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淀粉样蛋白A临床意义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临床意义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临床意义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 ,SAA)是一种,属于载脂蛋白家族中的异质类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约12 000。在中,经IL-1、IL-6和TNF刺激,SAA在肝脏中由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合成,可升高到最初浓度的100-1000 倍,但半衰期短,只有50分钟左右。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与?(HDL)有关,它能在炎症期间调节的代谢。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一个特别重要的特性是其降解产物能以淀粉样蛋白A (AA) 原纤维的方式沉

积在不同的器官中,在慢性炎症疾病中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正常人血清SAA浓度平均值为2.33mg/L,SAA浓度的测定对于急性排异反应的诊断比血清Cr更为敏感,在排除感染的情况下,SAA的异常的升高对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与C 反应蛋白(CRP) 类似,血清淀粉样蛋白A 的含量浓度是反映感染性疾病早期炎症的敏感指标,有助于诊断炎症、评估其活性、监控其活动及治疗。但是,血清淀粉样蛋白A 检测在诊断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特别是进行治疗的患者)以及用治疗的患者方面,比C 反应蛋白更确凿。研究发现,在患炎性关节炎的案例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最密切。同时检测C 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 能提高对感染的?。对于淀粉样蛋白A 淀粉样变性患者,以将血清淀粉样蛋白A 水平回复至正常为宗旨的治疗,能改善病情。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产品技术要求yuepu

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全血(静脉血和指尖血)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含量。1.1包装规 格 卡型:1人份/袋、10人份/盒、20人份/盒、50人份/盒; 卡盒型:20人份/卡盒、24人份/卡盒、48人份/卡盒。 1.2主要组成成分 卡型产品包含1/10/20/50人份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检测卡、 1/10/20/50支样品缓冲液(300μL/支)、1份二维码(内含校准信息),每人份试剂独立铝箔袋包装,内含1支检测卡和1包干燥剂。 卡盒型产品包含1卡盒(内含20/24/48人份检测卡及干燥剂、附有标曲信息)、1瓶样品缓冲液(50mL/瓶)。 检测卡由荧光垫(喷涂有荧光微球标记的鼠抗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鼠抗人C-反应蛋白单克隆抗体混合物)、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T1线包被鼠抗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T2线包被鼠抗人C-反应蛋白单克隆抗体;C线包被羊抗鼠多抗体)、吸水纸、塑料载板组成。 样品缓冲液由0.1%的表面活性剂和0.1mol/L的Tris溶液(pH7.0)组成。 2.1物理性状 2.1.1外观 检测卡应整洁完整、无毛刺、无破损、无污染;材料附着牢固;标签字迹清晰,无破损。样品缓冲液应清澈透明、无杂质、无絮状物。 2.1.2液体移行速度 液体移行速度应不低于10 mm/min。 2.1.3膜条宽度 检测卡的膜条宽度≥2.5mm。 2.1.4样品缓冲液装量 卡型:样品缓冲液体积应在标识体积的±5%以内。

