类似于解剖结构,对于早期临床诊断意义重大。
心电图是对心脏疾病进行的常规检查,可以对心电活动在心肌机械收缩前的向量进行记录,但是对于心脏肥厚等方面的检查效果并不理想。
4 总结
通过分别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本院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患进行检查可以发现,心脏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比心电图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敏,韩晓云,郭晓东,等.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9):1005-1006.
[2] 张景锋,卢永昭,李奇,等.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0):1359-1360.
[3] 华玮,许燕,施仲伟.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准确性评价[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6,(3)244-247.
[4] 华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检测老年人群心脏病的比较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4):40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