卡盒型:样品缓冲液体积不少于标示值。 2.2空白限 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空白限应不高于5μg/mL,C-反应蛋白的空白限应不高于0.5μg/mL。 2.3重复性 分别检测高、中、低3个浓度的样本,CV(%)应不高于15.0%。 2.4批间差 用3个批号的试剂卡,分别检测2个浓度的样本,相对极差R应不高于15.0%。 2.5线性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5,150]μg/m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90。C-反应蛋白在[0.5,100]μg/m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90。 2.6准确度 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国际标准品(92/680)、C-反应蛋白国际标准品(ERM DA-474/IFCC),相对偏差在±15%以内。 2.7 校准信息溯源性 应根据GB/T21415-2008提供校准信息的来源、赋值过程,血清淀粉样蛋白A溯源至国际校准品(92/680),C-反应蛋白溯源至国际校准品(ERM DA-474/IFCC)2.8稳定性 将试剂盒在4℃~30℃环境中放置至有效期18个月后,过有效期后3个月内,分别检测,结果应符合2.1、2.2、2.3、2.5、2.6的要求。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属急性时相蛋白,与临床最广泛使用的急性时相蛋白C-反应蛋白(CRP)相比较,有一个最重要的不同之处:病毒感染时SAA显着升高,而CRP在无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中不升高或仅在一个狭窄围范内也许有小幅升高。SAA对细菌感染和其它疾病急性期的敏感性也类似于CRP,但对不同种类疾病稍有不同。SAA 和 CRP 取长补短、互补应用为好。 一、SAA与病毒感染 十年前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流行,遇到疑似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时,接诊医生期望立刻知道患者是否受病毒感染?是不是SARS冠状病毒?因此欧美临床实验室研究人员对疑似患者血液SAA测试项目做了大量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SAA在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时均增高,增高幅度反映疾病严重程度,而不反映病因,不能区分SARS还是非SARS患者(Clinical Chemistry 52, No. 6, 2006)。 国际上众多研究报告普遍认同SAA 和CRP现在已经是判断炎症活动性的最敏感指证,而在病毒感染和肾移植排斥上,已证实SAA比CRP更为有用,但10年前无快速、可靠测定SAA的POCT方法,当时文献呼吁开发方便的SAA检测方法,以促进SAA 在临床实验室的广泛应用(Clin Chem Lab Med 1999; 37(4):381-388)。 呼吸系统病毒感染发病率很高,在老年人和幼婴儿中死亡率也不低,尤其是幼婴儿如处理不当,疾病变化快速而凶猛,但目前门急诊检验缺少诊断病毒感染的可靠指标。病毒的相应抗体测定仅能指示该患者曾经感染过相关病毒,人体感染后产生抗体需较长时日,最快的IgM抗体也要感染后约5天才能检测到,而康复后抗体的消失又需很长时日,有的患者一辈子相应IgG抗体都呈阳性,个体差异极大,对医生处理决断的参考价值非常有限。 病毒感染患者发病后门急诊就诊时SAA就应升高,如同时测定的CRP在正常范围,则提示当时尚无细菌感染并发。近20年来全世界的临床研究均表明SAA也是一项疾病动态监测的优秀指标,所以对同一患者的同一疾病,相隔数天,SAA随疾病的变化波动会很大,SAA回复正常提示疾病已在康复中。临床医生往往非常关注一个他未曾用过的检验指标的临床有用性,在关注SAA与病例关系时,务必注意采血当天的患者情况,例如当日的体温、体症、X影象等。SAA是各急性时相蛋白中反映最敏锐的一个,疾病好转、康复,SAA首先下降并回归正常。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41-442页)专题探讨了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及康复过程中急性时相蛋白CRP、SAA和α1-酸性糖蛋白(AAG)的变化规律及临床应用。结果显示细菌感染患儿,三种急性时相蛋白浓度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而病毒感染患儿仅SAA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CRP和AAG无显着增高,两组患儿疗效较好者急性时相蛋白(病毒组指SAA)第3天已有下降,7天明显下降,14至21天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而预后不良患儿急性时相蛋白浓度仍维持较高水平。

人(Human)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NEWA

本试剂盒只能用于科学研究,不得用于医学诊断人(Human)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 ELISA检测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检测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β淀粉样蛋白1-40(A β1-40)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 1.血清: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收集血液后,3000转离心10分钟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 2.血浆:EDTA、柠檬酸盐或肝素抗凝。3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清。 3.细胞上清液:3000转离心10分钟去除颗粒和聚合物。 4.组织匀浆:将组织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捣碎。3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 5.保存:如果样本收集后不及时检测,请按一次用量分装,冻存于-20℃,避免反复冻融,在室温下解冻并确保样品均匀地充分解冻。自备物品 1.酶标仪(450nm) 2.高精度加样器及枪头:0.5-10uL、2-20uL、20-200uL、200-1000uL 3.37℃恒温箱 操作注意事项 1.试剂盒保存在2-8℃,使用前室温平衡20分钟。从冰箱取出的浓缩洗涤液会有结晶,这属于正常现象,水浴加热使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2.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自封袋中,密封(低温干燥)保存。 3.浓度为0的S0号标准品即可视为阴性对照或者空白;按照说明书操作时样本已经稀释5倍,最终结果乘以5才是样本实际浓度。 4.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标明的时间、加液量及顺序进行温育操作。 5.所有液体组分使用前充分摇匀。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感染性疾病中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感染性疾病中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摘抄于《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年3月第42卷第三期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感染途径多样、症状和体征存在个体差异,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诊断、有效治疗可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或)鉴别诊断是临床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目前对于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手段有病原学检测(如微生物培养、病原体核酸、病原体抗原/抗体检测)以及血清学炎症标志物的检测。病原学检测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常规微生物培养至少需要18-48 h,其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感染的发生;微生物质谱分析技术基于数据库中已有病原体信息,虽然可以鉴定细菌、真菌等,但是也要经过培养后才能鉴定,不能实现早期诊断。病原体核酸检测和抗原/抗体检测,虽然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对病原体的鉴别,但仅限于部分常见病原体。近年来,血清学炎症标志物在感染性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价值逐步得到临床广泛认可。一些血清学炎症标志物既能在感染早期被检测出,又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动态变化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感染性疾病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理想标志物。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血清学炎症标志物有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可较好辅助细菌感染的诊断,但对细菌之外的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尚有待商榷。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SAA)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作为炎症标志物的临床价值近

年来得到广泛关注。SAA水平变化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危险评估、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除了在细菌感染中升高外,SAA在病毒感染中亦显著升高,根据其升高的程度或与其他指标联合运用,可以提示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从而弥补了目前常用炎症标志物不能提示病毒感染的不足。尽管SAA的检测目前已在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但临床及实验室对SAA的临床应用价值尚缺乏一致的认识,因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在综合文献调研并结合临床多学科深人研讨的基础上形成本共识,旨在为临床更有效地运用SAA辅助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一、SAA概述 1.SAA的分子结构:SAA是一种由多基因编码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SAA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大小为160 kb,人的SAA家族有4个成员:SAA1、SAA2、SAA3和SAA4。根据体表达情况,SAA1和SAA2基因合成SAA1和SAA2蛋白,称为急性期SAA(acute SAA, A-SAA),在急性时相期多种细胞中都可以合成,SAA1和SAA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仅略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在11.6-11.7 kDa之间;SAA3基因由于其中一个外显子中出现了1个碱基插入的编码位移,导致该处产生翻译终止信号,属于假基因;SAA4基因合成组成型SAA (constitutive SAA, C-SAA),在肝脏低水平表达,C-SAA浓度并不随着病理性(病情)变化而变化。在常规SAA检测中,以及下文中所提到的SAA,都是指A-SAA。 2. SAA的来源及代途径:正常人体的SAA含量较低,机体受到刺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临床意义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 ,SAA)是一种,属于载脂蛋白家族中的异质类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约12 000。在中,经IL-1、IL-6和TNF刺激,SAA在肝脏中由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合成,可升高到最初浓度的100-1000 倍,但半衰期短,只有50分钟左右。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与?(HDL)有关,它能在炎症期间调节的代谢。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一个特别重要的特性是其降解产物能以淀粉样蛋白A (AA) 原纤维的方式沉 积在不同的器官中,在慢性炎症疾病中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正常人血清SAA浓度平均值为2.33mg/L,SAA浓度的测定对于急性排异反应的诊断比血清Cr更为敏感,在排除感染的情况下,SAA的异常的升高对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与C 反应蛋白(CRP) 类似,血清淀粉样蛋白A 的含量浓度是反映感染性疾病早期炎症的敏感指标,有助于诊断炎症、评估其活性、监控其活动及治疗。但是,血清淀粉样蛋白A 检测在诊断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特别是进行治疗的患者)以及用治疗的患者方面,比C 反应蛋白更确凿。研究发现,在患炎性关节炎的案例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最密切。同时检测C 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 能提高对感染的?。对于淀粉样蛋白A 淀粉样变性患者,以将血清淀粉样蛋白A 水平回复至正常为宗旨的治疗,能改善病情。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上泰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 1.性能指标 1.1外观 外观应符合如下要求: a)试剂盒应组分齐全,内外包装均应完整,标签清晰;液体试剂无渗漏。 b)R1: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c)R2:乳白色液体。 d)校准品/质控品: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1.2装量 液体试剂装量要求不低于标示量。 1.3空白限 空白限不高于 3.0mg/L。 1.4分析灵敏度 测定20 mg/L样本时,吸光度差值(△A)应≥0.05。 1.5线性范围 1.5.1试剂盒在[5,300]mg/L 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 1.5.2 在[5,20)mg/L 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大于±1.8mg/L ;在[20,300]

mg/L 范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0% 。 1.6精密度 1.6.1重复性 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1.6.2批间差 试剂盒批间相对极差R 应不大于10%。 1.7准确度 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 1.8分析特异性

当脂肪乳≤0.5%、胆红素≤0.6g/L、血红蛋白≤7.5g/L 时,对试剂检测结果的偏差影响在±10% 以内。 1.9校准品正确度 ≤1。 量值传递的正确度应符合E n 1.10质控品赋值准确度 在用校准品校准后的生化分析仪上测试定值质控品,结果应在制造商指定的赋值范围内。 1.11校准品/质控品均匀性 1.11.1瓶内均匀性:CV瓶内应不大于8%。 应不大于10%。 1.11.2瓶间均匀性:CV 瓶间 1.12校准品赋值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表示方式 应使用规范的表示方式,主要表示方式可选择: a)赋值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b)赋值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感染性疾病中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感染性疾病中临 床应用专家共识 摘抄于《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年3月第42卷第三期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感染途径多样、症状和体征存在个体差异,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诊断、有效治疗可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或)鉴别诊断是临床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目前对于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手段有病原学检测(如微生物培养、病原体核酸、病原体抗原/抗体检测)以及血清学炎症标志物的检测。病原学检测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常规微生物培养至少需要18-48 h,其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感染的发生;微生物质谱分析技术基于数据库中已有病原体信息,虽然可以鉴定细菌、真菌等,但是也要经过培养后才能鉴定,不能实现早期诊断。病原体核酸检测和抗原/抗体检测,虽然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对病原体的鉴别,但仅限于部分常见病原体。近年来,血清学炎症标志物在感染性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价值逐步得到临床广泛认可。一些血清学炎症标志物既能在感染早期被检测出,又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动态变化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感染性疾病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理想标志物。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血清学炎症标志物有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可较好辅助细菌感染的诊断,但对细菌之外的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尚有待商榷。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SAA)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作为炎症标志物的临床价值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SAA水平变化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危险评估、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除了在细菌感染中升高外,SAA在病毒感染中亦显著升高,根据其升高的程度或与其他指标联合运用,可以提示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从而弥补了目前常用炎症标志物不能提示病毒感染的不足。尽管SAA的检测目前已在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但临床及实验室对SAA的临床应用价值尚缺乏一致的认识,因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在综合文献调研并结合临床多学科深人研讨的基础上形成本共识,旨在为临床更有效地运用SAA辅助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一、SAA概述 1.SAA的分子结构:SAA是一种由多基因编码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SAA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大小为160 kb,人的SAA 家族有4个成员:SAA1、SAA2、SAA3和SAA4。根据体内表达情况,SAA1和SAA2基因合成SAA1和SAA2蛋白,称为急性期SAA(acute SAA, A-SAA),在急性时相期多种细胞中都可以合成,SAA1和SAA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仅略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在11.6-11.7 kDa之间;SAA3基因由于其中一个外显子中出现了1个碱基插入的编码位移,导致该处产生翻译终止信号,属于假基因;SAA4基因合成组成型SAA (constitutive SAA, C-SAA),在肝脏低水平表达,C-SAA浓度并不随着病理性(病情)变化而变化。在常规SAA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